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保护新生儿听力

如何保护新生儿听力

医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听觉在妈妈肚子里就已形成,而发育的关键期则在婴幼儿阶段。换言之,要想孩子终生听力良好,务必抓好出生后至3岁的听觉保健。医学专家强调,婴儿的神经系统和听觉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任何外来的不良因素都可能使这种发展受到干扰甚至破坏,所以宝宝听力的发展必须在保护中进行。

1、积极预防疾病。诸如麻疹、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中耳炎等,均会不同程度地损伤婴儿的听觉器官,进而造成听觉障碍。针对此类疾病,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按照计划免疫程序打好防疫针。

2、谨慎用药。不少药物具有会对人体听觉造成损害,特别是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等。

3、尽量避开噪声。婴儿的听觉器官发育不完善,外耳道短而窄,加之耳膜薄,不能耐受过强的声音刺激。尖锐噪声尤其会损伤婴儿柔嫩的听觉器官而削弱听觉,甚至引起噪声性耳聋。

4、不要随意掏挖宝宝的耳朵。耳屎是有一定生理作用的,如阻止尘埃、小虫的入侵,缓冲噪声,保护鼓膜等。另外,耳屎的油腻性还可阻止外界水分的侵入。但不少父母将其误认做废物,常常掏挖小宝宝的耳朵,殊不知婴儿耳道发育不成熟,多呈扁平缝隙状,皮肤娇嫩,稍有不慎,轻者掏伤皮肤导致感染,甚至疖肿;重者掏破鼓膜,造成听力损失。当然,耳屎多了也不好,但随着咀嚼、张口或打哈欠,一般可借助下颌等关节的运动而自行脱落。实在因“油耳”或耳屎过大阻塞耳道影响听力时,应请医生处理。

为何要进行儿童听力筛查

国内外研究表明,听力损伤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可使患儿最大限度地接近和达到正常同龄孩子的言语发育水平,减少儿童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育迟缓,减少患儿给家庭及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

2004年12月,我国卫生部向全国颁布文件,首次正式将“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纳入到《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强调有条件的地方要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即运用快速、无创的技术对出生后3-7天的新生儿在住院期间进行听力检测,未能通过筛查者1个月或42天复查,复查未通过者在3个月大时到儿童听力诊断中心进行详细听力检查,确诊听力是否有损伤,有损伤者及时给予干预治疗和康复。北京市卫生局规定,既使通过了住院期间的听力筛查,还需要接受社区每年一次的儿童听力筛查;具有听力损伤高危因素的孩子,需要在3岁以前接受每6个月一次的听力监测,目的是早期发现一些儿童时期可能出现的迟发性听力损伤。

开展新生儿及儿童听力筛查,目的是早期发现听力损伤,最终目的是让他们开口说话,这对于家庭对于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家长提高意识,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听力。

新生儿出生后最好做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时间

有研究数据表示,大约每65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问题。在过去,宝宝听力筛查一般在出生后3个月到6个月。但是现在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出生后3-5天内。研究表明,对听力障碍的宝宝,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除了新生儿出生后3-5天要进行听力筛查,还要进行第二次复筛。第二次复筛主要对象是出生42天婴儿听力初筛节没通过或者有可疑,有些初筛即使通过了也需要复筛。听力损失高危儿更需要进行听力复筛。

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

做听力筛查有很多方法。有一种就是在婴儿耳朵里置入耳塞,耳塞里会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耳塞另一端连接的传感器会检测到婴儿的耳朵对滴答声的反应。还有一种听力筛查方法就是在宝宝头皮上贴上传感器,从婴儿的脑波对声音的反应来判断婴儿的听力情况。

这两种方法都不会让宝宝感觉到疼痛,不过需要让仪器在宝宝身上待得久一点。

有一些宝宝第一次听力筛查的结果并不好,但是这不能说明他们听力有障碍。一般医生会过几天再来对他们进行测试,如果结果依然不理想,则需要几周后让听力专家来给宝宝做详细的听力评估。

所以假如你的孩子没有通过第一次的听力筛查,不要太担心,大多数宝宝第一次没通过第二次就会通过。如果你的孩子未通过复筛,那么应在3月龄接受听力学和医学评估,确保在6月龄内确定是否存在先天性或永久性听力损失,以便实施干预。如果如果你的孩子被明确诊断为永久性听力损失,也不要太担心,一般出生6个月内可以进行科学干预和康复训练,绝大多数可以康复或者适应社会。

