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豆的鉴别
棘豆的鉴别
(1)本品粉末灰白色。非腺毛众多,直径15~46μm,双细胞,顶端锐尖,
基部细胞短,壁较薄。导管以梯纹为主,直径21~41μm。纤维少见,常碎断,直径10~
41μm,顶端尖,壁厚有少数单纹孔。
(2)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醇20ml,回流110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2ml ,加盐酸
6滴,另取少量镁粉,水浴上加热数分钟,溶液显鲜红色。另取滤液1滴,点于滤纸上,
晾干,喷5%三氯化铝溶液,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蓝绿色荧光斑点,放置
约15分钟后,日光下显黄色。
白豆蔻的鉴别
果实类圆球形,具不显著的钝三棱,顶端有突起的花柱基,下端带有果柄或果柄脱落后凹入的痕迹。直径约为1.2~1.7厘米。表面单黄白色,光滑或略显隆起线(维管束)多条,花柱基及果柄痕的周围,均具密集的棕色毛茸。果皮脆,木质,易纵向裂开,内含种子20~30粒,集结成球,习称“蔻球”。蔻球分三瓣,有白色隔膜分隔,每瓣有种子7~10粒,习称“蔻米”或“蔻仁”,为不规则的多面体,直径3~4毫米,表面暗棕色或灰棕色,有微细的波纹,一端有圆形小凹点。质坚硬。断面白色粉质。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以个大完整,壳薄,种仁饱满者为佳。
火棘和沙棘的区别
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火棘是蔷薇科火棘属。
沙棘的果子是椭圆的,橘黄色的,果实在主茎上有生长
火棘的果子是圆的,红色,基本上主茎上是没有果实的
沙棘果实营养丰富,据测定其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亚油素、沙棘黄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其中维生素C含量极高,每100克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可达到825—1100毫克,是猕猴桃的2—3倍,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含糖7.5%—10%,含酸3%—5%。
沙棘叶片含粗蛋白15.75%、粗脂肪9.48%、粗纤维14.04%、无氮浸出物54.84%,用沙棘叶可制作保健茶。
沙棘种子含油率10%—12%,果肉含油率14%—18%,是提取沙棘油很好的原料。
沙棘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酱、果脯、果冻、饮料、保健品等。
沙棘能显著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在1000多年前,人们发现经常食沙棘果的当地居民身体健壮,很少生病,特别是一些患有肠胃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治而愈。在西藏医药中,喇嘛称沙棘果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火棘果:消积止痢,活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小儿疳积,崩漏,白带,产后腹痛。
火棘根:清热凉血。用于虚痨骨蒸潮热,肝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腰痛,崩漏,白带,月经不调,吐血,便血。
火棘叶:清热解毒。外敷治疮疡肿毒。
鸡眼的鉴别诊断
一、检查:
组织病理:病变为增厚的角质层,紧密呈板状排列,形成角质栓,呈楔形嵌入真皮。角质栓内常有排列成柱状的角化不全细胞,角质栓尖端正下方粒层消失,棘层萎缩。病变周围表皮正常或轻度肥厚。受压处真皮乳头变平,少许淋巴细胞浸润。
二、鉴别:
本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跖疣 其表面正常皮纹消失,角质增生呈刺状,可见黑点。多为灰褐色,不限于受压部位,两侧挤压痛明显。
