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主要的五种诊断方法
脑梗主要的五种诊断方法
(一)CT于脑梗起病4~6小时内,一部分病例可见边界不清的稍低密度灶。但早期CT检查目的是排除脑出血、硬脑膜下血肿、颅内肿 瘤等类似脑梗的疾病。大部分病例在24小时后出现边界较清的低密度灶。1周左右可出现梗塞灶不均匀的强化。CT优点为方便、迅速,适用于重危病人、不合作 病人。能发现梗塞周围水肿区、脑占位效应和是否转为出血性梗塞。但小于5mm的梗塞和后颅凹梗塞不易为CT显现。皮质表面的梗塞也常不被CT察觉。
(二)磁共振(MRI)高磁场(1.5Tesla)的MRI在起病1小时内就可能显示皮质表面和后颅凹的梗塞。起病6小时后的梗塞几乎都能被MRI显 示,表现为T1加权低信号和T2加权高信号。MRI的缺点为价格高,成像时间长,不适用于重危病人、不合作者和装有金属假牙和心电起搏器的病人。
(三)非创伤性血管检查双功超声(duplexsonography)可用于评估颅外段颈动脉病变及狭窄程度。经颅多普勒 (transcranialDoppler,TCD)可检测脑底大动脉流速,发现大脑中动脉主干、椎动脉远端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或阻断,可评估侧枝循环情 况。新近发展的双焦探头TCD仪、双通道或四通道TCD仪可用于检测无症状栓子和椎测栓子的心源性或动脉源性。磁共振血管造影 (MRIangiography)可用于检查颅外和颅内供脑大动脉的病变。
(四)动脉造影选择性脑动脉造影和数减动脉造影(DSA)适用于超声检查发现严重狭窄的颈内动脉而考虑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病人或临床表现不寻常而怀疑动脉分层或动脉炎者。这是一种创伤性检查,2%~12%的受检者可能并发动脉分层或栓塞性中风。
(五)血液检查应常规测血细胞计数、分类、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糖、电解质、肌酐。对部分病人根据临床情况,选择性测定蛋白C、 蛋白S、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抗心磷脂抗体、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因子(PAI)、梅毒血清学试验等。卒中发作影响血脂水平,故应在急性期 后测定。
脑梗的诊断
1、CT和MRI检查
可显示缺血性梗死或出血性梗死改变,合并出血性梗死高度支持脑栓塞,许多患者继发出血性梗死临床症状并加重,发病3~5日内复查CT可早期发现激发梗死后出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MRA可发现颈动脉狭窄程度或闭塞。
2、腰穿
脑压正常,脑压增高提示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性梗死脑脊液可呈现血性或镜下红细胞;感染性脑栓塞脑脊液细胞数增高(早期粒细胞为主,晚期淋巴细胞为主);脂肪栓塞脑脊液可见脂肪球。
3、心电图
应作常规检查,确定心肌梗死,风心病,心律失常等证据,脑栓塞可作为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并不少见,颈动脉超声检查可评价管腔狭窄程度和粥样硬化斑块,对证实颈动脉源性栓塞有提示意义。
脑梗塞如何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
脑梗塞属中医中风的范畴,中风根据病情轻重和病位的深浅沿用《金匮要略》的分类方法辨中经络还是中脏腑。脑梗塞发病过程中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故属中风中经络。中医辨证根据1993年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中风中经络的辨证方法,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等五型。在脑梗塞急性期以前三型更为常见。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证候分析:年老体衰、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鸱张,阳化风动,风阳煎的津液为痰,风痰阻于经络,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肝肾阴虚、风阳内动,上冒巅顶,故眩晕头痛、面红目赤;肝阳暴亢,引动心火则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热移膀胱则尿赤;热灼津液,大肠失润则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均为阴虚阳亢、风火上扰之征。