新生儿听力筛查怎么做

孩子生下来,听力、视力都是需要检查的,否则,家长容易担心孩子的健康状况,比如天生近视眼、天生聋哑人,都是有可能的,而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则可以排除这些症状,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那么,新生儿听力筛查怎么做呢?下面来看看有关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有关详情。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对每一个新出生的小儿,在住院期间进行的听力学检测。根据检查结果,将全体受试者分为通过筛查和未通过筛查两个群体。未通过筛查人群为可疑听损伤人群,必须接受进一步的检查,最终确定是否真正存在听损伤,以及听损伤的程度和性质。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技术,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一般仅用5~10分钟就可以完成测试。新生儿在出生48小时以后,要接受初次听力筛查;未通过初筛者,在42天左右接受听力复查;42天复查仍未通过者,在3个月左右进行听力诊断性检查。确诊为听损伤的患儿应及时到医院的专科进行相应的医学干预。

1岁半

会说出自己的需要,如拿、走、外、吃、尿、猫、狗等。能寻找隔壁房间的声音。在大人的指导下,已经学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人的称呼。

2岁

大人让做什么能够照办,还能重复说过的字眼,还能说短句。已经学会一些简单句,如会说3~5个字的短句,如“妈妈抱抱”、“我喝水”、“上街看车”等。

3岁

此阶段语言发育飞速,词汇丰富起来,能够学会一些复合句。可以说8~10个字的句子,如“妈妈带我去托儿所”。能够唱儿歌,叙述简单的事情。

按规定,新生儿初筛未通过者,42天内均应进行双耳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应在出生后3个月龄内转诊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

宝宝没有通过听力筛查,提示可能存在听力问题。但没有通过初筛或复筛,并不是说宝宝一定有听力问题,

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的要求,所有出生的宝宝都应该接受新生听力筛查。

因为有的宝宝出生时看起来很健康,但可能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出现听力问题了。宝宝出生以后,一般情况下父母难以在1岁内发现其听力问题,多数孩子到了2-3岁不会说话时,才引起家长注意。

如果宝宝在出生后不能及时的对宝宝做听力的检查,那就不能及早的发现宝宝的听力症状了,这对宝宝以后的语言已经智力发育是很重要的哦。

如果2-3岁才发现宝宝有听力问题的话,就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即使这时候进行干预,其言语、语言和认知发育水平仍会落后于同龄儿童。

孩子出生后如果听不清或听不到声音,在语言发育的关键年龄(3 岁以内)缺乏言语和环境声的刺激,听觉-言语链就会出现障碍,这样会影响他们日后的言语-语言发育。

轻者会导致辩音不清,重者会导致听觉言语障碍,甚至会导致性格孤僻、注意力不集中和学习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只有对新生儿做早期的听力筛查才能发现宝宝的听力是否有出现受损的情况,如果有的话,及时的治疗就能挽救孩子的健康,对于以后宝宝的发育是有帮助的。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类型

与其他筛查一样,新生儿听力筛查也有全体人群筛查( universal screening)和目标人群筛查( targeted screening)两种。

全体人群的新生儿听力筛查也称普遍筛查,即对每一出生的新生儿都要进行筛查。目标人群的新生儿听力筛查仅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筛查。由于并不是所有的先天性听力障碍患儿都有高危因素,因此,仅仅对目标人群进行筛查势必会漏诊一些患儿,全体人群筛查应该是努力的目标。只是由于全体人群的筛查成本较高,对组织工作的要求也较高,所以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先从目标人群筛查开始着手,随着方法学的逐步成熟和财政资源的El益丰富,再过渡到全体人群的筛查。我国目前总体上要求开展全体新生儿筛查,但在一些条件尚不具备的地方,可先行进行目标人群筛查。

如何训练新生儿的听力

训练新生儿听力时,可在新生儿头部两侧摇铃,节奏时快时慢,音量时大时小。可以一边摇一边说:“铃!”“铃!”“铃儿响丁哨!”先不要让新生儿看到摇铃,观察其对铃声有无反应;再训练新生儿根据铃声用眼睛寻找声源,每天进行2~3次。可检验听力,提高视能力。

