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孩子有哪些误区
喂养孩子有哪些误区
误区1:喂母乳还常喂水
不少新手妈咪认为宝宝吃母乳,会口渴,时不时还给宝宝喂点白开水。
点评:由于母乳中含有蛋白质和淀粉,所以宝宝喝完奶之后嘴巴周围有点干,妈咪就以为bb口渴了,其实母乳中80%的成分是水,喂母乳就不必再给宝宝喂水。否则宝宝喝了太多的水,把胃撑得饱饱的,就没有食欲了。
误区2:产后奶水少干脆喂牛奶
不少分娩后一两天的产妇奶水较少,宝宝没有足够的奶喝,非常着急,于是干脆就给孩子吃牛奶,这样妈咪越没有乳汁分泌了。
点评:产妇产奶需要一个过程,刚生完宝宝的几天里,乳房的确还不能完全分泌乳汁。这个时候妈咪不必担心宝宝不够吃,因为虽然母乳少,但新生儿需求也不多,只有经常让宝宝吮吸乳头,刺激乳房,让乳腺管通畅,三四天后妈妈的乳房就会很充盈了。否则,不喂母乳会致使乳腺管堵塞,发生乳房胀痛。
误区3:宝宝便便这么多,一定是腹泻了
点评:通常新生儿一天有七八次大便,父母就以为宝宝发生腹泻了。其实由于吃母乳,吸收快代谢快,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次大便,而且大便较稀,出现蛋花样,这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
误区4:宝宝穿少了会着凉,给他多穿点
点评:宝宝的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很容易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很多家长只担心宝宝冻着,却从不担心宝宝怕热,冬天里把宝宝裹得严严实实,结果捂出一身痱子。其实,只要手暖、脚暖、不出汗,对宝宝来讲就最舒服了。
误区5:宝宝总打嗝是肠胃有问题
点评:横膈膜是人体内与呼吸密切相关的一块肌肉,如果那里发生痉挛,就会打嗝。宝宝出生后的几个月里,经常频繁打嗝,最大的可能是喂奶时吸入过多的空气造成的,那是母亲喂奶姿势不正确造成的。喂母乳的应将奶头整个放在宝宝舌头上面,喂牛奶时要使奶瓶中的奶水充满奶嘴处,宝宝才不会吸入太多的空气。
误区6:宝宝一哭就抱
点评:如果孩子一哭家长就去抱,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父母就辛苦了。一般来说,给bb喂奶、换尿布、洗澡,母亲有很多时间与孩子身体接触,所以剩下的时间就应该让宝宝自己睡觉、玩耍,不要总抱着他。其实,哭也是一种运动,有利于加大宝宝的肺活量。
误区7:天气凉不用每天洗澡
点评:宝宝的代谢旺盛,出现不显性出汗,所以皮肤的清洁非常重要,否则容易生痱子、脓包疮,即使是冬天都应每天给宝宝洗澡。洗澡时注意保暖,避免宝宝的眼、鼻、耳、肚脐等部位入水。
误区8:宝宝头顶上的黑垢难看,想方设法把它弄掉
点评:由于宝宝的皮脂分泌旺盛,有些宝宝的头顶会出现一块黑色的皮脂,很多妈妈觉得这样太难看,也不卫生,就用手去抠,这样不仅容易扯掉宝宝稀少的头发,还易造成宝宝的皮肤破损。建议妈妈给孩子洗完澡后,把润肤油涂在头垢处,轻轻地按摩,让润肤油逐渐渗入头垢,再慢慢搓掉。
喂孩子奶粉有哪些误区
误区1:矿泉水含比自来水干净安全,用矿泉水冲牛奶,宝宝喝了更安全。
冲配方奶粉我们提倡用自来水。矿泉水冲牛奶易致婴儿便秘。
目前家庭用自来水都经过了科学的处理,质量符合标准,自来水煮沸后,放凉至40℃左右,再用来冲奶粉就可以了。纯净水失去了普通自来水的矿物元素,而人从水中对钙吸收率可以到90%以上,所以不宜用纯净水冲牛奶。而矿泉水由于本身矿物质含量比较多,且复杂。婴儿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磷酸盐、磷酸钙过多,会引发消化不良和便秘。
误区2:冲奶粉不能想放多少放多少,浓些更有营养。
