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母细胞瘤如何确诊
肾母细胞瘤如何确诊
肾母细胞瘤是儿童发病的肾肿瘤,在声像图中又有明显的特征,一般不易与其他肾肿瘤混淆,较为接近的肾脏肿瘤有肾癌,错构瘤和肾内极罕见的畸胎瘤。
1、与肝癌比较,肾母细胞瘤瘤体的回声表现与肝癌非常相似,而且右肾上极的肾母细胞瘤长至很大时,也极易误认为肝脏肿瘤。此时必须多方位,多切面探查,一旦发现被压挤、变形的肾脏的存留部分,即可辨明。
2、与肾癌比较,肾母细胞瘤较肾癌的形态规则,边缘清晰,轮廓整齐。内部回声肾癌为均匀或不均匀的弥漫、细小散在回声,肾母细胞瘤则是粗糙的较强回声。洋葱型错构瘤虽然内部回声有强弱交错,但是呈明暗相间的有序排列,肾母细胞瘤的粗糙回声则无此规律。而肿瘤近边缘处的低或无回声带的表现也是错构瘤所不具备的。
儿童肿瘤多是由于父母造成的
■儿童中最常见的实体瘤是各种“母细胞瘤”,包括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以及尤文氏肉瘤、骨肉瘤等
■夫妻开始备孕,准爸妈就要不吸烟,不酗酒,不吃霉烂变质的食物;怀孕前3个月应尽量避免感染;怀孕期间准妈妈应避免接触放射线
■如孩子不明原因发烧持续一周以上、淋巴结肿大;孩子突然生长变慢或是消瘦,精神不好、不哭不闹;给孩子洗澡时发现腹部、四肢有包块等,要到医院进行检查
儿童肿瘤成第二大杀手,发病率已经达到万分之一。儿童肿瘤多由基因突变引起,而这种基因突变主要原因是“爸妈没给孩子一个好底子”,因此,预防儿童肿瘤需要从父母做起。
儿童肿瘤主要分实体瘤和血液系统肿瘤两大类,其中实体瘤的病种与成人差别很大。儿童中最常见的实体瘤是各种“母细胞瘤”,包括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尤文氏肉瘤、骨肉瘤等也比较常见。
研究表明,各种母细胞瘤与父母家族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都可以在患儿的家族中找到相关遗传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还发现,如果孩子的父母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油漆、石油产品、溶剂、农药等,尤其是母亲在妊娠期接触电磁、离子辐射等,会使发育中的胎儿受到损伤,从而增加孩子发生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此外,怀孕期间服用某些药物尤其是激素类药物,可以使胎儿细胞的染色体携带致病基因或发生基因突变,在一些因素的作用下也会提高肿瘤发生的几率。
如果一对夫妻开始备孕,准爸妈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不吃霉烂变质的食物;怀孕期间,特别是怀孕前3个月应尽量避免感染,比如上呼吸道感染等;不要乱用抗生素,如果确实需要用,最好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怀孕期间准妈妈应避免接触放射线。
尽管娃娃也会罹患癌症,但好在孩子的生命力非常顽强,他们中大约有一半可以彻底治愈。因此,即使孩子确诊得了癌症,家长也不要放弃希望,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肾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错构瘤小于4cm可不予处理。错构瘤较大者可行剜除术或部分肾切除术,瘤体较大、肾结构被破坏、功能丧失者,可以考虑行肾切除术。
2.各类肾恶性肿瘤确诊后均应早期施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包括肾周围脂肪组织、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大部输尿管及周围组织、受累的肾上腺;如肾静脉内瘤栓已延及腔静脉则应将其一并摘除,然后再修复腔静脉。
