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的中医治疗方法
黄褐斑的中医治疗方法
从中医和西药的不同角度来看,导致黄褐斑的原因病理也是有所不同的,从中医的介绍来分析,黄褐斑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人体的肾脏产生问题才引起的,肾水不能上承或者肝郁气结等原因所致,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黄褐斑的中医疗法。
目前,对皮肤病的治疗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中医治疗就是需要考虑的一种手段,治疗黄褐斑在中医中一般采用外治法,主要是采用中药面膜治疗。具体方法为先洁面,磨砂去死皮,按摩10~15分钟,然后将中药面膜(内含赤芍、丹参、桃仁、红花、白芨、僵蚕、白丁香等活血化瘀、增白祛斑药物)加乳剂基质配成霜剂敷于面部5分钟,再上石膏粉成热膜敷面部30分钟。然后去膜,清洗面部。也可选择具有色素还原作用的维生素c针剂或3%白降汞软膏涂擦患处。
黄褐斑属于色素沉着的皮肤病,在面部比较常见,所以对人的外观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而且黄褐斑的发生和遗传、日晒、妊娠、服药和患有慢性肝病、结核、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等导致的内分泌紊乱有关,不过日晒只是会加重色素的沉着,不要认为黄褐斑是晒出来的,临床上黄褐斑患者常出现月经不调、腰膝酸软等肾阴不足之证,或表现出性格抑郁、情志不畅、急躁易怒等肝气不舒症状。
中医治疗黄褐斑方法
中药去黄褐斑:中医非常注重内外调理,因此治疗黄褐斑也会辨证地施治,通过服用一些调整内分泌的纯中药保健品来调理,通过化淤通络、改善循环,从而调整内分泌,消除体内淤积,使人体机能恢复到良好的生理状态。例如肝肾阴虚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丸;气血不调和者可服用逍遥丸、舒肝丸、白凤丸。血瘀型则用桃红四物汤及通窍活血汤加减
熏蒸去黄褐斑:对黄褐斑,早在《内经》中就有“渍汗以为形”的理论,认为通过熏蒸、汽浴等可以解“阴阳怫郁之气”,通过药气中白芷、附子、茯苓、白僵蚕、红花等所含挥发性中药成分的作用,达到温透腠理、行气解郁、排毒化浊的作用;同时,熏蒸时的温热刺激可促进局部的血液及淋巴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和机能,使代谢产物较大程度被排泄,进而达到抑制黑素颗粒的形成或增加其降解的目的。
针灸去黄褐斑:针灸美肤方面是通过针刺、灸疗等方法刺激经络穴位达到调动机体内在因素,调理各脏腑组织的功能,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抵御外邪入侵而达到延缓衰老,去除色斑。
中医祛黄褐斑的小窍门具体都有什么呢
对于脸上长出黄褐斑这种问题的女性来说,当然就需要在生活之中做好祛斑的工作,其实可以帮助女性远离黄褐斑的方法还是很多的,像是使用中医就是一种比较好的祛斑的方法,下面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祛黄褐斑的小窍门具体都有什么呢?
