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常规尿检的因素
影响常规尿检的因素
尿酮体检查呈阳性?
其实是饥饿导致
尿中出现酮体可能意味着机体缺乏足够的胰岛素来代谢葡萄糖,需要脂肪来供能,多见于代谢不好的Ⅰ型糖尿病患者。但霍剂师说,很多病人在进行饥饿疗法或是不吃早饭到医院验血,同时作了尿酮体检查,“在这样的情况下,平时没有的酮体呈阳性可能就出现了,但这未必表示病人酮体中毒。”
霍剂师说,酮体假“中毒”最常见便是饥饿状态下的测试,所以患者应该“填饱肚子”后再进行检查。
另外,如果孩子在急性发病时也可能出现酮尿,寒冷,剧烈运动后紧张状态、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都可能导致尿酮体增加。
管型检查呈阳性?
剧烈运动后不必太担心
在尿常规检查中有一项沉渣检查是尿沉渣管型,它只在肾小管或集合管形成,反映了肾小管的形状和内径的大小。
“它的检验结果也与很多因素有关,不是绝对的。”霍剂师说,对于管型多寡的正确判断常容易被几种因素影响,比如透明管型就见于健康人,但是是在“清晨的浓缩尿中、或剧烈运动状态过后”。
尿中透明管型(及轻度颗粒性管型)可持续出现数十年;使透明管型增多的药物则有:两性霉素、先锋霉素II,利尿剂等。
而另一种管型即颗粒管型,它反映肾单位是否有淤滞现象。人们对它的判断失误可能由于以下原因引起:剧烈运动、高热、纯碳水化合物饮食等。
常规尿检查能查出肾病吗
尿常规+B超+穿刺
肾病最令人讨厌之处莫过于早期无症状,而一旦出现食欲下降、贫血、头痛、气短心慌等问题时,却已是肾功能下降,甚至是尿毒症的前兆。
难道真的没办法及早揪出肾脏病吗?
专家指出,尿常规、B超、肾穿刺等检查都可及时发现肾有无事、肾功能如何。
“每人每年务必坚持做一次尿常规检查。”医生说,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血常规更靠谱,以为血肌酐升高才意味着肾损伤,而在肾内科,尿常规更被倚重,因其检查到尿红细胞、尿蛋白变化,那才是肾脏有没有受到损伤的最早标志。
B超是发现肾结石、先天多囊肾的手段。多数人结石堵住输尿管会感觉疼痛,但也有人感觉不到疼痛,有的甚至是结石堵到积水、肾功能被破坏了才发现病情。因此每年一次腹部B超可有助发现肾结石。B超不是什么都能看到的,最好结合尿常规一起,每年做一次。
影响常规尿检的因素
红细胞陡然增多?
女性经期结果不可靠
红细胞的沉渣参考范围是0~2/HP,但常常会有病人举着超出范围的验单找医生,担心自己“肾出血或是下尿道出血”,而实际上,很多妇女检查完后都被排除在外,因为她们的“结论”是根据经期尿样得出的,不可靠。
“妇女尿中常混有阴道分泌物,红细胞陡然增加其实很可能是因为正当例假期间。”霍咏梅剂师说,在尿液提取中,红细胞是非常重要的“考查对象”。
霍咏梅剂师说,女性经期或排卵期一定不能做尿常规检查,因为这时候的红细胞形态是被破坏的,而且数量也会改变。另外,憋尿同样也会大大破坏红细胞的形态,而且尿液的PH值也随之改变。
尿蛋白增加?
可能喝太多牛奶的缘故
“你看这张尿常规检测单,上面的尿蛋白阴性就表明病人此项检查属于健康状态,不过蛋白很容易波动,有时显示阳性也不能就说明病人一定是肾炎。”武警医院泌尿外科王建平医生说,尿蛋白是一种比较“活泼”的东西,它在一天24小时之内的变化范围是比较大的,而且定性试验又较粗略,有时显示阳性也不能说明病人一定是肾炎,故应多次测定才可确定。而霍咏梅认为,“蛋白在人体直立太久状态下、剧烈运动后、喝大量牛奶后都可能产生,检查时也要避免生理性蛋白。”另外,尿标本不宜用防腐剂;最好用离心后的尿试验;尿PH值宜调至7.0,并及时检查;此外,作定量时,宜用24h尿肌酐定量来评价尿液标本的质量。
正常人的尿蛋白定性为阴性或弱阳性,定量小于150mg/24h(如超过即“蛋白尿”)“阳性者不用害怕,尤其是男性,可能是刚刚进行过剧烈运动,这样情况下蛋白增加一点也不奇怪,所以要进一步作定量检查。
急性尿路感染容易复发吗
一)以下是预防复发的措施:
1,多饮水,勤排尿。2-3小时排尿一次,是最有效实用的方法。
2,经常注意阴部清洁。
3,与性生活有关的常发作尿感,与性交后即排尿,并按常用量服一次抗菌药物作预防,能有较好效果。
二)但是正规的用药和正规的疗效评定是影响尿路感染是否治愈以及是否易复发的重要因素,因为许多患者在得病以后未经医嘱服用一些抗生素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疗效,并误认为已经治愈,其实不然,一旦有易感因素,很容易再次复发。
对于一般只有尿急尿痛尿频其一的患者,也就是急性膀胱炎的患者,可以采用以下方案,疗效理想,费用低,且方便,不用做尿细菌培养即可
1)3天疗法:甲氧苄定0.1克,一日2次,或氧氟沙星0.2克,1日两次,或环丙沙星0.25克,一日两次
2)3天后应做尿检,看是否治愈,但男性患者,孕妇不宜采用
3)停药7天后仍应再次做尿检,因为大多数复发发生于停药后7天,也有更久者。尿检如显示治愈,则可诊断几天前得的是急性膀胱炎,且已治愈,如显示不正常,则应接受相应治疗。
