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请问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措施有哪些

请问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措施有哪些

新生儿听力筛查程序包括初筛、复查、阳性病例追访、确诊、治疗和干预。首先在新生儿出生3-7天后,采用耳声发射测试技术进行听力的普遍筛查(初筛),筛出可疑人群(测试未通过人群),对未通过人群于生后42天进行复查,即第二次听力筛查,仍未通过的婴儿就要到经卫生行政部门确定、有诊断能力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听力损伤的诊断;要求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婴儿在生后3-6个月内接受诊断性检查,检查方法多采用脑干诱发电位技术和行为测听技术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婴儿听力损伤的程度和性质。对于已确诊为听力损伤的婴儿应立即给予听力语言的康复干预训练或者使用助听器。听力损伤的婴儿只要能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使他们获得语言学习和言语正常发育的机会,就可避免聋哑残疾的发生。此外要说明的是,对于已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婴儿也应进行1-3年的随访,因为新生儿听力筛查所发现的是婴儿出生时就有的听力损伤,而部分婴儿在出生时没有听力损伤,是以后才出现的,我们称其为延迟发生的听力损伤,多见于有耳聋家族史、使用耳毒性药物、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及患某些疾...

新生宝宝必须要做的听力筛查

什么是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对每一个新出生的宝宝在住院期间进行的听力学检测,主要是通过仪器来检测宝宝耳蜗的功能,而不是看宝宝是否听得见声音。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检查结果有“通过”和“未通过”两种。未通过的宝宝必须接受进一步的检查,最终确定是否真正存在听损伤以及听损伤的程度和性质。

哪些新生儿需要做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对象主要有2种,一是所有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二是对具有听力障碍高危因素新生儿。听力障碍高危因素: 1、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48小时及以上者; 2、早产(小于26周),或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 3、高胆红素血症; 4、有感音神经性和(或)传导性听力损失相关综合征的症状或体征者; 5、有儿童期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家族史者; 6、颅面部畸形,包括小耳症,外耳道畸形,腭裂等; 7、孕母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疱疹、毒浆体原虫病等。 8、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 9、出生时有缺氧窒息史,Apgar0-4分/1min或0-6分/5min; 10、机械通气5天以上; 11、细菌性脑膜炎。

新生儿出生后多久做听力筛查

正常出生的新生宝宝通常在出生48个小时之后接受初次听力筛查,如果宝宝出生后即住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情稳定后,在出院前再进行初次听力筛查。宝宝初次筛查未通过,要在出生后30天或42天左右接受听力复筛。宝宝复筛仍未通过,要在3个月内转诊至儿童听力诊断中心进行诊断性检查。检查确定是否真正存在听损伤,确诊为听损伤的,需要明确听损伤的程度和性质,及时进行相应的医学干预和康复。

新生儿做听力筛查的流程

新生儿听力筛查就是通过一种客观、简单和快速的方法,将可能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宝宝筛查出来,并进一步确诊和追踪观察。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用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都是无创性的。我国大多数医院采用耳声发射进行听力筛查,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主要用于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正常耳蜗可以产生一种很轻柔的声音,经过听骨链和鼓膜传导到外耳道,并可以被检测到。如果婴儿有蜗性听力损失,就不会产生耳声发射,用耳声发射(OAE)检测就通不过。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可以反映外耳、中耳、耳蜗及蜗神经通路的功能,自动听性脑干反应通不过,说明听觉通路上可能有问题。一般在宝宝睡眠安或静状态下,将大小合适的探头或耳罩放置在宝宝的一侧耳朵开始进行测试,做完一侧耳朵再做另外一侧耳朵。OAE或AABR通不过,都需要复筛或转诊。