中医穴位按摩可助祛黄褐斑,中医则认为,经脉不通,导致瘀血内停,阻滞不畅, 心血不能到达皮肤颜面、营养肌肤,而皮肤中的代谢垃圾、有害物和黑色素就不 能随着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排出去,逐渐沉积就形成了黄褐斑。这也就是中医所说 的脸上斑块,体内瘀块,有斑必有瘀,祛斑必化瘀,色斑难以根治的原因在于普 通药物无法直接深入病灶,难以将粘附在经络上像豆腐渣一样脓性的,彻底清除 ,由于有色斑的患者,大部分都有一定程度的气血两亏的症状。
除了中药治疗之外,按摩穴位一可以达到治疗黄褐斑的目的,专家指出,午饭前按 摩膝盖上的血海穴,有利于祛除脸上的黄褐斑。
血海穴是人体穴位之一,位于膝盖上方,对其按摩或针灸不仅可治疗痛经、荨麻 疹、产妇酸痛等症,女士午饭前按摩还可帮助祛除面部黄褐斑,血海,血,受热变 成的红色液体也,海,大也。该穴名意指本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本穴 物质为阴陵泉穴外流水液气化上行的水湿之气,为较高温度较高浓度的水湿之气 ,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巨大如海,故名。
血海穴是生血和活血化淤的要穴,位置很好找,用掌心盖住膝盖骨(右掌按左膝, 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面便是此穴。
具体的做法是:每天坚持点揉两侧血海穴3分钟,力量不宜太大,能感到穴位处有 酸胀感即可,要以轻柔为原则。
总之,上面内容主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中医祛黄褐斑的小窍门,希望大家在生活之中要是长出黄褐斑的话,可以使用中医的方法做好黄褐斑的工作,还有就是建议女性在生活之中还需要注意的就是饮食,建议在饮食上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眼睛下边长黄褐斑是什么原因
2根据你所说的黄褐斑的产生跟你自身的月经不调有一定的关系,月经不调导致了体内内分泌失调,所以致使黄褐斑的产生,要治疗黄褐斑首先要治疗好自身的月经不调,然后再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
2根据你的描述黄褐斑是因为脸部长期的缺少水分,和内分泌失调所导致的黄褐斑,维生素缺乏也会导致黄褐斑,可采用超高频皮肤整形高新技术治疗,这种治疗方法现在很流行,不留任何疤痕。
3斑一般与肝肾虚弱或气滞血瘀有关,像这种建议你不用乱用化妆品,你可以去找中医治疗试试看,平时一定不要暴躁易怒,因为肝部郁结也会导致斑的产生。多吃维生素。平时注意休息不要熬夜。
注意事项: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科学饮食,多吃水果,饮食以新鲜蔬菜及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为主.另应注意降温,多喝开水,以补充体内水分。保持心情愉悦。
逍遥丸能去黄褐斑吗
逍遥丸对于淡化黄褐斑有一定的帮助。
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的面部皮肤浅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形状的色素沉着斑,中医又名“肝斑”“黧斑”。中医认为黄褐斑是由于肝郁脾虚,郁久化热,脾虚生湿,湿热瘀阻,气血瘀滞于颜面,使面部的气血失和而发病。
逍遥丸具有疏肝解郁、理血调经的功效,同时还有清热、活血、通经的作用,所以理论上对于淡化黄褐斑有帮助,所需时间较长。
注意:中医药可以作为补充进行辅助治疗,不应该过于依赖药物自我治疗,黄褐斑较严重的应该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眼睛下边长黄褐斑是什么原因
根据你所说的黄褐斑的产生跟你自身的月经不调有一定的关系,月经不调导致了体内内分泌失调,所以致使黄褐斑的产生,要治疗黄褐斑首先要治疗好自身的月经不调,然后再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
根据你的描述黄褐斑是因为脸部长期的缺少水分,和内分泌失调所导致的黄褐斑,维生素缺乏也会导致黄褐斑,可采用超高频皮肤整形高新技术治疗,这种治疗方法现在很流行,不留任何疤痕。
斑一般与肝肾虚弱或气滞血瘀有关,像这种建议你不用乱用化妆品,你可以去找中医治疗试试看,平时一定不要暴躁易怒,因为肝部郁结也会导致斑的产生。多吃维生素。平时注意休息不要熬夜。
注意事项: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科学饮食,多吃水果,饮食以新鲜蔬菜及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为主.另应注意降温,多喝开水,以补充体内水分。保持心情愉悦。
黄褐斑的中医治疗方法
