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食积为什么会发热

小儿食积为什么会发热

小儿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的许多功能还没有完善,尤其是消化系统功能相对薄弱,消化液分泌的少,胃肠道的吸收能力较差。而小儿时期乳食又不能自节,如果家长对喂养稍有粗心,就容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乱。

乳食入胃以后,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停滞于胃肠,会损伤脾胃而形成食积。乳食积滞日久,会郁而化热,热与积滞相合,会产生内热,内热不能及时排除,势必会外发而导致发热。同时还伴有腹胀腹痛、嗳气、大便酸臭、排便不畅等症状,有的患儿还会伴有烦躁不安、睡眠不实、容易出汗等表现。

小儿食积发热一般热势不会太高,多表现为低热,口渴。对这种发热的治疗,应抓住病机本质,着重在于消导食积,食积得以消导,发热会自然而退。常用消导食积的中药有:鸡内金、神曲、麦芽、焦山楂、莱菔子、陈皮、茯苓、半夏、炒枳壳、木香等。对内热较重的患儿可加用黄连、生石膏、炒山栀、连翘等。此外,还可以用中医的推拿、捏脊等方法治疗,效果也很好。

小儿食积调治方法

专家介绍,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于在喂养幼儿时,过食肥甘厚味,生冷煎炸之品,或暴饮暴食,小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经常吃的过饱,增加小儿脾胃负担,脾运失司,导致乳食停滞不消,中医学称之为“食积”或“积滞”。

那么,患了“积滞”怎么办?调整饮食是关键,应适当减少食物的总量,节制零食,避免吃巧克力,花生米等脂肪过多的食品,选择清淡可口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如豆腐,新鲜蔬菜,鱼,蛋,小米粥等。

专家说,中医对食积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中医将食积分为虚实两大类辨证施治。凡病程比较短,腹胀拒揉按,哭闹不安,或伴有低热者,多属实证,治疗以消食导滞为主,食积较重,大便秘结者,可选用枳实导滞丸。

小儿食积应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在治疗用药上不可滥用“补品”或“攻伐”之法。专家提醒,年轻的父母在喂养宝宝时应做到“乳贵有时,时贵有节”,若乳 食无度,酿成食积,积久不消,损伤脾胃,日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质、智能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所以年轻的父母应细心观察孩子的饮食,二便及睡 眠情况,及早发现问题,用中药调治,把一些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的,调理好宝宝,让宝宝健康成长。

小儿食积偏方

1、食积夹寒型

治则:温中健脾消食.

手法:推法,捐摩法,掌摩法,揉法.但是手揉的方法一定要按照方子的要求来进行,绝对不能因为方式不对造成孩子越来越难受的情况.

取穴及部位:脾土穴、腕阴阳穴、三关穴、八势穴、足三里穴、脐部及脐周围之腹部

2.将鸡内金30克烤黄,研细末.每次1克,每天2~3次,开水冲服.

或者用小青藤香6g,煎水服,1日2次.此方用于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也可用炒黑白丑、炙鸡内金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日1剂,分2次服.对于食肉过多而致食积则很有效果.

3.酒糟100克,入锅内炒热,分2次装袋,交替置于腹部热熨,每天1次,每次2~3小时.用于虚中夹实证.一定要注意坚持服用,效果才会明显,断断续续的服用不能发挥药材本身的作用.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小儿食积这样的疾病如果不是很严重是可以通过偏方来解决.但是这只是针对于不太严重的情况,如果是程度比较深,一定不能再依赖偏方.要去专业的医院就诊,根据医生的医嘱治疗和服药.

牡蒿的营养价值 消食化积

牡蒿有消食化积的功效,治疗因小儿饮食不节引起的小儿食积痞块发热,手足心热,食欲不振,大便不调等症。《江西民间草药》:小儿食积痞块发热。

小儿食积的症状 食积小儿推拿

位置:脾经、胃经都位于拇指的桡侧面。

手法:清补脾胃就是在这个桡侧面上,由上到下,由下到上来回推,这就叫清补,一般可以100~200次。

功效:具有健脾胃、补气血、清热利湿、和胃降逆、化痰止呕的功效。主治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呕吐、四肢无力等。

位置:板门位于手掌大鱼际的中央。

手法:顺时针按揉100~200次。

功效:具有健脾和胃、消食清热的功效,一般用于小儿消化不良、食积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调等症状。揉板门没有什么副作用,如果孩子没有什么不适,日常揉揉这个穴位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理脾胃的保健作用。

位置:四缝穴位于第一、二、三、四、五手指掌面近端指尖关节中央。

手法:用大拇指的指甲逐个掐揉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手指第一指关节处的四缝穴。两只手都要掐,掐10次左右即可。

