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引流装置是什么
胸腔引流装置是什么
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由引流管、连接管、引流瓶等组成。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应无菌。
注册号 苏药管械(试)字2002第2040279号
产品名称 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
产品标准 Q/320500WJ07-2001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
产品性能结构及组成 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由引流管、连接管、引流瓶等组成。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应无菌。
产品适用范围 供胸腔引流用。[1]
注册号 苏药管械(准)字2004第2660259号
产品名称 一次性使用胸腔引流装置
产品标准 YZB/苏0108-2004一次性使用胸腔引流装置
产品性能结构及组成 一次性使用胸腔引流装置由引流管、连接管和引流瓶组成,引流管由导管和接头组成。引流管按管径不同分五个规格。胸腔引流装置应无菌
产品适用范围 供胸腔引流用
规格型号 F24、F28、F30、F34、F38
注册号 国食药监械(进)字2011第2662899号
产品性能结构及组成 胸腔引流装置由储液器、软质聚氯乙烯材料的引流管、聚乙烯材料的引流管接头、硅橡胶材料的穿刺式补液口和硬质聚氯乙烯材料的移液漏斗组成。其中,储液器由K树脂材料的主体,聚乙烯材料的悬挂装置、调压旋钮、接口封盖,硅橡胶材料的手动负压释放阀和聚苯乙烯材料的底座组成。
产品适用范围 该产品适用于引流胸腔内的空气和液体。
注册代理 北京世纪医桥咨询有限公司
售后服务机构 上海苏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生产国(中文) 美国
产品名称(中文) 胸腔引流装置
产品名称(英文) ChestDrainageReservoirs
规格型号 NC3311、NC5512
产品标准 进口产品注册标准YZB/ISR2890-2011《胸腔引流装置》
肺癌手术常见症状 术后出血
由于胸部切口较大,胸腔内黏连,大量的毛细血管充血,再加上手术位置接近心脏及大血管和胸腔负压均可造成术后胸腔内渗血较多。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速等休克症状,同时胸腔引流量增多,色深或鲜红。
肺脓肿的护理
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形成脓肿。多发生于壮年,男多于女。根据发病原因有经气管感染、血源性感染和多发脓肿及肺癌等堵塞所致的感染。肺脓肿也可以根据相关的病原进行归类,如葡萄球菌性、厌氧菌性或曲霉菌性肺脓肿。自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肺脓肿的发生率已大为减少。
肺脓肿的护理方法有哪些?肺脓肿的护理方法如下所示:
1、密切观察病人咳嗽、咳痰、胸痛的性质,痰液的颜色、性质、气味、量,静置后是否分层,是否咯血。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min,同时注意保暖。
3、保持病室清洁,维持室温在18-22℃,湿度在50%-70%.
4、根据病变部位,指导病人采取不同的体位引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每日2-3次,每次15-30min,餐前1h进行。对年老体弱者慎用。
5、给病人讲解排痰的意义,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排痰,具体方法是让病人尽量取坐位或半坐位,先进行几次深呼吸,然后再深吸气后保持张口,用力进行2次短促的咳嗽,将痰从深部咳出。
6、遵医嘱给祛痰药、支气管扩张剂,以保持排痰通畅。
7、嘱病人多饮水,1500-2000ml/d,吸烟者劝其戒烟。
8、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必要时吸痰。
9、病情允许者,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促进排痰。
10、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11、遵医嘱留取痰标本。
