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白领强迫症的自我调适大法

​白领强迫症的自我调适大法

1、不苛求自己。

凡事不过分苛求自己,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做了以后就不要再去想它,也不要去评价、议论它。比如,因工作做得不好遭到领导批评,认真总结后就不要再去反复多想、钻牛角尖。

2、丰富业余生活。

多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如和同事、朋友出去郊游、爬山等,锻炼自己的胆识。

3、学会原谅自己。

如果偶尔出现强迫行为,应该对自己说:“我比以前好多了,偶尔出现一次没什么大不了的。”

4、进行自我暗示。

处于无原由的紧张或焦虑时,应对自己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不用这么紧张。”

5、转移视线。

出现强迫行为或想法时,可通过听音乐、和朋友聊天、吃美食等方式,将注意力转移开来。

强迫症的表现是什么呢

1、无法控制自己,总爱熬夜

下班后本来挺累的,但回家后疲倦就变成了亢奋,开始上网、看小说、看电影、玩游戏,无法自拔,越夜越兴奋……其实,这正是很多白领患上“晚睡强迫症”的共同特点。工作和生活习惯所致、缓解压力、打发时间等,是他们给自己找的“晚睡晚起”的理由。

2、总是怀疑已经做了的事没有做

每次出门前都“一步三回头”,总是怀疑做早餐后煤气没关、门没锁好,走到小区门口了又跑回去把所有的东西再逐个检查一遍。

3、多次重复无意义行为

手机24小时不离身,每隔几分钟就下意识地看一下手机,唯恐漏掉了短信、电话;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上网,几秒钟刷新一次网页,不放过任何一点更新;经常毫无原因地重复说几次同样的话;反复洗手,每次都要花好长时间……这些强迫行为已经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出现。

“强迫症”是怎样一种病?

强迫症(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属于焦虑症的一种。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扰。患者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行为。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这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

心理专家认为,随着社会压力增大,不少白领特别是管理层人士都患上了“强迫症”,做事力求完美,有时甚至出现强迫行为。而且强迫症状已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大多数人没有感觉到而已。

7种强迫症的易患人群

1.年轻的白领阶层

随着现代花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白领阶层,每天要面对高度紧张的工作导致了具有强迫心理的人越来越多。过于追求完美、长期机械工作、压力过大令都市白领强迫症发病率不断升高,18~30岁的白领人群最易患该病,年轻的白领阶层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欲望很高,凡事追求完美,这种状态形成恶性循环,就可能造成强迫症。尤其是白领所处的工作环境具有压力大、竞争激烈、淘汰率高的特点,在这种环境下,内心脆弱、急躁、自制能力差的人很容易产生强迫心理,值得关注的是,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自加压力的完美主义追求者或一意孤行的偏执狂,往往是在不经意中为自己设下了强迫症的精神陷阱。

2.家教过严的学生

近年来,在各大心理门诊前来就诊的强迫症患者中,青少年患者的比例逐渐上升,其中大多都是学业优良的学生,有些还是全年级、全县、全地区的佼佼者。但由于学校、家庭、社会和他们自身逐渐形成的对自己优秀程度的无止境期待,导致事与愿违,这些曾经令家长和学校无限骄傲的孩子得了强迫症,有的甚至发展成终身的精神残疾,最终丧失了学习能力。这些天资聪明又过分抑制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总是求全责备,其人格和认知的发展是畸形的。他们过于理性,过早地成人化,生活中只以寻求别人的赞扬,以超过他人为唯一的快乐和目的。而其他青少年时期应有的课余兴趣、运动、幽默、嬉戏,甚至任性等非智力、非理性因素都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这就是强迫症病发的直接诱因。

3.性格有缺陷的人

在强迫症患者发病前,患者大多有性格上的缺陷。他们过分拘谨,做事犹豫不决,缺乏果断力及创新精神,往往过分注意细节,力求一丝不苟,追求十全十美。在处理事物时,往往有不安全感、不确实感、不完善感。当处境困难或遇到挫折时,就有可能诱发出强迫症状。

4.偏执性人格的人

这样的人难以容忍轻微的过错和失误,他们的人生中总是有那种奇怪的原则,不允许丝毫的杂乱和污秽,有的时候他们就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他们讲究整洁和秩序,不能让自己的生活遭受一点变化。一切都要仔细检查,不能疏忽,反复核实。这当然是他们的优点,但由于行为表现过度认真,有的时候会显得非常的死板,拘谨和执拗,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这种执拗的性格其实是会给他们带来一些问题的。缺少灵活性,因此他们很少有自由悠闲的心境,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

5.内心脆弱的人

内心脆弱的人往往很容易让心理问题滋生,因为他们的应变能力差,遇到困难很容易被打败,环境的改变让他们感到各种不适应,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他们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而让其慌恐焦虑。

