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酸碱性烧伤中为什么碱烧伤的后果严重
在酸碱性烧伤中为什么碱烧伤的后果严重
由于酸烧伤时,酸会使组织蛋白凝固而坏死,使组织脱水,不形成水泡,皮革样成痂,不向深部侵蚀。而碱烧伤时,碱可与组织蛋白结合成复合物后,能皂化脂肪组织,皂化可产热,进一步损伤组织,另外,碱离子能向深处穿透。
烧烫伤后千万别乱抹
爆炸性烧伤比较少见,大家不必过度恐慌。据不完全统计,我院烧伤整形科烧伤患者只占烧烫伤患者总人数的20%左右。烧伤其实是一个大的概念,不仅包括爆炸性烧伤,还包括烫伤、电击伤和放射线伤害等。
烧烫伤后应如何自我急救。火灾烧伤,应立即脱去着火的衣物。切忌带火奔跑、呼喊,以免导致吸入有害气体,引起呼吸道烧伤。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将身体低下来,贴着墙根找出口。
对于最常见的轻度烧伤,尤其是生活因素引起的肢体烧伤,皮肤上大多会出现红红的一片,有灼热感。这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将患肢在冷水中浸泡30分 钟左右,以冷却伤处,减轻热力的损伤程度。冷水浸泡可使创面血管收缩,组织液渗出较少,减少水泡形成。烧伤处如果已有水泡形成,小的不要弄破,待其自然吸 收消散;大的应到医院处理,以免影响创面修复,增加感染几率。
有衣服覆盖部位的烧伤,不要急忙脱衣服,因为衣服(特别是化纤类)烧着后很容易粘连着皮肤,一旦用力拉扯会连带着皮肤撕下来。应立即往衣服上浇冷水,待局部温度下降后,再轻轻脱去或用剪刀纵向剪开衣物。
土方子治烧伤,越治越严重。误区一:涂牙膏治疗。很多人烫伤后会涂牙膏,认为牙膏能起到清凉、散热作用。其实,牙膏本身没有抗感染作用,且常带有一定数量的细菌。其中的摩擦剂对创面更是一种刺激物,发泡剂和调味剂对创面也无治疗作用,还容易引起肉芽增生和创面感染。
误区二:创面涂紫药水、红药水、酱油。这是很多人常用的“土方子”,殊不知会加重伤势。紫药水、红药水、酱油等抗感染能力不强,且深色药物会遮盖创面,令医务人员无法准确判断创面的范围和面积,影响了解烧伤深浅程度和后续治疗。
误区三:在创面撒小苏打、食用碱等。在我接诊过程中,发现一些人会在伤口上撒小苏打、食用碱等,这是缺乏化学常识的表现,因为酸碱中和会释放大量的热,产生热烧伤,会加重伤情。
误区四:烧伤后大量喝白开水。有些人认为,烧伤后患者口干舌燥,体液大量流失应大量补水,而这种做法可能适得其反。烧伤后大量喝水会稀释血液里的电解质,导致水中毒,正确做法是补充适量含电解质的水,比如淡盐水
烧伤处理的误区
误区一 认为烧伤只是皮毛损伤
研究表明,局部烧伤会引起全身性反应,成人烧伤面积20%、小儿烧伤面积10%以上,就有引起休克的可能。烧伤后心、肺、肾、胃肠等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现象叫做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有专家建议把烧伤称为烧伤病,也就是说它不只是一种伤,而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需进行综合治疗。
误区二 烧伤后不用冷水冲
