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的基本介绍
川贝母的基本介绍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等的鳞茎,川贝母与甘肃贝母的干燥鳞茎,是药材“青贝”的主流品种;暗紫贝母的干燥鳞茎,是药材“松贝”的主流品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是药材“炉贝”的主流品种。川贝母为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1800至2400米的林中、灌丛下、草地、河滩、山谷等湿地或岩缝中,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暗紫贝母为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3200至4500米的草地上,分布于四川、青海等地;甘肃贝母为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2800至4400米的灌木丛中或草地上,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等地;梭砂贝母为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3000至4700米的砂石地,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采收季节因各地气候不同而异。野生者多在夏、秋季或积雪融化后杂草未长时采挖。用种子播种栽培的于第三年茎叶枯萎后采挖。用鳞茎及分割鳞茎繁殖的于次年采挖,清除泥土,晒干;阴雨天可烘干,烘温40℃至50℃为宜。
水母的基本介绍
水母(英文:Jellyfish)是一种低等的海产无脊椎浮游动物,肉食动物,在分类学上隶属腔肠动物门(又称刺胞动物门(Cnidaria))、钵水母纲(Scyphozoa),已知道的约有200种。或指立方水母纲(Cubozoa)的种类,该纲以前认为是钵水母纲的一目。
水母一词广义也指具水母型(钟形或碟形)的刺胞动物,如水螅水母、管水母(包括僧帽水母)和不属钵水母纲的栉水母和海樽。本纲的水母分为两型∶自由游泳的水母及营固着生活的种类(以柄栖附于海草及其他物体上)。营固着生活的形似水螅的种类构成十字水母目(Stauromedusae)。
水母的出现比恐龙还早,可追溯到6.5亿年前。水母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大约有250种左右,直径从1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常见于各地的海洋中。
水母身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其体内含水量一般可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并由内外两胚层所组成,两层间有一个很厚的中胶层,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它们在运动之时,利用体内喷水反射前进,就好像一顶圆伞在水中迅速漂游。
水母的伞状体内有一种特别的腺,可以发出一氧化碳,使伞状体膨胀。而当水母遇到敌害或者在遇到大风暴的时候,就会自动将气放掉,沉入海底。海面平静后,它只需几分钟就可以生产出气体让自己膨胀并漂浮起来。水母触手中间的细柄上有一个小球,里面有一粒小小的听石,这是水母的“耳朵”。
由海浪和空气磨擦而产生的次声波冲击听石,刺激着周围的神经感受器,使水母在风暴来临之前的十几个小时就能够得到信息,从海面一下子全部消失了。科学家们曾经模拟水母的声波发送器官做试验,结果发现能在15小时之前测知海洋风暴的信息。
水母常见于各地的海洋中,是一种低等的腔肠动物,并根据伞状体的不同做分类:有的伞状体发银光,叫银水母;有的伞状体则像和尚的帽子,就叫僧帽水母;有的伞状体仿佛是船上的白帆,叫帆水母;有的宛如雨伞,叫做雨伞水母;有的伞状体上闪耀着彩霞的光芒,叫做霞水母;因为水母没有呼吸器官与循环系统,只有原始的消化器官,所以捕获的食物立即在腔肠内消化吸收.