还可通过日常的生活,让新生儿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以锻炼他的听力。如:①帮助新生儿逐渐区分不同的声响。给新生儿一个有声响的环境,家人的日常活动会发生各种声音,如走路声、开门声、流水声、炒菜声、说话声和外界的杂声等。②让新生儿听有节奏的乐曲。但放音乐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选择过于吵闹音乐。③妈妈和家人最好能和新生儿多说话,亲热和温馨的话语,能让婴儿感觉到情感的交流。

新生儿听力筛查怎么做

新生儿听力筛查就是通过一种客观、简单和快速的方法,将可能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宝宝筛查出来,并进一步确诊和追踪观察。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用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都是无创性的。我国大多数医院采用耳声发射进行听力筛查,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主要用于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的听力筛查。

正常耳蜗可以产生一种很轻柔的声音,经过听骨链和鼓膜传导到外耳道,并可以被检测到。如果婴儿有蜗性听力损失,就不会产生耳声发射,用耳声发射(OAE)检测就通不过。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可以反映外耳、中耳、耳蜗及蜗神经通路的功能,自动听性脑干反应通不过,说明听觉通路上可能有问题。

一般在宝宝睡眠安或静状态下,将大小合适的探头或耳罩放置在宝宝的一侧耳朵开始进行测试,做完一侧耳朵再做另外一侧耳朵。OAE或AABR通不过,都需要复筛或转诊。

新生儿听力筛查测试的项目包括:诊断性OAE,1kHz声导抗测试,短声及短纯音ABR,AERP,ASSR和骨导ABR、小儿行为测听(BOA、VRA、PA、PTA),言语检测及听觉言语发育评估等。

新生儿听觉什么时候有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没有听觉,其实不然,胎儿在妈妈子宫里的时候就开始有听力了,所以新生儿一生下来就有听力。准妈妈可以给胎儿听一些胎教音乐,当新生儿哭闹的时候给他听,可以让宝宝安静下来。

刚出处的宝宝听力虽说不如成人,但是已经非常灵敏。能够听到一些外界的声响,而且宝宝很喜欢妈妈的声音,妈妈轻声呼唤,宝宝也会有反应。所以父母平时要关注宝宝对声音的反应情况,同时要保证耳道卫生和不要随意为他掏耳朵,如发现宝宝听力有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就诊,还可以进行听力筛查,这对于及早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很有帮助。

听力筛查未通过怎么回事

听力筛查未通过怎么回事:

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发病率约为1~3‰,是新生儿可筛查的几种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是指使用客观的生理学方法对所有活产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其最终目的是尽可能地发现听损伤患儿,并且尽可能早地对其实施干预,使其言语和智力发育水平与同龄人相当,从而改善听损伤患儿在社会交往、教育和就业等方面所处的劣势地位。因此,实施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至关重要。目前,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在我国大中城市已广泛开展,2003年北京市卫生局发布《北京市0~6岁儿童听力筛查、诊断管理办法》,要求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住院期间都要进行听力筛查。从2009年6月1日起,北京市对所有本市户籍新生儿实行免费听力筛查。

目前我国常用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中,正常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的3~7天进行初筛,在基层及农村地区,由于产妇产后住院时间较短,也有在产后24小时进行初筛;而高危新生儿在病情稳定后出院前进行初筛。未通过初筛者于产后1个月或42天左右进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在3个月大时转诊至儿童听力诊断中心进行诊断性检查。

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用生理学检测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二者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客观、有效、快速、准确、无创性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也是早期诊断新生儿听力损伤的最有效方法。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机构采用耳声发射仪进行听力筛查。

耳声发射主要用于检测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其具有客观、敏感、快速、无创等特点,已成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一项常规技术,常用的有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由于耳声发射受新生儿受试状态、中耳和外耳生理特性的影响,为保证筛查的通过率,筛查时间一般选在产后3~7天,新生儿处于自然熟睡或安静状态时进行,测试环境要相对安静,测试前要清洁外耳道。

由于耳声发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用耳声发射进行听力筛查的初筛未通过率可达10~20%。因此未通过耳声发射听力筛查并不一定说明孩子听力有问题,还有可能是因为新生儿外耳道和中耳腔可能有羊水、胎脂、胎性残积物滞留,它们对传入的刺激声和传出的反应信号造成衰减,导致耳声发射能量减弱或消失,造成了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假象。这种情况在剖宫产新生儿,以及产后不满3天即进行初筛的新生儿中尤为多见。随着吃奶、哭闹等带动软骨运动,可以使一部分羊水和胎性残积物排除,从而在满月或产后42天复筛时顺利通过。另外,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听力传导和神经系统发育可能不成熟,住院期间听力筛查未通过属暂时性,随身体各器官的发育,产后42天复查时听力筛查通过率会明显提高。