做听力筛查的作用

为什么强调要在婴儿一出生就进行听力筛查呢?听觉系统的正常发育,取决于1岁以内这段敏感时期声音的足够刺激(包括足够的强度和时间),以及小儿对其听觉和语言中枢系统的应用。美国的研究显示,婴幼儿1岁以内的语言学习能力最强,即使在熟睡时,也能学习到大人对他们说的话,而1岁之后,这种能力逐渐消失。所以,对听力缺陷的患儿早期干预很重要。错过了最佳的康复时机才发现听力障碍,会发展为终身残疾,成为聋哑人。有权威研究显示,孩子如果在3个月被确诊听力缺陷并开始康复训练和治疗,直到3岁时,可掌握800个单词,这相当于3岁正常儿童掌握单词量的80%。如在6个月被确诊有问题并开始康复治疗,到3岁,掌握的单词量下降到600个;到2岁才诊断听力障碍、开始训练治疗,3岁时最多只能掌握100个单词。三四岁以后才诊断听力障碍,即使经过戴助听器、人工耳蜗手术等积极治疗,这时虽然能听到声音,但学习起来还是很吃力。后期,孩子的中枢神经对声音的分辨能力不如1岁的那么好。宝宝听外界声音的能力减退或丧失,获得语言的能力也会随之减退或丧失,无法说出让人们能理解的语言,因而不能与别人进行语言交流,最终只能成为聋哑人。遗憾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宝宝出生以后,一般情况下父母难以在1岁内发现其听力问题,多数孩子到了2-3岁不会说话时,才引起家长注意。这时才开展语言听力康复治疗,已错过了听力和语言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孩子能康复的机会很小。对有听力损伤的孩子早期进行干预治疗,使其听觉系统受到应有的声音刺激而不断发育完善,将会促使孩子的听力和语言能力达到或接近健康儿童的水平。尽可能早地发现有听力障碍的个体,使其在语言发育的关键年龄段之前就能得到适当的干预,以使语言发育不受到损害,无疑对提高人口素质、降低聋哑儿童的发生率,促进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如何正确看到听力筛查

一旦自己的宝宝不能通过听力筛查,父母往往会产生焦虑和不安,因此,需要对听力筛查结果有个正确的认识。一般来说,不能通过听力筛查仅仅表示听力学意义上可能存在异常,可能存在耳蜗的异常,也可能由于耳道狭小或堵塞影响了声音的传导,还可能是环境噪音过大或孩子配合不佳(活动或哭吵)所致。另外,检查人员缺乏经验有时也可能对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听力筛查只是筛查,并不能下定论,筛查报告单上一般也不会写上正常或异常,而是表达为“阴性”或“阳性”,“通过”或“未通过”等。如果首次筛查不能通过,父母不必过分担心,但必须进一步复查。若经过2-3次复查仍无法通过,则应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争取在生后3个月内作出明确诊断。如果耳声发射法听力筛查“通过”,能说明在孩子的外耳道记录到正常耳声反应,表明外周听觉器官功能正常。在有些情况下外周听觉器官正常,但存在蜗后神经通路异常,则无法被耳声发射法检查发现。此外,在孩子发育过程中,听力也可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受损,即使通过了听力筛查,也应该加强卫生保健,防止后天性听力障碍的发生。

让聋儿说话6个月前最关键

发现越早康复效果越好

耳聋是最常见的一种出生缺陷,也是最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儿童早期的听觉经验会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这种影响会延续至成年,甚至影响一生的生活质量。0~6岁儿童是在认知方面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也是最佳的语言获得期。许多耳聋的儿童,由于缺乏必要的听觉刺激,错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由于缺乏言语学习、社会适应,以及情感心理发展的必要刺激,相应的心智发育必然受到限制。

耳聋儿童最终的语言发育水平不取决于病变严重程度,而取决于其被发现和干预的早晚。不管听力损害的程度怎样,只要在6个月内适当干预,患儿的语言发育可以基本不受影响。早期干预的措施有验配助听器;对配戴助听器无效或效果甚微的聋儿要选择人工耳蜗植入;早期进行听觉言语训练等。残疾发现越早,康复效果越好,越有可能使残疾儿童回归正常社会生活。