有些家长怕孩子营养跟不上,每次冲奶粉,都会多加上一大勺,把奶泡得浓浓的。谁想到,这却大错特错了。奶粉中含有钠离子,需要加足量开水稀释。如果奶粉浓度过高,幼儿饮用后,会使血管壁压力增加。婴幼儿的毛细血管很嫩弱,因此容易引起幼儿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出血。如经常给幼儿喝过浓奶粉,出血多了会影响幼儿智力发育。
当然,奶粉冲得太稀也不行,这会导致蛋白质含量不足,同样也会引起营养不良。所以,建议家长给孩子冲泡奶粉时,一定要按照包装上标明的配比,不能想放多少就放多少。
误区3:开水可以杀菌,越热的水冲调奶粉越好。
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钙、铁等微量元素,在喂给婴幼儿前需要用水冲调,但家长应注意的是,冲奶粉的水一定不要用开水。开水的水温很高,冲调奶粉时,会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而在等热水变凉的过程中,家长朋友们可以打一套42式太极拳,来缓解疲劳哦。
另一方面,某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也会被破坏,特别是有的奶粉中添加的免疫活性物质,会被全部破坏。因此,冲调奶粉应用温水,避免其中营养物质的损失。通常泡奶适宜的温度是40~50度,不能用较烫的水泡了之后,等它冷却的。
婴儿不吃奶瓶怎么办 宝宝还没有饿时用奶瓶喂养
当孩子饿了之后,会选择用哭泣表达自己的诉求。然而此时孩子的情绪状态很不稳定,此时要是选择用奶瓶喂养,孩子会对于奶瓶有抗拒的情绪。建议在宝宝还没有饿的状态下,就用奶瓶喂养,孩子就会渐渐的适应用奶瓶吸奶粉。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误区
0-1岁宝宝喂养误区一:过早的添加辅食
好几年前咱们的观点是,纯母乳喂养到4个月就可以了,现在从去年开始,咱们国际上一般要求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所以不要过早添加辅食。尤其是有些孩子,母乳还很足的情况下,妈妈4个月就开始添加各种米粉、蛋黄等等,就把孩子在母乳中获取的营养就剥夺了。
0-1岁宝宝喂养误区二:添加辅食首选蛋黄
一个孩子一生中第一次添加的辅食应该是什么呢?好多爸妈的误区就是选择蛋黄,会觉得蛋黄这个营养物质又好,又补充蛋白质,含锌也高、含铁也高,这是一个误区,首先添加的第一个辅食应该是含铁米粉。是因为米粉引起婴儿过敏的可能性是最低的,而且相对于蛋黄容易消化吸收。像蛋黄有的孩子爱过敏的,建议8个月以后再加。
0-1岁宝宝喂养误区三:泥糊和奶混在一起吃
当宝宝添加米粉或者泥糊状食物,有的妈妈说很省事,可以把这个泥糊状食物和奶混在一起步就可以了嘛,这也是一个误区。因为咱们的小家伙给他加泥糊状食物,一方面给他加营养,另外一方面他要学习咀嚼,咀嚼是需要锻炼的,让他练习舌头的搅拌能力才可以。
0-1岁宝宝喂养误区四:喂奶时不顾及孩子的心理需要
喂奶的时候,有的妈妈漫不经心,他不与孩子做这种眼神的交流,你看她也许抱着孩子喂奶,但是没有看着孩子,用关注的表情对着孩子微笑,而且眼睛看着电 视,也许跟别人聊天。最可怕的是人工喂养的孩子,有的父母想反正用奶瓶喂奶,让孩子躺在床上,就抱着奶瓶,妈妈根本都不抱。
这种人工喂养,虽然物质营养摄入了,现在心理需求完全没有满足他。我们提醒爸妈,不管是母乳喂养,特别是奶瓶喂养的人工喂养,一定要把孩子抱在怀里,要一边喂一边跟孩子交流,让孩子生理上、心理上都要得到满足。
0-1岁宝宝喂养误区五:过早加入了配方奶粉
有的妈妈虽然母乳很足,大家过早的加入了配方奶粉,问她为什么?她说感觉我的母乳很稀,这是完全不对的。因为母乳80%都是水,所以本身就是很稀的液体,只要你有足够的母乳就可以坚持到4到6个月,而且完全够你的孩子的营养发育的需要。
0-1岁宝宝喂养误区六:7、8个月仍给吃颗粒细腻的辅食
7、8个月以后,仍然给孩子吃颗粒非常非常细腻的辅食,这样也不好。因为7到9个月,从我们医学角度来说,孩子就进入食物的质地敏感期,这个时候进入质 地敏感期,再加上孩子7、8个月逐渐开始长牙了,牙龈有痒痛的感觉,所以他特别喜欢吃稍微有点颗粒、稍微比4到6个月粗糙一点的辅食,他感觉吃起来比较有 意思,而且对他牙龈的摩擦感也帮助他出牙。
