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尿多正常吗
新生儿尿多正常吗
一、宝宝晚上尿多原因大解析
小儿尿频是很常见的。引起尿频的原因很多,但可分为两大类。即病理性(由疾病引起的)的和生理性的。
1、 病理性尿频
病理性尿频可能是患有感染、结石、肿瘤或存在异物,以尿路感染为多。小儿尿路感染以后,每次尿量不多,但排尿次数却明显增加,并可有尿急、尿痛等症状。由于疼,孩子排尿时往往哭闹。此外,患了尿路感染后,通常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增高、食欲减退、呕吐等等。做尿常规检验可帮助诊断。治疗时要多给孩子饮水,让他们休息好,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生素等药物。
蛲虫刺激也可引起小儿尿频。感染蛲虫后,晚上成虫会爬到肛门附近产卵,检查时可见到白色线头样小虫。治疗时要给孩子剪指甲、纠正孩子吮手习惯、烫洗内裤和被褥罩,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驱虫剂。
2、 生理性尿频
生理性尿频除了饮水过多、天气寒冷、裤子不合身等生活因素外,最常见的当属精神性尿频。短时的尿频往往与孩子希望引起父母注意有关。许多年轻的父母都有这方面的经验:当大人聊天聊得正起劲时,孩子会不时地高喊:“妈妈(爸爸)我要尿尿!”这种尿频一般是暂时的,当父母带孩子上厕所而中断谈话后,尿频自然消失。但如果家长对孩子关注不够,使得孩子总将尿尿做为寻求注意的“王牌”,就可能落下习惯性精神性尿频的毛病,此时再纠正就很难。
一旦发现孩子尿频,就要找找原因,即不要紧张地追问孩子这呀那的,也不要大惊小怪地逢人就询问治法,以免强化孩子“尿尿,妈妈会注意我”的想法。更不能呵斥孩子“不许尿!”而要循循善诱地引导,使他自觉克服。造成精神性尿频的原因很多,要获得良效就要找准原因,有针对地疏导。
二、诊断精神性尿频有几点:
1、 小儿夜尿不增加;
2、 精神集中时小便次数减少;
3、 有便意时,可因其他事件转移注意力而暂时忘记上厕所;
4、 无发热等全身不适。
新生儿尿多正常吗?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了解到了不同的新生儿都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但是首先在很多情况下,新生儿尿多是正常的,因此我们对于这一情况不必太担心了。要是在生活中,情况变得严重的话,我们就要仔细看好孩子的症状,记下每一个细节,同时也要去医院及时进行治疗。最后也祝患病的小孩们早日康复,过上幸福生活!
新生儿湿肺症状表现
新生儿湿肺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点:
1、轻者呼吸增快,60次/分以上,或快至80次/分,口唇青紫,但反应正常,哭声响,吃奶不受影响。
2、较重者,呼吸可达100次/分以上,青紫明显,呻吟,反应差,不吃不哭。
3、症状不论轻重,体温大多正常,肺部体征不多,仅呼吸音减低,或有干湿罗音,重症患儿可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
4、足月新生儿和过期产儿多见,男婴比女婴多见。
5、出生时呼吸大多正常,约2—5小时后出现呼吸急促,不少病例是窒息抢救复苏后即出现呼吸正常。
6、由于呼吸急促,缺氧,酸中毒,不少婴儿生理性黄疸较深,持续时间较长。
病程超过2天的患儿可能会并发继发感染。新生儿湿肺容易产生烦躁、呻吟的症状,有时还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和代谢性酸中毒,并发肺水肿。
新生儿排尿多属于正常现象
小儿在不同年龄,尿量和排尿次数都不相同。由于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年龄愈小,其热能和水代谢愈活跃,吃的是以液体食物为主(特别是婴儿期),而膀胱容量又较小,所以每天排尿次数很多。
一天,诊室里来了一个小“病人”,出生只有10天,因为妈妈还在坐月子,所以,“病人”是由爸爸抱着来的。医生看了一眼躺在爸爸怀里的小宝宝,孩子面色红润,神态安详,睡得挺香的,就向家长了解病情。
原来,孩子出生头几天,排尿还是正常的,一天大约5~6次,可出院回到家不久,不知怎的,小便一下子就多起来,一天竟达20多次,有时尿在尿布上似乎还带点红色。其他倒是未发觉有什么不妥。
因为小宝宝她妈前年得过肾盂肾炎,那时也有尿频、尿急的情况,一天小便也是十几二十次,但当时已及时治好。新上任的妈妈看到宝宝的情况非常焦急,担心宝宝是不是也得了肾盂肾炎,另外,据一些医学书中介绍,女孩尿道短,易得这种病,所以紧张得不得了。
医生给宝宝做了详细的检查,身体各方面都没有异常,血和小便化验也是正常的。最后,医生告诉家长:宝宝完全正常。
为什么宝宝会拉那么多的小便?