12、需胸腔穿刺抽脓时,应备好闭式引流装置,术中观察病人反应,术后保持引流通畅,并观察记录每日引流量。
贲门癌术后的综合护理
1、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贲门癌手术后24~48h引流出少量血液,应视为正常,如引出大量血液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胃肠减压管应保留3~5天,以减少吻合口张力,以利愈合。注意胃管连接准确,固定牢靠,防止脱出,引流通畅。
2、密切观察胸腔引流量及性质:胸腔引流液如发现有异常出血、混浊液、食物残渣或乳糜液排出,则提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食管吻合口瘘或乳糜胸,应采取相应措施,明确诊断,予以处理。如无异常,贲门癌手术后1~3天拨除引流管。
3、严格控制饮食:食管缺乏浆膜层,故吻合口愈合较慢,术后应严格禁食和禁水。禁食期间,每日由静脉补液。安放十二指肠滴液管者,可于手术后第2日肠蠕动恢复后,经导管滴入营养液,减少输液量。贲门癌手术后第5日,如病情无特殊变化,可经口进食牛奶,每次60ml,每2hl次,间隔期间可给等量开水,如无不良反应,可逐日增量。术后第10~12日改无渣半流质饮食,但应注意防止进食过快及过量。
肺大泡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有哪些
肺大泡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有哪些呢?肺大泡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如下所示:
1、生命体征的观察全麻未醒的患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术后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有无缺氧征象,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同时给予双鼻导管吸氧。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护理,体温在38℃以上的患者可给予物理降温,清醒后半卧位,并详细记录出入量及病情变化。
2、胸腔引流管及出血的观察观察、记录胸腔引流液性质及引流量,保持引流管通畅,每30-60MIN挤压胸腔引流管,观察水封瓶水柱的波动情况,防止其堵塞、折叠和扭曲,对引流液大于100ML/H者要警惕是否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如水封瓶水柱波动不明显,患侧呼吸音低时要及时与主管医师联系以便及时处理。
如双肺呼吸音基本对称,引流液小于50ML/D或24-48H咳嗽时水封瓶水柱有无气体逸出,胸片提示肺膨胀良好的可以拔除引流管,拔管后24H还要注意患者的呼吸变化、呼吸音、气管是否居中、有无皮下气肿等,必要时复查胸片。
3、呼吸道的护理术前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呼吸训练。术后6H内在充分止痛的基础上,每2小时协助患者坐起叩背排痰一次,给予雾化吸入每日4次,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次日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如吹气球、吹瓶等呼吸锻炼。
4、切口的护理胸腔镜术患者一般在胸壁上切开直径为0.5-1.0CM的小切口,故术后切口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较少见,但患者出汗多,衣被潮湿,容易感染。因此术后第二天采取切口暴露的方法,每日对切口进行消毒1-2次,这样既保持切口干燥,又有利于对切口的观察。
肺大泡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有哪些呢?肺大泡的患者到底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护理,还得看患者的身体素质,如果患者的身体素质好的话,那么患者在手术之后疾病恢复还是比较快的,但是如果患者的身体素质不好的话,那么肺大泡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想要康复,需要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
新生儿肺炎怎么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
