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肺热的辨证施护

肺热的辨证施护

(1)一般护理:

①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气,加强空气消毒。

②严格观察咳嗽咯痰情况,痰液的性状是分期的重要依据。做好痰液、痰具的消毒。

③重视口腔清洁,咯痰后应漱口。

(2)初期护理:

①按风温邪犯肺卫证护理。

②注意胸痛及痰量的变化。若咯痰日见增多,正确记录痰量、颜色,以资早期诊断。

(3)成痈期扩理:

①观察发热、胸痛、痰液的量、颜色、气味的变化。若热盛、痰黄浊、腥臭、量多,则是本期的重要表现。

②痰液经石碳酸"84"消毒液消毒后倾倒,痰具经常消毒。

③每日作口腔护理,咯痰后嗽口。

④胸痛较剧者可取侧卧位,或宽胶布束胸,减少局部活动量而减轻疼痛。

⑤饮食宜素半流,高热宜多进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油腻、煎炸食品。

⑥高热应及时予以降温处理,可参照"风温气分证"护理内容。

(4)溃脓期:

①本期护理重点在排痰。根据病灶位置以空心掌拍背或体位引流,以便痰液排出顺畅。

②观察痰液咯出难易,痰液性状、量,并及时留取标本,送验。

③做好痰液、痰具消毒。

④每日做好口腔清洁护理。

⑤痰粘稠不易咯出时,可遵医嘱内服竹沥水化痰。或中药鱼腥草液雾化吸入,咯出无力者应吸痰。

⑥痈溃脓痰排出后,食欲增进,脾胃功能初复时仍需予软食、易消化、富营养食品,少食油腻,可每日食豆浆一碗、薏仁粥等清补食品。

(5)恢复期:

①可适当下床活动,以逐渐增强体力,但勿过劳。

②饮食中应逐渐增加补养肺食品,应忌用油腻、辛辣及热性食物,戒烟酒。

4、养生指导

(1)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和体力,选择适当项目进行锻炼,如气功、呼吸操,散步、太极拳等。

(2)预防感冒。

(3)戒烟,禁食辛辣热伤阴之食品。

(4)有咳嗽等呼吸道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早期诊断的及时治疗。

(5)及时就诊肺热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可选择中医科。

辨证施治

1.肺阴虚证

证候:干咳,痰少黏白,或痰中带血丝,咽喉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则:养阴润肺,佐以清肺热。主方: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常用药:沙参、麦门冬、百合、玄参、天花粉、玉竹、白扁豆、桑白皮、浙贝、桔梗、太子参

2.心阴虚证

证候: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心悸,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则:滋养心阴,佐以清心热。主方:天王补心丹。常用药:天冬、生地、玄参、丹参、酸枣仁、远志、茯苓、当归、淡竹叶;

3.脾胃阴虚证

证候:不思饮食,大便硬结,口干唇燥,甚或干呕,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则:养阴和胃,佐以清胃热。主方:益胃汤。常用药:沙参、麦冬、白芍、淮山药、石斛、天花粉、蜂蜜、葛根;

4.肝阴虚证

证候:两目干涩,头痛头晕,视物不明,舌红少津,脉弦细数。治则:滋养肝阴,佐以清肝热。主方:四物汤,一贯煎。常用药:生地、白芍、当归、何首乌、木瓜、女贞子、旱莲草、牡丹皮、枸杞、菊花、钩藤。

5.肾阴虚证

证候:腰酸腿软,头晕耳鸣,遗精健忘,尿少,头发皮肤干枯,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则:滋补肾阴,佐以清下焦热。主方:六味地黄丸。常用药:熟地、淮山药、枸杞、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知母、黄柏、菊花、麦冬、五味子。

除上述方药外,可随症加减。潮热加鳖甲、地骨皮;盗汗加五味子、乌梅、牡蛎、浮小麦;烦躁不安加黄连、淡竹叶、栀子。根据阴阳互根、阳中求阴理论,加少量补阳之品,如肉桂、附子、菟丝子、巴戟天、寄生、牛膝等。