所以7、8个月以后,我们希望你的辅食就不能太细腻了,应该自己做一点肉末、菜末、烂粥,这样孩子吃起来可能兴趣更大一些。
0-1岁宝宝喂养误区七:过早的给孩子加盐和调味品
过早的给孩子加盐和调味品,很多孩子8到9个月妈妈给他做辅食的时候,觉得给他做点烂面条一点盐不加,能好吃吗?特别习惯的给他加点盐、加点儿童酱油、香油,觉得这样能把食物做的很香,这不好。因为大人已经吃惯了酸咸苦辣,你吃原汁原味的觉得没有办法吃了,但是宝宝一开始没有接触过盐类,而且他不需要那么多盐,他所需要的盐或者叫氯化钠,从食物本身就已经含有了。
所以他在1岁以内,我们宝宝的食物中不需要加盐和任何调味品,而且可以放心这样做,完全不用担心我的孩子没有吃盐会不会没有劲,因为从蔬菜和各种食物中 的就足够了。另外,过早的摄入盐对孩子的身体和肾脏都是负担。而且味觉是互相比较的,你吃完糖吃再甜的西瓜都不觉得甜了,他从不加盐到逐渐逐渐加,味觉是 逐渐逐渐上升的过程。如果你过早的加了盐,你的孩子嫌不咸的东西肯定不吃了,他口味就会越来越咸,他一生中吃的盐就越来越多。当咱们的爸妈用咱们的口味评 判孩子的辅食说有点香味的时候,对孩子来说那个盐可能已经很多了,所以一岁的 孩子不要加盐和调味品。
0-1岁宝宝喂养误区八:为了夜间不饿醒睡前喂浓奶
小婴儿小的时候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而且夜间睡醒之后不会哄自己睡觉,必须大人安慰。大人一看孩子一个晚上醒三四次就感觉很疲倦,于是就想怎么让孩 子睡觉呢,于是流传这么一个方法,在睡前给孩子喝浓浓的的奶,这个是不对的。很多妈妈把米粉放在孩子睡觉前吃,古人有一句话,喂不合则媚不安,孩子睡觉的 时候胃肠道蠕动本身就不是那么活跃的,孩子的喂要拼命的消化这个米粉,长期对孩子喂不好。而且有的孩子早晨起来口里有酸气或者臭味,都是他消化不良的表现,所以千万不能在睡前给孩子吃过浓的东西。就是常规,你该喝多少奶就喂多少,一点不用增加浓度,稀稠度也一定要按奶粉的冲调说明。
妈妈也不用担心,当小家伙长到一定程度,神经系统发育到一定程度,比如七八个月以后,有的孩子发育晚一点两岁以后,就不用夜间吃了。所以是自然而然发育的过程,不要为了让他睡大觉,而去给他吃过浓的食物,也许适得其反,还会伤害孩子的消化系统。
0-1岁宝宝喂养误区九:两顿奶之间添加辅食
添加食物的次数过于频繁,在两顿奶之间添加辅食,这也是不对的。对一般消化系统正常的孩子来说,在加辅食的时候我们希望,如果这个孩子4个月或者6个月 从来没有加辅食,第一次加辅食的时间,我们一般建议选择中饭这顿奶之前,比如11点左右孩子饿了,按照通常的情况他该吃饱饱的一顿奶了,因为你要开始引入 这个辅食,我们希望吃奶之前他饿了先给他拌一点米粉,让他吃两勺,相应的把奶的量减到三四毫升,这就算一顿饭了。
逐渐的中午这顿辅食添 加越来越多,奶量越来越少,可能七八个月以后这顿饭完全被辅食替代了,以后逐渐把晚饭这顿奶也逐渐替代到。一般1岁以后中饭和晚饭都被辅食替代了。如果在 两顿奶之间加辅食,有的妈妈会很忙很忙的,隔两小时就加一次,隔两小时就加一次妈妈很累不说,孩子总是在加辅食的时候处于半饿半饱的状态,孩子饥饿感不强 的时候,吃起来就不是很香,因为饿是最好的下饭菜。
长此以往喂没有休息的时间,总是没有排空的时候刚两个小时你又加进来了,所以喂也没 有休息的时间,我们总是希望喂蠕动完,把喂的内容物排空了,休息一下再吃下一顿,有一饱一缩的规律在里面比较好一些。所以我们不太建议在两顿母乳之间或者 两顿配方奶粉之间加辅食,这样对孩子的兴趣可能不是很大。
说到这里还有一点要注意,好多4、5个月的孩子,他对大人吃饭表现出了极大的 兴趣,因为那个时候他在心理上也想尝一尝食物以外的东西了,他经常大人吃饭的时候他眼巴巴的望着,大人经常会有一种感觉,孩子挺有兴致的,拿筷子蘸点菜 汤,那里面盐是最多的,所以孩子一旦小的时候尝这种菜汤,你再让他吃瓶装的泥糊状食物,他就觉得一点味道没有,所以就过早的提高了味觉,所以不要过早的加 盐和不要过早的让他尝成人的菜汤。
孩子每天、每餐应该吃多少辅食?
