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如何有效健脾化痰
中医教你如何有效健脾化痰
身体健康、百病不生是每个人的追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找到一个从未生过病的人。导致人们生病的因素有很多,中医理论却特别强调“痰”的影响,认为“百病皆因痰作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1、痰分有形与无形
对于痰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感冒或是爱抽烟的人常会咳痰。痰是怎么来的呢?中医认为脾负责运化水湿,也就是人体里的各种液体,使它们在人体内循环往复地运动,滋养身体。倘若脾的运化功能下降或是这些水液在运行时受到阻碍,就可能发生异常积聚的现象。
这类异常积聚的水液,中医称为“痰饮”。其中,比较秽浊、黏滞、稠厚的部分为“痰”,另外清稀、澄澈、透明的部分称为“饮”。痰饮都可以致病,其中又以痰较为重要。痰并不都是可以被咳出体外,能直接看见的,还有一些会堆积在脏腑、经络中,无法被肉眼看见。因此,痰就有了“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的区别。
2、无形之痰更可怕
有形的痰,我们见得比较多。倘若我们留心观察的话,会发现这些痰液性状上差别很大。总体而言,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颜色,会有白、灰黑、黄、黄绿的差异;二是质地,有稠厚、稀薄、泡沫之分别。为何会出现这些不同呢?其实,这些差异正是不同病理特征的反映。
如果我们把白糖放到水里,就成了一杯透明的白糖水。把这杯水放火上加热,可以看到水会逐渐变得稠厚,颜色也会慢慢变成淡黄、深黄。同样的,体内有热,咳出来的痰多黄稠;体内偏寒,咳出来的痰多白、稀薄。由此,有形之痰也有了“热痰”、“寒痰”的区别。除了这两种痰,根据病理特征,还可以分出燥痰、湿痰、风痰等三种有形之痰。
这些有形之痰能被看见,也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多是表明肺部或是气管、呼吸道出了问题。无形之痰则不一样,普通人看不见,也容易忽视其存在。同时,它还会随着气血的运行,在我们全身上下流窜,影响血脉经络和五脏六腑,因而对健康危害更大。
这些无形之痰也有秽浊、黏滞、稠厚的性质,一旦积聚在体内某处,就会引发相应的病症,中医就是根据这些病症来确定其存在的。例如无形之痰积聚在胃部,会引起胃胀、恶心、呕吐;积聚在心脑,引发心神失常、精神错乱。由于它隐秘地游走于身体四处,可能引发各种疾病,所以才有了“怪病多痰”、“百病皆因痰作祟”等说法。
3、祛痰的不同方法
既然这些污浊的痰会引发疾病,自然要想办法加以清除,这个过程就是“化痰”。痰究其根本,还是一些污浊、稠厚的水液。我们知道,如果水缸里的水比较浑浊,可以放一块明矾进去,使浑水中的污垢分解、沉淀。相应的,一些化痰药就能起到明矾的作用,化解其中的污浊。
如果想化痰,先要分辨痰的类型、产生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方法。比如寒痰,既然是体内寒气重产生的,化解的方法就是用干姜、陈皮之类温热的药材给身体内部“升温”。热痰,则用浙贝、川贝等清热的药材。
如前所述,有些痰的产生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导致的,因而也可以通过改善和增强脾的运化水湿功能来达到化痰的效果。我们常能听到“健脾化痰”一词,就是这个原因。
中医教你八款止咳化痰汤饮
下面介绍一些日常自己在家就可以做的化痰止咳汤。
1、玉米须橘皮治咳嗽
玉米须、橘皮各适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2、冰糖炖梨化痰止咳
将新鲜的梨去皮,剖开去核,加入适量冰糖,放入锅中隔水蒸软即可食用。
3、萝卜猪肺止咳汤
萝卜1个、 猪肺1个、杏仁15克。加水共煮1小时,吃肉饮汤;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治久咳不止、痰多气促。
4、花生沙参汤治咳嗽少痰
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参各25克、冰糖适量。水煎取汁,加冰糖,每日1剂;润肺化痰、治久咳痰少、气短咽干。
5、豆腐糖止咳化痰平喘
豆腐500克、红糖、白糖各100克。把豆腐当中挖一窝,纳入红,白糖,放入碗内隔水煮30分钟;一次吃完,连服4次;清热、生津、润燥、治咳嗽痰喘。
6、黄精冰糖止咳平喘
