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的形态特征
章鱼的形态特征
全世界章鱼的种类约有650种,它们的大小相差极大。章鱼体呈短卵圆形,囊状,无鳍;头与躯体分界不明显,章鱼的头胴部约7~9.5厘米,头上有大的复眼及8条可收缩的腕。每条腕均有两排肉质的吸盘,短蛸的腕长约12厘米,长蛸的腕长约48.5厘米,真蛸的腕长约32.5厘米。
平时用腕爬行,有时借腕间膜伸缩来游泳,能有力地握持他物,用头下部的漏斗喷水作快速退游。腕的基部与称为裙的蹼状组织相连,其中心部有口。口有一对尖锐的角质腭及锉状的齿舌,用以钻破贝壳,刮食其肉。
最熟知的章鱼是普通章鱼(O. vulgaris),体型中等,广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热带及温带海域,栖于多岩石海底的洞穴或缝隙中,喜隐匿不出。该种被认为是无脊椎动物中智力最高者,具有高度发达的含色素的细胞,能极迅速地改变体色。
最小的章鱼是乔木状章鱼(O. arborescens),长约5公分(2寸),而最大的可长达5.4公尺(18尺),腕展可达9公尺(30尺)。乔木状章鱼很有力气,腕手上直径为 2.5毫米左右的一个吸盘可吸住48克重的物体,身长1.5-2米的章鱼,吸盘直径约为6毫米,吸重力为100多克。它们往往能拖采超过自身重5倍、10 倍、甚至20倍的大石块。
章鱼不仅可连续六次往外喷射墨汁,而且还能够像最灵活的变色龙一样,改变自身的颜色和构造,变得如同一块覆盖着藻类的石头,然后突然扑向猎物,而猎物根本没有时间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章鱼能利用灵活的腕足在礁岩、石缝及海床间爬行,有时把自己伪装成一束珊瑚,有时又把自己装扮成一堆闪光的砾石。
鲚鱼的形态特征
头短,侧扁。吻短,圆突。口大,下位。口裂倾斜。上颌骨后延伸达或伸过胸鳍基底。下缘具细锯齿。两颌具绒毛状牙一行,犁骨、腭骨均有细小牙。鳃孔大。鳃盖条9-10。鳃耙细长。体被圆鳞。腹缘棱鳞16-17+22-26。背鳍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臀鳍低而延长,与尾鳍相连。腹鳍短小。胸鳍上部游离鳍条6延长成丝状,后超过臀鳍起点。尾鳍不对称,上叶长于下叶。体长191mm。体延长,甚侧扁,前部高,向后渐低,呈尖刀状。背鳍基底前部上凸,向头尾下斜。背缘较腹缘宽,腹缘广弧形而窄。头稍小而侧扁,吻端尖。口大,下位,稍斜裂。上颌长于下颌,上颌骨后缘超过鳃孔。两颌齿细小。眼中大,侧上位,靠前;眼间隔宽而圆凸,宽约为眼径的2倍。鳃盖骨薄而平滑。鳃孔宽大。尾部细长,超过体长之半。背鳍1,13;臀鳍74-86;胸鳍6+12;腹鳍I-6。纵列鳞60-65。鳃耙16-17+22-26。体长为体高5.3-6.1倍;为头长5.6-6.4倍。头长为吻长3.7-5.4倍;为眼径4.1-5.6倍。背鳍1个,基底短,起点约与腹鳍起点相对,起点前有1小棘,鳍条向后渐短。胸鳍较小,侧下位,上方有长丝状游离鳍条6根,尖端达到或稍超过臀鳍起点。腹鳍短小,起点位于背鳍起点下方。臀鳍基底甚长,始于胸鳍尖端或稍前下方,后缘与尾鳍相连,鳍条90以内。尾鳍短小,上叶长约为下叶长的2倍。体被薄圆鳞,易脱落,纵列鳞58—65行。腹缘自峡部到肛门前有锯齿状棱鳞。无侧线。体背灰黄色,体侧和腹侧银白色。背鳍、臀鳍和尾鳍浅灰色,胸鳍和腹鳍白色。体长一般为15—20厘米。体形与鲚相似,但臀鳍条数目较少,仅73-86根;体侧纵列鳞也较少。体呈淡黄色。其吻端和各鳍条均呈黄色,鳍边缘黑色体呈白色,体背淡绿色。体延长,侧扁,向后渐细尖,腹部有棱鳞。
章鱼外形特征
全世界章鱼的种类约有650种,它们的大小相差极大。章鱼体呈短卵圆形,囊状,无鳍;头与躯体分界不明显,章鱼的头胴部约7~9.5厘米,头上有大的复眼及8条可收缩的腕。每条腕均有两排肉质的吸盘,短蛸的腕长约12厘米,长蛸的腕长约48.5厘米,真蛸的腕长约32.5厘米。
