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原因有哪些 骨髓造血功能减退
贫血原因有哪些 骨髓造血功能减退
贫血的原因还包括红细胞生成减少骨髓造血功能减退,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单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被异常组织侵害,引起骨髓病性贫血;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
贫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红细胞减少贫血
部分人血液量足够,但是其血液中红细胞的量严重不足,出现血液的运输功能欠缺,这种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现象,其引起的原因有造血细胞异常、骨髓造血微环境改变以及造血原料缺失,前两种属于疾病,原料缺失属于营养不良。
血液病的早期信号
1.贫血
贫血就是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常见的原因有: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等;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细胞破坏过多如溶血性贫血;丢失过多如女性月经过多、消化道慢性失血或外伤大出血等。
贫血的主要表现有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和头晕耳鸣等。有些患者常因心悸而误认为是患了心脏病,有的因为耳鸣而去五官科就诊,有的因为头晕、失眠、记忆力下降就将其当作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这时如果做血常规检查就会发现是贫血。
2.红细胞增多
红细胞增多就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增多,正常值为(3.5-5.5)x1012/l,红细胞增多时可达(6-10)x1012/l,血红蛋白高达170-240g/l。常见原因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如高原居住、肺部疾病、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肾病变、各种肿瘤等)、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如严重脱水、烧伤、等)。
红细胞增多的主要表现有:皮肤、粘膜显着红紫,尤以面颊、唇、舌、耳、鼻尖和四肢末断为甚,眼结膜充血。这时如果做血常规检查就会发现红细胞增多。
3.出血
血液病患者由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血浆中凝血因子不足,血管受到破损时,很容易出血。轻者早期有鼻腔或齿龈出血,重者会有皮肤大片青紫色的淤斑、吐血或便血,其至因脑出血而死亡。血常规检查可见血小板数量减少。
盘点生理性贫血的几大原因
生理性贫血常发生于2~3月内小儿、妊娠期女性及老年人,患者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以下,尽管如此,患者并无造血物质不足,也无骨髓的造血功能异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目前认为,造成生理性贫血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胎儿在子宫内相对缺氧,出生后肺呼吸开始建立,血氧饱和度成倍的增加,由胎儿时期的45%升至95%,使红细胞生成素明显减少,骨髓造血功能下降,可引起暂时性贫血。
2、小儿未出生前红细胞寿命约为45~70天,生后制造的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出生后胎儿红细胞逐渐破坏,从而发生生理性溶血。
3、小儿出生后3个月体重增长最快,循环血量迅速增加,红细胞被稀释,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可导致贫血。
4、孕妇在妊娠中后期血浆容量明显增多,血液被稀释,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可出现生理性贫血。
5、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骨髓造血容量逐渐减少,使造血功能减退,均可导致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引起生理性贫血。
生理性贫血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是,该有的调理还是有必要的,人们要保证自己的日常饮食营养充足,以及多吃些补血的食物。
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恢复
中医学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类似“虚劳”、“虚损”及“血证”,患病率高,每10万人中有1.87~2.1人发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程缓慢,常伴有脊髓侧柱喝胃酸缺乏、后柱萎缩等症状。根据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的起病缓急,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男性多于女性。急性型与慢性型病例的比例为1∶4.6。再生障碍性贫血如何恢复造血功能?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主要表现在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正常成人血红蛋白量男性为12—16克/100毫升,女性为11—15克/100毫升;红细胞数男性为400一550万/立方毫米,女性为350—500万/立方毫米。凡低于以上指标的即是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伴有头昏、乏力、心悸、气急等症状。
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因有多种:缺铁、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碍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日常生活以及饮食的注意事项:
一般要给与富于营养和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含丰富无机盐和饮食,以助于恢复造血功能。避免过度劳累,保证睡眠时间。
老年人贫血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1.营养不良。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尤其是合并有消化道疾病的老年人,食欲不佳,容易营养不良,特别是叶酸、维生素B12、铁等摄入不足,导致生血原料减少,进而引起贫血。
2.造血功能衰退。骨髓是成年人的主要造血器官,随着人体衰老,骨髓中的造血组织逐渐被脂肪和结缔组织代替,老年人的造血功能随之衰退。
3.生血因子不足。老年人的激素分泌降低,刺激造血的作用也随之下降。
4.多种慢性疾病。老年人常患各种慢性疾病,也会影响造血功能。如慢性肾脏疾病,会导致红细胞激素分泌下降,使红细胞生成不足。自身免疫疾病等因素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各种慢性感染会造成铁代谢的紊乱,引起贫血。另外,恶性肿瘤中晚期几乎全部合并有贫血。
5.不适当的用药。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原因,会使用多种药物,如治疗甲亢、糖尿病和肿瘤的药物,长期使用某些药物会抑制血细胞的生成。
男人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1、生活无规律:学习压力大,精神疲劳,体力消耗过度,睡眠得不到保证,使健康受到影响,也可促进贫血发生。这就是导致贫血的原因之一。缺铁性贫血: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铁的吸收不良、失血。
2、贫血的原因还包括红细胞生成减少骨髓造血功能减退,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单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被异常组织侵害,引起骨髓病性贫血;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
贫血的分类
贫血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根据红细胞形态的特点可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3大类;按骨髓增生情况分为:增生性贫血、增生不良性贫血及骨髓细胞成熟障碍性贫血。
(1)根据红细胞形态分为:
1)大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是指红细胞平均体积MCV>100fl,形态上红细胞体积增大(直径>10微米)的一类贫血。这类贫血大多数是正常色素性的。引起的原因主要是:叶酸和(或)维生素B2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多时,有些肝脏疾病、甲状腺机能减退者亦可出现大细胞贫血。
2)正常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是指MCV为85~90fl,红细胞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为32%-36%,红细胞形态、大小正常的一类贫血。引起此类贫血的主要疾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及肾功能衰竭性贫血等。
3)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中伴低色素性贫血时,MCV<80fl,MCHC<30%,血涂片中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缺铁性贫血属于此类贫血。
(2)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将贫血分为:
1)红细胞生成减少:常见的原因是:①造血原料(主要是铁、叶酸或维生素B2)缺乏或补充不足,见于慢性失血、月经过多、消化道疾病及膳食摄入不足,如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②骨髓造血功能障碍:骨髓受到化学、物理或毒素的损伤,癌细胞侵犯影响造血功能,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及骨髓病性贫血。
2)红细胞过度破坏:见于先天性及后天获得性的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
老年人贫血的原因
1、老年人贫血的原因
1.1、营养不良
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尤其是合并有消化道疾病的老年人,食欲不佳,容易营养不良,特别是叶酸、维生素B12、铁等摄入不足,导致生血原料减少,进而引起贫血。
1.2、造血功能衰退
骨髓是成年人的主要造血器官,随着人体衰老,骨髓中的造血组织逐渐被脂肪和结缔组织代替,老年人的造血功能随之衰退。
1.3、生血因子不足
老年人的激素分泌降低,刺激造血的作用也随之下降。
1.4、多种慢性疾病
老年人常患各种慢性疾病,也会影响造血功能。如慢性肾脏疾病,会导致红细胞激素分泌下降,使红细胞生成不足。自身免疫疾病等因素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各种慢性感染会造成铁代谢的紊乱,引起贫血。另外,恶性肿瘤中晚期几乎全部合并有贫血。
1.5、不适当的用药
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原因,会使用多种药物,如治疗甲亢、糖尿病和肿瘤的药物,长期使用某些药物会抑制血细胞的生成。
平均血小板体积的临床意义
1、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骨髓造血功能损伤致使血小板减少时,MPV减少;血小板在周围血液中破坏增多而减少时,MPV增大;血小板分布异常致血小板减少时,MPV正常。
2、MPV增大可作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期指症: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时。MPV与PLT同时持续下降;造血功能抑制越严重,MPV越小;当造血功能恢复时,MPV增大常先于PLT升高。
