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觉察,而于体检时始被发现。
2、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分泌性中耳炎甚为有关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4、患者周围皮肤有发“木”感,心理上有烦闷感。
警惕不疼的中耳炎
幼儿园小朋友杰杰的体检报告显示他有中耳炎,听力筛查未通过,杰杰妈妈对此很疑惑:中耳炎不是应该有耳朵疼、耳道流脓吗?这些症状杰杰都没有啊!而且平时叫他的名字也都会答应,听力没有下降啊!
很多家长都有这个错误认识。其实中耳炎有两种:一种是有耳痛的急性中耳炎,另一种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分泌性中耳炎。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急性中耳炎有耳痛症状,就会促使家长带孩子及时看病,从而早期治愈。但是分泌性中耳炎往往没症状,即使到最终引起轻到中等程度的听力损失,粗心的家长也很难觉察。
中耳炎发病率很高,发病率为5%左右,平均每个小班有一名儿童患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比例为1:27,也就是每名急性耳痛的患儿背后藏着27名无明显症状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泌性中耳炎有个好处是70%的患者会自愈,但是也有10%的人会持续发生或反复发生,最终结局是手术即耳膜置管。
听力不好有什么表现呢?小孩说话往往很大声,喊他需要喊几声才答应,经常把电视的音量提高很多等,对此家长要多多注意。
慢性中耳炎症状有哪些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状主要是耳痛、流脓。小儿的全身症状比成人明显,可有发热、呕吐等。严重的并发症有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其他并发症有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以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的并发症。
(1)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怕冷、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一旦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2)耳痛:耳深部疼痛,逐渐加重。如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眠,烦躁不安。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顿减。
(3)耳流脓: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可为黏液、黏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4)听力减退及耳鸣:开始感耳闷,继则听力渐降,伴耳鸣。耳痛剧者耳聋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晕,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
(5)耳聋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一般为传导性聋。
二、非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
1、听力下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大多可于感冒后、乘飞机下降或潜水时,出现听力下降,可有“自声增强”现象。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聋的严重程度常有波动。压迫耳屏或头位改变时,听力可有所改善,中耳积液黏稠时,听力不会因为头位的变动而改变。儿童多无听力下降的主诉,表现为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注意力不集中,或看电视时要求过大的音量。
2、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时可有轻微耳痛,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在继发感染时可出现耳痛。
3、耳内闷胀感或闭塞感。
4、耳鸣:一般不重,可为间歇性,当头部运动、打呵欠或擤鼻时可闻及气过水声。少数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还可出现耳内流水,但是持续时间甚短,仅为数小时或1天左右。
慢性中耳炎症状有哪些?慢性中耳炎的话治愈起来的难度是会比较大的,希望患上慢性中耳炎的患者要能够坚持合适的治疗方法。日常生活中不想自己成为慢性中耳炎患者应该要做好防护慢性中耳炎工作,让身体维持健康的状态。
分泌性中耳炎症状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觉察,而于体检时始被发现。
(2)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本病甚为有关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4)患者周围皮肤有发“木”感,心理上有烦闷感。
中耳炎患者有哪些表现
常见症状:听力减退、耳鸣、耳鸣
1.化脓性中耳炎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状主要是耳痛、流脓。小儿的全身症状比成人明显,可有发热、呕吐等。严重的并发症有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其他并发症有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以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的并发症。①全身症状 轻重不一。可有怕冷、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一旦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②耳痛 耳深部疼痛,逐渐加重。如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眠,烦躁不安。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顿减。③耳流脓 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可为黏液、黏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④听力减退及耳鸣 开始感耳闷,继则听力渐降,伴耳鸣。耳痛剧者耳聋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晕,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⑤耳聋 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一般为传导性聋。