平时用腕爬行,有时借腕间膜伸缩来游泳,能有力地握持他物,用头下部的漏斗喷水作快速退游。腕的基部与称为裙的蹼状组织相连,其中心部有口。口有一对尖锐的角质腭及锉状的齿舌,用以钻破贝壳,刮食其肉。最熟知的章鱼是普通章鱼(O. vulgaris),体型中等,广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热带及温带海域,栖于多岩石海底的洞穴或缝隙中,喜隐匿不出。该种被认为是无脊椎动物中智力最高者,具有高度发达的含色素的细胞,能极迅速地改变体色。
最小的章鱼是乔木状章鱼(O. arborescens),长约5公分(2寸),而最大的可长达5.4公尺(18尺),腕展可达9公尺(30尺)。乔木状章鱼很有力气,腕手上直径为2.5毫米左右的一个吸盘可吸住48克重的物体,身长1.5-2米的章鱼,吸盘直径约为6毫米,吸重力为100多克。它们往往能拖采超过自身重5倍、10倍、甚至20倍的大石块。
章鱼不可连续六次往外喷射墨汁,而且还能够像最灵活的变色龙一样,改变自身的颜色和构造,变得如同一块覆盖着藻类的石头,然后突然扑向猎物,而猎物根本没有时间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章鱼能利用灵活的腕足在礁岩、石缝及海床间爬行,有时把自己伪装成一束珊瑚,有时又把自己装扮成一堆闪光的砾石。澳洲墨尔本大学的马克·诺曼,在1998年于印尼苏拉威西岛附近的河口水域发现一种章鱼能迅速拟态成海蛇、狮子鱼及水母等有毒生物,避免攻击。
鳇鱼的形态特征
鳇鱼体长约2米,最大的可长达5米以上。头略呈三角形,吻长而较尖锐。头部表面被有多数骨板。口下位宽大,稍成弧形;口前方有吻须2对,内侧的须稍在前方,外侧的须较后。眼小,距吻端较近。左右鳃膜向腹面伸展,彼此愈合,全体有纵列的菱形骨板5行,骨板上有尖锐微弯的刺。背骨板1行,较大,10~16块,位于背部正中,从头后直连尾鳍。背、腹侧骨板各2行,背侧骨板32~46块;腹侧骨板8~12块;腹鳍基部之后有不太明显的骨板1~2块。身体其他部分光滑无鳞。背鳍43~57,位于后方;臀鳍26~36;其起点在背鳍的后部下方。尾鳍歪形,上叶长而尖。体表黑青色,两侧黄色,腹面灰白色;背部骨板黄色,侧骨板黄褐色。
鳝鱼的形态特征
鳝鱼体长约20.70公分(8.28寸),无鳞或具很小鳞片,背、臀鳍很低且绕过尾端相连续,鳃通常仅于喉部有一外鳃孔。前段管状,至尾渐侧扁,尾端扁细。全体裸露无鳞,头大,锥形,吻尖。
口大,端位,上颌稍突出,一些种类的鳃本身很小,依靠通过喉部或肠的黏膜吸入的氧进行呼吸。体细长呈蛇形,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头长而圆。
上下颌及口盖骨上都有细齿。眼小,为一薄皮所覆盖。左右鳃孔于腹面合而为一,呈“V”字形。鳃膜连于鳃峡。体表一般有润滑液体,方便逃逸,无鳞。
无胸鳍和腹鳍;背鳍和臀鳍退化仅留皮褶,无软刺,都与尾鳍相联合。生活时体呈大多是黄褐色、微黄或橙黄,有深灰色斑点,也有少许鳝鱼是白色,俗称“白鳝”。
黑鱼的形态特征
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长,前部略平扁,后部稍隆起。吻
黑鱼2 短圆钝,口大,端位,口裂稍斜,并伸向眼后下缘,下颌稍突出。牙细小,带状排列于上下颌,下颌两侧齿坚利。眼小,上侧位,居于头的前半部,距吻端颇近。鼻孔两对,前鼻孔位于吻端呈管状,后鼻孔位于眼前上方,为一小圆孔。鳃裂大,左右鳃膜愈合,不与颊部相连鳃耙粗短,排列稀疏,鳃腔上方左右各具一有辅助功能的鳃上器,能呼吸空气。
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暗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侧各有2 行黑色斑纹。奇鳍黑白相间的斑点,偶鳍为灰黄色间有不规则斑点。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鳞片,圆鳞,头顶部覆盖有不规则鳞片。侧线平直,在肛门上方有一小曲折,向下移二行鳞片,行于体侧中部,后延至尾部。
