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怎么治疗
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肱骨骨折:
治疗肱骨骨折可应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肱骨骨折,如丹参、三七、制乳香、制没药、地鳖虫、红花,再随证分期选用中药,如肱骨骨折中后期选用续断、仙茅、熟地、骨碎补、生白术、补骨脂、当归、陈皮、淫羊藿,如体弱者加当归、黄芪。
落得打12克,伸筋草12克,桑寄生9克,红花5克,全当归9克,桂枝3克,草乌9克,独活9克,研成粉末,将药装入纱布袋内扎好,放人锅内煮沸后稍待冷却用毛巾浸后敷于肱骨骨折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
荆芥9克,防风6克,黄柏6克,当归6克,苦参6克,川芎5克,丹参6克,川椒1.5克,松木9克,杜仲9克,松节9克,樟脑3克,黄酒l小杯,水煎后敷于肱骨骨折患处,有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
手术治疗肱骨骨折:
治疗肱骨骨折都有哪几种方法?臂丛麻醉,取肩前外侧切口,在三角肌前缘分开部分肌纤维,并在离肩峰止点1cm处横断三角肌,显露骨折处,认清肱二头肌长头腱及两骨折端,撬拨断端复位,以克氏针交叉固定,缝合肌肉及皮肤,术后肱骨骨折患者当天可起床,臂部固定2~4天后,三角巾悬吊肱骨骨折患肢3周,去克氏针,逐渐练习活动。
手法复位固定治疗肱骨骨折:
手法复位外固定一般需在骨折血肿内麻醉下进行,患者平卧,以内收型为例。一助手用布带绕过患者腋下向上牵拉肩部,另一助手握患肢肘部并保持中立位,肘关节屈曲90°,沿肱骨纵轴方向牵引。
肱骨大结关骨折怎么治疗
诊断
1.外伤史
多见于生活及交通(步行滑倒居多)意外。
2.临床表现
以肩部的肿、痛及活动受限为主。
3.影像学检查
主要是X线平片,包括正位、侧位及轴位,三维CT重建可以直观观察骨折情况,一般勿需磁共振检查。
治疗
1.无移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
不需特殊处理,三角巾悬吊伤肢2周即可,并尽早加强伤肢功能锻炼。如合并肩关节前脱位者,肩关节整复后,大结节骨折亦复位者,可按肩关节前脱位治疗。
2.有移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
如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可按肱骨外科颈骨折复位固定处理。如肱骨大结节骨折块向上移位至肱骨头以上,影响肩关节外展功能者,必须进行骨折复位固定治疗。
如移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手法复位失败,或大结节骨折被拉至肱骨头的上方时,均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用外展架固定,并加强伤肢功能锻炼。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肱骨大结关骨折怎么进行治疗,在出现这种情况后,我们一定要到正规和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特别是在治疗期间患者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另外要积极的配合治疗,特别是要注意治疗后的康复性训练。
肱骨骨折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1.手法复位外固定
一般需在骨折血肿内麻醉下进行。常用者有:
(1)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
(2)石膏绷带固定 患肢取屈肘位,用石膏绷带条环绕肩、肘固定;或者用肩人字石膏固定于上举位2~3周。以后改为其他固定,此法只适用于骨折向前成角难矫正者。
(3)外展支架固定 如骨折断端不稳定,复位后不易维持对位时,可用外展支架固定,并沿肱骨纵轴加用皮肤牵引以控制骨折近端向外成角畸形。此法现已少用。
二:.切开复位和内固定
(1)适应证 多数肱骨外科颈骨折可用非手术疗法。以下几种情况考虑手术:
①外科颈骨折移位严重,复位后不稳定;手法整复外固定失败者;
②50岁以下病人合并肱骨头粉碎骨折;
③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有移位并与肩峰下部抵触;
④不能复位的骺板骨折分离(肱二头肌长头嵌入);
⑤治疗较晚,已不能复位的骨折。
