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夜间盗汗怎么处理

小儿夜间盗汗怎么处理

1.五砂散。将5份五倍子和1份辰砂共同研磨,每次取1克左右用温水调糊,然后于睡前敷于患儿的肚脐处,用纱布固定好,早晨起床时方可取下。

2.五味敷剂。取煅牡蛎、煅龙骨。五倍子、没食子和赤石脂各20克,加入辰砂1克一同研磨成粉末状,用时取1克加入凉开水和食醋各一半调匀后,敷于患儿的肚脐处,用纱布固定,早晨起床时方可取下。

3.玉屏风散。取白术和防风各12克,北五味和炙甘草各10克,加入防风12克、糯稻根15克一同煎水后服用。若患儿出汗情况十分严重,可加入麻黄根和乌梅各12克入药。

小儿盗汗的偏方

(1)红枣7-10枚,仙鹤草20-50克,水煎服。治盗汗。

(2)五味敷剂:五倍子、赤石脂、没食子、煅龙骨、煅牡蛎各20克,辰砂1克。共研细末,贮瓶备用。于临睡前取药粉1克,用凉开水、食醋各半调匀,敷入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晨去掉。每日一次,3~5天为一疗程。据《陕西中医》1985年第5期介绍,用本方治疗小儿顽固性盗汗118例,连敷3次,盗汗即止者48例;5次汗止者31例;6次汗止者21例;无效 6例(其中结核病患者3例)。愈后再次复发盗汗,使用本方有效者9例,无效者3例。本方无毒性,无副作用,具有较强的敛汗功能,各型盗汗均可使用。

(3)玉屏风散加减:白术12克、黄芪20克、防风12克、炙甘草10克 、北五味10克、糯稻根15克水煎服,一日一贴。若汗出严重者加麻黄根12克、乌梅12克,有心悸者加熟枣仁12克、茯神18克、桂圆12克。即可。

(4)秦艽鳖甲汤加减:地骨皮、柴胡、鳖甲各9克,秦艽、知母、当归各5克,青蒿3克,乌梅2个,水煎服。汗出多者加牡蛎、五味子、浮小麦收涩敛汗,血虚者加制首乌、熟地补益精血,口干舌红绛者加麦冬、天花粉生津清热。 结核病人适用。

(5)当归六黄汤加减:当归12克,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熟地黄各6克,黄芪12克,水煎服。本方主要用以治疗阴虚火旺、盗汗面赤、心烦尿赤、舌红。若阴虚火旺轻者,可去黄连、黄芩,加知母,以泻其火而不伤其阴。适用结核病。

小儿盗汗按摩哪里 小儿盗汗按摩部位

按摩心经穴分为泻法,补法,一般多用泻法,即从中指掌面末节指纹向指尖方向直推,有清心退热的作用。

腧穴定位:在中指掌面末节。

按摩手法:由中指掌面末节指纹起向指尖直推,力度不宜过重,推5分钟。

按摩肾经穴具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清利下焦湿热的功效。

腧穴定位:在小指掌面末节。

按摩方法:自小指指尖向掌指关节横纹直推,力度适中,推3分钟。

揉肾顶穴能瘦脸元气,固表止汗,对缓解盗汗有一定作用。

腧穴定位:在小指掌面末端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揉小指末端处,力度适宜,按揉4分钟。

小孩头上爱出汗是怎么回事

有些孩子经常在睡眠时出汗,汗水浸湿了衣衫、枕巾,这种现象中医称之为盗汗。许多家长为此担心,虽到处求医,但仍然见效不大。 其实,小儿盗汗并不一定是病态,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盗汗。因为小儿皮肤内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倘若小儿入睡前活动过多,可使机体产热增加,或在进食不久,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分泌也随之增加。这些都可造成小儿睡后出汗较多,尤其是在出汗后2小时内。病理性盗汗多见于佝偻病,以3岁以下的小儿为主,主要表现在上半夜出汗,这是由于血钙偏低引起的。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患儿同时还有低热消瘦、体重不增或下降、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一旦发现小儿盗汗,首先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调整生活规律,消除生活中得致热诱因。如入睡前适当限制小儿活动,尤其是剧烈活动;睡前不宜吃得太饱,更不宜在睡前给予大量热食物和热饮料;睡觉是卧室温度不宜过高,更不要穿着厚衣服睡觉;盖的被子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对病理性盗汗的小儿,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缺钙引起的盗汗,应适当补充钙、维生素D等。也可以进行食品上的进补,喝生命阳光牛初乳,增强抗病能力,儿童发育未成熟,其支气管、胃肠道及免疫系统等都比较薄弱,容易发生感染。牛初乳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可中和、清除肠道致病细菌,促进有益细菌生长,预防肠道疾病发生;同时免疫球蛋白、消炎因子、巨噬细胞等免疫物质能增强抵抗力,减少感冒、肺炎、腹泻等疾病的几率。结核病引起的盗汗,应进行抗结核治疗。小儿盗汗以后,要及时用毛巾擦干皮肤,更换衣服,还要勤沐浴。要让小儿经常参加户外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体质增强了,盗汗也会随之而止。

