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病的预防措施
月子病的预防措施
根据大多数月子病人的病因,总结出以下注意事项:
1.孕妇产后一月内禁止过性生活,否则可能伤及性命。为保险起见,百日后才可。
2.保持良好心情,不怒、不燥、心胸开阔、少思少想。
3.孕妇坐月子期间不可过多活动,也不可久站、久坐,以免劳累过度留下病根。
4.孕妇坐月子期间饮食要有节制,不可过饱过饥,不要吃生、凉、辣之物;除粮食以外的食物不可一次吃的过多,更不可因担心肥胖而节食。
5.孕妇坐月子期间不要穿拖鞋、短袖衣服、短裙,春秋冬季出门要戴帽子;出汗后一定要在室内等凉干后再出门;不能用凉水洗脸、洗手、洗脚、洗澡(包括夏天)。
细说糖尿病预防措施
定期血糖检查
有肥胖或超重、血压与血脂有点偏高、有糖尿病家族史等糖尿病患病高风险者,30岁以后每三年测一次血糖;一般人群45岁以后每三年测一次血糖。这样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甚至可以防止糖尿病高危人群发展成为糖尿病。
经常运动
保持运动对于1型糖尿病的预防至关重要,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绝对有益。研究发现,每周锻炼超过4小时,或每天达到35分钟左右的人,即使体重没有减轻,患糖尿病的风险也能降低80%。1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胰岛素抵抗,就是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无法正常利用,而运动恰好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
每天放松一刻钟
紧张的工作、生活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在应激状态下,人的身体进入战斗模式,血糖水平升高,随时准备行动,这会促使体内细胞出现胰岛素抵抗,血液中的葡萄糖无处可去,便会出现长时间的高血糖。因此,你一定要学会放松自己,比如起床后做一会儿瑜伽或冥想、散步、听听轻音乐,还要记得做任何事前深呼吸3次。
保证好睡眠
经常睡眠不足6小时者,糖尿病的患病风险翻番。耶鲁大学副教授克莱尔·亚基说:“如果你睡眠太少,神经系统会处于紧张状态,影响调节血糖的激素。”因此,除了尽量不熬夜,还应注意睡前别喝咖啡或茶,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等。
注重心理保健
血糖水平的高低与情绪的好坏密切相关,夏季闷热的天气,易使人烦躁不安,情绪波动不稳,血糖就可能会居高不下,甚至使病情恶化。糖尿病人一定要调控和驾驭好自己的情绪,可以和友人在树荫下对弈、闲聊、听轻音乐、练书法、学绘画、参加其他活动等,都有助于放飞心灵。心静自然凉,血糖也就自然而然地下降。
水果诱人莫贪吃
尤其是病情尚未得到控制的患者,更要管好嘴巴。血糖稳定的患者可在两餐间适量吃点含糖较低的水果,如柠檬、西瓜、青梅、樱桃、山楂等。西红柿、黄瓜含糖少,可代替水果。
多喝水
如今气温慢慢升高,出汗较多,如果限制喝水,机体丢失水分,很容易导致脱水。血液浓缩而变得黏稠,易引发尿路感染、非酮症高渗性昏迷、脑血栓形成、肾前性肾功能不全等险情。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补足水分,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
控制体重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胖孩子越来越多,糖尿病开始“瞄上”青少年,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有效预防1型糖尿病,首先就要把体重降下来,使体重接近正常。
控制盐量
多尿是1型糖尿病的症状之一。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和肥胖,多吃盐会使血压升高,不利于高血压的防治,故必须限盐。少吃盐可以减少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
情感性精神病预防措施
1.畅悦情志。保持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去掉私欲杂念,避免精神刺激。乐观的情绪,开朗的性格,高尚的涵养,是预防本病的首要条件。正似巴甫洛夫所说:“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一切顽固沉重的忧悒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
2.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切忌紧张与疲劳,养成种花、集邮、书画、弹琴的习惯,按时作息,防止发生感冒及传染病。
3.饮食有节。切戒烟酒,慎食辛辣香燥之品,多吃清淡素食,保持大便通畅,勿食变质、变味、变溲的食品及病亡家畜。
4.常饮枣茶。红茶0.5公斤,酸枣仁0.3公斤,明矾0.1公斤,共研细末,以糯米饮制成大小如豆的丸粒,发病前服40丸,用茶水送下。或用以上各药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30丸,一日2次。