这是因为小儿泌尿功能与成人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如果了解他们的这些特点,新上任的妈妈就不会惊慌了。
其实,小儿在不同年龄,尿量和排尿次数都不相同。由于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年龄愈小,其热能和水代谢愈活跃,吃的是以液体食物为主(特别是婴儿期),而膀胱容量又较小,所以每天排尿次数很多。
在刚出生头几天,由于进食量少,宝宝尿量可很少,一天只有4~5 次。几天之后,排尿次数会迅速增多,6个月以前,一天可达20~30次,每次约30毫升。6 个月后,随着半流质的辅助食品的增加以及肾脏功能的逐渐完善,排尿的次数会逐渐减少,到周岁时,一天排尿约15~16次,每次约60毫升(约为普通玻璃杯的1/3杯)。2~3岁时,平均一天10次左右,每次的量也逐渐增至90毫升左右。但由于受宝宝的个体差异,以及饮水量、气温等因素的影响,尿量和排尿次数都可有较大的变化。
新生儿尿液的特点
出生后仅在最开始时排的尿液颜色可较深而带浊,在整个婴幼儿期新鲜尿液几乎是无色而透明的,并带有一种淡淡的芳香。放置一段时间后,因尿中的尿素分解为氨,才出现较明显的氨臭。
由于新生儿及幼婴尿液中的尿酸盐比较多,在尿布上分解时有时可使尿布红染。又或在气候寒冷时,刚排出的尿是清的,放置一段时间后就变浊了,这是由于婴幼儿尿中含有较多的尿酸盐和磷酸盐,在温度降低的情况下溶解度变小而析出的缘故。这些都属正常的现象。
新生儿排尿系统的发展
婴幼儿自主性排尿功能是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才逐步完善起来的。出生后最初几个月内的排尿纯属反射性的,只有在膀胱充满后引起反射性排尿。
一般到5~6个月大时,条件反射才逐渐形成,例如能在大人“把尿”时排尿,或在睡醒时会有要排尿的表示。到1 周岁时,可以逐渐训练其对排尿的控制,大约要到1.5~2周岁后,幼儿才真正能控制尿意和自主排尿。
婴幼儿的尿液反应健康状况
婴幼儿的尿液,往往可以反映婴幼儿的健康状况。初为人母的你,当然首先要知道什么样的情况是正常的,什么样的情况是异常的,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找医生。
例如,宝宝排尿的异常,无论多尿、少尿或无尿,除受气温、饮水量多少等因素影响外,也可因心、肾或垂体等多种疾病引起;如果刚排出的新鲜尿是混浊的,就要排除急性泌尿道感染等可能;如果刚排出的新鲜尿即有异常气味,则提示宝宝可能有病。
如有一种苯丙酮酸尿症的患儿,排出的新鲜尿带有一种特殊的霉臭味,这种小儿往往伴有智能低下;又如,在宝宝的排尿控制功能完善过程中,发生“尿床”是正常的现象,但若到了5~6岁仍经常尿床,那就是不正常的了。
此外,婴幼儿排尿有个特点,就是一旦开始就难以中断(除非突然受到惊吓),如果尿流断断续续,或排尿时出现疼痛、哭闹等情况,均应及时到医院找医生检查。
新生儿尿多正常吗
1、 病理性尿频
病理性尿频可能是患有感染、结石、肿瘤或存在异物,以尿路感染为多。小儿尿路感染以后,每次尿量不多,但排尿次数却明显增加,并可有尿急、尿痛等症状。由于疼,孩子排尿时往往哭闹。此外,患了尿路感染后,通常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增高、食欲减退、呕吐等等。做尿常规检验可帮助诊断。治疗时要多给孩子饮水,让他们休息好,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生素等药物。
蛲虫刺激也可引起小儿尿频。感染蛲虫后,晚上成虫会爬到肛门附近产卵,检查时可见到白色线头样小虫。治疗时要给孩子剪指甲、纠正孩子吮手习惯、烫洗内裤和被褥罩,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驱虫剂。
2、 生理性尿频