三)尿感疗效的评定标准为:1,见效:治疗后复查细菌尿阴转
2,治愈:停药后1周和1月复查均正常
3,失败:持续有细菌尿,(注意:不管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
尿路感染的诊断
1.病史采集
(1)临床表现尿路感染相关症状的特点、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2)既往史、药物史及相关疾病史等寻找发病的可能原因、伴随疾病、曾经的药物治疗史及可能影响疾病发展、转归的因素等;
2.体格检查
包括泌尿外生殖器的检查;腹部和肾区的体检。盆腔和直肠指诊对鉴别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有意义。
3.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尿涂片镜检细菌、中段尿细菌培养+药敏、血液细菌培养+药敏、肾功能检查等;
(2)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等,必要时可选择CT或MRI检查。
尿常规尿少会有影响吗
非常少的话,对检验结果还是有影响的。
不够尿常规所需的尿液并不多,有一个瓶盖的量就差不多了,但如果实在没尿建议多喝些温水,适当走动一下,可加速体内尿液的排出,另外喝蜂蜜水、果汁也是不错的选择,但不要喝饮料、咖啡、红牛。
注意在尿液的留取过程中,应该避免外阴、尿道口或白带炎性分泌物的污染,如果尿多的话,最好使用中段尿能更好地避免这些因素的干扰,保留中尿的方法是先排掉前一段小便,留取中间的一段小便,再将最后一段小便也排掉。
孕中期多久产检一次
孕中期产检大约是每个1个月就有一次检查,每次的检查项目有固定的,也有不同的,这主要是针对孕妇自身的情况和怀孕周数来确定的。
孕中期的产检一共是四次,第一次在怀孕16周左右,主要检查项目是体重,血压,产科检查,宫高,胎心率。第二次则是在怀孕20周,主要是检查体重,血压,产科检查,孕期咨询,尿检,B超胎儿畸形筛查。第三次在怀孕24周,这时候主要是检查体重,血压,宫底高度,腹围,胎心率,糖耐量筛查,血常规,尿常规。第四次在怀孕28周,主要是检查体重,血压,宫底高度,腹围,胎心率,产科B超检查,血常规,尿常规。
影响常规尿检的因素
红细胞的沉渣参考范围是0~2/HP,但常常会有病人举着超出范围的验单找医生,担心自己“肾出血或是下尿道出血”,而实际上,很多妇女检查完后都被排除在外,因为她们的“结论”是根据经期尿样得出的,不可靠。
“妇女尿中常混有阴道分泌物,红细胞陡然增加其实很可能是因为正当例假期间。”霍咏梅剂师说,在尿液提取中,红细胞是非常重要的“考查对象”。
霍咏梅剂师说,女性经期或排卵期一定不能做尿常规检查,因为这时候的红细胞形态是被破坏的,而且数量也会改变。另外,憋尿同样也会大大破坏红细胞的形态,而且尿液的PH值也随之改变。
尿常规与尿检有什么关系
尿检包括了尿常规、中段尿培养、尿三杯检验、阿迪氏计数、尿蛋白定量等等项目。
因此说尿检不等同于尿常规检查,但平常通俗所说的“尿检”多指查尿常规。
尿常规的检查对泌尿道感染、结石、胆道阻塞、急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变症状群等疾病有筛检预报性作用。
尿常规(尿检)——“三大常规项目之一”
去医院看病,免不了要作一些检查,其中三大常规:及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最常用。
膀胱炎尿检该如何分辨
膀胱炎患者首选检查便是尿常规。尿常规往往可以有少量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尿严重时红细胞较多。尿蛋白常为阴性或微量,尿沉渣内白细胞显著增加,尿红细胞可增加,仅少部分患者有较明线的镜下血尿。
尿常规还可以分辨腺性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和慢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是一种癌前病变,是一种增生与化生共存的病变,它与慢性膀胱炎在表现上有一定相似性,都可以有尿频、尿急、尿痛,偶伴血尿的表现。但慢性膀胱炎的患者尿常规检查往往白细胞增多,尿培养有时能发现致病的细菌,抗生素治疗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一般间质性膀胱炎的患者往往是正常的,而慢性膀胱炎的患者尿中往往存在白细胞,培养也可以见细菌生长。
尿检如何分辨膀胱炎,就是通过对尿液沉渣中的白细胞含量来区分的,尿检结果白细胞增多的为慢性膀胱炎,而且培养尿液是会生长出致病的细菌,而间质性膀胱炎的白细胞含量往往是正常的,腺性膀胱炎则是癌前病变,是一种增生与化生共存的病变,症状与慢性膀胱炎相似,通过对比就可以分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