孩子睡觉出汗多怎么办

有些孩子经常在睡眠时出汗,汗水浸湿了衣衫、枕巾,这种现象中医称之为盗汗。许多家长为此担心,虽到处求医,但仍然见效不大。 其实,小儿盗汗并不一定是病态,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盗汗。因为小儿皮肤内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倘若小儿入睡前活动过多,可使机体产热增加,或在进食不久,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分泌也随之增加。这些都可造成小儿睡后出汗较多,尤其是在出汗后2小时内。 病理性盗汗多见于佝偻病,以3岁以下的小儿为主,主要表现在上半夜出汗,这是由于血钙偏低引起的。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患儿同时还有低热消瘦、体重不增或下降、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 一旦发现小儿盗汗,首先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调整生活规律,消除生活中得致热诱因。如入睡前适当限制小儿活动,尤其是剧烈活动;睡前不宜吃得太饱,更不宜在睡前给予大量热食物和热饮料;睡觉是卧室温度不宜过高,更不要穿着厚衣服睡觉;盖的被子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 对病理性盗汗的小儿,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缺钙引起的盗汗,应适当补充钙、维生素D等。结核病引起的盗汗,应进行抗结核治疗。小儿盗汗以后,要及时用毛巾擦干皮肤,更换衣服,还要勤沐浴。要让小儿经常参加户外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体质增强了,盗汗也会随之而止。 孩子睡觉多汗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 生理性的多汗是由于天气炎热、室温过高、穿衣过多或被子太厚等原因造成的。有的家长喜欢在小孩临睡时喂一瓶牛奶,喂奶后小儿安静睡着了,但这时正碰上小儿吃奶后的产热阶段,因此常满头大汗。这类出汗都是属于机体调节体温所致,常在刚睡着时出汗较多,以后就逐渐减少。因为小儿时期新陈代谢旺盛,皮肤含水量较高,微血管分布较多,植物性神经发育不成熟,因此出汗较多,这完全是正常的。 病理性多汗则出现在整个睡眠过程中汗量很多。患佝偻病的小儿在入睡后就开始多汗,尤其是头部,能湿透枕席或枕巾,并伴有枕秃和惊哭。患活动性结核病的小儿,不仅上半夜出汗,下半夜及天亮前也常出汗,称为盗汗。同时,小儿可伴有低热、咳嗽、消瘦、无力、脸色潮红等症状。因此,如果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儿,睡觉时出汗较多,可能是正常现象,家长不用过分着急。

小儿盗汗的护理

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盗汗,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小儿盗汗以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皮肤,及时换衣服,要动作轻快,避免小儿受凉感 冒。注意及时补充水份和盐份。可以补充口服补液盐,简称“ORS”,或白开水加点食盐、糖,糖可以促进水和盐的吸收。被褥也要经常晾晒,日光的作用不仅在于加热干燥,还有消毒杀菌的作用。此外,对易于盗汗的小儿,应进行有计划的体质锻炼,如日光浴、冷水浴等,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体质增强了,盗汗随之而止,这将胜过大量药物治疗。

孩子睡觉出汗多怎么办

有些孩子经常在睡眠时出汗,汗水浸湿了衣衫、枕巾,这种现象中医称之为盗汗。许多家长为此担心,虽到处求医,但仍然见效不大。 其实,小儿盗汗并不一定是病态,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盗汗。因为小儿皮肤内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倘若小儿入睡前活动过多,可使机体产热增加,或在进食不久,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分泌也随之增加。这些都可造成小儿睡后出汗较多,尤其是在出汗后2小时内