生理性尿频除了饮水过多、天气寒冷、裤子不合身等生活因素外,最常见的当属精神性尿频。短时的尿频往往与孩子希望引起父母注意有关。许多年轻的父母都有这方面的经验:当大人聊天聊得正起劲时,孩子会不时地高喊:“妈妈(爸爸)我要尿尿!”这种尿频一般是暂时的,当父母带孩子上厕所而中断谈话后,尿频自然消失。但如果家长对孩子关注不够,使得孩子总将尿尿做为寻求注意的“王牌”,就可能落下习惯性精神性尿频的毛病,此时再纠正就很难。
一旦发现孩子尿频,就要找找原因,即不要紧张地追问孩子这呀那的,也不要大惊小怪地逢人就询问治法,以免强化孩子“尿尿,妈妈会注意我”的想法。更不能呵斥孩子“不许尿!”而要循循善诱地引导,使他自觉克服。造成精神性尿频的原因很多,要获得良效就要找准原因,有针对地疏导。
新生儿吃奶次数多正常吗
目前主张产后立即喂奶,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半小时内就可让母亲喂奶,这样既可防止新生儿低血糖又可促进母乳分泌。孩子吸吮乳头还可刺激母体分泌乳汁,为母乳喂养开个好头。早喂奶能使母亲减少产后出血。
正确的哺乳方法,应将一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放在乳房的上、下方,并把乳房托起成直锥形,而且穆婴必须紧密相贴,头与双肩朝向乳房。哺乳时母亲身体一定要放松,身体略向前倾,用手掌根部托起婴儿颈背部,四指支撑婴儿头部。喂母乳时无论白天和夜间都要把孩子抱起来喂,吃空一侧汁排空了才能更好地刺激乳腺再分泌。喂奶前要将乳头洗干净,先挤出几滴,然后再让孩子吃。
近年来通过反复的对比研究,发现"按需哺乳"是一种顺乎自然,因势利导的最省力、最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的哺乳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只要婴儿想吃,就可以随时哺喂,如果母亲奶阵到了,而孩子肯吃,也可以喂,而不要拘泥于是否到了"预定的时间"。实践表明,这种按需哺乳的方法,既可使乳汁及时排空,又能通过频繁的吸吮刺激脑下垂体分泌更多的催乳素,使奶量不断增多,同时也可避免母亲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可通过反射机制,抑制乳腺分泌)。另外,实践证明,自3~4个月之后婴儿也会逐渐自动拉长吃奶间隔,即每隔2~4个小时才要吃奶。
刚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胃容量只有30ml,每次能吸吮到的奶量也只有20ml左右。奶量少加上在胃中停留时间短,自然孩子很快又饿了。所以,一两小时喂一次奶很正常。出生头两周每天喂奶至少8~12次是我们推荐的喂奶次数。大致要到第二或第三个月才会逐渐延长至2~3小时喂一次奶,这时胃容量已达100ml以上,食入的奶可以在胃中存留的时间延长了。
虽然吃奶间隔会自动拉长,但很多宝宝此时仍然会每隔一小时左右就要吃奶,但已经不是为了饱腹了,而是因为他们有着比较旺盛的"吸吮需求",需要通过吃母乳的吸吮动作来缓解紧张焦虑,以及无聊等情绪。妈妈应该在尽量满足宝宝需要的同时,丰富安抚宝宝的方式,丰富宝宝的生活内容。比如给宝宝唱歌,抱着宝宝踩舞步,出门散步,在家里带宝宝看看墙上的画,摆弄摆弄日用品等。
如果你需要改变宝宝的姿势、让他换吃另一个乳房,或者出于某些原因需要停止喂奶时,可以把手指轻轻伸进宝宝的嘴角里,当宝宝的嘴发出一声轻轻的"啪"后,就表明他停止吃奶了,这时你就可以把他抱开了。
想的状态是,当宝宝吃完一个或两个乳房里的奶时,他能知道自己是否吃饱了,并主动把嘴从你的乳头松开。
新生儿吃奶次数多正常吗?上面的内容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所以年轻的妈妈们不要太过于纠结新生儿吃奶次数多少次才算正常这个问题,每一对妈妈和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些人的母乳一开始就会很充足,而有些妈妈要经过一段很痛苦的努力才能跟孩子达成“供需”平衡。孩子需要就会多吃,不需要就会少吃。按需哺乳就是最自然,最科学的方式。