出生1个月内进行听力筛查

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是及早发现耳聋患者的有效手段。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强烈推荐将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政策用于所有已建立起康复服务的国家和社区。我国卫生部于2004年将《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纳入到《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中。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所有新生儿都应接受听力筛查。无论是在医院顺产、非顺产或在家庭出生的新生儿,都要在出生后的1个月内由相关听力筛查中心进行筛查。所有未通过筛查者,要在3个月内开始相应的听力学和其他医学评估,以明确诊断。若发现永久性听力损伤者,要在6个月内进行干预。

大规模的筛查要求筛查技术简单、快速、便宜。现在用于新生儿听功能筛查的方法主要有自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ABR)法和耳声发射(OAE)法。通过筛查若发现感音神经性耳聋,要给患儿验配合适的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助听器与人工耳蜗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患儿,它们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通过特殊的电子线路来处理外界声音,使人体接受声信号刺激,都是一种辅助听力设备。不同之处在于,助听器类似扩音器,将声音进行放大,使患者得到部分听力补偿。但是对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没有明显效果,这是因为助听器无法使已经病变受损的听觉器官重新工作。助听器适合于轻度和部分重度耳聋的患者。而人工耳蜗适合于部分重度和极重度的耳聋者,这部分人使用助听器起不到任何作用。人工耳蜗可代替病变受损的听觉器官,将声音编码成电信号,直接刺激听神经产生听觉,所以人工耳蜗是这类患者重获听觉的最佳选择。

无论是配戴助听器还是植入人工耳蜗,都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期以及较长时间的康复训练,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类型

与其他筛查一样,新生儿听力筛查也有全体人群筛查( universal screening)和目标人群筛查( targeted screening)两种。

全体人群的新生儿听力筛查也称普遍筛查,即对每一出生的新生儿都要进行筛查。目标人群的新生儿听力筛查仅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筛查。由于并不是所有的先天性听力障碍患儿都有高危因素,因此,仅仅对目标人群进行筛查势必会漏诊一些患儿,全体人群筛查应该是努力的目标。只是由于全体人群的筛查成本较高,对组织工作的要求也较高,所以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先从目标人群筛查开始着手,随着方法学的逐步成熟和财政资源的El益丰富,再过渡到全体人群的筛查。我国目前总体上要求开展全体新生儿筛查,但在一些条件尚不具备的地方,可先行进行目标人群筛查。

新生儿有必要测听力吗

很有必要。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对每一个新出生的小儿,在住院期间进行的听力学检测。根据检查结果,将全体受试者分为通过筛查和未通过筛查两个。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技术,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一般仅用5~10分钟就可以完成测试。

新生儿在出生48小时以后,要接受初次听力筛查;未通过初筛者,在42天左右

接受听力复查;42天复查仍未通过者,在3个月左右进行听力诊断性检查。确诊为听损伤的患儿应及时到医院的专科进行相应的医学干预。

什么是胎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主要是检查宝宝听力方面有没有问题,是新生儿出生一段时间后必须要做的。因为正常的新生儿在胎儿时期听力就会形成,婴幼儿时期会渐渐发展到正常人的水平,但听力有问题的新生儿表现并不明显,往往很容易被爸爸妈妈忽略,从而造成新生儿一生的遗憾事,所以一定要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时间

1. 初步筛查过程( 初筛):即新生儿生后3-5天住院期间的听力筛查。

2. 第2次筛查过程( 复筛):即出生42天内的婴儿初筛没“通过”;或初筛“可疑”;甚至初筛已经“ 通过”,但属于听力损失高危儿如重症监护病房患儿,需要进行听力复筛。