当患儿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肝在短时间内显著增大时,提示合并心力衰竭,应给予吸氧、控制补液量和速度、使用强心药等。当患儿突然气促、呼吸困难、青紫明显加重时,可能合并气胸或纵隔气肿,应作好胸腔闭式引流的准备,配合医生穿刺,做好胸腔引流护理。
心包积液的治疗
内科治疗
对于治疗方案缺乏统一的意见,大多取决于治疗者的个人经验。药物治疗包括应用激素、抗炎药、抗结核药以及其他病因治疗。在没有症状时也可以不用药物而予以观察。
心包穿刺可减轻症状,可抽取心包内液进行分析以助于诊断和治疗,但其本身的治疗效果并不确切,已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解除已有的或可能发生的心包堵塞,清除心包积液,减少心包积液复发的可能,防止晚期心包缩窄。
本病在诊断明确、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行心包引流及心包切除。
1、经剑突下心包引流。操作简便迅速、损伤较小、近期效果明确,肺部并发症较少,适宜危重病人、高龄病人;但术后心包积液的复发率较高。为减低复发率,可增加心包切除的范围。
2、经胸心包部分或完全切除、胸腔引流。本方法引流完全,复发率低。由于切除了较多心包,减少了产生心包积液和产生心包缩窄的根源,因此手术效果确切可靠。但手术损伤较大,可能出现肺部及切口并发症。
3、使用胸腔镜(VATS)的心包切除、胸腔引流。可在较大的范围切除心包,损伤甚小,引流满意。术后并发症较少。但麻醉较复杂。
目前认为,上述几种心包切除的范围有明显区别。但在手术的近期效果上未发现有明显区别。如果综合考虑到手术的效果和损伤则胸腔镜手术优于剑突下引流。
总之,对于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主要依据病人的整体状况和医师的判断为准。
胎儿脑积水的治疗方法
(一) 手术治疗
对进行性脑积水病儿,均需手术治疗。早期手术效果较好;晚期大脑皮质已有萎缩及严重功能障碍者,手术效果较差。手术种类繁多,有减少CSF形成的手术;CSF颅内、外分流术;脑室系统梗阻远近端的旁路手术和解除梗阻病因的手术等。应据脑积水的原因、梗阻性质和部位,选择较为合理的手术。对于非交通性脑积水,原则上应明确病因,尽可能地解除梗阻;如为交通性脑积水,可行分流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脑室心房分流术(V-AS)和脑室腹腔分流术(V-PS)。当脑积水伴有与脑室和蛛网膜下腔不交通的蛛网膜囊肿时,应同时作脑室和囊肿分流术;同理,当Dandy-Walker畸形并存导水管狭窄时,应同时作脑室和Dandy-Walker囊肿分流术。
V-AS和V-PS均需13型贮液囊和CSF分流装置。常用的分流装置有国产NJS-4型分流管、Pudenz-Heyer管和Holter-Spitz管。每种分流装置均有一特制的阀门,使液体单向流动,并能保持脑压于正常范围。V-AS与V-PS的近期效果相似。就术后并发症而言,V-AS主要有感染,且多为顽固性败血症和脑膜炎,若发生分流管阻塞,多在脑室端。而V-PS的主要并发症为分流管阻塞,多发生在腹腔端,若发生感染,多为腹腔感染。故多数文献认为V-PS优于V-AS。但George等的长期随访结果表明,分流术后感染与手术方式无明显关系,而与手术医师的操作技术有关,V-AS术后的顽固性败血症,可因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和勿将心脏端管插入过深而得以防止;而且V-AS的远期效果较V-PS为好。故作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V-AS优于V-PS。不过,在右心衰竭、近期开颅手术或气脑检查后颅内气体尚未完全吸收者,禁作V-AS。已作V-AS的病例不能再作脑气体造影。
(二) 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不能手术治疗的病例,或作为分流术的术前准备,以改善病儿的状况,赢得手术时机。包括中西药利尿剂、脱水剂等。对于继发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积水,还可行多次腰穿治疗。
(三)分流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1.感染 分流术后总感染率为2.7~22%,小于1岁婴儿的感染率最高。有其他先天性异常的病儿,感染率也较高。分流装置的外部感染,可引起切口部位或分流管通过的皮下部位感染;若分流装置的内面感染,可产生脑室炎、菌血症(在V-AS)和腹膜炎(在V-PS)。有时分流装置功能障碍(见下)为感染的唯一表现。少数感染病例毫无症状,仅在作分流矫正术时,作常规培养,方得以明确。