(2)术后当天可起床 臂部固定2~4天后,三角巾悬吊患肢3周,逐渐练习活动。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特点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患者常见的骨折之一。肱骨位于人的上臂部位,上连肩胛骨,下接肘关节,是人体上肢重要的骨骼之一。肱骨外科颈位于肱骨大、小结节与肱骨干交界的部位。由于该部位为松质骨和皮质骨交界的部位,所以容易发生骨折,而且需要做外科治疗。因此,该部位的骨折得名为“肱骨外科颈”骨折(图3-5)。
判断肱骨外科颈骨折要点如下:
① 肩部外伤史。
② 肩关节局部有疼痛、肿胀、血肿及淤血斑等。
③ 上臂活动障碍。
④ X线片显示肱骨外科颈部位存在骨折线,骨折端可有移位。
肱骨外科颈骨折表现有什么
临床表现
右肱骨外科颈骨折与其他肩部骨折大致相似,但其症状多较严重。
1。肿胀
因骨折位于关节外,局部肿胀较为明显,尤以内收型及粉碎型者为甚。
2。疼痛
除外展型者外,多较明显,尤以活动时明显且伴有环状压痛及叩痛。
3。活动受限
以后二型为最严重。
4。其他
注意有无神经血管受压症状。错位明显者患肢可出现短缩、成角畸形。
5。骨折分型
(1)裂纹型骨折即由直接暴力所致。
(2)外展型骨折由于跌倒时上肢外展位所致,并使骨折远侧段呈外展,近侧段相应地内收,形成两骨折端向外成角移位,且常有两骨折端互相嵌插。
(3)内收型骨折跌倒时上肢内收位,使骨折远侧段内收,近侧段相应地外展。形成两骨折端向内成角移位,两骨折端内侧常有互相嵌插。
(4)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节前脱位多为上肢外展外旋暴力导致肩关节前脱位,暴力继续作用,再引起肱骨外科颈骨折。
清楚右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表现后,患者就应该对该疾病多加重视,一旦发生骨折,要及时诊断治疗,并在平时配合以正确的护理,合理地饮食,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尽快恢复健康,另外还应该在治疗期间注意按时复诊,以便医生了解康复情况。
上肢骨折分为哪几种类型
无移位型骨折、外展型骨折、内收型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关节脱位。
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类(四部分类法):neer于1970 年提出了肱骨近端骨折的四部分分类法, ,将肱骨上端4个组成部分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上端(关节部或解剖颈、大结节、小结节、骨干或外科颈)相互移位程度分6个基本类型,移位>1 cm或成角> 45°,否则不能认为是移位骨块。
I型:轻度移位骨折 肱骨上端可为一处骨折(如单一肱骨外科颈骨折、单一大结节骨折或小结节骨折等),也可是多处骨折,即同时有两处或两处以上部位的骨折(如外科颈骨折合饼大结节骨折等),但任何一处骨折的移位都不大於1厘米,骨端成角不大於45°。从病理损伤考虑,这种骨折软组织损伤较轻,或骨端间有紧密的嵌插,骨折比较稳定,一般骨折愈合较快。这种类型骨折占肱骨上端骨折的绝大多数。这种没有明显移位的骨折,由於仍有软组织将骨折块连为一体,因此称为“一部分骨折”。
II型:关节段移位骨折 按解剖部位命名即为肱骨解剖颈骨折,且骨端间移位大於l厘米或成角大於45°。此种骨折肱骨头的血循环受到破坏,常发生肱骨头缺血坏死。这种一处骨折因有明显的移位(或同时有轻度移位的大、小结节骨折),从而使肱骨头与肱骨干上端形成分离的两部分,因此属於“二部分骨折”。
III型:骨干移位骨折 从解剖部位命名即为外科颈骨折。骨折移位大於l厘米或成角畸形大於45°。单一骨干移位,肱骨上端分成两个分离的部分,因此也属於“二部分骨折”。如同时再合饼一个结节骨折且移位也大於l厘米以上时,因为肱骨上端分成三个各自分离的部分,因此应属於“三部分骨折"。如同时合饼两个结节的骨折,且均有大於1厘米的移位,肱骨上端则分成四个各自分离的骨块,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干上端。这种骨折属於“四部分骨折”。
IV型:大结节骨折 大结节骨折且移位大於l厘米以上。大结节有三个面做为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的附着点。外伤时可造成整个大结节骨折移位,也可为大结节的一个面撕脱骨折。如为部分撕脱骨折且有明显移位时,则说明肩袖有纵行撕裂。如大结节移位骨折同时有外科颈的移位骨折,则关节段骨块由於受附丽於小结节的肩胛下肌的牵拉而发生内旋。
