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产后要小心静脉血栓

产后要小心静脉血栓

产后血栓栓塞性静脉炎是孕产妇在孕期、产时和产后容易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产褥期发生率比非孕期高49倍。

罹患此病的原因是因为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下肢活动减少,导致静脉血栓形成。血栓会造成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引起下肢肿胀、增粗、疼痛、活动不便,时间长了还可形成溃疡,经久不愈。血栓一旦游离脱落,沿腔静脉回流到肺部,还可造成肺栓塞,引发低血压、晕厥、心功能衰竭等。

静脉血栓的成因包括血流缓(如久坐不动)、静脉壁损伤、高凝状态(如手术、高龄、肿瘤)、肥胖及糖尿病患者及易感基因等。

对产后血栓栓塞性静脉炎的防治措施包括鼓励孕产妇活动和进行抗凝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鼓励孕产妇多活动。如孕妇,即使是在临产前亦应做些家务或散散步,以减轻血液淤滞和血管受压。产后第一周内是栓塞的多发期,应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手术后产妇应尽早在床上翻身、做伸屈肢体等活动。

抗凝治疗。肝素为首选的抗凝药物,小剂量肝素可抑制血栓的形成,当血栓已形成,需要用大剂量肝素去中和血栓素,防止血栓进一步增多。

手术治疗。适应于栓塞严重或大静脉栓塞经保守治疗无效者。手术方法包括静脉切开取栓、静脉分流术、栓塞段静脉移植术和放射显影下介入取栓法。

静脉血栓食疗方

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凝集。

(2)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作用。

(3)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它能扩张血管,具有降压和促进胆固醇排泄的作用。

饮食原则

1、给予高维生素(芹菜、韭菜、粗粮、豆类)、高蛋白(肉类、鱼类、乳制品类)、高热量(牛奶、蛋糕、鸡蛋、甜食)、低脂(禁用肥肉、蛋黄、脑)饮食。

2、提供流质或半流质清淡的饮食,防止过硬、过咸、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和刺激口腔粘膜。

3、宜喝热牛奶或听轻音乐,使大脑放松,促进睡眠。

4、忌食辛甘肥腻之品,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病情。

5、睡前避免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上腔静脉回流受阻鉴别诊断

皮下静脉呈网状怒张:是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症状之一。本病是以静脉壁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和管腔内血栓形成为特征的静脉疾病。血流缓慢和涡流形成、血液凝固性增高及血管内膜损伤是其主要病因。临床上分为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类。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疾病,而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是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并发症多,预后不良,近年来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肿瘤晚期、肿瘤放化疗期间、下腔静脉血栓滤器植入后合并的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增多,已经引起广大医生的重视。

静脉回流障碍:体循环静脉管输送血液流回右心房的过程。体循环静脉系统的血容量很大,占血液总量的一半以上。静脉易扩张,又能收缩,因此起着血液贮存库存的作用。静脉的收缩和舒张可有效地调节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使循环机能能够适应机体在各种生理状态时的需要。静脉回流的基本力量是小静脉(又称外周静脉)与腔静脉或右心房(又称中心静脉)之间的压力差。小静脉压力的升高或腔静脉压力的降低都有利于静脉回流。由于静脉管壁薄,静脉压低,所以静脉回流还受到外力如肌肉收缩的挤压作用、呼吸运动、重力作用等等的影响。当上述因素阻碍静脉回流时,机体会出现种种表现。继发炎症,白细胞可升高。

上肢静脉血栓严重吗

上肢深静脉血栓同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样都是很严重的,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指的是上肢深静脉系统、颈内静脉、头臂干和上腔静脉的血栓形成,上肢深静脉血栓占所有深静脉血栓的1%—4%,危险因素包括:中心静脉插管,过度上肢运动或解剖异常导致的静脉压迫。获得性血小板增多以及时液局凝状态,如:妊娠,口服避孕药和肿瘤等等,上肢深静脉血栓会导致患者头颈部和上肢水肿,皮肤颜色改变和触痛,静脉怒张。头臂干血栓患者,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头胀痛、视物模糊等颅高压症状。由于上肢深静脉血栓常无临床症状除非并发症出现时,因此对患者有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者,应高度怀疑。