阴虚病证由于病因不一,首先导致相关某脏病变,五脏互关,久则可累及它脏,症状表现多端,治疗大法当滋养阴液,佐以清虚热。

咳嗽怎样辨证施护

详细了解咳嗽时发病情况,是否有发热畏寒等外感症状及肺、脾、肝等内伤症状,从而辨明病因,辨别外感咳嗽或内伤咳嗽,对辨证施护具有指导意义。

(1)咳嗽护理应特别注意病室的室温和湿度,寒暖应适宜,保持一定的湿度。并注意随天气的变化给患儿增减衣服,避免外感。

(2)不论是外感咳嗽或内伤咳嗽,均禁止在患儿病室内或寝室内吸烟,加强通气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加强口腔清洁护理,稍大小儿每天早晨养成按时刷牙的习惯,或用淡盐水,金银花水漱口,较小的婴儿可用棉球蘸上药液擦洗口腔,每天3~4次。

(4)咳嗽患儿的饮食及营养水分的补充极为重要。一般给易消化,高热量的流质或半流质,并多饮水,能使口腔清洁,又能补充体内能量的消耗,并能稀释毒素,以助排泄,外感咳嗽者,饮食应特别注意清淡。

(5)咳嗽多痰,应准备好痰具和废纸,让病儿取侧卧位或经常变换体位,并用手由后背两侧向中间轻轻拍打以促痰液排出。

(6)忌擅自应用峻猛的镇咳药如可待因、吗啡、罂粟壳等。若患儿咳嗽剧烈,影响睡眠时而肺部感染已经控制,或咳嗽稍剧即导致痰中带血,而必须应用镇咳药时,应请示医生再用。

(7)雾化吸入:氟美松2~5mg,α糜蛋白酶1支,庆大霉素4万μ,生理盐水100~150ml,超声雾化吸入,1日1~2次。

阳虚内热的辨证施治

内热以五内之火,热由内生,病在阴分,故内热者宜清凉,不宜升散,升散则内火愈炽,火空则发也。但内热之证,亦有虚实,实者宜从正治,虚者当从反治。

1.五脏实热

凡实热之在内者,古法治分五脏,宜从正治、宜疏下。

(1)心热证候:口舌糜烂、生疮、舌尖红、多动心烦、急躁不安等。治则:清心降火。主方:泻心汤、导赤散、安神丸。

(2)肝热证候:急躁易怒、头痛眩晕、目赤耳鸣耳聋、口苦咽干。两胁疼痛,小便赤涩。治则:清肝泻火。主方:泻青丸、柴胡饮子、龙胆泻肝汤。

(3)脾热证候:目疮口臭,烦渴易饥,渴喜凉饮、口燥唇干,口腔溃疡、大便秘结,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等。治则:泻脾胃伏火。主方:泻黄散(又名泻脾散)。

(4)肺热证候:咳嗽时发、咽喉干疼、呕吐黄痰、便秘尿赤,胸膈烦热。治则:清上泄下,泻火通便。主方:轻则泻白散、地骨皮散,重则凉膈散。

(5)肾热证候: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小腹胀满,尿闭不通。治则:滋肾清热,降火。主方:滋肾丸,滋阴八味丸。

2.五脏虚热

虚热宜调补,凡元气虚而热者,必真阴不足,皆假热证也,宜从反治。

(1)心脾肺气虚假热者,五君子煎,人参理中汤。

(2)五脏气血俱虚假热者,五福饮。

(3)肝肾真阴不足假热者,轻则六味地黄汤,甚则理阴煎。肝肾血虚假热者,大营煎,五物煎。肝肾阴虚,上热下寒,则阳无所附而格阳为热者,六味回阳饮,或八味地黄汤。肝经血虚生风而热者,四物加天麻,钩藤。

(4)汗后血虚而热甚者,六神散加粳米。汗后气虚而恶寒发热者,补中益气汤。汗后阴虚,阳无所附而热者,四物汤加人参,黄芪。汗后阳虚,阴无所附而热者,四君子加川芎,当归。

肺气虚辨证施治

1.肺脏虚损、肺气不足

(1)证候气短喘促,或咳嗽,声音低微,神疲乏力,血压偏低,面色淡白或自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者。

(2)治则补益肺气。

(3)主方保元汤加五味子。

(4)方药人参、黄芪、生姜、五味子、炙甘草,加水煎煮,取汁,日服3次;或用开水浸泡,代茶饮。也可用人参胡桃汤加五味子:人参、胡桃仁、生姜、五味子,加水煎煮取汁,日服3次。