分流术后一旦明确感染,就应将分流装置去除或更换新的分流装置,并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作脑室内和静脉注射,对于去除分流装置后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者,应作脑室外引流。
2.分流装置的功能障碍 最初都不明显,仅在多次CT扫描复查时发现有进行性脑室扩大。进而表现为前囟的持久隆起,头围增长过度;在较大儿童,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处理时,应先判断分流梗阻的具体部位,再酌情作分流矫正术或更换分流术式。判断方法如下:当穿刺贮液囊抽不出CSF或当压瘪阀门后不能再充盈时,表明管的脑室端不通,常为脉络丛或血凝块堵塞所致;若难于压瘪阀门,需虑及阀门本身或远端分流管梗阻,常为血凝块(V-AS时)、大网膜或纤维素块(V-PS时)阻塞所致;若分流装置经过的皮下通道积液时,提示腹腔管端有粘连或假囊肿形成,或因儿童生长,使远端管脱出腹腔。
3.颅内血肿 此类并发症通常见于3岁以上头围大,有显著脑室扩张的患儿,是引流太快的结果。并发硬脑膜下血肿者0.4%,硬脑膜外血肿者罕见。如能在术中少释放CSF,并选用高压的阀门(0.93~1.23kPa),可减少和防止此并发症。
4.分流术后颅缝早闭 少数脑室显著扩张的大头婴儿,如用低压或中等压力阀门作脑室分流术后,会发生颅骨重叠,导致颅缝早闭。选用高压阀门(0.93~1.23kPa),可防止这一并发症。
针对这种胎儿脑积水,人的锻炼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如果没健康的身体,不但影响了你的健康,说不定还影响了你的生育能力哦,到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胸腔闭式引流的引流装置的分类
1, 引流袋引流:适用于吸管引流,多用于引流胸腔积液。引流管直接接到一密封地所料引流袋。因没有水封瓶
不能产生负压,因此,不适用肺内仍有漏气的病例 。
2, 水封瓶引流:适用于大部分病例,可排出胸内积气、积液、积血及脓液。
3,水封瓶负压吸引引流:因能加大胸内负压,故适用于胸内肺膨胀不良残腔较大的病例。
出现气胸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闭合性气胸:
治疗方案决定于气胸的量、肺萎缩的程度、呼吸困难的严重性及有无合并伤等。如积气少,症状不明显,气胸引起25%以下肺萎缩者,一般可等待空气自行吸收,除使病人卧床休息并继续观察外,不需要特殊治疗,气体逐渐吸收,萎陷肺随之而复张、胸膜腔内的压力亦逐渐恢复正常。中量和大量闭合性气胸则应特别注意,随时注意张力性气胸的发生,特别是老年人尤应注意。至于这类病人是否采用胸腔穿刺治疗或行胸腔闭式引流,意见不一。
(二)开放性气胸:
开放性气胸病情一般较危重,需要急救处理。首先用无菌凡士林纱布加棉垫封盖伤口,交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然后按闭合性气胸依次处理:胸膜腔穿刺或放置闭式引流。同时给予吸氧、补液、输血、纠正休克。待病人一般情况平稳后再进行彻底清创缝合,必要时可行胸内探查。鼓励或协助病人咳痰。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三)张力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如不即时进行抢救可危及患者生命。人院前或院内急救需迅速使用租针头穿刺胸膜腔减压,并外接单向活瓣装置;在紧急时可在针柄部外接剪有小口的柔软塑料袋、气球或避孕套等,使胸腔内高压气体易于排出,而外界空气不能进入胸腔。进一步处理应安置闭式胸腔引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闭式引流装置与外界相通的排气孔外接可适当调节恒定负压的吸引装置,以利加快气体排除,促使肺膨胀。持漏气停止24小时后,X线检查证实肺已膨胀,方可拔除插管。持续漏气而肺难以膨胀时需考虑开胸探查手术。
自发性气胸病人肺脏萎缩,影响气体交换,形成右到左分流,血氧饱和度下降,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增大。但后来由于萎缩的肺的血流量减少,右向左分流得以纠正,氧饱和度很快得以恢复,由于气胸的存在,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活量以及其它肺容量减少,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要根据病人情况,适当给氧,并治疗原发病。防治胸腔感染以及镇咳祛痰、镇痛、休息、支持疗法也应予以重视。对于月经性气胸,除排气治疗外,可加用抑制卵巢功能的药物(如黄体酮),以阻止排卵过程。