病理性盗汗多见于佝偻病,以3岁以下的小儿为主,主要表现在上半夜出汗,这是由于血钙偏低引起的。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患儿同时还有低热消瘦、体重不增或下降、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 一旦发现小儿盗汗,首先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调整生活规律,消除生活中得致热诱因。如入睡前适当限制小儿活动,尤其是剧烈活动;睡前不宜吃得太饱,更不宜在睡前给予大量热食物和热饮料;睡觉是卧室温度不宜过高,更不要穿着厚衣服睡觉;盖的被子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 对病理性盗汗的小儿,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缺钙引起的盗汗,应适当补充钙、维生素D等。结核病引起的盗汗,应进行抗结核治疗。小儿盗汗以后,要及时用毛巾擦干皮肤,更换衣服,还要勤沐浴。要让小儿经常参加户外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体质增强了,盗汗也会随之而止。 孩子睡觉多汗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 生理性的多汗是由于天气炎热、室温过高、穿衣过多或被子太厚等原因造成的。有的家长喜欢在小孩临睡时喂一瓶牛奶,喂奶后小儿安静睡着了,但这时正碰上小儿吃奶后的产热阶段,因此常满头大汗。这类出汗都是属于机体调节体温所致,常在刚睡着时出汗较多,以后就逐渐减少。因为小儿时期新陈代谢旺盛,皮肤含水量较高,微血管分布较多,植物性神经发育不成熟,因此出汗较多,这完全是正常的。 病理性多汗则出现在整个睡眠过程中汗量很多。患佝偻病的小儿在入睡后就开始多汗,尤其是头部,能湿透枕席或枕巾,并伴有枕秃和惊哭。患活动性结核病的小儿,不仅上半夜出汗,下半夜及天亮前也常出汗,称为盗汗。同时,小儿可伴有低热、咳嗽、消瘦、无力、脸色潮红等症状。因此,如果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儿,睡觉时出汗较多,可能是正常现象,家长不用过分着急。

宝宝睡觉出虚汗怎么治疗

正确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虚汗

其实,小儿盗汗并不一定是病态,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盗汗。因为小儿皮肤内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

生理性出汗怎么办?

1、这种情况主要是正确的给孩子穿衣服,根据季节的变化及时更换衣物。夏天睡觉时不要给孩子盖的太多太厚,尽量给宝宝采用扇扇子等降温的方式。

2、饮食方面,避免让宝宝吃过辣过烫的食物,这类食物吃了会导致宝宝出虚汗,一般饮食回归清淡就不会再有虚汗了。

3、避免让宝宝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宝宝运动过多会导致多汗,也会容易出虚汗。把引起多汗的原因排除以后,多汗的现象就消失了。而且,这类小儿一般健康状况较好,没有其它疾病。

而病理性盗汗多见于佝偻病,以3岁以下的小儿为主,主要表现在上半夜出汗,这是由于血钙偏低引起的。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患儿同时还有低热消瘦、体重不增或下降、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

对病理性盗汗的小儿,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缺钙引起的盗汗,应适当补充钙、维生素D等。结核病引起的盗汗,应进行抗结核治疗。小儿盗汗以后,要及时用毛巾擦干皮肤,更换衣服,还要勤沐浴。要让小儿经常参加户外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体质增强了,盗汗也会随之而止。

相关推荐

小儿盗汗的治疗偏方

小儿汗多症中医则认为这是某些小儿肤理疏松、表虚不固、营卫不调所致。小儿汗多症是指在安静状态下,宝宝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至大汗淋漓。中医将白天无故出汗称为“自汗”夜间睡眠出汗,醒后停止出汗为“盗汗”无论自汗还是盗汗,多是体质虚弱有关。 治方:乌梢蛇10克,生姜2片,水煎服,日1剂。 功效:补气止汗,治小儿多汗、身冷,汗粘腻者。 (曲家丰) 小儿盗汗(阴虚):黄芪30克,防风30克,白术12克,太子参12克,薏苡仁20克,煅牡蛎12克,麻黄根6克,浮小麦20克,甘草3克。每日1剂,分二次服。 小儿自汗(阳虚

生发黑豆汤的功效与作用 适宜人群

适宜一些脾虚水肿、脚气浮肿者食用;以及发枯发落、头发早白的人群;或者是产妇缺乳时食用,另外,适宜体虚之人及小儿盗汗、自汗,尤其是热病后出虚汗者食用;适宜体虚耳聋的老人。

小儿盗汗按摩哪里 盗汗养护宜忌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思虑烦劳过度,保持精神愉快,少吃辛辣厚味食物,是预防盗汗的重要措施。 2.汗出之时,腠理空虚,易于感受外邪,故当避风寒,以防感冒;汗出之后,应及时用干毛巾擦汗。 3.出汗多者,需经常更换内衣,并注意保持衣服,卧具的干燥清洁。

