养生健康

骨髓瘤的诊断要点

骨髓瘤的诊断要点

1、骨髓像 骨髓中异常浆细胞>10%。

2、骨骼的X线检查:①广泛的骨质疏松。②局灶性的溶骨性损害③病理性骨折。溶骨性损害多见于颅骨、骨盆、脊柱、肋骨、股长骨和肱骨的近端。常呈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卵形穿凿样透高缺损,边缘清晰,周围无新骨形成现象。病理性骨折以脊柱的压缩性性骨折最为典型。

3、免疫学检查:相应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D、IgE升高。

4、尿改变:尿蛋白阳性,尿Bence-Jones蛋白,阳性。

5、血液生化:①球蛋白升高,大多在30~80g/L或更高,正常球蛋白减少。②血清钙正常或增高,血清磷酸盐正常。③肾功能衰竭时,血尿素氮及肌酐增高。

6、血常规:早期血红蛋白一般在100~110g/L,晚期常<80g/L;白细胞计数可正常。血小板计数常减少。血片中红细胞可形成钱串状为特征性改变。因血浆球蛋白增高,因而可影响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对于血液病的检查项目都有哪些

1.血常规 了解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血液涂片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分类,观察有无异常细胞。如有条件可以检查能够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网织红细胞计数。

2.尿常规 协助诊断溶血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等。

3.贫血3项 包括血清维生素B12、叶酸、铁蛋白定量,以确定何种缺乏导致的营养不良性贫血。

4.溶血检查 包括酸溶血试验、蔗糖溶血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等。

5.止血和血栓检查 如凝血4项,确定有无出血性疾病或血栓性疾病。

6.骨髓检查 是血液病诊断重要而又不可少的步骤,包括骨髓细胞形态学和病理活检检查,对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具有诊断和分类的意义,并可评估病情、指导治疗和推测预后。

7.生化检查 肝功能的胆红素测定对溶血性贫血,肾功能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都有一定的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防方法

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发与生活环境,饮食等原因密切相关,所以想要预防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就要增强自身的体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疾病,注意避免射线和化学毒物,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防治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首先应避免与致癌因素接触,若有接触史或病状可疑者,应定期体检,争取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者宜参加适当的经常性活动,以减少脱钙,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尤其要注意口腔粘膜和皮肤的清洁,防止感冒。 开始治疗前诊断必须明确,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与恶性组织细胞瘤必须得到血液学和骨髓细胞学诊断。恶性淋巴瘤与其它各种实体瘤必须得到局部组织的病理诊断,化疗药物一般不用于诊断性治疗,更不能作为安慰剂使用,以免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生活中的预防事项:

1、远离射线,避免电离辐射。对于接触射线的工作者,要提高防范意识,定期体检。

2、不接触石棉、苯及有毒有害物质,采用机器喷洒农药,实验室操作员应作好个人的防护措施。

3、劳逸结合,尤其中老年人,注意不要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勿使劳过度。

4、MM病人易出现病理性骨折,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负重等劳动或运动。

5、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定期空气消毒。

(二)饮食预防注意要点: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饮食要清淡,选用能抑制骨髓过度增生的食品,如海带、紫菜、裙带菜、海蛤、杏仁。戒禁烟酒,忌食肥甘厚味以及生冷、辛辣之品。以杜绝生疾之源,可适当饮用牛 奶。有肾功能损伤者、还应采用低盐饮食。若伴发真性细胞增多症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时,应加食花生、葡萄等增加凝血功能的食品。

血友病为什么不能骨穿 什么是骨穿

骨穿是在骨头上打个洞抽取少量骨髓来进行骨髓化验,,骨穿是用来诊断疾病的,主要用于诊断血液病,比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等,它不是用来治疗疾病的!