传统的医学认为,上肢深静脉血栓较下肢深静脉血栓很少导致肺栓塞的发生,但近期的文献报道有所增多,其导致肺栓塞的发生率可达36%,在过去的20年里,整个上肢深静脉的发病率从1975年至1987年由7.6%上升至34.9%。但发生肺栓塞的几率却明显的下降。肺动脉栓塞相栓塞后综合征是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见并发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减少发病率、并发症和死亡率的主要手段。

总的说来,上肢静脉血栓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类型,它可能会导致许多并发症产生,还有可能夺去患者的宝贵生命,患者千万不能对该疾病掉以轻心,一旦发现,必须马上进行正规的科学的治疗,否则,最终可能因此而失去性命。

深静脉血栓的防治

静脉血栓以及血栓脱落后导致的的肺栓塞是西方国家致死疾病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的一类常见病。在我国,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近年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发生肺栓塞的人数也在增加。但因患者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很容易漏诊、误诊,并因而失去了早期溶栓治疗的最佳时机。其中,致死性肺栓塞临床表现常被误诊为急性心梗,死亡率极高。但如果能早期发现静脉血栓,并给予积极、正确的治疗,就可以阻止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生。

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主要有三大要素: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其中静脉壁损伤可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促进血栓形成。长期卧床、制动、妊娠后期以及左髂总静脉被夹 在右髂总动脉和骶骨峡之间的解剖因素等均可造成血流淤滞。外伤、术后、肿瘤以及一些遗传或获得性因素均可致高凝状态。因此,处于以上几种状况的人属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应提高警惕,特别注意预防血栓的发生。西安唐都医院介入科郭卫平

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发生在上肢或下肢,多发于下肢,特别是左下肢。这和左髂总静脉特殊的解剖结构有关。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按照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三种类型:(图示下肢静脉解剖)

周围型:指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仅表现为膝以下小腿肿痛;

中央型:指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肿痛往往先从大腿开始自上而下延伸;

混合型:指全下肢深静脉及肌肉静脉丛内均有血栓形成,整条腿肿痛。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种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周围型和中央型如果不能及早发现,正确治疗,往往可以发展成混合型。当静脉血栓引起的下肢肿胀压迫并影响到与深静脉伴行的动脉血流时,下肢还会并发因缺血导致的坏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症状: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图示下肢肿)

下肢肿胀:我们常可根据肿胀平面初步估计静脉血栓的上界,

?静脉----小腿以下;股浅静脉--膝以下;股静脉----大腿中部以下;

髂总静脉?臀部以下;下腔静脉--双下肢以下

疼痛:多为坠痛或钝痛。

浅静脉曲张:多为慢性期侧支循环建立的表现。

遗传性与获得性易患因素:

1、 年龄与性别: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年龄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尸检资料证实,儿童患病率约为3%,60岁以上者可达20%,50-65岁年龄组最多见,90%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发生在50岁以上。20-39岁年龄组女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比同龄男性高10倍。患者的男女性别比值为1.24。

2、 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在我国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曲张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原因。静脉血栓的好发部位是静脉瓣和静脉窦,特别是深静脉,如腓静脉、?静脉、髂静脉、股静脉、盆腔静脉等。血栓部位与肺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之间有关:深静脉血栓形成累及腓静脉、股静脉和盆腔静脉的肺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分别为46%、67%和77%,大部分严重的肺血栓栓塞症栓子来自近端血栓,但通常血栓是起源于腓静脉并在肺血栓栓塞症发生前逐步发展至近端静脉。静脉血栓脱落的原因可能与静脉压急剧升高或静脉血流突然增多有关,如用力大便,长期卧床后突然活动等。活动期的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比较松软,易于脱落,脱落的血栓迅速通过大静脉、右心到达肺动脉,发生肺血栓栓塞症。也有沿中心静脉导管形成血栓达右心房、室,直接延伸到肺动脉引起堵塞。约10-20%的病例,其栓子来源于上腔静脉区域,70-90%的病例栓子来源于下腔静脉血流区域。

3、 心肺脑血管疾病:慢性心肺脑血管疾病是主要易患因素之一,25-50%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同时有基础心肺疾病,特别是心力衰竭拌心房颤动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有下肢瘫痪)分别是12%、5-35%和30-60%。

