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沟通让隔代教育更有利

沟通让隔代教育更有利

由于观念的不同,一些年轻父母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常会和祖辈发生一些矛盾。如果彼此进行沟通和协调,可以缓解这些矛盾。现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

1、事前告知法 即将对孩子进行教育前,父母可以事先将要求、目的、原因和注意事项等细节,与老人们进行沟通、商讨,以便统一要求。

2、对比法 对同一事件因父母和老人采取不同态度而形成的不同结果加以分析、比较。比如,有一位妈妈要求孩子一早起来倒自己的痰盂,孩子很高兴地接受了,可是一打开房门,等在门口的奶奶大声说:“宝宝,这不是你做的,是奶奶做的!”妈妈不语。第二天,孩子径直把痰盂交到正在厨房的奶奶手里,说:“奶奶,给!”奶奶说:“小祖宗,怎么可以拿到这儿来呢?”“你说是你做的呀!”针对这事,妈妈和奶奶进行了沟通,比较了孩子的不同表现。用事实说话,孩子的奶奶很快就会意识到问题的所在。

3、讨论法 针对老人在教育孩子时的不适宜行为,父母可以艺术性地提出问题,并以此为案例,进行探讨,还可以求助一些专业杂志或专业人士,增强说服力。在我的身边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孩子画了一幢高楼,长方形的房子,圆形的窗。外公看了说:“傻孩子,哪里有圆形的窗,窗是方方正正的。”说完拿起笔就改了过来。孩子不干,哭着说:“那是你的房子,我想的就是这样的呀!”又把它改了回来……针对孩了在自己玩时与祖辈的分歧,父母可以有意识地选一些科学育儿的文章供祖辈阅读或在饭桌上讨论。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帮助老人掌握一些科学育儿的理念。

4、结果影响法 这需要运用孩子的力量,让孩子用行动证明自己可以干得了一件事情。因此,面对爷爷每次都要帮孩子搭积木的事情,父母可以说:“宝宝自己来搭,一定能把它搭好,请爷爷看看。”爷爷看到孩子搭积木的结果后,下次就不会再帮忙了。

老人带孩子有好也有坏

老人带孩子有利有弊

隔代教育有益处。首先老人带孩子大大减轻了小两口的压力,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此外,老人时间充沛,可以花更多的精力来照顾孩子,将更为丰富的人生经验教给孩子,还可以将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下去。

不过,隔代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老人带孩子,使得自己的负担和压力增大。若老人过分溺爱孩子,会阻碍其健康成长。父母与老人的育儿观念往往不同,这易引发家庭矛盾,造成亲子隔阂。若家人固执坚持老观念,不利于孩子个性发展。

老人和父母共同携手合作

要想解决隔代教育的问题,需要两代家长的共同努力。老人和父母应该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多沟通,互相学习,扬长避短。

比如,在吃的方面,由于老人更有很多时间去料理孩子的饮食,在餐桌上往往有一两道孩子爱吃的“专利”菜。时间久了,孩子想当然的认为这些菜就是为自己准备的,别人吃不得,一但别人吃了便会大哭大闹,不肯罢休。这个时候,做爸妈的要提醒老人,不管孩子多小,都要学着与别人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也会得到快乐,这比什么都重要。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吃“独食”的坏习惯。

隔代“家长”学习不能放松

由于年代不同,老一辈的知识和教育观念不少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他们来扶养孩子,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收到的效果却不尽人意。

对于隔代“家长”来说,应不断去学习新的知识。特别是在培养孩子理念这一块,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比如怎样才能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和仅关注文化课程。也要特别注意培养子的诚信理念、法制观念等等。

隔代教育最易引发家庭矛盾

由于年轻父母工作紧张,或者没做好抚育孩子的心理和知识准备,不少孩子出生后,祖父母们成为教养孩子的“主力军”。据上海市妇联等单位日前发布的《京沪穗家庭隔代喂养调查报告》显示:49.9%以上的家庭,幼儿的喂养和照看依赖于祖父母,65%的年轻父母每天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不足3小时。专家表示,由于两代人的教育理念不同,这种育儿模式最容易引发家庭矛盾,而调查也证实2/3的隔代养育家庭在教养孩子上存在分歧。

理念不同隔代教育问题多

父母缺位的“隔代教育”,很容易引发家庭矛盾。调查表明,近六成的祖父母养育知识靠自身实践和传统经验;而年轻父母则更相信网络、书本、专家。两派往往各执一端,分歧重重。

“我和松松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不同。”家住广西桂林的周仁说,每天晚上,他会看着课程表提醒孙子松松明天要带什么书。但松松爸爸却主张孩子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宁肯让松松因为忘带课本受罚,也不会主动提醒。

更让周仁不能接受的是儿子的“新式”教育观念。一天,松松看过爸爸给他买的书后,突然问周仁:“爷爷你知道老鼠几天可以有小老鼠吗?”周仁认为,孩子应该到青春期以后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过早教育让他接受不了。