黄精(中草药)30克、冰糖50克。将黄精洗净,用冷水发泡,置砂锅内,再放入冰糖,加水适量,将锅置炉上,以武火煎煮,后用文火煨熬,直至黄精烂熟为止,每日2次。吃黄精饮汤可清肺、理脾、益精,用治肺燥肺虚之咳嗽、干咳无痰、咯吐不利、食少口干、肾虚精亏等。
7、萝卜蜂蜜饮
用料:白萝卜5片、生姜3片、大枣3枚、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萝卜、生姜、大枣加水适量煮沸约30分钟,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温热服下。每日1~2次。
功效主治:萝卜味辛、甘,性凉,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等作用。其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生姜是散风寒、止呕下气的常用药,大枣多作和胃养血及调和药物使用。蜂蜜润燥止咳,本饮可起到敬寒宣肺,祛风止咳的作用。
治疗伤风咳嗽,以风寒感冒咳嗽为宜。
注意事项:体弱屡易感冒咳嗽,久治不愈或反复迁延的婴儿,可试用。但风热咳嗽,见发热痰黄者,则不宜选用。
8、荸荠百合羹
用料:荸荠(马蹄)30克、百合1克、雪梨l个,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荸荠洗净去皮捣烂,雪梨洗净连皮切碎去核,百合洗净后,三者混合加水煎煮,后加适量冰糖煮至熟烂汤稠。温热食用。
中医教你有效治疗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的中医治疗原理
中医学认为脑以高级神经活动的思维、记忆、情志、分析、推理等为主要机能运动方式,并与某些脏腑特别是心、肾、脾三脏关系密切。“心藏神、心主神明”,“脾主思、脾藏意”,“肾藏志”,“脑为髓之海”,“元神之府”等等说法,实际上与现代有关脑的功能的说法不谋而合。而“心之官则思”则认为心主宰人的精神、意识,与情志活动有一定联系。中医还认为肾精化生为脑髓,与人体的记忆力有密切关系,坚强的意志、精细的工作技巧与创造性的才能皆源于肾。因此,中医所谓的“心”“脾”“肾”三藏,与脑及脑力劳动等都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具体体现了脑血液循环的状况。因此,可以常用健脑补、养心安神、益脾宁心的药膳来提高脑及中枢神经的功能,增加脑血液循环,改善血流量,防止衰退,恢复脑疲劳。
脑供血不足的中医治疗偏方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0克、白术30克、天麻10克、云苓30克、葛根12克、川芎6克、桂枝10克、炒白芍12克、甘草6克、蝉衣6克、鸡血藤30克、生龙牡各15克、熟地15克、天冬12克、大云(肉苁蓉)18克。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意在健脾化痰,补肾填精,养脑通络,故而达到眩晕自定之目的。药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一周即可。
丰隆属于哪个经络 丰隆的作用与功效
1. 刺激丰隆穴可以调和脾胃,从而沟通起到表里,上下的作用。丰隆穴是健脾祛痰的主要穴位,凡是与痰有关的病症,如:痰浊阻肺之咳嗽,哮喘,痰浊外溢于肌肤之肿胀,痰浊流经经络之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痰浊上扰之头痛,眩晕,痰火扰心之心悸,癫狂等,都可以配取丰隆穴治疗。
2.功效:健脾化痰、和胃降逆、开窍。
中医教你化痰妙招
丰隆穴对现代人最有作用,它可以去除高血脂,所以体内痰湿很重的人一定要揉这个穴位。
有人嗓子哑了,自述好像是有东西糊在里边,吐也吐不出来,这就可能是有痰结,结在喉咙这块了,就给它点按丰隆穴一分钟,马上他就觉得这块开了,这东西什么都没有了,不知道痰化到哪里去了。
所以它既可以化有形之痰,也可以化无形之痰,觉得这儿有东西但吐也吐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像梅核气一样,它也能散掉。
如果有人觉得就是有痰吐不出来,揉了丰隆穴以后很容易就可以把痰吐出去,这个丰隆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痰穴。
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
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
中医教你如何健脾养胃
最近,很多朋友在后台询问健脾养胃的中医调理方法,今天我们就专门做一期专题。