4、 创伤:尸检发现胫骨骨折45-60%、髋骨骨折50-75%、脊髓损伤50-100%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创伤患者约15%并发肺血栓栓塞症。骨盆骨折25%、脊柱骨折14%的患者并发肺血栓栓塞症。大面积烧伤和软组织创伤也可并发肺血栓栓塞症,可能与受伤组织释放某些物质影响了肺血管内皮凝血-纤溶过程有关。

5、 肿瘤;肺血栓栓塞症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已逐渐被认识。今期研究表明,10%所谓特发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随后发生恶性肿瘤。根据尸检资料,胰腺癌患者35%、肺癌20%、泌尿道癌19%、结肠癌15%、胃癌16%、乳腺癌15%合并肺血栓栓塞症。

6、 制动:各种原因所致不适当的长期卧床,肢体固定姿势不活动,包括长途乘车、乘飞机、手术后等,肢体活动减少,丧失肌肉的按摩动作,降低静脉血流的驱动力,血流轴向运动减慢,血液停滞,连续卧床7天,血流速度减慢到最低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与卧床时间相关。有报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中为47.1%,疝修补术后5%,腹部大手术后15-30%。大约3/4的术后肺血栓栓塞症发生在出院前,1/4发生于出院后。

7、 妊娠和避孕药:孕妇血栓栓塞的发病率比同龄未孕妇女多7倍,易发生于妊娠的头3个月和围产期,75%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于分娩前,66%的肺血栓栓塞症发生于分娩后。服避孕药的妇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比不服药者高4-7倍。最新研究结果强有力提示:第三代口服避孕药使用者中,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加至每年1/10 000-2/10 000。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使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增加三倍。

8、 遗传因素:对小于40岁出现原因不明的血栓栓塞事件的患者,以及反复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和肺血栓栓塞症及有阳性家族史的患者应认真考虑先天性易患因素的可能性。已被确定的最常见的基因缺陷是:对激活的蛋白C不敏感(90%的病例中由于Ⅴ因子突变所致)、因子Ⅱ20210A突变,高半胱氨酸血症、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和蛋白S的缺乏。

9、 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的肥胖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增加。

10.解剖结构:左髂总静脉受右髂总动脉的压迫,影响左下肢静脉回流,易在受压处或其远侧发生血栓形成。有些患者有程度不等的腔静脉分叉处异常,呈局限性纤维素带。

11、化学性损伤:静脉输液中含抗生素、高渗葡萄糖、有机碘溶液等可不同程度损伤血管内皮。

12、机械性损伤:反复静脉穿刺、注射针或塑料输液导管留置在静脉腔内等均可并发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

1.静脉血流滞缓

引起血液淤滞的原因很多,如长时间的制动、因病卧床、久坐、静脉曲张等。手术患者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他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静脉壁的损伤

(1)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股骨颈骨折损伤股总静脉,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均可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3)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

3.血液高凝状态

这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先天性高凝状态原因有血栓抑制剂的缺乏、血纤维蛋白原的异常、纤维蛋白溶解异常等,后天性高凝状态原因有创伤、休克、手术、肿瘤、长期使用雌激素、怀孕等。各种大型手术后血小板粘聚能力增强;术后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和纤维蛋白溶酶两者的抑制剂水平均有升高,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减少。脾切除术后由于血小板骤然增加,可增加血液凝固性,烧伤或严重脱水使血液浓缩,也可增加血液凝固性。晚期癌肿如肺癌、胰腺癌,其他如卵巢、前列腺、胃或结肠癌,当癌细胞破坏组织同时,常释放许多物质,如粘蛋白凝血活素等,某些酶的活性增高,降低抗凝血酶Ⅲ的水平,从而增加血液的凝固度。大剂量应用止血药物,也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

综合上述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为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是两个主要原因。单一因素尚不能独立致病,常常是两个或3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例如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高,即是综合因素所致。产后子宫内胎盘剥离能在短期内迅速止血,不致发生产后大出血,与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密切关系。妊娠时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足月时达最高峰,其雌三醇的量可增加到非孕时的 1000倍。雌激素促进肝脏产生各种凝血因子,同时妊娠末期体内纤维蛋白原也大量增加,致使血液呈高凝状态,产后再加卧床休息,使下肢血流滞缓,从而有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倾向。单纯血流滞缓不足以产生本病,有时伴有血管壁的损伤,如直接损伤、慢性疾病或远处组织损伤,产生白细胞趋向性因子,使白细胞移向血管壁。同样,内皮细胞层出现裂隙,基底膜的内膜下胶原的显露,均可使血小板移向血管内膜,导致凝集过程的发生。