家住上海的盛浩,经常看到外婆为教育表弟与姑姑发生争执。在盛浩看来,外婆对表弟生活上照顾得关怀备至,但很少注意表弟的心理需求。例如,外婆会“一厢情愿地”给表弟买衣服,但“从来没给表弟买过水彩,尽管表弟非常喜欢画画”。

隔代教育不应忽视情商

正是对隔代教育不放心,很多年轻妈妈情愿自己带孩子,但也因此而疲于奔波。在上海市第十三次妇女代表大会上,如何保护“新妈妈”的权益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代表郑莹提议,在社区给祖辈提供育儿课程,为年轻的职业妈妈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以帮助她们家庭事业两不误。

今年3月,上海老年大学东华大学分校就开设了首个“孙辈教育”初级研修班。课程主讲人乐善耀表示,无论孩子几岁,首先都是一个独立、大写的人,教育孩子不能只一味教读、写、算,更重要的是提高孩子的情商,调动孩子自己动手解决困难。因此,作为祖辈,不能总是充当孩子的保护神,这样只会形成孩子对自己的依赖。

但乐善耀并不否认隔代教育本身具有的优势。他说,祖父母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却没有工作压力,比父母更具教育耐心。“所以,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克服教育中的不足,走出误区,发挥祖辈的长处和优点,按照科学的方法,祖辈、父辈一起来搞好家庭教育。” 文/金燕

英国祖父母:做参谋不做保姆

○不做孩子的保姆

英国老人认为:祖父母不是保姆,他们应享受晚年的快乐;而且老人的教育观不一定符合现代的年轻人;老人也不能剥夺孩子的母爱,孩子应该有更多时间与父母在一起。

○不和孩子腻在一起

在英国,祖父母很少和孙辈住在一起,但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视,会经常打电话给他们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过节或孩子生日会送礼物给他们。他们的想法是,喜欢孩子并不一定要整天与孩子泡在一起,过段时间见次面反而更亲切。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不与老人生活在一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父母有时忙碌起来顾不上孩子,又没有老人可以依赖,孩子就必须学会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当年轻妈妈的参谋

当孩子出生之后,年轻的父母缺乏养育孩子的知识和经验,老人便成了他们的育儿参谋,不但教给他们具体的细节,还要做示范。在孩子成长不同阶段,老人会提醒年轻父母注意对孩子进行什么方面的教育,如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

隔代教育的好处

1、老人有着更加平和的心态

现代生活压力导致年轻父母一代生存压力大,容易将工作当中那种紧张的情绪带回家,造成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带给宝宝过多的心理压力,对宝宝健康成长没有帮助。但是,祖辈们已经脱离那种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他们的心态相对比较平和,加上老年人具有儿童似的心理,这就使得他们特别喜欢宝宝,也更容易融入小宝宝们的游戏,跟宝宝建立比较融洽的关系,为他们实施正确的教育提供了非常轻松和谐的心理基础。

2、拥有更为丰富的生活经验

祖辈在抚养和教育宝宝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对宝宝各阶段的发展特点也了解得更准确,尤其在宝宝生病,或者遭遇其他问题时,他们更清楚应该怎么样去做,并且不会像没有经验的父母那样,遇到一点点事情就慌了手脚,相反,他们显得更为淡定。祖辈们这种处事的方式会带给宝宝更多的安全感,同时也能给父母一种心理上的支持,对解决这些问题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3、为年轻父母解决了后顾之忧

祖辈们对孙辈的爱是任何育儿机构或者保姆无法替代的,他们可以为宝宝提供最好的心理支持,给宝宝带来足够的安全感,他们的加入还为年轻父母全身心投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祖辈们的加入,为那些单亲家庭的宝宝弥补了家庭中父亲或者母亲缺失的问题,为宝宝提供了性别模仿的对象,也为宝宝学习与异性相处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无形中给予了宝宝正确完整的性别意识教育,对宝宝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此外,祖辈们一般更有耐心,他们也更能静下心来倾听宝宝的心声,与宝宝有更多的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并满足宝宝的需求。加上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为宝宝奉献,这使宝宝在生活照料和人身安全等方面有了实质性的保障。不仅如此,祖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对孙辈的成长也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4、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中华民族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美德,它们对中国的持续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而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美德正在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影响下逐渐消失,或者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老一辈会更多地保有这些传统的文化和美德,有他们参与教育孙辈,宝宝们不仅可以接受先进的文化的熏陶,也有机会更好地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美德。

隔代教育有哪些好处

1、为年轻父母解决了后顾之忧

祖辈们对孙辈的爱是任何育儿机构或者保姆无法替代的,他们可以为宝宝提供最好的心理支持,给宝宝带来足够的安全感,他们的加入使得父母可以免后顾之忧地全心全意工作。

2、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老一辈无疑是怀旧的一群人,他们会更多地保有着传统的中华文化和美德,有他们参与教育孙辈,宝宝们不仅可以接受先进的文化的熏陶,也有机会更好地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美德。

3、拥有更为丰富的生活经验

祖辈已经成功的带大了一代人了,所以他们在抚养和教育小孩方面可谓经验十足。丰富的实践经验,让他们对小孩各阶段的发展特点也了解得更准确,这为小孩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4、对孙辈的亲情