在对听力筛查未通过怎么回事认识后,进行听力筛查的时候,家长对不懂的地方,都是要进行咨询,而且进行听力筛查过程中,对宝宝各方面要进行照顾,同时听力筛查未通过后,要选择一些缓解方法,使得问题不会加重。

专家教你发现新生儿的听力异常

新生儿2~7天可进行听力筛查

麦飞主任指出,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耳聋的重要手段。麦飞建议家长要积极主动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参加新生儿听力筛查。据介绍,新生儿2~7天可做听力筛查,只要孩子安静,常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检查过程可在1~2分钟内完成。

家长发现孩子听力异常的方法 由于孩子不会表达,一些没有给孩子做听力筛查的家长,通常要在孩子2岁左右才会发现孩子有无听力语言障碍,而这时候已经错过语言和听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孩子康复的机会很小。

因此平时可以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孩子的听力是否异常:孩子刚一出生就能听到声音,虽然他们不会做出主动的反应,但他们却能在声音的刺激下产生下意识的反射活动,比如在他看不见的情况下在他耳旁敲击物品产生声音,他会做出眨眼、身体抖动等动作;四个月之后,孩子就有了主动寻找声源的能力,听到强的声音刺激后会用眼神或转动头去寻找。

什么是胎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主要是检查宝宝听力方面有没有问题,是新生儿出生一段时间后必须要做的。因为正常的新生儿在胎儿时期听力就会形成,婴幼儿时期会渐渐发展到正常人的水平,但听力有问题的新生儿表现并不明显,往往很容易被爸爸妈妈忽略,从而造成新生儿一生的遗憾事,所以一定要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时间

1. 初步筛查过程( 初筛):即新生儿生后3-5天住院期间的听力筛查。

2. 第2次筛查过程( 复筛):即出生42天内的婴儿初筛没“通过”;或初筛“可疑”;甚至初筛已经“ 通过”,但属于听力损失高危儿如重症监护病房患儿,需要进行听力复筛。

所有3岁内的婴幼儿在保健专家或家长感到异常时,都应使用有效的评估手段进行整体发育评估,包括各发育阶段指标的常规监测、听力技能及双亲所关心的问题等。

对于听觉及言语发育观察表检查或简易听力计测听未通过,或双亲及监护人对其听力或言语感到有问题的婴幼儿,都应推荐到当地指定的耳鼻喉科或听力学中心进行听力学评估和言语-语言评估。

请问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措施有哪些

新生儿听力筛查程序包括初筛、复查、阳性病例追访、确诊、治疗和干预。首先在新生儿出生3-7天后,采用耳声发射测试技术进行听力的普遍筛查(初筛),筛出可疑人群(测试未通过人群),对未通过人群于生后42天进行复查,即第二次听力筛查,仍未通过的婴儿就要到经卫生行政部门确定、有诊断能力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听力损伤的诊断;要求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婴儿在生后3-6个月内接受诊断性检查,检查方法多采用脑干诱发电位技术和行为测听技术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婴儿听力损伤的程度和性质。对于已确诊为听力损伤的婴儿应立即给予听力语言的康复干预训练或者使用助听器。听力损伤的婴儿只要能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使他们获得语言学习和言语正常发育的机会,就可避免聋哑残疾的发生。此外要说明的是,对于已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婴儿也应进行1-3年的随访,因为新生儿听力筛查所发现的是婴儿出生时就有的听力损伤,而部分婴儿在出生时没有听力损伤,是以后才出现的,我们称其为延迟发生的听力损伤,多见于有耳聋家族史、使用耳毒性药物、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及患某些疾...