中医治小儿盗汗

1、赤小豆 取赤小豆,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熟后加红糖,混匀后一天内一次或分次吃完,连服半个月,治疗小儿盗汗有较好疗效。 2、泥鳅汤 取泥鳅250g,洗净后去头及内脏,经油煎后再煮汤,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后,去骨刺而喝汤吃肉,隔日一次,直至盗汗消失。 3、桑叶散 取经霜的桑叶60g,干燥后研为细末,每晚睡前用米汤送服6g 4、黑豆小麦汤 取黑豆50g、小麦30g、莲子15g、红枣10个及冰糖适量。将黑豆、小麦分别淘洗干净,煮至黑豆熟透,然后取药汁再煮莲子和红枣至熟烂,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对盗汗患儿,家长不

番石榴叶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番石榴叶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疔疮肿毒、蛇虫咬伤有很好的疗效。还可理跌打肿痛、外伤出血。《福建药物志》:“消肿解毒。治冻疮。”此外,番石榴叶还能治风火牙痛,牙龈脓肿,小儿盗汗等症。

小儿盗汗的饮食宜忌

1、韭黄100g,猪腰1个,食油、盐、姜、味精等适量。将韭黄洗净切成小段,猪腰洗净切成薄片。将食油放入锅内,置明火上,油八成熟时,先放入猪腰,炒透后放 入韭黄、姜丝,韭黄熟后,加盐、味精调味后取出即成。可佐膳。 此方适应于肾虚腰痛、慢性腰肌劳损、肾虚遗精、盗汗、老年肾虚耳鸣等症,有补肾强腰的功效。 2、枸杞15g,雏母鸡1只,料酒、胡椒面、生姜、葱、味精、食盐适量。将雏母鸡宰杀后,去毛和内脏,洗净;将葱切段、姜切片备用。将雏母鸡肉放入锅内,用沸水氽透,捞出放入凉水内冲洗干净,沥尽水份,再把枸杞袋入鸡腹内,

夜间盗汗是怎么回事

夜间盗汗指的是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点的一种病症。那么,引起夜间盗汗的原因有哪些呢? 中青年盗汗小儿盗汗的发病机理完全不同。中青年盗汗的原因,多为气虚或阴虚所造成。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可采用补中益气汤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心养血,才采用归脾汤来治疗。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造成盗汗现象,此时可使用六味地黄丸来改善;阴虚火旺所引起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不妨试试当归六黄汤,但最好还是由中医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治疗。另外,中青年人群,

哪些人不能吃黑豆 小孩不能多吃

小儿不宜多食,但黑豆适宜体虚之人及小儿盗汗、自汗,尤其是热病后出虚汗者食用。 以上的三类人是不能够吃黑豆的,但是,如果您不属于上述的三类人,这时您吃黑豆可是对身体大有益处的,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吃黑豆有什么功效?

中医食疗调理睡觉盗汗

1、 韭菜炒鲜虾 每次用韭菜150克、鲜虾250克去壳,加油急火共炒,熟后,加盐调味食用,每天1次。有补虚助阳,固泄等功效。可适用于治疗盗汗、阳萎、遗尿、遗精等疾患。 2、 泥鳅汤 用泥鳅120克,热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肠脏,用油煎至金黄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盐少许调味,饮汤吃肉,每天1次,小儿则分次饮汤,不吃鱼。连服3-5天。有补气益阴之效。适用于盗汗者食用,民间常用治疗小儿盗汗,功效显著。 3、 豆豉酒 取豆豉250克、米酒1公斤,先把豆豉炒香,放入米酒中浸泡3-5天后饮用,每次2汤匙,每天2次

中医分型治疗小儿盗汗

1、病理性 病理性盗汗,多见于结核病和佝偻病。如果病儿在出盗汗的同时还会伴有其它症状,如伴有低热、咳嗽时,可能是患了肺结核;伴有睡觉不踏实、烦躁易怒、腹胀、出汗有酸味、尿味刺鼻等,很有可能是佝偻病的早期。对此,应及时找医生诊治。 2、生理性 生理性盗汗是由于小儿新陈代谢旺盛,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健全,调节功能也欠完整,所以当孩子睡熟后有时出汗现象,但不伴有其它症状;孩子的精神、饮食、面色、大小便都正常,对此尚无需治疗,过段时间就会自愈。 中医分型治疗小儿盗汗 1、气阴虚弱的特点 以盗汗为主,也伴有自汗,汗出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