所有3岁内的婴幼儿在保健专家或家长感到异常时,都应使用有效的评估手段进行整体发育评估,包括各发育阶段指标的常规监测、听力技能及双亲所关心的问题等。

对于听觉及言语发育观察表检查或简易听力计测听未通过,或双亲及监护人对其听力或言语感到有问题的婴幼儿,都应推荐到当地指定的耳鼻喉科或听力学中心进行听力学评估和言语-语言评估。

新生儿耳朵听力筛查大学问

你知道吗,当生命之花绽放,妈妈看到你无邪的笑脸;当你若有所思地看着这个世界时,妈妈心中荡漾起一波涟漪;当你的哭声、笑声响起,是妈妈听到的世上最华美的乐章……

他,是我们亲爱的宝贝,我们爱我们的宝贝。但是,你知道吗?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一些必要的关注和步骤是不能省掉的,比如听力筛查、比如应对感冒……不要因为你的疏忽,影响了宝宝的健康。

“我儿子出生后听力筛查没过,42天复查又没过,我们都担心死了,怎么办?”

“我的女儿月月已经1岁半了,但她现在还只会咿咿呀呀的,说的话没有人能听懂,虽说有句话说‘贵人话语迟’,但我们还是有点担忧,尤其是我们发现月月听声音时总喜欢侧着耳朵。”

在沈阳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咨询,这样焦急的声音。下面我们为您准备了这组宝宝健康专题,希望能对准妈妈、妈妈们,有所帮助。

每千名新生孩子中,有1。3名患听力障碍

沈阳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张东红介绍,我国7岁以下耳聋有80万,每年还在以3万人的速度增加,每1000名新出生的孩子中就有1。3名有听力障碍。因此,国家卫生部颁布《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规范实施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总体目标是早期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并能给予及时干预,减少对语言发育和其他神经发育的影响。

沈阳市从2003年起在全市开展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到目前,除法库县外,各区县市大型产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均已开展了普遍性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筛查 率逐年提高,沈阳市的筛查率已达到80%左右。通过筛查,早期发现的聋儿大都能得到早期干预,有效地降低了由耳聋引起的致残率。

出生48小时后,做初次筛查

在正规医院出生的宝宝,都会在医院的要求下接受听力筛查。通常是在出生48小时后接受初次听力筛查,初次筛查没有通过,要在出生后42天接受复筛。如果复筛没有通过,要在42天至3个月内开始相应的听力学和其他医学评估,以明确诊断。

张东红介绍,目前普遍采用的是耳声发射技术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原理主要是:耳声发射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耳 声发射代表耳蜗内主动耗能的机械活动,这种主动活动机制被认为是正常耳蜗功能的一个极重要的部分。由于该项技术具有客观性、敏感性和快速无创伤性,因而适 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

一旦自己的宝宝不能通过听力筛查,父母往往会产生焦虑和不安。“家长需要对听力筛查结果有个正确的认识。”张东红说。

一般来说,不能通过听力筛查仅仅表示听力学意义上可能存在异常,可能存在耳蜗的异常,也可能由于耳道狭小或堵塞影响了声音的传导(如在新生儿早期,羊水或胎粪等可能堵塞耳道),还可能是环境噪音过大或孩子配合不佳(活动或哭吵)所致。

如果首次筛查不能通过,父母不必过分担心,但必须进一步复查。若经过2。3次复查仍无法通过,则应进一步检查,争取在出生后3个月内作出明确诊断。

“爱挠耳朵、摔跤” —— 家长要关注

即使通过了新生儿听力筛查,一些后天性的因素也会造成听力障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孩子摔倒撞击头部;避免接触噪音刺激;禁止使用对听力有损伤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奎宁;尽量避免孩子感冒高烧等。

“在临床中,不少家长因为孩子到了两三岁还不会说话,或者五六岁口齿还不清楚,才慌了手脚,往往延误了诊疗的最佳时机。”张东红介绍,“所以,家长通过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也可以发现听力异常。”