隔代家长对孙辈所具有的亲情和关爱,是任何育儿机构或保姆都无法比拟的。他们乐于为孩子奉献,这有利于孩子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安定,为父母解除后顾之忧。

5、充裕的时间和精力

不少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他们不仅照顾孩子的生活,提供学习的条件,进行适当的指导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

6、老人有着更加平和的心态

祖辈们已经脱离那种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他们的心态相对比较平和,加上老年人具有儿童似的心理,这就使得他们特别喜欢宝宝。他们不想年轻父母那样冲动,相反的他们更加的平和。

7、填补家庭缺陷

现在单亲家庭越来越普片,老人加入教育小孩,还可以为那些单亲家庭的宝宝弥补了家庭中父亲或者母亲缺失的问题,为宝宝提供了性别模仿的对象,也为宝宝学习与异性相处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隔代教育的利弊

· 隔代教育的益处

1.老人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孩子

祖辈家长有大把时间和精力,能全身心地照顾孩子的生活与学习,使其身体和心灵都能茁壮成长。

2.老人的心态更平和

祖辈家长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历,他们的心态相对比较平和,处世经验比较丰富。所以,在处理儿童的问题时,能够更加理智、淡定,使儿童在一种更优秀的状态下成长。

3.拥有丰富的育儿经验

爷爷奶奶曾经也当过父母,已经成功地养育了一代人,在抚养和教育孩子方面经验丰厚。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得他们对孩子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更准确,这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4.为年轻父母解决后顾之忧

祖辈家长对孙辈满满的爱,这些爱为宝宝提供了最好的心理支持和安全感,祖辈帮助教养可以使得父母无后顾之忧,全心全意工作。

5.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祖辈家长身上保留着传统的中华文化和美德,所以他们能够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传承给孙辈。隔代教育让孩子既能获得先进文化的教育成果,也能很好地继承到传统文化和优良美德。

6.增加祖孙辈的亲密感

这种隔代教育能够给祖孙辈有更多的相处时间,使得祖孙二人更好地交流情感。

7.填补孩子的亲情缺失

对于单亲家庭而言,由老人介入孩子的教育,不仅能弥补孩子母爱或父爱的空白,还能为其提供性别模仿的对象,使得孩子能更加健康地成长。

· 隔代教育的弊端

1.过分溺爱,阻碍成长

隔代教育下,长辈通常存有补偿心态,会将子女当年没有得到的疼爱“变本加厉”的给孙子孙女。祖辈家长对孩子的过分疼爱与关注,使得孩子丧失很多的成长机会,难以发展出独立的人格。

2.剥夺互动,缺少情感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隔代教育中,虽然有祖辈的爱与呵护,但是也会剥夺孩子很多与父母亲互动的机会。

3.引发矛盾,导致隔阂

在这种教育中,孩子通常会被祖辈父母纵容、溺爱,继而养成了许多生活恶习。于是,在与父母相处时,父母与孩子间往往有矛盾,孩子容易出现对立情绪。这种对立情绪会不利于亲子之间维持良好的情感,在有冲突时,孩子往往会退缩到祖辈家长身边。长此以往,难免会造成祖父母因为教育孩子理念不同引起家庭矛盾。

4.理念落后,妨碍发展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毕竟年老,教育理念跟不上时代潮流,不利于孩子心理发展。在教养孩子的时候,祖辈家长会不当地限制孩子的各种探索活动或对孩子作出不当的要求,以致孩子不能发展出完整人格。

5.年龄过大,压力倍增

祖辈家长年龄偏大,精力和身体状况都不尽如人意。在教养孩子的时候,难以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反之,孩子接受新鲜事物很快,随着年纪逐渐长大,自主性和探索性随之增强,祖辈家长便难以应对,不免要承受额外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独带独需要注意什么

独带独看起来很美,毕竟孩子的家长一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孩子教育方面可以省心不少。但是同为独生子女的父母,平时忙于工作,可能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的沟通会比较少。

抽出时间和孩子沟通。独带独的话,家长也要备好课哦,合理分配时间带娃,可不能忙于工作而忽略孩子。周末时最好和孩子出去玩,除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外,也需要给予关怀。

要真正学会带孩子,“武装”自己。另外年轻父母理论知识很过关,但要理论+实践结合哦,例如在哄娃方面,当孩子在自己面前放声大哭时候应该怎么处理,最理想的情况是家长们完美解决后再上班,而不是直接将哭闹中的孩子交给老师就走了。

孩子不粘父母粘爷爷奶奶,家长要备课。独带独其实很多时候父母都会将孩子丢给自己的爸爸妈妈,隔代教育现象很普遍,在平时很多亲子活动中,很少看到孩子对父母有太多的依恋和亲热,这个是不太好的,家长要注意。

隔代教育有时是绊脚石

以前好多朋友和我说过在教育孩子面前和父母生闷气,无法统一教育战线。教育道理上各持一词等等。甚至有的感觉无法悍动老人的想法而对教育孩子产生了绝望心理等等。我都是听而过之,确实没时间放在心上。

