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的唠叨真的会有教育效果吗
不停的唠叨真的会有教育效果吗
“要不要吃?要不要吃?”
“吃这点怎么够?!”
“你让她吃呀!”
“把碗里的吃干净!”
“来,再吃一点!”
“要不吃这个吧?”
“这个很好吃的,你吃吃看呀!”
“这么瘦,还不好好吃饭!”
…….
在我们家,只要爸爸和桐桐同时在家,家里就会不断传来爸爸让桐桐吃东西的声音,讨好的、命令的、质疑的、催促的,各色混杂,目的只有一个——让桐桐多吃,为了让她吃进去,不按顿,不管提供的是不是垃圾食品,只要桐桐同意吃,定然立马伺候!
吃了,还嫌吃得不多;吃得多了,还怕不饱;饱了,再过一会儿,又怕她饿了,于是新一轮的询问再度登场……到了吃饭时间,万一桐桐的表现不符合期待,这类督促声更是此起彼伏,仿佛桐桐生来就是为了吃饭而存在的,而她一天下来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吃饭再吃饭。
然而,尽管爸爸如此苦口婆心,为了让桐桐张开金口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桐桐的吃饭,却始终还是她最大的问题,不仅没有一点自觉主动性,反而更加挑三拣四,饭量少得可怜,这让爸爸更加抓狂,更加变本加厉地在吃饭问题上喋喋不休,桐桐却不为所动,吃饭还是老样子,甚至有时候故意不吃气爸爸。
爸爸整天软硬兼施试图让桐桐多吃点饭,却没什么效果的事,让我想起了心理学的“超限效应”。
让人厌烦的超限效应
是指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它起源于那个著名的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的故事: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个人以为,这个“超限效应”,用来解释成人的唠叨不仅起不到期待的作用,还容易把事情搞糟的情况再好不过。当家长就同一件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孩子时,实际上孩子就接受到了过多、过强、过于持久的信息,过犹不及,这样的信息,非但不能让孩子“刻骨铭心”,还容易让他们厌烦,甚至逆反,致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唠叨难以产生教育甚至会恶化问题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传达了太多的关注,当我们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某个行为上时,实际上等于给孩子的那个行为施加了更多的外在压力,等于在限制孩子的自主性。还是拿吃饭这件事来说,本来这是很让人享受的生理本能,一旦我们把太多的关注放上去后,结果将是什么样的局面呢?孩子吃多吃少、吃快吃慢、吃这还是吃那、是否吃饱等等都成了父母唠叨的对象,在这么多的指点、祈求、期待、责难甚至强迫之下,简单的一个吃饭动作,就被演变成一个压力与反抗压力的心理战,吃饭行为被异化成这样的“自主权”争夺战,孩子不想办法通过在吃饭问题上给父母出难题让父母“输下去”才怪呢!
正所谓父母越是关注什么,孩子越是容易在哪里出问题!套用一个广告语,那就是孩子的问题,父母造!
很多家长在跟我交流时,都会郁闷地谈到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仔细审视这些问题却发现,这些问题大都是特定性情孩子的正常表现,或者是特定年龄段的发展性问题,比如,孩子怕生、胆小不敢上台表演等,其实并不需要特别焦虑。但是,很多家长朋友却很难释然,总觉得孩子不正常。每每遇到这种情况,除了解释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之外,我总是禁不住提醒他们: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制造”的,你光盯着孩子的问题犯愁,却不去反省自己如何“制造”了这些问题,即使能一时把某个问题压下去,也是治标不治本,因为问题的根源在你身上,而不是在孩子身上,不改变自己的内在,孩子的问题是不可能真正消除的,这是因为:
1.孩子的问题是父母内在焦虑的投射
每一个当父母的人,都难免对自己的成长心存这样那样的缺憾,孩子出生后,很容易本能地把对自己的不满投射到孩子身上,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性格内向的家长看到孩子不敢登台表演更容易着急,一个从小就容易受欺负的家长对孩子的忍气吞声更加敏感。
因为家长心里总是心存这样那样的焦虑,自然禁不住在所关注的方面对孩子“明察秋毫”,不知不觉就带着问题的眼光去看孩子,注意力在问题上,看到的当然都是问题,而一些不是问题的行为无意中被选择性过滤了,其实我们关注到的问题行为,只是自己内心焦虑的投射而已!
