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冠心病发病特征 老年环

冠心病发病特征 老年环

有些老年人的眼球角膜(即黑眼珠)靠近巩膜(即白眼珠)的边缘有一圈灰白色或白色的混浊环,宽约1~2毫米,被称作老年环。医学研究发现,老年环是动脉硬化的信号。

冠心病的易患因素都有哪些

(1)年龄: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心肌梗塞与冠心病猝死的发病与年龄成正比。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年来因素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之一。

(2)性别:在美国多种族中,都是男性冠心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据1979年的统计资料,35~44岁男性白人冠心病的死亡率5.2倍于女性。在我国,男女比例约为2∶1。但女性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而LDL则升高,此时,女性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上升,有资料表明,6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

(3)职业:脑力劳动者大于体力劳动者,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病。这也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

(5)血脂:由于遗传因素,或脂肪摄入过多,或脂质代谢紊乱而致血脂异常。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VLDL增高,而HDL下降,易患本病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之一。

(6)血压: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升高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危害,最常见者为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60%~70%有高血压,高血压病人患本病者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

冠心病有多可怕

冠心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据 WHO 的统计,目前冠心病仍是全球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其致死的人数超过所有肿瘤死亡人数的总和。冠心病好发于 35 岁以上的人群,在发达国家,其年死亡数可占中老年总死亡数的 1/3。冠心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女性发病年龄要晚于男性。我国冠心病发病率总体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快速上升,总体上北方省市发病率要高于南方,城市人口发病率高于农村。

冠心病与牙痛有关系吗

冠心病的4大症状

1、下牙痛:冠心病常常会出现的症状便是下牙痛和下颌痛。特别是大概在50岁左右的男性,他们就比较容易出现这些症状。当然,如果你们出现这种状况的话,可以先服用止疼药。如果还是不能缓解这种病痛的话,建议还是去医院看一下,可能真的会出现冠心病了。

2、角膜老年环:这种症状可以为临床诊断动脉硬化提供理论支持之一。根据研究可以发现,患有角膜老年环的人几乎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患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

3、心绞痛。心绞痛是冠心病非常明显的症状之一。如果是人患有冠心病的话,一般经常会感觉到心绞,疼痛,主要是由于冠心病会引起心肌出现缺血缺氧的这种情况,所以心脚经常会有一阵一阵的抽痛感。而且还会伴随有窒息闷胀的感觉一般这种疼痛感会持续1到5分钟,情况严重的甚至会达到将近15分钟左右,之后会慢慢缓解。

4、心肌梗塞。人在发生了冠心病之后,也有可能会出现心肌梗塞,心肌梗塞,已经算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情况了。一开始患有冠心病的人是有心绞痛的,这种症状,心绞痛的发作频率一频繁,慢慢的就会出现心肌梗塞。

警惕冠心病发作前的六大信号

1、角膜老年环

一些老年的眼球角膜靠近巩膜的边沿部分有一圈白色或灰白色的混浊环,宽约1-2mm,医学上称之为角膜老年环。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老年环是老年动脉硬化的先兆,可作为临床诊察动脉硬化的体征之一。研究发现,发生老年环的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症,并且得了动脉硬化症的来年人都会发生老年环。

2、阳痿

医学研究目前发现,心脏病病人的阳痿发生率比健康人要高,其中有21%的病人有阳痿的现象。

3、牙痛

有些人会发生下牙痛,做一些诊断后发现得了冠心病,并且用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后下牙痛就会消失,专家以为下颌痛和下牙痛是冠心病发作的奇异先兆。男性在50岁左右就会发生即使是服用止痛药下牙痛也不会减轻,而口腔诊断也没有病症者,应该考虑冠心病,并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断,确认诊察。

4、耳垂皱褶

近年来,据国内外学者的调查和研究发现,患冠心病的人,耳垂上几乎都会有一条皱褶。冠状动脉病变会累及全身小动脉,引起微循环障碍,耳垂是一种既无韧带又无软骨的纤维蜂窝状组织,又处于末端部位,所以如果一旦缺血缺氧就会产生局部收缩,发生皱褶。

5、噪声、耳鸣

听到周围的锣鼓声或其他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美国一位学者,曾用老鼠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当用一些有害条件(高脂饮食、长期噪音等)刺激老鼠时,其耳蜗中出现的缺血性病理变化要比心肌改变早得多。临床实践也证明,一些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发病前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耳鸣。可见,出现耳鸣常常预示着冠心病的发生。

6、疼痛

在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也有很多时候会出现异位疼痛,这是冠心病症状的重要表现形式,因其疼痛部位远离心脏常被忽视。

​影响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一、血脂异常

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蛋白质或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都被认为是危险因素。所以,控制血质很重要。