有人认为,烧伤后不能用冷水冲,否则会起水泡。其实烧伤后起不起水泡,与烧伤原因和烧伤深度有关,与烧伤后是否接触冷水无关。Ⅰ度烧伤损伤轻、渗液少,Ⅲ、Ⅳ度烧伤损伤深,皮肤脱水或出现干性坏死,一般不起水泡。深浅Ⅱ度烧伤因渗出较多,往往会起大小不等的水泡。电烧伤、化学烧伤、固体热物烧伤也会起水泡。烧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较长时间可使创面血管收缩,组织液渗出较少,反倒可以减少水泡形成。
误区三 用酸碱中和法缓解
以前有人主张酸烧伤用碱中和,碱烧伤用酸中和,这从理论上说是对的,但实践中不可取。因为在酸碱中和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这样在原来化学烧伤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热烧伤,更加重了伤情。所以,现在不主张化学烧伤后酸碱中和,而主张应用大量清水冲洗。
误区四 在创面上涂药
有了创面,在创面上涂药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许多外用药物的说明书上也写着清洁创面后将药物直接涂于创面。可是,直接在创面上涂药会刺激创面并造成剧烈疼痛。如果把药物涂在纱布上,再轻轻贴在创面上,既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又不会出现剧烈疼痛。
误区五 用牙膏治疗烧伤
牙膏本身没有抗感染作用,而且常带有一定数量的病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一种细的矿物质粉末,对创面是一种刺激物,发泡剂和调味剂对创面也无治疗作用,反而会刺激创面而引起肉芽增生和创面感染。
误区六 创面用紫药水和红药水
红药水、紫药水抗感染能力都不强,不能很好地控制创面感染。更主要的是深颜色的药物遮盖创面,使医生不能明确了解烧伤深浅程度,影响治疗方案的制订。另外,有毒的汞用在烧伤创面,易引起过敏,大面积应用还会引起汞中毒。
误区七 烧伤后不吃“发物”
所谓“发物”主要是指能使病情加重或诱发其发作的某些食物,主要包括鱼,虾等海产品,羊肉,狗肉等及韭菜,香菜等蔬菜。其实“发物”只是一种民间说法,并没有得到科学的认同,在权威的医学教科书和期刊杂志上均找不到其确切的定义。我们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也未发现吃“发物”而“发”的病历。相反,鱼、虾、肉类含有高蛋白,韭菜、香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对烧伤创面愈合有很大帮助。只要平时对这些食物无特殊反应,烧伤后就可以多吃,以利于创面愈合。
被酸碱烧伤眼部怎样急救
被酸碱烧伤眼部怎样急救?酸碱物质溅入眼睛时,应立即将面部倾向一侧,睁开双眼,翻转眼睑,用大量清水轻柔地冲洗双目; 或用盆盛满清水,面部浸入水盆里,睁大双眼或把眼睑分开,左右摆动头部,使波动的水把眼部的酸碱物质冲洗掉。
被酸碱烧伤眼部后一般冲洗3~5分钟即可。冲洗越及时、越彻底,疗效越佳。将患者送至医院后,仍需再次用大量生理盐水、2%~3%碳酸氢钠(酸性物质烧伤)或2%~4%硼酸溶液(碱性物质烧伤)冲洗结膜囊,也可用药物治疗。
如有化学性固体异物要及时清除,应注意清除结膜穹隆部及睑板下沟的固体化学物质。
被酸碱烧伤眼部切莫不经过冲洗就急匆匆将被酸碱物质烧伤眼部的患者送往医院就治。贻误了良机,会严重影响视力。
被酸碱烧伤的现场急救冲洗液为何不用中和液冲洗呢?
