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从床上跌落千万别立即抱起
宝宝从床上跌落千万别立即抱起
1.看宝宝的着地姿势
一般来说,宝宝后脑着地最危险。如果宝宝是面朝下摔,一般危险性较小;如果是后脑勺着地,并且是直接磕在硬邦邦的地板上,则要格外小心脑震荡或颅内出血;如果四肢呈非正常姿势,则应注意是否骨折,如果发生了骨折则要做好骨折部位固定,可以用木(纸)板等坚硬物固定骨折肢体,以减少骨折周围组织进一步损伤。
2.看宝宝的状态
宝宝跌落后,如果马上大哭,一般脑部受伤的可能性较小;如果出现呕吐、昏迷、意识不清、哭闹不止、异常动作等情况,则应赶紧送医院。
3.看宝宝是否有出血或血肿
如果宝宝有出血,则应立即通过按压的方式给宝宝止血;如果宝宝有出血血肿,冷毛巾进行冷敷,以减少出血量,如果三天后还未吸收,可以热敷。
4.看宝宝有没有肢体运动障碍
注意观察宝宝有没有出现肢体运动障碍,如某侧肢体不动或者运动减少,如果没有出现活动性出血和运动障碍,则可以将宝宝抱起安慰。
5.注意后续观察宝宝是否有异常
如果宝宝没有异常状况,则可不用就医,但仍需注意后续观察(至少24小时),包括睡眠、进食、玩耍状况、作息规律、精神状态等,一旦宝宝出现异常状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6.注意安抚宝宝情绪
排除宝宝受伤的情况后,家长要第一时间安抚宝宝的情绪,包括身体上的抚触和语言上的安慰,以减少因为惊吓给宝宝带来的心理损伤。
宝宝爱哭是怎么回事啊
宝宝喜欢哭肯定是有原因的,父母应该多个心眼,看看宝宝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下面这几个原因哭闹的:(1)缺乏安全感
有些婴儿一定要大人抱在手里面才肯睡觉,父母要注意建立孩子的安全意识,可以通过抱着孩子躺倒床上,然后慢慢松开手,让孩子自己睡,如果孩子哭闹,不要立马就过去抱起来,也不要置之不理,这样孩子会哭闹的更厉害。可以用手轻轻的爱抚孩子,让孩子能感觉到你就在身边。
(2)尿了或者饥饿
孩子要尿尿或者已经尿了的时候,也可能会哭闹,因为憋尿和尿湿了都不舒服。饿了就更不用说了,这是宝宝给你“我要吃饭了”的信号。
(3)生病了
宝宝生病,比如感冒鼻子不通气或者上火咽喉疼都会哭闹。
(4)受到惊吓
突然受到强光、巨响或者强烈的震动(比如从高处跌落),宝宝都会感到恐惧,这时大人包好好的安抚宝宝的情绪。
(5)衣被太厚
衣被过厚,孩子会因为燥热,不舒服哭闹。
(6)要求得不到满足
宝宝不会说话,表达力不行,如果他想要某个东西或者要求大人抱他玩耍的想法得不到满足时,也会通过哭闹来表达。
婴儿餐椅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凡是存在即合理,既然市面上有婴儿餐椅这个产品卖,自然会有它的用处,婴儿餐椅好处:有了婴儿餐椅,大人就不用抱着娃娃吃饭,这样大人会很累;有了婴儿餐椅,小孩不会打出动来动去,这样也能从小培养还在的吃饭的礼仪;能够给宝宝一个心里暗示,这样也能培养其一个很好的生活规律,家长也能更省点心。婴儿餐椅能用多久:婴儿餐车能用好久还是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定,不过一般的婴儿餐椅用上一两年就应该差不多了。有的宝宝几个月就在餐车上吃饭了,但又的宝宝可能要一岁左右才能开始正常的饮食。等到宝宝牙齿长起来,自己行动方便的时候就可以不用餐车了。
宝宝餐椅是为了让宝宝能固定好坐姿方便妈妈喂饭,同时,也可以避免宝宝坐过于宽大的椅子而左摇右晃或者跌倒。不过,要是宝宝餐椅没有选择正确或者使用妥当,它反而会变成让宝宝跌伤的“元凶”。潜在危险:宝宝从餐椅上跌落、被椅子夹伤。应对支招:1.购买儿童餐椅前现在网上搜索该款餐椅有没有因为设计缺陷儿出意外事故,查看妈妈们对它的使用评价,看安全方面有什么评价;2.选购稳定性好的宝宝餐椅,折叠餐椅撑开之后用固定装置固定好;3.餐椅不用时折叠好,不能折叠的椅子不要放在宝宝活动区域附近,以免宝宝把椅子弄翻;4.不要把宝宝单独留在椅子上,即使只是很短暂的时间。