二、高血压

血压增高与冠心病密切相关,是其主要危险因素。60%~70%的冠心病病人有高血压,高血压病人患本病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

三、吸烟

吸烟可造成动脉壁氧含量不足,促进动脉粥硬化、血栓形成、斑块不稳定及心律失常。临床研究显示,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3.6倍,吸烟与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有协同作用,是冠心病的发病危险性成倍增加,而且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与吸烟量有直接相关。

四、糖尿病与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病人冠心病发病率较非糖尿病者高。糖尿病是一个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血糖高以后,就会损伤血管内膜,内皮细胞损伤以后,血液当中的这些有害物质,包括血质、血小板就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上,导致管狭窄。然后,糖尿病病人血小板的功能有障碍,就是凝血功能增强,这样就容易导致血栓,心梗实际上就是血栓以后堵塞血管造成的。

五、肥胖

据调查,冠心病在体重中度增加和朝中时即已开始增加,超重还可以增加脑卒中的危险。还有研究显示,腰围和臀围的比值是衡量患心脏病风险的最佳指标,这种测量方法要比BMI(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或体重更能说明问题。

方法:腰围除以臀围,男性应该≤0.9,女性应该≤0.85,数值越高,患心脏病的危险就越大。苹果形身材的人哪怕体重并不高,患中风和心脏病的危险仍是一般人的3倍。

六、遗传因素

一级亲属中有冠心病早发的个体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10倍,亲属冠心病发生越早,该个体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越大。

七、A型性格

A型性格为类型中的“有害成分”,即愤怒特征导致心血管高反应性,引起高血压或冠心病。

八、缺乏体力活动

事实证明,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是青年、中年还是老年,经常性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均可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老年冠心病的特点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老年人因其自身的特点,在临床表现、患病程度、发病特点、治疗方法、预后等方面都与典型冠心病有所不同

老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严重,多支血管病变、复杂病变、弥漫病变、钙化病变多。在这些情况下,冠状动脉代偿性扩张能力下降,心肌需求增加,血液供给难以保证,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严重的斑块可以位于冠状动脉3条主干的任何部位,但以前降支、左旋支起始部的前2厘米以及右冠状动脉近端1/3和远端1/3最多见。

有冠脉造影显示:≥75岁的高龄老年组与<75岁普通老年组比较,高龄老年组冠脉以左主干病变为主,侧支循环丰富,与普通老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冠脉多支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增多,2支以上严重病变的比例由≤60岁的32.4%增加到≥80岁的57.9%,且冠脉病变越来越复杂。慢性心衰的冠心病患者均为多支血管病变并存在冠状动脉至少一支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闭塞率100%。

老年冠心病患者以多种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其中胸闷21.6%—55.0%,心前区疼痛26.1%—52.8%,呼吸困难4.5%—22.5%,心力衰竭20.5%,心律失常12.5%—13.5%,乏力13.6%,头昏12.1%,肩背痛7.5%,上腹痛5.4%—14.7%,牙痛4.6%,无症状因其他病检查发现5.7%—10.2%,猝死1.1%。心脏本身的症状占80.72%,但心绞痛仅占26.13%,且随增龄而下降。以心外症状为主的占19.28%,说明老年人冠心病有的很不典型,极易与心外疾病相混淆,容易发生误、漏诊,故对以心外症状就诊的老年人,首先应排除心脏疾患。

老年冠心病患者易合并心功能不全,有报道6.8%—59.6%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有的甚至以心功能不全为首发症状或主要表现。与老年人心脏储备能力低下、心肌收缩力减弱、梗死面积大有关。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存其他疾病多,老年人多数在发生冠心病前存在各种疾病,如合并高血压35.5%—71.2%,合并高血脂17.6%—58.0%,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24.1%,合并糖尿病20.2%—34.2%,合并脑血管疾病6.0%—20.3%,肺心病7.3%—9.8%,这些疾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导致本病治疗棘手,死亡率(7.89%)较高。

冠心病发病特征 耳垂皱褶

研究发现,患冠心病的患者耳垂上差不多都有一条皱褶,这与健康人群相异。所以,中老年人若发现耳垂处有连贯的、明显皱褶的纹路,并伴有胸闷、心前区疼痛时,应警惕患有冠心病的可能性。

警惕冠心病十大症状

阳痿

性生活用力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美国医学研究者发现,阳痿可能是心脏病的早期信号之一。心脏病患者中阳痿发生率比健康人高,其中完全阳痿发生率就达21%,男性如发生一两次阳痿问题时,应到医院检查一下心脏功能,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心脏病。