2.非化脓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
(1)听力下降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大多可于感冒后、乘飞机下降或潜水时,出现听力下降,可有“自声增强”现象。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聋的严重程度常有波动。压迫耳屏或头位改变时,听力可有所改善,中耳积液黏稠时,听力不会因为头位的变动而改变。儿童多无听力下降的主诉,表现为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注意力不集中,或看电视时要求过大的音量。
(2)耳痛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时可有轻微耳痛,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在继发感染时可出现耳痛。
(3)耳内闷胀感或闭塞感。
(4)耳鸣 一般不重,可为间歇性,当头部运动、打呵欠或擤鼻时可闻及气过水声。少数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还可出现耳内流水,但是持续时间甚短,仅为数小时或1天左右。
警惕儿童听力隐形杀手-——分泌性中耳炎
中耳凭借一软骨管腔即咽鼓管与鼻咽腔相通,咽鼓管功能异常、咽鼓管阻塞就会是中耳产生负压,中耳粘膜肿胀,渗出增多,形成积液,发生分泌性中耳炎。表现为听力下降,听声音遥远,耳闷胀感,隐约的耳痛,耳鸣,急性期的耳部间歇性的跳痛,不会诉说的孩子会表现为反应迟钝、误听、注意力不集中,看电视开大声等。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据报道5%~60%不等,多见于10岁一下的孩子。
咽鼓管的阻塞、细菌、病毒的感染、急性中耳炎的治疗不彻底都可以引起分泌性中耳炎。鼻炎、鼻窦炎的孩子,长期鼻塞,肥大的下鼻甲会阻塞咽鼓管;反复睡眠打鼾的孩子,肥大的腺样体也会阻塞咽鼓管;过敏性体质患儿因为变态反应,咽鼓管粘膜水肿,阻塞咽鼓管;反复的“感冒”,上呼吸道的细菌、病毒经咽鼓管侵入中耳发生感染;常常有感冒快好的孩子夜里突然耳疼得不能入睡,到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中耳炎,用几天药后耳痛缓解了,家长也就不管了,等发现孩子听力下降才引起重视,所以急性中耳炎的治疗疗程不够而导致炎症迁延性存在也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病因;小儿咽鼓管呈水平位,鼻咽部炎症易经其倾入中耳,小儿咽鼓管软骨弹性差,软骨段的管壁易发生塌陷而狭窄,影响通气引流,都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基础之一。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危害有哪些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危害有哪些?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常发病,多发于2~3岁。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对婴幼儿的危害极大。那么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危害还有哪些?下面就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危害。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危害有哪些?
由于小儿的生理构造特殊,咽鼓管较短,咽鼓管开闭的肌肉力弱,咽鼓管软骨弹性较差。当鼓室处于负压状态时,咽鼓管软骨段的骨壁容易发生塌陷。因此先天性腭裂儿更易患本病。
同时,小儿增殖体肥大较多见,易造成咽鼓管咽口阻塞。中耳为独立的免疫防御系统,小儿尚未发育成熟。这些都可能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的原因。
一、该病以被忽视。小儿患本病时常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炎症症状,而耳部极易被忽略。如单耳患病,可因一耳听力正常,更易被忽视。
二、治疗不及时,可产生严重并发症,丧失听力不可逆。分泌性中耳炎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耳内的液体没有被吸收,则会导致鼓室硬化、粘连性中耳炎、胆固醇性肉芽肿等继发疾病,造成永久性听力下降,治疗非常困难。
三、学语困难,聋哑相伴。由于婴幼儿时期正是学习语言的时期,如果因听力困难造成语言学习障碍,就如同关上了孩子认识和感知世界的一扇窗户,严重影响孩子的心智发育。
中耳炎的表现有哪些呢
一、化脓性中耳炎的表现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状主要是耳痛、流脓。小儿的全身症状会比成人明显,可有发热、呕吐等。严重的并发症会有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其他的并发症有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内黏膜、骨膜或者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本病在临床上比较的常见,常以耳内间断或者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中耳炎的表现,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的并发症。