3、MPV增大可见于: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脾切除、慢粒、巨大血小板综合症、镰刀细胞性贫血等。
4、MPV减少可见于:脾亢、化疗后、再障、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恢复造血功能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主要表现在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正常成人血红蛋白量男性为12—16克/100毫升,女性为11—15克/100毫升;红细胞数男性为400一550万/立方毫米,女性为350—500万/立方毫米。凡低于以上指标的即是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伴有头昏、乏力、心悸、气急等症状。
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因有多种:缺铁、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碍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日常生活以及饮食的注意事项:
一般要给与富于营养和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含丰富无机盐和饮食,以助于恢复造血功能。避免过度劳累,保证睡眠时间。
1.饮食营养要合理,食物必须多样化,食谱要广,不应偏食,否则会因某种营养素的缺乏而引起贫血。多饮茶能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有利于巨细胞性贫血的治疗。但缺铁性贫血则不宜饮茶,因为饮茶不利于人体对铁剂的吸收。适当补充酸性食物则有利于铁剂的吸收。忌食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可配合滋补食疗以补养身体。严禁暴饮暴食。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瘦肉、奶制品、豆类、猪血、瘦肉、奶制品、豆类、大米、瘦肉、奶制品、豆类等。
2.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平时要劳逸结合,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男人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1、生活无规律:学习压力大,精神疲劳,体力消耗过度,睡眠得不到保证,使健康受到影响,也可促进贫血发生。这就是导致贫血的原因之一。缺铁性贫血: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铁的吸收不良、失血。
2、贫血的原因还包括红细胞生成减少骨髓造血功能减退,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单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被异常组织侵害,引起骨髓病性贫血;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
3、长期剧烈运动:汗水中铁浓度可达40~60微克/毫升,过度运动时人体出汗较多,铁的流失增多;运动后,机体对铁的需要量相应增大;此外,激烈运动也会损坏红细胞,或是造成肌肉损伤致铁质过多流失,故长期剧烈运动容易致机体缺铁。这些贫血的原因是比较常见。
生理性贫血的发病原因
生理性贫血常发生于2~3月内小儿、妊娠期女性及老年人,患者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以下,尽管如此,患者并无造血物质不足,也无骨髓的造血功能异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目前认为,造成生理性贫血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胎儿在子宫内相对缺氧。出生后肺呼吸开始建立,血氧饱和度成倍的增加,由胎儿时期的45%升至95%,使红细胞生成素明显减少,骨髓造血功能下降,可引起暂时性贫血。
2、胎儿红细胞破坏。小儿未出生前红细胞寿命约为45~70天,生后制造的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出生后胎儿红细胞逐渐破坏,从而发生生理性溶血。
3、小儿出生后3个月循环血量迅速增加。这段时期体重增长最快,红细胞被稀释,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可导致贫血。
4、孕妇在妊娠中后期血浆容量增多。血液被稀释,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可出现生理性贫血。
5、老年人造血功能减弱。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骨髓造血容量逐渐减少,使造血功能减退,均可导致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引起生理性贫血。
以上就是关于生理性贫血的病因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对抗贫血,只要我们知道了生理性贫血的病因就可以有效的预防贫血,祝大家身体健康。
人贫血的原因是什么
生活无规律:学习压力大,精神疲劳,体力消耗过度,睡眠得不到保证,使健康受到影响,也可促进贫血发生。这就是导致贫血的原因之一。缺铁性贫血: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铁的吸收不良、失血。
贫血的原因还包括红细胞生成减少骨髓造血功能减退,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单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被异常组织侵害,引起骨髓病性贫血;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
长期剧烈运动:汗水中铁浓度可达40~60微克/毫升,过度运动时人体出汗较多,铁的流失增多;运动后,机体对铁的需要量相应增大;此外,激烈运动也会损坏红细胞,或是造成肌肉损伤致铁质过多流失,故长期剧烈运动容易致机体缺铁。这些贫血的原因是比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