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上巨虚的定位和主治 上巨虚的定位

上巨虚的定位和主治 上巨虚的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外膝眼”(膝盖骨下部外侧的浅窝)下面6寸,横向则距离小腿骨棱外边食指粗细的位置。

小孩脾胃虚弱怎么推拿

分推膻中

定位: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腹从膻中向两边分推至乳头处,推30-50次。

揉按胃俞

定位:位于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揉按胃俞50-1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揉按上巨虚

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上巨虚1-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环摩关元

定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推拿方法:用手掌环形摩擦关元五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宝宝消化不良按摩手法图解

定位: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按摩:用拇指指腹轻柔匀速地回旋按揉中脘穴。

定位:天枢位于腹中部,距脐中2寸。

按摩:用拇指指腹匀速回旋按揉天枢穴2-3分钟。

定位:合谷位于手背的第一,第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按摩:用拇指指腹匀速回旋按摩两手的合谷穴,至潮红发热为度。

定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处。

按摩:用拇指指腹依次按揉足三里,以皮肤潮红发热为度。

定位:上巨虚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处。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上巨虚,以皮肤潮红发热为度。

下巨虚的定位与主治 下巨虚的定位

科学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快速取穴:

1.坐位屈膝, 先确定条口,从条口向下量1横指,在胫,腓骨之间可触及一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

2.在小腿外侧,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中指)处,按压有酸胀感。

犊鼻定位: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解溪定位: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条口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上巨虚和下巨虚位置图 上巨虚和下巨虚保健用法

1.慢性腹泻,大便稀薄的患者,可用艾条先灸下巨虚,再灸上巨虚,每穴3-5壮,坚持数日即可缓解症状。

2.拇指揉按上巨虚5-10下,然后自上巨虚向下巨虚推按10下,再按下巨虚5-10下,反复3-5次,可以起到调理肠胃,缓解便秘的作用。

刮痧对肠胃有作用吗 强健脾胃刮天枢穴

定位:在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

刮拭功效:理气健脾,调中和胃,适宜于治疗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

配伍:配足三里治腹胀肠鸣;配气海至绕脐痛;配上巨虚,下巨虚治便秘,腹泻。

上巨虚和下巨虚的位置及功效

位置

上巨虚在胫、腓骨间之巨大空隙处,跷足抬脚,在巨大空隙处之上方,上巨虚属于足阳明胃经,为大肠之下合穴。而下巨虚在人体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功效

上巨虚和下巨虚是人体常见的穴位,都属于足阳明胃经腧穴,经常进行按摩可以治疗胃肠道疾病;其中上巨虚主治大肠的疾病,比如便秘、过敏性肠炎等;而下巨虚对于小肠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比如痢疾、泄泻等。

上巨虚的定位和主治 上巨虚的作用主治

上巨虚属足阳明胃经,同时又是大肠的下合穴,下合穴是六腑之气在人下肢上汇聚的穴位,而且只是在下肢上的3条阳经上汇聚,这一特点也决定了上巨虚在治疗脾胃疾病方面的独特作用。它能够调和肠胃,行气化瘀,整肠止泻,通经活络,多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肠鸣,腹痛,泄泻,便秘,下肢痿痹,脚气等症。

小儿脾胃虚弱推拿图解 揉按上巨虚

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上巨虚1-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上巨虚和下巨虚位置图

上巨虚位于足三里穴下3寸,下巨虚位于足三里穴下6寸。先找到足三里穴,由此往下四横指,就是上巨虚,上巨虚再往下4横指,即为下巨虚。

足三里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相关推荐

慢性阑尾炎的按摩治疗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以持续性伴阵发加剧的下腹痛,肌紧张,反跳痛为主要特征,可发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少年。急性起病多在上腹部或者肚脐周围,为阵发性,说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急性阑尾炎最好选择手术治疗,而慢性阑尾炎则可以选择按摩治疗。 按摩治疗当以缓急止痛,清热通腑,行气活血为主,手法宜使用泻法。嘱患者取仰卧位,下肢屈曲,施术者站于患者右侧,以拇指指腹逆时针按揉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三穴3-5分钟左右,按揉足三里和上巨虚两穴时,可稍用力,以皮肤微汗为度。此外,按摩天枢、上巨虚、足三里时,向头部方

上巨虚一按疼痛的原因 上巨虚和下巨虚的区别

主要有以下不同。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上巨虚和下巨虚两者的位置是不一样的,上巨虚在胫、腓骨间之巨大空隙处,跷足抬脚,在巨大空隙处之上方;而下巨虚在人体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其次就是上巨虚主要用于治疗大肠类疾病;而下巨虚主要用于治疗小肠类疾病,作用具有一定不同。

哪些是治疗便秘的穴位

治疗便秘的穴位: 1、天枢 【标准定位】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两侧2寸处。 【主治疾病】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2、大横 【标准定位】横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距脐中4寸。 【主治疾病】泄泻,便秘,腹痛 3、大肠腧 【标准定位】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 4、支沟 【标准定位】伸臂俯掌,于手背腕横纹中点直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与间使穴相对取穴。 【主治疾病】消化