2.孩子的问题源于家长内心的恐惧
“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是一个内心充满恐惧、对这个世界没有安全感的家长,因为对掌控局面缺乏信心,这样的家长往往希望能控制一切,看不得孩子偏离自己的意志,结果就容易发生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管不住孩子。孩子的身心发展自有规律,成长是跟着成熟节奏来的,而不是跟着父母的期望,一旦内心恐惧的家长发现孩子不按自己的要求来,就会乱了分寸。
另一种情况是孩子被管得服服帖帖。看似应该合乎家长意愿了,其实却不然,因为孩子是在家长的管束和控制下成长的,长成的只能是父母设计出来的样子,但因为父母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孩子也不可能绝对完美无缺,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来。
3.你关注什么,孩子就拿什么问题来控制你
有个家长跟我交流孩子便秘的问题,控制不住地担心,问我该怎么办。这让我想起女儿桐桐便秘的经历,桐桐的大便一度成为我们全家的心头大患,每次我们都要全家出动,连哄带骗,只要听说吃什么对通便有好处,我们都会拿来尝试,中西医都看过,结果却不甚理想。我们越用心,小家伙的大便越糟糕,直到折腾得我们失去了治疗的信心,不得不放弃各种精心安排的医疗食疗。谁知就在我们不再去管之后,她的便秘不知不觉就好了!
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育儿过程中,家长越是关注什么,孩子就越容易在哪里出问题,因为家长的关注点是孩子控制家长最好的切口!父母在极其关注什么的时候,弱小的孩子也会慢慢发现,原来只要在父母关注的方面稍稍出点问题,就可以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强大到可以跟爸爸妈妈抗衡!所以,家长越是关注孩子的吃饭问题,孩子的吃饭越成问题,越是关注孩子的成绩,孩子的成绩越容易让人抓狂。
4.过分的关注是一种压力,让孩子因焦虑而失常
一个好友家的真实而惨痛的经历。因为担心培养不出成功的孩子,好友从小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几近严苛的地步,孩子即使考个99分,也会被责骂。为了给孩子一个尽可能优越的读书环境,从小到大,他都是托人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高压之下,孩子也的确非常争气,直到高中之前,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
可是上了高中之后,当朋友因为希望孩子出国留学给他换了一个高中预备班时,压力之下,孩子突然出了问题——严重焦虑,不敢抬头看人,总觉得别人看不起他,总是低着头,神情呆滞,跟他讲话也没大反应,不得不休学。孩子休学这段时间,爱儿心切的朋友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四处求治,在一次家庭系统排列治疗课上,孩子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如果低着头更快乐的话,还是低着头得好。”显然,孩子的躯体化症状就是对学习压力的逃避!
Mamimate小结
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关注出来的;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又源于父母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所以,改变孩子的“问题”行为,最根本的不是学习具体的操作办法,而是家长自己的改变,家长自己的内心强大了,才不会在孩子身上投射太多的恐惧,亦无需通过控制孩子来获得掌控局面的安全感,看到的“问题”,自然就少了很多。
明智的父母,应该是善于觉察、自省的父母,能够及时觉察到自己内心的恐惧,并想办法疗愈自己,也只有先把自己修养强大,正能量才会自然溢出,让孩子得到滋养。
孩子最反感家长的5种行为
NO.1唠叨
说到对父母的反感,几乎所有孩子都选择了唠叨。"很多话讲一遍就够了,但他们总是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虽然我们也知道他们是为了督促自己,但次数一多,心里就烦。"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数落自己的家长,像在开控诉大会。孩子们对唠叨如此反感,这是为什么呢?
父母唠叨总是批评抱怨的多,孩子当然不爱听,甚至会感到厌烦。作为家长,要时时提醒自己,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尊重孩子,以孩子能接受的谈话指导孩子,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
NO.2脾气暴躁
我的一个学生说:"真不知道我爸爸的脾气为什么那么差,我在家里,只要他看不顺眼,不问青红皂白逮住就大吵大骂,根本就不许我解释。"
孩子是如此不喜欢脾气暴躁、方法简单的家长。家长应加强自我修养,不要为一丁点小事大动肝火,更不要拿孩子作为发火的对象。当孩子需要提醒、教育时,家长也要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
NO.3爱拿自己和别人比较
这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他们老拿别人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做比较,其目的当然是为了激励孩子,但这样反而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成长带来严重的心理阴影。听惯了负面的评价,他哪里还有成功的欲望?
