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崩漏疾病后主要有哪些特征表现呢
患了崩漏疾病后主要有哪些特征表现呢
崩漏的患者为女性,以青春期及更年期最容易发生疾病,患病后女性的阴道会出现不规则的出血,但与月经出血有区别,但早期也最容易忽略症状,误诊疾病。因此患者要对疾病的症状进行了解,从而了解疾病的发生,方便医生进行诊断治疗。那么患了崩漏疾病后主要有哪些特征表现呢?
1、血热型崩漏:发病急,月经骤然量大,颜色紫红或深红,质稠粘,或有小血块,血味有点臭。常伴有心烦,口干渴,大便秘结,尿黄。舌头发红,舌苔黄,脉滑数。
2、阴虚血热型崩漏:月经每月毫无规律的来临,淋漓不止或骤然量多,血色深红;身体一阵阵的发热,口干咽燥,手足心热,或失眠,烦躁;舌红苔黄,脉细数。
3、阴虚火旺、肝肾阴虚型崩漏:月经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止,颜色鲜红,腰酸腿软,肩背酸沉,头晕、目眩、耳鸣、颧颊部赤红、手足心热,记忆力减退,甚至潮热盗汗,口干,尿频尿急,舌红苔薄,脉弦细而数。
血瘀型崩漏:月经漏下淋漓不止,经期延长,持续难净;或骤然下血甚多,色紫黑有块;小腹疼痛、如果按摩会更痛,血块下来后疼痛减轻;舌头紫暗或有紫点,脉沉涩。
5、肝气郁滞型崩漏:(多见于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发病初期)。经前胸胁胀痛,尤其是乳房胀痛,性情急躁,易怒;头晕头痛,口干,尿黄,大便干结;月经量多,色红或深红,粘稠有块,月经每月来得无规律,有时候是崩,有时候是漏;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稍数。
6、脾肾阳虚、肾阳虚型崩漏:月经忽然崩下,或出血量少而淋漓不止,血色淡红或紫暗,质稀;面色无华,气短无力,食少胸闷,心悸,怕冷;失眠,出冷汗,腰脊酸软,小腹空坠,大便拉稀,舌淡红,脉虚弱。
7、脾不统血型崩漏:(多见于出血日久患者):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脸面部、眼袋部及下肢部皆浮肿;食欲减退,大便拉稀,心跳异常,失眠;月经量多,色淡质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
8、气虚下陷型崩漏:月经突然量多而下,或淋漓不尽,色淡红,质清稀,味道非常腥。面色发白,精神倦怠,不想言语,心悸怔忡,或小腹空坠,不思饮食。舌色淡红,舌苔薄,脉细弱。
9、湿热内蕴型崩漏:(多见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合并盆腔炎):下腹部灼热,尿黄尿频,白带黄稠有恶臭味,月经量多,色紫红,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崩漏疾病的症状是较多的,这与疾病的类型有关,因此不同类型的疾病症状也会不同,但都有相同的特征是患者有出血的现象。因此患者发现身体明显的不适后。要积极的到医院检查,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谨防疾病加重。
针灸法治崩漏下血效果如何?
崩漏是很少见的一种妇科疾病,患病后会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出现阴道出血的现象,严重时会造成贫血,患者可早发现疾病早做治疗,然而治疗疾病是根据疾病的病因及类型来定的,但是患者也可使用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崩漏疾病,那么崩漏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如何呢?