它们的寿命大多只有几个星期或数月,也有活到一年左右,有些深海的水母可活得更长些。
我国常见的约有8种,即海月水母、白色霞水母、海蜇、口冠海蜇等。
川贝的介绍
一、川贝的介绍
川贝是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几种原植物的介绍:
1、暗紫贝母又叫做松贝母、乌花贝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球形或圆锥形。茎直立,无毛,绿色或暗紫色。叶除最下部为对生外,均为互生或近于对生,无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生于海拔3200~4500m的草地上。
2、川贝母又叫做卷叶贝母,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形态变化较大。鳞茎卵圆形。叶通常对生, 少数在中部兼有互生或轮生,先端不卷曲或稍卷曲。主要生于林中、灌丛下、草地、河滩、山谷等湿地或岩缝中。
3、甘肃贝母别名岷贝,鳞茎圆锥形。茎最下部的2片叶通常对生,向上渐为互生;叶线形,生于海拔2800~4400m的灌木丛中或草地上。
4、棱砂贝母别名:炉贝、德氏贝母、阿皮卡(西藏)、雪山贝(云南)。鳞茎长卵形,叶互生,较紧密地生于植株中部或上部1/3处,叶片窄卵形至卵状椭圆形,生于海拔3000~4700m的流砂滩上的岩石缝隙中。
除以上几种外,还有太白贝母、瓦布贝母等。根据地域季节的不同,将贝母挖出后洗净,用矾水擦去外皮,或者用盐水浸泡后晒干或用木炭烘焙至干,然后用硫黄熏后再晒干即可获得川贝。
二、川贝的分类
川贝根据原植物的不同可以分为“松贝”、“青贝”和“炉贝”。
1、松贝,因其过去集散于四川松潘县附近,所以称为松贝,又称“珍珠贝”、“米贝”。本品外形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表面类白色,质地坚硬且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2、青贝,因其过去集散于四川青川县附近故称青贝,呈扁球形,外层两枚鳞瓣大小形态相近,相对抱合,在顶端形成裂口。鳞瓣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底部钝圆。气微,味微苦。
3、炉贝,因其集散于打剑炉故名之,外形呈长圆锥形,在川贝中个体最大。外表类白色或浅黄棕色,有的具棕色斑点,俗称“虎皮斑”。外层两枚鳞瓣,大小相近,在顶端形成略尖的裂口,内有小鳞叶及心芽。质地不如上两种川贝坚实,断面较粗糙。气微,味微苦。
三、川贝的主要成分
川贝的品种比较复杂,最初从商品川贝中分离出贝母素丙、岷贝素甲、无色针晶、岷贝素乙、无色菱晶、白炉贝素、贝母素丁等,多为27个碳原子的甾醇类生物碱。川贝的主要作用是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
米酒基本介绍
古之甜酒,无论以果实或以谷酿成,皆有滓汁浮沉及清浊之别。至唐代产之甜酒类,仍多含杂质,临饮时须经压榨过滤。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诗中有“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之句,即为一证。(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甜酒,又称江米酒、酒酿、醪糟,主要原料是糯米,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 极少,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在一些菜肴的制作上,糯米酒还常被作为重要的调味料。由于它渗进了沸水,故又称“水酒”。
这种农家自酿的糯米酒,味醇而香甜,少刺激性;饮量适当,能舒筋活络、强壮体魄。农民逢年过节或招待宾客时,必用此酒。酿酒剩下的糟粕,再加上食盐混和后,叫“糟麻”。人们把它贮藏起来作为长期煮汤之用,亦有人把它和鲜鱼一起煮,味道极佳。
根据美国联邦法律,甜酒(Cordials)与利口酒(Liqueurs)意义相同,无论使用哪一种字词,一般美国人总认为甜酒的制成,其中须含2.5%以上的蔗糖或葡萄糖。
湖南有一种特产也叫甜酒是用糯米蒸熟加酒药子酿成,因甜蜜而故称。益阳一带盛行甜酒,民间在春节时大多用甜酒水待客。有贵重客人者,用甜酒加开水放糖煮沸后,再冲鸡蛋,俗称“甜酒茶”。寓意宾主之间关系甜蜜。桃江、安化一带每逢喜事接客,必备甜酒茶招待。