(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痹阻气血,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正气不足,气血虚弱,肢体肌肤失养故偏身麻木。正气不足,气血亏虚,脑失所养故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均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之征。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证候分析:嗜酒肥甘、饥饱失常致脾虚失运,聚湿生痰。或肝阳素旺,横克脾上,脾失健运,湿停为痰,痰浊停聚,郁而化热,热盛即可动风,风痰上扰,横窜经络,痹阻气血故出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痰热夹湿阻于中焦,传导失司,升清降浊受阻,下则腑气不通故便干便秘,腹胀,上则清阳不升故头晕目眩;舌苔黄或苔腻,脉弦滑是痰热腑实之征。脉大为病进,偏瘫侧脉弦滑而大是痰浊阻络,病有发展趋势。
(4)气虚血瘀: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既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证候分析:气为血帅,气虚不能运血,气不能行,血不能荣,气血瘀滞,脉络痹阻,则出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气虚则面色??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气虚故心悸;脾气虚,水湿不运,泛于肌肤则手足肿胀;中气下陷则便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自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均为气虚血瘀之征象。
(5)阴虚风动: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 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证候分析:肝肾亏虚,阴虚阳亢,虚风内动,脉络瘀阻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肾阴不足,不能上交于心,虚火上扰心神,故烦躁失眠;肾精亏耗,髓海空虚,故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均为阴虚火旺、虚风内动之象。
西医鉴别诊断:
腔隙性脑梗塞诊断标准:
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于扬州)第三次修订
1.发病多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2.多无意识障碍。
3.腰穿脑脊液无红细胞。
4.临床表现都不严重,较常见的为纯感觉性中风,纯运动性偏瘫,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征或感觉运动性中风等。
5.如有条件时应进行CT检查,以明确诊断。
西医诊断依据:
具有脑梗塞致病危险因素者,在安静状态下发病,于1~3天内达高峰,其症状和体征可归纳为某一脑动脉供血区的脑功能缺损,多无明显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正常,即应考虑为脑血栓形成,作颅CT可助确诊。如果急骤起病;发现栓子来源(80%为心源性,常可见心脏异常)或其他末梢栓塞;神经系统局灶体征;无昏迷或昏迷时间较短,很快开始恢复;脑脊液不含血;应考虑为脑栓塞。
西医鉴别诊断:
1.脑出血 脑出血的起病方式较脑血栓形成快,通常在数分钟内症状达高峰。发病当时血压较高,首发症状常为急性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加上局灶体征。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多为血性。但小量出血时可不表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脑脊液也可完全正常,颅CT早期即发现高密度出血灶,此点可与脑梗塞鉴别。
2.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患者有头部外伤史,但程度轻微,甚至病人对头部外伤史不复记忆,有的老年人并无头部外伤历史而发生自发的硬脑膜下血肿。其临床表现似脑血管进行性闭塞所导致的症状,如作腰穿有时可见脑脊液呈微黄色、蛋白含量增高。脑血管造影是确定诊断的重要手段,CT可有助于诊断,但有时血肿为等密度时,CT亦不易显示。最有利的检查为MRI,不论T1加权还是T2加权图像都可以显血肿呈强信号。如不及时作以辅助检查,容易贻误病情,甚至造成死亡。
脑梗塞的鉴别诊断
脑梗塞的诊断标准:
①有脑动脉硬化的症状和体征,而初发于45岁以上者。
②排除了颅内肿瘤、炎症、中毒、外伤等原因。
③有高血压史,特别是Ⅱ期以上的高血压。
④有眼底动脉硬化的表现。