(1)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怕冷、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比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的症状。鼓膜一旦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2)耳痛:耳深部疼痛,逐渐加重。如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眠,烦躁不安。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顿减。
(3)耳流脓: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可为黏液、黏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4)听力减退及耳鸣:开始感耳闷,继则听力渐降,伴耳鸣。耳痛剧者耳聋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晕,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
(5)耳聋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一般为传导性聋。
二、非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的表现
1、听力下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大多可于感冒后、乘飞机下降或潜水时,出现听力下降,可有“自声增强”现象。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聋的严重程度常有波动。压迫耳屏或头位改变时,听力可有所改善,中耳积液黏稠时,听力不会因为头位的变动而改变。儿童多无听力下降的主诉,表现为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注意力不集中,或看电视时要求过大的音量。
2、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时可有轻微耳痛,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在继发感染时可出现耳痛。
3、耳内闷胀感或闭塞感。
4、耳鸣:一般不重,可为间歇性,当头部运动、打呵欠或擤鼻时可闻及气过水声。少数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还可出现耳内流水,但是持续时间甚短,仅为数小时或1天左右。
常见的中耳炎症状表现都有什么
1.化脓性中耳炎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该中耳炎症状的主要表现就是耳痛、流脓。儿童会出现全身性的症状,且比成人的明显,可有发热、呕吐等。严重的儿童中耳炎患者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有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其他并发症有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以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的并发症。①全身症状 轻重不一。可有怕冷、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一旦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②耳痛 耳深部疼痛,逐渐加重。如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眠,烦躁不安。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顿减。③耳流脓 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可为黏液、黏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④听力减退及耳鸣 开始感耳闷,继则听力渐降,伴耳鸣。耳痛剧者耳聋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晕,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⑤耳聋 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一般为传导性聋。
2.非化脓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
(1)听力下降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大多可于感冒后、乘飞机下降或潜水时,出现听力下降,可有“自声增强”现象。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聋的严重程度常有波动。压迫耳屏或头位改变时,听力可有所改善,中耳积液黏稠时,听力不会因为头位的变动而改变。儿童多无听力下降的主诉,表现为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注意力不集中,或看电视时要求过大的音量。
(2)耳痛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时可有轻微耳痛,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在继发感染时可出现耳痛。
(3)耳内闷胀感或闭塞感。
(4)耳鸣 一般不重,可为间歇性,当头部运动、打呵欠或擤鼻时可闻及气过水声。少数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还可出现耳内流水,但是持续时间甚短,仅为数小时或1天左右。
(5)耳镜检查 急性期鼓膜周边有放射状血管纹。鼓膜紧张部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方移位;锤骨短突外突明显。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淡黄、橙红或琥珀色;慢性者鼓膜乳白色或灰蓝色,不透明。若分泌物为浆液性,且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呈凹面向上的弧形线,透过鼓膜有时可见到气泡,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增多;若鼓室内积液多,则鼓膜外突,鼓膜活动度受限。