基本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绿色食品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蔬菜的供应数量,而且更关注蔬菜的外观、品质及食用安全性等质量指标。芽苗菜作为富含营养、优质、无污染的保健绿色食品而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因此,芽苗菜已成为一类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兴蔬菜产业。芽菜特有品种:芽菜是用芥菜的嫩茎划成丝腌制而成,分咸、甜两种。咸芽菜产于四川的南溪、泸州、永川,创始于1841年;甜芽菜产于四川的宜宾,古称“叙府芽菜”,创始于1921年,现畅销于四川及京、津、沪等地。 关于芽菜的来历,有一个传说,清朝乾隆年间,宜宾城内有夫妻,家境贫寒,常年靠吃青菜度日。为了使青菜易于保存,妻子越春就研究了一套腌制青菜的方法——把青菜嫩绿的杆茎削成细条,然后加盐和香料腌制,由于吃起来又嫩又脆,因此取名芽菜。
虾的基本介绍
虾,甲壳亚门(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动物。近2,000种。与蟹、螯虾、蝲蛄、海螯虾、蝉虾和龙虾近缘。特征为体半透明、侧扁、腹部可弯曲,末端有尾扇。第二触角长,鞭状。腹肢是游泳肢。海洋及淡水湖泊、溪流中都有。
许多种为重要食物。大小从数公釐到20多公分(约8吋),平均4∼8公分(1.5∼3吋)。体型大者称为大虾。藉腹部和尾的弯曲可迅速倒游。吃微小生物,有的吃腐肉。雌虾可产卵1,500∼14,000粒,附在游泳肢上。在成体前要经过5个发育期。
我国海域宽广、江河湖泊众多,盛产海虾和淡水虾。海虾是口味鲜美、营养丰富、可制多种佳肴的海味,有菜中之"甘草"的美称。海虾有对虾、明虾、基围虾、琵琶虾、龙虾等;淡水虾有青虾、河虾、草虾、小龙虾等;还有半咸水虾如白虾等。
不管何种虾,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其肉质和鱼一样松软,易消化,但又无腥味和骨刺,同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磷、铁等),海虾还富含碘质,对人类的健康极有裨益。根据科学的分,虾可食部分蛋白质占16~20%左右。
醋的基本介绍
醋,是由古代酿酒大师杜康的儿子黒塔发明而来,因黒塔学会酿酒技术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由此不经意酿成了“醋”。我国著名的醋有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保宁醋及红曲米醋。
醋有米醋、陈醋、香醋、麸醋、酒醋、白醋、各种果汁醋、蒜汁醋、姜汁醋、保健醋等。因原料和制作方法的不同,成品风味迥异。醋是用得较多的酸性调味料。每100mL醋中的醋酸含量,普通醋为 3.5g以上,优级醋为5g以上。由于醋能改善和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作为饮食调料,需要量不断增长。
醋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中国传统的酿醋原料,长江以南以糯米和大米(粳米)为主,长江以北以高粱和小米为主。现多以碎米、玉米、甘薯、甘薯干、马铃薯、马铃薯干等代用。原料先经蒸煮、糊化、液化及糖化,使淀粉转变为糖,再用酵母使发酵生成乙醇,然后在醋酸菌的作用下使醋酸发酵,将乙醇氧化生成醋酸。
2.以含糖质原料酿醋,可使用葡萄、苹果、梨、桃、柿、枣、番茄等酿制各种果汁醋,也可用蜂蜜及糖蜜为原料。它们都只需经乙醇发酵和醋酸发酵两个生化阶段。
3.以乙醇为原料,加醋酸菌只经醋酸发酵一个生化阶段。例如以低度白酒或食用酒精加水冲淡为原料,应用速酿法制醋,只需1天~3天即得酒醋。
4.以食用冰醋酸加水配制成白醋,再加调味料、香料、色料等物,使之成为具有近似酿造醋的风味的食醋。
青口贝的基本介绍
青口的基本介绍
北方叫海虹,南方叫青口、淡菜,亦称“东海夫人”,学名叫贻贝,为我国重要经济贝类之一,是驰名中外的海产珍品。福建居民早在唐朝就采集贻贝作为佳肴,古书中载有“东海夫人,生东南海中,似珠母,一头尖,中御小毛,味甘美,南人好食之”等词句。随着贻贝养殖的成功,贻贝的综合利用也日益广泛,现在贻贝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鲜干、熟干制品、罐头、贻贝油等;并可加工为药用食品,防治粥状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或提取维生素D3,治疗佝偻病等。 贻贝全身都是宝,壳是贝雕工艺品原材料,亦可烧灰,供建筑所需。贝壳还含有钙、铁、钾等微量元素,将它碾成细粉可做肥料和饲料添加剂;亦可作油漆增稠剂、沥青粘合剂等。
贻贝种类繁多,其中经济价值高的有:
1.翡翠贻贝(Perna uiridis),贝壳大,壳表呈翠绿色,前半部常呈绿褐色,光滑并具光泽;生长纹细密,绕壳顶环生。贝壳内面具珍珠光泽,足丝淡黄色,较细软,个体大,可达20厘米。翡翠贻贝属亚热带广盐性种类。
2.紫贻贝(Mytilus edulis),壳薄,呈楔形,前端较尖细而后端较宽广,生长纹细且明显。壳面黑褐色,壳内面为紫灰色,肌痕清晰。紫贻贝广布于世界寒温带,我国大连、烟台、青岛等地沿海皆有分布。1973年福建省从北方引种成功,现已成为浅海贝类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