一般来讲,孩子刚一出生就能听到声音,虽然他们不会做出主动的反应,但他们却能在声音的刺激下产生下意识的反射活动,比如避开他的视觉在他耳旁敲击物品 产生声音,他会做出眨眼、身体抖动等动作;4个月之后,孩子就有了主动寻找声源的能力,听到强的声音刺激后会用眼神或转动头去寻找。一岁左右的孩子,就能 听懂一些简单的话,按照语言命令做出一些简单的动作;两周岁时能听懂简单的语言。如果在哪个年龄段发现孩子的反应不相符,就应该对孩子是否有听力障碍产生 怀疑了。

另外,孩子喜欢挠耳朵或是容易摔跤,都有可能是因为耳朵出现一些问题造成的,应该赶快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有听力障碍6个月内干预最好

张东红指出,一旦确定孩子听力异常,一定要及早干预和治疗,针对病因对可纠正性听觉障碍患儿进行相应的药物、手术治疗,进行听力补偿或重建。

目前来讲,明确为永久性听力损伤者,要在6个月内接受干预。被确诊为听力损失的患儿经跟踪随访,有的戴上了助听器,有的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进行了系统性的康复训练与治疗,言语发育基本上未受明显影响。

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在出生时就发现有听力损伤,经康复语言训练,到3岁时可以掌握300个到700个单词;如果到两岁时才发现有听力损伤,即使进行康复训练,到3岁时也仅能掌握不到100个单词。

有遗传史人群,要接受孕前诊断

张东红强调,如果夫妻双方或一人是聋人,或有耳聋家族遗传史,通过耳聋基因检测可明确病因,指导生育,降低遗传性耳聋的风险。对符合耳聋产前诊断适应症的孕妇,在妊娠期对胎儿进行耳聋基因检测,推测胎儿听力是否正常,帮助选择听力健康的后代,减少聋儿的出生。

严格来讲,正常育龄人群也要通过检测,确定是否携带耳聋基因突变,如果双方都携带耳聋基因,那么他们生育聋儿的几率为25%。

总体来说,新生儿刚刚出生需要妈妈们多注意,留心观察,如有不适需要立即就医。

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的要求,所有出生的宝宝都应该接受新生听力筛查。

因为有的宝宝出生时看起来很健康,但可能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出现听力问题了。宝宝出生以后,一般情况下父母难以在1岁内发现其听力问题,多数孩子到了2-3岁不会说话时,才引起家长注意。

如果宝宝在出生后不能及时的对宝宝做听力的检查,那就不能及早的发现宝宝的听力症状了,这对宝宝以后的语言已经智力发育是很重要的哦。

如果2-3岁才发现宝宝有听力问题的话,就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即使这时候进行干预,其言语、语言和认知发育水平仍会落后于同龄儿童。

孩子出生后如果听不清或听不到声音,在语言发育的关键年龄(3 岁以内)缺乏言语和环境声的刺激,听觉-言语链就会出现障碍,这样会影响他们日后的言语-语言发育。

轻者会导致辩音不清,重者会导致听觉言语障碍,甚至会导致性格孤僻、注意力不集中和学习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只有对新生儿做早期的听力筛查才能发现宝宝的听力是否有出现受损的情况,如果有的话,及时的治疗就能挽救孩子的健康,对于以后宝宝的发育是有帮助的。

新生儿出生后最好做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时间

有研究数据表示,大约每65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问题。在过去,宝宝听力筛查一般在出生后3个月到6个月。但是现在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出生后3-5天内。研究表明,对听力障碍的宝宝,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除了新生儿出生后3-5天要进行听力筛查,还要进行第二次复筛。第二次复筛主要对象是出生42天婴儿听力初筛节没通过或者有可疑,有些初筛即使通过了也需要复筛。听力损失高危儿更需要进行听力复筛。