2、胼胝 角质增生面积较大,色黄,触之坚硬,境界不清,疼痛不明显。
3、掌跖点状角化病 掌跖部多发性孤立的圆锥形角质栓,不嵌入皮内,不限于受压摩擦部位。
鉴别鸡眼和胼胝:根据发生在掌跖,呈角质增生性损害,不难诊断。鸡眼与胼胝的主要鉴别点是:鸡眼为呈倒圆锥形角质增生,行走时疼痛明显;而胼胝为扁平片状角质增厚,范围较广,一般不痛。鸡眼与胼胝需与跖疣鉴别:跖疣可散发于足跖各处,不限于受压部位,可多发,损害如黄豆大小,表面角质增厚,用刀削去表面角质层,可见自真皮乳头血管渗出血细胞凝成的小黑点的角质软芯。
甘肃棘豆的功效与作用
1.甘肃棘豆的味道微微带着有些辛苦,但是不像一些带苦味的药材一样,是所谓的寒凉之物。不同于它们的是,虽然味道微苦,但是甘肃棘豆是一种很温和的药材,效果却和她们差不多,也可以治疗一些皮肤毒疮和脓肿,达到显著地清热解毒的功效。
2.甘肃棘豆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所以可以止血凉血,对于人们体内的各种内出血症状或者内出血引起的相关病种都有不错的疗效,而且越来越多的实践经验表明,甘肃棘豆还可以利尿消炎,具有很好的通便效果。而且甘肃棘豆的食用方法也十分渐变易行,只需将甘肃棘豆煎服后每日饮用即可,等几天之后就可以看到甘肃棘豆发挥出的神奇功效,你会惊叹于大自然的奥妙和神奇。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皂角刺的用药禁忌
皂角刺,别名:皂荚刺、皂刺、天丁、天丁明、皂角针、皂针,为豆科乔木植物皂荚树上的棘刺。辛,温。归肝、胃经。
1.消肿托毒:用于消肿排脓,疮疡肿痛,脓熟不溃,单用或配活血药同用。
2.祛风杀虫:用于麻风,顽癣等症。
【药物形态】
本品为主刺和1~2次分枝的棘刺。主刺长圆锥形,长3~15cm或更长,直径0.3~lcm;分枝刺长1~6cm,刺端锐尖。衷面紫棕色或棕褐色。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切片厚0.1~0.3cm,常带有尖细的刺端;木部黄白色,髓部疏松,淡红棕色;质脆,易折断。气微,味淡。
【药效鉴别】皂角刺药性锐利,攻走血脉,直达经络,其活血消肿排脓通乳之功与穿山甲相似,为外科疮疡肿毒常用药。
【功效与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用量用法】3——15g,水煎服,或入剂。外用适量。
湿疹怎样诊断
一、病理变化:
急性期:主要在表皮,细胞内、外水肿,表皮内水疱形成,疱内有少数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真皮上部血管扩张、水肿,血管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轻度炎症细胞浸润。
亚急性期:表皮细胞内水肿,也可有小水疱,并可有角化不全及轻度棘层肥厚,真皮血管周围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
慢性期: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及轻度棘层肥厚、表皮脚延长,有时也可见到细胞间水肿,真皮上部炎性细胞浸润。
二、诊断
根据皮疹多形性、分布对称、境界不清、常在冬季加重、反复发作、剧烈瘙痒等临床特点,诊断不难。手部湿疹须和手癣鉴别,后者常为单侧发病,皮损由一处向四周逐渐扩大,夏季重,常同时有足癣或甲癣,真菌检查阳性。除依靠临床表现外,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对鉴别诊断亦有意义。
鉴别诊断:
1.急性湿疹需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 后者常有明确的接触病史。皮损发生在接触部位,皮疹形态一般比较单一,境界清楚,除去病因较快痊愈。而急性湿疹常缺乏上述特征。
2.慢性湿疹需与神经性皮炎相鉴别。手足部湿疹需与手足癣鉴别,后者常单侧起病,进展缓慢,损害边缘清楚,真菌检查阳性可以确诊。
多囊肝的诊断鉴别
一、多囊肝和单纯性肝囊肿的鉴别有赖于家族史的询问,其他脏器囊肿存在的证据有助于鉴别两者。