V型:小结节移位骨折 可为单独小结节撕脱骨折,移位大於1厘米以上,即属“二部分骨折"。如同时合并有外科颈骨折且有明显移位,则属於“三部分骨折"。此时关节段由於只受附着於大结节的肩袖牵拉,因此可发生外展、外旋移位。
VI型:肱骨上端骨折合并肱盂关节脱位。肱骨上端骨折脱位是指肱骨上端骨折同时合并盂肱关节的真正完全脱位,而不是指肱骨头的旋转移位或关节内的半脱位现象。在“二部分”或“三部分增折脱位的病例,肱骨头仍可能有一定的血循环。如发生“四部分”骨折脱位时,肱骨头血循环遭受破坏,易造成肱骨头缺血坏死。
一般来说,上肢骨折就分为以上几种,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然后依据患者的骨折部位和骨折程度来进行治疗。骨折还是要引起重视的,毕竟大家都知道伤筋动骨一百天,骨头受伤后除了治疗,休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是怎么回事
Neer(1970年)在Codman的四部分骨块分类基础上提出此分类方法。此种分类方法包含骨折的解剖部位、骨块移位的程度和不同组合等因素在内。但分类的主要依据是骨折移位的程度-即以移位大于1cm或成角畸形大于45°为标准进行分类。肱骨近端骨折,不论骨折线的多少,只要未超过上述的明显移位的标准,说明骨折部位尚有一定的软组织附丽连接,尚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种骨折为轻度移位骨折,属于一部分骨折。
I型:轻度移位骨折肱骨上端可为一处骨折(如单一肱骨外科颈骨折、单一大结节骨折或小结节骨折等),也可是多处骨折,即同时有两处或两处以上部位的骨折(如外科颈骨折合饼大结节骨折等),但任何一处骨折的移位都不大於1厘米,骨端成角不大於45°。从病理损伤考虑,这种骨折软组织损伤较轻,或骨端间有紧密的嵌插,骨折比较稳定,一般骨折愈合较快。这种类型骨折占肱骨上端骨折的绝大多数。这种没有明显移位的骨折,由於仍有软组织将骨折块连为一体,因此称为"一部分骨折"。
II型:关节段移位骨折按解剖部位命名即为肱骨解剖颈骨折,且骨端间移位大於l厘米或成角大於45°。此种骨折肱骨头的血循环受到破坏,常发生肱骨头缺血坏死。这种一处骨折因有明显的移位(或同时有轻度移位的大、小结节骨折),从而使肱骨头与肱骨干上端形成分离的两部分,因此属於"二部分骨折"。
III型:骨干移位骨折从解剖部位命名即为外科颈骨折。骨折移位大於l厘米或成角畸形大於45°。单一骨干移位,肱骨上端分成两个分离的部分,因此也属於"二部分骨折"。如同时再合饼一个结节骨折且移位也大於l厘米以上时,因为肱骨上端分成三个各自分离的部分,因此应属於"三部分骨折"。如同时合饼两个结节的骨折,且均有大於1厘米的移位,肱骨上端则分成四个各自分离的骨块,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干上端。这种骨折属於"四部分骨折"。
IV型:大结节骨折大结节骨折且移位大於l厘米以上。大结节有三个面做为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的附着点。外伤时可造成整个大结节骨折移位,也可为大结节的一个面撕脱骨折。如为部分撕脱骨折且有明显移位时,则说明肩袖有纵行撕裂。如大结节移位骨折同时有外科颈的移位骨折,则关节段骨块由於受附丽於小结节的肩胛下肌的牵拉而发生内旋。
V型:小结节移位骨折可为单独小结节撕脱骨折,移位大於1厘米以上,即属"二部分骨折"。如同时合并有外科颈骨折且有明显移位,则属於"三部分骨折"。此时关节段由於只受附着於大结节的肩袖牵拉,因此可发生外展、外旋移位。
VI型:肱骨上端骨折合并肱盂关节脱位。肱骨上端骨折脱位是指肱骨上端骨折同时合并盂肱关节的真正完全脱位,而不是指肱骨头的旋转移位或关节内的半脱位现象。在"二部分"或"三部分增折脱位的病例,肱骨头仍可能有一定的血循环。如发生"四部分"骨折脱位时,肱骨头血循环遭受破坏,易造成肱骨头缺血坏死。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是怎么回事,这也是一种骨折后必须在治疗前先掌握的情况,一般主要是通过检查后分类,对于患者病情的治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在进行治疗后也要注意康复的训练。
骨质疏松骨折最常见的部位
骨质疏松骨折最常见的部位,首先是椎体,一般都是胸腰段,胸十二,腰一位置,这个地方最容易发生;第二个是髋关节,像股骨粗隆间,股骨胫这些部位;第三个是肱骨近端,像肱骨外科颈骨折、大结节骨折、小结节骨折,这些地方容易造成的骨折;第四个部位是桡骨的远端,主要是Colles骨折(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Barton骨折(巴尔通骨折)。
右肱骨外科颈骨折有哪些表现