到底每次及每天应该给孩子吃多少辅食呢?这是所有爸妈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开始添加辅食时,要根据婴儿前几次进食的情况大概估算应该提供的辅食量。婴儿每次接受辅食的量不固定,可有20%的差异,每 天的进食量也不固定。爸妈要认真对待每次的进食过程,最好定量喂养,但也不能绝对定量,只要孩子不吃,就应该停止喂养。
除了将孩子能接受的每餐辅食量与每天进食总量作为参考依据,还应该根据进食后的结果逐步调整喂养量,如是否干扰了奶的摄入,进食后是否出现了胃肠不适的表现,生长是否正 常等。家长还应考虑每次辅食的组成,应以每次进食种类和性质来判断。还有些家长给孩子的辅食中突出菜和肉、蛋等蛋白质食物,而忽略米、面等碳水化合物的食 物,多吃肉、菜不是不好,但不能挤掉米、面等食物。建议每次辅食中米、面等食物应至少占一半,菜、肉、蛋一起不可超过一半。
急性乳腺炎怎么得的
1、急性乳腺炎是女性的常见疾病,是感染性的疾病,这样的患者很多的,引起这个病的因素也是比较多的,很多的时候都是因为女性在生活中不注意卫生引起的,比如要喂养孩子不注意乳房的卫生,不经常的清洗乳房,导致细菌的侵入引起的急性乳腺炎疾病。
2、急性乳腺炎的疾病是很严重的,影响也很大的,一般女性有急性乳腺炎疾病是和带孩子有关系的,不正确的喂养孩子是会引起急性乳腺炎疾病的,比如经常的让孩子含着乳头睡觉,时间长了乳头总是出于潮水的状态,这样的情况乳房就容易出现问题的。
3、急性乳腺炎的疾病是和女性的饮食习惯有关系的,很多的时候女性在哺乳期很不注意饮食的,经常的喜欢出一些零食,还有刺激性大的食物,好吃辛辣的食物,好吃海鲜一类的食物,这些都是不行的,正常的情况下都会引起女性疾病的,这个急性乳腺炎的疾病就是这些原因引起的。
网瘾孩子家庭教育的误区
青少年上网成瘾影响学业现象得到广泛关注,许多家长因为管教方式不当造成家庭关系紧张。网瘾子女家庭教育存在三大误区。
误区一,谈网色变。西安交大附中心理辅导老师牛虹说,上网不等于成瘾,谈网色变只会适得其反。家长现在普遍存在认识误区,见到孩子上网就恐慌,所以一味让孩子戒网。判断孩子是否产生网瘾,一是时间上的标准,即连续4小时以上上网,二是孩子是否能自我控制。发现孩子有网瘾,首先分析成因,然后对症下药,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误区二,以“听话”和成绩为标准。陕西省妇联心理咨询志愿者李淑茜说,不少家庭把“听话”和成绩作为判断孩子好坏的重要标准,这个标准压制孩子的发散思维,容易使孩子孤独,希望在网络上寻求安慰与寄托。作为家长,应该舒缓孩子的压力,欣赏和鼓励孩子,培养孩子多种兴趣。
误区三,沟通不足。向日葵心理咨询工作室程毅君说,父母需要学会平等意义上的沟通,尝试让孩子讲出想法与困惑。讲述内心世界本身就是一种释放和信任,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交流。然后家长与孩子共同面对问题,一起解决。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
生活中,还是有许多老人甚至新手爸爸妈妈不懂得科学喂养宝宝,采用老一辈的错误的喂养方式。以下就是常见的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1.许多家长喜欢给宝宝穿—件又—件的毛衣,一条又一条的毛裤,宝宝穿得太多太紧,一是束缚孩子的活动;二是宝宝容易出汗,湿了以后在吹到风就会着凉,反而容易感冒。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2.如果将宝宝短短的头颈塞的满满的,而宝宝流口水较多的话,被口水浸湿再干的衣领就会发硬,将宝宝颈部皮肤蹭破,发生感染。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3.宝宝裤腰叠加在—起,会将宝宝柔软的肋骨压住,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肋骨外翻。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4.新鲜牛奶因为含酪蛋白太高,挥发性脂肪酸多,易引起肠道过敏,消化不良。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5.很多外婆、奶奶喂宝宝自己咀嚼过的食物,认为这样的食物更易于消化吸收,但这样容易将成人口腔中的细菌传给婴幼儿。