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护理常见10个误区 误区5:过早给孩子穿鞋
宝宝护理常见10个误区 误区5:过早给孩子穿鞋
给孩子过早穿鞋子,也是一个育儿误区。宝宝足底分布着很多神经末梢,太早给宝宝穿鞋,不利于孩子足底的触觉发育,反而会让脚部的灵敏性更差。
建议:最好等宝宝能走稳了以后才给宝宝穿鞋子。
宝宝护理常见10个误区 误区2:妈妈感冒了不能喂奶
很多妈妈感冒时不敢给宝宝喂奶,也不敢吃药,为了宝宝,自己苦苦地熬着。实际上,感冒病毒不会通过乳汁传染给宝宝,但会通过空气、唾液等传播。
建议:妈妈感冒了,没服药的情况下是可以喂奶的,但喂奶前要先洗手、并带上口罩。如果感冒的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有些药物对哺乳是没有太大影响的,只要向医生询问清楚即可。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
生活中,还是有许多老人甚至新手爸爸妈妈不懂得科学喂养宝宝,采用老一辈的错误的喂养方式。以下就是常见的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1.许多家长喜欢给宝宝穿—件又—件的毛衣,一条又一条的毛裤,宝宝穿得太多太紧,一是束缚孩子的活动;二是宝宝容易出汗,湿了以后在吹到风就会着凉,反而容易感冒。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2.如果将宝宝短短的头颈塞的满满的,而宝宝流口水较多的话,被口水浸湿再干的衣领就会发硬,将宝宝颈部皮肤蹭破,发生感染。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3.宝宝裤腰叠加在—起,会将宝宝柔软的肋骨压住,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肋骨外翻。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4.新鲜牛奶因为含酪蛋白太高,挥发性脂肪酸多,易引起肠道过敏,消化不良。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5.很多外婆、奶奶喂宝宝自己咀嚼过的食物,认为这样的食物更易于消化吸收,但这样容易将成人口腔中的细菌传给婴幼儿。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6.不应将蛋黄泥等辅食加在奶瓶中给宝宝喂食,这容易引起宝宝食欲减退。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7.鸡蛋蛋白,有壳海鲜容易引起宝宝过敏,给宝宝食用要小心。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8.宝宝跟爸妈—起睡虽然可以就近照顾,但是也容易因为熟睡中大人翻身压坏宝宝。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9.宝宝房间的灯如果太鲜艳,会刺激宝宝的视觉引起兴奋,晚上不容易入睡。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10.带宝宝去超市,但是因为超市里的细菌很多,容易让宝宝得肺炎。
宝宝喂养有哪些误区11.宝宝在晒太阳时,给孩子蒙上纱巾,戴上帽子,还隔着玻璃晒,会影响杀菌和宝宝维生素的吸收。
宝宝学步五大误区要牢记
宝宝学步五大误区之一:学步车
尽量不用学步车,因为学步车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性特别强,它不是去发育大脑如何指挥他的四肢,比如他的下肢和胳膊、头、颈、身体,整个部位如何协调的运动,而是依赖学步车,而且学步车下面还有四个轮子,想去哪就去哪儿。因为有一部分是应该靠自己肌肉的力量去走路、跑步的,学步车也不能说一点用也没有,可是我们不能指望它发挥很大作用,所以尽量少用或者不用,但是意味着要在宝宝学步之前要有足够的训练,比如爬行训练要足够,爬行训练之前抬头、翻身、抓握的训练都要足够,他学走路的时候就水到渠成了。
老师提示:学步车会助长孩子的依赖性
宝宝学步五大误区之二:太早学走路
俗话说三翻、六坐然后八爬,一岁的时候会走路,如果过早的训练走路就会剥夺前面的那些时间,这个时候要通过他稳不稳来判断,如果他自己站起来走的挺稳不怎么摔跟头,说明他平衡能力已经发展足够了。如果他站起来摔一跟头,站起来摔一跟头,宝宝还是练习走路太早,说明他的腿部发育还没有足够,如果学走路过早会形成罗圈腿。
老师提示:过早学走路会造成宝宝罗圈腿
宝宝学步五大误区之三:不爬先走路
如果爬行不足会影响小孩的本体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身体、四肢的感觉,这感觉会影响小孩写作业的速度,还有些作业的自觉性,还有上课的注意力的集中。