针灸治疗崩漏的方法是很有效的,但也要依据穴位刺激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下面就为大家做详细的治疗介绍。
(1)耳针法选内生殖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神门,肝,肾,腹。每次选2~4穴,在所选的穴位处寻找敏感点,快速捻转数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也可用埋针或埋丸法。
(2)皮内针法选气海,阿是穴,地机,三阴交。消毒穴位后,取揿钉型或麦粒型皮内针刺人,外用胶布固定,埋入2天后取出。
(3)皮肤针法选下腹部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腰骶部督脉,膀胱经,夹脊穴。消毒后,腹部从肚脐向下叩刺到耻骨联合,腰骶部从腰椎到骶椎,先上后下,先中央后两旁,以所叩部位出现潮红为度,每次叩刺10-15分钟,以痛止,腹部舒适为度。
(4)穴位注射法选中极,关元,次髎,关元俞。用2%普鲁卡因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入药液2毫升,隔日1次。
患者在使用针灸治疗时,要注意身体清洁的护理,患者要注意卫生,但同时又要避开针灸的部位,防止受到感染,会引起其它的疾病。因此患者使用针灸治疗最好到当地正规的医院或是机构,避免针灸时出现异常会造成崩漏疾病更加重。
孕妇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有哪些
首先,孕期由于饮食习惯改变和饮食不规律,都容易使孕妇忽略个人口腔卫生,产生蛀牙。此外,孕期唾液分泌的增加,使口腔内呈酸性,也容易生蛀牙。王大夫提醒说,妊娠期恶心、呕吐的孕妇更应注意清除存留在口内的酸性物质,可常用2%小苏打水漱口,以抑制口腔细菌的生长繁殖,中和酸性物质,保持口内的碱性环境。
其次,妊娠期间受激素分泌的影响,牙龈充血肿胀,容易引发牙周炎。有时还会产生牙周浮肿、牙齿松动等症状。
再次,由于生理上的改变,有的孕妇尤其爱吃甜性、酸性食物,这些食物都可能磨损牙齿,形成敏感性牙齿。
最后,如果怀孕前有阻生牙未拔除,牙菌斑堆积,阻生牙四周牙肉就会发炎肿胀。
崩漏下血的偏方有哪些
崩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病情,特别在青春期妇女和更年期妇女中多发,会严重影响月经,使女人在月经期会出现极不正常的现象,可能会导致月经紊乱,使女性感到更加不适,脾气也会更加的暴躁,现在很多患者会用以下的几种偏方来治疗崩漏,以下偏方确实有着很明显的治疗效果。
崩漏的偏方
崩漏亦名崩中漏下,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失常的病证。经血非时而下,并量多如注,谓之崩、崩中或经崩;淋漓不断谓之漏、漏下或经漏。
崩漏在发病过程中常互相转化,如崩血渐少,可能致漏,漏势发展又可转变成崩,故临床常以崩漏并称。
本病以青春期妇女、更年期妇女多见。多因血热、血瘀、气虚、气郁和肝肾阴虚等损及冲任,冲任气虚不摄导致。
以下是五个中医偏方帮助治疗崩漏:
1、艾叶30克,烧存性,以小米稀饭送服。
2、石榴皮100克,煎服浓汁,加蜂蜜调服,日1剂,连服3天。
3、棕搁炭、乌梅炭各15克。研为细末,黄酒或淡醋进服,日2次。
4、荔枝壳50克,炒微黄,水煎服。
5、晚蚕砂100克,炒黄为末,每次服15 克,黄酒或淡醋送服,日2次。
这些就是治疗崩漏的几个偏方,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及身体状况和经济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偏方。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的妇科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都会使病情恶化,所以不管选用哪种方法,患者一定要时刻关注身体变化,对疾病及时的治疗。
崩漏会引发什么疾病
(1)贫血:崩漏失血过多,就会出现面色苍白、唇色淡白、头晕目眩、精神倦怠、气短无力、心悸怔仲、失眠多梦、脉象细弱等一系列贫血征象。