新生儿有必要测听力吗

很有必要。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对每一个新出生的小儿,在住院期间进行的听力学检测。根据检查结果,将全体受试者分为通过筛查和未通过筛查两个。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技术,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一般仅用5~10分钟就可以完成测试。

新生儿在出生48小时以后,要接受初次听力筛查;未通过初筛者,在42天左右

接受听力复查;42天复查仍未通过者,在3个月左右进行听力诊断性检查。确诊为听损伤的患儿应及时到医院的专科进行相应的医学干预。

听力筛查未通过意味着什么

目前,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住院期间都要求进行听力筛查,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家长会表示担心和害怕,甚至焦虑。那么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意味着什么呢?是不是就说明孩子的听力有问题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

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发病率约为1~3‰,是新生儿可筛查的几种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是指使用客观的生理学方法对所有活产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其最终目的是尽可能地发现听损伤患儿,并且尽可能早地对其实施干预,使其言语和智力发育水平与同龄人相当,从而改善听损伤患儿在社会交往、教育和就业等方面所处的劣势地位。因此,实施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至关重要。目前,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在我国大中城市已广泛开展,2003年北京市卫生局发布《北京市0~6岁儿童听力筛查、诊断管理办法》,要求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住院期间都要进行听力筛查。从2009年6月1日起,北京市对所有本市户籍新生儿实行免费听力筛查。

目前我国常用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中,正常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的3~7天进行初筛,在基层及农村地区,由于产妇产后住院时间较短,也有在产后24小时进行初筛;而高危新生儿在病情稳定后出院前进行初筛。未通过初筛者于产后1个月或42天左右进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在3个月大时转诊至儿童听力诊断中心进行诊断性检查。

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用生理学检测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二者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客观、有效、快速、准确、无创性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也是早期诊断新生儿听力损伤的最有效方法。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机构采用耳声发射仪进行听力筛查。

耳声发射主要用于检测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其具有客观、敏感、快速、无创等特点,已成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一项常规技术,常用的有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由于耳声发射受新生儿受试状态、中耳和外耳生理特性的影响,为保证筛查的通过率,筛查时间一般选在产后3~7天,新生儿处于自然熟睡或安静状态时进行,测试环境要相对安静,测试前要清洁外耳道。

由于耳声发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用耳声发射进行听力筛查的初筛未通过率可达10~20%。因此未通过耳声发射听力筛查并不一定说明孩子听力有问题,还有可能是因为新生儿外耳道和中耳腔可能有羊水、胎脂、胎性残积物滞留,它们对传入的刺激声和传出的反应信号造成衰减,导致耳声发射能量减弱或消失,造成了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假象。这种情况在剖宫产新生儿,以及产后不满3天即进行初筛的新生儿中尤为多见。随着吃奶、哭闹等带动软骨运动,可以使一部分羊水和胎性残积物排除,从而在满月或产后42天复筛时顺利通过。另外,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听力传导和神经系统发育可能不成熟,住院期间听力筛查未通过属暂时性,随身体各器官的发育,产后42天复查时听力筛查通过率会明显提高。

因此当孩子未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时,家长不必过分担忧,而应该密切观察孩子平时对各种声音的反应,同时尽量避免孩子接触噪声,慎用耳毒性药物,避免孩子感冒和头部受伤,最重要的是要按时到医院复查,绝大多数孩子最终会是听力正常的。即使检查存在听力障碍,通过早期治疗和干预,也将使孩子最终融入主流社会。

相关推荐

怎样发现新生儿听力异常?

常言道,“十聋九哑”。据统计,听力障碍在正常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而重症监护病房抢救的新生儿,其听力障碍的发病率可高达百分之二至百分之四。如何预防听损儿童因聋致哑?听损儿童能否恢复听力呢?3月3日是第十一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为此,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广东优生优育协会听力筛查专业委员会主委麦飞。 “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耳聋的重要手段。”麦飞说,“以前,因为太小的孩子不会表达,患儿在襁褓期不易发现,等长到两三岁时才发现,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现在,新生儿听力筛选检查的技术和

新生宝宝必须要做的听力筛查

什么是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对每一个新出生的宝宝在住院期间进行的听力学检测,主要是通过仪器来检测宝宝耳蜗的功能,而不是看宝宝是否听得见声音。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检查结果有“通过”和“未通过”两种。未通过的宝宝必须接受进一步的检查,最终确定是否真正存在听损伤以及听损伤的程度和性质。 哪些新生儿需要做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对象主要有2种,一是所有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二是对具有听力障碍高危因素新生儿听力

宝宝出生3天听力测试不通过 宝宝出生测试听力的注意事项

1、新生儿听力筛查不是最终结果。 2、宝宝的听力一般是3个月才定型,如果3个月仍未通过,家长可以做AABR和ABR确诊宝宝听力是否有问题。 3、出生才3天的宝宝听力不通过,这也是很正常的,医院会在宝宝42天、三个月、六个月时做进一步复查的。