功效:具有消积导滞、祛痰化积的功效。传统上我们四缝穴都是拿针刺了放血,在家的时候家长可以用手掐四缝穴,来给孩子起到消积的作用。

注意:四缝穴和四横纹的位置区别。

位置:整个腹部。

手法:用掌根按住腹部下沉1~2厘米,顺时针揉腹100~200次。

功效:具有调畅气机、促进胃肠消化的作用。经常摩腹可使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更活跃,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并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

注意:顺时针摩腹为泻法,能消食导滞通便,用于便秘、食积、腹胀、厌食等。逆时针摩腹为补法,能健脾止泻,用于脾虚泻、虚寒泻等。

位置: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

手法:让孩子安静地趴在床上,家长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起孩子后背的皮肤,由下向上沿着脊柱两侧,一边把皮肤捏起,一边向上推。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即为捏三提一法。一般要捏3~5遍。捏脊推荐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

功效:捏脊具有调畅气血、疏通经络、调理脏腑的功能,针对食积的孩子也非常适合,还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正常情况下,孩子的脊背是非常软的,皮一拎就能拎起来很高很高。但如果孩子有病症的情况下,脊背的皮肤表现会不同:

1、食积时,孩子脊背中间部分的皮发紧,捏起来没那么容易,这个就是有食积的表现。

2、感冒时,孩子脊背上部分的皮发紧,皮没有那么容易捏起来,也说明这个地方阳气已经不通透了,我们捏的时候手下也会有明显的皮紧感。

3、发烧时,捏孩子脊背上半段的时候会疼,一疼孩子就会哭,往往一哭一闹汗就出来了,热就退了。

小儿食积是什么

小儿食积,往往是由于过量吃入厚味食品或常吃油炸、粘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所致。当食物的“量”超过了胃肠本身所具有的“能”时,就要发生“运能不足”的矛盾。那些当天未能被消化的食物,并不是一成不变地呆在胃里“待运”,而是在体温和体液的作用下,继续溶化和分解,如同河床里的淤泥一样,沉积在胃肠的内壁上,从而阻碍着胃肠的吸收功能。

小儿食积的症状

小儿食积症状

早期症状: 食欲不振,烦躁多啼,夜卧不安,呕吐乳块或酸馊食物,大便酸臭或溏薄,苔白厚或黄厚腻,脉弦滑。

晚期症状: 面色萎黄,困倦无力,纳呆厌食,夜卧不安,腹满喜按,呕吐酸馊乳食,大便溏薄酸臭,或夹有乳食残渣,苔白厚腻,脉细弱。

小儿食积症状诊断

1.乳食内积

食欲不振,烦躁多啼,夜卧不安,呕吐乳块或酸馊食物,大便酸臭或溏薄,苔白厚或黄厚腻,脉弦滑。

2.脾胃虚弱

面色萎黄,困倦无力,纳呆厌食,夜卧不安,腹满喜按,呕吐酸馊乳食,大便溏薄酸臭,或夹有乳食残渣,苔白厚腻,脉细弱。

小儿食积呕吐推拿手法 小儿食积呕吐主证

吐出物多为酸臭乳块或不消化食物,不思饮食,口气臭秽,脘腹胀满,大便秘结,或泄下酸臭,舌苔多厚腻,脉滑实,指纹淡红。

小儿食积为什么会发热

食积是中医的一个病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食积一证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气臭秽、嗳气酸腐、肚腹胀热。食积日久,会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时常会听到一些孩子的妈妈诉说,孩子因为乳食过量而出现发热。会有这种现象吗?为什么乳食过量会使孩子发热呢?

小儿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的许多功能还没有完善,尤其是消化系统功能相对薄弱,消化液分泌的少,胃肠道的吸收能力较差。而小儿时期乳食又不能自节,如果家长对喂养稍有粗心,就容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乱。

乳食入胃以后,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停滞于胃肠,会损伤脾胃而形成食积。乳食积滞日久,会郁而化热,热与积滞相合,会产生内热,内热不能及时排除,势必会外发而导致发热。同时还伴有腹胀腹痛、嗳气、大便酸臭、排便不畅等症状,有的患儿还会伴有烦躁不安、睡眠不实、容易出汗等表现。

小儿食积发热一般热势不会太高,多表现为低热,口渴。对这种发热的治疗,应抓住病机本质,着重在于消导食积,食积得以消导,发热会自然而退。常用消导食积的中药有:鸡内金、神曲、麦芽、焦山楂、莱菔子、陈皮、茯苓、半夏、炒枳壳、木香等。对内热较重的患儿可加用黄连、生石膏、炒山栀、连翘等。此外,还可以用中医的推拿、捏脊等方法治疗,效果也很好。

相关推荐

小儿食积发烧怎么办

1 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2 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3 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