背鳍颇长,几乎与尾鳍相连,无硬棘,始于胸鳍基底上方,距吻端较近。腹鳍短小,起点于背鳍第4~5根鳍条下方,末端不达肛门。胸鳍圆形,鳍端伸越腹鳍中部。臀鳍短于背鳍,起点于痛鳍第15~16根鳍条下方。尾鳍圆形。肛门紧位于臀鳍前方。背鳍软条为49~54条,臀鳍软条为32~38条。
鳔单室,细长,前端圆形,末端较尖,延至臀鳍基底上方。胃呈囊状,幽门垂2个,粗长,约为肠1/3。肠短双曲,长于体长二分之一。
黑龙江亚种主要特征为:背部颜色为深绿黑色,体侧有不规则黑绿色,背鳍和尾鳍与背部同色,胸鳍和臀鳍色浅。
与斑鳢的主要差别是:乌鳢体较长,斑鳢钵较短;两者头顶部斑纹也有明显差别:乌鳢头顶部有七星状斑纹,斑鳢头顶部则呈近似“一八八”三个字之斑纹;此外,乌鳢的头比较尖长,更似蛇。
鳙鱼的形态特征
测量了42条鳙鱼的标本。鳙鱼体长68—342mm;体长为体高的2.7—3.7倍,为头长的2.5—3.9倍,为尾柄长的5.2—7.6倍,为尾 柄高的7.7—11.6倍。头长为吻长的3.0—4.2倍,为眼径的3.6—7.7倍,为眼间距的1. 8—3.0倍,为头宽的1. 4—1. 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 3—1. 9倍。
鳙鱼体侧扁,较高,腹部在腹鳍基部之前较圆,其后部至肛门前有狭窄的腹棱。头极大,前部宽阔,头长大于体高。吻短而圆钝。口大,端位,口裂向上倾斜,下颌稍突出,口角可达眼前缘垂直线之下,上唇中间部分很厚。无须。眼小,位于头前侧中轴的下方;眼间宽阔而隆起。鼻孔近眼缘的上方。下咽齿平扁,表面光滑。鳃耙数目很多,呈页状,排列极为紧密,但不连合。具发达的螺旋形鳃上器。鳞小。侧线完全,在胸鳍末端上方弯向腹侧,向后延伸至尾柄正中。
鳙鱼背鳍基部短,起点在体后半部,位于腹鳍起点之后,其第1-3根分枝鳍条较长。胸鳍长,末端远超过腹鳍基部。腹鳍末端可达或稍超过肛门,但不达臀鳍。肛门位于臀鳍前方。臀鳍起点距腹鳍基较距尾鳍基为近。尾鳍深分叉,两叶约等大,末端尖。鳔大,分两室,后室大,为前室的1.8倍左右。肠长约为体长的5倍左右。腹膜黑色。雄性成体的胸鳍前面几根鳍条上缘各具有1排角质“栉齿”,雌性无此性状或只在鳍条的基部有少量“栉齿”。背部及体侧上半部微黑,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腹部灰白色。各鳍呈灰色,上有许多黑色小斑点。
梭鱼的形态特征
1.梭鱼,又译金梭鱼或梭子鱼,俗称海狼(Barracuda)或麻雀锦,是一种金梭鱼科魣属的条鳍鱼。个性凶狠且具侵袭性,爱联群出动,因其较大的体积(可长达1.8米)和凶猛的外形而广为人知。梭鱼身体属长圆柱形,嘴巴尖,下巴阔大,头如梭,长有突出的犬牙状牙齿。两边背鳍分开,一边有五条刺针,另一边则有一条刺针和九条放射状搜索线条,全身横线明显。梭鱼主要是用来作观赏用途,但亦可作食用,产于沿海或海水淡水交界处,肉质鲜美,不过却含有珊瑚礁鱼毒素。 上下颌上长着尖锐的牙齿。两只宽大的背鳍和叉形的尾巴可以给梭鱼提供足够的前进动力。梭鱼喜欢在海面上蹦蹦跳跳。它们常常跃出水面,连续不断地做跳跃动作。识别梭鱼并不困难。梭鱼的眼睛周围的颜色是略带红色的黄色。
2.梭鱼(湾海产),北方叫红眼鱼、肉棍子;棱梭,又称犬鱼、尖头西;鲻鱼,俗称乌鲻、白眼。其共同特征是体呈纺锤形,性活泼,常跳跃。
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对梭鱼有了较多的认识。屠本峻在《海味索隐》中说它“不嫌入淤而食泥”。梭鱼常常用下颌刮食海底泥沙中的低等藻类和有机碎屑。梭鱼的鳃耙密集,牙齿退化成微小的毛刷状。梭鱼幽门胃的肌肉很发达,象一个沙囊,非常适合研磨和压碎泥沙中的食物。
梭鱼在开阔的温暖海域产卵。每到产卵季节,梭鱼将卵子和精子直接释放到海水中。受精卵孵化出来的幼鱼靠浮游生物为食。梭鱼有一个长长的流线型的身体。这使它在水中能迅速游动。梭鱼有一个向前延伸的下颌。