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

做听力筛查有很多方法。有一种就是在婴儿耳朵里置入耳塞,耳塞里会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耳塞另一端连接的传感器会检测到婴儿的耳朵对滴答声的反应。还有一种听力筛查方法就是在宝宝头皮上贴上传感器,从婴儿的脑波对声音的反应来判断婴儿的听力情况。

这两种方法都不会让宝宝感觉到疼痛,不过需要让仪器在宝宝身上待得久一点。

有一些宝宝第一次听力筛查的结果并不好,但是这不能说明他们听力有障碍。一般医生会过几天再来对他们进行测试,如果结果依然不理想,则需要几周后让听力专家来给宝宝做详细的听力评估。

所以假如你的孩子没有通过第一次的听力筛查,不要太担心,大多数宝宝第一次没通过第二次就会通过。如果你的孩子未通过复筛,那么应在3月龄接受听力学和医学评估,确保在6月龄内确定是否存在先天性或永久性听力损失,以便实施干预。如果如果你的孩子被明确诊断为永久性听力损失,也不要太担心,一般出生6个月内可以进行科学干预和康复训练,绝大多数可以康复或者适应社会。

相关推荐

神经性耳聋的预防

1.杜绝近亲结婚,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积极防治妊娠期疾病,减少产伤。 2.提高生活水平,防治传染病,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减慢听力老化过程。 3.严格掌握应用耳毒性药物的适应证,尽可能减少用量和疗程,发现中毒者应尽快停药治疗。 4.避免颅脑损伤,尽量减少噪声和其他害因素的接触,戒烟戒酒,加强个体防护观念和措施

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哪些

1、新生儿筛查项目中的听力筛查 听力筛查采用的是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耳声发射或和行为测听等生理学检测方法。其原理是甚至听力的过程,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会代表听力损害,所以会对外耳、中耳及内耳经过机械能(声波)向电能转换等这一系列过程进行筛查,这样可以检查出是哪个部分出现问题。 补充说明:新生儿通过筛查只能保证出现相关疾病时,排除不同的发病病因,并不能保证今后不存在发生相关疾病的危险。因为新生儿听力检查只是检查机械能传导的过程,并不能发现孩子是否存在进行性听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2、新生儿筛查项目中的苯丙酮尿症

小儿听力筛查要做什么

新生儿听力筛查注意事项 筛查前: 1、认真听筛查人员讲解听力筛查的意义和方法;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并签字。 2、最佳的测试结果是在宝宝自然睡眠状态时获得。如宝宝烦躁、哭闹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听力测试前家长应尽量把宝宝喂饱使其进入睡眠状态。 3、给宝宝换好干净尿布,使其舒适不哭闹。 4、给宝宝选择厚薄适度的包被,薄则易受凉,太厚则会影响操作。 筛查中: 1、保持安静,避免交谈;关闭一切通讯设备,避免出现噪音。 2、保持宝宝在筛查的正确姿势,露出测试耳,避免遮盖。 3、测试时家长可将手轻轻扶按在宝宝肩部,使其

新生儿听力筛查时间

初步筛查过程(初筛): 即新生儿生后3-5天住院期间的听力筛查。 第2次筛查过程(复筛): 即出生42天内的婴儿初筛没“通过”;或初筛“可疑”;但属于听力障碍高危儿,即使“通过”了初筛,也需要进行听力复筛。 新生儿听力发育指标 0-7天宝宝听力发展状况: 宝宝已了听觉,大部分的宝宝在出生24小时后对听刺激1-2次就能引起反应,对大人说话的声音也很敏感。大人在宝宝身旁轻声说话,观察宝宝是否会随声音变化不同反应。 8-30天宝宝听力发展状况: 听力发育完全成熟,他会密切注意人类的声音,也会对噪音敏感。在宝