而这次不同,我深深感受到了现代一些家长们在教育孩子中与老人产生的矛盾。当然,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更不能一概而论。有些老人,在教育方便还是很有道理和妙招的。

由于这阵子女儿脸擦伤了,家里买了新家具,虽然是木制家具,可多少有些油漆的味道。我怕对女儿伤口有影响。于是在姥姥家住了几日。结果这几日一住不打紧,一直以来,女儿只要到姥姥家就放任无比,经常让姥姥,大姨,或者哥哥给买好吃的。当然,经常是背着我的情况下,不让我知道。但吃的时候,总会被我看到。

买好吃的也就算了,吃完后,还变本加厉的要,不给就闹,就哭,各种不讲理。

而我一旦说几句,姥姥就说是她自愿给孩子买的,与孩子没关系。说好容易来这住几天,买点好吃的怎么了?

偏是有一天我陪女儿读书,她各种动作,各种不服。说了几句,竟然闹起了情绪。偏这时姥姥下楼看到。把我训了一顿。竟然说怕我把孩子带坏了…

我说这孩子什么样我最清楚,一管你们就总说,这样能管好吗?她本来就觉得在你们身边有靠山。结果,我这一说不要紧。不一会儿,姥姥又回来了对我说:哎呀,你把我气得不行,到现在我还生气呢。哪有你这样对孩子的,孩子管那么严干什么?

话说我对女儿真的很宽松,好多事都由着她自由生长,自由发挥。只是在读书这方面,每天一直在坚持,可也读不了多长时间,每天不超过半小时。

我一听姥姥说生气了。我也气得憋屈的不得了。突然间想起朋友所说的老人参于管孩子时自己的无奈和挣扎。

刹那间,我不是感同身受,我是正在身临其境…

想起女儿二周岁时带去婆婆家玩。深秋的天气,非常凉,她非要穿薄凉的小拖鞋。我拒绝了她的要求。但婆婆却去把拖鞋拿来给孩子穿。我说你不能这样,这样的天气,穿了拖鞋会着凉的。公公说了一句:只要不哭不闹,咋都行。结果,第二天因着凉女儿上吐下泻…

老人出发点是爱孩子,但有时候成了溺爱,溺,这个字本身就有淹没的意思。慢慢浸入其中,真就把孩子溺爱成一无所知,唯我无尊的性格。这样的经历,感受到的不是幸福,无非是成长路上比别人多摔些跟头罢了。如果摔完跟头能明白为什么摔还好些。如果还不明白,那才中毁孩子一生。

80后父母怎样才能放心将孩子交给老人

“请问各位是自己带孩子还是老人带孩子?”在中国早教产品抱抱熊“成长月计划”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现场,早教专家贾军女士与家长互动起来:“抱抱熊早教产品的研发初衷就是让更多的家庭更便捷简单的接触早教,通过提供专业的早教方法与工具,弥补和解决隔代教育的不足之处,帮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可以成为“早教专家”,在家里就能进行专业的早期教育,给宝宝带来健康、快乐、自信的童年。”

早教变“隔”:不再“好心办坏事”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上海0~6岁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广州约占50%,北京则高达70%,此现象在世界其他国家并不多见。当下越来越多的80后已经升级成为父母,他们正面临生活和事业的双重挑战。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被迫将孩子的生活起居、教育成长问题全部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老人,“隔代教育”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一方面,老年人具备较多的喂养经验,他们有足够的闲暇时间陪伴孩子并且深爱着孩子、懂得保护孩子,这也是年轻家长将孩子交给老年人抚养的主要原因。但另一方面,老年人的思想观念较为陈旧,无法与时俱进,不能理解现代的育儿理念、方法和系统知识,容易“好心办坏事”对孩子形成溺爱,严重的还会导致孩子与其父母感情疏远,对孩子的个性发展造成影响。很多老人很难与孩子的父母形成共识,比如孩子的父母千叮万嘱不能给孩子零食,但孩子的爷爷奶奶就是不听,生怕饿着孩子,经常给孩子买零食,给孩子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发育等等。

业内人士表示:要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找一个平台,实现一种动态平衡。隔代教育、亲子教育并不是是“水火不容”,其实完全可以共同营造一个完美的教育环境。首先,老人和孩子的父母必须达成共识,形成一致的教育理念,才能在隔代教育上取得成功;其次,祖辈家长也应多学习科学、系统的育儿理念;另外,年轻父母无论工作有多忙,都必须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因为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父母的核心地位。孩子是父母的,也是(外)祖父母的,但归根到底还是父母的。

早教产品:“扬长避短”带孩子

据权威机构发布的《京沪穗家庭隔代喂养调查报告》显示: 65%的年轻父母每天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每天不超过3小时。今年全国妇联发布《中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问卷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子女家庭教育咨询”位于最需要帮助的第一位。