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大,人们饮食不规律,常常暴饮暴食,导致各种胃部疾病的发作,而这些因素也会造成“脾虚”,出现胃胀痛、食欲差、便溏、疲倦乏力等症状。很多人只是注意到了胃部的表现,其实脾胃都要“三分治七分养”。研究表明:刺激人体穴位可以行气活血,达到健脾养胃的效果。
穴位定位
穴位1: 巨阙: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6寸。
穴位2: 上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5寸。
穴位3: 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
穴位4: 建里: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3寸。
穴位5: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
穴位6: 漏谷: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当胫骨内侧面后缘。
穴位7: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穴位8: 公孙:位于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
按摩疗法步骤
步骤1: 用手指指腹按揉巨阙、上脘、中脘、建里各2分钟,力度适中,手法宜轻柔,可以缓解胃部不适。
步骤2: 用手指指腹掐按足三里穴50次,先左后右,以潮红发热为主。
步骤3: 用指腹从漏谷穴一直推到三阴交穴,力道略重,从上往下推至 200次,以潮红发热为主。
步骤4: 沿着小腿从上往下锤打小腿内侧50次。
步骤5: 活动脚趾,做脚趾连续抓地动作,可以刺激公孙穴,放松做此动作60~90次,可以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
中医教你化痰妙招
热痰
痰黄黏稠,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寒发高热数天后,转化而来,病人怕热喜欢喝凉的,舌红苔黄。此时就要清热化痰了。饮食要清淡,不要吃些容易上火的煎炒食物,可以喝一些鲜竹沥水或者梨汁。
湿痰
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体沉重、容易累或大便稀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这是由于湿邪侵入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者饮食过于油腻,缺乏运动等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调。
这时要多吃些健脾的薏米、山药等食物。同时加强锻炼,控制体重。
燥痰
痰黏稠不易咳出,病人感觉口鼻咽燥,舌苔薄黄。这时要多喝水,可适当用沙参、麦冬等养阴的药物代茶饮,同时保持呼吸道湿润,室内可用加湿器。
喉咙有痰怎么办
在干燥的天气里,我们嗓子有时候会有痰,现在我就告诉大家一些生活中的小常识,可以不吃药就能解决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祛痰的方法。
多喝水可以减轻痰对呼吸道的刺激和影响,有利于毒物的排除,将喉咙内的分泌物加以稀释,这样也就容易咳嗽出。
在咳嗽的时候用手多拍拍背部,最好是能够弯下腰。但是拍的时候切记不能用力,否则会适得其反。
最好不要抽烟。我们发现,那些抽烟的人们咳出的痰都是很浓的。
中医教你化痰妙招
1、将枕头倾斜度约为20-30度,头低脚高俯卧在枕头上。
利用地心引力,使肺部的痰液自动流出。
2、让宝宝侧身睡在枕头上,左侧或右侧都可以,同样头低脚高。
因为采取不同的位置摆放身体,会令肺部不同部位的积痰容易排出。
3、将五指稍屈,握成空手拳状,轻轻地拍打宝宝前胸及侧胸背部,两侧交替进行。
拍背法能促使宝宝肺部和支气管内的痰液松动,而且可促进心脏和肺部的血液循环,使疾病能早期痊愈。
中医教你如何
挤痘痘会有三大害:
1、疤痕:由于炎症型面疱的毛囊壁易破裂,毛囊内细菌感染致真皮引起炎症,炎症消退后,因真皮组织修复能力较差,就形成了疤痕。
2、凹洞:多出现于慢性炎症型,真皮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皮肤修护后而形成凹洞。
3、色素沉着:大多数患者治疗后均有轻重不一的色素沉着,消退的时间有长有短,甚至也有持久不退的。
中医向来都是以调理为重,针对痘痘的根源,进行长期而长效的调理。这些调理包括使用中药、改善饮食习惯、通过按摩身体来改善身体自身条件等。