2.易患风寒感冒者

(1)证候鼻塞、头昏头痛、恶风寒、疲倦乏力、舌苔薄白、脉浮无力者。

(2)治则全身疲倦,恶寒无力。

(3)主方玉屏风散加紫苏。

(4)方药黄芪、白术、防风、生姜、紫苏。加水煎煮取汁,日服3次。未患感冒,当益肺气固表,宜用玉屏风散(前方去紫苏)煎汤口服,1日2次。或用玉屏风丸1次6克(或冲剂),1日2次。也可用北芪片1次片,1日2次;或用人参北芪片,1次片,1日2次。

3.虚寒性慢性鼻窦炎

(1)证候头昏、恶寒、自汗等。

(2)治则以补肺气为主,兼以通窍、解毒。

(3)主方鼻通宁滴剂滴鼻,或用鼻通丸,均加服北芪片。

(4)方药辛荑、苍耳子(鼻通宁滴剂)。用法:1次~2滴,每日3次。辛荑、不食草、白芷、薄荷、黄芩、甘草(鼻通丸),用法:1次丸,1日2次。

4.肺气阴两虚兼肾阴不足

(1)证候阴虚内热、舌红口干、干咳少痰、手足心发热、失眠盗汗、梦遗失精、大便干燥等症状。

(2)治则滋肾润肺、清虚热止干咳的作用。

(3)主方补阴煎加减。

(4)方药生地、麦冬、天冬、北沙参、地骨皮、女贞子、天花粉、甘草。

5.肺气虚兼肾阳不足

(1)证候形寒而畏冷、清涕不收、小便频数、余沥不禁者。

(2)治则补气温肾。

(3)主方保元汤。

(4)方药人参、黄芪、肉桂、生姜、炙甘草。加水煎煮取汁,口服1日~3次。

甲亢突眼症怎么回事

现在环境污染严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生病患者不仅非常的痛苦,患者的家属也都跟着操心劳累还有很多负担,甲亢突眼症这种疾病现在很长见,有很多人还是对这个疾病情况不懂,其实不用担心是可以治疗的,所以今天跟大家细细的讲述一下甲亢突眼症,让大家对它有个深入的了解。

甲亢性突眼的发病率很高,会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对身心及身体都带来极大的影响,对甲亢性突眼疾病要早进行根治,千万不可让疾病反复发作,以免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危害,甲亢性突眼是由于甲亢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

表现为眼突,虽然表面上看上去与其他突眼无异,但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危害!那么甲亢性突眼发病特征是什么呢?首先,甲亢性突眼可能发生在甲亢症状之前,也可以同时出现,又或者在之后,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类是非浸润性眼病,又称单纯性突眼、良性突眼,甲亢患者40%-90%均有此种改变,常随着甲亢被控制而好转,预后良好。第二类是浸润性突眼,又称内分泌浸润性突眼征、恶性突眼病、进行性突眼征,是一种危及视力并且损伤外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突眼与甲亢出现的时间可以不一致。只有约25%的患者二者同时出现,另有患者突眼先于甲亢出现,时间6个月甚至4年不等。还有患者突眼滞后于甲亢出现,时间亦6个月甚至4年不等。

甲亢突眼的原因

单纯性突眼的原因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浸润性突眼除上述原因外,眶内软组织肿胀、增生和眼肌的明显病变使眼球明显突出,活动受限。患者往往有眼内异物感、眼部胀痛、畏光、流泪、复视、斜视、视野缩小及视力下降,严重者眼球固定、角膜溃疡或全眼球眼炎,甚至失明。

甲亢突眼的中西医结合的话治疗如何?

辨证施治、辨证施护、辨证施食是中医辨证学三大主要内容。辨证施治是根据病人的不同证候特点,施以不同的治疗方;辨证施护是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既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又能防止恶候之发生,防患于未然;辨证施食就是依据病人证候上的虚实寒热,采用寒热温凉之食,以利于病人之康复。

上面叙述了甲亢突眼症的情况,也让大家多多的关心患有这个疾病的人,多一点关爱,大家平时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多搜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医学知识,帮助我身边患有这些疾病的人们让他们快速的好起来,现在要相信医学考研是那么发达,医生的医术是那么的高明,所以任何疾病都是可以治愈的大家都不要担心,赶快收藏它吧它可能会对大家都有很大的帮助的,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肺热的辨证施护

1)一般护理:

①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气,加强空气消毒。

②严格观察咳嗽咯痰情况,痰液的性状是分期的重要依据。做好痰液、痰具的消毒。

③重视口腔清洁,咯痰后应漱口。

(2)初期护理:

①按风温邪犯肺卫证护理。

②注意胸痛及痰量的变化。若咯痰日见增多,正确记录痰量、颜色,以资早期诊断。

(3)成痈期护理:

①观察发热、胸痛、痰液的量、颜色、气味的变化。若热盛、痰黄浊、腥臭、量多,则是本期的重要表现。

②痰液经石碳酸"84"消毒液消毒后倾倒,痰具经常消毒。

③每日作口腔护理,咯痰后嗽口。

④胸痛较剧者可取侧卧位,或宽胶布束胸,减少局部活动量而减轻疼痛。

⑤饮食宜素半流,高热宜多进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油腻、煎炸食品。

⑥高热应及时予以降温处理,可参照"风温气分证"护理内容。

(4)溃脓期:

①本期护理重点在排痰。根据病灶位置以空心掌拍背或体位引流,以便痰液排出顺畅。

②观察痰液咯出难易,痰液性状、量,并及时留取标本,送验。

③做好痰液、痰具消毒。

④每日做好口腔清洁护理。

⑤痰粘稠不易咯出时,可遵医嘱内服竹沥水化痰。或中药鱼腥草液雾化吸入,咯出无力者应吸痰。

⑥痈溃脓痰排出后,食欲增进,脾胃功能初复时仍需予软食、易消化、富营养食品,少食油腻,可每日食豆浆一碗、薏仁粥等清补食品。

(5)恢复期:

①可适当下床活动,以逐渐增强体力,但勿过劳。

②饮食中应逐渐增加补养肺食品,应忌用油腻、辛辣及热性食物,戒烟酒。

4、养生指导

(1)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和体力,选择适当项目进行锻炼,如气功、呼吸操,散步、太极拳等。

(2)预防感冒。

(3)戒烟,禁食辛辣热伤阴之食品。

(4)有咳嗽等呼吸道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早期诊断的及时治疗。

(5)及时就诊肺热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可选择中医科。

肺上火的辨证施治

1.肺实热证

(1)证候发热,口渴,咳嗽,胸痛、咯黄痰或腥臭脓痰、咽喉红肿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

(2)治则清热宣肺。

(3)主方轻症可用桑菊饮加减、重症可用清金化痰汤加减。

2.肺阴虚证

(1)证候干咳少痰,或痰少而黏稠,不易咳出,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

(2)治则养阴清肺。

(3)主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相关推荐

中风的辨证施治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治则: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主方:镇肝熄风汤加减。方药:怀牛膝、代赭石、龙骨、牡蛎、白芍、玄参、龟板、天冬、茵陈、川楝子、生麦芽、甘草。 如肝阳上亢甚者加天麻、钩藤以增强平肝熄风之力;心烦甚者加栀子、黄芩以清热除烦;头痛较重者加羚羊角、石决明、夏枯草以清熄风阳;痰热较重者,加胆星、竹沥、川贝母以清化痰热。 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

精神疾病的新疗法有哪些

一、预防与调养:舒畅,以减少发病。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应辨证施护。要尊重病人的人格,切忌态度生硬、指责训斥,应镇静、亲切、言语温和。清新的空气,柔和的光线,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可增加病人的安全感,能稳定其情绪,减少兴奋躁动。 二、严格按医嘱按时按量服药:精神病最新疗法包括坚持药物治疗。首先,无论病人自我感觉多么良好,都不要擅自停药或减药,必要时还可在专家指导下将药物适当加量。其次,给病人创造宽松、愉快的生活环境,消除复发的心理诱因,家属最好也了解精神病相关知识,督促病人按时、按量服药。 三、病情好转也

心悸的辨证施治

1.心虚胆怯 证候: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治则:镇惊定志,养心安神。主方:安神定志丸。 可加琥珀、磁石重镇安神。 2.心脾两虚 证候: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少寐多梦,健忘,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腹胀便溏,舌淡红,脉细弱。治则:补血养心,益气安神。主方:归脾汤。 若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心烦失眠,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面色无华,舌淡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为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养心安神,用炙甘草汤加减。气虚甚者加黄芪、党参;