3.肾盂癌除行根治性肾切除外,还应将全部输尿管及输尿管口周围的膀胱壁一并切除。
4.肾母细胞瘤瘤体过大者可在术前先行放射治疗,待瘤体缩小后再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放射治疗对肾盂癌及肾细胞癌的疗效较差。
5.化学药物治疗对肾母细胞瘤应常规应用,对肾盂癌及肾细胞癌可酌情应用,可选用丝裂霉素、氟尿嘧啶等。肾癌术后患者可酌情选用。生物治疗如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
6.双侧肾癌或孤立肾肾癌病变局限者可应用离体肾技术行肾部分切除术。
双侧肾母细胞瘤的诊断
排泄性泌尿系造影可见肾外形增大,肾盂肾盏变形、伸长、移位或有破坏。部分病例肾功能减退或完全不显影,需应用大剂量造影剂造影。平片上伸有散在或线状钙化。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肾积水。CT检查有助于确定肿瘤侵犯的范围。并可进行血清红细胞生长素测定和血清肾素测定。必要时可进行肾动脉造影,99mTc-DMSA肾闪烁扫描等检查。
与神经母细胞瘤等肿瘤鉴别时,可进行骨髓穿刺,尿VMA、HVA定量,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甲胎蛋白(AFP)定量,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定量等检查。
在剖腹时,典型所见,肾母细胞瘤是一个实质,光滑、表面有扩张的侧支血管,略带蓝色的球形肿物,部分取代其所发生的肾脏,并使肾脏移位。由于肿瘤被高张力的肾被膜所围绕,且有脆而易碎、富于细胞的特性,应避免在术前、术中作穿刺或切开活检,以免种植而播散。为了除外双侧性肿瘤的可能,有时必须进行活检,尤其是在第2次、第3次手术时,要选择合适的部位。如果确诊是肾母细胞瘤,首先不要慌,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判断应该如何治疗,进行多方面的咨询。一般不易做手术,特别是肿瘤大的已经压迫神经或者靠近大血管的情况,建议保守治疗,进行食疗。
肾母细胞瘤鉴别诊断
肾母细胞瘤是儿童发病的肾肿瘤,在声像图中又有明显的特征,一般不易与其他肾肿瘤混淆,较为接近的肾脏肿瘤有肾癌,错构瘤和肾内极罕见的畸胎瘤。
1、 与肝癌比较,肾母细胞瘤瘤体的回声表现与肝癌非常相似,而且右肾上极的肾母细胞瘤长至很大时,也极易误认为肝脏肿瘤。此时必须多方位,多切面探查,一旦发现被压挤、变形的肾脏的存留部分,即可辨明。
2、 与肾癌比较,肾母细胞瘤较肾癌的形态规则,边缘清晰,轮廓整齐。内部回声肾癌为均匀或不均匀的弥漫、细小散在回声,肾母细胞瘤则是粗糙的较强回声。洋葱型错构瘤虽然内部回声有强弱交错,但是呈明暗相间的有序排列,肾母细胞瘤的粗糙回声则无此规律。而肿瘤近边缘处的低或无回声带的表现也是错构瘤所不具备的。
肾母细胞瘤如何进行预后和治疗
儿童肾母细胞瘤对放化疗敏感,由于采用综合治疗,患儿的治愈率较高,是综合治疗恶性瘤成功的典范。20世纪50年代以前,肾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只有手术,患儿5年生存率约为20%。至20世纪50~60年代开始采用手术联合放疗,患儿5年生存率达到了45%~50%。此后,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的模式,患儿的5年生存率达到85%以上。如果需要术后放疗应尽早进行。常用的化疗药物有放线菌素D(A)、环磷酰胺(C)、阿霉素(D)、长春新碱(V)、依托铂甙(E)、2巯基乙基磺酸纳(M)。常用的方案有A+V方案、A+V+D方案、V+D+E+C+M方案。成人早期肾母细胞瘤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成人晚期肾母细胞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远没有儿童患者好,除手术治疗外,至今还没有探索出疗效好的综合治疗方案。
肾母细胞瘤是怎么形成的
酸性体质与肾母细胞瘤的关系
