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治疗方法
孕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治疗方法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第一,对征治疗。针对疾病的表现征状进行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一般会出现水肿、血脂异常、尿蛋白的征状进行治疗,一般会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法,激素类药物能短时间内缓解尿蛋白征状,避免引起低蛋白血征的产生,利尿剂的使用也会缓解患者浮肿的征状。但是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药性,选择对肾脏危害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药物引起的副作用,肾病综合征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规范治疗,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
第二,对因治疗。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病因进行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发生多是由于肾脏细胞长期缺血、缺氧,超负荷工作所导致肾脏细胞受损,患者出现尿蛋白、血尿等不良征状,找到了肾病综合征的兵营,针对疾病发生的根本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这样就能有效的控制血尿和蛋白尿的产生,保护肾功能,逐渐恢复患者病情。
肾病综合征的饮食:
肾病综合征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海鲜、牛肉、羊肉、辛辣刺激性食物、酒及一切发物如:五香大料、咖啡、香菜等;尤其是阴虚的患者如:舌红、脉洪大,盗汗、大便干、血尿等征。但阳虚的患者如:舌淡苔白、脉沉,身寒肢冷、便稀、可食热性食物。
24小时蛋白尿定量的指导作用
正常人,尿常规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范围小于150mg/24小时.如果受检人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高出了此正常值参考范围,则可认为其存在肾功能损伤情况。
尽管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肾病是否发生的可靠指标,但是,单凭一次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结果异常就判定受检者发生了肾病,这是不准确的。在临床对肾病的发生做出确诊时,通常情况下,需要重复做尿常规检查。通过做定期检查,患者的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存在三次及以上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才可以判定患者确实发生了肾脏病变。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肾病早期发病隐匿,患者多无明显症状表现,很容易被忽视。许多人就医时,肾病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阶段,为后期肾病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所以,养成良好的定期检查身体的习惯,随时关注自身的身体情况,查看有无并发肾病。
24小时蛋白尿定量这种检查项目是人们应该支持的,这种检查项目针对肾脏的情况能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能够及时发现隐藏在肾脏中的疾病,所以,一般许多肾病症状都是靠24小时蛋白尿定量来发现的。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药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尿蛋白的检查
尿蛋白检查分为定性、定量检查和特殊检查:
1.定性检查
尿常规最好为清晨第一次小便,晨尿最浓,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留取尿液标本时,最前一段弃去,留取中段尿。定性检查只是初筛检查,肾脏疾病诊断、病情观察和疗效判定均应进一步做定量检查。
2.定量检查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精确留取24小时尿蛋白,混匀,取尿样送检。
3.特殊检查
如尿蛋白电泳、尿轻链定量、泌尿系B超、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等,需依据临床诊治需要进行检查。
尿蛋白一个加号严重吗
一次尿常规中蛋白的加减号,只能反映这一次尿蛋白的浓度,而这个浓度可能会受到喝水量、尿量的影响。通常医生要求检查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才能反映总体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因为这是全天的尿蛋白排泄情况。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可以大概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蛋白尿。轻度蛋白尿:小于1g/24h;中度蛋白尿:1g~3.5g/24h;重度蛋白尿:大于3.5g/24h。
如果长期尿蛋白3+属于重度尿蛋白,长期的尿蛋白,会加重肾脏的损伤,这个情况,可以吃多菌粉,效果不错。
蛋白尿是肾脏损伤的表现,长期蛋白尿对肾小球系膜,近曲小管细胞伤害都很大,患者在发现自己有蛋白尿的时候要进行治疗,肾脏是人体的重要解毒器官,所以患者对于蛋白尿的治疗不要忽视,
对于蛋白尿的治疗,应该先知道知己的中医证型,比如:肝肾阴虚型慢性肾炎、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等,你的症状符合那个,然后根据自己的中医证型用药。
为什么会尿蛋白
出现蛋白尿就要考虑是肾脏疾病,常见的是肾小球肾炎,但是也有可能是休息不好或其他的因素导致的暂时性尿蛋白,
可以再复查一个尿常规,如果还有蛋白,要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注意好休息,低盐低脂饮食,多喝水,避免熬夜和劳累。
肾功能正常仅是微量尿蛋白是不算严重的,建议平时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少吃油腻食物,适量运动,忌酒,同时测量一下血压,排除血压升高的可能。