(2)虚脱:崩漏病起,如来势猛,出血量多,崩下不止,常可引起虚脱,出现神昏面白、四肢冰冷、汗出淋漓、气短喘促、脉浮大无根或沉伏不见的危重证候,如不及时抢救则有生命危险。
(3)邪毒感染:表现为下腹疼痛拒按,腰痛,带下稠粘,色黄气秽或五色并见,伴有烦躁口渴,小便黄,大便于,舌苔黄腻,脉象细滑等。
甲状腺瘤疾病主要有的症状
1、早期的甲状腺瘤病程缓慢,临床上可以无任何自觉症状,多数在长时间增大后发现症状,早期B超可以发现颈部肿块,所以注意检查很重要。瘤体变大可产生邻近器官受压现象,如压迫气管,使器官移位。有少数因瘤内出血瘤体会突然增大伴局部胀痛。
2、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多见于女性,患者往往有长期甲状腺结节的病史,早期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度的心慌、消瘦、乏力,随病情的发展,患者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中毒症状,多数患者表现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个别可以发生甲亢危象。
3、部分甲状腺腺瘤可发生癌变,癌变率为10-20%。具有下列情况者,应当考虑癌变的可能性:
<1>肿瘤近期迅速增大;
<2>瘤体活动受限或固定;
<3>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压迫症;
<4>肿瘤硬实,表面粗糙不平;
<5>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为什么女性会出现崩漏疾病
为什么女性会出现崩漏疾病?关于女性女性崩漏的主要原因,大家得积极把握才行,正确把握女性女性崩漏的主要原因,这对治疗才能够取得好的效果,通常女性女性崩漏的主要原因有很多,以下这些便是小编做出的具体分析了,小编希望以下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中重点介绍为什么女性会出现崩漏疾病的问题。
原因一、子宫病变导致女性崩漏:子宫病变是女性崩漏的原因之一。专家表示,为什么女性会出现崩漏疾病?阴道不规则出血是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之一,使子宫内膜发生局部损伤、坏死以及表浅出现溃疡现象,导致出血。
原因二、宫颈性疾病导致女性崩漏:为什么女性会出现崩漏疾病?宫颈性疾病也是女性女性崩漏的重要原因。专家解释说,子宫颈在分娩、引产时如未及时进行手术修补,使子宫颈口外翻,倘若再合并感染,就会有接触性出血。
原因三、阴道疾病导致女性崩漏:阴道疾病也是女性崩漏的原因之一。专家表示,当阴道发生肿瘤时,阴道壁肿瘤表面可因感染发生坏死,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不过一般出血量不多。
原因四、宫颈病变导致女性崩漏:为什么女性会出现崩漏疾病?宫颈病变也是女性女性崩漏的原因。专家指出,当宫颈发生宫颈肿瘤时,肿瘤侵犯间质内血管可以引起阴道出血,开始为接触性出血,以后发展为少量不规则阴道出血,甚至大出血,这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原因五、肾气不固导致女性崩漏:素体肾气不足,或因早婚、多产、房事不节损伤肾气;或年老肾气渐衰,或手术损伤等,以致肾气亏虚,封藏失职,冲任失固而成崩漏。
原因六、阴虚火旺导致女性崩漏:素体阴虚,或久病失血伤阴,阴虚火旺,下扰血海,致使经血非时妄行。失血过多,更伤阴津,阴愈虚则火益旺,故本病患者常迤逦不愈。
为什么女性会出现崩漏疾病呢?以上就是小编作出的具体的介绍了,通过介绍大家对上述女性女性崩漏的主要原因已经了解了,了解后大家一定要积极把握,正确把握女性女性崩漏的主要原因,这对因治疗才能够取得好的效果,最后小编建议大家在把握了女性女性崩漏的主要原因之后,另外还一定要积极咨询相关专家的建议。
月经崩漏吃什么好
崩漏是一种月经病,经常发生在青春期和更年期的女性中,因为这种疾病危害很大,建议女性患了此病要及时治疗。那么,崩漏吃什么好?饮食有什么要注意的?
