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外耳道湿疹怎么办

宝宝外耳道湿疹怎么办

耳道湿疹病症是常见的皮肤病,婴儿发病率比成年人高。这种疾病对于婴儿皮肤的伤害是比较严重的,如发现婴儿得病,就应该采取治疗措施,婴幼儿发病时因瘙痒会不停地搔抓耳部,哭闹,可严重影响睡眠和食欲,一旦没有留意,表皮被抓破,则会继发感染,出现糜烂、溃疡、浆液性渗出、黄色结痂。本病主要特征为瘙痒,伴有液体渗出。患儿家长多因孩子烦躁不安,不能入睡就诊。也有因孩子耳朵流出带有异味儿的分泌物来看病的。

治疗宜根据“湿以湿治,干以干治”的原则

1、对比较干燥,无渗出者,可用10%氧化锌膏,抗生素可的松软膏等外涂,注意保护病损部位,以便结痂脱落愈合;干痂较多时,先用3%双氧水清洗后再用药。

2、渗出液较少者,先涂擦2%龙胆紫液,干燥后涂氧化锌糊剂。

3、渗出液较多者,用3%双氧水或炉甘石洗剂清洗渗出液及痂皮,再用3%硼酸溶液湿敷,待渗出液减少后,再用上述药物治疗。

日常生活习惯要做好:

宝宝耳背长湿疹,应该注意宝宝的生活习惯,尽量找出发病的原因,然后去除,防止宝宝湿疹加重或者再次复发。

而且要经常注意宝宝的喂养以及饮食,尽量给宝宝食用新鲜的食用,避免宝宝食用含添加剂、膨化剂、防腐剂、色素、稳定剂等等加工食品。在宝宝满半年之后,可以食用一些蛋白类的辅食。

宝宝的衣着方面也要注意,尽量让宝宝穿棉质、宽松的衣服,最重要是要透气度要高,一定要保证宝宝的皮肤呼吸通畅,还要注意处理宝宝发热和出汗的时候,防止出现过敏症状。

宝宝患外耳道湿疹别用水洗

7个月的林林这几天右边的脸颊微微红肿,还起了很多小红疙瘩和水泡。有些水泡破溃以后,流出了淡黄色的液体,在面颊上形成了黄色的痂皮。慢慢的,红疙瘩和水泡蔓延到了耳朵上。妈妈给林林擦了红霉素药膏,可一点也不管用。

对策:

林林患的是外耳道湿疹,药物或其他过敏性物质刺激,以及湿热、毛织品、食物尤其是蛋白质等因素刺激,都可能诱发此病。家长需要仔细寻找病因并除去,宝宝应适当减少容易致敏的食物,如鱼、虾、蛋类及奶制品。才能避免此病复发。

如果宝宝的耳朵已经患有湿疹了,妈妈不可用温水清洁耳部,保持宝宝耳朵的干燥很重要。如果渗液较多,可用炉甘石洗剂或70%酒精涂抹,并保持局部干燥。如果渗液较少,可涂抹1—2%龙胆紫药水、激素软膏、氧化锌油等。较干燥无渗水者,可用10—15%氧化锌软膏、派瑞松(1%硝酸益康唑或0.1%曲安奈德)外涂。有少量渗液者,可用龙胆紫水溶液或氧化锌糊剂等。渗出多者可用3%双氧水清洗后,再用3%硼酸溶液湿敷。外耳道湿疹不便湿敷,可单用双氧水清洗。待渗水减少后,可用上述药物涂布。遇渗液过多,可同时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感染明显者,要使用抗生素。

Tip:千万不要用肥皂水清洗湿疹部位,否则会加重局部刺激,也不可涂抹红霉素药膏。防止因痒搔抓患处,应给病儿剪短指甲或戴布手套。毕竟外耳道湿疹不是什么大病,对全身无严重影响,一般待宝宝2—3岁多能自行痊愈。

