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血压的表现是什么
高血压的血压的表现是什么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
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症状与血压升高的水平并无一致的关系。
血压低的概述
血压低就是常说的低血压,是对病情的一种主述。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由于高血压在临床上常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而备受重视,世界卫生组织也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有明确规定,但低血压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12/8kPa(90/60mmHg)即为低血压。血压降低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头晕和晕厥等。
根据病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低血压,根据起病形式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低血压。原发性低血压病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多数学者认为可能属于中枢神经细胞张力障碍有关的疾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血管舒缩中枢的抑制过程加强,血管收缩与舒张动态平衡发生障碍,血管舒张占优势,最终导致动脉血压降低。
血压高就是高血压吗
高血压只是一个症状,不能算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许多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嗜铬细胞瘤、柯兴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都可能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但由于这种高血压是继发于上述疾病之后,通常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临床上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但随着病情加重,常常使心、脑、肾等脏器受累,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脑出血等并发症。
由于病因病理不同,治疗原则也不相同。原发性高血压只有积极治疗高血压,才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而继发性高血压首先是治疗原发病,才能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发展,仅用降压药控制血压是很难见效的,所以,临床上遇到高血压病人,必须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高血压,才能诊断为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又与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但是人们往往对该病认识不足,导致问题不断出现。
几点关于高血压常见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老人血压增高是正常现象
老年人的血压增高不是一种正常现象,老年人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年轻人相同,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便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老年人高血压降压目标同年轻人一样,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如合并有糖尿病、肾病、冠心病等需要降到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但要注意老年人的耐受性。相同水平的高血压值对于老年人的危害性要大于年轻人。< p="">
误区二:血压降到正常就应该停药
血压降到正常,只能说明药物的效果,不能说明高血压已被治愈。高血压通常需要终身坚持服药。血压稳定正常以后,有时在严密观察下可以谨慎地小量减药,但不宜停药。否则,血压很容易反弹。高血压是一个慢性病,只有长期坚持服药,才能有效减少其危害。停停吃吃,容易引起血压波动,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误区三:心肾受损血压可以高点儿
过去曾经认为,心脑肾功能已经存在损伤的病人,血压应该高一点以便维持该脏器的血液供应,降低血压会加重缺血。当前的观点认为,对于心脑肾等靶器官也已受损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病人更加需要积极降压,以便保护已受损的器官,避免因血压增高而进一步恶化。
误区四:全凭症状服药?不头晕不吃药
高血压病人没有症状时就误认为自己血压正常了,平时就不吃药,这是不对的。因为有的高血压病人血压即使高到200mmHg以上也会没有症状,这些病人称之为适应性高血压。服药的唯一依据应该是测量到的血压。
另外,有些人认为,降压药不应该在晚上或在睡前服用。其实,临床上观察到有的病人高血压主要出现在早晨或夜间。因此,对于这类病人,晚间或睡前服药是合理的,服药时间应该因人而异。
误区五:不断变换药物?以免产生耐药
“不要老是吃同样药物,以免失效或产生耐药。”具有这样观点的病人常主动地不断变换降压药物的品种。其实这是不对的。选择某些降压药物,获得满意效果后应继续坚持服用,一般不会失效,如有血压波动情况发生,应该寻找其他原因,包括感冒、发热、情绪波动、熬夜、过度劳累等都可导致血压波动。
误区六:西药副作用大?一味信任中药
很多患者过分信赖中药,这是不可取的,认为西药有副作用。有些中药的确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但在目前的高血压病治疗上,中药并不能完全取代临床上使用的降压西药,中药更多是作为辅助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而且中药也同样有副作用,有些中药久服会严重损害肝肾。医生还是提倡吃经科学验证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高血压会引起什么病
1.冠心病。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病病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是正常者的2倍,高血压患者如长期不治疗,有50%的可能死于冠心病。
高血压会引起的病
2.肾病。
也就是常说的高血压肾病。肾脏参与高血压的形成与维持,反过来,肾脏又因血压升高而损害。长期高血压没有治疗,可引起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或加速肾实质的破坏导致原发或继发的肾脏疾病。
高血压会引起的病
3.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40%-50%的心衰起因于高血压。血压越高,又没有治疗,发展出心衰的可能性越大。高血压在心衰病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高血压会引起的病
4.糖尿病。
在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2倍。糖尿病与高血压并存相当常见,它是病人发生动脉硬化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喝花茶有什么好处
喝花茶能排毒养颜,开胃健脾,软化血管。
喝花茶能消除体内垃圾,排除毒素(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者的首选佳品)。
喝花茶能降血压血脂。
喝花茶能滋润壮肾。
喝花茶对咽喉肿痛,扁桃体炎,鼻炎都有其独特的功效。
喝花茶能清热解毒,明目肝胆,降血脂血压,是中老年人和男士最喜爱的茶。
高血脂会引起高血压吗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是一种导致冠心病的首要风险要素。并且高血压患者得冠心病的风险是正常人们的两倍,并且长期患有高血压不医治的话,有一半会死于冠心病。
高血压常见的病症就是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研讨表明40%—50%的心衰起因于高血压。血压越高,又没有治疗,发展为心衰的可能性越大。
长时间高血压没有医治,可引起终晚期肾功能衰竭,或加快肾本质的损坏导致原发或继发的肾脏疾病。肾脏参加高血压的构成与保持,反过来,肾脏又因血压升高而危害。
老人防中风需要做什么检查
中风的诱发原因有很多种,主要是由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引起的。老年人就要注意血压、血糖、血脂的检查,还有眼底、血流变、颈动脉彩超、心脏彩超等心脑血管方面检查也很重要。下面简要介绍几个项目。
(1)血压检查
测血压对于老年人来说很重要,高血压是多种发病诱因,血压经常处于高峰,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高血压通常没有太明显的症状,有时会表现为:头疼、眩晕、视觉模糊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加大患心脏病、中风和其它疾病的危险。
(2)血流变检查
定期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查,可预防或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用于监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血栓形成等危险因素。
血糖和血压有关系吗
血压正常范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成年人的正常血压是90/60-139/89,理想血压小于120/80,达到或超过140/90为高血压,130/85为高正常血压或临界高血压。血压和血糖是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但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很多人血压、血糖发生异常导致疾病的发生往往是同时或者先后发生的,也就是高血压常常伴随着高血糖的发生,另外还会合并高血脂等,这个被现代医学称为“代谢综合征”,现在也有很多三高人群,所以,两者实际上还是有一定联系的。
高血压是什么
高血压很多人都知道有这种病,属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以及多发病,根据数据相关报告称:高血压病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的一种病。我们稍微的注意一下就会发现,高血压病患者是城市比农村发病率高很多,而且高血压病与职业也是有一定的关系。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一些官方的说法: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或特发性高血压,系指排除一切已知原因,而以高血压为主要特征,伴有血管、心、脑、肾等器官生理、病理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病的诊断以高血压为基础,根据病因的不同,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前者称为高血压病;后者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又名症状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约占88.9%,继发性占11.1%。
据1978-1980年,29个省、市、自治区90个城市,按WHO的标准,4012128名15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85%,加临界高血压2.88%合计7.73%;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递增;且与职业有一定的关系。
西洋参枸杞泡水喝的功效与禁忌 降低血压
枸杞具有增加白细胞活性、促进肝细胞新生的药理作用,还可降血压、血糖、血脂,西洋参也是常见的降压佳品,两者泡水,可以降血压,是高血压病人的良好食物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