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蛔虫性肠梗阻这些治疗方法一定要懂得

蛔虫性肠梗阻这些治疗方法一定要懂得

(1)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解痉止痛、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2)口服酸性物病情轻微、全身状况好的患者,可服复方乙酰水杨酸(APC)、维生素C,或口服食用醋。

(3)药物驱虫目前多使用复方甲苯达唑(甲苯咪唑)、阿苯达唑(肠虫清)等药效果较满意。但也有人主张在梗阻未缓解前应慎用驱虫剂,否则会加重梗阻或容易出现并发症的可能。

(4)中医中药服用通里攻下的中药,如姜蜜汤、乌梅汤等,亦可采用针灸、按摩等使蛔虫团块散开。

(5)口服油剂口服豆油、花生油、花椒麻油等植物油。

(6)灌肠用温盐水或大承气汤滴肛或灌肠,亦能取得一定的疗效。采用空气或氧气灌肠可改变蛔虫生活环境,使蛔虫麻痹而排出体外,但肠溃疡、肠穿孔及老年体弱患者禁用。

(7)手术治疗

若经非手术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或反而加重,即应手术治疗。手术时应先试用手法挤压、松散蛔虫团,并将其挤入大肠内,日后再行驱虫治疗。若失败,则应行肠管切开取虫。若有肠管坏死,则需行肠切除术;腹腔感染轻者,可不做腹腔冲洗,感染重的则要彻底冲洗。病灶处理彻底时可不做腹腔引流。

蛔虫病的危害

1、阵发性脐周腹痛,常骤然发作,痛无定处,可自行缓解。

2、可有发热、咳嗽或哮喘,痰中带血,皮肤出现风团,寐中磨牙,流涎,鼻痒。病久面黄肌瘦,神情烦躁,吐出蛔虫或排出蛔虫。

3、巩膜可见蓝斑,面部出现白色虫斑,唇内侧有白色粟粒状小点,指甲花斑,腹部可触及条索状蛔虫团,时聚时散。

4、有饮食不洁及吐蛔、排蛔史。

5、大便镜检可见蛔虫卵。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6、可出现蛔撅(胆道蛔虫)、肠结(蛔虫性肠梗阻)等并发症。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绍的关于蛔虫病的知识,希望可以引起大家对蛔虫病的重视。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上一些疾病的骚扰,患上了疾病要懂得处理方法,这样才能将身体的伤害减到最少。蛔虫病不能忽视,因为它对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

新生儿粪便肠梗阻的护理措施

首先,对于单纯性肠梗阻、无血液循环障碍的或不完全性的肠梗阻,可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等非手术方法,以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或采用灌肠,来刺激肠道,促其排便。若上述治疗后症状未减,甚至加重,趋向完全性肠梗阻,应及时手术治疗,去除肠梗阻的病因,以恢复肠道通畅。

其次,发生肠梗阻后,不要盲目喂食,患儿首先要禁食水,以减轻腹胀,体位选半卧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果是黏连性肠梗阻,在缓解期,勿进食较硬的食物,以半流体为主,蛔虫性肠梗阻在缓解后应行驱虫治疗。

最后,专家认为,首先要保持饮食卫生,不洁饮食除了会引起急性胃肠炎以外,也会引起肠梗阻。如急性胃肠炎严重时,反复腹泻也会造成“麻痹性肠梗阻”。还有,饱食后勿作剧烈运动,以防止肠扭转的发生。 临床上发现,由于肠内蛔虫团引起肠梗阻时有发生,此外,孩子进食过多的花生、瓜子,空腹吃大量的柿子、杨梅等水果也会导致肠梗阻。对于曾发生过肠梗阻或有腹部手术史的儿童,尤其要加强预防,如果平时肠胃功能不良,可适当采取中医药治疗,以调理肠胃。

蛔虫症的大危害

1.胆道蛔虫病(biliary ascariasis) 肠道内环境或宿主全身状况变化时,蛔虫受到刺激可钻入胆道而引起胆道蛔虫病。本病是肠蛔虫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仅次于阑尾炎、胆囊炎及穿孔性腹膜炎等。成人和儿童均较常见,尤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蛔虫所在部位以胆总管最常见,其次为左右肝管,位于胆囊内者最少。临床可分为下列类型:①胆绞痛型,最常见,由蛔虫钻入十二指肠壁上的壶腹孔导致胆道口括约肌与胆总管痉挛所致;②急性胆囊炎,蛔虫侵入胆囊后可因继发细菌感染或因蛔虫进入胆囊导致胆囊管阻塞而引起胆囊炎症;③急性胆管炎,蛔虫钻入胆管后腹痛不缓解,并出现寒战、高热,提示胆管继发感染而并发急性胆管炎。