右肱骨外科颈骨折与其他肩部骨折大致相似,但其症状多较严重。
1。肿胀
因骨折位于关节外,局部肿胀较为明显,尤以内收型及粉碎型者为甚。
2。疼痛
除外展型者外,多较明显,尤以活动时明显且伴有环状压痛及叩痛。
3。活动受限
以后二型为最严重。
4。其他
注意有无神经血管受压症状。错位明显者患肢可出现短缩、成角畸形。
5。骨折分型
(1)裂纹型骨折即由直接暴力所致。
(2)外展型骨折由于跌倒时上肢外展位所致,并使骨折远侧段呈外展,近侧段相应地内收,形成两骨折端向外成角移位,且常有两骨折端互相嵌插。
(3)内收型骨折跌倒时上肢内收位,使骨折远侧段内收,近侧段相应地外展。形成两骨折端向内成角移位,两骨折端内侧常有互相嵌插。
(4)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节前脱位多为上肢外展外旋暴力导致肩关节前脱位,暴力继续作用,再引起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康复护理方法有什么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康复护理:
1.心理护理 由于骨折后外固定限制了病人的活动,其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病人易产生焦虑和烦躁。应向病人解释固定的目的及重要性,让其了解固定的时限,自觉地维持有效的外固定,配合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
2.饮食 老年人新陈代谢降低,蛋白质合成减少,又因缺钙导致骨质疏松,因此骨折后恢复过程延长,所以饮食护理尤为重要。应限制热量摄入(为青年人的70%),选用植物油,提供优质蛋白(瘦肉、鱼类、蛋类、乳制品)、丰富的维生素和高钙饮食。牛奶富含钙、磷、钾,所含蛋白质和钙易于吸收,是骨折病人最好的饮品,老年人应长期饮用。
3.体位 无论是三角巾悬吊或手法复位后外展架固定,只要病人全身情况允许,日间均应下床活动。卧床时床头抬高30°~45°位较为舒适;平卧位时,应在患侧胸壁垫一软枕,以免患侧上肢向侧方下坠。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康复护理方法有什么,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另外患者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功能性锻炼,一般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和家人的陪同下进行,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不过要量力而行。
小儿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发病症状
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cm,胸大肌止点以上,此处由松质骨向密质骨过渡且稍细,是解剖上的薄弱环节,骨折较为常见,各种年龄均可发生,老年人较多,肱骨外科颈骨折移位多较严重,局部出血较多,应特别注意。
与其他肩部骨折大致相似,但其症状多较严重。
1.肿胀 因骨折位于关节外,局部肿胀较为明显,尤以内收型及粉碎型者为甚。
2.疼痛 除外展型者外,多较明显,尤以活动时明显且伴有环状压痛及叩痛。
3.活动受限 以后二型为最严重。
4.其他 注意有无神经血管受压症状。错位明显者患肢可出现短缩、成角畸形。
5.分型(1)裂纹型骨折:即由直接暴力所致。
(2)外展型骨折:由于跌倒时上肢外展位所致,并使骨折远侧段呈外展,近侧段相应的内收,形成两骨折端向外成角移位,且常有两骨折端互相嵌插。
(3)内收型骨折:跌倒时上肢内收位,使骨折远侧段内收,近侧段相应的外展。形成两骨折端向内成角移位,两骨折端内侧常有互相嵌插。
(4)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节前脱位:多为上肢外展外旋暴力导致肩关节前脱位,暴力继续作用,再引起肱骨颈外科骨折。
关节脱位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一、关节脱位并发病症:
骨折、肱骨外髁颈骨折、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
二、关节脱位并发病症:
本病最常合并骨折、神经损伤等。如肩关节有脱位病例约30~40%合并大结节骨折,也可发生肱骨外科颈骨折,或肱骨头压缩骨折,有时合并关节囊或肩胛盂缘自前面附着处撕脱,愈合不佳可引起习惯性脱位。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可向后滑脱,造成关节复位障碍。腋神经或臂丛神经内侧束可被肱骨头压迫或牵拉,引起神经功能障碍,也可以损伤腋动脉。因此在检查时应注意有无其它合并损伤。