妊娠期巨细胞病毒的临床诊断方法
巨细胞病毒感染病因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巨细胞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巨细胞病毒具有潜伏活动的生物特性,多为潜伏感染,可因妊娠而被激活。
传播途径:
1、成人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亦可经唾液、精液、血液、尿液传播。
2、孕妇感染可垂直传播给胎儿,是其重要的传播途径。包括:①宫内感染:②产道感染;③出生后感染。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诊断常用方法有: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孕妇血清巨细胞病毒IgG、IgM;
(2)孕妇宫颈脱落细胞或尿液涂片行Giemsa染色后,在光镜下检测脱落细胞核内嗜酸性或嗜碱性颗粒,见到巨大细胞包涵体,这种特异细胞称猫头鹰眼细胞,具有诊断价值;
(3)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巨细胞病毒DNA,此法简便、快速、敏感;
(4)PCR技术扩增巨细胞病毒DNA,短时间内获满意结果。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除根据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史和患儿的临床表现外。主要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若为宫内感染,出生时从新生儿尿液或脑脊液中能检出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或从脐血或新生儿血中检测出巨细胞病毒IgM,具有诊断价值。若为产道感染,至少于生后2周方能从新生儿尿液中检出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此外,新生儿尿液、胃洗出液、脑脊液沉渣作涂片并染色后,在光镜下查到巨大细胞内含典型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同样具有诊断价值。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处理
1.于妊娠早期确诊孕妇患巨细胞病毒感染,或立即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或等待至妊娠20周时抽取羊水或脐静脉血检查特异性IgM,若为阳性应中断妊娠进行引产,以免出生先天缺陷儿。
2.于妊娠晚期感染巨细胞病毒或从宫颈管分离出病毒,无需特殊处理,妊娠足月临产后,可经阴道分娩,因胎儿可能已在宫内感染巨细胞病毒。由于新生儿尿液中可能有CMV,故应使用一次性尿布,或用过的尿布做消毒处理。
巨细胞病毒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巨细胞病毒先天感染发病率为0.4%~2.4%,严重者引起胎儿、婴儿严重损害,甚至死亡。感染的存活新生儿巨大多数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近约10%出现低体重、黄疸。紫癜、肝脾大、视力障碍、小头症等。多数患儿在出生后数小时或数周内死亡,幸存者常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新生宝宝尿多正常吗
为什么宝宝会拉那么多的小便呢?