从理论上来说,运用中和液冲洗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实际使用中和液冲洗比用大量清水冲洗并没有什么优点,再说在病发现场,中和液不可能即刻就有,况且在慌乱中还会误用,最终丧失了冲洗的宝贵时机,酿成恶果。
酸碱烧伤的治疗
1.酸灼伤治疗
(1)立即脱去或剪去污染的工作服、内衣、鞋袜等,迅速用大量的流动水冲洗创面,至少冲洗10~20分钟,特别对于硫酸灼伤,要用大量水快速冲洗,除了冲去和稀释硫酸外,还可冲去硫酸与水产生的热量。
(2)初步冲洗后,用5%碳酸氢钠液湿敷10~20分钟,然后再用水冲洗10~20分钟。
(3)清创,去除其他污染物,覆盖消毒纱布后送医院。
(4)对呼吸道吸入并有咳嗽者,雾化吸入5%碳酸氢钠液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眶内,伤员也可将面部侵入水中自己清洗。
(5)口服者不宜洗胃,尤其口服已有一段时间者,以防引起胃穿孔。可先用清水,再口服牛乳、蛋白或花生油约200毫升。不宜口服碳酸氢钠,以免产生二氧化碳而增加胃穿孔危险。大量口服强酸和现场急救不及时者都应急送医院救治。
2.碱灼伤治疗
(1)皮肤碱灼伤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20分钟或更久。对氢氧化钾灼伤,要冲洗到创面无肥皂样滑腻感;再用5%硼酸液温敷10~20分钟,然后用水冲洗,不要用酸性液体冲洗,以免产生中和热而加重灼伤。
(2)眼睛灼伤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伤员也可把面部浸入充满流动水的器皿中,转动头部、张大眼睛进行清洗,至少洗10~20分钟,然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滴入可的松液与抗生素。
(3)因生石灰引起的灼伤,要先清扫掉沾在皮肤上的生石灰,再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千万不要将沾有大量石灰粉的伤部直接泡在水中,以免石灰遇水生热加重伤势。经过清洗后的创面用清洁的被单或衣物简单包扎后,即送往医院治疗。
皮肤化学烧伤的急救
化学物质(主要是强酸、强碱)对皮肤造成的烧伤要比单纯的火焰、热水等烧(烫)伤更为复杂和严重。由于化学物质特性不同,造成的损伤相差很大,急救要点也不同。
引起强碱烧伤的物质有硫酸、盐酸、王水,因其浓度、溶液量以及皮肤的接触面积不同,而造成轻重不同程度的烧伤;引起强酸烧伤的物质有氢氧化钠(苛性钠)、石灰等,因强碱可渗透进肌体组织,使组织蛋白发生溶解,对人体皮肤组织的损害比强酸更严重。
不论是酸还是碱造成的烧伤,皮肤都会发生红肿、溃烂,导致剧烈疼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皮肤上的酸碱物质,冲洗得越早、越干净、越彻底越好,哪怕残留一点也会使烧伤越来越严重。不要顾虑冲洗时会加重伤员的疼痛,要鼓励其忍耐着冲洗,直到彻底冲洗干净为止。碱性化学烧伤可用食醋来清洗,以中和皮肤上残留的碱液。
需要注意的是,被生石灰烧伤时,应先用手绢等擦净皮肤上的生石灰颗粒,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切忌先用水洗,因为生石灰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高热量而灼伤皮肤。
用水清洗干净后,用清洁纱布轻轻覆盖创面,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处理。
常见烧伤后处理五大误区
误区:“土方子”治烧伤 越治越厉害
误区一:烧伤后涂牙膏治疗
很多人在烫伤后,会用涂牙膏,认为牙膏中起到清凉散热的作用。但是王磊副主任医师指出,牙膏本身没有抗感染作用,且常带有一定数量的细菌。牙膏中的摩擦剂对创面是一种刺激物,发泡剂和调味剂对创面也无治疗作用,易引起肉芽增生和创面感染。
误区二:创面涂紫药水、红药水、酱油
在烧伤的创面涂紫药水、红药水、酱油,是常见的“土方子”,殊不知这也会加重伤势。王磊介绍说,紫药水、红药水、酱油抗感染能力不强,且深色药物遮盖了创面,无法准确判断出创面范围和面积,影响医生了解烧伤深浅程度,进而可能会影响到治疗。
误区三:在创面洒一些小苏打、食物碱等
有人主张酸烧伤用碱中和,碱烧伤用酸中和,理论是对的,但实践不可取。在王磊接诊过程中发现一些人会在伤口上洒一些小苏打、食用碱等,这是缺乏一定化学常识的,因为酸碱中和会释放大量的热,产生热烧伤,加重伤情。