中耳炎的临床症状表现
一、化脓性中耳炎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状主要是耳痛、流脓。小儿的全身症状比成人明显,可有发热、呕吐等。严重的并发症有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其他并发症有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以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的并发症。
(1)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怕冷、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一旦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2)耳痛:耳深部疼痛,逐渐加重。如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眠,烦躁不安。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顿减。
(3)耳流脓: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可为黏液、黏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4)听力减退及耳鸣:开始感耳闷,继则听力渐降,伴耳鸣。耳痛剧者耳聋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晕,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
(5)耳聋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一般为传导性聋。
二、非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
1、听力下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大多可于感冒后、乘飞机下降或潜水时,出现听力下降,可有“自声增强”现象。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聋的严重程度常有波动。压迫耳屏或头位改变时,听力可有所改善,中耳积液黏稠时,听力不会因为头位的变动而改变。儿童多无听力下降的主诉,表现为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注意力不集中,或看电视时要求过大的音量。
2、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时可有轻微耳痛,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在继发感染时可出现耳痛。
3、耳内闷胀感或闭塞感。
4、耳鸣:一般不重,可为间歇性,当头部运动、打呵欠或擤鼻时可闻及气过水声。少数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还可出现耳内流水,但是持续时间甚短,仅为数小时或1天左右。
渗出性中耳炎疾病病因
中耳炎,即中耳发炎,是最常见的耳部疾病之一。渗出性中耳炎是常见的类型之一,渗出性中耳炎又叫分泌性中耳炎。
什么是渗出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分泌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的命名除分泌性中耳炎外,以往还称其为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胶耳等。
分泌性中耳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可因急性期未得到及时与恰当的治疗,或反复发作、迁延而致。本病冬、春季多见。小儿及成人均可发病,为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
以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最常见症状。常发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觉中发生。有时头位变动可觉听力改善。有自听增强。部分病人有轻度耳痛。儿童常表现为听话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
渗出性中耳炎疾病病因:
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等有关。
1、咽鼓管功能障碍一般认为此为本病的基本病因。
(1)机械性阻塞:如小儿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长期的鼻咽部填塞等。
(2)功能障碍:咽鼓管开闭的肌肉收缩无力;咽鼓管软骨弹性较差,当鼓室处于负压状态时,咽鼓管软骨段的管壁容易发生塌陷,此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之一。腭裂病人由于肌肉无中线附着点,失去收缩功能,故易患本病。
2、感染过去曾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是无菌性炎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耳积液中细菌培养阳性者约为1/2-1/3,其中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细菌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及临床征象表明,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中耳的一种轻型或低毒性的细菌感染。细菌产物内毒素在发病机制中,特别是病变迁延慢性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3、免疫反应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这可能也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中耳积液中有炎性介质等的存在,积液中也曾检出过细菌的特异性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以及补体系统、溶酶体酶的出现等,提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属一种由抗感染免疫介导的病理过程。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对中耳粘膜的损害(III型变态反应)可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致病原因之一。