专家表示,由于两代人的教育理念不同再加上隔代教育易走极端的特点,导致家庭矛盾的产生。调查也证实2/3的隔代教育家庭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存在分歧,甚至产生摩擦。照顾不周是太粗心,照顾得太好又变成溺爱;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则是管得太松,管得太严又会有抹杀孩子个性之嫌;在家里看孩子容易烦闷,频频外出又有安全隐患……很多父母选择了购买各种书籍、光盘、玩具等,期盼这些“小老师”、“小伙伴”能陪孩子玩耍,教孩子成长。

对此,抱抱熊创始人贾军女士表示:“家长的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0-3岁宝宝有其独特的身心发展规律,育儿产品要考虑生理性、系统性、科学性、延续性、民族性等因素,否则可能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其实,不管是亲子教育还是隔代教育,都应该围绕宝宝‘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交流和社会行为’5项能力的培养进行教育。”鉴于此,中国最大的早教机构东方爱婴依托近12年专业的早教经验、100万课例积淀,针对0-3岁婴幼儿推出按月分龄、系统进阶、多媒体互动、最适合宝宝成长的抱抱熊早教产品。其产品3个月为一阶段,每月提供一套产品:包含“一本妈妈书、一本宝宝书、一个互动玩具、一张音乐游戏CD、一张互动视频DVD和一张发育测评卡”六项内容。

简单易学、方便易用的抱抱熊早教产品越来越成为备受老人信赖的养育宝宝的好帮手。一方面,抱抱熊产品能够发掘老人照顾宝宝时候自身富有的各种优势,另一方面抱抱熊通过多媒体互动工具营造家庭教育环境,并提供专业早教方法和六种工具,帮助老人读懂0-3岁宝宝每月成长需求,解决早教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让具有中国特色的“隔代教育”实现三代共赢的良好局面。

年轻父母应对隔代教育支招

一、隔代教育的优势

·祖父母具有抚育孩子的实际经验,可以弥补年轻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的知识空白,发挥祖父母的经验优势。

·由于不再有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拖累,祖父母在心态上比工作紧张、压力繁重的年轻父母要平静得多,所以会比较有精力和耐心去陪伴、教育下一代。

·俗话说得好“老小孩,小小孩”,也就是说老人自身有一种儿童心理,特别喜欢与孩子玩乐,极易与孙子女建立融洽的感情,因此也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孩子由祖父母接去教养,年轻父母便得以解除后顾之忧,专心致力于事业、工作上。

·隔代教育也可以缓解老人家的孤寂,使其从孙子女的成长中获得生命力,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续,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对老人保持健康的心态大有裨益。

二、隔代教育的劣势——溺爱

许多老人家常会存在着一种补偿心理,将自己年轻时无法给予子女的优渥生活照顾,全数转移投射在孙子女身上,而这种宠爱往往很容易变成毫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什么事都一手包办代劳,以致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的结果。还有的祖父母因过度疼爱孩子而护短,致使孩子的缺点因长期得不到矫正,遂养成不良的行为和性格。在祖父母庇护下的孩子,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极端胆小怕事、不合群、寡言少语、应变能力差、性格内向;另一个极端则是放纵欲强、专横跋扈、难以管理、性格外向,在家里是个小霸王,到了外面却毫无独立能力,碰到问题,只知道躲到大人的身后寻求保护。

观念陈旧

许多老一辈的观念比较陈旧,与社会的联系开始减少,所以知识面相对比较狭窄,不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对科学的育儿观念也不够了解,仍沿用老观念要求孩子、教育孩子,这可能不利于孩子将来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此外,还有一些老人家的文化较低、思想陈旧,常会不知不觉地灌输给孩子一些封建迷信的观念,也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三、“新型隔代教育”需要父母和祖辈相互配合

抚育孩子是为人父母的义务和责任。忙碌,不能作为把孩子丢给老人家的借口。所以:一方面,父母不管多么忙,都要抽点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别完全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交给老人。另一方面,老人该给自己定好位,既不越位,也不做摆设;做好亲子之爱的润滑剂;喜欢孩子,但不溺爱;把知识和经验浇灌孩子时,但别把旧习惯、坏德性影响到孩子。这样,祖辈在隔代教育中才能发挥积极作用。调查显示,我国约有一半的儿童正在接受隔代教养,在广州有将近一半的孩子隔代教育,在上海则有目前0—6岁的孩子中有50-60%由祖辈教育。对于大多数万分重视孩子成长,又十分缺少育儿精力的现代年轻父母们来说,隔代教养究竟孰利孰弊需仔细衡量。

在现实的压力之下,爸爸妈妈虽然很想自己亲自带宝宝,但是为了维持一定的经济水平,往往只能将最亲爱的宝宝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带。老一辈的人,虽然在养护宝宝方面经验丰富,但是往往会利用许多“过时”的观念,或者太宠宝宝或者对宝宝期望太深,反而造成宝宝对爸妈教养方式的不适应问题。对于忙碌的双职工家庭而言,很多时候教养宝宝的责任会落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身上。老一辈的经验固然可贵,但是如何让他们也能兼容并蓄地吸收新一代的教养方式呢?沟通是最好的方法。