肚子胀刮痧方法

肚子胀刮痧方法一 取穴: 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均取双侧)。 治法: 用刮痧法中的补法,先刮天枢,再刮足三里、上巨虚至皮微红充血为止。每日1次,中病即止。 主治: 腹部术后腹胀。屡用效佳。天枢穴施术要避开手术切口处,可向左或右移开0.5寸处即可。 肚子胀刮痧方法二 取穴: 脊柱两侧,胸8至腰骶椎及其两侧,脐侧区,下腹部,膝眼下。 治法: 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从大椎至骶4)轻刮3行,至泛红为止,再重点刮胸8~12与腰骶椎及其两侧,用平泻法共刮5行,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刮脐侧区、下腹部、膝眼下。每日1次。

按摩手法解酒肠胃不适

在中医里面认为,经常做穴位按摩,可以帮助健胃消食、化积滞等胃部养生。足三里、下脘、四缝等这几个穴位就是肠胃问题的关键穴位。 足三里穴 脾胃是后天之本,足三里就是人体里的一株灵芝仙草,用好它,几乎包治百病。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对消化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比如腹泻了按摩它可以止泻,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我们中医里有句话叫“肚腹三里留”,大致意思就是胃肠消化方面的问题,用足三里里就能治好。养胃护胃,扎针的方法效果好,按摩、刮痧等其他方法效果也一样。 四缝穴 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四

肚子胀刮痧方法

取穴: 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均取双侧)。 治法: 用刮痧法中的补法,先刮天枢,再刮足三里、上巨虚至皮微红充血为止。每日1次,中病即止。 主治: 腹部术后腹胀。屡用效佳。天枢穴施术要避开手术切口处,可向左或右移开0.5寸处即可。 取穴: 脊柱两侧,胸8至腰骶椎及其两侧,脐侧区,下腹部,膝眼下。 治法: 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从大椎至骶4)轻刮3行,至泛红为止,再重点刮胸8~12与腰骶椎及其两侧,用平泻法共刮5行,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刮脐侧区、下腹部、膝眼下。每日1次。 主治: 腹胀或与腹痛并见。。临床屡

上巨虚是哪条经的

上巨虚穴,经穴名。见《千金翼方》。《灵枢。本输》名巨虚上廉。属足阳明胃经。大肠之下合穴。穴义为,胃经气血在处于较低的天部层次。 1、上巨虚:上,上部也。巨,范围巨大也。虚,虚少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处于较低的天部层次,较高的天部层次气血物质虚少。 2、本穴物质为足三里穴传来的气化之气,因其气水湿较多而滞重,至本穴后所处为较低的天部层次,天之上部的气血相对处于空虚之状,故名。巨虚上廉穴等其余穴名之名意与上巨虚同,上廉穴,指上部气血物质虚少、廉洁之意。 3、大肠合穴: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之气,其性及

上巨虚和下巨虚的区别 上巨虚和下巨虚的作用

上巨虚为大肠的小合穴,下巨虚为小肠的下合穴。经络中的下合穴是指脉气从足三阳经上分出,注入六腑的部位,所以下合穴和六腑的关系非常紧密。小肠,大肠作为人体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之一,基本任务就是参与体内的各种代谢与排泄。现代人“文明病”,“富贵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机体新陈代谢与排泄功能的障碍与紊乱,因而,像体内营养过剩,脂肪堆积,形体肥胖等疾病,都可取上,下巨虚穴进行必要的调整。 上巨虚功能主治:理气和胃,消积化滞,疏经调气,清利湿热,主治腰痛,痢疾,肠鸣,便秘,泄泻,肠痈,下肢瘫痪等。 下巨虚功能主治:调

上巨虚一按疼痛的原因 术后腹胀可以按摩上巨虚

可以。 手术后感觉腹胀,那么是可以通过按摩上巨虚进行缓解的,因为术后腹胀以气机淤滞为主要病机;而上巨虚主要是用于大肠疾病治疗,具有一定通调大肠气机的作用,配伍胃经下合穴足三里,加强调理肠胃的作用,有利于缓解术后腹胀。

按哪个部位可以治便秘

1.水道穴 定位 水道穴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 功能主治 主治小腹胀痛,小便不利,痛经,不孕,遗尿,便秘,月经不调,疝气等。 2.足三里 定位 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1横指。 功能主治 主治胃痛,恶心,呕吐,呃逆,噎膈,纳呆,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乳痈,目疾,喉痹,头痛,失眠,眩晕,心悸,怔忡,气喘,虚劳,黄疸,水肿,癫痫,下肢痹痛,瘫痪或麻痹,脚气,急、慢性胃肠炎,溃疡病,胰腺炎,胆囊炎,阑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