5.勤练松功。松功又称放松功,是通过主观意念,放松肌肉和神经的心身锻炼方法。具体功法:(1)取站式、平坐式、靠坐式或仰卧式;(2)采用自然放松、部位放松或三线放松的方法,使全身放松;(3)用自然呼吸或顺式腹式呼吸,逐渐将气息调为匀、细、长,意守丹田,若守若离,默念“呵”声,并用意念造成一种轻松和谐的情景。本功法每日3次,早、中、晚各行1次,每次约30~60分钟。练功时应选择安静、空气新鲜、无外界干扰的地方进行,避免外来突发刺激,收功后可慢步行走400~1000步。
儿童怎样才能有效的预防抽动症
有很多的家长都知道抽动症,在孩子患上这种疾病时,没有办法稳定自己的情绪,严重的影响到了经理,平时大家需尽早了解这种疾病出现,杜绝孩子长时间看电视,避免长时间玩游戏啊,平时需要注意全面进行预防。
要想让自己的孩子远离抽动症,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是不能少。希望以上介绍的几种预防抽动症的措施,可以帮助孩子们远离抽动症的影响,从而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只有拥有健康的成长环境,才不会导致孩子以后的生活有阴影。
预防抽动症的方法如下:
1、预防抽动症,在治疗抽动症期间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饮食问题,不吃油腻、生冷、含铅量高的食物,服药期间不吃刺激性较强、海鲜、膨化等食品,应以清淡为主,适当的补充营养。
2、抽动症疾病预防措施要注意患儿治疗期饮食合理,不可吃生冷油腻及铅含量较高食品,在用药期不可吃辛辣、海鲜和膨化食品,饮食要以清淡且营养丰富为主。
3、预防抽动症,家长要随时注意季节的变幻,特别在春秋季感冒的高发期,及时给患儿增减衣物,以防感冒造成孩子病症复发或症状加重,不利于治疗。
4、预防抽动症,要求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不可超过半小时,并且不可看过于激烈、刺激的节目,负责就会家中孩子的病情。尽量避免儿童使用电脑,严禁杜绝过度使用电脑或玩游戏。
肾病预防措施
1、防治上呼吸道疾病
特别是咽喉部、扁桃体链球菌感染时,需立即服用有效的抗生素,彻底治疗。
2、慎服止痛药
未经医师许可,严禁使用一般市售的止痛药,如需长期使用,应有肾脏专科医师指导。
3、避免暴饮暴食
大量摄入动植物性蛋白质会增加肾脏负担。
4、避免乱服药物
包括一些中成药。
5、肾病女性谨慎怀孕
如有肾病,需与肾脏专科医师讨论可否怀孕,孕前严密监测肾功能。
6、得了肾病,需请肾脏专科医师诊治
不要找江湖郎中乱吃草药偏方,耽误了治疗时机,导致更多的并发症。
7、多喝水、不憋尿
每天充分喝水,随时排尿,肾脏亦不易结石。
8、控制高血压
9、控制糖尿病
10、每年必须至少做一次尿液筛检、血压检测。
儿童怎样才能有效的预防抽动症
1、预防抽动症,在治疗抽动症期间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饮食问题,不吃油腻、生冷、含铅量高的食物,服药期间不吃刺激性较强、海鲜、膨化等食品,应以清淡为主,适当的补充营养。
2、抽动症疾病预防措施要注意患儿治疗期饮食合理,不可吃生冷油腻及铅含量较高食品,在用药期不可吃辛辣、海鲜和膨化食品,饮食要以清淡且营养丰富为主。
3、预防抽动症,家长要随时注意季节的变幻,特别在春秋季感冒的高发期,及时给患儿增减衣物,以防感冒造成孩子病症复发或症状加重,不利于治疗。
4、预防抽动症,要求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不可超过半小时,并且不可看过于激烈、刺激的节目,负责就会家中孩子的病情。尽量避免儿童使用电脑,严禁杜绝过度使用电脑或玩游戏。
预防月子病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室内温度要适宜(一般18-20℃)。窗户要常开,以使室内空气新鲜。但避免直接吹风。产妇的穿衣,被褥等要适当,切勿过厚过薄,以产妇觉得舒适为度。夏天不要捂得太严,有的人认为产妇不能见风,在夏天也穿得厚厚的,这样产妇体内的热量排泄不出,易导致中暑。
注意饮食的调理。产后最初几天应吃易消化,富含营养而不油腻的食物为宜。如粥、面汤之类。以后根据产妇的食欲逐渐加饭量。为了母亲和孩子的健康,要吃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如蛋、肉、鸡、豆类、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饮食营养要搭配得当,多样化,荤素菜都吃。不要忌口,并要多喝汤水,以保证乳汁的分泌。
活动。正常分娩后24小时内卧床休息,24小时后可起床活动,在第三天或分娩伤口拆线后可做产后保健操,目的是促排尿排便,恢复体力,减少静脉血栓,产褥6周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以防子宫脱垂。
产后应注意清洁卫生。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开水或千分之一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外阴,如果会阴有水肿或感肿胀疼痛时,可用50%硫酸镁或75%酒精纱布外敷。大小便后要避免污染伤口。若伤口感染化脓时,要及时找医生诊治。产后代谢旺盛,多汗是正常现象,衣服要及时更换。如果是夏天等到产妇身体能支持,就可以洗淋浴,但绝对不能洗盆浴,以防污水流入阴道引起感染。天气冷时,则每隔2-3天擦擦身就可以了。