新生儿日常护理要注意什么

经过大量研究实验证实,新生儿对柔和、缓慢、纯厚的声音喜欢,表现为安静、微笑;对于尖锐的声音则表现为烦躁、不安。 新生儿对有节奏的声音更为敏感,可能与胎儿期天天听到母亲有节律的心跳有关,它给予新生儿一种安全感。 为了孩子的智力发展,尽早训练婴儿的感觉和知觉十分重要,听力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如何训练新生儿听力呢?首先要给新生儿一个有声响的环境,家人的日常生活活动会产生各种声音,如走路声,并开门声,水声,炒菜声,说话声,外界的杂声,人声等。使新生儿能逐渐区分不同的声响。 此外,可让新生儿听有节奏的乐曲,但放音

新生宝宝怎么做听力筛查

为了确保好孩子的健康,一般都会给新生宝宝做各项检查,而听力筛查就是其中一种,本文我们就来看看是怎么给新生宝宝做听力筛查的。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用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都是无创性的。我国大多数医院采用耳声发射进行听力筛查,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主要用于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 由于许多家长对听力筛查技术和方法缺乏了解,因而对听力筛查的结果产生误解。如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没有通过听力筛查就是听不见,从而产生担心和焦虑;相反,有的

新生儿发生惊吓反射时父母怎么做

新生儿听到声音突然惊哭起来,那是因为,孩子刚一出生就能听到声音,但他们不知道声音从何而来,也不能分辨不同的声音。这时他们的听觉反射是简单的“惊吓反射”。 有的婴儿这种反应轻些,有的则厉害一些,也许是因为突如其来的一个声响,或是被猛然抱起,原因也可能不很明显。宝宝的反应就是躯体僵硬,四肢同时伸展,小拳头张开,膝盖拱起来;随后又立即恢复原本蜷缩的姿态。对健康无碍,大一些这种情况就会消失。不必担心。 为了孩子的智力发展,尽早训练婴儿的感觉和知觉十分重要,听力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如何训练新生儿听力呢?首先要给新生

你的宝宝做听力筛查了吗

当周围和儿子差不多大的孩子都开始张口喊“爸爸妈妈”时,市民张先生的儿子却一直不开口。一直到儿子3岁时,张先生在朋友的提醒下才意识到小刚可能出了问题。目前,孩子只有通过助听器的帮助,才能勉强学会说话。医生指出,孩子出生后不及时进行听力筛查就不能早发现孩子的听力是否正常,如果2~3岁才发现宝宝有听力问题的话,就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 错失良机,听力无法恢复 3年前,市民张先生喜得贵子,当周围和儿子差不多大的孩子都张口喊“爸爸妈妈”时,儿子却一直不开口,张先生以为儿子比别家孩子发育迟,并未在意。一直到儿子3

为什么要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

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我国每200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单耳或双耳听力损失者,每500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双耳听力损失影响正常生活者。婴幼儿听力损失直接影响其语言的形成,严重者甚至可以导致聋哑。同时,语言发育的滞后还可影响儿童心理、智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对患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和治疗,使这些儿童可以像正常儿童一样生活和学习,帮助孩子建立必要的语言刺激环境,减免对语言发育的损害,以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

新生儿听力筛查时间

初步筛查过程(初筛): 即新生儿生后3-5天住院期间的听力筛查。 第2次筛查过程(复筛): 即出生42天内的婴儿初筛没“通过”;或初筛“可疑”;但属于听力障碍高危儿,即使“通过”了初筛,也需要进行听力复筛。 新生儿听力发育指标 0-7天宝宝听力发展状况: 宝宝已有了听觉,大部分的宝宝在出生24小时后对听刺激1-2次就能引起反应,对大人说话的声音也很敏感。大人在宝宝身旁轻声说话,观察宝宝是否会随声音变化有不同反应。 8-30天宝宝听力发展状况: 听力发育完全成熟,他会密切注意人类的声音,也会对噪音敏感。在宝

新生宝宝都该查听力

筛查方法快速简便 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用方法有耳声发射法(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法(AABR)两种。根据设定的筛查标准,就可以把有听力损失的新生儿筛查出来,之后再进行进一步的确诊。 对正常出生的新生儿要进行两个阶段的筛查,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完成初筛,没有通过的新生儿和漏筛的人要在42天进行双耳复筛。如果复筛还没有通过,要在出生后3个月龄内转诊到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对于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新生儿,出院前要进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未通过者直接转诊至听力障碍诊治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