⑤心血管系统及其他部位具有某些动脉硬化者:冠状动脉硬化的临床和心电图改变,主动脉硬化的X线征,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杂音,桡、颞、足背动脉硬化征。
脑梗塞诊断方法:
①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摄片及监测血压等,可提供原发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病及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等。
②头颅X线摄片有时可发现颈内动脉虹吸部有钙化影;梗死范围较广者可在发病2—3日后出现中线波移位,持续约2周。
③脑血管造影可发现动脉闭塞或狭窄的部位,脑水肿所致血管受压、移位和侧支循环等情况。
④脑CT及核磁共振检查可显示脑梗死的部位、大小、及其周围脑水肿情况和有无出血征象等,是最可靠的无创性诊断手段。
贲门癌常见五种诊断方法
贲门癌由于其隐蔽性及无特异征状的特点,不容易被发现,经常被人们所忽略。诊断的常用方法在临床上主要有:X线钡餐造影检查、内腔镜检查、B超检查、CT检查等几种常用的诊断方法,其中X线钡餐造影检查和CT检查是贲门癌重要诊断方法。
一、X线钡餐造影检查:X线钡餐造影检查是贲门癌重要诊断方法。早期表现为细微的粘膜改变,可以发现溃疡龛影以及不很明显的充盈缺损。晚期贲门癌X线观察非常明确,包括软组织影、溃疡、充盈缺损、粘膜破坏、龛影、下段食管受侵、贲门通道扭曲狭窄、以及胃底大小弯胃体都有浸润胃壁发僵胃体积缩小。在早期X线钡餐造影检查中必须进行纤维胃镜检查合并涂刷细胞学及活检病理才能很好确诊。
二、CT检查:贲门癌的CT检查能够了解贲门部与食管及周围脏器的关系。肿瘤侵润的情况、大小、部位、食管壁的增厚,上段食管扩张,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等情况。有利于贲门癌与食管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内腔镜检查:纤维食管镜或胃镜均可以作为诊断贲门癌的重要的检查方法。可以了解病灶发生的部位、长度、食管狭窄程度等的诊断。贲门癌没有明确确诊时应在短期内做内腔镜复查。
四、B超检查:贲门部B超检查可以发现贲门癌的位置、形态、大小、与周围组织关系以及癌肿侵润食管深度及附近淋巴结是否肿大能显示清楚,有助于贲门癌和食管癌的早期诊断。
五、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又称拉网细胞学检查;贲门癌的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低于食管癌。对具有反复使用钡餐透视及纤维镜检查未能发现病灶或有可疑病灶而未能确诊者,进行拉网细胞学检查,能提高检出率,拉网细胞学检可为诊断提供很好的依据。
以上即为在临床中常用的贲门癌检测手段,其余的常见诊断方法由于无法正确判别,经常造成误诊,故不推荐。
小儿脑瘫主要的诊断方法
小儿脑瘫主要的诊断方法一、肢体
瘫侧肢体肌张力显著增高,肢体运动明显减弱,部分患者可完全不能运动或前臂内收,表现为上肢伸肌群,下肢屈肌群的瘫痪,且手与足严重,上肢重于下肢。
小儿脑瘫主要的诊断方法二、面部
脑瘫综合征患儿眼裂以上通常没有麻痹或只有轻微的麻痹,闭目欠紧,睫毛征阳性,用力闭嘴可发现偏瘫侧力弱,自然位时瘫痪侧口角偏向下外方,张口时口呈斜椭圆形。
小儿脑瘫主要的诊断方法三、特有姿势
可见脑瘫综合征患儿肩高耸,前臂内收、肘、腕关节屈曲。手旋前手指屈向掌侧,拇指高度内收。瘫侧下肢过伸,髋关节内收,膝关节伸直,踝关节内收,足趾跖曲呈爪形趾或马蹄内翻足,划圈样行走步态。
小儿脑瘫主要的诊断方法四、倒提
家长用手捉住小孩一条腿从卧位倒提起来,正常婴儿会屈起另一条腿以对抗。脑瘫婴儿则伸直双腿任您倒提,无明显的对抗反应。
小儿脑瘫主要的诊断方法五、站立
家长双手握住小孩两腋下,让其双足着地,正常婴儿呈现足底着地的正常站立姿势。脑瘫婴儿则出现足尖着地,足跟悬空,两腿交叉的独特姿势。
中风的诊断原则和诊断注意要点介绍
中风的诊断原则是症状为主,影像学检查为辅。中老年,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抽烟、饮酒者,一旦出现突发半边肢体麻木、无力,一眼失明或复视,口齿不清,走路不稳,头晕,一过性意识丧失等症状,一定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为尽快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疑似小中风患者应选择去设有神经内科的医院就诊。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诊断小中风的最重要依据并不是影像学检查结果,而是临床症状。如果没有临床症状,就不能妄下诊断。随着CT检查的日益普及,不是小中风而被误诊为小中风的患者不在少数。
临床发现部分老年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仅仅因为偶尔做了次头颅CT,发现脑内有腔隙性梗死灶,而被一些医生错误地戴上了小中风的帽子。其实70岁以上老年如果做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脑内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腔隙性梗死灶,并不意味着患了小中风。