这是因为小儿泌尿功能与成人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如果了解他们的这些特点,新上任的妈妈就不会惊慌了。
其实,小儿在不同年龄,尿量和排尿次数都不相同。由于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年龄愈小,其热能和水代谢愈活跃,吃的是以液体食物为主(特别是婴儿期),而膀胱容量又较小,所以每天排尿次数很多。
在刚出生头几天,由于进食量少,宝宝尿量可很少,一天只有4~5 次。几天之后,排尿次数会迅速增多,6个月以前,一天可达20~30次,每次约30毫升。6 个月后,随着半流质的辅助食品的增加以及肾脏功能的逐渐完善,排尿的次数会逐渐减少,到周岁时,一天排尿约15~16次,每次约60毫升(约为普通玻璃杯的1/3杯)。2~3岁时,平均一天10次左右,每次的量也逐渐增至90毫升左右。但由于受宝宝的个体差异,以及饮水量、气温等因素的影响,尿量和排尿次数都可有较大的变化。
新生儿尿液的特点
出生后仅在最开始时排的尿液颜色可较深而带浊,在整个婴幼儿期新鲜尿液几乎是无色而透明的,并带有一种淡淡的芳香。放置一段时间后,因尿中的尿素分解为氨,才出现较明显的氨臭。
由于新生儿及幼婴尿液中的尿酸盐比较多,在尿布上分解时有时可使尿布红染。又或在气候寒冷时,刚排出的尿是清的,放置一段时间后就变浊了,这是由于婴幼儿尿中含有较多的尿酸盐和磷酸盐,在温度降低的情况下溶解度变小而析出的缘故。这些都属正常的现象。
新生儿排尿系统的发展
婴幼儿自主性排尿功能是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才逐步完善起来的。出生后最初几个月内的排尿纯属反射性的,只有在膀胱充满后引起反射性排尿。
一般到5~6个月大时,条件反射才逐渐形成,例如能在大人“把尿”时排尿,或在睡醒时会有要排尿的表示。到1 周岁时,可以逐渐训练其对排尿的控制,大约要到1.5~2周岁后,幼儿才真正能控制尿意和自主排尿。
婴幼儿的尿液反应健康状况
婴幼儿的尿液,往往可以反映婴幼儿的健康状况。初为人母的你,当然首先要知道什么样的情况是正常的,什么样的情况是异常的,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找医生。
例如,宝宝排尿的异常,无论多尿、少尿或无尿,除受气温、饮水量多少等因素影响外,也可因心、肾或垂体等多种疾病引起;如果刚排出的新鲜尿是混浊的,就要排除急性泌尿道感染等可能;如果刚排出的新鲜尿即有异常气味,则提示宝宝可能有病。
如有一种苯丙酮酸尿症的患儿,排出的新鲜尿带有一种特殊的霉臭味,这种小儿往往伴有智能低下;又如,在宝宝的排尿控制功能完善过程中,发生“尿床”是正常的现象,但若到了5~6岁仍经常尿床,那就是不正常的了。
此外,婴幼儿排尿有个特点,就是一旦开始就难以中断(除非突然受到惊吓),如果尿流断断续续,或排尿时出现疼痛、哭闹等情况,均应及时到医院找医生检查。
冬天尿多正常吗 冬天尿多还是夏天尿多
相比之下冬天尿更多。
从医学角度出发,人体的水分代谢主要有两个途径:皮肤排汗和通过肾脏经尿道排尿。冬天气温低,皮肤汗腺收缩,排汗减少,相对应的排尿就会增加。
新生儿放屁多正常吗
宝宝屁多很正常放屁多的现象在婴儿期极为常见。而刚出生十几天的宝宝,一直母乳喂养,他们放屁时有时会带出一点屎,肚子里面还经常咕噜咕噜响。
因为婴儿胃肠发育不成熟,造成婴儿各阶段肠道蠕动不协调,引起肠道胀气——肚子咕噜咕噜响,排气多,放屁多。多数婴儿3~4月后逐渐改善。家长不必担心,尽可能保持婴儿舒服的体位,协助孩子顺利排便。
新生宝宝尿多正常吗
一天,诊室里来了一个小“病人”,出生只有10天,因为妈妈还在坐月子,所以,“病人”是由爸爸抱着来的。医生看了一眼躺在爸爸怀里的小宝宝,孩子面色红润,神态安详,睡得挺香的,就向家长了解病情。
原来,孩子出生头几天,排尿还是正常的,一天大约5~6次,可出院回到家不久,不知怎的,小便一下子就多起来,一天竟达20多次,有时尿在尿布上似乎还带点红色。其他倒是未发觉有什么不妥。
因为小宝宝她妈前年得过肾盂肾炎,那时也有尿频、尿急的情况,一天小便也是十几二十次,但当时已及时治好。新上任的妈妈看到宝宝的情况非常焦急,担心宝宝是不是也得了肾盂肾炎,另外,据一些医学书中介绍,女孩尿道短,易得这种病,所以紧张得不得了。
医生给宝宝做了详细的检查,身体各方面都没有异常,血和小便化验也是正常的。最后,医生告诉家长:宝宝完全正常。
那为什么宝宝会拉那么多的小便呢?