老师提示:爬行不足会影响宝宝的本体感
宝宝学步五大误区之四:学走路要穿鞋
其实小孩学走路的时候一开始时在家里爬然后站起来,还是光脚或者穿袜子的更多一些。然后逐渐到了一岁左右有穿软底鞋,就像过去给小孩穿的布鞋,不必要给小孩穿硬底的凉鞋或者皮鞋,最好还是软底的布鞋。如果地板不是很凉的话最好能让宝宝赤脚学走路。
老师提示:宝宝学步时最好不要穿硬底鞋
宝宝学步五大误区之五:过度保护
从心里学的角度来对孩子进行训练的时候不是替孩子着想,而是启发孩子原动力。如果孩子能坐着不走,能躺着不坐,那他怎么上学呢,那不可以。这时候要激发起他的愿望,孩子要有能力才能有愿望,如果浑身肌无力怎么能有愿望呢,所以肌肉有力是来自于他的动力和需要,当孩子的视野非常的丰富多彩,引发起他那种该求知欲和那种要去的欲望。所以不要过度保护孩子,过度保护首先是帮他做事情,其次是抱着他太多了,还有就是永远不放心,另外就是限制活动范围。走路会影响到孩子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发展和他将来对环境的适应和学习能力。过度保护就是限制孩子能力的发展。
老人喂养宝宝的11个健康误区
现在的年轻父母工作比较忙碌,喂养宝宝的任务就交给了老人们,但是家长要注意,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老年人在思想观念和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11个方面,应该加以纠正,否则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从而造成终身遗憾。
误区1:多给宝宝吃谷物类粮食,比吃蛋白质食物好
专家观点:宝宝最好六个月以后逐渐添加谷物,因为宝宝胃肠道中的淀粉酶含量很少,消化功能很弱,不像成人的消化功能那么强,如果过早过多添加谷物类,就会导致消化不良。
误区2:要早点给宝宝添加辅食,这样长得更快
专家观点:添加辅食是帮助婴儿进行食物品种转移的过程,使以乳类为主食的乳儿,逐渐过渡到以谷类为主食的幼儿。但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按照月龄大小和实际需要来添加。2-3个月可以添加鱼肝油,5-6个月可添加蛋黄、米汤、菜汁等。7-9个月可添加鱼泥、米糊、果泥、碎肉末、大豆制品等。10-12个月可添加稠粥、米饭、面条、水果、蔬菜等。添加辅食一定要注意:由少量到多量;由单一到多种;由粗到细;由软到硬。
误区3:给宝宝喂菜水比白水好
专家观点:大多老年人认为菜水比白水好,把任何食物用水煮一下后,再把菜水让宝宝吃下去更健康。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而应该让宝宝多喝白开水,因为喝白开水有利于排泄代谢产物,会减轻宝宝的肾脏负担。
误区4:宝宝不长牙就不能吃饭
专家观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一般来说,婴儿在6个月大时就已经开始长牙,但有些宝宝长牙可能会早些或晚些,无论长牙早或晚,5-6个月就应该添加辅食了,可以吃一些蛋黄、米糊等食物,这样会更利于宝宝成长发育。
误区5:宝宝就应该吃百家饭
专家观点:这种观点也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成人的口味较重,菜里面放的盐较多,如果让小宝宝经常吃成人饭菜,摄入盐量过大,会影响肾脏的功能,不利于宝宝生长发育,建议老年人一定要改掉这个习惯。
误区6:给宝宝喝甜味的饮料没什么不好
专家观点:宝宝应该少喝饮料,喝过多的饮料容易影响宝宝的食欲,还会减低消化功能,十分容易造成腹泻、腹胀、腹部不适,所以吃新鲜水果要比喝甜饮料好。
误区7:宝宝想吃就给吃,长得胖胖的,这样才健康
专家观点:很多老年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观点,那就是“吃饱了总比饿着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其实宝宝的营养摄入很容易过量,造成很多肥胖儿,其实宝宝不是越胖越健康,如果让宝宝不停地吃东西,容易加重宝宝的胃肠负担,会经常出现不消化、积食的现象,孩子三天两头腹泻、发烧,其实就是吃得太多了,我们不主张饿着,但是应该适量,家长要改掉这个不良习惯,同时还要避免高脂高糖的食物,一定要记住,一个肥胖儿绝对不是健康的。
误区8:要把孩子包得严严实实,这样不容易感冒
专家观点:给孩子穿衣服要讲究一个季节性,不能一年四季都把孩子捂得严严实实的,包得太严实容易出汗反倒容易感冒。所以说,把孩子穿得越多就越不会生病,这种观点完全是错误的。在此提醒老年人,给孩子穿衣服,一定要科学合理,根据环境温度,天气冷就多穿点,天气热就少穿点。
