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治疗可以防止青光眼致盲
早期治疗可以防止青光眼致盲
我国原发性青光眼的患病率约为0.21%~1.75%,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4%。随着传染性眼病的逐渐被控制及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青光眼已成为我国当前主要致盲病之一。
青光眼致盲的人数占全体盲人的5.3%~21%。青光眼越早发生,越是早期引起视力损伤者,其失明可能性越高。
目前尚无确切的预防办法。但早期检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能控制青光眼,防止视力进一步损害。青光眼引起的视力丢失是永久性不可逆的,这就是35岁以上人群需要常规眼部保健检查的重要性所在。
通常青光眼通过滴用一些眼药水及眼药便可得到有效的控制,大部分病历需要手术治疗。治疗的目的就是要降低眼内压,以防止视力的进一步损失。
青光眼的表现与其类型有很大关系,原发开角型青光眼一般呈无痛性稳步进展,没有先兆。它能在你不知不觉中逐步损害你的视力。它的首发指征常是在视力受损后才被发现。
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是由于眼内排液通道突然闭塞,眼内压急剧增高所致,通常伴有雾视、虹视、眼红、眼剧痛及头痛、恶心、呕吐等。
青光眼到底能治好吗
如果及早发现青光眼病情,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还是可以将视力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防止青光眼病情恶化的。最常使用的治疗青光眼的方法是降低和控制眼压,可使用0.5%噻吗心安、1%匹罗卡品等药物抑制房水生成,控制眼压。若情况严重,应进行房角切开术,小梁切开术或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稳定视力。手术之后,常使用噻吗心安等药物控制眼压。青光眼患者在进行手术后,一定要非常注意护理,才能有利于术后康复。要防止头部大幅度运动,避免咳嗽,为伤口愈合营造良好的环境。手术后患者要注意日常用眼健康,不要长期处于过暗或过亮的环境下。经常到医院进行检查和复诊,控制眼压。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青光眼致盲的原因
很多患了青光眼的病人因为种种原因不注意从而导致了失明的后果.那么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去看看青光眼导致失明的原因有哪些吧.
青光眼导致失明的原因:
1.症状不明显,容易忽略:
开角型青光眼及一部分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因为没有任何症状,病人不知道自己眼睛有病,一旦发现已是晚期或已失明。
2.不听医生劝告:
病人不听医生劝告,不信任医生,不愿做任何检查,将最好的治疗时机错过。
3.对青光眼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有些人只是拼命工作,对自己的疾病满不在乎从不看病,直到感觉视野缩小,才到医院诊治。这时往往已是极晚期,一只眼白白丢掉。
4.不按时用药:
不能按时用药,有症状时就点药,没有症状时就不点药,从不测量眼压,也不知自己点药后眼压控制的怎样。不合理的用药耽误了治疗。
5.恐惧手术,一拖再拖:
对医生劝告听不进去。恐惧手术,对手术前的医生交待手术预后问题,不能正确对待,总怕手术后会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对手术一拖再拖,直到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6.放弃复检:
有些手术后的病人,因症状消失,便以为青光眼已完全治愈,而忽略追踪观察、定期监测,有些病人在术后不知不觉中失明。
7.只注意控制眼压,忽略其他因素:
有些病人手术后只注意观察眼压,而不检查视野是否有改变。有一部分病人在血流动力学方面异常,如患有心血管疾病、低血压及全血浓度增高等。由于这些因素有相互作用,使视神经长期处于慢性供血不足状态,从而造成视野进行性缩小,以致失明。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可知因为青光眼而失明的大多数都是因为自己疏忽的原因,所以对于患了青光眼我们一定要重视,决不能抱着轻视的态度.要不然导致的后果会很严重的.