部分老年患者因持续头昏、头晕或头痛多日去就诊,做CT或磁共振检查,提示有多发腔隙性梗死,也被诊断为小中风。如果医生能够仔细询问病史,便会发现这些患者的症状与小中风的症状有很大区别,多发腔隙性梗死并非导致其持续头痛、头晕的真正病因。
中风诊断注意事项
中风的诊断主要根据详细的病史和快而准确的体格检查。在临床鉴别有困难时,针对病情还需要作脑脊液检查、CT扫描和脑血管造影等。一般而言,中风的诊断要注意五个方面:
一是要探查患者病因,明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中风。
二是要确定中风的性质,究竟是出血还是缺血。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治疗方法不同,必须辨别清楚。
三是要估计中风的程度。短暂性脑供血不足能在24小时内缓解消失;可逆性中风症状超过24小时,并继续发展直至数天,但也可以恢复;完全性中风则较严重,恢复缓慢,甚至难以恢复。
四是全面鉴别。主要是搞清楚是不是中风。很多疾病与中风相似,有时不容易区别。这就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认真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必要时要进行腰穿刺及脑CT扫描以明确诊断。
五是病灶的部位。要明确脑内什么部位中风,大脑半球、小脑、脑干不同部位中风表现不同:大脑半球中风,病灶的对侧发生面舌瘫,肢体偏瘫与偏盲;小脑中风表现为站立不稳,动作不协调,眼球震颤闪动等;脑干中风主要是交叉瘫痪,病灶同侧嘴舌歪斜,对侧肢体偏瘫,感觉减退。
怎样诊断脑梗塞?
怎样诊断脑梗塞?脑梗塞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多发于老年人。发病原因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诊断方法如下:
(1)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摄片及监测血压等,可提供原发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病及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等。
(2)头颅x线摄片有时可发现颈内动脉虹吸部有钙化影;梗死范围较广者可在发病2—3日后出现中线波移位,持续约2周。
(3)脑血管造影可发现动脉闭塞或狭窄的部位,脑水肿所致血管受压、移位和侧支循环等情况。
(4)脑ct及核磁共振检查可显示脑梗死的部位、大小、及其周围脑水肿情况和有无出血征象等,是最可靠的无创性诊断手段。
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直径不超过1.5厘米的小梗死灶。这种梗死多发生在大脑深部的基底节区及脑干等部位。这些部位的深穿支动脉阻塞,发生小范围的局灶性脑组织缺血、坏死便称为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还是高血压动脉硬化,长期高血压造成脑内小动脉血管壁变性,管腔变窄,在某种血流动力学因素或血液万分变化的诱因下发生小动脉的闭塞。我国是一个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国家,因此这一类型的脑梗死很常见。ct扫描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参照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关于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的诊断标准。
脑梗塞
1.脑血栓形成的诊断标准:
(1)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2)大多数无明显头痛和呕吐;
(3)发病可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
(4)一般发病后1~2日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5)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6)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
(7) ct检查发现脑梗塞部位。
2.脑栓塞的诊断标准:
(1)多为急骤发病;
(2)多数无前驱症状;
(3)一般意识清楚或有短暂性意识障碍;
(4)有颈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5)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含血;
(6)同时伴有其它脏器、皮肤、粘膜等栓塞症状。