呼吸困难

饱餐、寒冷或看惊险片时出现胸痛、心悸;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影响睡眠,不能平卧,咳嗽,甚则咯粉红色泡沫样痰,提示是急性左心衰竭,应当立即就医),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有些冠心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除了常见的症状外,还会在平时出现呼吸急促、呼吸拉长或呼吸困难。在静坐几分钟后,呼吸可恢复正常,但当患者重新开始走动时,喘息又立刻出现。

疼痛

在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也有很多时候会出现异位疼痛,这是冠心病症状的重要表现形式,因其疼痛部位远离心脏常被忽视。这类疼痛可出现在咽喉、手指、牙床、左前臂、颈项部、腹背部,甚至会放射到下肢,乍看是和心脏病不相干,实则可能是冠心病的相关症状。这类疼痛虽然部位各异,但诱因明显呈阵发性,服用硝酸甘油能缓解。对这类疼痛,中老年人不可只注意疼痛部位,而忽视作必要的专科检查,这是很危险的。

噪声、耳鸣

听到周围的锣鼓声或其他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美国一位学者,曾用老鼠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当用一些有害条件(高脂饮食、长期噪音等)刺激老鼠时,其耳蜗中出现的缺血性病理变化要比心肌改变早得多。临床实践也证明,一些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发病前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耳鸣。可见,出现耳鸣常常预示着冠心病的发生。

腹痛与胃部不适

不典型心绞痛常表现为上腹痛,容易误诊为胆绞痛、胰腺炎、胃肠病,按此类病久治不愈时应当看心内科医生以及早确诊。但与一般的胃病不同的是,冠心病引起的胃部不适是一种憋闷、胀满的感觉,有时还可伴有钝痛、灼热及恶心、呕吐、打嗝。在大便后可能会有所缓解,但多不会完全消失。

不明原因疲乏

既往身体健康,最近体力或脑力劳动后感觉疲惫不堪,胸部发闷,提示心功能不全,可能是由冠心病引起。临床研究表明,疲乏是心肌缺血的又一表现形式。患者多表现为无任何原因可解释的疲倦、精力不足,在活动后甚至连伸直身体的力量都没有。

心口发热

如进餐后或劳累后心口发热频繁出现,多提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需及时看心内科医生。

异样感觉

很多心梗幸存者都曾感到,在发作前的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星期,身体就有异样的感觉,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分散、精神恍惚、梦中惊醒等。中老年人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高度警惕患有冠心病的可能,必须及时去医院检查,以便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角膜老年环

一些老年人的眼球角膜(俗称黑眼珠)靠近巩膜(俗称白眼球)的边缘部分有一圈灰白色或白色的混浊环,宽约1至2毫米,医学称为角膜老年环,简称老年环。近年来研究发现,老年环是老年人动脉硬化的信号,可作为临床诊断动脉硬化的体征之一。老年环的有无及其程度轻重往往与动脉硬化的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耳垂皱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发现,罹患冠心病的人,耳垂上几乎都有一条皱褶,俗称“冠状沟”。耳垂作为末端部位,是一种既无软骨又无韧带的纤维蜂窝状组织,易受缺血缺氧的影响,产生局部收缩,导致皱褶出现。中老年人如果发现耳垂处有一条条连贯的、有明显皱褶的纹路,同时伴有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等症状时,就应警惕冠心病的可能性,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冠心病的心电图特征

冠心病的心电图特征如下:

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由于冠状动脉硬化而引起的心肌缺血,其心电图特点为:

t波:t波高度降低(称低平),进一步则t波方向向下(称倒置)。

st段:下降大于0.05毫伏与r波的夹角等于或大于90度。有时在

心前区疼痛发作时st段呈“弓背样”抬高,称变异性心绞痛。

二、急性心肌梗塞

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突然阻塞而造成心肌坏死,其心电图特点为:

① 缺血型改变:t波倒置。

② 损伤性改变:st段抬高与直立的t波形成单方向的曲线。

③ 坏死型改变:出现大的q波,即q波深度大于1/4r,宽度大于0.04秒,也称病理性q波。

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主要根据缺血型改变、损伤性改变与坏死型改变来进行诊断。

冠心病的心电图特征,为临床上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了依据。目前,国人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其准确诊断不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亦可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1

相关推荐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率密切相关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率呈连续性相关,因此,高血压的定义是人为的。许多与高血压有关的疾病发生于通常认为的“正常血压”者。 因此,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不仅取决于血压水平,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的数量和程度;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常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危险因素而不仅取决于血压水平。 血压升高是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标准判断,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一些临床试验也为此提供了证据。 1.血压升高是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中国是脑卒