乳房护理。产妇分娩后的第二天,母亲就可以让婴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的分泌。一般情况下,初产妇产后3天,经产妇产后2天开始分泌乳汁。最初仅分泌少量黄色稀薄的乳汁,称为初乳。以后乳房发胀,乳量开始增多,乳汁为乳白色。产妇每天要用肥皂和温水擦洗乳房及乳头,喂奶前要洗手,要养成定时喂乳的习惯,每3-4小时1次,每次哺乳不超过20 分钟。要两侧乳房交替哺喂。
产后6-8周左右,应带着婴儿一起到附近医院进行健康检查。检查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和子宫位置,以及全身器官和组织的恢复情况。同时要检查婴儿的发育和喂养情况,以便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怎样预防春季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水痘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风疹预防措施:风疹的预防与麻疹、水痘等出疹性传染病不同,其对象不仅仅是儿童,同时还应当包括育龄妇女。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在春季风疹高发期,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地,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孕妇尤要当心,以免感染而殃及胎儿。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讲究个人卫生。
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预防措施: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接种对象为1-15周岁儿童。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禽类要用流水洗手;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结核病预防措施: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对于婴幼儿应按时接种卡介苗,以获得免疫力。其次,应注意房间通风,避免与已确诊的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再次,应积极、有效地治疗糖尿病、矽肺、百日咳等容易诱发结核病的基础疾病。
流行性感冒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哪些月子病我们需要特别注意
1、产褥热
产褥疾病是指分娩结束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用口表测4次体温,每次间隔4小时,其中有2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
其发病率为6%左右,尤其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产褥热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至今产褥热对于产妇仍构成严重威胁。
预防措施:
多休息:新妈妈一定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如果身体吃不消,就把照顾宝宝的任务交给家人,这样才能早日恢复体力。
多喝水:补充水分对于已经发生产褥热或是排尿不畅的新妈妈而言非常重要。最好每天补充摄入2000ml左右的水。
清洁卫生:产后恶露会持续一段时间,新妈妈要勤换卫生护垫和内裤,尤其会阴有伤口的新妈妈,如厕后最好能用温水冲洗会阴部,以减少感染发生。
2、“妈妈手”
很多新妈妈在月子期间突然出现手腕部的疼痛,开始以为是不小心扭到,后来症状越来越重,大拇指根本无法用力,手腕也肿了起来,连握东西、写字这些基本动作都感到很难完成。
其实,这是月子病的一种,俗称“妈妈手”,又称为狭窄性腱鞘炎。
这是由于产后哺乳期的妈妈,常因为宝宝的头不好控制,所以会用手来支撑婴儿的头。但长期过度使用手腕、拇指部位及保持同一种抱婴姿势,就易造成手腕肌腱发炎。
预防措施:
正确的抱孩子姿势:孩子的主要重心放在前臂,手腕只是起到轻轻扶挡的作用,最好是两侧手臂交替抱小孩。另外,任何一个姿势不要保持时间过长,要经常变换姿势。
注意手部保暖:新妈妈月子里注意手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不给月子病“妈妈手”留有可乘之机。
3、子宫脱垂
有些妈妈产后会感到小腹下坠或腰疼,这是由于子宫韧带和盆底肌肉在分娩后变松弛,使得子宫位置发生变化,子宫沿阴道方向往下移动,造成了子宫脱垂。
预防措施:
不要久站:新妈妈要充分休息,在床上时多换换卧床体位。下地后不要长久站立,尽量避免下蹲动作,提重的东西请家人帮忙,不要过早跑步,走远路。
小心便秘:多吃含纤维素的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因为便秘或慢性咳嗽等会使腹压变大。