家长必须克服埋怨、指责和拿其他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缺点比较的坏习惯,对孩子多些正面的指导和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NO.4过分限制自由
一个学生讲:自己的妈妈每天早晨都要逼自己喝牛奶,他们简直把自己当3岁的孩子对待。一次他和几个同学约好了去社区做义工,但妈妈就是不让,说会影响学习,这让他非常生气。
对待孩子要充分尊重,少采取命令式,多些协商,让孩子在平等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建立。
NO.5除了学习别的都不关心
有学生说:"有一次我和爸爸聊足球,没说几句,爸爸就开始教育我,说'你要是不努力学习,将来找不到工作,可能连一张足球比赛的门票也买不起',这样怎么和他交流呀!"
这类家长只要求孩子成绩好,除此之外一切事情都可以忽略。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方法是注定要失败的。
幼儿教育需尊重幼儿心理
1、 家长式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管教孩子时往往是不许这样不许那样;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要孩子学这学那,如果孩子不感兴趣,不想学,父母就摆出一副长辈的架势,于是容易产生与孩子情绪上的对立。
2、唠叨式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喜欢整天对孩子唠唠叨叨,这个要这么做,那个要那么做;这也不对那也不是,总是没完没了地嘀咕,这种“敲木鱼”式的教育最终导致孩子厌烦而产生逆反心理。
3、漠不关心的教育方式: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什么都要问个明白探个究竟,这里摸摸那里碰碰,有时电插座、煤气开关也是他们探究的对象,一点不懂其危险性,有时好好的玩具也要拆开来看看,甚至会损坏贵重的家用电器。如果此时父母仅是简单、粗暴地说不许或不予理睬,就会引起孩子的不满而产生逆反心理。
做父母的应尊重幼儿心理发育的规律,掌握幼儿心理学知识,改进自己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具体应该从一下三方面做起。
首先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把他当作朋友平等对待,唠叨、打骂都会使孩子把你的话当耳旁风,心理上也会产生反感。
其次要冷静分析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如果是成人方面的原因,就应注意改进,成人应言而有信;如果是孩子无理取闹,则可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对其逆反行为不予理睬,事后再进行教育、诱导,说明利害关系,千万不要“犟过孩子头”而火上浇油,把事情搞得更糟。
还可利用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使孩子服从正确的教育。例如孩子在外面玩,明明走得动却不肯自己走路,一定要你抱,你可以这么对他讲:“你看那边的小弟弟都自己走路,你不会比他差吧?”孩子为了表示自己能干,就会自己走路了。这种方法用得得当,不亚于正面说教。
最后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例如孩子好奇、好问、爱动脑筋,家长要因势利导,讲一些孩子听得懂的道理,不要一有逆反言行就全盘否定。当然,发现孩子的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应及时制止,并讲明道理。
孩子反感父母的6大行为排行
1、唠叨
说到对父母的反感和不满,几乎所有孩子都选择了唠叨。他们说:“很多话讲一遍就够了,但他们总是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虽然我们也知道他们唠叨是为了督促自己,但说的次数多了,心里就觉得烦。”
我的一个学生说:“我妈简直就是一怨妇,整天埋怨、指责、唠叨,好像就没有一件让她顺心的事情,本来好好的心情,每天都被她的唠叨破坏了,现在 我一听到她唠叨就有发疯的感觉,我真的受不了,我快要崩溃了。”这个学生刚刚说完,另一个学生接过话茬说:“父母说多了,自己会产生逆反情绪。每次只要一听到妈妈的唠叨,我就把自己的门锁住,再在耳朵里塞上小纸团……”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数落自己的家长,就好像在开控诉大会一样。由此可见,唠叨是家庭教育的一大杀手。孩子们是如此反感唠叨,而父母却喜往往欢唠叨,可以说矛盾突出。那么,为什么大多数父母都爱唠叨,而孩子又这么反感唠叨呢?父母往往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总希望孩子事事顺自己的心愿,若有不顺心就不停地说教,翻来覆去,便成了唠叨。父母唠叨一般总是指责的多,批评的多,报怨的多,有时甚至讽刺挖苦,孩子当然不爱听,甚至会感到厌烦。
找出了问题的根源后,我们做家长的就要时时提醒自己,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把握孩子的心理状态,学会尊重孩子,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提醒,不要大事小事都喋喋不休唠叨个不停,不要引起孩子的反感,要以孩子能够接受的谈话指导孩子,这样的教育才易于被孩子接受,才是有效果的教育。
2、脾气暴躁,不问是非,逮住就骂