崩漏是妇女在行经期和非行经期间, 阴道有大量出血称之为崩, 淋漓不断称之为漏。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说; “妇人行经之后。淋漓不止,名为经漏,经血忽然大下不止,名为经崩。”这很明确的说明了崩和漏两症的区别。崩和漏随着病情的变化而相互转变,临床上有先崩而后漏,亦有先漏而后崩者,如崩久不愈,气血虚损,伤及冲任,或瘀血内留,血不归经,可转化为漏,漏下日久,阴血耗损,阳亢于内,阴液被灼,冲任失固,突为血崩,是崩和漏的转化关系,在临床上应当特别注意。
崩漏患者在饮食上一定要多加注意,防止疾病发生在患者的身上,崩漏在饮食上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宜食营养而易于消化的食物,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等动物内脏、乌骨鸡、黑木耳、桂圆肉、菠菜等新鲜菜、水果等。
(2)属实热者,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低脂食物,包括牛奶、豆浆、蛋类、瘦肉、肝汤、荠菜、乌骨鸡、柿饼、藕粉、马齿苋、西瓜汁、梨、荸荠、山楂、鲫鱼、黑木耳、韭菜等。
(3)脾肾亏虚者,宜多食固涩滋补食物:扁豆、红枣、猪肚、山药、荔枝、白木耳、黑木耳、黑色、黄花鱼、韭菜、芡实、猪腰。
(4)补益心脾以稻米、小米、小麦、扁豆、山药、芝麻、莲子、大枣、桂圆等为好;补肝肾以小米、小麦、山药、芝麻、栗子、核桃等为好。热证宜选用小米、小麦、赤小豆、绿豆;寒证宜选用稻米、高粱、扁豆、干果。禽、畜之类,补益之力较强,虚证者宜食,实证者也不忌。特别是猪、牛、鸡肉、乳、蛋类性平,无论寒热均可食用。水牛肉补血止崩尤为适宜。
(5)水果类疏利而不致血溢,又多具补益之功如甘蔗、苹果、樱桃、无花果、香蕉、葡萄、柿子、棱角可补脾,桑葚能补肝肾。出血日久淋漓不断时可加酸梅、山楂以收敛止血。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知月经崩漏部分信息所在,大家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不妨继续阅读其他文章。
治疗崩漏主要用到的药品主要有以下几种,请广大患者朋友在医师或者药师的指导下安全用药:
汇仁乌鸡白凤丸:用于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带下。
苑西归牌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同仁堂乌鸡白凤丸:用于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带下。
崩漏带下是什么
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为崩;或持续出血,淋漓不断为漏。故《济生方》谓:“崩漏之病,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妇女阴道内流出一种粘腻或稀薄的液体,绵绵不断如带的,称为带下。至于妇女在生理发育时期,在经期前后,或妊娠初期,阴道亦可排少量分泌物,无色透明,常感湿润,属于生理现象,不为带下。
崩漏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冲任损伤,脏腑虚损,不能固摄所致。带下多属湿证,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
「诊断要点」
1、崩漏:崩和漏据其特征不难分辨。但是在其病势上虽有缓急之分,而在其病程中往往又可相互转化。如久崩不止,气血耗伤,必致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增,也可致崩。
崩漏分证:有血热崩漏,症兼下血鲜红,烦热口渴,舌红脉数;血瘀崩漏,症兼血色紫黑有块,少腹刺痛,舌有瘀点而脉涩;气虚崩漏,症兼下血淋漓不断,色淡红而清,唇舌淡红,脉象虚弱。
何谓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简称功血。临床上以阴道不规则流血,甚至出现贫血为其特征。多因内分泌功能障碍、全身性疾病或生殖器官疾病引起。凡月经周期及月经量与正常月经周期不同者均属此范畴。根据排卵与否,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两种,前者最为多见,约占80~90%,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多见于生育期妇女。
中医属于崩漏,即是阴道不规则流血,来势急骤,忽然暴下,称之经崩;来势缓者,淋漓不断,谓之曰漏。二者常交替出现,互相转化。