怎么做才能避免青光眼被误诊
青光眼症状早期不明显,及时出现了明显的症状也会以为是其他眼部的疾病。青光眼治疗需要患者的准确诊断。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病,也是最容易造成失明的眼部疾病之一。对于青光眼的“声东击西”之“计”,第一要有预料,有防备,特别对老年人,有头痛脑涨时,要考虑有无眼病。第二,要及时识别,在观察躯体症状时,不可忽视眼科症状,经过检查识破假象,查明“真凶”,解除险象。除了医生要注意外,患者自己也应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要注意保护眼睛,特别是晚上不要用眼过度,看电视不要连续时间太长,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暴怒,以防止青光眼的发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躯体症状有头痛、眼睛剧痛或胀痛、虹视、恶心、呕吐,有的还有腹痛、腹泻或便秘等。虽然有眼部症状,但往往被忽视。有时,只根据其躯体症状,误诊为感冒或肠炎等,错过了青光眼的最佳治疗时机,甚至会造成失明。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分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三大类。原发性青光眼中又分为闭角型青光眼与开角型青光眼。在我国老年人中常见的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其发病特点是发病急,但眼科症状却不太明显,特别是它惯用“声东击西”的“诡计”,病在眼上,症状却表现在躯体的其他部位。容易造成误诊、误治。
发现眼睛胀痛、虹视、视力下降等症状,就应当到眼科检查,排除眼科疾病。眼科诊断青光眼并不难,有三大表现:一是眼压明显增高,正常人眼压20毫米汞柱,而青光眼患者的眼压达到50~80毫米汞柱,用手指抚摸眼球坚硬如石。二是有虹视现象,即看灯光时出现五彩缤纷的彩虹。三是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角膜水肿,呈雾状或毛玻璃状。发现上述情况后应立即治疗,降低眼压。但饕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阻止复发。
为什么糖尿病会导致患者失明
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青光眼致盲数占盲人总数的20%。青光眼的种类繁多,其中最难治的要首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其来势凶猛,痛苦之时常常痛不欲生,治愈率极低。糖尿病性青光眼多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常发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晚期,视网膜的缺血改变导致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继而引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由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展迅猛,视力急剧下降,可伴有眼痛、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发生眼内大量出血,药物治疗多难以奏效。手术治疗往往因术后新的滤过口再次粘连、闭合而造成手术失败。
2、骤盲白内障
糖尿病引起的白内障称为糖尿病性白内障或并发性白内障,在糖尿病并发的眼病中居第二位,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与血糖高、房水渗透压发生改变以及代谢紊乱所产生的毒性产物有关。高血糖引起的白内障又称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
在糖尿病的后期由于色素膜炎、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造成的晶状体代谢障碍引发的自内障又称并发性白内障。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主要发生在年轻的重症糖尿病患者中,在幼儿中也可发生,而中老年人比较少见。双眼多同时发病,进展速度快,常几天就可以成熟。糖尿病性白内障若在发病初期及时地控制血糖,变浑浊的晶状体可以部分恢复透明。晶状体一旦完全浑浊只有依靠手术复明。若治疗不及时,很快即可致盲,因此称为骤盲白内障。
健康小贴士:为了防治失明的发生,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控制好血糖,还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针对糖尿病的源头进行彻底根除,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并发症发生。
糖尿病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目前针对糖尿病,普通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病情,不能根治糖尿病,所以不要盲目求医。
6种眼睛易导致失明 需及时治疗
1.青光眼
青光眼是危险性较高的一种眼病,研究表明,我国患青光眼的人数一为500万一600万,青光眼致盲人数40万一50万。青光眼可分为急性青光眼、慢性青光眼和并发性青光眼。较危险,也较可怕的是慢性青光眼,因为此病开始没有明显症状,病人自我感觉不到,很难被发现。待感到不适、再经眼科医生检查确诊时已到了慢性青光眼的后期,此时视神经已有一定的损坏,病人的视野会日渐收窄,视力也渐渐减退,眼睛已严重受损,甚至完全失明。