陈旧性心肌梗死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陈旧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并发症,急性心肌梗塞经过三个月的治疗,而成为“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胸痛等不适可减轻或消失,但多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仍常有心绞痛、胸闷、心悸和气促等症状。不论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无不适或病情轻重,他们中有15—20%的患者可能在1—2年内再次发生心肌梗塞;近三分之一的病人并有梗塞后的心绞痛,个别患者甚至可能因严重的心律失常而突然死亡。老年,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特别是胆固醇升高)和心梗范围较大的患者危险性更大。所以急性心梗后的康复治疗主要在于积极预防以上严重的心血管事件,

老年性耳聋怎么回事

1、接触噪音 偏僻居民的听力,一般比城市居民听力好,特别是65岁以上老人,多能保持较好的高频听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噪音损伤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2、饮食习惯 多吃素食的人,冠心病发病率少,老年人听力多保持较好,而若饮食以肉食为主,血胆固醇较高,心血管病发病率高,老年人听力亦差。老年耳聋中70%患有动脉粥样硬化,耳聋轻重与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

冠心病发病因素主要有什么

冠心病发病因素主要有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生危险增加,而且关系到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糖尿病使冠心病发病率增加,是因为糖尿病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糖尿病的类型比较多,症状也比较复杂,而且并发症也是比较多的,冠心病就是其中一项,而且糖尿病的出现,和肥胖也是有关联的,而且肥胖也会导致冠心病。 2、冠心病发病因素主要有长期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最大的害处就是,烟草进入人体之后,会导致毒素在人体内残留,无法及时排除,后果就是为冠心病的出现做铺垫,长期吸烟会导致患者的突然死亡。 3、冠心病发病因素主要

老人如何预防冠心病 冠心病的征兆

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时,由于肺部充血,可以出现咳嗽、咯痰。痰量一般不多,严重时可有粉红色泡沫痰。 发病时,冠心病症状表现为心律紊乱,心率过快,过慢,传导阻滞,心脏停搏等均可使心排血量减低。由于大脑对缺氧十分敏感,大脑供血不足,轻者感头昏,重者可出现眩晕甚至晕厥。 感到空气不够用或呼吸困难,这种气短有活动时加重,休息时减轻,平卧时加重,坐位时减轻的特点。

冠心病六大高发人群

1、有冠心病家族史者 是最常见的冠心病的高发人群。冠心病不属于遗传性疾病,如果父母已经有很明确的冠心病存在,其子女们患病的几率很大。因为在相同的境下生活饮食多少都会互相影响。 2、体力活动少者 冠心病发病率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冠心病发病率为15.5%和1.7%,也是常见的冠心病的高发人群。 3、肥胖者 肥胖者体重增加的同时常伴随胆固醇及血压的升高,使动脉粥样硬化加重,是常见的冠心病的高发人群。运动时,肥胖者的氧耗量增加,故肥胖者易发作冠心病心绞痛。 4、高血压病患者 冠心病发病和死亡,随着血压水

冠心病的因素有哪些呢

(1)年龄: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心肌梗死与冠心病猝死的发病与年龄成正比,但近年来,冠心病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陆浩 (2)性别:在美国据1979年的统计资料,35~44岁男性白人冠心病的发生率是女性的5.2倍;在我国,男女冠心病发病率比例约为2∶1。但女性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3) 遗传:家族中有在年轻时易患本病者,其近亲患病的机会可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族。 可控制的危险因素: (1) 血脂:由于遗传因素,或

睡午觉有什么好处 预防冠心病

每天午睡10-30分钟,可以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得到放松,机体新陈代谢减慢,体温下降,心肌耗氧量较少,心脏消耗和动脉压力减小,从而使体内与心脏有关的激素分泌更平衡,起到降低冠心病发病率的作用。北欧、北美国家冠心病发病率很高,而地中海各国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很低,这和地中海各国人民良好的午睡习惯是分不开的。

哪些原因导致老年人耳鸣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多发性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这类疾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心血管疾病发病前往往有各种征兆,老年人应该密切关注自己身体发生的改变。 很多人以为老年人发生耳鸣是由于衰老造成的,其实,耳鸣可能是冠心病的先兆。有数据统计显示,在有耳鸣的冠心病患者中,86.7%的患者耳鸣比心绞痛先出现,8.6%的患者心绞痛和耳鸣同时出现。这是因为耳蜗对缺血缺氧比较敏感。老年人长时间出现耳鸣、听力减退、耳聋等内耳症状,往往是由于动脉硬化、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等导致的。多数病人在出现这些症状后的6~12

冠心病发病因素是什么

高血压是现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中老年人,它可能会造成冠心病冠心病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便是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诱因。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高血压与心脏病是一是相连的。过于肥胖的身体总是不健康的,会引发各种常见的疾病,冠心病就是其中一种。肥胖症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要预防冠心病的病因就得先治疗肥胖症。 冠心病的发生还与年龄、性别等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也是需要引起注意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会逐渐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