打造隔代教育的家庭攻略

上网输入“隔代教育”4个字,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组数据:目前上海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总数的一半;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达70%。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例就越高。

幼儿期是孩子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父母投入极大的精力,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抚养和教育。实行隔代教育的家庭数目如此庞大,自然难免滋生一些问题,于是近年来,很多人都开始指责隔代教育,把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不良后果都归咎其中,认为隔代教育给孩子成长带来的都是负面影响。还有学者断言,隔代教育质量的总体水平绝对低于父母的家庭教育水平。

但据调查,隔代教育并不像有些媒体报道的那样,远如杰出的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近有勇夺奥运金牌的刘翔,都是隔代教育下孩子取得成功的典范。

可见,隔代教育未必是一场注定会输的“仗”,只要注意方法,成功“闯关”,一样会给孩子带来美好的未来。因此,我们悉心为选择隔代教育的家庭打造了攻略,以帮助父母在隔代教育中赢得三代人各得其所的三赢局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隔代教育的优势,就是它本身的“利器”。

声音:隔代教育是无奈之举,也是优势所在

不少父母之所以选择隔代教育,除了双职工时间、精力不足,专业育儿机构缺乏,保姆行业远非职业化,经济能力有限的社会现实,以及诸如住房紧张、出外学习工作等客观因素外,隔代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优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隔代父母为年轻父母全身心投入工作奠定了“后方基础”,他们对孙辈所具有的亲情关爱,是任何育儿机构或保姆都无法比拟的,这有利于孩子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安定,使父母解除后顾之忧。值得一提的是,城市中高居不下的离婚率使很多孩子成长在单亲家庭里,隔代父母能很好地弥补这类家庭中的性别角色缺失,给孩子提供可模仿的性别特征,使他获得同性的心理支持,这对孩子健康的性别认知有着正面的作用。

其次,隔代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孩子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充分了解孩子各个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乐于为孩子奉献,这使孩子在生活照料和人身安全等方面有了实质的保障,也为孩子接受早期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他们能够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各方面的需要。隔代父母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对孙辈的成长也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增大,不少年轻父母都会不自觉地把紧张气氛带入家庭,过早地使孩子参与竞争,剥夺了他童年本应有的快乐。而隔代父母大多已经退出了社会竞争的主流,拥有相对平和的心态,他们更容易冷静、客观地分析孩子的需要,使孩子拥有轻松快乐的童年。

我们民族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瑰宝,成功的隔代教育,会使孩子对此有所了解,并使其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另外,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社会风气变得日渐浮华,成年人不免会沾染上诸如急功近利、铺张浪费等不良习气,老一辈朴素、坚毅、不怕困难、乐于奉献等优秀品质,在当今社会里也就越发显得可贵,能够为孩子灌输更多做人的道理。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隔代教育取得成功的普通家庭,值得我们学习。

搜索:成功个案就在身边

刘女士(28岁):我和丈夫工作都很忙,孩子出生后请过几个保姆,不是文化程度特别低就是为人不可靠,很多事情我们只能亲力亲为,经济状况又不允许我做“全职妈妈”,真有点焦头烂额的感觉。刚好我母亲从小学教师的岗位上退休,我就请她来带孩子。有了她的帮助我安心很多,她抚养和教育孩子的经验都很丰富,孩子爱卫生、讲礼貌之类的好习惯都是她教的。她还经常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读书,回答孩子希奇古怪的问题。现在孩子求知欲很强,知识面也挺广,说话做事有条理,比很多同龄人显得成熟。

张爷爷(62岁):儿子和儿媳都是独生子女,本身的生活能力比较差,下班后经常下馆子,家务也是请钟点工做。孙子东东出生以后,他们一方面没有经验,另一方面也不够勤快,有些手忙脚乱,所以弄得东东常挨饿,还动不动生病。我和老伴看到这种情况,就主动请缨把东东接回来了。儿子儿媳下班后和周末也过来,跟着我们学带孩子。现在东东在我们这里一年多了,身体很好,个头也长了不少,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很亲。

明明(6岁):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说我搭积木特别漂亮,老师也说我以后肯定能做建筑师,其实这都是外公教的。我外公是在英国留过学的建筑设计师,城里许多高楼都是他设计的。外公退休以后经常陪着我,除了搭积木,他还教我下国际象棋,现在我是小“棋士”,能下赢许多大孩子。外公还经常和我练习英语会话,教会我好多单词和句子,上个月就辅导我在市里的儿童英语演讲中得了奖。好多小朋友都羡慕我能跟外公一起住呢。

黄先生(37岁):暑假时我把上一年级的儿子放到乡下老家,假期结束后发现他以前浪费的坏习惯没有了,不再是果汁喝一半就倒掉,米饭吃两口就不要。我感叹孩子懂事了,儿子却说是跟爷爷学的。我们现在工作压力大,又要交际应酬,回家后真没什么精力和孩子“周旋”,对他的一些坏习惯,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上一代人很多纯朴的个性,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非常难得,让孩子多跟老人接触,确实能让他学到一些良好的品性。我觉得适当的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教育得法,事半功倍。隔代教育需要父母多用脑子而不是力气。