复发性气胸可严重影响病人的劳动和生活。同侧发生两次自发性气胸之后,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方法是作胸廓切开术,缝合或切除肺大泡,并用纱布摩擦胸膜使之粗糙,如果肺大泡病变广泛,则作壁层胸膜切除术,手术可通过电视辅助的胸腔镜进行,这也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治疗气胸最好的微创手术方法。
气胸怎么治疗
张力性气胸的治疗:
张力性气胸如不即时进行抢救可危及患者生命。人院前或院内急救需迅速使用租针头穿刺胸膜腔减压,并外接单向活瓣装置;在紧急时可在针柄部外接剪有小口的柔软塑料袋、气球或避孕套等,使胸腔内高压气体易于排出,而外界空气不能进入胸腔。进一步处理应安置闭式胸腔引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闭式引流装置与外界相通的排气孔外接可适当调节恒定负压的吸引装置,以利加快气体排除,促使肺膨胀。持漏气停止24小时后,x线检查证实肺已膨胀,方可拔除插管。持续漏气而肺难以膨胀时需考虑开胸探查手术。
开放性气胸的治疗:
开放性气胸病情一般较危重,需要急救处理。首先用无菌凡士林纱布加棉垫封盖伤口,交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然后按闭合性气胸依次处理:胸膜腔穿刺或放置闭式引流。同时给予吸氧、补液、输血、纠正休克。待病人一般情况平稳后再进行彻底清创缝合,必要时可行胸内探查。鼓励或协助病人咳痰。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闭合性气胸的治疗:
治疗方案决定于气胸的量、肺萎缩的程度、呼吸困难的严重性及有无合并伤等。如积气少,症状不明显,气胸引起25%以下肺萎缩者,一般可等待空气自行吸收,除使病人卧床休息并继续观察外,不需要特殊治疗,气体逐渐吸收,萎陷肺随之而复张、胸膜腔内的压力亦逐渐恢复正常。中量和大量闭合性气胸则应特别注意,随时注意张力性气胸的发生,特别是老年人尤应注意。至于这类病人是否采用胸腔穿刺治疗或行胸腔闭式引流,意见不一。
自发性气胸的治疗
1、气胸最大的危害是张力性气胸,压迫纵隔,造成循环呼吸障碍导致死亡。
2、自发性气胸多见于肺大泡破裂,少部分由于原发病变侵破胸膜。治疗原则就是先行胸腔插管,胸腔闭式引流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再根据情况手术或保守治疗。
3、气胸破损较大时,穿刺管过细,不能及时排除胸内气体,甚至睡眠时关闭引流,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危险。
4、标准气胸插管治疗,是通过闭式引流戳卡,置入外径8mm,内径5mm左右的一次性胸腔引流管,连接水封瓶,见到气体排出后固定。
5、术后透视,必要时调整引流管位置。对于初发气胸多可当时复张。
6、术后无气体排除,无明显残腔、积液7天后,可夹闭引流管24小时,无复发,可拔管。复发或术后持续排气2-3天,伴感染征兆,应选择手术治疗。
胸腔积水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一、胸腔积液的心理护理
尽量满足胸腔积液患者的需求,术中与胸腔积液患者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对需要了解手术进展的胸腔积液患者,予以讲解,并鼓励患者手术顺利、配合很好。指导胸腔积液患者运用正确的呼吸训练和全身肌肉收缩放松训练缓解不适。
二、胸腔积液的一般护理
环境舒适,宽敞、明亮、光线充足,调节室内温度、湿度,使胸腔积液患者感到轻松。
三、胸腔引流管护理
全麻清醒后血压、脉搏、呼吸平稳6h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观察和记录引流量、色。恶性胸腔积液行胸膜固定术后引流量通常较多,引流液多者,经胸引管注入顺铂100mg夹管12~24h,必要时重复。待胸水消退,每天少于100ml后拔除引流管。[1]崔英杰等对用滑石粉作胸膜固定术后胸腔引流管的处理是:术后第1天夹管,第2天开始引流。[2]我科初期有5例只行水封瓶引流,但引流时间在72~120h(平均86h)。以后采用负压(-0。78~-0。98kPa)持续吸引,引流时间为48~96h(平均76h),引流时间明显缩短。我们认为,术后负压胸腔引流,能更完全将胸腔积液引流干净,尽快使肺膨胀,使脏层和壁层胸膜紧密相贴,有利于粘连形成,缩短引流时间。
贲门癌术后饮食推荐
饮食注意一、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肿瘤术后24~48h引流出少量血液,应视为正常,如引出大批血液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置。胃肠减压管应保存3~5天,以减少吻合口张力,以利愈合。注意事项胃管连接正确,固定坚固,防止脱出,引流通畅。