4个原因会引起耳朵发痒

1、有耳屎分布:平时没有注意及时清洁清洗,分泌物在耳道中产生刺激就会导致瘙痒的出现。

2、经常用挖耳耙掏耳朵:这会导致耳膜内的绒毛掉落变得稀少,不能有效抵制杂物进入,并且耳朵内膜变得稀薄而敏感,容易引起外耳炎,因此导致耳朵部位搔痒。

3、中耳炎等疾病:平时没有注意耳朵卫生,洗澡时水进入耳朵里没有及时清理,或是发生了霉菌感染,都可能会导致耳朵部位发生炎症,炎症刺激会产生分泌物刺激耳道出现瘙痒,并伴有疼痛的症状。

4、外耳道湿疹:由于个人体质,接触了过敏物质,导致外耳道湿疹,耳道里面出现发红、瘙痒、分泌物增多的现象。

总之,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可经常掏耳朵,洗澡时候避免耳朵里面进水,防止发生炎症。若出现明显的瘙痒、疼痛、分泌物增多,可选择服用扑尔敏、息斯敏等抗过敏、止痒药物。若是炎症引起,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油等药物,用于消炎治疗耳朵瘙痒。

宝宝耳屎多有什么危害

1、如果宝宝的耳屎过多,造成了外耳道阻塞,容易形成“耵聍栓塞”。不及时取出,栓塞会越来越大,压迫外耳道的皮肤,可能会诱发外耳道的皮肤糜烂、肿涨及肉芽形成。

2、耳屎过多可能引起宝宝外耳道发炎,产生疼痛感。耳屎过多如果紧贴耳膜,可能引起耳鸣、头晕、反射性咳嗽、头痛等,严重的还可能引起鼓膜穿孔、中耳炎等。

3、长时间耳屎栓塞和耳道感染可引起宝宝外耳道皮肤破损,甚至产生外耳道脂瘤。

4、宝宝耳屎多会影响他的听力。当耳道塞满耳屎时,宝宝的听力会减弱。耳朵感染时或感染后,中耳里有积液也会造成听力损失。此外,耳屎多也会导致耳朵疼痛。

治急性外耳道湿疹方的功效与作用

长期的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身体的各种问题。中药方剂就是解决这种情况的一个好办法,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下治急性外耳道湿疹方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处方】苦参6克,苍术10克,盐黄柏10克,白藓皮10克,地肤子10克,蒲公英10克,车前子(包煎)15克,当归10克,柴胡6克。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主肝经湿热,兼挟风邪。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葛英华方

文中不仅给大家介绍了治急性外耳道湿疹方的功效作用,还给大家分析了治急性外耳道湿疹方是由哪几种中药材组成,对于怎么吃也有所提及,我们可以试着记一下,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宝宝耳朵流水怎么回事

宝宝耳朵流水怎么回事:

耳朵流水是是耳部疾病的常见症状,指耳道有液体积聚或流出,在临床上称为耳溢液或耳漏。外耳道、中耳或其周围组织急慢性炎症、创伤、肿瘤等都有可以引起耳漏,但以炎症所致者最为常见,耳漏的质、量、色、味亦因疾病不同而各异。按流出液体的性状可分为三类:引起耳朵流水的因素较多,中耳炎是常见原因之一。

但是耳朵流水不都是中耳炎.如外耳道湿疹、耳疖、外耳道炎、中耳的肿瘤等都可出现这种情况。耳朵流水仅是多种耳病的不同表现,必须根据病有无耳痛,痒,听力障碍,病程长短,溢液的性质,有无面瘫,结合专科检查所见,X线,CT扫描确定病变部位(外耳,中耳或内耳)和性质,予以对因治疗。

在对宝宝耳朵流水怎么回事认识后,宝宝出现这样情况后,要先选择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法,药物是不错之选,这样的治疗方式对宝宝身体没有太多影响,而且一些药物是针对宝宝问题进行的,因此使用的时候,家长都是可以放心进行。