2.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营养视神经的小血管发生梗阻、缺血引起视神经局部供血不足,产生梗塞,导致视力缺损。其发病往往比较突然,一般可致中等视力障碍,少数病人也可有严重的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3.黄斑病
老年性黄斑部退行性病变,是目前老人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此病发生的部位是在眼底视网膜的中央—黄斑部,这是产生视力功能最敏锐的部位。目前在美国,65岁以上的老人中,有1300万人催患老年性黄斑部退行性病变。患此病后,患者会逐渐出现不可逆转性的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4.眼底病
眼底病变也是失明的一大因素,最常见的是眼底出血,如有因糖尿病引起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高血压引起的眼底出血,有眼底动脉硬化引起的眼底出血等,它们均会导致视力障碍以至失明。此外,还有原发性视网膜脱落、外伤、视网膜血管疾病、视网膜中央动脉堵塞、视网膜中央静脉堵塞等,均可造成视力突然下降,如治疗不及时会引起视神经萎缩,造成永久性失明。
5.白内障
白内障是导致失明的第一大眼病,因晶状体变混浊引起。60岁以上的人群中,80%会被它困扰。白内障一旦确诊,就应尽早考虑进行手术,否则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因此中老年朋友如果视力越来越差、眼前有黑影,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过多的紫外线照射,别老用手揉眼睛,多吃胡萝卜、鱼类等食物。每隔45分钟就应远眺一次。
6.角膜病变
角膜病变也是致盲的一大原因。角膜位于眼睛的最外层,它最容易受到外伤,导致角膜混浊甚至是失明。在角膜病变中,角膜炎发病率非常高,如果治疗不及时不正确的话,就会导致失明,可能需要角膜移植。一旦出现怕光流泪,看不清时应及时治疗。
年轻妈妈因青光眼致盲
8日晚,年轻妈妈林女士晚上和孩子在家玩耍,孩子偶然用手捂住了她的右眼,林女士却突然发现左眼也看不见东西了,眼前是一片漆黑。第二天,林女士来到德州市中医院检查,结果让她大吃一惊,原来患了青光眼,左眼彻底失明了。
青光眼非老年人“专利”
很多人以为青光眼是老年人的“专利”,实际上,从刚出生的婴儿到耄耋之年的老人都有可能患上青光眼,而中年以上的妇女则最容易被青光眼“盯上”。
张丛林主任告诉记者,青光眼的男女比例接近1:3,“有的青光眼患者属于急性发作类型,眼压急剧升高,患者会感觉到头痛、眼痛视力锐减,多伴有恶心、呕吐,6—24小时即可完全失明。有的青光眼患者表现为慢性眼压升高,患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一段时间内还能保持较好的视力,但视野不断缩小;等到患者有症状时,已经到了视神经损害的晚期,医生和医学也无能为力了。”
因此,早期发现青光眼,早期预防和治疗,是让患者在有生之年保持一定的视觉功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的最有效的方法。为广而告之,世界医学眼科界设立了“世界青光眼日”和“世界青光眼周”,以警醒人们对青光眼的重视。
青光眼一旦致盲不可逆转
据了解,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不可逆转的、严重的损害,如不及时就诊治疗,视力可能全部丧失甚至失明。
青光眼是目前世界上致盲率排在第二位的眼科疾病,但青光眼导致的失明不像排名第一的白内障一样,可以通过手术恢复视力。青光眼致盲是不可逆的损害,不管怎么治疗都不能复明。“这也是青光眼这种眼科疾病最可怕的地方。”张丛林说。
青光眼要做哪些检查
1.查眼压在青光眼早期眼压常不稳定,一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因此,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有助于诊断。
2.眼底改变视盘凹陷增大是青光眼常见的体征之一,早期视盘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盘的生理凹陷逐渐扩大加深,最后可直达边缘,形成典型的青光眼杯状凹陷,视盘邻近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是视野缺损的基础,它出现在视盘或视野改变之前,因此,可作为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3.查视野视野是诊断开角型青光眼的一项重要检查,开角型青光眼在视盘出现病理性改变时就会出现视野缺损。
老年白内障和青光眼的表现有哪些
老年人才会得青光眼?错!四成青光眼患者年龄都在40岁以下,从几岁的娃娃到八九十岁的老人都可能患病,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在黑暗环境下长时间看手机更容易诱发青光眼。而青光眼导致的视力下降是不!可!逆!的!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
青光眼有什么危害?
青光眼会引起视神经萎缩,视力下降,即使治疗后,视力也不可能恢复,只能维持现有视力,使视力不再恶化。青光眼已经成为世界首位不可逆性的致盲疾病!青光眼导致的视野改变绝大多数是不可恢复的。
青光眼有哪些症状?
如果是急性青光眼发作,会出现头痛、眼睛痛、视力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而如果是开角型青光眼和部分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则往往症状不明显,甚至可能完全没有症状,等到病人到医院就诊时,通常已经发生较严重的视力损害和视野缺损。
青光眼该如何预防?