4、乳腺炎
产后1-4周是急性乳腺炎的多发期,由于乳汁排通不畅淤积在乳房内,造成了细菌感染,新妈妈会出现乳房疼痛、发烧等症状。
预防措施:
保持乳汁畅通:产后及早开奶,让宝宝多多吮吸,如果宝宝吃不完,可用吸奶器把多余的奶水吸出。
热敷乳房:哺乳前可热敷乳房,这样能促进乳汁通畅。
5、腰疼
新妈妈的骨盆韧带在刚生完孩子的一段时间内尚处于松弛状态中,腹部肌肉也变得软弱无力,子宫仍未完全复位,这个时候如果不注意,猛然弯腰拾捡东西,或者久蹲、久坐,新妈妈都会感到腰部酸痛。
预防措施:
正确喂奶:喂奶姿势不当是造成产后腰疼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宝宝喂奶一定要注意姿势要正确,要多备些柔软靠垫,或者哺乳枕之类的用品。
少弯腰:把一些经常要拿的东西,如尿布、奶粉、纸巾等放在一个触手可及之处,高度要合适,不要经常弯腰。
糖尿病应该如何预防
1、纠正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要注意使自己的饮食更健康。可以选择食用全谷类食物,以代替精白面粉;高纤维食物能有效帮助血糖保持稳定;要多吃各式各样的水果蔬菜,因为水果蔬菜富含人体健康所需的纤维素以及维他命,这是比较有效的糖尿病的预防措施。2、肥胖者应该积极减肥糖尿病患者相当一部分都是由于肥胖引起的,所以肥胖者更容易导致糖尿病。预防糖尿病应该要积极的减肥。3、多运动运动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还可降低血糖,也是糖尿病的预防措施之一。
头胎月子病二胎月子里能治好吗
月子期间妈妈可能落下的病
1、子宫脱垂(下移)
预防措施
产后要避免长期卧床(子宫被充盈的膀胱推挤)、下蹲劳作(如洗尿布、洗菜等)、提重物及做增加腹压(咳嗽、用力排便)的动作。
2、关节疼痛(如胳膊/手腕/腰疼等)
预防措施
产后要尽早下床活动、注意保暖和休息,哺乳或抱宝宝时要注意变换姿势和体位,不要经常弯腰劳作(扫地、拖地、洗刷等)、久坐/站/躺等,否则容易造成相关部位的关节损伤加重,致使肌腱和神经损伤。
一旦出现不适,对于生产过程中会造成局部肌肉和关节劳损,可通过热敷、理疗、按摩可以逐渐得到缓解。
注意居室环境,合理饮食,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可以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关节炎。
3、视力下降(模糊)
预防措施
产妇因激素原因情绪容易起伏不定,若实在无法排解,想哭就哭吧!需要注意的是,月子里用眼(看手机/电视/书等)时间不能太长,避免眼睛疲劳。
妈妈们在孕期可能伴有妊娠高血压、妊娠高血糖、肾功能受损等,这些全身疾病都可能引起眼睛的并发症,导致视力模糊不清。若产后视力明显下降一定要及时检查及早治疗。
4、(偏)头痛
预防措施
保证睡眠时间充足。
高血压、贫血等疾病可能引发头晕、头痛,可去医院检查治疗。
请家人帮忙按摩、热敷头部。
若产后头痛时间>2周应及时就诊,必要时请心理医生做心理疏导。
5、牙疼(怕食酸冷)
预防措施
哺乳期的妈妈要注意补钙。
月子里应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牙龈萎缩、龋齿等牙周病。
6、伤口痒/疼(侧切及剖宫产刀口)
预防措施
产后要保护好伤口,不要遇水或抓挠,以防伤口感染。
伤口愈合较慢,可使用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辅助治疗。
对于天生疤痕体质的妈妈,若疤痕严重,可行手术切除后用特殊材料重新缝合刀口。
7、痔疮
预防措施
产后早下床,避免久站久坐久躺。
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
保持肛门清洁,避免恶露刺激。
多吃含纤维素的新鲜蔬果防止便秘。
头胎月子病 二胎月子里能治好吗
“月子病”,在月子里才能治好,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它的真正含义是:月子里得了病要尽早治疗,以免病程迁移,变成久治不愈。
对于一些体虚的妈妈,月子里经过充分的休息和营养补充,免疫力得到增强,有些病确实能得到改善(这就使得老人误解为“坐月子能治病”),但这并非“坐月子治好的”。也就是说,如果妈妈原来就有慢性病,不管坐几次月子都不可能被治好。
“月子病”如何治
科学地讲,子宫恢复大约需要42天(现代医学称之为“产褥期”),在这段时间里,妈妈身体的各脏器也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此过程中,各脏器的机能从应激状态变为正常生理状态时,会引起一些功能性疾病,比如偏头痛等,这些病就不太好解决(老人所说的“病根”)。
事实上,月子里,“落下”的往往都是功能性问题,不会存在太多器质性疾病,绝大部分的病都是可以治愈的,但妈妈要对身体的不适症状引起重视。倘若妈妈出现发热、出血等现象,要查明原因,警惕体内可能存在的感染病灶,积极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否则变成慢性病就真的难以治愈了(要付出更多努力去调理和治疗)。
热心医生温馨提示,妈妈在生头胎时落下月子病,二胎月子能否治好?其实不论在"月子"里生了什么病,妈妈都应找出病因及早治疗,这样疾病才能得到“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