典型胆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包括:①急性发病,突出的症状是上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呈钻顶痛或绞痛性,可放射至背部、肩部,疼痛可基本消失而出现明显的缓解期;②常伴剧烈恶心、呕吐,多数患者可呕吐胆汁与蛔虫;③症状与体征不相符,即疼痛剧烈时腹部压痛并不明显,也无明显肌紧张;④少数患者疼痛不缓解,后期可继发细菌化脓性感染;⑤黄疸少见,即使有黄疸也较轻微。

2.蛔虫性肠梗阻(ascaris intestinal obstruction) 肠内蛔虫超过十条即可在小肠内缠结成团而引起机械性肠梗阻。本病多见于重度感染的儿童患者,60%以上为10 岁以下,其中2 岁以下者发病率最高。蛔虫性肠梗阻多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梗阻部位多在回肠下段。蛔虫性肠梗阻典型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大便与排气、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失衡等,与一般肠梗阻表现相同。约30%的患者可扪及腹部包块。发生绞窄性肠梗阻、继发肠穿孔及腹膜炎等可危及患者生命。

3.蛔虫性阑尾炎 可因驱虫不当致使蛔虫钻入阑尾,引起阑尾腔梗阻。由于虫体钻动及其分泌的毒素对阑尾黏膜的刺激,使阑尾肌层与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受阻,导致黏膜损伤,引起急性阑尾炎。若阑尾腔梗阻进行性加重,使腔内压力增大,可导致阑尾穿孔而继发腹膜炎。据报道,蛔虫性阑尾炎并发阑尾穿孔的发生率为25%~65%。蛔虫性阑尾炎的发生率仅次于胆道蛔虫病及蛔虫性肠梗阻,在小儿阑尾炎病因中占重要地位。钻入阑尾的蛔虫常为1~3 条,多者超过30 条。本病与一般阑尾炎表现相似。常于服驱虫药后3~6h 出现阵发性腹剧烈绞痛,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及腹胀等,可有局限性腹肌紧张。

肚子疼揉肚子好不好 蛔虫或者肠粘连扭曲腹痛不能揉

蛔虫成团或者肠粘连扭曲等原因引起的腹痛也不能揉肚子,因为这些病变会导致肠腔内容物运行不畅而发生机械性肠梗阻,这时如果在好不知情的情况下揉肚子以求止痛,则会因蛔虫受到挤压乱窜导致胆道蛔虫症甚至肠穿孔,其他原因所致的肠梗阻也会应因为揉肚子而加重梗阻,导致疼痛加剧。

蛔虫病并发症

1、胆道蛔虫病(biliary ascariasis):肠道内环境或宿主全身状况变化时,蛔虫受到刺激可钻入胆道而引起胆道蛔虫病,本病是肠蛔虫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仅次于阑尾炎,胆囊炎及穿孔性腹膜炎等,成人和儿童均较常见,尤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蛔虫所在部位以胆总管最常见,其次为左右肝管,位于胆囊内者最少,临床可分为下列类型:

①胆绞痛型,最常见,由蛔虫钻入十二指肠壁上的壶腹孔导致胆道口括约肌与胆总管痉挛所致。

②急性胆囊炎,蛔虫侵入胆囊后可因继发细菌感染或因蛔虫进入胆囊导致胆囊管阻塞而引起胆囊炎症。

③急性胆管炎,蛔虫钻入胆管后腹痛不缓解,并出现寒战,高热,提示胆管继发感染而并发急性胆管炎。

典型胆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包括:

①急性发病,突出的症状是上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呈钻顶痛或绞痛性,可放射至背部,肩部,疼痛可基本消失而出现明显的缓解期。