这是因为小儿泌尿功能与成人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如果了解他们的这些特点,新上任的妈妈就不会惊慌了。
其实,小儿在不同年龄,尿量和排尿次数都不相同。由于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年龄愈小,其热能和水代谢愈活跃,吃的是以液体食物为主(特别是婴儿期),而膀胱容量又较小,所以每天排尿次数很多。
在刚出生头几天,由于进食量少,宝宝尿量可很少,一天只有4~5 次。几天之后,排尿次数会迅速增多,6个月以前,一天可达20~30次,每次约30毫升。6 个月后,随着半流质的辅助食品的增加以及肾脏功能的逐渐完善,排尿的次数会逐渐减少,到周岁时,一天排尿约15~16次,每次约60毫升(约为普通玻璃杯的1/3杯)。2~3岁时,平均一天10次左右,每次的量也逐渐增至90毫升左右。但由于受宝宝的个体差异,以及饮水量、气温等因素的影响,尿量和排尿次数都可有较大的变化。
新生儿尿液的特点
出生后仅在最开始时排的尿液颜色可较深而带浊,在整个婴幼儿期新鲜尿液几乎是无色而透明的,并带有一种淡淡的芳香。放置一段时间后,因尿中的尿素分解为氨,才出现较明显的氨臭。
由于新生儿及幼婴尿液中的尿酸盐比较多,在尿布上分解时有时可使尿布红染。又或在气候寒冷时,刚排出的尿是清的,放置一段时间后就变浊了,这是由于婴幼儿尿中含有较多的尿酸盐和磷酸盐,在温度降低的情况下溶解度变小而析出的缘故。这些都属正常的现象。
新生儿排尿系统的发展
婴幼儿自主性排尿功能是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才逐步完善起来的。出生后最初几个月内的排尿纯属反射性的,只有在膀胱充满后引起反射性排尿。
一般到5~6个月大时,条件反射才逐渐形成,例如能在大人“把尿”时排尿,或在睡醒时会有要排尿的表示。到1 周岁时,可以逐渐训练其对排尿的控制,大约要到1.5~2周岁后,幼儿才真正能控制尿意和自主排尿。
婴幼儿的尿液反应健康状况
婴幼儿的尿液,往往可以反映婴幼儿的健康状况。初为人母的你,当然首先要知道什么样的情况是正常的,什么样的情况是异常的,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找医生。
例如,宝宝排尿的异常,无论多尿、少尿或无尿,除受气温、饮水量多少等因素影响外,也可因心、肾或垂体等多种疾病引起;如果刚排出的新鲜尿是混浊的,就要排除急性泌尿道感染等可能;如果刚排出的新鲜尿即有异常气味,则提示宝宝可能有病。
如有一种苯丙酮酸尿症的患儿,排出的新鲜尿带有一种特殊的霉臭味,这种小儿往往伴有智能低下;又如,在宝宝的排尿控制功能完善过程中,发生“尿床”是正常的现象,但若到了5~6岁仍经常尿床,那就是不正常的了。
此外,婴幼儿排尿有个特点,就是一旦开始就难以中断(除非突然受到惊吓),如果尿流断断续续,或排尿时出现疼痛、哭闹等情况,均应及时到医院找医生检查。
新生儿大小便有何特点
1、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排出胎粪,胎粪颜色墨绿、黏稠,没有臭味。
2、随后2~3天,排棕褐色的过渡便。以后就转为正常大便了。
3、由于喂养条件不同,正常大便也有差异。
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软膏样,味酸,不臭。人工喂养儿的大便,色淡黄,均匀较硬,有臭味。一般吃母奶的新生儿,比牛奶喂养的新生儿大便次数要多,每天4~6次。如果母亲乳头有裂伤出血,大便可能像柏油一样,这都属于正常大便。母亲乳头正常而新生儿大便是柏油便,就不是正常大便了。大便带鲜血,要看新生儿有没有尿布疹、假月经、外伤、肛门裂。如果大便稀水样、蛋花汤样,绿色发酸,可能因喂养不当,饥饿所致。大便灰白可能有胆道闭锁。
4、新生儿往往在分娩过程中,排第1次小便。