静脉血栓的病因

血流缓慢、凝血亢进和静脉内膜变化是静脉血栓症的3个重要因素。

1.血流缓慢

首先,老年人体力较差,活动较少而且卧床的机会多,从而减弱了静脉回流的肌肉弹力作用;此外,老年人患心脏病的较多、心脏功能较差,心搏出量明显减少,造成体循环淤血;再有,老年人腹部肿瘤发生率增加,平卧时腹腔脏器和肿瘤均可压迫静脉,同时在解剖学上两下肢静脉在某些部位受到肌腱、韧带及神经压迫而阻碍静脉血回流,老年人易患静脉曲张症,静脉迂曲扩张,弹性减退,大多数伴有静脉瓣及交通支受损造成下肢静脉血流淤滞。

2.凝血机制亢进

表现为血液凝固性增高、纤维蛋白原活性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减低和血小板聚集力增加,这些老化改变均有利于血栓形成。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骨折、外伤手术组织损伤造成大量凝血活酶进入血液循环;红细胞增多症脱水、血浆蛋白异常和大静脉插管、输注高渗营养液均可造成血液浓缩;胰腺、肺、卵巢恶性肿瘤以及白血病本身促使血小板破坏释放凝血因子均可促使血栓形成。

3.静脉内膜变化

静脉老化表现为内膜粗糙,静脉瓣萎缩,容易在瓣膜下方静脉窦处发生血小板黏附,形成血栓。静脉起搏导管和电极也可造成静脉内膜损伤。

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的区别

动脉血栓多数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形成的,预防动脉血栓,要着重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发生破裂,使用有效抗栓药物,防止在斑块破裂后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高血压、血脂紊乱和高血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都有关系。对于动脉系统血栓的预防,应致力于控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戒烟,在此基础上服用有效抗血栓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静脉血栓的形成,除手术和损伤原因以外,多与血流缓慢和引流不畅有关。静脉血栓形成导致受累局部血液回流不畅,发生淤血和水肿,甚至局部坏死。静脉血栓会随血液移动到其他部位,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肺栓塞。预防静脉系统的血栓形成,则应着重避免引起血流减慢的因素,长期卧床、下肢有创伤、术后的病人以及长时间坐飞机者,都是高危人群。因此病人术后应尽早离床活动,长时间飞行者要注意定期活动下肢。

静脉血栓预防

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静脉血栓栓塞(VTE)是住院病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PE是最常见且可预防的院内死亡病因,预防PE也是降低住院患者死亡率的最重要策略。大块PE发生前通常没有先兆,因此这类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极低。住院期间因PE死亡的患者中,70-80%在死亡前根本没有考虑到PE的可能。

大多数住院患者存在一种或多种VTE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通常混和存在。例如,髋关节骨折患者通常存在年龄较大、下肢近端损伤、手术修复及术后需制动数周等危险因素,因此这类患者有发生VTE的高度危险。如同时合并肿瘤则发生VTE的危险更高。对于住院病人应常规进行VTE危险因素的评价并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VTE的危险因素,见下表。

危 险 分 层

预防VTE首先应该将病人进行危险分层并采取分组预防的策略,分层的标准主要包括:年龄、疾病性质和患者自身的因素等。

外科住院病人

影响外科手术患者发生VTE的因素主要包括为手术类型和手术时间,以及患者自身的因素,根据上述因素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见表-2