中医教你如何“战痘”--1、马齿苋草汁敷脸
作用:马齿苋这种中医用于治疗湿疹皮炎具有收湿止痒、清热消肿的作用。特别对于一些脓疮、痘痘等化脓性皮肤病有很好的解毒作用。
方法:马齿苋草(在中药行可以买到)捣碎榨成汁直接涂在患部,或加上蜂蜜调水当面膜使用,等待约20分钟后,以清水彻底洁面即可,瞬间能清凉肌肤。
中医教你如何“战痘”--2、天然芦荟敷脸
作用:芦荟在中药美容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中华本草纲目就有记载芦荟有抗菌、修复组织损伤,以及保护皮肤作用等作用。因为芦荟里面含有缓激肽酶、芦荟多糖等绝佳的消炎抗菌成分,能有效抑制痘痘、粉刺的成长,还能提高皮肤的抵抗力。
方法:用天然的芦荟捣碎或者榨汁,在晚上洁面后,将其敷在脸上20分钟后取下,并洗干净脸部,脸上红红的痘痘就会明显地暗掉,消炎效果非常好。
中医教你如何“战痘”--3、新鲜土豆片敷脸
作用:在中医食谱中土豆是性平、微凉的植物,有美容抗衰老、解毒消炎、活血消肿的功效。土豆属于碱性的食物可以吸收皮肤分泌过多的油分,防止痘痘的产生,同时去痘印、祛斑止痒功效更佳。
方法:将新鲜的土豆洗去皮,切片,越薄越好,这样它就能贴紧肌肤。洁面后,把土豆片敷在长痘痘的地方,10~15分钟后取下即可,多次使用之后,你就会发现痘印明显地变淡了。
小编推荐的中医教你如何“战痘”是否有效呢?不防赶快试一试吧。
中医教你养脾胃
适当服用药物
中医脾胃虚弱主要分三型:脾胃气虚、脾阳虚、胃阴虚。脾胃气虚者多气短乏力、头晕、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大便溏泻、面色萎黄,可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脾阳虚主要表现为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可服用参梅养胃颗粒。
注意饮食调养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健康的基础、“保胃”的前提。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平时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粥等;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黏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常见健脾养胃的食物,如粳米、薏苡仁、白扁豆、大枣,脾胃虚弱者可以经常食用。脾胃虚弱的患者还可以选用简便实用的药膳——
胡萝卜大米粥:大米100克,胡萝卜50克,大米煮成粥后加入胡萝卜,煮熟烂后食之,有健脾温胃的功效。
糯米小麦粥:糯米50克,小麦仁60克,煮成粥后加糖适量,调味服用,有健脾益中气之功效。
芡实茯苓粥:芡实15克,茯苓10克,大米适量。前两味入锅,加水适量,煮成软烂,再加入大米适量,继续煮烂成粥,分顿服。芡实茯苓粥有健脾除湿、涩肠止泻之功效。
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
每天顺时针按摩脚趾肚40~80次,重点是第二个脚趾,对缓解胃痛、养胃都很好。
每天上床后,双手搓热,将热掌心(劳宫穴)贴在胃和肚脐上,待热度稍减,再顺时针按摩30~40次。
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觉前,仰卧床上(天气冷时可在被窝内进行),双手掌重叠,置于肚脐部位,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60次,或至腹部觉热为止。结束后,再用手指点按足三里穴(膝关节外侧膝眼下3寸两骨间)。
此外,积极向上、轻松乐观的情绪可以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神志清楚,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或促使疾病痊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当人的精神愉快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指挥作用加强,人体内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调整,保持着旺盛的新陈代谢。
腹部总是发胀中医教你有效调理
天气越来越冷,温差大,腹部发胀的情况就变多了。肚皮鼓鼓让人十分难受,针对这种情况,中医有什么好方法呢?