误区四:烧伤后应喝大量白开水
有些人认为,烧伤后患者口干舌燥,体液大量流失,在爆炸性的烧伤中一些患者已经被烧成黑炭状,已经大量补充水分,要喝大量的白开水。但是实际不是这样的,烧伤后大量喝水会稀释血液里电解质,导致水中毒,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补充适量含电解质的水,比如淡盐水。
误区五:烧伤后不吃“发物”
烧伤也是一种外伤,民间有种说法“发物”能诱发疾病或使病情加重,比如鱼虾、狗羊肉、韭菜、香菜等。其实,西医上没有“发物”一说,对于烧伤患者后期更加应该补充营养。治疗前期,由于患者体液流失严重,需要营养液等补充。
走出烧伤处理误区
不少人因为不慎有过过烫伤烧伤的经历,众所周知,烧伤应该自己的处理,避免伤口受到二次感染,加重病情。然而,很多人在处理烧伤时经常陷入了急救误区,导致病情恶化。
误区一 认为烧伤只是皮毛损伤
研究表明,局部烧伤会引起全身性反应,成人烧伤面积20%、小儿烧伤面积10%以上,就有引起休克的可能。烧伤后心、肺、肾、胃肠等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现象叫做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有专家建议把烧伤称为烧伤病,也就是说它不只是一种伤,而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需进行综合治疗。
误区二 烧伤后不用冷水冲
有人认为,烧伤后不能用冷水冲,否则会起水泡。其实烧伤后起不起水泡,与烧伤原因和烧伤深度有关,与烧伤后是否接触冷水无关。Ⅰ度烧伤损伤轻、渗液少,Ⅲ、Ⅳ度烧伤损伤深,皮肤脱水或出现干性坏死,一般不起水泡。深浅Ⅱ度烧伤因渗出较多,往往会起大小不等的水泡。电烧伤、化学烧伤、固体热物烧伤也会起水泡。烧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较长时间可使创面血管收缩,组织液渗出较少,反倒可以减少水泡形成。
误区三 用酸碱中和法缓解
以前有人主张酸烧伤用碱中和,碱烧伤用酸中和,这从理论上说是对的,但实践中不可取。因为在酸碱中和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这样在原来化学烧伤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热烧伤,更加重了伤情。所以,现在不主张化学烧伤后酸碱中和,而主张应用大量清水冲洗。
误区四 在创面上涂药
有了创面,在创面上涂药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许多外用药物的说明书上也写着清洁创面后将药物直接涂于创面。可是,直接在创面上涂药会刺激创面并造成剧烈疼痛。如果把药物涂在纱布上,再轻轻贴在创面上,既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又不会出现剧烈疼痛。
误区五 用牙膏治疗烧伤
牙膏本身没有抗感染作用,而且常带有一定数量的病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一种细的矿物质粉末,对创面是一种刺激物,发泡剂和调味剂对创面也无治疗作用,反而会刺激创面而引起肉芽增生和创面感染。
误区六 创面用紫药水和红药水
红药水、紫药水抗感染能力都不强,不能很好地控制创面感染。更主要的是深颜色的药物遮盖创面,使医生不能明确了解烧伤深浅程度,影响治疗方案的制订。另外,有毒的汞用在烧伤创面,易引起过敏,大面积应用还会引起汞中毒。
误区七 烧伤后不吃“发物”
所谓“发物”主要是指能使病情加重或诱发其发作的某些食物,主要包括鱼,虾等海产品,羊肉,狗肉等及韭菜,香菜等蔬菜。其实“发物”只是一种民间说法,并没有得到科学的认同,在权威的医学教科书和期刊杂志上均找不到其确切的定义。我们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也未发现吃“发物”而“发”的病历。相反,鱼、虾、肉类含有高蛋白,韭菜、香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对烧伤创面愈合有很大帮助。只要平时对这些食物无特殊反应,烧伤后就可以多吃,以利于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