5、出生后的第1天,可能没有尿或者排尿4~5次。以后,根据人量逐渐增加,一昼夜可达20次。
6、如果出生后48小时仍无尿,则要考虑有无泌尿系统畸形,可先喂糖水并注意观察。
有人认为无尿与新生儿尿中有较多尿酸盐结晶将肾小管堵塞有关。有时,有微量蛋白及尿酸盐结晶,新生儿可排出红色尿液,多喂水即可纠正。如果多喂水后仍不排尿,就应请医生诊治。
新生儿尿频是怎么回事注意什么
尿频是小便频繁很多家长面临新生儿尿频的问题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新生儿尿频可能是一些疾病所致,比如泌尿道的炎症。除了疾病因素,也可能是孩子水的摄入量太多引起的新生儿尿频。
1、泌尿道炎症:
如尿频、尿急、尿痛或伴发热,应考虑有泌尿系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尿检显微镜下可查到脓细胞或大量白细胞,严重时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需抗菌素治疗。
、
2、饮食性多尿:
如尿频同时每次尿量多,而无其他表现时,首先要注意是否喝水太多,尤其是喜欢糖水的小儿多发生。
3、特殊疾病:
如尿频伴尿量多,同时有口渴多饮、消瘦的情况,应注意检查尿液,如尿内含糖则应考虑糖尿病,如尿内无糖而比重低则应想到尿崩症。
4、尿道及季节因素:
如尿频但每次尿量不多,尿时无痛苦表情,也无其他症状,首先要考虑局部因素,如尿道口发炎,包皮过长,或蛲虫刺激阴部等。此外,季节因素,冬季多尿是正常现象。
5、神经性尿频:
幼儿膀胱逼尿肌发育不良,神经不健全,可发生白天点滴性多尿,可达20~30次,但是夜间排尿正常,有反复发作趋势,尿化验检查正常,此病是非由炎症引起。
6、注意
宝宝尿频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炎症引起,以抗感染为主,因蛲虫所致给予驱虫。包皮过长可行手术,单纯饮水量过多适当控制进水量等。
新生儿睡眠多正常吗
睡眠是人的正常是生理本能,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且年龄越小,睡的时间越长。的确,宝宝睡眠时间比成人长得多,尤其是新生儿,每天大部分时间在睡觉,只是在饥饿、尿湿、寒冷或其他干扰时才醒来。但由于睡眠的形态与习惯具有遗传倾向,宝宝的睡眠需求量也因人而异。
新生儿睡眠本来就多:新生儿大脑发育尚不健全,足够的睡眠是保证新生儿及婴幼儿健康的先决条件之一。一个月内的新生儿,每天睡21-22小时,觉醒时间2-3小时,即除了吃奶、哭、排便外,基本上处于睡眠状态,睡眠时间占全天的90%。
宝宝睡眠时间过长:爸妈也要注意,宝宝的睡眠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睡眠状况是反映宝宝是否生病的指征之一。如果宝宝睡眠时间过长,超过了生理范围或平时的睡眠时间,则要注意看看宝宝是不是生病了。
新生儿晚上起几次正常 怎么减少新生儿晚上起来次数
1.睡前减少喂水次数。在新生儿睡前,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喂水,这样能够减少婴儿夜间小便的次数。而且在晚上也可以使用容量更大的尿不湿,即便新生儿尿了也不会感觉的不舒服。
2.睡前喂饱一点。在晚上9点、0点的时候,宝妈给新生儿喂奶可以喂饱一点,能够减少新生儿夜间由于饥饿醒来的次数。
3.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新生儿晚上睡觉时要把房间等关闭,并且周围不要太吵,夏天可以使用蚊帐。
4.睡觉穿的衣服不宜过多。新生儿晚上睡觉时穿的衣服太多,也会感觉到不舒服,活动不便,导致夜间醒来,最好给新生儿用轻便保暖的衣服和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