宝宝从床上跌落家长先做这几件事
爸爸妈妈们从宝宝出生开始,就尽力给TA最完善的保护,但随着宝宝慢慢会自己翻身、爬行,总会偶有意外发生,比如从婴儿床上跌下来,或者从床上、沙发上跌下来。宝宝摔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把孩子抱起来,但事实上,当宝宝从床上或沙发等高处跌落时,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抱起,而是检查宝宝的状况。
孩子发生意外 第一时间判断孩子安危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急诊科主任朱翠平表示,孩子发生意外时,家长首先要判断伤害的程度,建议掌握“生命三角”,即通过观察孩子的外形(Appearance)、呼吸(Breathing)和循环(Circulation)来初步判断。如果孩子精神不佳,不清醒、嗜睡或烦躁,脸色发白、发青,呼吸不顺畅、喘粗气或无呼吸,手脚发冷,则提示可能处于呼吸衰竭、休克早期,这时应尽快就医。
宝宝从床上跌落 家长先做这几件事
具体到宝宝从床上或沙发上跌落,不要立刻将孩子抱起,应该静观10-20秒,以防在伤势不明的情况下对宝宝造成二次伤害。
1.看宝宝的着地姿势
一般来说,宝宝后脑着地最危险。如果宝宝是面朝下摔,一般危险性较小;如果是后脑勺着地,并且是直接磕在硬邦邦的地板上,则要格外小心脑震荡或颅内出血;如果四肢呈非正常姿势,则应注意是否骨折,如果发生了骨折则要做好骨折部位固定,可以用木(纸)板等坚硬物固定骨折肢体,以减少骨折周围组织进一步损伤。
2.看宝宝的状态
宝宝跌落后,如果马上大哭,一般脑部受伤的可能性较小;如果出现呕吐、昏迷、意识不清、哭闹不止、异常动作等情况,则应赶紧送医院。
3.看宝宝是否有出血或血肿
如果宝宝有出血,则应立即通过按压的方式给宝宝止血;如果宝宝有出血血肿,冷毛巾进行冷敷,以减少出血量,如果三天后还未吸收,可以热敷。
4.看宝宝有没有肢体运动障碍
注意观察宝宝有没有出现肢体运动障碍,如某侧肢体不动或者运动减少,如果没有出现活动性出血和运动障碍,则可以将宝宝抱起安慰。
5.注意后续观察宝宝是否有异常
如果宝宝没有异常状况,则可不用就医,但仍需注意后续观察(至少24小时),包括睡眠、进食、玩耍状况、作息规律、精神状态等,一旦宝宝出现异常状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6.注意安抚宝宝情绪
排除宝宝受伤的情况后,家长要第一时间安抚宝宝的情绪,包括身体上的抚触和语言上的安慰,以减少因为惊吓给宝宝带来的心理损伤。
最后再次提醒家长,宝宝发生意外后,一定要冷静,不要因为担心而着急抱起宝宝,应首先观察宝宝的状况,根据情况采取应急措施,以免延误病情或造成二次伤害。
最危险的逗孩子的6种动作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长出于对婴儿的喜爱,喜欢抱着孩子用力摇晃或向空中抛;也有父母为了使小孩入睡,将孩子仰卧在成人的双腿上或放在摇篮里用力地颠颤,这些做法都对婴儿的健康不利,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
抛宝宝
危险动作:用手托住宝宝的身体,往上抛出三四尺高,在其下落时用双手接住。
对宝宝的危害:宝宝自上落下,跌落的力量非常大,不仅有可能损伤成年人,而且成年人手指也有可能戳伤宝宝,如果被戳到要害部位,会引起内伤。更危险的是,一旦未能准确接住宝宝,后果不堪设想。
“坐飞机”
危险动作:双手分别抓住宝宝的脖颈和脚腕,用力往上举,同时转圈。
对宝宝的危害:这种逗乐方式不仅有跌伤宝宝的危险,还有导致脑瘫的危险。因为这种快速旋转,会使宝宝的脑组织与颅骨相撞,损伤脑神经,影响大脑的发育。
转圈
危险动作:大人双手抓住宝宝的两只手腕,提起后飞快转圈。
对宝宝的危害:这种逗乐会使宝宝转得头晕眼花,放在地上站立不稳,甚至跌伤。有时还因离心力的作用,容易使宝宝的手腕关节脱位。
抛投食物
危险动作:让宝宝张开口,向其口内投花生米或豆子,投一次吃一粒,这是十分危险的游戏。