②常伴剧烈恶心,呕吐,多数患者可呕吐胆汁与蛔虫。

③症状与体征不相符,即疼痛剧烈时腹部压痛并不明显,也无明显肌紧张。

④少数患者疼痛不缓解,后期可继发细菌化脓性感染。

⑤黄疸少见,即使有黄疸也较轻微。

2、蛔虫性肠梗阻(ascaris intestinal obstruction):肠内蛔虫超过十条即可在小肠内缠结成团而引起机械性肠梗阻,本病多见于重度感染的儿童患者,60%以上为10岁以下,其中2岁以下者发病率最高,蛔虫性肠梗阻多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梗阻部位多在回肠下段,蛔虫性肠梗阻典型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大便与排气,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失衡等,与一般肠梗阻表现相同,约30%的患者可扪及腹部包块,发生绞窄性肠梗阻,继发肠穿孔及腹膜炎等可危及患者生命。

3、蛔虫性阑尾炎:可因驱虫不当致使蛔虫钻入阑尾,引起阑尾腔梗阻,由于虫体钻动及其分泌的毒素对阑尾黏膜的刺激,使阑尾肌层与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受阻,导致黏膜损伤,引起急性阑尾炎,若阑尾腔梗阻进行性加重,使腔内压力增大,可导致阑尾穿孔而继发腹膜炎,据报道,蛔虫性阑尾炎并发阑尾穿孔的发生率为25%~65%,蛔虫性阑尾炎的发生率仅次于胆道蛔虫病及蛔虫性肠梗阻,在小儿阑尾炎病因中占重要地位,钻入阑尾的蛔虫常为1~3条,多者超过30条,本病与一般阑尾炎表现相似,常于服驱虫药后3~6h出现阵发性腹剧烈绞痛,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及腹胀等,可有局限性腹肌紧张。

4、蛔虫性胰腺炎:蛔虫侵入胰管可导致胰管部分阻塞,由于虫体机械性损伤,虫卵沉积与刺激,继发细菌感染,毒素作用,以及胆汁反流等可激活胰酶而引起急性胰腺炎,蛔虫性胰腺炎与一般急性胰腺炎的表现相似,常突然出现阵发性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继之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畏寒,发热,上腹压痛,腹肌张力高,血,尿淀粉酶活性增高,继发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者,可出现高热,脉速,血压下降,腹胀及腹部移动性浊音等,如未及时诊断,积极抢救,常可危及患者生命。

5、蛔虫性肝病:少数胆道蛔虫病患者可因蛔虫进入肝脏带入细菌,继发感染形成细菌性肝脓肿,脓肿以肝右叶最常见,左叶较少,可为单发或多发性,其大小不一,脓液中可找到蛔虫和虫卵;脓肿壁上可查虫卵和虫体所引起的异物反应,蛔虫性肝脓肿与一般肝脓肿表现相似,但合并症较多,临床经过极为严重,容易引起肝功能损害,甚至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还可出现胆管炎,胆道出血,脓毒败血症,脓胸,膈下脓肿等,病死率可达80%左右。

6、蛔虫卵性肉芽肿:蛔虫卵性肉芽肿多位于腹腔脏器的表面,表现为发热,腹部隐痛,腹部包块,临床较少见,因无特征性表现,诊断较困难,文献报道的病例均为手术活检确诊,本病容易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及腹腔肿瘤等。

蛔虫病会引发什么疾病

1、胆道蛔虫病:肠道内环境或宿主全身状况变化时,蛔虫受到刺激可钻入胆道而引起胆道蛔虫病,本病是肠蛔虫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仅次于阑尾炎,胆囊炎及穿孔性腹膜炎等,成人和儿童均较常见,尤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蛔虫所在部位以胆总管最常见,其次为左右肝管,位于胆囊内者最少,临床可分为下列类型:

①胆绞痛型,最常见,由蛔虫钻入十二指肠壁上的壶腹孔导致胆道口括约肌与胆总管痉挛所致。

②急性胆囊炎,蛔虫侵入胆囊后可因继发细菌感染或因蛔虫进入胆囊导致胆囊管阻塞而引起胆囊炎症。

③急性胆管炎,蛔虫钻入胆管后腹痛不缓解,并出现寒战,高热,提示胆管继发感染而并发急性胆管炎。

典型胆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包括:

①急性发病,突出的症状是上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呈钻顶痛或绞痛性,可放射至背部,肩部,疼痛可基本消失而出现明显的缓解期。