治疗甲减疾病主要有哪种方法
1、病因治疗甲减
如果患者的甲减病因可以去除应进行病因治疗,是主要的甲减的治疗方法。如缺碘性甲减应给予补碘。药物导致的甲减,要减量或停用后,甲减可自行消失。下丘脑或垂体有肿瘤,在肿瘤切除术后,甲减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等,此类甲减在原发病治愈后,甲减也会消失或者减弱。
2、中医治疗甲减
促甲状腺素高的治疗怎么进行?中医认为造成甲减的主要原因是阳气虚衰,所以甲减的治疗主要采用调配一些可以调肝理气、改善机体气血功能、养阴清虚热、补充人体元气、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中药来进行治疗,中医治疗将复杂的甲状腺疾病和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归于平复。
3、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甲减
甲减的治疗可以用甲状腺激素来进行替代治疗。这样直接的补充甲状腺素制剂,治疗时间短,且治疗效果明显。而且持续服用适当的甲状腺激素制剂,对患者病情的稳定是有利的。但患者在采用此种治疗时应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选择服用量和服用时间,不可自行的加量或者减量。
4、西药治疗甲减
常用西药制剂有合成甲状腺激素和从动物甲状腺组织中提取的甲状腺蛋白;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有效,需终身服用。
甲状腺素片:应用比较普遍,一般从小剂量开始给药,每日15~30mg最大量每日120~240mg。维持量大约每日90~180mg,如果停药,症状常在1~3个月内复发。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或L-甲状腺素钠(T4)T3 20~25μg或T4 100μg相当于甲状腺素片60mg 从小剂量开始,T3每日量60~100μg。T4每日2次,每次25μg口服,以后每1~2周增加5μg终剂量为200~300μg,维持量一般每日约为100~150μg。
崩漏的原因有哪些
女性是很脆弱的人群,生活中很多疾病都在骚扰着她们,例如在妇女之间很常见的崩漏,它的危害也是很大,不能忽视。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称为“崩漏”,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若经期延长达2周以上者,应届崩漏范畴,称为“经崩”或“经漏”。
崩漏病特指月经周期紊乱,阴道出血如崩似漏的疾病,包括崩中和漏下。多见于青春期、更年期妇女,检查未发现肿瘤等病变。崩漏以无周期性的阴道出血为辨证要点,临证时结合出血的量、色、质变化和全身证候辨明寒、热、虚、实。治疗应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出血的久暂,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
崩漏是由情志抑郁、操劳过度、产后或流产后起居饮食不慎、房事不节等引起冲任二脉功能失调而致。但主要原因还是有以下几点:
1、暴崩致脱
血崩日久不止,导致脏腑气血虚脱。
2、气血两虚
崩漏反复发作,气随血去,导致气血两虚。
3、脾肾两虚
素体脾虚或多产房劳伤肾,同时饮食不慎,脾胃受损,脾肾两虚,统摄无力而致崩漏。
4、肝肾阴虚
素体阴虚或大病失血,精血两亏,冲任失养而致。
5、血热妄行
素体阳盛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伤及冲任。
6、气滞血瘀
肝郁气滞,久滞血瘀,瘀阻胞宫,新血不得归经,离经之血妄行而致。
治疗崩漏主要用到的药品主要有以下几种,请广大患者朋友在医师或者药师的指导下安全用药:
汇仁乌鸡白凤丸:
用于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带下。
苑西归牌丸:
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月经病是什么意思啊 月经病的范围有哪些
月经周期异常:月经周期出现异常称之为月经不调,主要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紊乱,经间期出血等。
经期异常:月经出血时间异常,主要是经期延长。
经期不适:以经期出现全身或局部不适为特征的疾病,主要有痛经,经行发热,经行头痛,身痛,经性泄泻,经行眩晕,经行浮肿,经行情绪异常等。
经量异常:包括月经过多,月经过少,闭经,崩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