中医辨证肺气虚

肺气虚证是指肺气虚弱、肺、功能活动减弱所表现证候。 多由久咳耗伤肺气或久病引起肺虚或气生成不足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咳喘无力 气短 动则尤甚, 痰多清稀;声低懒言、面色淡白、神倦疲乏;或有恶风自汗、易感冒;舌淡苔白、脉虚。 病机分析:本证以咳喘无力气短和全身功能减退为诊断要点;肺气亏损故咳喘无力,气短动则气促肺气不足,输布水液功能减弱水液停聚肺系,聚而成痰随肺气上逆所以痰多清稀; 肺气虚则声低懒言;面色淡白神倦疲乏;舌淡苔白脉虚为气虚之征,肺气虚不能卫外腠理不固故自汗恶风。防御功能减退因此易感冒。 相似证

心火旺的辨证施治

1.心火上炎 症状:发热,口渴,心烦,失眠,便秘,尿黄,面红,口舌生疮、溃烂疼痛为主,舌尖红绛,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降火。 方药:泻心汤合凉膈散 2.心火下移 症状:发热,口渴,心烦,失眠,便秘,尿黄,面红,由于心火炽盛,灼伤津液,以致尿少色赤而排尿灼热涩痛,舌尖红绛,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滋阴清火利尿。 方药:导赤散 3.心火迫血妄行 发热,口渴,心烦,失眠,便秘,尿黄,面红,吐血、衄血表现突出者,舌尖红绛,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小蓟饮子 4.热扰心神/热闭心神 发热,口渴

上火的辨证施治

.辨别虚实论治 (1)实火实火指阳热亢盛实热证,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多由于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辛辣所致,精神过度刺激、脏腑功能活动失调亦可引起。证候:高热,头痛,目赤,渴喜冷饮,烦躁,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干或起芒刺,脉数实,甚或吐血、鼻出血等。治则: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常用中成药有三黄片、黄连上清丸、牛黄清胃丸、清热解毒口服液等。 (2)虚火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虚弱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根据病机不同,一般将虚火进一步分为

咳血中医辨证 燥热伤肺咳血

症状:咳血、痰中带血,以痰中带有血丝为常见症状,伴有干咳、无痰、呛咳、痰少、咳嗽胸痛、鼻燥咽干、身热、怕冷等症状,多与秋季肺炎、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相似。 治则:润燥清热、凉血止血 方剂:沙参15g、麦冬15g、地骨皮15g、炙桑白皮15g、杏仁15g、川贝10g、芦根30g、侧柏叶15g、藕节15g、茅根30g,将上药水煎服,分3次服用。

口干的辨证施治

1.外感风热 证候:口干而饮水稍多,伴发热恶风,脉浮,多见于外感温热病得初期,津液损伤较轻。主方:银翘散加减。 2.胃火炽盛 证候:口干而喜冷饮,伴烦躁易怒,大便干燥,小便发黄,面红,舌红,脉实有力。主方:白虎汤加减。 3.阴虚 证候:口干而不多饮,伴颧红、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弱。主方:知柏地黄丸加减。 4.湿热 证候:口干而不多饮,兼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苔黄腻,脉滑数力可。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5.痰饮内停 证候:口干不喜饮,或喜热饮,但饮水不多,甚至口干欲饮水,水入即吐,舌胖质淡苔润滑,脉弦无力,

上火如何辨证施治

1.辨别虚实论治(1)实火实火指阳热亢盛实热证,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多由于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辛辣所致,精神过度刺激、脏腑功能活动失调亦可引起。证候:高热,头痛,目赤,渴喜冷饮,烦躁,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干或起芒刺,脉数实,甚或吐血、鼻出血等。治则: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常用中成药有三黄片、黄连上清丸、牛黄清胃丸、清热解毒口服液等。(2)虚火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虚弱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根据病机不同,一般将虚火进一步分为阴

胎毒的辨证施治

1.胎毒发热 (1)证候 见壮热,面赤口闭,呼吸气热,眼泡浮肿,气急喘满,啼叫惊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2)治则 泻火解毒。 (3)主方 凉膈散。 (4)方药 大黄、朴硝、甘草、山栀仁、薄荷、黄芩、连翘等。 2.胎毒发寒 (1)证候 面色青白,昏昏欲睡,吮乳泻白,呼吸气冷,身起寒栗,曲足握拳,啼哭不休,或口噤不开。 (2)治则 温中祛寒解毒,回阳救逆。 (3)主方 四逆汤加减。 (4)方药 干姜、附子、甘草等。 3.胎毒发搐 (1)证候 频频作搐,身热面青,牙关紧闭,气逆痰鸣,腰直身僵,双目上视,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