②常伴剧烈恶心,呕吐,多数患者可呕吐胆汁与蛔虫。

③症状与体征不相符,即疼痛剧烈时腹部压痛并不明显,也无明显肌紧张。

④少数患者疼痛不缓解,后期可继发细菌化脓性感染。

⑤黄疸少见,即使有黄疸也较轻微。

2、蛔虫性肠梗阻:肠内蛔虫超过十条即可在小肠内缠结成团而引起机械性肠梗阻,本病多见于重度感染的儿童患者,60%以上为10岁以下,其中2岁以下者发病率最高,蛔虫性肠梗阻多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梗阻部位多在回肠下段,蛔虫性肠梗阻典型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大便与排气,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失衡等,与一般肠梗阻表现相同,约30%的患者可扪及腹部包块,发生绞窄性肠梗阻,继发肠穿孔及腹膜炎等可危及患者生命。

3、蛔虫性阑尾炎:可因驱虫不当致使蛔虫钻入阑尾,引起阑尾腔梗阻,由于虫体钻动及其分泌的毒素对阑尾黏膜的刺激,使阑尾肌层与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受阻,导致黏膜损伤,引起急性阑尾炎,若阑尾腔梗阻进行性加重,使腔内压力增大,可导致阑尾穿孔而继发腹膜炎,据报道,蛔虫性阑尾炎并发阑尾穿孔的发生率为25%~65%,蛔虫性阑尾炎的发生率仅次于胆道蛔虫病及蛔虫性肠梗阻,在小儿阑尾炎病因中占重要地位,钻入阑尾的蛔虫常为1~3条,多者超过30条,本病与一般阑尾炎表现相似,常于服驱虫药后3~6h出现阵发性腹剧烈绞痛,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及腹胀等,可有局限性腹肌紧张。

肠梗阻的护理措施

1. 首先要保持饮食卫生,不洁饮食除了会引起急性胃肠炎以外,也会引起肠梗阻。如急性胃肠炎严重时,反复腹泻也会造成“麻痹性肠梗阻”。还有,饱食后勿作剧烈运动,以防止肠扭转的发生。

2. 发生肠梗阻后,不要盲目喂食,患者首先要禁食水,以减轻腹胀,体位选半卧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果是黏连性肠梗阻,在缓解期,勿进食较硬的食物,以半流体为主,蛔虫性肠梗阻在缓解后应行驱虫治疗。

3.对于单纯性肠梗阻、无血液循环障碍的或不完全性的肠梗阻,可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等非手术方法,以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或采用灌肠,来刺激肠道,促其排便。若上述治疗后症状未减,甚至加重,趋向完全性肠梗阻,应及时手术治疗,去除肠梗阻的病因,以恢复肠道通畅。

4.临床上发现,由于肠内蛔虫团引起肠梗阻时有发生,此外,孩子进食过多的花生、瓜子,空腹吃大量的柿子、杨梅等水果也会导致肠梗阻.对于曾发生过肠梗阻或有腹部手术史的儿童,尤其要加强预防,如果平时肠胃功能不良,可适当采取中医药治疗,以调理肠胃。

蛔虫病会引发什么疾病

1、胆道蛔虫病:肠道内环境或宿主全身状况变化时,蛔虫受到刺激可钻入胆道而引起胆道蛔虫病,本病是肠蛔虫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仅次于阑尾炎,胆囊炎及穿孔性腹膜炎等,成人和儿童均较常见,尤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蛔虫所在部位以胆总管最常见,其次为左右肝管,位于胆囊内者最少,临床可分为下列类型:

2、蛔虫性肠梗阻:肠内蛔虫超过十条即可在小肠内缠结成团而引起机械性肠梗阻,本病多见于重度感染的儿童患者,60%以上为10岁以下,其中2岁以下者发病率最高,蛔虫性肠梗阻多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梗阻部位多在回肠下段,蛔虫性肠梗阻典型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大便与排气,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失衡等,与一般肠梗阻表现相同,约30%的患者可扪及腹部包块,发生绞窄性肠梗阻,继发肠穿孔及腹膜炎等可危及患者生命。

3、蛔虫性阑尾炎:可因驱虫不当致使蛔虫钻入阑尾,引起阑尾腔梗阻,由于虫体钻动及其分泌的毒素对阑尾黏膜的刺激,使阑尾肌层与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受阻,导致黏膜损伤,引起急性阑尾炎,若阑尾腔梗阻进行性加重,使腔内压力增大,可导致阑尾穿孔而继发腹膜炎,据报道,蛔虫性阑尾炎并发阑尾穿孔的发生率为25%~65%,蛔虫性阑尾炎的发生率仅次于胆道蛔虫病及蛔虫性肠梗阻,在小儿阑尾炎病因中占重要地位,钻入阑尾的蛔虫常为1~3条,多者超过30条,本病与一般阑尾炎表现相似,常于服驱虫药后3~6h出现阵发性腹剧烈绞痛,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及腹胀等,可有局限性腹肌紧张。