为何天气冷容易腹胀?
秋属木,自然界之木气和人体五脏肝气相应,中医藏象学认为肝在人体主疏泄,可以调畅气机、调理情志、促进脾胃运化功能,木气枯萎,势必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这时,平常脾胃虚弱的朋友饮食稍有不慎,或情绪不畅,或遇冷感热,很容易腹胀腹泻。
腹胀之病因以食积停滞、湿阻脾胃、肝胃气滞以及脾胃气虚较为多见。
调理脾胃两款食疗方
1、芡实山药粥
做法:芡实30克,山药50克,粳米200克。将三者同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后,改用小火熬。
功效:能收敛涩精、健脾补肺。
2、百合银耳粥
做法:鲜百合50克,银耳10克,大米100克。将百合洗净切碎,银耳用温水发开后,洗净切碎,与大米同煮为粥。
功效:百合,味甘性微寒,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银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大米益气健脾,三者同煮为粥,具有润阴润燥、补肺养心、健脾生津的作用,适用于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三类人调理脾胃要格外注意
第一,脾虚患者。脾虚的人常常表现为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这类朋友进补前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疗效更佳。
第二,胃火旺盛者。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这类朋友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第三,老年人及儿童。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保和丸、香砂养胃丸等。
防腹胀饮食注意四点
1、多吃护胃、顺气食物
有些食物有养胃和顺气作用,比如山药健脾胃、益肾气,可促进消化吸收,黏稠质地也有保护胃壁功效;白萝卜可顺气,但要熟着吃,比如炖汤。此外,山楂、洋葱、大蒜都对胃肠有益。
2、高纤维食物别过量
过量吃高纤维食物容易在胃肠内产生大量气体。比如麦麸纤维含量高达31%,笋干达到30%,辣椒超过40%,其余含纤维素较多的有蕨菜、菜花、菠菜、南瓜等,各种杂粮如荞麦面、玉米等也属高纤维食品。吃这些食物要注意搭配,不能过量。
3、晚餐少吃产气食物
首先是各种豆类。豆类所含的低聚糖被肠道细菌发酵,能分解产生一些气体,进而引起打嗝、肠鸣、腹胀、腹痛等症状。因此老年人晚餐最好少吃豆制品。
4、杜绝狼吞虎咽
这种习惯会将气体带入肠道,因而产生腹胀。尽量少喝碳酸饮料和啤酒,含有果糖或山梨醇的甜点,也是产气的食物。
两种按摩方法治疗胃胀
1、按摩足三里穴、阴陵泉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4横指(用自己的手指比),胫骨外一横指交会点处。阴陵泉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处。大家晨起平躺在床上用脚跟搓对侧腿部足三里穴和阴陵泉穴,顺时针按摩,力度以局部感到酸胀沉麻为度,每穴按摩5~10分钟,上午按摩最佳。
2、双手叠压绕脐摩腹。摩腹时,手掌与腹部皮肤充分接触,力度以胃肠能感受到外面压力为度,频率每分钟15次~20次,也就是一呼一吸一次,腹泻的朋友在此基础上,再用艾条熏炙肚脐,效果更佳。采用这个方法,许多朋友按摩3~5分钟,就能感到胃肠蠕动、气机通畅,但想要达到脾胃坚固的效果,还要长期坚持。
平时多注意养护脾胃,才能避免腹胀哦。
中医教你化痰妙招
萝卜葱白
做法:萝卜1根,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成一碗汤,连渣一次服。