水红花子的营养价值 利水消肿

水红花子能利水消肿,医书《新疆中草药手册)记载:"健脾利湿,清热明目。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颈淋巴结核,脾肿大,消化不良,腹胺胃痛,小儿食积,结膜炎。"

胃仓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胃仓穴的作用

类属:属足太阳膀胱经。 作用:理气消积,舒筋活络,健脾和胃 主治疾病: 1.饮食积滞,脾胃不和之胃痛,腹胀,小儿食积,疳积诸病证。 2.经脉痹阻之脊背痛诸症。

小儿食积呕吐推拿手法

治法:消食导致,和中消食。 推拿方法:补脾经,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板门,中脘,天枢,足三里,摩胃俞,脾俞,分腹阴阳,赤凤摇头。

小儿食积什么不能吃

小儿食积应避免吃米饭肉类等硬质食物,并且苹果、桃子等水果也应避免吃。提倡母乳喂养,按需喂给,不宜过饥过饱。随年龄增长,根据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逐渐添加辅食,使乳婴儿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节戒饮食,暂时控制饮食的种类和数量,使脾胃得到缓解和休息,对已经形成的积食进行消化。可以给患儿喂些萝卜水,加快食积的消化。禁止乱投滋补之品,以防进一步加重积滞的程度。

宝宝积食的症状

很多妈妈初为人母,没有经验,在喂养孩子方面就出现 喂养不当的现象,造成宝宝积食,也叫小儿食积导致脾胃虚弱,有时还引起发烧的症状,妈妈要及时给宝宝调理。 一、症状体征 1、乳食内积 食欲不振,烦躁多啼,夜卧不安,呕吐乳块或酸馊食物,大便酸臭或溏薄,苔白厚或黄厚腻,脉弦滑。 2、脾胃虚弱 面色萎黄,困倦无力,纳呆厌食,夜卧不安,腹满喜按,呕吐酸馊乳食,大便溏薄酸臭,或夹有乳食残渣,苔白厚腻,脉细弱。 二、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 乳食内积之实证以消食导滞为主。脾虚夹积之虚中夹实证以健脾消食,消补兼施为

山楂泡水小孩可以喝吗 小孩喝山楂泡水的作用

小孩在成长过程中难免出现挑食和厌食的现象,山楂酸酸甜甜的,口感较好,小孩食用山楂泡水可以改善厌食的现象,山楂可以开胃,小孩子胃口打开了,也利于营养物质的补充,可以促进小孩的生长发育。 小孩的消化功能比较弱,有时候吃多了但是消化慢就容易造成食积,食积影响小儿的食欲,不利于小孩健康。山楂中的酸性物质可以促进胃液的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所以可以治疗饮食积滞。

便秘导致宝宝容易感冒

许多父母一见孩子咳嗽、发烧,就急忙给小儿吃药,中药、西药吃了不少也不管事儿,只好又到医院打针输液,如此反复,孩子的病情还是时好时坏,弄得父母直挠头。 爱吃炸鸡腿常感冒 据专家生介绍:许多父母一见孩子咳嗽、发烧,就急忙给小儿吃药,中药、西药吃了不少也不管事儿,只好又到医院打针输液,如此反复,孩子的病情还是时好时坏,弄得父母直挠头。病因就是没给孩子“通便”。 原来,小儿感冒的发生很多都与平常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造成小儿食积、便秘有关。一些孩子常吃洋快餐,尤其是炸鸡腿等油炸食品,还有的爱吃烤羊肉串、巧克

便秘导致宝宝容易感冒

爱吃炸鸡腿常感冒 据专家生介绍:许多父母一见孩子咳嗽、发烧,就急忙给小儿吃药,中药、西药吃了不少也不管事儿,只好又到医院打针输液,如此反复,孩子的病情还是时好时坏,弄得父母直挠头。病因就是没给孩子“通便”。 原来,小儿感冒的发生很多都与平常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造成小儿食积、便秘有关。一些孩子常吃洋快餐,尤其是炸鸡腿等油炸食品,还有的爱吃烤羊肉串、巧克力、花生,这些热性食物一旦食用过多,便内热丛生、使肠热少水、大便干结。研究表明,一旦大肠粪食燥结,往往能够引起肺泡巨噬细胞死亡率增高,肺组织抵抗力下降

小儿食积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粪便中脂肪测定 脂肪定量分析是诊断脂肪泻的简单而可靠的试验。正常人24h内粪便排出的脂肪量94%;用14C-三油酸甘油酯吸收试验,正常人每小时呼吸排出标记物大于给予量的3.5%。 2.维生素B12吸收的Schilling试验 异常常提示回肠末端病变,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病人也常有维生素B12吸收障碍。Schilling试验也有助于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特别是盲襻综合征、硬皮病和多发性小肠憩室。如盲襻综合征时Schilling试验的第1、2部分异常。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后,Schilling试验可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