6.容易颓废的人

任务太难了,这类人也是性格极其极端的,或者别人都不需要做我干吗要做,心里总是喜欢和别人对着干,不能忍受持续做这件事情,如果一直的催他们会让他们整个人都崩溃,因此总是等明天再做吧。但是往往明天到了,他们又不愿意去面对这样的事情,心里还是不高兴做,又继续往后推。久而久之,这类人就毫无斗志,而且容易颓废。所以针对自己这样的心理问题,就要寻找一切可以找到的帮助,例如不要过分的考虑事情的难度,设法降低事情的难度,循序渐进的让自己完成,并且一旦完成要给自己一定的奖励,取得进展后,心情自然会得到放松,暂时推迟自己想要放弃的心态,要树立成功的心态,每天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

7.完美主义的人

达不到完美标准的恐惧,这类人往往对自己要求过高,他们总是喜欢尽善尽美的去完成任何事情。因此他们活的也比一般人要累,但是他们不会觉得自己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只是过度的要强,让他们时时处在焦虑情绪中。在现在的学习环境中,有些群体也是非常容易患有强迫心理的,就是学生,学生患强迫症的,是因为家庭和学校的压力所致,呈现多发趋势。其中,家教过严的学生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尖子学生更容易出现强迫症症状。因此家长们不要望子成龙,这样过度的要求,有可能害了你们的孩子。有关部门曾做过调查,发现成绩优异的重点学校学生中出现强迫症症状的人数,是普通学校学生的两倍以上。原因可能和他们的完美主义个性有关。

哪些人容易得强迫症

强迫症的易患人群之一:年轻的白领阶层

随着现代花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白领阶层,每天要面对高度紧张的工作导致了具有强迫心理的人越来越多。过于追求完美、长期机械工作、压力过大令都市白领强迫症发病率不断升高,18~30岁的白领人群最易患该病,年轻的白领阶层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欲望很高,凡事追求完美,这种状态形成恶性循环,就可能造成强迫症。尤其是白领所处的工作环境具有压力大、竞争激烈、淘汰率高的特点,在这种环境下,内心脆弱、急躁、自制能力差的人很容易产生强迫心理,值得关注的是,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自加压力的完美主义追求者或一意孤行的偏执狂,往往是在不经意中为自己设下了强迫症的精神陷阱。

强迫症的易患人群之二:家教过严的学生

近年来,在各大心理门诊前来就诊的强迫症患者中,青少年患者的比例逐渐上升,其中大多都是学业优良的学生,有些还是全年级、全县、全地区的佼佼者。但由于学校、家庭、社会和他们自身逐渐形成的对自己优秀程度的无止境期待,导致事与愿违,这些曾经令家长和学校无限骄傲的孩子得了强迫症,有的甚至发展成终身的精神残疾,最终丧失了学习能力。这些天资聪明又过分抑制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总是求全责备,其人格和认知的发展是畸形的。他们过于理性,过早地成人化,生活中只以寻求别人的赞扬,以超过他人为唯一的快乐和目的。而其他青少年时期应有的课余兴趣、运动、幽默、嬉戏,甚至任性等非智力、非理性因素都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这就是强迫症病发的直接诱因。

强迫症的易患人群之三:性格有缺陷的人

在强迫症患者发病前,患者大多有性格上的缺陷。他们过分拘谨,做事犹豫不决,缺乏果断力及创新精神,往往过分注意细节,力求一丝不苟,追求十全十美。在处理事物时,往往有不安全感、不确实感、不完善感。当处境困难或遇到挫折时,就有可能诱发出强迫症状。

压力让白领容易患强迫症

王小姐今年24岁,是合资企业秘书。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起草完一份合同文案她总要看数十遍,要逐字逐句甚至标点都要念出声。经常躺在床上还觉得文案中写了错别字,好几次甚至半夜回到办公室看文案。

病例分析

紧张焦虑脆弱偏执追求完美

白领人群强迫症的诱因

李永志说,王小姐、牛先生和廖先生都患有轻微的强迫症。从心理学角度,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神经症障碍。患者体验到冲动和观念来自于自我,意识到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又无法摆脱。目前,强迫症发病率约占人口的0.05‰,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对于强迫症的诱因,一般认为精神因素为主要发病原因。王小姐、牛先生和廖先生是都市白领阶层的代表,他们所处的工作环境具有压力大、竞争激烈、淘汰率高的特点。在这种环境下,内心脆弱、急躁、自制能力差或具有偏执性人格或完美主义人格的人很容易产生强迫心理,从而引发强迫症。其中完美主义人格者表现的尤为突出,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他们会制定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目标,过度强迫自己和周围的人去达到这个目标,但总会在现实与目标的差距中挣扎。此外,自幼胆小怕事、对自己缺乏信心,遇事谨慎的人在长期的紧张压抑中会焦虑恐惧,为缓解焦虑恐惧就会产生诸如反复洗涤、反复检查等强迫症行为。