饮食注意二、密切观察胸腔引流量及性质胸腔引流液如发已有异常出血、混浊液、食品残渣或乳糜液排出,则提示胸腔内有运动性出血、食管吻合口瘘或乳糜胸,应采用相应方法,明白临床诊断检查诊断,予以处置。如无异常,肿瘤术后1~3天拨除引流管。
饮食注意三、严格把持肿瘤饮食食管缺乏浆膜层,故吻合口愈合较慢,肿瘤术后应严格禁食和禁水。禁食期间,逐日由静脉补液。安置十二指肠滴液管者,可于肿瘤手肿瘤术后第2日肠蠕动恢复后,经导管滴进营养液,减少输液量。肿瘤手肿瘤术后第5日,如病情无特别变更,可经口进食牛奶,每次60ml,每2hl次,间隔期间可给等量开水,如无不好反应,可逐日增量。肿瘤术后第10~12日改无渣半流质肿瘤饮食,但应注意事项防止进食过快及过量。
饮食注意四、观察吻合口瘘的症状食管吻合口瘘的临床诊断临床诊断表现为高热、脉快、呼吸艰苦、胸部剧痛、不可能忍耐;患侧呼吸音低,叩诊浊音,白癌肿瘤细胞升高甚至产生休克。处置理论:①胸膜腔引流,促使肺膨胀;②采用有用的抗生素抗沾染;③补充分够的营养和热量。目前多采用完整胃肠内营养(ten)经胃造口灌食治疗,综合疗效确实、满足。
小儿脑积水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儿童脑积水如进行手术治疗,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
1.分流系统阻塞 为最常见并发症,可发生在从手术室到术后数年的任何时间内,最常见于术后6个月。
(1)分流管近端(脑室端)阻塞:可因血凝块阻塞、脉络丛粘连或脑组织粘连所致。
(2)分流管远端(腹腔端或心房端)阻塞:常见原因有:①导管头端位置放置错误(如位于皮下),未进入腹腔;②多次置换分流管及腹腔感染易形成腹腔假性囊肿,发生率为1.7%~4.5%。可出现腹痛、分流装置处皮下积液。③导管头端裂隙被大网膜、血凝块等堵塞。
(3)脑室内出血、脑室炎和脑手术后的脑脊液蛋白或纤维素成分增高,可阻塞分流管阀门;导管连接处脱落等也是分流阻塞的常见原因。
一旦发生分流阻塞,病人的脑积水症状、体征就会复发,CT检查示脑室再度扩大。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和嗜睡。起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可突然剧烈起病,也可缓慢起病,颅内压快速、严重升高可导致病人昏迷。慢性症状包括易激动、在学校的表现变差或生理发育期迟缓等。偶见新发癫痫或癫痫次数增加。
分流系统阻塞引起的体征与临床颅内压增高和分流管功能异常有关。对于脑室分流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脑室缩小的病人,复查显示脑室再次扩大时,提示分流系统阻塞。对于没有先期影像学资料的病人,虽然可能存在分流管阻塞,但脑室正常或轻度增大,此时判断是否存在分流系统阻塞较为困难。这种情况多见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病儿,由于先天畸形的因素,看似正常的脑室其实不正常。此时应先判断分流系统阻塞部位,再更换分流装置或加以矫正。判断方法:穿刺贮液囊抽不出脑脊液或压下阀门后不能再充盈,提示脑室端不通;若难于压瘪阀门,代表阀门本身或腹腔或心房端梗阻。对于因脑脊液蛋白及纤维素含量过高引起的分流系统阻塞应注意预防,如控制出血、炎症等,先进行脑脊液外引流,待化验正常后再进行分流术。疑有腹腔假性囊肿者,经腹部B超确诊后,应拔除引流管,切除假性囊肿,在腹腔其他部位重置引流管;若假性囊肿为感染所致,应在感染控制后再行分流术。
2.感染 感染仍然是脑脊液分流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可造成病人的智力损害、脑室内形成分隔腔,甚至死亡。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许多医疗中心报道的感染率仍为5%~10%。依据受累部位将感染分为:伤口感染、脑膜炎、腹膜炎、分流管感染。多数感染发生在分流术后2个月内。
临床表现与感染的部位有关,伤口感染有发热、切口或分流管皮下红肿,感染时间长时可有伤口流脓。对于慢性伤口感染,分流管可外露。婴幼儿皮肤薄,分流管易将皮肤磨破造成伤口感染。切口的脑脊液漏常引起污染,然后形成感染。脑膜炎或脑室炎的病人有发热、头痛、易激惹和颈强直。腹膜炎比较少见,典型的表现有发热、厌食或呕吐和腹部压痛。常规血液检查常为多形核白细胞增高。对于脑室外腹腔分流术的病人做血培养无明确的意义,但对发热的病人应做血培养,同时应做尿或其他感染部位如伤口的细菌培养。头颅CT或MRI检查可以明确脑室的大小,不仅可以判定分流管是否有阻塞,而且可以决定是否取出分流管或做脑室外引流。