措施:一切为了孩子

事物都有两面性,隔代教育有着亲子教育无法比拟的各种优势,也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但无论存在怎样的弊病,隔代教育的初衷始终是朴素善良的。曾经有位爷爷对当父亲的说:“孩子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孩子自己的。”所以,只要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两代父母共同努力“查漏补缺”,隔代教育就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查漏:一些老人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孙辈身上,对孩子过于溺爱,为孩子“全方位服务”,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予以满足,容易使孩子刁蛮任性、意志薄弱、缺乏独立性、以自我为中心,日后难以与人相处。

补缺:年轻父母要及时和老人沟通,提醒老人注意对孩子的态度,帮助老人做到挚爱但不溺爱孩子。

老人要把养育的态度从单纯的“疼”转化为“教”,对孩子要满足有限,帮忙有忌,适当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注意培养他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生活意志。

查漏:隔代父母一般观念陈旧、知识老化,容易固守尘封,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方式过于传统,影响孩子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不利于孩子形成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超越的性格。

补缺:年轻父母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快,而且是社会主流的活跃分子,接受的知识信息更多,因此在给老人创造机会更新思维的同时,也要亲力亲为,培养孩子富于创造性、知识结构合理和容纳性强的思维方式。

用知识和经验浇灌孩子的同时,隔代父母要注意摈弃不良的旧习惯,不要盲目迷信经验,要善于听取年轻人的意见,通过书籍、电视节目和相关培训自觉更新观念,在教育手法和理念上紧跟时代步伐。

查漏:隔代教育容易造成年轻父母的责任缺失,使亲子间关系淡漠,并演变为“亲子隔阂”。

补缺:把孩子培养成人,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即使工作再忙,父母回到家里也要多陪伴孩子,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校的情况,和孩子交流想法。这样才能增强与孩子的互动,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老人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可以协助料理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但不能代替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为亲子间的交流创造机会,重视“父母之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作用。推荐阅读:和老人一起科学育儿

查漏:老年人体力有限,出于对安全的考虑,会对孩子的活动范围和内容过多限制,不利于孩子健康体魄的形成,孩子也会因此减少与人沟通的机会,而隔代父母步入晚年后的抑郁、忧愁、焦虑等负面心理倾向,还会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补缺:在隔代父母体力不足的家庭中,年轻父母要特别注意补充给孩子的户外活动。周末或假期要多带孩子出门,或报名各类培训班,给孩子提供体育锻炼和与同龄人相处的机会。

不方便出门的隔代父母可以邀请其他有孩子的家庭来做客,年轻父母也要多带孩子去朋友、亲戚家做客,让孩子学会与人交际沟通。年轻父母要多用自己的活力来感染老人和孩子,老人也应调整自我心态,努力在孩子面前展现出积极乐观的健康情绪。

查漏:由于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差距,年轻父母和老人间容易就孩子的教育方式产生分歧,父母一个要求,祖辈一个说法,常使孩子无所适从,甚至成为小“两面派”。

补缺:两代父母要注意协调关系,有分歧私下解决,不要给孩子造成家庭不和睦的印象。要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积极沟通协商,解决矛盾纠纷,一定要在教育孩子的原则问题上达成共识,协调出给孩子的共同标准。

相关推荐

父母才是教育孩子的主角

专家点评 两代人由于生活背景、受教育情况等方面的不同,对待很多问题往往不能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对于隔代教育,父辈要做到: 尊重理解 应该理解双方的父母。不管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采取了怎样的育儿方式,其出发点总是好的,要尊重理解老人的用心良苦。从这一点出发,怀揣着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所有的矛盾便有了得以调和的出发点。 发挥各自优势 每个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作为爸爸妈妈要注意发现祖辈不同的性格特点,作为引导。比如,爷爷可能很幽默、会很多传统的小游戏,奶奶可能很有爱心,外公可能很

你家的老人适合当隔代家长吗

哪些老人适合担当“隔代家长” 1.身体健康,精力较好,心态年轻,乐于养育孙子女。 2.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没有精神障碍或人格偏差。 3.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良好,没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4.了解儿童的饮食营养和生活护理等常识。 5.性格开朗,人际交往能力强,不固执偏颇,对孩子有耐心。 6.喜欢户外活动,常带孩子外出,去认识周围的世界。 7.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 8.待孩子慈爱宽容,但不纵容、不溺爱,善于引导教育。 9.能细心观察孩子的身心变化,及时与孩子的父母交流沟通。 10.愿意并

独带独的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421首长”普遍是隔代教育 20年前,还没有80后这个称呼,独生子女们叫“小太阳”,意思是全家都围着他们转。而现在,80后的子女则有另一个称谓:“421首长”——“4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2就是父母,1就是孩子自己。” 像这样的是普遍情况,其实父母和孩子的亲情,在孩子年幼时才是形成的最佳时期。由于80后的隔代教育现象很普遍,在平时很多亲子活动中,我们很少看到孩子对父母有太多的依恋和亲热,只有爷爷奶奶才能喊得住这些小朋友。 这就是“独带独、谁怕谁”。 80后父母育儿理论多于行动 其实我接触到的80后父母,