正常人每天尿中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这一含量用蛋白质定性试验的方法一般不能检出。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验可以精确地测出小便中排出的蛋白量。正常人,尿常规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范围小于150mg/24小时.已操过了这范围,则可认为其存在肾功能损伤情况。
偶然一次发生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标,不能确诊为肾病。在三次及以上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才可以判定确实发生了肾脏病变。
尿蛋白定量参考值
24小时尿蛋白正常值是1.5g/24小时,即1500mg/24小时,结果高于正常。1,+2,+3是定性的,不是定量的,而是有一个提示的蛋白质,但没有一定的量,但越多的蛋白质越多指导意见:尿中有一种蛋白质对肾脏有损害,最好是积极治疗西医,中医治疗,除了要注意饮食,不要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正常情况下,人尿中含有的蛋白质或蛋白质只含微量,但当肾脏病变发生时,随着血液循环的蛋白质通过肾脏,因为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而蛋白质逃逸。蛋白质从尿道漏出尿液形成蛋白尿。尿蛋白含量越高,肾功能越好,这是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只能是小分子量。每日正常尿蛋白一般为40-80毫克,蛋白质的定性检测方法无法检测的内容。患某些疾病时,蛋白质漏出增多,可检测尿液蛋白阳性。因此,尿蛋白定性分析的结果是粗略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可以准确测量尿中排出的蛋白量。
临床上,判断肾脏疾病是否发生,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定性定量分析两项指标综合判断。尿蛋白定性指标常被称为阴性或阳性尿蛋白。如果尿蛋白检测结果阳性,肾反应程度见几用。尿蛋白定量测定能准确反映受试者的肾功能,常用诊断指标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4小时尿蛋白定量负面影响
尿蛋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参与肾脏病变过程,尿蛋白还可损害肾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尿蛋白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具有毒性作用,患者在进入肾衰竭后,将有大量的血浆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这些大分子物质在系膜区的沉积可引起系膜细胞损伤、系膜细胞增殖和系膜基质生成增加,从而导致肾小球硬化;
2、尿蛋白可损害肾小管间质,正常肾小球滤过的少量小分子蛋白质被接近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在溶酶体内进行分解。病理状态下,肾小球通透性增加使大量血浆蛋白漏出到肾小管腔内,而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过度重吸收白蛋白导致胞浆内溶酶体活性增高,可致细胞损伤;
3、大量蛋白尿使肾小管重吸收蛋白质增加,促进氨的生成增加,而肾组织中氨的生成在进行性间质病变中也起到一定作用。除此之外,重吸收和消化大量蛋白质需额外能量,这可造成小管细胞缺氧,氧自由基生成增多,引起小管细胞损伤。
什么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指收集24小时内排出的所有尿液,测定24小时尿量,并对尿液中蛋白质进行定量的一种可反映肾功能情况的尿液检测方法。
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中的“24小时的尿量”,就是把早上第一次的小便排干净后,从第二次的小便开始留。记录第一次小便的时间,直至第二天的这个时间,为24个小时。把这24个小时内的,每一次的所有的小便,都放到一个容器里,混合均匀,然后从中间抽取100~200毫升,拿到医院去化验。
尿蛋白偏高表示方法
衡量尿蛋白指标的高低需要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出现减号-表示呈阴性,是正常情况;出来加号+表示呈阳性,加号越多说明尿蛋白越高。具体表示如下: 尿蛋白<0 1g="" 24h="" -="" 0="" 1="" 0="" 2g="" 24h="" 0="" 2="" 1="" 0g="" 24h="" 1="" 0="" 2="" 0g="" 24h="" 2="" 0="" 4="" 0g="" 24h="">4.0g/24h: ++++。 g/24h表示24小时尿液里含有多少克(g)蛋白质。
详解蛋白尿的检查方法
蛋白尿的检查方法,首先要明确病史:
根据蛋白尿的原因不同追问病史要有所侧重,如水肿史,高血压发生情况,糖尿病史过敏性紫癫史,损伤肾脏药物使用史,重金属盐类中毒史,以及结缔组织疾病史,代谢疾病和痛风发作史。
其次,体格检查:
注意水肿及浆膜腔积液情况,骨骼关节检查,贫血程度,及心肝肾体征检查,眼底检查,急性肾炎眼底正常,或轻度血管痉挛,慢性肾炎,眼底动脉硬化出血渗出等,糖尿病肾病常常出现糖尿病眼底。
实验室检查
一、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留尿方法。
1.留尿之日早晨8时主动排尿,尿是8时以前产生的,应弃之不要。
2.8点以后至次日8时,24小时内每次的排尿量,应全部保留在干净的容器内。
3.次日8小也应主动排尿,尿是8时以前产生的,必须全部留下。
4.将24小时的尿收集搅匀,记总量。
5.将混匀的24小时尿液取出10毫升,送化验室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告知化验6.室医生总尿量。
二、尿蛋白检查可分定性定量检查和特殊检查:
1.定性检查:是晨尿最浓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定性检查只是筛选检查每日尿量2000ml定性“+’的尿蛋白量比尿量400ml定性为“+’者多因此不作为准确的尿蛋白含量指标对肾脏疾病的诊断病情的观察疗效的判定均应以尿蛋白定量为宜。
2.尿蛋白定量检查:方法较多,有巴氏法双缩豚法,磷钨酸法,读酸一三氯化铁法等,以双缩豚法最准确,常用24h尿蛋白,1g以下肾小球疾病机会少,常见原因肾盂肾炎肾硬化尿路梗阻尿路肿瘤及结石等,尿蛋白1~3g最常见的原因是原发或继发肾小球疾患,24h尿蛋白定量在3.5g以上者,见于原发或继发肾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