对宝宝的危害:一旦花生米或豆子投入气管,或宝宝笑时呛入气管,轻者呛咳,重者窒息。
过多逗笑宝宝
危险动作:适当地逗逗小宝宝,既可给家庭带来乐趣,也能使宝宝在笑声中健康成长。但是,过分的逗笑却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
对宝宝的危害:宝宝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逗得笑声不绝,会造成瞬间窒息、缺氧,引起暂时性脑缺血,有损脑功能,还可能引起口吃。过分张口大笑,容易造成下颌关节脱臼。睡前逗笑,还会影响宝宝入睡。
乱捏鼻子
危险动作: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看到宝宝的鼻子长得扁,或者想逗宝宝乐,喜欢用手捏宝宝的鼻子。
对宝宝的危害:常捏鼻子会损伤粘膜和血管,降低鼻腔防御功能,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侵犯而生病。乱捏鼻子会使鼻腔中的分泌物、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诱发中耳炎。
婴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1、不要给宝宝小东西玩(如纽扣、小圆珠、硬币等),因要防止宝宝吞咽,造成危险。
2、不给宝宝玩塑料袋,以免胶袋吸附在脸上,遮住口鼻,引起窒息。
3、宝宝在学步车中移动时,人要在旁监护,以免宝宝撞到尖锐角、翻车等等。 若大人暂时离开,可以将学步车固定住。
4、“开水”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以免弄翻,造成烫伤。
5、电源插线板(及墙上的电源插孔)要保护好,宝宝都喜欢插小孔玩弄,以免造成触电。
6、宝宝睡觉中,头部(上面)不要悬挂东西,以免东西滑落砸在脸上或覆盖住了口鼻。
7、喂食时食物不要太烫了。 喂食时注意一口不要喂太多;不要喂得太快,以免咽住宝宝。
8、洗澡时注意水不要烫了。 洗澡时大人不要离开,以免宝宝滑落到水中,造成呛水或溺水。
9、将宝宝一个人放在床、沙发等上时要注意,以免宝宝滚下来。(一要围挡好,二要经常去看)
10、大人从事危险作业时不要抱小孩,如:倒开水时、炉灶旁做饭时、阳台晾衣服时等等。
11、在户外玩时,宝宝坐在童车中,当休息时要一定要把车刹住,以免车子发生溜滑,造成危险。
12、做小轿车时要注意:若车窗没关闭,小车急停或撞停,宝宝若没抱紧,可能会从车窗飞出去。
13、不要让宝宝敲打:鱼缸、电视机屏、阳台玻璃、卧室落地窗的玻璃、浴室镜子的玻璃。
14、给宝宝吃鱼时,要注意小刺。喂食时,不要急、宁可慢点来。
15、不要给宝宝筷子、勺、笔等等,以免她放到嘴里摔倒,插到喉咙。
16、宝宝进食时不宜逗乐,不仅影响饮食习惯,还可能将食物喂入气管,引起窒息甚至发生意外。
17、孩子在开关门时容易夹伤手指(或风很大,把门吹关),最好在门缝处装防夹软垫。
18、在宝宝在学走路时,最好给宝宝穿上防滑的鞋袜,防止跌倒。
19、阳台是个很大安全隐患:宝宝可以走路时,一定不要让宝宝上阳台,以免宝宝掉了下去。
(阳台围栏要高于85厘米,阳台的栏栅间隔要在10厘米以内。)
20、宝宝的视觉正在发育过程中,所以电视最好不要看;即使让孩子看,也只能看几分钟。以免孩子眼睛疲劳,降低视力。
21、带宝宝外面玩时,不要给有怀疑的陌生人抱,以免被抱走或染上传染病。(如:大人要上厕所了,于是把孩子给陌生人抱,等上完厕所出来时,发现宝宝已被别人抱走了)
22、不要让宝宝睡在枕头或蓬松柔软的寝具上(比如鸭绒被或皮毛垫),以免窒息,发生意外。让宝宝仰卧睡。
23、宝宝坐童车过马路前,大人应先将宝宝抱起,童车另行收起或推行。防止大型车辆因视线较高,忽略了前方坐在童车里的宝宝,酿成车祸。
使用婴儿车的注意事项
使用婴儿车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婴儿车过程中,还要定期检查车身各接合处是否牢靠、有无螺丝松动等,保证婴儿车能全部展开,刹车性能良好。
2.要全程给宝宝扣紧安全带,避免孩子挣扎而跌落;