从中医和西药的不同角度来看,导致黄褐斑的原因病理也是有所不同的,从中医的介绍来分析,黄褐斑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人体的肾脏产生问题才引起的,肾水不能上承或者肝郁气结等原因所致,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黄褐斑的中医疗法。
目前,对皮肤病的治疗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中医治疗就是需要考虑的一种手段,治疗黄褐斑在中医中一般采用外治法,主要是采用中药面膜治疗。具体方法为先洁面,磨砂去死皮,按摩10~15分钟,然后将中药面膜内含赤芍、丹参、桃仁、红花、白芨、僵蚕、白丁香等活血化瘀、增白祛斑药物加乳剂基质配成霜剂敷于面部5 分钟,再上石膏粉成热膜敷面部30分钟。然后去膜,清洗面部。也可选择具有色素还原作用的维生素c针剂或3%白降汞软膏涂擦患处。
黄褐斑属于色素沉着的皮肤病,在面部比较常见,所以对人的外观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而且黄褐斑的发生和遗传、日晒、妊娠、服药和患有慢性肝病、结核、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等导致的内分泌紊乱有关,不过日晒只是会加重色素的沉着,不要认为黄褐斑是晒出来的,临床上黄褐斑患者常出现月经不调、腰膝酸软等肾阴不足之证,或表现出性格抑郁、情志不畅、急躁易怒等肝气不舒症状。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关于黄褐斑的中医疗法的有关内容,希望可帮助到大家,虽然黄褐斑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大的危害,但是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所以建议平时还是要做好预防黄褐斑的相关措施。
黄褐斑的中医治疗药方
1、配方:珍珠母20克,玫瑰花3朵,大枣10枚,白菊花、丝瓜络、白僵蚕、白茯苓各10克
制法:将上各味切碎,放入锅内,加入3碗清水,用文火煎至1碗,备用
用法:每日1剂,2次水煎服,连服10天为1疗程,如有效可长期服用
功效:清热排毒,养颜祛斑
备注:适用于蝴蝶斑
2、配方:当归、白芍、旱莲草各10克,熟地、菟子丝各15克,女贞子、何首乌各12克,枸杞子、阿胶(另包,分2次服)各9克
制法:将上(除阿胶外)各味切碎,放入锅内,加入3---4碗清水,用文火煎至1碗,备用
用法:每日1剂,2次水煎服,服前加入阿胶,烊化后服,连服3---6个月,若用效可长期服用
功效:兹肾泻火,排毒消斑
备注:适用于黄褐斑
3、配方:茵陈、六月雪、夏枯草、白茯苓(去黑皮)各12克,白菊花、白僵蚕、赤白芍、丝瓜络各9克,珍珠母20克,生甘草3克
制法:将上各味切碎,放入锅内,倒入3---4碗清水,用文火煎至1碗,备用
用法:每日1剂,2次水煎服,连服2周为1疗程,如有效果要坚持服用至痊愈,不可中途停要,以免复发
功效:清郁热,排内毒,祛褐斑
4、配方:党参、川芎、生地、茯苓、炒白术各12克,当归、赤芍各15克,红花、桃仁各10克,炙黄芪18克,红枣10枚,甘草6克
制法:将上各味切碎,放入锅内,加入4碗清水,用文火煎至1碗,备用
用法:每日1剂,2次水煎服,连服10天为1疗程,服用2疗程后有效者,应继续服用
功效:补气血,健脾胃,排内毒,除褐斑
5、配方:桃花40克,冬瓜子仁50克,橘皮30克
制法:将上各味焙干,研为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每日3次,每次1克,饭后用温酒送服,连服30天
功效:活雪化瘀,排毒祛斑
备注:适用于气滞血瘀,痰湿内蕴引起的黄褐斑
黄褐斑中药配方 黄褐斑中药方剂
肝郁气滞型:方用逍遥散加减,常用药物,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灸甘草,生姜,薄荷。
肝肾不足型:方用六位地黄丸加减,常用药物: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牡丹皮,茯苓。
脾虚湿蕴型: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药物:人参,茯苓,白术(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
气滞血瘀型: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药物: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
月经不调可加女贞子,香附;月经量少色淡可加当归,益母草;痛经可加香附,乌药,益母草。
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可加牡丹皮,栀子;阴虚火旺可加知母,黄柏;失眠多梦加生龙牡,珍珠母;胸胁胀痛可加郁金,柴胡。
斑色深面色晦暗可加桃仁,红花,益母草;褐斑日久色深可加丹参,白僵蚕;病程长者可加白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