肱骨骨折怎么治疗好得比较快
肱骨骨折多发生在中老年,特别是老年患者,极易因此引起冻结肩,因此仔细了解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肱骨骨折的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方法,多数肱骨外科颈骨折可用非手术疗法。但也有一些情况是需要手术治疗的。
手术适应症
外科颈骨折移位严重,复位后不稳定,手法整复外固定失败者;50岁以下病人合并肱骨头粉碎骨折;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有移位并与肩峰下部抵触;不能复位的骺板骨折分离(肱二头肌长头嵌入);治疗较晚,已不能复位的青枝骨折。
肱骨骨折手术方法
臂丛麻醉,取肩前外侧切口,在三角肌前缘分开部分肌纤维,并在离肩峰止点1cm处横断三角肌,显露骨折处,认清肱二头肌长头腱及两骨折端,撬拨断端复位,以克氏针交叉固定,缝合肌肉及皮肤,术后当天可起床,臂部固定2~4天后,三角巾悬吊患肢3周,去克氏针,逐渐练习活动。
肱骨外科颈骨折伤残严重吗
诊断
1.外伤史
多种暴力均可引起。
2.临床表现
主要依据肩部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等。
3.影像学检查
常规X线片可显示肱骨外科颈骨折线及成角畸形与移位情况,大多可明确诊断;一般不需要行磁共振、CT等检查。
肱骨外科颈骨折伤残,这样的诊断来说也不用太大担心,就目前治疗的时间你已经进入接骨续筋期,在这期间也是骨痂形成期的重要阶段,新骨不断增多,沿骨表面填充骨折断端之间呈斜坡样移行,为外骨痂。在外骨痂形成的同时,内骨痂也以同样方式在髓腔内形成,由于血运供应不佳生成比较慢。在两端内外骨痂不断生长,逐渐会合形成新骨组织。再经过不断的钙化,促使强度增强而达到临床愈合,此时期一般需要4-8周。这两天手掌上的那一节明显肿了估计是锻炼的原因,你在大约42天后再加点锻炼时间,锻炼时应该循序渐进,慢慢锻炼开来,可以学爬墙锻炼和画圆动作锻炼。
肱骨稞上骨折有哪些症状
I型:轻度移位骨折肱骨上端可为一处骨折(如单一肱骨外科颈骨折、单一大结节骨折或小结节骨折等),也可是多处骨折,即同时有两处或两处以上部位的骨折(如外科颈骨折合饼大结节骨折等),但任何一处骨折的移位都不大於1厘米,骨端成角不大於45°。从病理损伤考虑,这种骨折软组织损伤较轻,或骨端间有紧密的嵌插,骨折比较稳定,一般骨折愈合较快。这种类型骨折占肱骨上端骨折的绝大多数。这种没有明显移位的骨折,由於仍有软组织将骨折块连为一体,因此称为一部分骨折。
II型:关节段移位骨折按解剖部位命名即为肱骨解剖颈骨折,且骨端间移位大於l厘米或成角大於45°。此种骨折肱骨头的血循环受到破坏,常发生肱骨头缺血坏死。这种一处骨折因有明显的移位(或同时有轻度移位的大、小结节骨折),从而使肱骨头与肱骨干上端形成分离的两部分,因此属於二部分骨折。
III型:骨干移位骨折从解剖部位命名即为外科颈骨折。骨折移位大於l厘米或成角畸形大於45°。单一骨干移位,肱骨上端分成两个分离的部分,因此也属於二部分骨折。如同时再合饼一个结节骨折且移位也大於l厘米以上时,因为肱骨上端分成三个各自分离的部分,因此应属於三部分骨折。如同时合饼两个结节的骨折,且均有大於1厘米的移位,肱骨上端则分成四个各自分离的骨块,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干上端。这种骨折属於四部分骨折。
IV型:大结节骨折大结节骨折且移位大於l厘米以上。大结节有三个面做为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的附着点。外伤时可造成整个大结节骨折移位,也可为大结节的一个面撕脱骨折。如为部分撕脱骨折且有明显移位时,则说明肩袖有纵行撕裂。如大结节移位骨折同时有外科颈的移位骨折,则关节段骨块由於受附丽於小结节的肩胛下肌的牵拉而发生内旋。
V型:小结节移位骨折可为单独小结节撕脱骨折,移位大於1厘米以上,即属二部分骨折。如同时合并有外科颈骨折且有明显移位,则属於三部分骨折。此时关节段由於只受附着於大结节的肩袖牵拉,因此可发生外展、外旋移位。
VI型:肱骨上端骨折合并肱盂关节脱位。肱骨上端骨折脱位是指肱骨上端骨折同时合并盂肱关节的真正完全脱位,而不是指肱骨头的旋转移位或关节内的半脱位现象。在二部分或三部分增折脱位的病例,肱骨头仍可能有一定的血循环。如发生四部分骨折脱位时,肱骨头血循环遭受破坏,易造成肱骨头缺血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