请问新生儿疾病筛查怎样的重要作用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的措施,在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即开始了新生儿疾病筛查。随着新生儿疾病筛查在世界范围的逐渐普及,筛查的病种也从开始的一种(苯丙酮尿症)逐渐增加到现在的几十种。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筛查的疾病主要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通过筛查使患儿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和防止残疾儿的发生。国内外的大量资料也表明,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对于防止残疾儿发生,提高人口质量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具重要意义。1994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新生儿2-5天要做听力筛查

“我家宝宝1个月了,时候叫他名字,他会把眼珠转向你所在的方向,但时叫好多次,叫好大声,他也没什么反应。这种时好时坏的现象让我很担心宝宝的听力是不是问题?”在广州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里,不少妈妈为宝宝的听力问题前来咨询。 对儿童听力深研究的罗仁忠告诉记者,婴幼儿的听觉神经发育不完善,在半岁之前,听力会表现出波动的状态。不过值得父母注意的是,宝宝在1岁内接触的声音刺激对学会说话是最关键的,如果听力障碍,往往会因聋而致哑。因此,新生儿在出生的2-5天之内,就应该给宝宝做第一次听力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

儿童听力筛查方法

儿童的听力是每个家长都特别关心的,因为儿童的听力如果出现了问题,不但会影响到以后的语言功能,而且更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以后的交流,所以很多的家长想全面了解一下儿童听力筛查方法,下面内容就做了具体的介绍,你可以来全面的了解了解。 1.正常分娩:用筛查型耳声发射(OAE)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作为一线初筛工具。所新生儿在出院前均应接受听力初筛;未通过初筛的应在出生42 d内进行复筛。复筛时一律双耳复筛,即使初筛时只单耳未通过,复筛时亦均应复筛双耳。复筛仪器同初筛。 2.入住NICU的新生儿及婴儿:

你的宝宝做听力筛查了吗

当周围和儿子差不多大的孩子都开始张口喊“爸爸妈妈”时,市民张先生的儿子却一直不开口。一直到儿子3岁时,张先生在朋友的提醒下才意识到小刚可能出了问题。目前,孩子只通过助听器的帮助,才能勉强学会说话。医生指出,孩子出生后不及时进行听力筛查就不能早发现孩子的听力是否正常,如果2~3岁才发现宝宝听力问题的话,就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 错失良机,听力无法恢复 3年前,市民张先生喜得贵子,当周围和儿子差不多大的孩子都张口喊“爸爸妈妈”时,儿子却一直不开口,张先生以为儿子比别家孩子发育迟,并未在意。一直到儿子3

手术产儿童听力问题多

市妇幼保健院近日结束的对我市3—6岁儿童听力筛查表明,由于众多家长缺乏保护儿童听力知识,我市幼儿听力问题的发生率已达1.72%,几乎是新生儿的10倍。 蟑螂险伤男孩听力 市妇幼保健院医生王磊介绍,近日,我市首次对3112名3-6岁儿童进行听力筛查。在某机关幼儿园,医生发现一男孩一只耳朵听不清。医生用耳镜为其检查时,在其耳道内竟取出一只高粱米粒大小的死蟑螂。 据了解,此次筛查3000多名孩子,发现140名孩子因耵聍栓塞(耳垢)出现听力问题。其中,的孩子耳道已被耳垢完全堵住,几乎听不到声音。 手术产儿童听力

宝宝听力的不同因素对筛查结果的影响

研究表明,听力筛查用OAE或AABR[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新生儿期外耳道羊水、胎脂、胎性残积物滞留会使耳声发射的传人刺激声和传出反应信号衰减或消失,从而导致耳声发射引出信号的减弱或消失。因此,筛查前适当用小棉棒清理外耳道,使外耳道洁净尤为重要。此外,筛查时间的确立也是影响假阳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过早进行听力筛查会导致假阳性增高。国内外研究显示,初筛的适宜时间为新生儿出生后的48小时以后。 2.新生儿中耳积液是影响0AE测试结果的主要干扰因素。中耳积液的患儿,无论耳蜗功能正常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