渗出性中耳炎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会在感冒后突然发生,伴有轻微耳痛、耳朵有闷堵感和耳鸣等,出现听力减退或注意力不集中;也有的儿童无明显不适,这样往往容易被忽视,导致延误诊治。如未及时治疗,可引起中耳粘连、鼓膜萎缩、听力急剧下降,严重者可造成不可逆性听力损失。
渗出性中耳炎的发病则隐蔽得多,症状很少,小孩子自己不述说,家长不易察觉,等到被医生发现,往往不能回忆起病史的长短,即耳朵不好从何时开始。渗出性中耳炎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对儿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引起听力下降。但是,除此之外,一些影响却是容易被家长忽略。因此提醒广大家长,应该及时发现儿童的异常动作,早发现早治疗。
防治中耳炎切勿走入误区
防治中耳炎的误区
误区一:没有耳痛、耳道流脓,就不是中耳炎
专家观点:并非所有中耳炎都有耳痛和耳道流脓
专家分析:中耳炎包括急性、慢性细菌性(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 胆脂瘤型中耳炎等类型。耳道溢脓,急性期有耳痛是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分泌性中耳炎一般无耳道流脓症状,也较少出现耳痛,可仅有耳闷、听力下降等问 题。部分胆脂瘤型中耳炎也可无耳道流脓症状。
由于分泌性中耳炎症状轻微,一般不出现耳痛和化脓,故易被漏诊、误诊。值得注意的 是,儿童期是分泌性中耳炎的高发期,因为儿童的咽鼓管较平直,鼻咽腔较小,鼻炎鼻窦炎较多见,当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咽鼓管黏膜容易水肿,继发咽鼓管 阻塞,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同时,由于儿童一般不会主诉症状,故更易延误治疗。家长若发现孩子在看电视时将声音开得过响,或者在与人交谈时,要求别人讲得响 一些等异常情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误区二:非化脓性中耳炎发病率低、危害小
专家观点:非化脓性中耳炎的危害不亚于化脓性中耳炎
专家分析:非化脓性中耳炎由于症状不明显,常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损 害,与“显而易见”的化脓性中耳炎相比,患者的早期就诊率低,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容易发展成慢性中耳炎,危害更大。隐匿性胆脂瘤型中耳炎还会引起面瘫、脑 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误区三:只要有耳道“出水、流脓”,就是中耳炎
专家观点:耳道“出水、流脓”,原因很多
专家分析:除中耳炎外,不少耳科疾病也有“出水”症状。比如外耳道炎,有时可表现为耳道“出水”,伴细菌感染时,会有流脓。其与中耳炎的主要区别是前者鼓膜完整,无穿孔。此外,外耳道毛囊疖肿破溃、外耳道肿瘤继发细菌感染时,也可有流脓的表现。
误区四:耳道流脓时,不宜手术
专家观点:耳道流脓时手术不影响手术效果
专家分析:以前,由于受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大多数慢性中耳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 均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若确实需要手术,必须在停止流脓半年以上才能实施,否则会影响手术效果。如今,由于耳科显微技术的发展,反复发作的慢性中耳炎患者即 使在化脓期也可以接受手术,不必顾虑流脓是否会影响手术效果这个问题。
中耳炎的危害与防止误区
误区一:没有耳痛、耳道流脓,就不是中耳炎
专家观点:并非所有中耳炎都有耳痛和耳道流脓。
专家分析:中耳炎包括急性、慢性细菌性(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等类型。耳道溢脓,急性期有耳痛是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分泌性中耳炎一般无耳道流脓症状,也较少出现耳痛,可仅有耳闷、听力下降等问题。部分胆脂瘤型中耳炎也可无耳道流脓症状。
由于分泌性中耳炎症状轻微,一般不出现耳痛和化脓,故易被漏诊、误诊。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期是分泌性中耳炎的高发期,因为儿童的咽鼓管较平直,鼻咽腔较小,鼻炎鼻窦炎较多见,当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咽鼓管黏膜容易水肿,继发咽鼓管阻塞,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同时,由于儿童一般不会主诉症状,故更易延误治疗。家长若发现孩子在看电视时将声音开得过响,或者在与人交谈时,要求别人讲得响一些等异常情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误区二:非化脓性中耳炎发病率低、危害小
专家观点:非化脓性中耳炎的危害不亚于化脓性中耳炎。
专家分析:非化脓性中耳炎由于症状不明显,常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与“显而易见”的化脓性中耳炎相比,患者的早期就诊率低,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容易发展成慢性中耳炎,危害更大。隐匿性胆脂瘤型中耳炎还会引起面瘫、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误区三:只要有耳道“出水、流脓”,就是中耳炎
专家观点:耳道“出水、流脓”,原因很多。
专家分析:除中耳炎外,不少耳科疾病也有“出水”症状。比如外耳道炎,有时可表现为耳道“出水”,伴细菌感染时,会有流脓。其与中耳炎的主要区别是前者鼓膜完整,无穿孔。此外,外耳道毛囊疖肿破溃、外耳道肿瘤继发细菌感染时,也可有流脓的表现。