一岁宝宝耳朵里有硬耳屎怎么办 耵聍栓塞

一岁宝宝耳屎太过顽固,且宝宝外耳道弯曲,皮下组织少,取出容易引起耳朵疼痛。既要取出耵聍,又不应损伤外耳道和鼓膜,还要尽量不引起宝宝疼痛,可以采取耵聍栓塞来解决。

注意:将耵聍钩沿外耳道后上壁与耵聍之间轻轻插入外耳道深部,以防损伤鼓膜,然后轻轻转动耵聍钩钩住耵聍,一边松动,一边缓慢向外拉动将其取出。

外耳道湿疹的治疗应从调整饮食入手

发生于耳廓、外耳道及周围皮肤的多形性皮疹即为外耳道湿疹。外耳道湿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眼泪、汗液以及化脓性中耳炎的脓都能浸渍外耳道皮肤,从而诱发外耳道湿疹。此外,凡是能够诱发皮肤湿疹的因素都能诱发外耳道湿疹,例如对牛奶过敏的孩子,在喝了牛奶后也会引发外耳道湿疹。

如同皮肤湿疹一样,外耳道湿疹的治疗也应当从调整饮食入手。例如对牛奶过敏的患儿应尽早地增加辅食,以便早日用饮食代替牛奶,从而杜绝过敏因素。

其次,外耳道湿疹也应避免搔抓,切忌使用热水和肥皂,以及使用刺激性药物。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果皮损较为干燥且无渗出的患者,可使用10%~15%的氧化锌软膏、抗生素与可的松软膏外涂;如皮损处有少量渗液者,可用龙胆紫水溶液或氧化锌糊剂等外用;渗液较多者要用硼酸水或双氧水湿敷。如果患者皮损处的渗液过多,可同时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如皮损处出现明显感染,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使用抗生素。

如果患者的外耳道湿疹是由于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患者需要经常清除脓液,以减少脓水对外耳道皮肤的刺激,加重湿疹。

怎样防治外耳道疖肿

外耳道疖肿是小儿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小至新生儿,大到学龄儿童均有发生。但是,由于婴儿年幼,不会说话,发生外耳道疖肿不易及时发现,以致延误治疗,增加婴儿痛苦,所以,婴儿外耳道疖的早期发现与及时治疗是减轻婴儿痛苦的重要措施。

外耳道疖肿的主要症状是疼痛厉害。婴儿常表现哭闹、抓耳、摇头、夜不能寐。因疼痛影响张口和咀嚼,故婴儿可出现拒奶。此时往往会误认为孩子肚子痛,而去内科就医,以致延误诊断治疗。

早期发现婴儿外耳道疖的检查方法就是,在给婴儿洗脸时,如发现手触摸到耳前、耳屏处或耳廓时婴儿哭吵厉害,即应考虑有发生外耳道疖肿的可能。需带婴儿前往医院检查。

外耳道疖肿的治疗,在肿胀初起时,用10%鱼石脂软膏棉栓塞于外耳道患处,有消炎、减轻疼痛的作用,一般每日换药1次,3~4次即可痊愈。若疖肿成熟,则需切开排脓引流,同时要配合抗生素的应用,以控制继发感染,一般可采用青霉素肌注,效果较好。

预防婴儿外耳道疖肿的发生,除严禁挖耳外,还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生水流入耳内。同时应治疗婴儿外耳道湿疹和化脓性中耳炎,以免发生继发感染而引起外耳道疖肿。对于婴儿的指甲,要经常修剪,以免抓耳时损伤外耳道,造成继发感染。只要能经常地注意婴儿的个人卫生,并及时地治疗外耳道湿疹与化脓性中耳炎,婴儿外耳道疖的发生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得了外耳道湿疹应该如何治疗