脊柱压缩性骨折的隐形杀手-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多见于中老年的一种血液病,是由于骨髓里的浆细胞不正常增生引起的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浆细胞原本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正常细胞,它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产生免疫球蛋白,我们又称这些免疫球蛋白为“抗体”,它们是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侵袭的“斗士” 。正常情况下浆细胞在骨髓中按一定的比例和速度进行增殖和分化。我们把细胞数量的增加称为“增殖” ,把细胞的成熟过程称为“分化” 。

如果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浆细胞出现过度增殖和分化障碍,就会引起多发性骨髓瘤,这些不正常的浆细胞我们称为“瘤细胞”。提到“瘤”,人们就会想到一个有一定边界的包块,但多发性骨髓瘤不同于其他肿瘤,它是造血组织中浆细胞的弥漫性增生,病变涉及全身有造血功能的骨骼,一般不形成孤立性的包块。没有包块,往往不容易被病人和医生发现。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中仅有一小部分合并浆细胞瘤,这是一种浆细胞在软组织中增殖形成的肿块。由于浆细胞瘤多发生在头部,所以此时头皮可以摸到一个或多个包块。

多发性骨髓瘤有一个突出的临床特点,就是骨骼疼痛和骨质破坏,常常在没有明显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发生脊柱的压缩性骨折,肋骨骨折等。医学上称为病理性骨折。多发性骨髓瘤为什么会引起病理性骨折呢?骨髓瘤细胞常常分泌一种溶骨因子,这种因子可以使骨质疏松,骨质溶解。这时的骨骼就象被虫子蛀空了的柱子,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就会折断。由于多发性骨髓瘤是弥漫性的病变,这种骨质破坏和骨折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的骨骼,但是以颅骨、肋骨、脊柱、骨盆等仍有造血功能的骨骼明显。如果做这些部位的X线检查,就会发现骨骼上有大大小小的透亮区,医学上称为“虫蚀样改变”或“穿凿样改变”。中老年人如果发生多部位的骨痛或者“莫名其妙”的骨折,一定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多发性骨髓瘤除了骨骼的改变以外还有其他一些表现。由于浆细胞是产生免疫球蛋白的细胞,多发性骨髓瘤大量的瘤细胞都是不正常的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是单一的、不正常的球蛋白,这些“残兵”无法起到抵御“外来侵略”的作用,所以病人可以反复发生感染,或者一般性的感染久治不愈;大量的瘤细胞产生大量的单一的球蛋白,使血液中球蛋白的浓度增加,血沉增快;球蛋白在血液中的浓度超过一定量时,就会从尿中排泄,引起蛋白尿,这时容易误诊为肾炎;由于骨髓造血组织被大量增殖的瘤细胞“挤占”,正常造血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病人会出现贫血,觉得全身无力。

病人有骨骼方面的病变首先到骨科就诊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对多发性骨髓瘤的骨质破坏没有认识,就会使得部分多发性骨髓瘤被误诊为骨质疏松症,仅给予维生素D和补钙治疗,耽误了诊断和治疗。中老年人发生了骨骼方面的病变怎样才能既不用终日担心得了恶性肿瘤而背思想包袱,或做很多不必要的检查,也不使多发性骨髓瘤漏诊呢?

只要查一下血常规、尿常规和血沉,就能进行简单的鉴别。如果同时合并贫血、蛋白尿和血沉增快,就一定要做骨髓检查,因为这是确定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最重要的检查。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主要是化疗。一旦得了多发性骨髓瘤不应该放弃治疗,因为多发性骨髓瘤的瘤细胞数增加1倍所需要的时间(又称倍增周期)比较长,所以这种病人的生存期也相对较长。临床经验表明,化疗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近来的临床实践提示,本病有可能通过造血细胞移植治愈。另外,喝生胡罗卜汁有可能对本病的缓解有帮助。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检查手段

骨髓瘤病友

功能介绍 健康、医学科普知识传播 北京市多发性骨髓瘤医疗研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 公共微信平台 中华多发性骨髓瘤病友互助协会北京分会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是多发性骨髓瘤特征性临床表现之一