对于所有没有伤口感染或皮下分流管外露的病人,应穿刺分流储液泵抽取脑脊液做细胞计数、革兰涂片或培养以明确感染的诊断。一旦确诊,应立即去除分流装置,改作脑室外引流,或经腰穿引流,并全身抗感染治疗或抗生素脑室内、鞘内用药。此外,还应考虑真菌感染可能。待感染控制后,重行分流术。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的关键环节。
3.分流过度或不足
(1)分流过度:儿童多见。病人出现典型的体位性头痛,立位时加重而卧位后缓解。CT扫描显示脑室小,脑脊液测压可低于 0.59kPa(60mmH2O)。此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将低压阀门更换成高压阀门(较原先高出 0.196~0.294kPa(20~30mmH2O)。
(2)慢性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多见于正压性脑积水病人术后,原因多为应用低阻抗分流管导致脑脊液引流过度、颅内低压。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复查CT或 MRI时显示皮质塌陷和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应用较大阻抗的分流装置或加装抗虹吸阀,避免过度引流,有可能预防本并发症。轻度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可保守治疗;明显的或有症状的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应进行手术治疗,前者可行钻孔引流,后者可行积液-腹腔分流术。
(3)分流不足:病人术后症状无改善,影像学检查发现脑室扩大依然存在或改善不明显。主要原因是使用的分流管阀门压力不适当,导致脑脊液排出不畅。需更换合适压力的阀门。术前判断病人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压力的阀门是预防本并发症的关键。
4.裂隙脑室综合征 裂隙脑室综合征(slit ventricle syndrome)发生率为0.9%~55%,可以发生在交通性或非交通性脑积水病人的术后。
裂隙脑室综合征是指分流手术后数年(平均为4.5~6.5年)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以及共济失调、反应迟缓、昏睡等,CT检查却发现脑室形态小于正常,检查分流管阀门为按下后再充盈缓慢,提示分流管脑室端阻塞。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由于脑脊液长期过度引流所致:当脑脊液大量引流后,脑室缩小,分流管脑室端发生功能性阻塞。在脑室顺应性较好时,脑脊液积聚可引起脑室的扩大,从而解除了阻塞,恢复分流管功能;长期反复的分流管功能性阻塞可导致脑脊液向脑室周围室管膜下渗出和沿分流管外渗,受损的室管膜纤维化、室旁充血和胶质增生等,使得患者的脑室顺应性逐渐降低,这时尽管脑脊液不断产生,颅内压不断增高,但脑室不再扩大,分流管阻塞不能解除,而导致高颅内压。使用抗虹吸装置、更换分流管对预防裂隙脑室综合征并无积极意义。有报道颞肌下减压可缓解病人的症状,减少其发生率。
5.其他并发症
(1)脑室端的并发症:分流管脑室端误插入视神经通路旁时,可引起单眼失明、同向偏盲或双颞侧偏盲等。也有脑室端移到视交叉背部和脑干等处的报道。应用神经内镜,在直视下放置分流管,可以避免误插。如分流术后出现视盘水肿等急性颅内高压征,或出现视野、视力改变,应考虑脑室端分流管移位可能。一旦明确诊断,需重置分流管脑室端。
(2)腹腔端的并发症:
①脏器穿孔:多为结肠穿孔,可引起腹膜炎、脑膜炎或脑脓肿;也可刺破胃、阴道、膀胱等,可以不表现腹膜刺激症,而仅表现为分流管堵塞,或由于脑脊液流失引起的水、电解质失衡。如发现脏器穿孔,应立即手术拔除分流管,并更换分流方式。
②分流管移位:可移位至胸、腹壁及颈部皮下,或头皮帽状腱膜下。偶见穿破横膈,移到胸腔、心包,引起胸腔积液,甚至刺破心脏,造成心脏功能障碍。分流管移到皮下或帽状腱膜下时,可致分流管堵塞,应更换分流管或行分流矫正术;若胸部X线平片证实分流管移到胸腔或心脏,需立即手术取管。为预防移位可在分流管易活动处加以固定。
③其他:脑脊液肚脐漏、分流管腹腔端缠绕并引起肠梗阻等。
(3)癫痫:发生率约为5%,额角穿刺者多于枕角穿刺者。应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同时应排除颅内出血、炎症、脑积水复发颅内压增高等可能原因,并作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