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恶化,生活工作压力的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皮肤问题接踵而来让我们应接不暇。其中外耳道湿疹就深深的困扰着我们,让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那么得了外耳道湿疹该如何治疗呢?外耳道湿疹可以使用帕芙欧珍肤膏,每日在患处涂抹1~3次,坚持半个月便可以康复,让我们重拾自信绽放光芒。

外耳道湿疹的治疗是有偏方的,如果你还不知道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1)苦参、白矾各15克,黄柏9克,加500-1000毫升水,煎沸温洗患部,每日3-4次。适用于急性外耳道湿疹。

(2)木槿皮、马齿苋、白癣皮各适量,煎汤洗患处,每日2-3次。适用于外耳道湿疹有瘙痒者。

(3)枯矾、煅石膏各20克,雄黄7克,冰片1克,研末加凡士林200克,调匀外涂,适用于慢性外耳道湿疹。

得了外耳道湿疹以后,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合理的饮食,荤素搭配,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豆类及高纤维素类食物,避免容易导致过敏及刺激性食物,如鱼、虾、辣椒、浓茶、咖啡、酒类等。经常修修自己的指甲,避免搔抓或烫洗,以免外耳道湿疹泛滥加重病情。急性外耳道湿疹禁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免导致外耳道湿疹更加恶化。衣服尽量宽松一点,避免摩擦加重外耳道湿疹的疼痛感,*选择纯棉材质的衣物,因为纯棉衣物不仅舒服而且天然不刺激,不含添加剂不会导致皮肤过敏,肤质敏感者更要注意这一点。避免受热出汗,保持皮肤清洁干爽,出汗的话一定要及时擦干,避免汗渍刺激皮肤。

急性中耳炎为什么拖不得

当耳道内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大多数患者会自己诊断为“中耳炎”,或者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中耳炎”。根据上述临床表现,慢性中耳炎诊断比较容易。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耳道内流出分泌物都是中耳炎。临床上,经常有患者告诉医生患中耳炎了,但经检查发现,患者的鼓膜完整,其实只是外耳道有慢性的炎症或者湿疹。

外耳道湿疹通常以耳痒、耳内流水为常见表现,可伴有听力下降或者耳痛。外耳道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食物、外用药或者化妆品可能是其诱因。当分泌物较多聚集于鼓膜或者于鼓膜表面结痂时,可出现听力下降;当患者因耳痒而掏耳时,可出现耳道皮肤破溃、感染而耳痛。

慢性外耳道炎可因外耳道湿疹引起,也可以是患者喜好掏耳,耳道内薄层的耵聍缺失,耳内进水时受细菌侵及,表现为耳内胀痛不适,或者耳内少量分泌物流出或结痂。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与其类型有关,患者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常识应用点耳剂。间断流脓的患者,一般是单纯型的中耳炎,因患者通常在流脓时才来就诊,因此只需药物治疗即可,局部应用点耳剂或者全身用药,达到控制感染、干耳的目的。有些患者流脓停止后,穿孔可自行愈合。当患者干耳时间较长、而穿孔不愈合时,需鼓膜修补手术。

长期流脓不干耳的患者,可能是骨疡型中耳炎和伴有胆脂瘤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因为其可引起颅外及颅内并发症,如面瘫、眩晕、脑膜炎甚至脑脓肿等,需要尽早手术以去除病变、预防并发症、获得干耳,并改善听力。

外耳道湿疹中药偏方

对于外耳道湿疹的治疗,有一些中药偏方的正确使用对其也有不错的疗效,大家要记牢。1、将适量的蒲公英和菊花加入水,放在锅内同煎煮,待冷却后用汤水清洗患者外耳道。

2、使用1000毫升甘油,120克黄连,45克枯矾,0.6克冰片。先把黄连煎水2次,浓缩成1000毫升,过滤,然后加入枯矾再过滤,最后加入冰片和甘油来拌匀,每次取适量来冲洗外耳道。