适用:宣肺解表,化痰止咳。
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白萝卜蜂蜜
做法: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
将萝卜洗净,切丁,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适用:发汗散寒,止咳化痰。
鲜梨贝母
做法:鲜梨500克,贝母末6克,白糖30克。
将梨去皮剖开,去核,把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内蒸熟。早晚分食。
适用:清热化痰,散结解表。
冰糖燕窝粥
做法:燕窝10克,大米100克,冰糖50克,等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
加清水三大碗,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熬煮。
将发好纯净的燕窝放入锅中与大米同熬约1小时,加入冰糖溶化后即成。
适用: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治肺虚久咳及咳喘伤阴。
燕窝梨
做法:燕窝5克(水浸泡),白梨2个,川贝母10克,冰糖5克。
咳嗽吃什么好的快 瓜仁薏米粥
原料:冬瓜仁25克,薏米20克,大米100克。
制法:冬瓜仁洗净,加适量清水煎煮,留汁去渣。薏米、大米分别洗净,放入锅中,加入准备好的冬瓜仁汁及适量清水,煮粥食。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2次食用。
功效:健脾化痰,适用于痰湿咳嗽。
梅尼埃病吃什么
【白术香酥饼】
配方:白术10克,陈皮10克,鸡蛋2只,面粉300克。
制法:将白术、陈皮水蒸使软,切成碎末;鸡蛋打至起泡沫,用小苏打、香精、猪油、盐、白糖适量拌和,再与白术末、陈皮末及面粉揉和,捏成油酥面团。将面团摊成薄饼,放在油锅内煎烤15分钟左右,表面成为金黄即成。
功效:健脾化痰,益气止眩。
用法:可作早、晚餐主食。
【赤豆茯苓粥】
配方:茯苓15克,赤小豆18克,粳米60克。
制法:先把赤小豆、粳米加水适量,如常法煮粥;茯苓研成粉,等粥将成时加入调匀。
功效:益气健脾,化痰除眩。
用法:早晚分食,连用数天。
【陈皮薏米粥】
配方:陈皮9克,薏米30克,竹茹9克,珍珠母20克。
制法:先把陈皮、竹茹、珍珠母用布包好,加水煎去渣取汁,用药汁与薏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红糖调味。
功效:健脾化痰,平肝潜阳。
用法:每天1剂,顿服或分2次服食。可连用1周。
【黄芪洋参丝瓜汤】
配方:黄芪30克,西洋参片3~4片,丝瓜200克。
制法:丝瓜切成小块或小片,加入黄芪,西洋参及清水300毫升,煎煮20分钟左右。
功效:益气养阴,升清降浊。
用法:喝汤,吃洋参片、丝瓜。
【乌梅桂圆饮】
配方:乌梅15克,当归10克,山药10克,酸枣仁10克,桂圆肉10克,白糖20克。
制法:将乌梅、当归、山药、酸枣仁四味加水400毫升,煮沸后改文火煮20分钟,滤去药渣,加入桂圆肉、白糖稍煮即成。
功效:益气养血,安神定眩。
用法:每天1剂,分2~3次饮服。
【山药虾仁豆腐】
配方:山药30克,茯苓20克,嫩豆腐400克,鲜虾仁200克。
制法:先将鲜虾仁加入生粉、食盐、料酒各适量,腌渍10分钟左右;嫩豆腐切成丁,山药茯苓切成薄片。豆腐置于白色碗内,山药、茯苓铺在豆腐周围,隔水蒸约10分钟,将虾仁、麻油倒在豆腐上面,撤上葱花、姜末,再蒸10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升阳止眩。
用法:佐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