约90%的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骨髓瘤骨病。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影像学评价方法包括X线,CT,放射性核素骨扫描(ECT),核磁共振成像(MRI)以及PET-CT等。这些检查各有优缺点:

X线摄片:在普通X线片上,多发性骨髓瘤的骨骼改变多为局部的溶骨性病变,也可以是广泛的骨质疏松。颅骨,肋骨和四肢长骨应用X线检查较好。

CT:CT扫描可以发现早期的骨质破坏,也可以发现病程中出现的骨骼病变。决定进行放疗或手术前应进行CT扫描。

ECT:能一次性显示全身骨骼,但对骨髓瘤骨病的诊断特异性不高,不推荐应用。

MRI:推荐应用于脊椎骨的检查,对于非分泌型骨髓瘤以及冒烟型骨髓瘤意义更大。

PET-CT:PET-CT不仅可以检查出骨髓瘤的活动,更可以进行全身范围的扫描。对预后的判断也很有价值。但因价格昂贵,仅在必要时应用。

骨髓瘤如何鉴别

骨髓瘤诊断

典型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主要依据骨髓穿刺活检发现异常浆细胞浸润,X光片发现骨质破坏性改变,血清电泳检出M蛋白或/和尿中存在轻链。诊断的同时还应做好鉴别诊断。

1.骨髓穿刺活检

发现大量骨髓瘤细胞 此为最主要的诊断依据。但浆细胞增多也可见于类风湿关节炎,骨髓内肿瘤转移、慢性炎症等诸多疾病,但在上述疾病中,浆细胞一般不超过10%,且无形态异常。

2.骨质破坏性改变

此需和肿瘤骨转移、老年性骨质疏松、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相鉴别。

3.高球蛋白血症

主要为M蛋白和/或蛋白尿(尿中可检出本一周蛋白),但M蛋白及本一周蛋白尚可见于其它疾病如转移癌、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肉瘤等。

骨髓瘤怎样才能确诊

1.骨髓瘤根据发病年龄,易发部位以及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可作初步诊断。

2.骨髓中浆细胞>15%,并有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或骨髓活检为浆细胞瘤,为主要的确诊依据。

3.血清中出现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IgG>35g/L;IgA>20g/L;IgD>2.0g/L;IgE>2.0g/L;IgM>15g/L或尿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轻链排出>每24小时1g。

骨髓瘤的诊断标准

l.中国抗癌协会于1999年制订的诊断标准

(1)40~70岁最多发。

(2)多发病变经常累及脊柱、肋骨、颅骨、髂骨和股骨等。

(3)骨科症状主要表现有明显的疼痛,骨与软组织包块,脊髓和马尾神经受压。

(4)化验室检查浆细胞数增高,球蛋白增多,A/G倒置,尿中本周蛋白阳性,骨髓穿刺可见瘤细胞,血和尿的蛋白电泳发现异常球蛋白。

(5)骨髓瘤的x线片表现:溶骨性破坏,颅骨为数毫米至数世米直径大小的穿凿样破坏。骨盆广泛的骨质疏松和斑点状破坏,肋骨膨胀为囊状,脊柱骨质萎缩,破坏、有的椎体呈楔形,长骨溶骨破坏合并病理性骨折。

其中,单发骨髓瘤的诊断应取慎重态度,它必须具备:①病理检查已证实;②反复检查其他各骨未发现病变;③骨髓穿刺阴性;④化验检查本周蛋白阴性;⑤经多年观察仍保持单一病灶。

2.Hansen ,Peter等提出的骨髓瘤新的诊断标准

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大于3%或在缺乏组织免疫化学分型情况下,形态学异常的浆细胞大于5%或有下列3种情况者。

(1)血浆M蛋白IgG≥30g/L或IgA≥20g/L。

(2)本周蛋白尿轻链≥0.25g/24小时。

(3)X线显示溶骨损害。

骨髓瘤的鉴别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应同骨转移瘤相区别。孤立性骨髓瘤少见,诊断较难.应同骨巨细胞瘤、转移瘤等区别。