4、蛔虫性胰腺炎:蛔虫侵入胰管可导致胰管部分阻塞,由于虫体机械性损伤,虫卵沉积与刺激,继发细菌感染,毒素作用,以及胆汁反流等可激活胰酶而引起急性胰腺炎,蛔虫性胰腺炎与一般急性胰腺炎的表现相似,常突然出现阵发性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继之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畏寒,发热,上腹压痛,腹肌张力高,血,尿淀粉酶活性增高,继发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者,可出现高热,脉速,血压下降,腹胀及腹部移动性浊音等,如未及时诊断,积极抢救,常可危及患者生命。

5、蛔虫性肝病:少数胆道蛔虫病患者可因蛔虫进入肝脏带入细菌,继发感染形成细菌性肝脓肿,脓肿以肝右叶最常见,左叶较少,可为单发或多发性,其大小不一,脓液中可找到蛔虫和虫卵;脓肿壁上可查虫卵和虫体所引起的异物反应,蛔虫性肝脓肿与一般肝脓肿表现相似,但合并症较多,临床经过极为严重,容易引起肝功能损害,甚至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还可出现胆管炎,胆道出血,脓毒败血症,脓胸,膈下脓肿等,病死率可达80%左右。

6、蛔虫卵性肉芽肿:蛔虫卵性肉芽肿多位于腹腔脏器的表面,表现为发热,腹部隐痛,腹部包块,临床较少见,因无特征性表现,诊断较困难,文献报道的病例均为手术活检确诊,本病容易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及腹腔肿瘤等。

7、蛔虫性腹膜炎:蛔虫可经小肠或阑尾等腹腔脏器穿孔进入腹膜腔,由于肠内容物流入腹腔引起化学性刺激和细菌感染,导致腹膜炎,有报道肠蛔虫病所致外科合并症中腹膜炎占12.75%,其表现与其他原因所致的化脓性腹膜炎相同,主要为持续性剧烈腹痛,腹胀,发热,呼吸急促,脉搏加快,腹部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等。

8、蛔虫性脑病:本病主要见于幼儿患者,蛔虫分泌的脂肪醛,抗凝素及溶血素等物质,吸收后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的神经功能失调称为蛔虫中毒性脑病或蛔虫性脑病,出现头痛,兴奋性增高,精神不振,失眠,还可有智力发育障碍等,严重时可出现癫痫,脑膜刺激征,昏迷及瞳孔散大等,蚴虫若经血循环进入脑组织可形成脑栓塞及脑局部病变,驱虫治疗后症状可迅速减轻。

怎样预防肠梗阻

肠梗阻大致可分为机械性(器质性)和动力性(功能性)两大类。

1.机械性肠梗阻是由于肠道内或肠道外器质性病变而引起肠管堵塞。病因可以是先天性发育畸形如肠闭锁、肠狭窄、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疝气嵌顿等。后天的原因有肠套叠,蛔虫团堵塞、肠扭转、肿瘤压迫、炎症或手术后肠粘连等。

2.功能性肠梗阻是由于肠蠕动功能不良使肠内容物不能正常传递运送。常见于各种重症肺炎、败血症、肠炎所致的中毒性肠麻痹或低血钾引起的麻痹性肠梗阻。或是因肠道神经发育不正常引起的先天生巨结肠、幽门肥厚性梗阻等。

X线腹部透视、照片、钡灌肠可协助诊断治疗: 机械性肠梗阻必须手术治疗。功能性肠肠梗阻如先天巨结肠,幽门肥厚性梗阻也多须手术治疗。感染中毒性肠麻痹或低钾性肠麻痹除治疗原发病外,肠梗阻主要采取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和水分,补充多种维生素。可配合中药,针炎等治疗。

肠梗阻预后取决于梗阻的原因和类型,并与诊断治疗的早晚有密切相关。一般单纯性肠梗阻,无合并全身严重中毒症状者。手术预后较好,如已有肠坏死,则取决于坏死肠管长短。范围。一般抢救及时效果较好。