梭鱼属于鲻形目的鲻科。体纺锤形,细长,头短而宽,有大鳞。脂眼睑不甚发达,仅遮盖眼边缘。体被圆鳞。背侧青灰色,腹面浅灰色,两侧鳞片有黑色的竖纹。为近海鱼类,喜栖息于江河口和海湾内,亦进入淡水。性活泼,善跳跃,体型较大,我国产于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
体细长,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头短小而宽,背面扁平,吻端钝尖。口小,前下位,口裂略呈人字形,上颌中央有1缺刻,可与下颌中央突起相吻合。上颌稍长于下颌。上颌齿细弱,下颌无齿。眼较小,侧上位;眼间隔宽平,宽约为眼径的1.9倍之内;眶前骨末端在近口角处稍下弯,边缘有锯齿。前鳃盖骨和鳃盖骨边缘平滑。
鳃孔大。尾柄粗,长为高的1.8-2.2倍。背鳍2个,分离。第1背鳍位于体背中间稍偏前,由4根鳍棘组成,前3棘粗,第1棘最长;第2背鳍位于第1背鳍末基与尾鳍基之间中央稍偏后,前缘有1棘,后缘微凹。胸鳍较宽长,侧中位,鳍条向下渐短。腹鳍较小,位于胸鳍起点与第1背鳍起点之间近中央下方,左右两鳍靠近,各有1棘。臀鳍始于第2背鳍起点稍前下方,两鳍近同形,后基近相对,其前缘有3棘。尾鳍浅叉形。体被大栉鳞,胸鳍基部上缘无长鳞。无侧线。
体背灰青色,体侧淡黄色,上部具有几条黑色纵纹和许多斜横纹,腹部白色。眼晶液体呈红色。尾鳍、胸鳍淡黄色。其他各鳍均浅灰色。体长一般为20-40厘米。吻短,体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眼较小,脂眼脸不发达,眼旁一圈呈红色。上颌骨在口角处突然向下弯曲。第一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基近。尾鳍后缘微凹。
银鱼的形态特征
银鱼,体细长。近圆筒形,后段略侧扁,体长约12厘米。头部极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长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颌等长;前上颌骨、上颌骨、下颁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下颌骨前部具犬齿1对。下颌前端没有联合前骨,但具一肉质突起。背鳍Ⅱ11~13,略在体后3/4处。胸鳍8~9,肌肉基不显着。臀鳍Ⅲ23~28,与背鳍相对;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行大鳞,一般为18~21个。背鳍和尾鳍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鳍。体柔软无鳞,全身透明,死后体呈乳白色。市面上部分银鱼为保鲜和保色用硫磺熏蒸,静置后呈土黄色,应注意不要购买。体侧各有一排黑点,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点,沿臀鳍基左右分开,后端合而为一,直达尾基。此外,在尾鳍、胸鳍第一鳍条上也散布小黑点。珠湖银鱼因为个体较小,肉质透明性较好,黑点透射使整体呈亮灰色时为上品。
柳叶鱼形态特征
柳叶鱼是胡瓜鱼科,油胡瓜鱼属的鱼类。主要分布于北极洋、北大西洋及北太平洋之温寒带海域。
下颌明显突出于上颌。
柳叶鱼 侧线鳞170~220。背鳍软条10~14,臀鳍鳍条17~24。
柳叶鱼
脂鳍延长而成长方形,长度可达背鳍长之1/2。最大可达25公分,通常为15公分。雄鱼臀鳍稍呈弧形。体侧有二条稜状突带,一条由鳃孔至尾柄,另一条则是由胸鳍至腹鳍,并延长至臀鳍。体背侧暗褐色,腹面银白色。鳃盖上常散布一些黑色小斑点。
象鱼的形态特征
巨骨舌鱼体形巨大,成体长度可超过2.5米,最长达3米,重量归高达200千克。长形,稍侧扁。头部骨骼由游离的板状骨组成。口大,无须。无下颌骨,舌上有坚固发达的牙齿。鳔四周富有血管,内表呈蜂窝状,常有特殊的鳃上器。鳞片大且硬,呈嵌镶状。背鳍和臀鳍位于体的后部,互为相对。胸鳍位低。腹鳍位腹部之后。尾鳍圆形。体灰绿色,背部颜色深,腹部较淡,尾鳍及体后部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