二、多囊肝和肝包虫病的鉴别依赖流行病学史,后者还有囊壁钙化、嗜酸粒细胞增多、Casoni试验及包虫补体结合试验阳性,均有鉴别价值。
肝包虫病:本病是牧区常见的寄生虫病,绝大多数因误食犬绦虫卵,在胃、十二指肠内孵化成六钩蚴后,经门静脉至肝脏发育成包虫囊肿。少数系由泡状棘球绦虫的蚴虫所引起的泡状棘球蚴病。肝包虫侵犯右叶最多,左叶和左、右两叶者均较少。临床分两种类型: ①单房性包虫病(包虫囊肿或囊性包虫病),是有包膜的囊状体,生长缓慢,囊的内壁(生发层)向腔内长出子囊,子囊内壁长出头节。 ②泡性包虫病。在肝内形成灰白色质硬的小囊泡,不含囊液而含豆渣样物质。
三、多囊肝与肝癌的区别需行辅助检查,虽然肝癌液化时亦可有多个液性化段,但肝增大甚速,肝质地硬,CT增强扫描显示为多血供实质性占位,并有其他肝癌特点,易于区别。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最新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六十万,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原发性肝癌按细胞分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按肿瘤的形态可分为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 肝癌是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临床上一般采取西医的手术、放化疗与中药结合疗法,但晚期患者因癌细胞扩散而治愈率较低,因此要做到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外阴黏膜白斑的诊断方法
外阴黏膜白斑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外阴黏膜白斑要做什么鉴别诊断?以下就是关于外阴黏膜白斑鉴别诊断的详细介绍:
诊断
确诊主要依据组织病理检查和临床表现,主要是黏膜上皮或表皮的增生性改变而较易诊断,但黏膜白斑常有诊断扩大化的倾向,应注意疾病鉴别。
鉴别诊断
1.白色角化症
组织病理检查表皮细胞无异形性,白色角化病常表现为色素减退斑,无浸润或轻度浸润,边界不清,瘙痒轻,长期不愈的白色角化病可进一步发展成为外阴白斑病。
2.扁平苔藓
发生于外阴皮肤及黏膜皮肤交界处多角形扁平紫红或暗红丘疹,表面光泽,组织病理学上有表皮突延长呈鸡爪样,胶样小体,基底层液化变性,真皮浅层带状淋巴细胞浸润可以鉴别。
3.硬化萎缩性苔藓
常发生于阴唇,局部可见与毛囊一致的丘疹,黏膜白斑是肥大性外阴营养不良,一般不伴有外阴的萎缩,组织病理学上表皮各层增厚,有棘细胞异形性,而硬化萎缩性苔藓是萎缩性外阴营养不良,皮损是萎缩性蓝白色扁平丘疹到融合成淡白色素减退斑,常可在阴道口及肛周形成“哑铃状”,瘙痒轻,多数伴有小阴唇粘连,萎缩,直至消失,阴蒂萎缩,瘙痒轻,组织病理学上表皮萎缩,真皮浅层胶原纤维纯一化变性,其下方有炎性细胞浸润,因而可以鉴别。
4.外阴白癜风
色素脱失斑,界限清楚,无角化和浸润,无瘙痒,身体其他部位常有同样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基底层完全缺乏多巴染色阳性的黑素细胞,易与黏膜白斑鉴别。
5.外阴神经性皮炎
分布于两侧大阴唇外侧,自觉瘙痒,白斑不明显,往往同时伴有其他部位的皮损,皮肤色素沉着苔藓化皮损,组织病理示慢性皮炎改变,表皮各层增厚,但未见棘细胞有异形性,而可以鉴别。
湿疹诊断标准
湿疹的诊断:
一、病理变化:
急性期:主要在表皮,细胞内、外水肿,表皮内水疱形成,疱内有少数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真皮上部血管扩张、水肿,血管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轻度炎症细胞浸润。
亚急性期:表皮细胞内水肿,也可有小水疱,并可有角化不全及轻度棘层肥厚,真皮血管周围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
慢性期: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及轻度棘层肥厚、表皮脚延长,有时也可见到细胞间水肿,真皮上部炎性细胞浸润。