误区9:孩子一哭就是饿了,就该喂奶了
专家观点:孩子一哭就是饿了,母乳喂养儿我们主张“按需哺乳”,孩子想吃就吃,孩子说了算!如果是配方奶喂养儿我们主张定时喂养,孩子一哭就是饿了,这可不一定,也有可能是别的原因。
误区10:宝宝胃口小就是缺乏食欲
专家观点:宝宝食量大和食量小是有差异的,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存在,妈妈不要以宝宝食量大小来衡量宝宝是否吃得好,有些宝宝虽然胃口小,但生长发育指标正常,宝宝就是健康的。
误区11:既然宝宝不爱吃饭,就让宝宝多吃零食
专家观点:导致宝宝不爱吃饭的原因有很多,父母应该与医生好好沟通,尽可能寻找原因,而不要强迫吃饭,追着吃饭,边吃边玩,更不要给宝宝多吃一些零食,其实这种做法会更加抑制食欲,导致宝宝更加厌食和喂养困难,不利于宝宝健康成长。
护理育儿误区令宝宝更易生病
带大孩子不容易,孩子的成长过程总会遇到点小病小灾的。家长除了要平时多做好疾病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避免一些常见护理孩子的误区。
几大育儿误区令孩子更易生病
宝宝眼屎多、口气重、大便硬、舌苔厚、喉咙痛,是“热气”的表现?错!儿科医生指出,和成人不同,年幼宝宝多体质虚寒,出现上述症状时,往往是消化不良的反应。但儿科门诊所见,90%的广东年轻父母会给孩子喝七星茶、马蹄水来清热,导致症状加重。医生指出,三大育儿误区令宝宝更易生病。
“何时穿”比“穿多少”更重要
传统育儿观认为,宝宝体质娇弱,不耐天气寒凉,应该比成人穿得多一些,免得着凉生病。“这也是一大误区,很多孩子生病的原因恰恰是穿得太多!”专家说,以最近门诊所见为例,家长穿一件长袖T恤,很多就诊的幼儿身上却套了三四件衣服。
专家说,穿得太多,发出的汗被捂在身上,容易出皮肤病,宝宝免疫力下降,更有可能诱发消化和呼吸系统问题。正确的做法是以三岁为界,三岁以上的孩子穿衣与大人持平,小于三岁比大人多穿一件足够。
比“穿多少”更重要的是,家长更应掌握“何时穿”。专家说,许多年轻父母无法做到给孩子及时加减衣服,宝宝早上、中午和晚上穿衣需灵活增减,可根据孩子脸色是否发红、手是否发凉等判断,别等到孩子喊热才脱衣。
九成病娃被父母当“热气”医
“孩子来看病,一问有什么问题,十个家长有九个会说‘有热气’。再一问,来医院前已经喝过‘七星茶’、苦瓜干、马蹄水等清热。其实,这是一个最大的育儿误区。”专家说,家长根据自己患病的经验,觉得孩子有眼屎、嘴红肿、有口气重、舌苔厚、便秘、容易喉咙痛,都是“热气”的表现。
“如果成人出现这些症状,怀疑是‘热气’,这倒没错,但孩子不是成人的缩影,体质跟成人不同。”专家说,中医认为,幼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阳气不足,体质虚寒,用药宜温,而不是一味清热。
宝宝出现类似“热气”症状,往往和脾胃不足、消化功能不好有关。如今的家长担心宝宝营养不足会影响发育,但结果适得其反,宝宝常因喂养过头而出现积滞,使得消化系统出问题。
专家建议,遇到上述情况,首先要消食导滞。广东家长爱用来对付“热气”的玉米红萝卜水、西洋菜干汤、马蹄水、菊花茶、小儿七星茶、苦瓜干、火龙果等食疗法,性多寒凉。宝宝吃了,虽然马上就能排便,但由于肠胃功能受损的问题没有解决,以后还会反复便秘。此外,遇到孩子咳嗽感冒,家长也不要动不动就给孩子喝凉茶,以免阳气受损。
宝宝护理常见10个误区 误区3:嚼碎食物喂给孩子吃
很多人喜欢嚼碎了食物再喂给孩子吃,顺便亲亲孩子的脸蛋,一家人其乐融融。
殊不知,这样做极容易把幽门螺杆菌(简称HP)传染给孩子!感染这种细菌后,孩子会出现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等胃肠疾病症状,严重时还会破坏胃肠道粘膜,引起胃炎、消化道溃疡等!
建议:如果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可以把食材加工得细一点、软一点,但是“嚼碎食物再喂”的习惯必须得改!
宝宝护理常见10个误区 误区8:认为纸尿裤不透气
纸尿裤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但仍有不少妈妈认为纸尿裤不透气,必须得给宝宝把屎把尿。
然而,1岁前孩子的膀胱储尿功能非常弱,把尿会刺激婴儿排尿,使膀胱括约肌得不到锻炼,反而容易尿频。另外,把屎把尿的动作对孩子的髋关节有异常刺激。
建议:不宜过早、频繁地给宝宝把屎把尿,尤其是新生儿,最好使用纸尿裤。
宝宝护理常见10个误区 误区4:瘦就是营养不良
很多妈妈看到宝宝比较瘦就会很焦虑,猜想“宝宝是不是营养不良了”?通常来说,只要喂养得当,宝宝看起来较瘦,更多是和遗传有关。
建议:宝宝的发育不能凭个人主观判断,只要他的身高、体重在合理范围内,平时爱吃爱睡爱玩,精神状态良好,妈妈就不要因此过度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