通过上面的解释,我相信大家已经对肠梗阻这类疾病的病理原因,发作的特征,应该及时采取的治疗方案,以及后期的注意事项大家都很清楚了。希望,大家现在掌握了之后,能及时有效的调整饮食避免这类疾病的发生。运动和不暴饮暴食是防止肠梗阻的两大手段。

小孩蛔虫病会引发什么疾病

蛔虫性肠梗阻(ascaris intestinal obstruction)

肠内蛔虫超过十条即可在小肠内缠结成团而引起机械性肠梗阻。本病多见于重度感染的儿童患者,60%以上为10岁以下,其中2岁以下者发病率最高。

蛔虫性肠梗阻多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梗阻部位多在回肠下段。蛔虫性肠梗阻典型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大便与排气、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失衡等,与一般肠梗阻表现相同。约30%的患者可扪及腹部包块。

发生绞窄性肠梗阻、继发肠穿孔及腹膜炎等可危及患者生命。

蛔虫性阑尾炎

驱虫不当致使蛔虫钻入阑尾,引起阑尾腔梗阻。由于虫体钻动及其分泌的毒素对阑尾黏膜的刺激,使阑尾肌层与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受阻,导致黏膜损伤,引起急性阑尾炎。

若阑尾腔梗阻进行性加重,使腔内压力增大,可导致阑尾穿孔而继发腹膜炎。据报道,蛔虫性阑尾炎并发阑尾穿孔的发生率为25%~65%。

蛔虫性阑尾炎的发生率仅次于胆道蛔虫病及蛔虫性肠梗阻,在小儿阑尾炎病因中占重要地位。钻入阑尾的蛔虫常为1~3条,多者超过30条。

肠梗阻应该如何预防

1.机械性肠梗阻 治疗原发病(如:小儿先天性肠狭窄、肠壁肿瘤、肠石、蛔虫团、腹外疝嵌顿等),防止病情进展,出现肠梗阻。

2.粘连性肠梗阻 多继发于腹腔手术后、腹膜炎、损伤、出血等。因此术后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很有必要。

肠梗阻的病因很多。预防方面能做到的有患蛔虫症的儿童应积极驱虫治疗,有疝者宜及时修补,腹部手术时操作轻柔,有报道术后在腹腔内放置羧甲基纤维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及口服维生素E可以减少肠粘连的发生。

护理:禁食水,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体位选半卧位,以减轻对膈肌的压迫。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病情加重。应警惕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生,及时手术治疗。

预防:对粘连性肠梗阻在缓解期应注意饮食,勿进食较硬的食物,饮食以稀软食为主。对蛔虫性肠梗阻缓解后应行驱虫治疗,除药物驱虫外,还可用氧气疗法驱除肠道蛔虫。饱食后勿作剧烈运动,以防止肠扭转的发生。

肠梗阻有哪些症状 如何预防肠梗阻

对粘连性肠梗阻在缓解期应注意饮食,勿进食较硬的食物,饮食以稀软食为主。对蛔虫性肠梗阻缓解后应行驱虫治疗,除药物驱虫外,还可用氧气疗法驱除肠道蛔虫。饱食后勿作剧烈运动,以防止肠扭转的发生。

老年人还应多注意预防食物性肠梗阻:

1.多选择易消化、含纤维素多的植物性食物,少食动物性食物。

2.食物加工或烹饪要精细些,以利咀嚼。动物类食品更应熟烂后食用,以便于消化吸收。尽量少食或避免食用不易嚼烂、易形成团块的食物。

3.保护好牙齿。如牙齿脱落过多,最好安装假牙。重视牙齿保养或修复,是预防食物性肠梗阻的重要一环。

4.防治便秘。老年人平时应多活动、多饮水、少吃辛辣食物外,必要时可选用些药物调节肠道分泌功能,促进肠蠕动,帮助粪便软化,预防肠梗阻。

中医如何治疗蛔虫性肠梗阻

蛔虫性肠梗阻早期多为部分性,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有时吐出或便出蛔虫等症状。腹痛多呈绞痛性质。查体时,腹肌紧张不明显,多数病人可在脐周或右下腹摸到条索状或香肠样肿块,指压有高低不平感或有窜动感,肿块可有轻度移动。晚期可出现完全性梗阻,梗阻的部位多位于回肠末端。