青光眼主要分为原发性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等。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而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都具有遗传因素,因此如果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应该进行早期检查,防止青光眼的发生。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青光眼保护视功能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应该提高警惕定期到医院检查,来防止青光眼造成的严重视力损失。
共同点
白内障和青光眼都是以视力下降为特点的老年人常见眼部疾病。
不同点
年龄不同
青光眼:从儿童到老年,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患青光眼,但是40岁以上的人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白内障:多见于40岁以上,且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多。
症状不同
青光眼:眼胀、头痛,视力下降显著,晨起阅读困难,晚间看灯光会出现晕圈。
白内障:感觉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看电视眼睛有时会痛的很难受。
发病眼睛
青光眼:双眼性病变,可双眼同时发病,或一眼起病,继发双眼失明。
白内障:单眼或双眼都有可能发病。
原因不同
青光眼:由于眼压升高所致。眼内压异常升高,并造成了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
白内障:由于晶状体混浊部位和视轴的关系有的会出现单眼复视或对强光源(如汽车灯)产生眩光。
损伤部位不同
青光眼:病理性眼压增高、特征性视神经与视野损害的疾病的统称,其损伤在于眼底。
白内障:晶状体混浊造成视物模糊的视力下降,一般是氧化过程造成晶状体混浊,病变位于晶状体。
高危人群不同
青光眼:糖尿病人群、家族有青光眼病史者、高血压人群、5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者、50岁以上人群。
白内障:眼睛有过外伤者,电脑族,老年人。
愈后不同
青光眼:不可逆的眼病,一旦致盲再无恢复视力的可能。
白内障:手术可以复明。
近视有那些危害与不便
1、视力低下,眼睛经常干涩和疲劳,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质量。长期戴镜,会导致生活工作不便。
2、中高度近视,会导致眼球突出,眼睑松弛,影响容貌。
3、升学、参军和找工作受限。
4、老年后因为花眼而必须配两副眼镜。
5、近视患者其白内障、青光眼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6、最主要的危害是,中高度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容易引发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出血和脱离而致盲。
据统计由于近视导致的眼盲,已仅次于白内障,青光眼而居第三位。
由于存在上述危害,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关系其一生的幸福。因此,对近视应该也必须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治疗,防止其无限制地发展,对此,无论从学生自身,还是从家长方面讲,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得了青光眼用药需要谨慎
青光眼患者有很多的东西和药物都是不能吃的,这些东西吃了会加重青光眼的病情,那么,青光眼患者有哪些药物需要谨慎服用的呢?下面和我们的专家一起去看看吧。对症用药是治疗疾病的原则之一,但是当你患有青光眼时,如出现了心绞痛、感冒等疾病的时候,就不能只根据心绞痛和感冒的症状而选择药物了,因为有些药物对于青光眼的影响很大,甚至会导致青光眼致盲。
一、青光眼患者应慎用抗心绞痛药物患有青光眼的心绞痛患者在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硝酸甘油时要慎重。这类药物会引起青光眼的急性发作,在使用前一定要将青光眼病情控制好,否则青光眼的急性发作会加重心绞痛。
二、青光眼患者应慎用抗休克血管活性药物患有青光眼的心血管病患者在抗休克治疗时,如果使用肾上腺素类、阿托品类药物,要注意此类药物在使用时会引起患者瞳孔散大,可能引起青光眼的急性发作。
三、青光眼患者应慎用晕车药健康人乘车、乘船时,服用1片晕车药即可缓解晕车,可青光眼患者却不宜随意用。因为这些晕车药多有抗胆碱作用,服用后会出现瞳孔散大、眼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副作用,青光眼患者一旦服用,极有可能诱发青光眼大发作,导致严重后果。
青光眼为什么容易误诊
主要为青光眼症状早期不明显,及时出现了明显的症状也会以为是其他眼部的疾病。青光眼治疗需要患者的准确诊断。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病,也是最容易造成失明的眼部疾病之一。对于青光眼的“声东击西”之“计”,第一要有预料,有防备,特别对老年人,有头痛脑涨时,要考虑有无眼病。第二,要及时识别,在观察躯体症状时,不可忽视眼科症状,经过检查识破假象,查明“真凶”,解除险象。除了医生要注意外,患者自己也应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要注意保护眼睛,特别是晚上不要用眼过度,看电视不要连续时间太长,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暴怒,以防止青光眼的发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躯体症状有头痛、眼睛剧痛或胀痛、虹视、恶心、呕吐,有的还有腹痛、腹泻或便秘等。虽然有眼部症状,但往往被忽视。有时,只根据其躯体症状,误诊为感冒或肠炎等,错过了青光眼的最佳治疗时机,甚至会造成失明。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分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三大类。原发性青光眼中又分为闭角型青光眼与开角型青光眼。在我国老年人中常见的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其发病特点是发病急,但眼科症状却不太明显,特别是它惯用“声东击西”的“诡计”,病在眼上,症状却表现在躯体的其他部位。容易造成误诊、误治。
发现眼睛胀痛、虹视、视力下降等症状,就应当到眼科检查,排除眼科疾病。眼科诊断青光眼并不难,有三大表现:一是眼压明显增高,正常人眼压20毫米汞柱,而青光眼患者的眼压达到50~80毫米汞柱,用手指抚摸眼球坚硬如石。二是有虹视现象,即看灯光时出现五彩缤纷的彩虹。三是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角膜水肿,呈雾状或毛玻璃状。发现上述情况后应立即治疗,降低眼压。但饕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阻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