肾母细胞瘤发病的原因一是来自母体,其实由于父母的体质不是特别好,造成精子和卵子结合后,胎儿发肓不正常,胎儿在母体里就酸碱就不平衡,最后导致身体的免疫力低下。出生以后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正常细胞容易突变,而在酸化体液里,这种突变的细胞会迅速繁殖,最后形成肿瘤。
许多化学的和生物的因素或与肾母细胞瘤有关系
在本病的发生中,可能与发育异常及许多化学的和生物的因素有关。肾母细胞瘤可能是后肾胚基未向肾小管和肾小球分化导致异常增殖的结果。Bove和McAdams(1976)提示肾母细胞增生复合体(nephroblastomosis complex)可能转化为肾母细胞瘤。Knudson和Strong(1972)认为根据生殖细胞是否发生突变,可将Wilms瘤分为遗传型和非遗传型两类。若属于遗传形式,则肿瘤发生得更早,更易为双侧性及多中心形式发生。所有双侧性肾母细胞瘤及15%~20%的单侧病变与遗传有关。此外,遗传型双侧肾母细胞瘤的后代发生肿瘤的几率可达30%,而单侧病变者约为5%。Hoffinan(1989)和Koufos(1984)发现11p13(WT1)上存在隐性抑癌基因的缺失,而在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患者中发现11p13末端与11p15(WT2)有等位杂合现象。有趣的是,WT1在正常肾脏胚胎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该基因等位点的缺失将导致泌尿生殖系发育不良(Kreidberg,1993)。约15%肾母细胞瘤患儿合并有其他先天性畸形。美国肾母细胞瘤研究组(NWTS)研究表明肾母细胞瘤患儿1.1%有虹膜缺如,远高于正常人群发生率(0.2%),常同时合并泌尿生殖系畸形(隐睾症、尿道下裂及肾融合或异位)、外耳畸形、智力迟钝、头面部畸形、腹股沟或脐疝(Haicken和Miller,1971)。2.9%有单侧肢体肥大(Janik和Seeler,1976),常合并有胚胎癌、肾上腺皮质癌、肝母细胞瘤。此外,肾母细胞瘤患儿可合并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肉瘤、腺癌及白血病)。
为什么会得肾母细胞癌
病因学和胚胎学:肾母细胞瘤可能是后肾胚基未向肾小管和肾小球分化导致异常增殖的结果。所有双侧性肾母细胞瘤及15%~20%的单侧病变与遗传有关。此外,遗传型双侧肾母细胞瘤的后代发生肿瘤的几率可达30%,而单侧病变者约为5%。约15%肾母细胞瘤患儿合并有其他先天性畸形。包括虹膜缺如、泌尿生殖系畸形(隐睾症、尿道下裂及肾融合或异位)、外耳畸形、智力迟钝、头面部畸形、腹股沟疝、脐疝、单侧肢体肥大、胚胎癌、肾上腺皮质癌、肝母细胞瘤、肉瘤、腺癌及白血病。
病理:WT在组织结构上分为三型:①低分化型:细胞增生明显,以原始胚芽为主,可为胚胎性肉瘤、腺癌型、间叶肉瘤型等;②中分化型:原始肾胚芽组织与分化较好上皮细胞共存,有肾小球形成趋向,细胞排列无极性,细胞核表现为中度或高度多形性;③高分化型:基膜上的上皮组织分化发育不全的肾小球或类似肾小管的结构。另外,从组织学上还有些变异型WT,如胚胎横纹肌性WT(fetal thabdomyomatous nephroblastoma),骨软骨性WT(osteocartilaginous nephroblastoma)和脂肪性WT(lipomatous nephroblastoma)等。
发病率:肾母细胞瘤约占小儿实体瘤的8%,而占15岁以下小儿恶性泌尿生殖系肿瘤的80%以上。我国统计资料表明,小儿恶性实体瘤中约24%为肾母细胞瘤,诊断时年龄为1~5岁者占75%,而90%见于7岁以前,3~4岁者居多,成年人及新生儿罕见。男女性别比例为0.97:1.0。家族性发病情况少见(1%)。
组织学分类:Chatten(1976)认为,肾母细胞瘤的预后与构成肿瘤的结构有关,上皮细胞居多者预后良好,故目前按其组织结构将肿瘤分为:①典型肾母细胞瘤,预后较好。②多囊性肾母细胞瘤,由弥散的多房性囊肿构成,单侧,表面光滑,只在囊间隔上存在分化不良的细胞,可发展成为典型的肾母细胞瘤,预后好。做肾切除术之前可行冰冻切片分析。③未分化型,多见于较大的患儿,占肾母细胞的4.5%,胞核大,染色质增多,异形性明显,可见多极分裂象,由于出现弥散性生长方式,预后较差。