3、苦参,生地,蝉蜕、荆芥、细辛,羌活、赤芍,全虫,蜈蚣、桂枝、丹皮、当归、川芎、甘草各适量,加水煎服

4、苦参6克,苍术10克,盐黄柏10克,白藓皮10克,地肤子10克,蒲公英10克,车前子(包煎)15克,当归10克,柴胡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对治疗急性外耳道湿疹有不错的疗效

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坚持治疗使用,正确使用中药偏方来缓解治疗病情,但偏方的使用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除了使用一些中医偏方和配合医生治疗以外,患者还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这样才会更易于病情的康复。

相关推荐

外耳道湿疹用什么软膏

外耳道炎或称弥漫性外耳道炎,由于挖耳,药物刺激,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或游泳,洗澡等水浸渍,引起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有利细菌生长,而致本病.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本病可分为急,慢性两类,夏秋季节多见 急性外耳道炎发病急,外耳道灼热,发痒,疼痛,呈弥漫性充血,肿胀,表皮糜烂.先为稀薄分泌物,继而变为稀脓性或脓性分泌物.皮肤肿胀较甚者,可引起外耳道狭窄或闭锁,遮蔽鼓膜,引起耳鸣及听力下降.严重者耳周淋巴结肿大,压痛,并出现全身不适 慢性外耳道炎病程长,多有耳痒,少

宝宝耳朵怎么清洁

其实不太需要做「挖耳屎」这个动作,因为耳朵里的细幼毛发犹如清道夫,会自行将过多的耳屎清出耳外,最重要的是,通常从外耳道口看见疑似有很多耳屎需要清洁的状况,大多是因为耳屎遇水而膨胀所致。为了保持耳朵清洁又不伤害耳道,应把握以下两大原则: 正常状况下的耳屎呈淡黄色、干燥且柔软,赵伟杰医师表示,耳朵内多少会有些细菌,潮湿的环境会使细菌孳长,使耳屎气味变重并提高感染机率,而且湿的耳屎容易被往里推,相对较难清出。 帮宝宝洗完澡后,可先用毛巾将外耳擦干,使用吹风机吹头发的时候,顺便吹吹耳朵就能保持外耳道干燥。若担心有

外耳道冲洗法的方法和禁忌

1、目的 冲出外耳道深部不宜取除的碎软耵聍、微小异物或已软化的耵聍栓。 2、用品 耳冲洗器(或50ml注射器),弯盘,温生理盐水、纱布、棉签、额镜、耳镜。 3、方法 ①患者取坐位,头略偏对侧,使患耳稍向上,同侧颈及肩部围以治疗巾或油布,患者手托弯盘紧贴耳垂下颈部皮肤,以便冲洗时水可回流入弯盘。 ②术者左手将耳廓牵向后上(如系婴幼儿则向后下方牵拉),使外耳道成一直线,右手持耳冲洗器,将温水(最好与体温相近,过冷过热均可引起眩晕),对着外耳道后上壁注入,用力不可过猛,也不可将冲洗器头紧塞外耳道内,以致水不能流

宝宝耳朵痒湿疹怎么宝宝修短指甲

宝宝外耳痒患湿疹的时候,经常会想用小手去抓挠。因此家长们要经常给宝宝的指甲做修剪,修短宝宝的指甲可以避免宝宝抓伤自己,从而可以有效避免耳部湿疹患处发生感染。

耳朵总是痒怎么回事 外耳道湿疹

由于个人体质,接触了过敏物质,导致外耳道湿疹,耳道里面出现发红、瘙痒、分泌物增多的现象。 总之,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可经常掏耳朵,洗澡时候避免耳朵里面进水,防止发生炎症。若出现明显的瘙痒、疼痛、分泌物增多,可选择服用扑尔敏、息斯敏等抗过敏、止痒药物。若是炎症引起,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油等药物,用于消炎治疗耳朵瘙痒。