骨髓瘤的鉴别诊断如何

骨髓瘤的鉴别诊断如何?典型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例诊断并不难。首要根据骨髓穿刺活检发现异常浆细胞浸润,X光片发现骨质毁坏性改动,血清电泳检出M卵白或/和尿中存在轻链。这是广大患者迫切要了解的问题,今天我们就跟专家一道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

1。骨髓穿刺活检发现大量骨髓瘤细胞此为最主要的诊断依据。但浆细胞增多也可见于类风湿关节炎,骨髓内肿瘤转移、慢性炎症等诸多疾病,但在上述疾病中,浆细胞一般不超过10%,且无形态异常。

2。骨质破坏性改变此需和肿瘤骨转移、老年性骨质疏松、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相鉴别。3。高球蛋白血症主要为M蛋白和/或蛋白尿(尿中可检出本一周蛋白),但M蛋白及本一周蛋白尚可见于其它疾病如转移癌、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肉瘤等。

骨髓瘤的鉴别诊断如何?通过上述文章的讲解我们已经熟悉了关于的问题,专家提醒广大患者,得了病不可怕,关键是要积极的接受医生的药物治疗,再加上日常生活的康复锻炼,就能让自己的疾病有个很好的治疗效果。

怎样诊断骨髓瘤

骨髓瘤的诊断

1.骨髓瘤根据发病年龄,易发部位以及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可作初步诊断。

2.骨髓中浆细胞>15%,并有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或骨髓活检为浆细胞瘤,为主要的确诊依据。

3.血清中出现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IgG>35g/L;IgA>20g/L;IgD>2.0g/L;IgE>2.0g/L;IgM>15g/L或尿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轻链排出>每24小时1g。

骨髓瘤的诊断标准

l.中国抗癌协会于1999年制订的诊断标准

(1)40~70岁最多发。

(2)多发病变经常累及脊柱、肋骨、颅骨、髂骨和股骨等。

(3)骨科症状主要表现有明显的疼痛,骨与软组织包块,脊髓和马尾神经受压。

(4)化验室检查浆细胞数增高,球蛋白增多,A/G倒置,尿中本周蛋白阳性,骨髓穿刺可见瘤细胞,血和尿的蛋白电泳发现异常球蛋白。

(5)骨髓瘤的x线片表现:溶骨性破坏,颅骨为数毫米至数世米直径大小的穿凿样破坏。骨盆广泛的骨质疏松和斑点状破坏,肋骨膨胀为囊状,脊柱骨质萎缩,破坏、有的椎体呈楔形,长骨溶骨破坏合并病理性骨折。

其中,单发骨髓瘤的诊断应取慎重态度,它必须具备:①病理检查已证实;②反复检查其他各骨未发现病变;③骨髓穿刺阴性;④化验检查本周蛋白阴性;⑤经多年观察仍保持单一病灶。

2.Hansen ,Peter等提出的骨髓瘤新的诊断标准

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大于3%或在缺乏组织免疫化学分型情况下,形态学异常的浆细胞大于5%或有下列3种情况者。

(1)血浆M蛋白IgG≥30g/L或IgA≥20g/L。

(2)本周蛋白尿轻链≥0.25g/24小时。

(3)X线显示溶骨损害。

骨髓瘤的鉴别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应同骨转移瘤相区别。孤立性骨髓瘤少见,诊断较难。应同骨巨细胞瘤、转移瘤等区别。

多发性骨髓瘤的危害常识

1、肾脏损害:

是多发性骨髓瘤常见和重要的并发症,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诊断上的重要线索,它可发生在多发性骨髓瘤的任何阶段。高黏滞综合征给多发性骨髓瘤的危害很大,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发生率为10%,常表现视力下降、意识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心衰等。

2、骨折:

常见于颅骨、盆骨、肋骨、脊柱骨骨折等。在病程中可反复出现感染、发热。多发性骨髓瘤的危害如皮肤感染、肺部感染等。多发性骨髓瘤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率28.6%~40%,包括脊髓压迫、神经根脊髓压迫等。

3、高钙血症:

骨髓瘤合并高钙血症在欧美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30%~60%,多发性骨髓瘤的危害临床可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烦渴性多尿、昏迷。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包括舌肥大、腮腺肿大、心肌肥厚、心脏扩大、腹泻、外周神经病、肝脾肿大等。

4、其他危害:

20%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肾衰竭、尿毒症以及瘤组织浸润和压迫神经及胸腰椎病理性骨折压迫脊髓情况,其中截瘫、尿潴留、神经痛、肢体麻木及运动障碍等问题更是最基本的,骨髓瘤疾病的出现不仅会引发高钙症、肝脾肿大,淀粉样变性等情况,这种疾病对患者的身心伤害是非常严重的,出现了这种疾病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对症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推荐

警惕骨髓瘤

当你发现贫血;血中蛋白增高;血中肌酐升高;与年龄不相称的骨质疏松等症状是,就要警惕骨髓瘤了。 专家介绍,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浆细胞的白血病,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人,症状包括贫血、骨痛、骨折、免疫力下降、高钙血症、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种,以中老年男性最为多见。多发性骨髓瘤病程进展较慢,起病隐匿,早期患者无任何症状,以后可出现疼痛表现,疼痛部位以腰部最多见,其次为胸肋、四肢;晚期病人会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髓瘤细胞全身浸润,压迫脊神经根或侵犯脑、脊髓时,可引起感

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有哪些? 多发性骨髓瘤起病缓慢,部分患者可长期无症状,但血清蛋白电泳发现有单克隆经过免疫球蛋白(IG)峰,或尿中轻链阳性,称之为“骨髓瘤前期”,此期可长达3~5年.主要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两类: 骨髓瘤细胞对各组织浸润 ①对骨骼的浸润。 最常侵犯的骨骼是颅骨、肋骨、胸骨、脊椎和四肢长骨的近侧端。由于瘤细胞在骨髓腔内无限增殖,导致弥漫性骨质疏松或限性骨质破坏。骨痛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以腰部最为多见,其次为胸骨、肋骨与四肢骨。初起时疼痛可为间发性或游走性,后渐加重而呈持续性。局部有压痛、隆起或波

骨髓瘤一旦恶化到了晚期就意味着死亡吗

骨髓瘤一旦恶化到了晚期就意味着死亡吗? 专家告诉我们,骨髓瘤包括由脑实质发生的原发性骨髓瘤和由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至颅内的继发性骨髓瘤。原发性骨髓瘤依其生物特性又分良性和恶性。良性骨髓瘤生长缓慢,包膜较完整,不浸润周围组织及分化良好;恶性骨髓瘤生长较快,无包膜,界限不明显,呈浸润性生长,分化不良。无论良性或恶性,均能挤压、推移正常脑组织,造成颅内压升高,威胁患者的生命。 一旦确诊为骨髓瘤,以往大家都采用手术、放化疗这些常规疗法,以期获得健康。但抗癌专家表示,不要对手术、放化疗的期望过高。因为手术、放化疗只杀伤

骨髓瘤的危害有哪些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疾病本质是浆细胞恶性增生并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人常常出现贫血、骨痛、高钙血症及肾功能受损等。其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列第二位)。中国年发病率1-4/10万人,中位诊断年龄62岁,85%在50岁以后发病。 如果发现不明原因骨痛、腰背痛、反复感染、蛋白尿(尿“泡沫”增多)、贫血、肾功能损害这些症状,建议立即就医,进行血液学检查,血尿免疫球蛋白检测,全身骨骼X摄片、必要时行骨髓穿刺检查。 由于多发性骨髓瘤属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何对疾