危险因素:VTE病史、肿瘤、凝血因子高凝状态。

合并以下危险因素如高龄、恶性肿瘤、存在神经功能障碍、既往VTE史或经前径路手术时。

内科住院病人

VTE除了与手术或创伤等有关外,事实上50-70%有症状的血栓栓塞事件和70-80%致命性PE发生在非手术患者。一般内科住院患者如不预防时有低到中度发生VTE的危险,无症状DVT的发生率5-7%,且大多局限于下肢远端静脉。但某些严重的内科疾病患者发生VTE的危险明显增加,包括:因充血性心力衰竭(纽约心功能分级III级和IV级)或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化)住院的患者,卧床并伴有一个或多个其它危险因素:活动期癌症、静脉血栓栓塞病史、脓毒症、急性神经系统疾病(中风伴下肢活动不便)以及炎性肠疾病等,许多内科患者往往有多种危险因素,也较为复杂。

除住院患者外,其他特殊情况,如长途旅行也会增加VTE的危险,飞行时间超过6小时,无论有无VTE的危险,应该注意避免下肢和腰部穿着紧身衣物,避免脱水,并且经常进行腓肠肌伸缩;有VTE危险者应该考虑分级加压袜或行程前应用一剂LMWH或磺达肝癸钠。

药 物 预 防

预防血栓策略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对出血并发症的顾虑。然而,大量荟萃分析及安慰剂对照、双盲、随机临床研究已证实预防剂量的低剂量普通肝素(LDUH)、低分子量肝素(LMWH)、或维生素K拮抗剂(VKA)几乎不增加有临床意义出血并发症的危险,新的抗凝药物如戊糖的证据也越来越多。有很好的证据表明采取正确预防策略能够达到理想的危险/获益和费用/效益。预防血栓策略不仅能改善患者预后,而且还能降低住院总费用。

一、抗血小板药物

阿斯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对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或高危人群的主要血管事件非常有效。有证据表明抗血小板药物对合并VTE危险的住院患者有保护作用,但不建议单独使用阿斯匹林预防VTE,主要的原因是支持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研究规模小,设计有缺陷,结果不一致,其疗效较其他预防方法差,如肝素。

二、抗凝治疗

1.普通肝素

在静脉血栓的预防中,有大量研究证实了皮下注射普通肝素的疗效,但皮下注射普通肝素较静脉用药生物利用度减少。皮下注射低剂量的普通肝素LDVH适合中、高危的患者,如:普通外科手术、内科住院病人、妇产科和泌尿外科手术。但对于极高危的患者,不适于单独应用,如髋和膝关节置换术的预防,以及其他外科手术伴有多重危险因素的病人等。

剂量:根据患者的危险级别不同,推荐两种剂量,无需监测APTT。

中危剂量: 5000U 每天两次,皮下注射。

高危剂量: 5000U 每天三次,皮下注射。

治疗开始的时间:

内科:没有抗凝禁忌证即可开始用药。

外科:大多数预防研究术前1-2小时给予LDUH 5000U皮下注射,

术后开始用药的时间:术后12-24小时,给予5000U Bid或Tid皮下注射。

2.低分子肝素

尽管不同LMWH的药理特性有显著区别,而且每种LMWH都应被当作一种独立的药物,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LMWH的疗效没有明显差别。目前还没有直接比较不同LMWH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疗效的研究,不同制剂需要参照产品说明书中的推荐。

中危剂量:LMWH≤3400U,每天一次

高危剂量:LMWH>3400U/天,每天一次

表-3 不同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的剂量

治疗开始时间:

治疗开始的时间受患者手术和出血危险的影响。要充分评估某种抗凝药物的效果、出血风险来确定开始预防的时间,麻醉方式也可能对预防药物的选择和开始时间产生影响。

1.一般普外科、妇产科和泌尿外科手术,术前1-2小时皮下注射适宜剂量的肝素,术后每日早晨皮下注射,直到患者可活动,一般需5-7天或更长。

2.创伤:对大多数中危和高危创伤患者,一旦最初的出血控制后,即可开始。早期应用LMWH预防的禁忌证包括:颅内出血、进行性出血、不能控制的出血、无法纠正的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以及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伴可疑或已证明的脊柱周围血肿。不伴明显出血的头部损伤、内脏器官(如肺脏、肝脏、脾脏或者肾脏)的撕裂伤或挫伤、骨盆骨折后的腹膜后血肿以及完全性脊髓损伤等,在排除可能存在的进行性出血后,不是应用LMWH的禁忌证。绝大多数患者能够在创伤后36小时内开始应用LMWH进行预防。