3.应配有容易操作的刹车装置:车架应有主锁及附加的安全锁,两个后轮的锁应可同时锁。婴儿车停下来时,无论是平地还是斜坡,都要随时放下刹车装置;
4.过马路时,最好先将孩子抱起,手推车另行收起或推行。
5.此外,家长不要把背包或太阳伞挂在婴儿车扶手上,这样容易令婴儿车重心不稳而翻倒。
宝宝睡眠不好是什么原因 爸妈过分关注
大多数宝宝对父母和熟悉的环境都有依赖性,随着宝宝的慢慢长大,家长要记住,不要宝宝哭了就去哄、跌倒了就去抱。要让宝宝自己去面对生活中的这些小挫折,这样宝宝才能变得更独立,像睡觉这么小的事情,宝宝自己就能解决,就不用家长操心了。
宝宝从床上跌落千万别立即抱起
宝宝从床上跌落 家长先做这几件事
具体到宝宝从床上或沙发上跌落,不要立刻将孩子抱起,应该静观10-20秒,以防在伤势不明的情况下对宝宝造成二次伤害。
1.看宝宝的着地姿势
一般来说,宝宝后脑着地最危险。如果宝宝是面朝下摔,一般危险性较小;如果是后脑勺着地,并且是直接磕在硬邦邦的地板上,则要格外小心脑震荡或颅内出血;如果四肢呈非正常姿势,则应注意是否骨折,如果发生了骨折则要做好骨折部位固定,可以用木(纸)板等坚硬物固定骨折肢体,以减少骨折周围组织进一步损伤。
2.看宝宝的状态
宝宝跌落后,如果马上大哭,一般脑部受伤的可能性较小;如果出现呕吐、昏迷、意识不清、哭闹不止、异常动作等情况,则应赶紧送医院。
3.看宝宝是否有出血或血肿
如果宝宝有出血,则应立即通过按压的方式给宝宝止血;如果宝宝有出血血肿,冷毛巾进行冷敷,以减少出血量,如果三天后还未吸收,可以热敷。
4.看宝宝有没有肢体运动障碍
注意观察宝宝有没有出现肢体运动障碍,如某侧肢体不动或者运动减少,如果没有出现活动性出血和运动障碍,则可以将宝宝抱起安慰。
5.注意后续观察宝宝是否有异常
如果宝宝没有异常状况,则可不用就医,但仍需注意后续观察(至少24小时),包括睡眠、进食、玩耍状况、作息规律、精神状态等,一旦宝宝出现异常状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6.注意安抚宝宝情绪
排除宝宝受伤的情况后,家长要第一时间安抚宝宝的情绪,包括身体上的抚触和语言上的安慰,以减少因为惊吓给宝宝带来的心理损伤。
最后再次提醒家长,宝宝发生意外后,一定要冷静,不要因为担心而着急抱起宝宝,应首先观察宝宝的状况,根据情况采取应急措施,以免延误病情或造成二次伤害。
BB一放下就醒 宝妈如何是好?
宝宝离不开妈妈的怀抱和宝宝的安全依恋有关宝宝在出生前就被温暖的羊水包围了10个月,在狭窄的子宫里呆着特别有安全感,这种感觉或许就是人类安全感的始源。以至于当宝宝来到一个特别空旷的地方,没有任何东西挤压着的时候,小心肝就会特没有安全感。这也是新生儿一出生就需要用毛巾包裹着,以免受到惊吓的缘故。当小婴儿好不容易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睡着,被你悄悄松开怀抱放下床(尽管你的动作已经很轻柔),感觉就会像从高处跌落,抓不到任何物体,也看不见任何东西,心慌、害怕的感觉对于几个月的宝宝来说,犹如巨大而无尽的深渊啊!2.宝宝缺钙也会睡不安稳容易惊醒宝宝缺钙,会引起大脑及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宝宝处于精神亢奋状态,烦躁不安、难以入睡,或者睡不安稳、容易惊醒。同时,缺钙也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汗腺分泌增多,睡觉时不断出汗,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
很多爸爸妈妈在知道宝宝会一放下就哭时,基本都会采用继续抱着宝宝哄睡,直到宝宝真的进入深层睡眠后,才可以放下。但是,爸爸妈妈知道吗,抱孩子太多会让宝宝对大人的怀抱产生过度的依赖。建议让宝宝睡在比较小的空间里,比如摇篮、婴儿车,也可以在小床周围布置上床围、幔帐、靠垫等物。还应该注意一下睡眠环境,比如让宝宝睡固定的床、使用固定的寝具、听固定的音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