组织学分型:
肿瘤组织成分与预后有关,故目前按其组织结构将肿瘤分为两大类。
(1)良好组织类型:包括上皮型、间叶型、胚芽型和混合型以及囊性部分分化性。肾母细胞瘤和胎儿横纹肌瘤型肾母细胞瘤;
(2)不良组织类型:为未分化型,细胞大而多形型核及多极分裂相,占肾母细胞瘤的4.5%。
肾母细胞瘤要做哪些检查
一、诊断: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ECT检查 尿沉渣红细胞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肾脏MRI检查
1、血常规 一般有轻度贫血,血红蛋白低于正常。但也有少数有红细胞增多,这可能与红细胞生成素增高有关。
2、血液检查 肾功能正常,血浆蛋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一般均增快15~90mm/h,特大的晚期肿瘤沉降率增快更显著,认为是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
3、染色体检查 无虹膜-肾母细胞瘤综合征者,第11对染色体短臂区带缺失。
4、尿显微镜检查不少有血尿和蛋白尿,但尿中多不能找到癌细胞。
5、不易与神经母细胞瘤区别者可行骨髓穿刺检查。
二、鉴别:
肾母细胞瘤是儿童发病的肾肿瘤,在声像图中又有明显的特征,一般不易与其他肾肿瘤混淆,较为接近的肾脏肿瘤有肾癌,错构瘤和肾内极罕见的畸胎瘤。
1、与肝癌比较,肾母细胞瘤瘤体的回声表现与肝癌非常相似,而且右肾上极的肾母细胞瘤长至很大时,也极易误认为肝脏肿瘤。此时必须多方位,多切面探查,一旦发现被压挤、变形的肾脏的存留部分,即可辨明。
2、与肾癌比较,肾母细胞瘤较肾癌的形态规则,边缘清晰,轮廓整齐。内部回声肾癌为均匀或不均匀的弥漫、细小散在回声,肾母细胞瘤则是粗糙的较强回声。洋葱型错构瘤虽然内部回声有强弱交错,但是呈明暗相间的有序排列,肾母细胞瘤的粗糙回声则无此规律。而肿瘤近边缘处的低或无回声带的表现也是错构瘤所不具备的。
肾母细胞瘤是如何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在本病的发生中,可能与发育异常及许多化学的和生物的因素有关。肾母细胞瘤可能是后肾胚基未向肾小管和肾小球分化导致异常增殖的结果。Bove和McAdams(1976)提示肾母细胞增生复合体,可能转化为肾母细胞瘤。Knudson和Strong(1972)认为根据生殖细胞是否发生突变,可将Wilms瘤分为遗传型和非遗传型两类。若属于遗传形式,则肿瘤发生得更早,更易为双侧性及多中心形式发生。所有双侧性肾母细胞瘤及15%~20%的单侧病变与遗传有关。此外,遗传型双侧肾母细胞瘤的后代发生肿瘤的几率可达30%,而单侧病变者约为5%。Hoffinan(1989)和Koufos(1984)发现11p13(WT1)上存在隐性抑癌基因的缺失,而在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患者中发现11p13末端与11p15(WT2)有等位杂合现象。
从胚胎学上来说,持续存在的后肾胚基未能分化为肾小球及肾小管并呈不正常的增殖、发展为肾母细胞瘤。肿瘤可以遗传的形式或非遗传的形式出现。若属于遗传形式,则肿瘤发生得更早,更易为双侧性及多中心形式。所有双侧性肾母细胞瘤及15%~20%单侧病变与遗传有关,但Belasc0等的病因复习中,遗传因素并不重要,仅1%~2%的患者有家族史。
二、发病机制
本病发病机制不详,可能与肾胚胎期发育异常有关。此瘤是由间质、胚芽和上皮组成的恶性实体瘤,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骨骼组织及神经组织等成分,外有包膜,切面呈灰黄色,可有囊性变和坏死出血区。邻近肾组织受压萎缩,肾盂肾盏可变形。早期可发生血行转移,常见转移部位为肺、肝、脑等。10%~45%病例肾静脉及下腔静脉有癌栓。淋巴转移居次要地位。肾母细胞瘤预后与肿瘤的结构有关,典型肾母细胞瘤和部分分化的囊性肾母细胞瘤预后好,而未分化型预后差。NWTS将其分为5期。Ⅰ期:肿瘤限于肾内,可完全切除;Ⅱ期:肿瘤浸润肾周脂肪或肾静脉内有瘤栓,但术后无明显肿瘤残存;Ⅲ期:肿瘤不能完全切除,术后尚有残存,但限于腹部,无血行转移;Ⅳ期:血行转移至肺、肝、骨、脑等;Ⅴ期:双侧肾母细胞瘤。