3. 矫形外科:LMWH在术前与术后应用的差别不大,这两种方式均可采用。对于择期THR患者,LMWH术前12小时或术后12-24小时开始使用,或术后4-6小时首次给予较高预防剂量的半量,次日应用较高预防剂量。

4. 髋部骨折:如果HFS未立即手术,建议术前即开始采取预防措施,给予短效抗凝剂如LDUH或LMWH,

5.对有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首次应用LMWH的时间应延迟到术后12到24小时,直到经检查确认手术部位出血已基本停止。

6.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用LMWH预防,并且一旦成功进行基本的止血就应该开始应用,如果CT扫描或MRI检查提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存在脊髓周围血肿,应该延迟1-3天再开始应用LMWH。

治疗持续时间:

● 对于绝大多数患者包括手术和内科住院病人,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最佳疗程没有明确。

● 总的原则:中危和高危患者用药直至患者恢复活动或出院即可。

● 极高危患者需要出院后继续应用2-4周,根据情况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 内科患者血栓预防的理想时限尚不清楚,有证据的给药时间一般为2周。

延长治疗:下列情况需要延长抗凝治疗:

1.普通外科手术的肿瘤患者,出院后继续使用LMWH 2-3周似乎可以减少无症状DVT的发生率。

2.对接受妇科大手术的高危患者,如接受恶性肿瘤手术、年龄>60岁或既往有VTE病史等,建议出院后继续抗凝2-4周。

3.THR或HFS患者建议延长预防时间至28-35天。

矫形外科大手术的患者如有以下因素则易发生VTE,如有VTE史或肥胖、活动较少、高龄或癌症等。其它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危险因素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或COPD病史及女性等。出院后可选择VKA(INR目标值为 2.5,范围:2.0-3.0)代替LMWH进行预防。

4.急性脊髓损伤期后,建议在康复阶段继续用LMWH预防或改用口服全剂量VKA

相关推荐

静脉血栓的护理

1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15 °~30 °,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2尽可能采用患肢远端浅静脉给药,使药物直接达到血栓部位,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一般患肢只作为溶栓药物给药途径,不作其他药物输入)。 3严禁按摩、推拿患肢,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以免造成腹压突然增高致血栓脱落。 4避免碰撞患肢,翻身时动作不宜过大。 5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饮食,忌食辛甘肥厚之品,以免增加血液黏度,加重病情。 6每班测量大腿周径,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皮肤颜色、温度变化。 7预防并发症:加强口腔皮肤护理

得了深静脉血栓会出现哪些症状

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除少数能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大部分会扩散至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多数会演变为深静脉血栓后遗症,长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一些深静脉血栓病人可能并发肺栓塞,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在临床上,只有10%~17%的深静脉血栓患者有明显的症状。包括下肢肿胀,局部深处触痛和足背屈性疼痛。深静脉血栓发展最严重的临床特征和体征即是肺栓塞,死亡率高达

静脉血栓怎么办

1.血液高凝状态 常见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疾病有肾病综合征;婴幼儿严重脱水;妊娠或口服避孕药;先天性血栓症如先天性抗凝血酶Ⅲ缺乏,先天性蛋白C缺乏症等;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纤维增生症等。 2.静脉壁受损 常见引起静脉壁受损的疾病有肾细胞癌侵犯肾静脉;肾脏外伤;邻近器官组织病变压迫肾静脉,如肿大淋巴结,腹主动脉瘤等。 肾静脉血栓怎么办 1.促进血液循环鼓励患者增加活动,必时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注意进行肢体主动或被动运动,如四肢自主伸屈活动,或按摩腿部肌肉,4次/d,每次10min,以促进静脉回流。 2.避免血

静脉血栓形成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静脉血栓形成应该做哪些检查? 组织病理:大静脉的新鲜血栓通常是混合性的,血栓的长度一般是到一个血管的有效分支处就中止。在血栓形成后,可发生血栓溶解,同时有成纤维细胞侵入,形成新的肉芽组织,进一步机化及形成新血管和出现再通。若是结缔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则病变静脉就成为硬化性的索状损害。 静脉血栓形成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浅静脉血栓形成 与血栓性静脉炎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很难鉴别,并且临床上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疾患多为血栓性静脉炎而非静脉血栓形成,故对该类疾患的诊断一般均为血栓性静脉炎。 2.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临床症状表现有哪些