外耳道炎和外耳道湿疹的宜与忌

我们耳道里面的皮肤娇嫩敏感,紧贴骨部和软骨,一旦不洁挖耳、反复刺激,或者喜食烈酒、辛辣食物,容易造成炎症或者湿疹。两耳内难以忍受的奇痒很是令人懊恼,很多人用手、用耳挖子使劲掏啊掏,有时掏出血了仍觉得是隔靴搔痒,痛痒难止,这时候就应该去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了。 那么,出现这种情况,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些什么呢?西安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在此提醒大家治疗中的宜与忌! 宜:清淡饮食,积极治疗,管住手不要去动耳朵。 忌:1、耳道不良刺激,譬如不洁挖耳工具反复使用,用棉签摩擦止痒等。 2、不良饮食习惯,过度进食辛辣

宝宝的耳朵里面耳屎怎么 宝宝的耳屎到底要不要掏出来

为了清除孩子的“耳屎”,去给孩子掏耳朵的行为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这样做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引起宝宝外耳道发炎或疖肿;经常刺激外耳道皮肤,使皮肤淤血,反而会使耵聍分泌增多;如果掏挖耳朵过深,宝宝不配合,挣扎或刺激外耳道引发咳嗽反射,会伤及鼓膜,发生炎症或损伤。 如果发现宝宝耳内经常有较多的“耳屎”,可酌情定期到医院取出,平时注意保持外耳道的干燥,避免发生耵聍栓塞,引起局部的感染。“耳屎”特别多的宝宝,常伴有外耳道炎症,那就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了。

急性外耳道炎的病症

什么是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的感染可以是局限的(疖肿)或累及整个外耳道(弥漫性外耳道炎)。较常见于夏天游泳季节,并常称为泳者耳。下面就先来详细的了解下是急性外耳道炎。 急性外耳道炎又称弥漫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疗肿又称局限性外耳道炎。均因游泳、冲洗外耳道、中耳炎症分泌物等浸渍皮肤或挖耳(如取外耳道异物、盯聍等)损伤皮肤并发细菌感染所致。外耳道湿疹、糖尿病亦可为诱因。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变形杆菌、绿脓杆菌。 急性外耳道炎的病症: 1、耳部红、肿、热、痛。张口咀嚼时加重。可放射到同侧颞部。常伴发热

挖耳出血应该如何预防

挖耳朵一般在耳道外三分之一不会有疼痛的感觉,如果你挖了深,有疼痛的感觉,就已经接近耳道的深部,在往里就比较危险了。如果你很喜欢挖耳朵,我建议你最好不要经常挖耳朵。否则一引起耳道发炎或引起外耳道湿疹,甚至引起鼓膜穿孔。 经常挖耳朵会损伤耳朵,偶尔在外面洗头的地方洗好挖你耳朵时很舒服,问题不大,如果经常挖耳朵就不是很好。因为那些洗头店的洗头工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消毒的感念。经常在外面挖耳朵会引起耳道的交叉感染。比如,慢性耳道炎、慢性耳道湿疹、耳道乳头状瘤,这些都是通过交叉感染引起的。 一般挖耳不会导致失聪的,如果

预防小儿中耳炎

1、注意保持宝宝耳廓和外耳道的清洁和干燥,在给宝宝洗头、洗澡时,家长要尽量避免外耳道进水,或在每次洗澡后,用婴儿专用细棉棒,轻轻将耳廓和耳朵擦拭干净。 2、避免意外伤害,切莫让宝宝将细小物品如豆类、小珠子等塞入耳内,以免造成外耳道黏膜损伤、感染。儿童喜欢活动、逗闹,不小心碰伤耳道,会引起感染,严重者也可引起中耳炎。 3、游泳时也应小心,游泳后要及时让耳内的水流出,可以侧头单脚跳动促使水流出,用棉签吸干水分,患有慢性中耳炎的人,尤其是耳膜有穿孔者不宜游泳,因为耳膜穿孔后,流入耳道的水可以直接通过穿孔进入中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