误区四:耳道流脓时,不宜手术
专家观点:耳道流脓时手术不影响手术效果。
专家分析:以前,由于受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大多数慢性中耳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均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若确实需要手术,必须在停止流脓半年以上才能实施,否则会影响手术效果。如今,由于耳科显微技术的发展,反复发作的慢性中耳炎患者即使在化脓期也可以接受手术,不必顾虑流脓是否会影响手术效果这个问题。
中耳炎的症状
中耳炎的症状根据中耳炎的类别有所不同。其中化脓性中耳炎又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以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两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的症状是耳痛、流脓等。小孩子的症状会比成人明显,有时候还会发热、呕吐等。并发症有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严重的并发症有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比较常见,一般症状是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也有可能会引起颅内、颅外的并发症,会有怕冷、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的症状,儿童的话还可能会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非化脓性中耳炎也就是分泌性中耳炎,又分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症状是听力下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是在感冒后、乘飞机下降或潜水时,出现听力下降,会有“自声增强”现象。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聋波动比较大。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时可有轻微耳痛,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在继发感染时可出现耳痛。
警惕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临床上也有称之为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浆液性中耳炎、浆液—黏液性中耳炎、无菌性中耳炎等不同名称。因其在孩子发育过程中好发,发病率很高,为儿童耳鼻喉最常见疾病
分泌性中耳炎可造成儿童的听力损失,影响言语语言发育,应高度警惕和及时观察治疗。对于成人单侧病变者,应尽早明确病因,排除鼻咽部及其周围间隙的占位性肿瘤,尽早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在上呼吸道感染后以耳闷胀感和听力减退为主要症状。由于发病期其症状比较隐蔽,多数除听力部分减退外,其它症状如耳痛等不明显,加之儿童由于表达交流的原因,经常主诉不清,往往不易被家长发现而被忽视。患有分泌性中耳炎时,婴幼儿往往不会表现出任何行为异常,学龄前儿童最经常的表现是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但家长往往误认为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不予重视;学龄儿童则以上课时听不清讲课内容,看电视时音量放得很大等为主要表现。在其听力受到影响明显时家长才发现就诊,常常延误诊断和治疗。
儿童易患分泌性中耳炎与小儿特殊的鼻咽部解剖结构及其发育进程有关。新生的宝宝和发育成熟的成年人相比,其咽鼓管相对较短、宽而平直,鼻咽部的分泌物易经咽鼓管逆流进入中耳引起炎症。新生儿哺乳不当容易逆乳,特别是取平仰卧位用奶瓶人工哺养者,逆乳时乳汁留积于鼻咽腔,往往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听力下降。由此引起的主诉多为耳闷胀和闭塞感、耳鸣,摇头可听见水声,可随体位变化而变化。极少数人可以伴有轻微的耳痛。耳科专科检查可见鼓膜内陷,活动度降低,鼓膜呈琥珀色或色泽发暗,有时可见气液平面或气泡。听力学检查典型的听力图呈存在气导和骨导差的传导性耳聋,鼓室压图为B型。
成年人可以主诉耳闷或听力下降,但儿童往往不会这样主诉,尤其是尚不会讲话的婴幼儿。如果家长注意观察的话,可以发现婴幼儿往往表现为对周围声音反应差,不能将头准确地转向声源,反复抓耳,易激惹。即使患儿没有主诉听力下降,家人则可能发现患儿漫不经心、行为改变、对正常对话反应差甚至无反应、在看电视或使用听力设备时总是将声音开得很大。如果家长发现患儿有上述异常现象,应尽早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根据病史及专科检查,结合鼓室导抗图和声反射、耳显微镜或内镜检查等可以明确诊断。
婴幼儿及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应与急性中耳炎相鉴别。急性中耳炎治疗不彻底可以迁延转化为分泌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多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患者可有剧烈耳痛,耳痛减轻或消失后会出现耳流脓等症状,可以伴有如发热、精神不振等全身症状。分泌性中耳炎多病程较长,以耳闷为主要症状,耳痛不明显,甚至根本无耳痛表现。
分泌性中耳炎为有一定的自愈率,婴幼儿的自愈率更高。在给予有创治疗前患儿应该严密观察随访,保守治疗至少3个月。对于非高危患儿,一段时间的观察随访对其并无害处,并告知家长患儿应定期复查,复查时进行耳镜和鼓室压图检查即可。而迁延不愈的分泌性中耳炎要及时治疗,否则会引起永久性传导性耳聋或感音神经性耳聋。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可采取吸除鼓室内的积液、鼓膜置管等有效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方法。同时要注意对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进行治疗,如腺样体肥大、鼻息肉、鼻咽部肿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