方药 花椒9~12g,麻油100~200ml。

用法 将麻油放置在锅中煎熬,放人花椒,炸至微焦即捞出。待花椒油微温后1次口服。小儿酌情减量。服药后症状未完全消失者,4小时后可再服1次。

说明 《寿域神方》曾用“花椒4两炒出油,酒淋之服酒,治冷虫心痛”。《本草纲目》谓花椒“杀蛔虫”。据报道,用花椒油治疗蛔虫性肠梗阻患儿8例,均于服药后15~30分钟腹痛停止,随后排便,有的排出蛔虫。如梗阻时间过长,中毒症状明显,有肠坏死或阑尾蛔虫者,则不能服用。

方药 熟花生油。

用法 年龄在15岁以下的患者,每次服50ml,服后症状不见好转者,6小时后可再服1次。年龄在16岁以上者,每次服80ml。服1~4次多可见效。服后呕吐者可加入调味剂或从胃管灌人。一般在服药后6~10小时内腹痛减轻,多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8~10小时开始排气、排便、排虫。

说明 据临床报道,熟花生油有滑肠、通便、下积、驱虫的作用,用以治疗蛔虫性肠梗阻见效快,排虫率高,病人多在1~2天症状缓解,2~3天症状体征消失。

相关推荐

蛔虫病并发症

由于发热,辛辣饮食,麻醉或服用驱虫药不当等使寄生环境改变,蛔虫活动性增强,扭结成团可阻塞肠道,或钻入其他器官而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半数并发症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1、胆道蛔虫病(biliary ascariasis):肠道内环境或宿主全身状况变化时,蛔虫受到刺激可钻入胆道而引起胆道蛔虫病,本病是肠蛔虫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仅次于阑尾炎,胆囊炎及穿孔性腹膜炎等,成人和儿童均较常见,尤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蛔虫所在部位以胆总管最常见,其次为左右肝管,位于胆囊内者最少,临床可分为下列类型: ①胆绞痛型,最常见

肠梗阻肠坏死如何治疗

治疗 西医治疗 ①非手术治疗:解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酸碱失衡。 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可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少细菌和毒素,有利于改善局部和全身的情况。 防治感染:抗生素的应用,对防治细菌感染有重要的意义。 ②手术治疗:对各种类型的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及先天性畸形所致的肠梗阻,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应行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应根据梗阻的病因、性质、部位及全身情况而定。 中医治疗 单验方 生植物油:生豆油、香油或花生油,成人200-250ml,儿

蛔虫性肠梗阻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正常情况下,寄生在肠道内的蛔虫是分散,与肠管纵轴平行的,一般不引起梗阻,但在蛔虫大量繁殖或在人体发生某些生理改变时,如体温升高,腹泻,肠功能紊乱,过敏性体质以及各种刺激引起的肠蠕动增强或服驱虫药剂量不足等,可诱发蛔虫骚动,聚集,扭结成团,引起肠腔堵塞,造成机械性肠堵塞的蛔虫数量自几十条至几千条不等,有作者报道从一病人肠腔内取出蛔虫2097条,此外,蛔虫的代谢产物刺激肠壁使其发生痉挛亦可促进梗阻的发生,引起痉挛性梗阻所需的蛔虫数量不多,有时仅1~2条,蛔虫团和肠痉挛还可引起肠套叠。 (二)发

蛔虫性肠梗阻的饮食

1)中医中药:服用通里攻下的中药如姜蜜汤、乌梅汤等亦可采用针灸,按摩等使蛔虫团块散开。 2)口服酸性物:蛔虫具有喜碱厌酸,喜温恶寒,遇酸则静,遇辛则伏,遇苦则下等特性故病情轻微全身状况好,可服复方乙酰水杨酸(APC)、维生素C,或口服食用醋100g亦可隔4~6h重复口服。 3)口服油剂:口服豆油、花生油、花椒麻油等植物油口服。

肠梗阻根据产生的原因分为哪几种

1、机械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在临床当中比较常见,主要是因为肠道出现了机械性原因引起的梗阻,这些原因导致肠内容物完全受阻或者是严重障碍。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类: (1)肠外因素:①粘连与粘连带的压迫导致肠梗阻。在临床当中小儿多属于先天性粘连带,成年人多是因为进行腹部手术和腹腔炎症引起粘连。②肛门出现嵌顿性外疝或内疝导致肠梗阻。③肠外肿瘤或者是肠外腹块的压迫导致肠梗阻。④黏连导致肠扭转性肠梗阻。 (2)肠管本身的原因:①本身存在先天性狭窄或者是闭孔畸型。②肠道发生了炎症、肿瘤、吻合手术等导致肠道狭窄。③肠