隔代教育的42条对策

隔代教育的42条对策》 第一部分 谁说爷爷奶奶带不好孩子?祖辈带孙子,其实好处多着呢:俗话说,“老小孩,小小孩”,老人大多都有童心,能理解孩子的幼稚行为,并和孩子建立融洽的关系;在养育方面,老人具有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提前预料到孩子在什么年龄会出现什么问题,并充分预防;对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他最需要的是亲人的长时间陪伴和安全感,而老人恰恰有足够的时间为孩子创造幸福感和安全感;老人的“隔代亲”能使孩子感受到比父母之爱更浓烈的关爱;老人看孩子还能使父母安心、踏实地去干工作、干事业…… 前言 父母是家庭教

隔代教育的弊端有哪些

隔代教育的弊端 一:过分溺爱宝宝,阻碍宝宝自我成长 祖辈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生活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对子女可能没有能够很好地照顾,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补偿心理,把对子女的爱以及对孙辈的爱全部集中到孙辈的身上,对宝宝疼爱有加,过分关注,以至于事事代劳,处处迁就宝宝,导致宝宝出现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问题。 二:引发家庭矛盾,导致亲子隔阂 宝宝出生的前几年,父母对他的影响至关重要。毕竟,对宝宝来说,父母是他最重要的亲人。如果父母不能陪伴在他的身边,他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在他内心深处留下阴影。再

隔代教育的类型

1.过分关注型 这类祖辈家长过于呵护孩子,事事代办,使得幼儿在正常教养下应该具备的生活自理能力、独立人格等得不到应有的培养与锻炼。 2.过分监督型 这类祖辈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所有事情都事事监督、检查、指挥。在这种情形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是充满依赖性和惰性的,并且不能与他人建立人际间的信任感。 3.严厉惩罚型 这类祖辈家长因循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慈母多败儿”。此类祖辈家长对孩子比较严厉,常批评和责罚孩子。在这种情形下成长的孩子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卑、自闭或叛逆心理。 4.民主、温暖和理解型 这类祖辈家长注意

宝宝快三岁了还不会说话怎么办

第一步 首先3岁,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分水岭,如果您的小孩3岁了还不会说话,就应该引起您的重视,父母的自身情况包括受教育的程度、阅历、成长环境、对小孩的关注度等等都会影响孩子,有些父母不够重视,认为孩子只是说话晚了一点而已,因为父母的疏忽而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和成长。 第二步 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3岁了还不会讲话,最好通过就医、平常观察等等掌握一下孩子是否是因为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等因素引起。如果通过孩子的行为可以察觉还是不正常要到正规医院检查,根据医院检查结果认定才采取相应措施。 第三步 正常的如果不是发育不正

独带独教育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抽出时间和孩子沟通。独带独的话,家长也要备好课哦,合理分配时间带娃,可不能忙于工作而忽略孩子。周末时最好和孩子出去玩,除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外,也需要给予关怀。 要真正学会带孩子,“武装”自己。另外年轻父母理论知识很过关,但要理论+实践结合哦,例如在哄娃方面,当孩子在自己面前放声大哭时候应该怎么处理,最理想的情况是家长们完美解决后再上班,而不是直接将哭闹中的孩子交给老师就走了。 孩子不粘父母粘爷爷奶奶,家长要备课。独带独其实很多时候父母都会将孩子丢给自己的爸爸妈妈,隔代教育现象很普遍,在平时很多亲子活动中,

隔代教育怎么说老人才会听

老人帮着带孩子,当然要比把孩子交给保姆放心。可是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老人往往在带孩子这件事上颇为自负,所以当你们之间出现无论是喂养、护理还是教育的矛盾时,你的意见,甚至是你的抗议,他都像没听见一样,依然我行我素。 怎么说,他才会听? 1甜蜜地说我们小区里有位婆婆,在和我们聊天时说到,自己和儿媳妇在育儿观念上有大差别,但她总会选择什么都听孩子妈的。 为什么她能如此听儿媳妇的话?我慢慢地盘问出了原因:她认为自己的儿媳妇很不错,对自己既尊重又体贴,每次要跟她说什么之前,都会先开口把“妈”叫得甜蜜又亲切,

对话胎教的意思

对话胎教是众多的胎教方法中最为常见且可行性很高的胎教方法。简单来说,对话胎教就是爸爸妈妈每天隔着肚皮跟肚子里的宝宝说话,从而建立起双方感情关系。早上起床爸妈跟宝宝打招呼,告诉宝宝一天里都做了什么,想这些什么,今天天气如何,这些都可以跟宝宝交谈。其实,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已经会看、会听、会用肌肤感觉很多事物。准爸妈也可以讲故事给肚子里的宝宝听,或者念图书给宝宝听,语调轻柔富有感情,通过语言为宝宝描绘这个它即将降临的世界。 对话胎教其实就是父母与胎儿一种沟通,爸爸妈妈可以讲自己的情感、心情以及思考通过语言传达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