二、诊断
根据皮疹多形性、分布对称、境界不清、常在冬季加重、反复发作、剧烈瘙痒等临床特点,诊断不难。手部湿疹须和手癣鉴别,后者常为单侧发病,皮损由一处向四周逐渐扩大,夏季重,常同时有足癣或甲癣,真菌检查阳性。除依靠临床表现外,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对鉴别诊断亦有意义。
鉴别诊断:
1.急性湿疹需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 后者常有明确的接触病史。皮损发生在接触部位,皮疹形态一般比较单一,境界清楚,除去病因较快痊愈。而急性湿疹常缺乏上述特征。
2.慢性湿疹需与神经性皮炎相鉴别。手足部湿疹需与手足癣鉴别,后者常单侧起病,进展缓慢,损害边缘清楚,真菌检查阳性可以确诊。
颈型颈椎病应与3种疾病鉴别
颈型颈椎病表现为头、肩、颈、臂的疼痛,有压痛点,这些症状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主要与以下3种疾病鉴别:
颈部扭伤
颈部扭伤多数由于睡眠时颈部体位不良,以致局部肌肉被扭伤。
压痛点鉴别方法:颈型颈椎病压痛点为棘突及两侧椎旁处,按压时疼痛可以忍受;颈部扭伤压痛点为两侧肩胛内上方,急性期疼痛难以忍受。
肌肉痉挛可鉴别两种疾病:颈型颈椎病患者不伴有颈部肌肉痉挛,可与颈部扭伤相鉴别,另外,颈型颈椎病通过颈部牵引可以缓解症状,而颈部扭伤牵引使症状加重。
肩周炎
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局限于肩关节及其周围处,而颈型颈椎病有特定压痛点;颈型颈椎病一般不影响肩部活动,而肩周炎肩部活动受限;颈型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显示颈椎的生理曲度消失,肩周炎患者X线平片无以上表现。
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
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患者具有全身关节、肌肉酸痛、咽部红肿、类风湿因子阳性等特征性表现,可与颈型颈椎病鉴别;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患者局部症状以酸痛感为主,范围广,无固定压痛点,而颈型颈椎病压痛点为棘突及两侧椎旁处。
毛囊角化病的诊断及鉴别
毛囊角化病(keratosis follicularis)又名Darier病,是一种少见的以表皮细胞角化不良为基本病理变化的遗传性疾病。一般在8~16岁发病,5岁以前少见,无明显种族及性别差异,随年龄增长病情可逐渐加重,特征性皮损为针尖至豌豆大的毛囊性坚硬丘疹,顶端覆以油腻性痂皮或糠状鳞屑。所以当患者患上该症是需要明确知道如何诊断及鉴别,这样才能及时确诊该症。
毛囊角化病的诊断:
根据褐色油腻性结痂性毛囊性丘疹,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化,阳性家族史,同晒后皮损加重和典型的组织病理,诊断不难。
中医病机和辨证:中医认为系先天禀赋不足,脾虚蕴湿不化,凝集肌肤所致,自幼发生,炎症不著,多发于皱褶部位,表面结有疣性厚痂,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沉缓或沉细。
辨证:先天不足,脾失健运,蕴湿不化,凝集肌肤。
毛囊角化病的鉴别诊断
轻型病例应和脂溢性皮炎鉴别,局限型线状损害应和疣状痣鉴别。
1.尚需和以下疾病鉴别,鉴别要点如下:
(1)黑棘皮病:表现为柔软的乳头瘤样丘疹,多局限于颈,腋,腹股沟等皱褶部位,常合并内脏癌。
(2)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损害为扁平的较大的丘疹,常局限于躯干上部。
(3)疣状角化不良瘤:常为头部或颈部的单个疣状结节。
2.在组织病理上应和下列疾病鉴别:
(1)日光性角化病常有表皮细胞核的间变。
(2)慢性良性家族性天疱疮:无裂隙,但基底层上可见棘层松解的大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