这种情况虽不是普遍现象,却排在了第二位,足见孩子们对父母粗暴态度的反感。我的一个学生说:“真不知道我爸爸的脾气为什么那么差,稍不顺心就会发作。我在家里,只要他看不顺眼,不问青红皂白逮住就大吵大骂,根本就不许我解释、申辩。我实在反感爸爸的做法。”另一个学生说:“我父母的脾气都不好,他们自己经常吵架。对我也一样,经常为一些小事骂我,让我很伤自尊。”还有 一个学生说:“我邻居某某的父母,经常为小事情对孩子大喊大叫,还体罚孩子,我觉得这个家长修养太差,不配做家长。”看,孩子是如此不喜欢脾气暴躁、方法简单的家长。所以,为了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也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家长应当加强自我修养,尽量克制自己、提醒自己,不要为一丁点小事大动肝火,更不要拿孩子作为发火的对象。当孩子需要提醒、需要教育的时候,家长也要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千万不要简单粗暴,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1、不要喋喋不休,过犹不及的沟通
很多家长喜欢唠叨孩子,一件事说一遍孩子不听,就开始不停地说,若是孩子出现反抗心理,甚至会出现大声责骂孩子,最后让孩子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听话”。
家长可以和孩子提前约定。
究竟是孩子不听话,还是另有原因呢?喋喋不休的唠叨诉说是一种过犹不及的沟通方式,很多孩子希望妈妈不要太唠叨。家长可以和孩子提前约定,比如把起床、吃饭、做作业、休息、娱乐的时间分配好,这样不仅让孩子有时间观念,家长也免于过多的操心。
2、不要额外给孩子施加压力
家长喜欢给孩子教育,如“一定要给爸妈争气,只有学习成绩好,将来才能出人头地”;你只要考试成绩好,你要什么妈妈都满足你”;“我所有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了,你可不能让妈妈抹黑…上次考了第五名,这次一定要进前三。”
让孩子背着高分、名利、希望去学习,心理压力自然大。有些学生成绩考得不理想,都不太敢跟爸妈说。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不自信、怕考试、怕给爸妈丢脸的心理。
除美育胎教外的胎教方法
心音胎教,可能很多爸妈都不大清楚,心音胎教其实是在录取妈妈心跳声的基础上对声音进行一定的处理,在胎宝宝发育的不同阶段,加快声音的播放速度,适当的“刺激”胎宝宝。
相信也有不少准妈妈会在孕期看一些书籍,陶冶胎宝宝的情操,提高胎宝宝的内涵,这就是阅读胎教;语言调教,妈妈可以讲讲生活中的趣事,小故事,讲笑话等,胎宝宝在很认真的听呢。可是呢,从娘胎的时候就开始教育,宝宝长大后会不会觉得妈妈真“唠叨”?这样真的好吗?
还有听起来动感十足的运动胎教,妈妈在孕期要适当的活动,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可能在锻炼自己身体的同时也锻炼宝宝的身体。此外还有很多胎教方式,如抚摸胎教、营养胎教、心理胎教、美育胎教、情绪胎教以及阳光胎教等。看着令人眼花缭乱的胎教方式,是累坏妈妈的节奏!
孩子成绩差家长需自我检讨
首先是唠叨个没完
唠叨是80%以上家长的通病,也几乎是100%孩子反感的父母的缺点。
比如这马上到暑期了,基本每天都要唠叨两句,今天假期作业写了吗,进行到什么程度了,再不写就不能按时完成了。虽然我的出发点是提醒他,可在孩子看来,这种提醒已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而转化为了一种令人反感的重复。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恶,甚至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
其实,有条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的话,说一遍就够了。所以,做父母的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唠叨。
其次是对孩子要求过高
有时候我们不知不觉中,就以很高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父母的过高要求,会使孩子经常得不到接纳和肯定,以至于无法形成客观的、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也就无法建立起必要的自信心。
其实孩子也是跟我们当年一样的普通人,难免会有缺点、会犯错误,衡量孩子的标准应该是孩子的自身,而不是通过跟其他孩子的比较。
所以,家长应该接受孩子所有的一切,包括他的身体、情感、行为、智力、创造力等等,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以及孩子犯下的错误;尊重孩子的特点和需要,不以自己的莫须有的期望来要求孩子。
而当我渐渐不唠叨、不过分要求孩子之后,他变得更加自觉而且愿意跟我沟通交流了,虽然在成绩方面没有显著的效果,但我相信这是一个好的趋势。
希望各位家长谨记以上两点,我以自己的亲身经验证明。这样的教育方式有百害而无一利。
胎教方法有哪些
1、心音胎教,可能很多爸妈都不大清楚,心音胎教其实是在录取妈妈心跳声的基础上对声音进行一定的处理,在胎宝宝发育的不同阶段,加快声音的播放速度,适当的“刺激”胎宝宝。
2、相信也有不少准妈妈会在孕期看一些书籍,陶冶胎宝宝的情操,提高胎宝宝的内涵,这就是阅读胎教。
3、语言调教,妈妈可以讲讲生活中的趣事,小故事,讲笑话等,胎宝宝在很认真的听呢。可是呢,从娘胎的时候就开始教育,宝宝长大后会不会觉得妈妈真“唠叨”?这样真的好吗?