多发性骨髓瘤七成被误诊

腰痛、腿痛、全身骨头痛……这对很多老人来说是常事,然而这种现象的背后有时却可能预示着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多发性骨髓瘤。 今年68岁的周伯前天早晨起床后,和往常一样扬了扬床上的被子,冷不丁感觉手臂“咯噔”了一下,突然就痛得抬不起来了。周伯以为自己骨折了,赶紧到医院,然而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却向周伯通报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结果:他得了多发性骨髓瘤。 广医二院血液科冯滢主任告诉记者,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肿瘤的一种,肿瘤细胞会对患者的全身骨骼造成破坏,所以很多病人会出现骨痛、骨折的症状。近几年,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人

骨质疏松的诊断鉴别方法

1.骨软化症有营养不良的病史,特别是日光照射不足,有进食不足或消化道吸收障碍的疾病存在,实验室检查多可见低血钙与低血磷。骨软化症多伴有骨骼畸形,而血清25-(OH)2-D3和1,25-(OH)2-D3水平是评价及诊断的可靠标准,另外结合X线检查表现和病史及生化特点可确定诊断。 2.多发性骨髓瘤多处骨痛,特别是脊柱、骨盆、头颅和肩髓部骨痛并伴有贫血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典型的多发性凿缘性骨缺损X线征象,尤以头颅、肋骨和骨瓮最为明显,但有时可在相当长时间内并不出现。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如血浆免疫球蛋白M阳性

多发性骨髓瘤5大可能诱因

多发性骨髓瘤即人们一般所说的骨髓瘤,是由于骨髓内异常浆细胞恶性增生所致的造血系统的肿瘤性疾病。这种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以50~60岁为多,是一种老年性疾病,男女之比约为2∶1,但目前该病也呈“年轻化”趋势。笔者近几年所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30~40岁的亦不少见,最年轻的患者仅30岁。 浆细胞在骨髓里数量较少,主要合成及分泌免疫球蛋白,以帮助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相当于人体抵抗疾病的兵工厂。但恶变后,浆细胞恶性增生并产生过量,但这些产物却是无功能的异常免疫球蛋白,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变,主要包

这样肩痛可能是肿瘤

一.良性肿瘤 良性骨肿瘤如骨瘤、骨样骨瘤、骨软骨瘤、成软骨细胞瘤等;肿瘤样疾病如孤立性骨囊肿、动脉瘤性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骨嗜伊红肉芽肿,骨血管瘤等。 诊断要点 (1)疼痛特点:长期存在可无疼痛,有些因其他疾病或外伤后摄片偶然发现。增大的肿块刺激周围组织可引起局部疼痛不适。 (2)起病慢,局部可能触及肿块。 (3)颈椎良性肿瘤如压迫脊髓可引起相应的症状。 (4)骨结构破坏的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易因外伤发生骨折。 (5)血检验正常。 (6)影像检查:X线、CT等为良性肿瘤或瘤样病变表现。 (7)必要时行

骨质疏松诊断鉴别

诊断 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首先需排除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多发性骨髓瘤、骨质软化症、肾性骨营养不良、儿童的成骨不全、转移瘤、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等。 骨质疏松症进行分级诊断:正常为BMD或BMC在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SD)之内;骨质减少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1~2.5个标准差;骨质疏松症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个标准差以上;严重骨质疏松症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个标准差以上并伴有1个

多发性骨髓瘤5大可能诱因

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的病因有电离辐射、接触工业或农业毒物,与慢性感染、慢性抗原刺激有关,还可能与遗传有关,以及与IL-6等细胞因子有关。 1、年龄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最有意义的危险因素 多发性骨髓瘤在40岁以下人群中发病罕见,男性多于女性。但为什么多发性骨髓瘤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会明显增多呢,其原因仍不明确。唯一确定的是,随着年纪的增长,罹患多发性骨髓瘤的危险性也就相应增加。 2、特殊职业及环境因素易导致多发性骨髓瘤的风险增加 职业及环境因素,有资料显示从事农业工作者(特别是农夫)患多发性骨髓瘤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