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6.不应将蛋黄泥等辅食加在奶瓶中给宝宝喂食,这容易引起宝宝食欲减退。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7.鸡蛋蛋白,有壳海鲜容易引起宝宝过敏,给宝宝食用要小心。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8.宝宝跟爸妈—起睡虽然可以就近照顾,但是也容易因为熟睡中大人翻身压坏宝宝。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9.宝宝房间的灯如果太鲜艳,会刺激宝宝的视觉引起兴奋,晚上不容易入睡。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10.带宝宝去超市,但是因为超市里的细菌很多,容易让宝宝得肺炎。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11.宝宝在晒太阳时,给孩子蒙上纱巾,戴上帽子,还隔着玻璃晒,会影响杀菌和宝宝维生素的吸收。
宝宝肠胀气没有便便是怎么回事
孩子的情况需要排除肠梗阻的可能这种情况也和孩子的喂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一般前期纯母乳喂养孩子不会出现大便干燥不排便的情况,没有添加辅食前大便次数大概一天三四次,人工喂养孩子大便相对比较干燥,次数小,进一步查明孩子的情况,注意护理卫生医生询问:孩子有没有恶心呕吐的表现
这样喂宝宝会造成营养不良
误区一:因噎废食不喂奶粉
误区:一个年轻母亲带着3个月大的女婴去体检,她对医生说,看了媒体关于“大头婴”的报道,她不敢再喂孩子奶粉,只好改喂米糊。
医生当即纠正了这位母亲的做法——这是因噎废食。无法提供母乳,应该以乳制品喂养婴儿。米糊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不足,没有奶粉的补充,婴儿的营养肯定跟不上。医生说,只要选择品质好的奶粉,奶粉喂养的婴儿可以和喝母乳的婴儿同样健康。
误区二:只喂母乳未添辅食
误区:对于一周岁以内的婴儿,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是按需哺乳。什么时候宝宝饿了,妈妈就哄着吃母乳。很多人以为这样就可以喂饱婴儿。
实际上母乳质量可能因人而异,因此,虽然提倡母乳喂养,但是如果母乳质量确实有问题,母乳喂养还是不能为婴儿提供足够的营养。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母乳喂养,还应该及时添加辅食。
据医生介绍,4个月以内的婴儿,适合添加乳制品。婴儿5个月大的时候,可以喂菜泥,6个月可以喂鱼肉,8个月时则可以喂豆腐、动物血和肝泥。这些固体食物的添加,对于婴儿的营养吸收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泉州人有一种说法:“喝汤比吃肉好。”很多父母只喂婴儿汤水,很少及时为婴儿添加固体辅食。医生表示,这也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他举例说,一碗鱼汤,汤里的蛋白质只占10%,只喂婴儿汤水,显然不利于婴儿对蛋白质的吸收。
误区三:操之过急频换品牌
误区:有的家长反映,孩子不爱吃奶粉,牌子换了一次又一次都无济于事。
三元妈妈表示,婴儿对于奶粉的口味有一段适应期,婴儿一时排斥某种品牌的奶粉,可能只是暂时没有适应这种牌子的口味。只要家长认定一种品牌奶粉的品质,就应该坚持让婴儿食用,这样有利于婴儿更好地吸收蛋白质。
误区四:奶粉米糊一起冲调
误区:有的家长把奶粉和米糊一起冲调。
专家指出,冲调奶粉不当也可能导致婴儿对蛋白质吸收不全。他建议,家长最好按照奶粉包装上标明的剂量冲调奶粉,如果奶粉加得太多,可能增加胃肠、肾脏的负担,不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奶粉冲调太稀,则蛋白质含量不足。
误区五:不够耐心重视不足
误区:很多家长在喂养奶粉时耐心不足,平时,对于婴儿的身体状况也关心不够。
指出,营养不良症没有很明显的表现。通常是体重不增或下降,食欲改变、感冒和拉肚子。他表示,家长应该提高保健意识,对婴儿进行定期体检。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