以上内容是对“怎样诊断脑梗塞?”的简单介绍,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脑梗塞方面的内容,请登录有问必答网进行提问,我们有专业的医生为您解答。
脑梗塞该怎么诊断
1、起病急骤:多数无前驱症状,发病急骤,以秒计,发病后常于数秒钟内病情达高峰。
2、多数患者有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在主半球则有运动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少数患者为眩晕、呕吐、眼震及共济失调。可有短暂意识丧失,或局限或全身抽搐,严重患者可以有昏迷、消化道出血、脑疝,甚至很快死亡。
3、有产生栓子来源的疾病:多数患者有产生栓子来源的疾病如心脏病、心房纤颤、心肌病、心肌梗死等,尤其是心房纤颤的症状和体征。
4、脑CT扫描或MRI检查:发病后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栓塞部位有低密度梗死灶,边界欠清晰,并有一定的占位效应。但是在24h内做脑CT扫描阴性不能排除脑栓塞。脑MRI检查能较早发现梗死灶及小的栓塞病灶,对脑干及小脑病变脑MRI检查明显优于脑CT扫描。
脑梗塞诊断鉴别
诊断
1、起病急骤:多数无前驱症状,发病急骤,以秒计,发病后常于数秒钟内病情达高峰。
2、多数患者有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在主半球则有运动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少数患者为眩晕、呕吐、眼震及共济失调。可有短暂意识丧失,或局限或全身抽搐,严重患者可以有昏迷、消化道出血、脑疝,甚至很快死亡。
3、有产生栓子来源的疾病:多数患者有产生栓子来源的疾病如心脏病、心房纤颤、心肌病、心肌梗死等,尤其是心房纤颤的症状和体征。
4、脑CT扫描或MRI检查:发病后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栓塞部位有低密度梗死灶,边界欠清晰,并有一定的占位效应。但是在24h内做脑CT扫描阴性不能排除脑栓塞。脑MRI检查能较早发现梗死灶及小的栓塞病灶,对脑干及小脑病变脑MRI检查明显优于脑CT扫描。
鉴别诊断
1、脑出血:有时脑梗死与小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颇为相似,极易混淆。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可与脑出血类似,在所有的鉴别要点中,起病状态和起病速度最具有临床意义。头颅CT/MRI检查均可确诊。
2、脑栓塞:起病急骤,常有心脏病史,有栓子的来源,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内膜炎、心房纤颤等。
3、颅内占位病变:某些硬膜下血肿、颅内肿瘤、脑脓肿等也可呈卒中样发病,出现偏瘫等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时颅内压增高征象,特别是视乳头水肿并不明显,可与脑梗死混淆,CT/MRI检查不难鉴别。
医学上如何诊断脑脑梗塞
脑梗塞是一种起病较快的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危及到生命。因此了解脑梗塞的症状,早期发现脑梗塞早期进行治疗很重要。那么脑梗塞早期症状有哪些?我们要如何预防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脑梗塞的症状
脑梗塞疾病主要是由于动脉管腔闭塞导致相应脑组织破坏的一种疾病,发现脑梗塞早期症状,是人们需要加倍注意的事。以下详细解答脑梗塞早期症状有哪些:
脑梗塞早期症状有哪些:
长期的头晕头痛:如果头晕、头痛的症状突然加重或者是平常的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那么这种症状就被初期诊断为缺血性脑梗塞,如果剧烈头痛还会伴恶心、呕吐,那么就初步诊断为出血性脑梗塞。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
突然不明的视力障碍:脑梗塞疾病的早期症状会出现视力障碍的情况,主要的症状表现就是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看东西不完整,但是这种情况大多都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但是不要以为症状减轻而不去医院诊断。
语言表达不清楚,性格不正常:脑梗塞疾病在发作初期还会出现发音困难、失语,写字困难;个性突然改变,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安等语言和精神的改变症状。
其他表现:恶心呕吐或扼逆,或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或耳鸣,不明原因的反复鼻拙血等身体不适情况的出现都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