小儿肾母细胞瘤吃什么好
一、小儿肾母细胞瘤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1、多吃新鲜水果、蔬菜。2、可吃鱼虾老鳖,海参等。加强营养二、小儿肾母细胞瘤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少吃过咸过甜的食物。水果蔬菜的每日摄入量越大,患病几率就会下降。例如,每天吃6到8根香蕉的人比完全不吃的人患肾母细胞瘤的风险几率要小将近一半。类似的,有规律的摄入胡萝卜或甜菜等根类植物也会有50%至65%的患病风险降低程度。
肾母细胞瘤病因
(一)发病原因
在本病的发生中,可能与发育异常及许多化学的和生物的因素有关,肾母细胞瘤可能是后肾胚基未向肾小管和肾小球分化导致异常增殖的结果,Bove和McAdams(1976)提示肾母细胞增生复合体(nephroblastomosis complex)可能转化为肾母细胞瘤,Knudson和Strong(1972)认为根据生殖细胞是否发生突变,可将Wilms瘤分为遗传型和非遗传型两类,若属于遗传形式,则肿瘤发生得更早,更易为双侧性及多中心形式发生,所有双侧性肾母细胞瘤及15%~20%的单侧病变与遗传有关,此外,遗传型双侧肾母细胞瘤的后代发生肿瘤的几率可达30%,而单侧病变者约为5%,Hoffinan(1989)和Koufos(1984)发现11p13(WT1)上存在隐性抑癌基因的缺失,而在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患者中发现11p13末端与11p15(WT2)有等位杂合现象,有趣的是,WT1在正常肾脏胚胎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该基因等位点的缺失将导致泌尿生殖系发育不良(Kreidberg,1993),约15%肾母细胞瘤患儿合并有其他先天性畸形,美国肾母细胞瘤研究组(NWTS)研究表明肾母细胞瘤患儿1.1%有虹膜缺如,远高于正常人群发生率(0.2%),常同时合并泌尿生殖系畸形(隐睾症,尿道下裂及肾融合或异位),外耳畸形,智力迟钝,头面部畸形,腹股沟或脐疝(Haicken和Miller,1971),2.9%有单侧肢体肥大(Janik和Seeler,1976),常合并有胚胎癌,肾上腺皮质癌,肝母细胞瘤,此外,肾母细胞瘤患儿可合并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肉瘤,腺癌及白血病)。
从胚胎学上来说,持续存在的后肾胚基未能分化为肾小球及肾小管并呈不正常的增殖,发展为肾母细胞瘤,肿瘤可以遗传的形式或非遗传的形式出现,若属于遗传形式,则肿瘤发生得更早,更易为双侧性及多中心形式,所有双侧性肾母细胞瘤及15%~20%单侧病变与遗传有关,但Belasc0等的病因复习中,遗传因素并不重要,仅1%~2%的患者有家族史。
(二)发病机制
本病发病机制不详,可能与肾胚胎期发育异常有关,此瘤是由间质,胚芽和上皮组成的恶性实体瘤,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骨骼组织及神经组织等成分,外有包膜,切面呈灰黄色,可有囊性变和坏死出血区,邻近肾组织受压萎缩,肾盂肾盏可变形,早期可发生血行转移,常见转移部位为肺,肝,脑等,10%~45%病例肾静脉及下腔静脉有癌栓,淋巴转移居次要地位,肾母细胞瘤预后与肿瘤的结构有关,典型肾母细胞瘤和部分分化的囊性肾母细胞瘤预后好,而未分化型预后差, NWTS将其分为5期,Ⅰ期:肿瘤限于肾内,可完全切除;Ⅱ期:肿瘤浸润肾周脂肪或肾静脉内有瘤栓,但术后无明显肿瘤残存;Ⅲ期:肿瘤不能完全切除,术后尚有残存,但限于腹部,无血行转移;Ⅳ期:血行转移至肺,肝,骨,脑等;Ⅴ期:双侧肾母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