4、还有听起来动感十足的运动胎教,妈妈在孕期要适当的活动,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可能在锻炼自己身体的同时也锻炼宝宝的身体。
此外还有很多胎教方式,如抚摸胎教、营养胎教、心理胎教、美育胎教、情绪胎教以及阳光胎教等。看着令人眼花缭乱的胎教方式,是累坏妈妈的节奏!
除美育胎教外的胎教方法
很多妈妈都会花很多心思在胎教上面,在胎儿时期给予宝宝适当的“刺激”,能使宝宝更机智。最常见的胎教方式应该是给胎宝宝播放音乐了。听一些柔和舒缓的歌曲,很多人的情绪会平复,或许对胎宝宝也奏效。那么还有哪些胎教方式呢?
心音胎教,可能很多爸妈都不大清楚,心音胎教其实是在录取妈妈心跳声的基础上对声音进行一定的处理,在胎宝宝发育的不同阶段,加快声音的播放速度,适当的“刺激”胎宝宝。
相信也有不少准妈妈会在孕期看一些书籍,陶冶胎宝宝的情操,提高胎宝宝的内涵,这就是阅读胎教;语言调教,妈妈可以讲讲生活中的趣事,小故事,讲笑话等,胎宝宝在很认真的听呢。可是呢,从娘胎的时候就开始教育,宝宝长大后会不会觉得妈妈真“唠叨”?这样真的好吗?
还有听起来动感十足的运动胎教,妈妈在孕期要适当的活动,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可能在锻炼自己身体的同时也锻炼宝宝的身体。此外还有很多胎教方式,如抚摸胎教、营养胎教、心理胎教、美育胎教、情绪胎教以及阳光胎教等。看着令人眼花缭乱的胎教方式,是累坏妈妈的节奏!
孩子逆反心理的原因
一、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
3岁~5岁期间的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什么都要摸摸、碰碰,这常会惹恼成人,轻则行动被限制,重则受到训斥、体罚。这样简单地对待孩子,势必引起孩子的反感。
二、成人不尊重孩子的人格:
孩子虽小,也有自尊心,成人应尊重他们,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进行教育,那种“棍棒底下出孝子”、讽刺、挖苦、辱骂、体罚,只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三、遇事唠唠叨叨:
有些爸爸妈妈认为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会儿说注意这,一会儿说注意那,唠叨没完,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厌烦,产生逆反心理。
四、不顾孩子的个别差异和意愿,强行“定向”:
一些爸爸妈妈望子成龙心切,他们要孩子学这学那,如规定每天读多少单词、练几小时琴等,否则给予惩罚。这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五、缺乏感情沟通:
爸妈缺乏与孩子经常的感情沟通,缺乏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也会以不尊重来对待爸妈。
六、成人对孩子过分迁就:
孩子认为犯了错误不会受到批评,这种错误的信息让孩子不明是非,一旦家长想管教时,孩子就很不适应,出现逆反。
不停的唠叨真的会有教育效果吗
在我们家,只要爸爸和桐桐同时在家,家里就会不断传来爸爸让桐桐吃东西的声音,讨好的、命令的、质疑的、催促的,各色混杂,目的只有一个——让桐桐多吃,为了让她吃进去,不按顿,不管提供的是不是垃圾食品,只要桐桐同意吃,定然立马伺候!
吃了,还嫌吃得不多;吃得多了,还怕不饱;饱了,再过一会儿,又怕她饿了,于是新一轮的询问再度登场……到了吃饭时间,万一桐桐的表现不符合期待,这类督促声更是此起彼伏,仿佛桐桐生来就是为了吃饭而存在的,而她一天下来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吃饭再吃饭。
然而,尽管爸爸如此苦口婆心,为了让桐桐张开金口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桐桐的吃饭,却始终还是她最大的问题,不仅没有一点自觉主动性,反而更加挑三拣四,饭量少得可怜,这让爸爸更加抓狂,更加变本加厉地在吃饭问题上喋喋不休,桐桐却不为所动,吃饭还是老样子,甚至有时候故意不吃气爸爸。
爸爸整天软硬兼施试图让桐桐多吃点饭,却没什么效果的事,让我想起了心理学的“超限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