麻痹性肠梗阻有哪些缓解偏方

麻痹性肠梗阻病人一般进行非手术治疗大多都可获得痊愈。但在经胃肠减压等非手术疗法失败,或不能排除机械性或绞窄性肠梗阻的情况下,偶尔可以考虑行肠减压造瘘术。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民间偏方。 偏方一 茵陈,瓜蒌,番泻叶各15(克),苦楝皮,槟榔各10(克),陈皮,生甘草各8(克),熟豆油30毫升。把前7味药水煎浓缩到200毫升左右,加入熟豆油30毫升一同送服用。每天1次。若呕吐不止不能口服用者,可改用保留灌肠法。主治蛔虫性肠梗阻。 偏方二 吴茱萸10(克)。把上药研末,加淡盐水调成糊状,摊于2层纱布,把四边折起成长

蛔虫病怎么治

蛔虫病,一般服用蛔虫药即可治愈。 儿童得了蛔虫病后,家长只要给他们服用蛔虫药,就可以将蛔虫杀死或驱出体外。经过驱虫治疗,一般3-4个月后检查粪便中没有虫卵就治好了。服用蛔虫药最好禁食油类食物。现在的蛔虫药一般毒性较小,但吸收后仍有可能产生头痛、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 1、甲苯达唑,又称安乐士,是治疗蛔虫病的首选药物之一。它能直接抑制虫体,使虫体肌肉麻痹死亡,在杀灭幼虫、抑制虫卵发育也起作用。这种药对蛔虫的疗效比较高,而且也可以治疗其他线虫,比如钩虫、蛲虫的感染,排虫有效率约90%。副作用小,偶尔会有腹泻呕

蛔虫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因虫体的寄生部位和发育阶段不同而异。1.蛔蚴移行症蛔蚴在寄生宿主体内移行时引起发热、全身不适、荨麻疹等。抵达肺脏后引起咳嗽、哮喘、痰中带血丝等症状,重者可有胸痛、呼吸困难和发绀。肺部X射线检查可见迁徙性浸润性阴影,临床上称为过敏性肺炎或勒夫勒氏综合征。末梢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约10%的患者痰中可查到蛔蚴。 2.肠蛔虫症常见症状有脐周疼痛、食欲不振、善饥、腹泻、便秘、荨麻疹等,儿童有流涎、磨牙、烦躁不安等,重者出现营养不良。一旦寄生环境发生变化如高热时,蛔虫可在肠腔内扭结成团,阻塞肠腔而形成蛔虫性肠梗

蛔虫性肠梗阻的检查

1.粪便查虫 留取5~10g粪便,通过直接涂片法,厚涂片法或饱和盐水浮聚法等,可检出粪便中虫卵,若只有雄虫寄生,粪便中查不到虫卵。 2.血象检查 周围血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X线检查 肠内蛔虫扭结成团造成机械性梗阻,加上蛔虫的局部刺激引起痉挛,故X线腹平片影像表现为: ①梗阻多发生于小肠低位,且以不完全性梗阻为多。 ②立位腹片有时在液平面上方可见波浪状或粗颗粒状不平整,密度不均匀影,呈典型“驼峰”征,此多为虫团所致。 ③大部分病人的腹片上可见各种虫体姿态,或成索条状排列,或蜷曲成团,见到大小相似粗颗粒

肠梗阻的保健方法有哪些

(1)饮食:肠梗阻者应禁食,待梗阻缓解后12小时方可进少量流食,但忌甜食和牛奶,以免引起肠胀气,48小时后可试进半流食。 (2)胃肠减压:以减轻腹痛、腹胀。保持减压通畅,做好减压期间相关护理。 (3)解痉、止痛:单纯性肠梗阻可应用解痉药缓解疼痛,禁用吗啡类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而延误诊断。 (4)液体疗法的护理保健:保证输液通畅,记录24小时出、入液体量,观察水、电解质失衡纠正情况等。 (5)防治感染和中毒: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以减少毒素吸收,减轻中毒症状。 (6)肠梗阻的护理方法还包括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