1、深静脉血栓临床症状表现有疼痛和压痛: 深静脉血栓在静脉内引起炎症反应,使患肢局部产生持续性疼痛;血栓堵塞静脉,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患侧肢体胀痛,直立时疼痛加重。压痛主局限在静脉血栓产生炎症反应的部位,如股静脉行径或小腿处。小腿腓肠肌压痛又称Homans征阳性。由于挤压小腿有使血栓脱落的危险,故检查时用力不宜过大。 2、深静脉血栓临床症状表现有患肢肿胀: 这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最常见的症状,患肢组织张力高,呈非凹陷性水肿。皮色泛红,皮温较健侧高。肿胀严重时,皮肤可出现水疱。 3、深静脉血栓临床症状表

静脉曲张会引起什么后果呢

1.水肿:由于静脉出现返流,患者常呈现晨轻晚重的患肢水肿。 2.皮肤色素沉着:长期的静脉高压导致小腿部位毛细血管通透xing增加,红细胞渗出后破裂,铁红素在皮下沉积,使得皮肤变黑,从点状到片状发展。 3.出血:曲张静脉所经过区域的皮肤由于营养不足,是十分脆弱的。一旦不小心,就很容易导致曲张静脉的破裂从而引起大出血。由于出血时往往不伴疼痛等其他症状,病人常常没有察觉,如果发生在夜间睡觉时,将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 4.溃疡:静脉曲张综合症最常见的后果是静脉曲张综合症引起皮肤营养改变导致溃疡的发生,这种溃疡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

年龄因素(15%): 深静脉血栓(DVT)可见于任何年龄层者,但统计显示,随年龄增大,发病率逐步增高,80岁人群的发病率是30岁人群的30余倍,年龄对深静脉血栓发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年龄增加,DVT的易患因素也随之增加,实验表明,老年人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活性较高,小腿肌肉的泵作用减弱使血液在比目鱼肌静脉丛和静脉瓣袋内淤滞较重,因此DVT的发病率较年轻人高。 活动受限(30%): 临床上常能见到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患DVT,尸体解剖发现卧床0~7天的病人DVT的发病率为15%,而卧床2~12周者,DVT的发病率

静脉血栓症状起因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个素──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内膜损伤,至今仍为血管外科界所公认。 绝大多数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在盆腔及下肢的深静脉,这与下肢静脉的解剖及功能有密切关系:下肢静脉具有较多的静脉瓣,人体站立或坐位时,下肢的静脉压远高出身体其他部位。下肢静脉回流端赖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泵”的作用,因此,站立和坐位时,下肢静脉血回流较缓慢。当无明显的静脉内膜损害时血栓形成常常发生在静脉瓣膜袋里。血栓与血管壁无紧密粘连,易于脱落并可导致肺栓塞。70%的下肢血流经深静脉流回心脏,30%经浅静脉(大隐、小隐

静脉血栓注意些什么

男朋友得了静脉血栓,以前忙着工作没怎么关心过自己的身体,现在生病了,右腿都肿的跟被煮熟了一样,看着好心痛,陪男友一起四处求医,咨询医生,现在情况已经好多了,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下我们的一些心得希望帮助到更多的朋友。 1一旦意识到自己得病就应该及时的去医院接受相关检查,好多病人就是因为知道自己身体不舒服还拖着不治,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所以患者及时到医院就医,了解自身情况,积极配合治疗。 2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有好处的,而且对于体重的控制有帮助,每天睡觉前将腿抬高一段时间,并有足够的休息时

静脉血栓日常保健

1、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颜色的变化:如患肢周径不断增加,说明静脉回流受阻;颜色加深,温度升高说明出现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置。 2、抬高患肢:.卧床休息,患肢抬高略超过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浅静脉内压力,使疼痛减轻。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30°,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3、避免碰撞伤肢:在护理过程中嘱患者注意安全,严防再次碰撞伤。.刷牙用软毛牙刷,可用电动刮胡刀刮胡子。 4、加强静脉血管的保护:急性期患者需大量静注扩血管、抗凝及溶栓药物,发热患者需输注抗生素。为保护静脉血管,每日热敷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