需要指出的是像反复检查门锁这种强迫心理现象在大多数人身上都曾发生过,如果强迫行为只是轻微的或暂时性的,当事人不觉痛苦,也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就不算病态,也不需要治疗。而如果强迫行为每天出现数次,且干扰了正常工作和生活就可能是患了强迫症,需要治疗了。

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强迫症状与脑部病变有关,也有通过颅脑手术而成功治疗顽固性强迫症状的病例。有些脑部器质性病变、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都可有强迫症的表现,因此,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患有强迫症状的都是强迫性神经症。

医生处方

顺其自然适当宣泄转移注意力

强迫心理能自我疏导

李永志说,强迫症(非病态程度)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患者能否勇敢理智地面对它、战胜它,自我心理疗法可以帮助白领人群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造成的强迫心理,预防强迫症的发生。首先,顺其自然法。任何事情顺其自然,做完就不再想不再评价。特别是完美主义人格者,要学会肯定自己,少与他人攀比,要认识到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和事。第二,宣泄疗法。对家人和朋友说出心理创伤和紧张恐惧心理,把内心的痛苦发泄出来。第三,转移注意力。尽可能地把时间安排得紧凑,使自己没有时间去实施诸如反复检查门锁等强迫行为。同时可以选择运动锻炼和户外活动来充实生活,减轻强迫心理的干扰。对于少数强迫症(病态程度)可以用心理治疗也可以用药物治疗,但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

手机幻听症困扰白领导致强迫症

困扰都市白领“我平时把手机放到包里,每天隔不了多一会儿就仿佛听见手机响起,取出手机一看却根本没有任何电话。现在我总想把手机拿在手里,生怕漏掉重要的电话和短信。”在医院的心理门诊,刘小姐这样对心理医生痛苦地说。

而从事新闻工作的顾小姐,由于工作的需要,她每天与手机寸步不离,以便随时接听报社或读者来电。久而久之,她发现自己对手机产生了强烈的“恐慌”。“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总是在快要睡着的时候,突然惊醒,觉得听到自己手机铃声。

我明明记得睡前已经关机的,但还是觉得有铃响,真的听得非常真切。”每天晚上顾小姐总要这样折腾好几次,晚上9点睡下去要到凌晨一两点钟才能睡着。

“实在是不行了,就干脆把手机电池板卸下来,才能安心睡觉。”和顾小姐有相同情况的上班族并不在少数,记者昨日从中日友好医院、中山医院、瑞金医院等心理门诊了解到,类似的情况正困扰着许多年轻的上班族,这样的病人已占心理科门诊的近三成。专家表示,这种“幻听”往往是由于工作压力造成的,偶尔出现并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但如果这样的情况频繁出现就要小心“强迫症”了。

依赖手机引发“幻听”

专家分析,“手机幻听”的心理问题很大部分源于现代白领对高科技产品过分依赖所造成的“强迫症”。“幻听”现象多与职业有关,如销售、咨询、媒体等从业人员频繁使用通讯工具,往往在铃声一响时就得立即投入工作,这些人长期处于“待机”状态,强烈的心理暗示会诱发“幻听”,而在就业高峰时期,不少应届毕业生也会加入手机“幻听一族”。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a室孙利教授认为,“手机幻听”现象尚不能归入“幻听症”的范畴,因为后者在医学上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的前期症状,而目前普遍困扰都市人生活的“手机幻听”现象其实质是一种强迫症的表现,“人们有的时候是在明知道不是自己的手机在响,还是不自觉地拿出手机,这其实是身体里的潜意识给出提醒,告诉你,必须要缓解压力了。”适时释放压力记者从华师大心理咨询室了解到,目前专门因“手机幻听”而前来求助的患者并不多,其他一些心理咨询中心也表示,尽管不少在职年轻人都有“手机幻听”现象,各中心对此类现象的心理诊疗方法也多种多样,但真正前来心理咨询及治疗的案例却几乎是空白。

目前很多人会像拒绝电视、拒绝上网一样选择把手机“丢掉”一段时间。不过,孙利老师指出,“丢掉手机”问题的关键不在手机,而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压力,“这是我们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即通过某些形式消除内心的紧张,因此最重要的是寻找到根本的压力源,然后‘对症下药’,”另外,孙老师也给出一些缓解方法,“可以向你身边的朋友或是咨询师倾诉,也可以参加一些与你工作完全没有关系的活动,比如说现在比较流行的陶吧、十字绣等,最重要的是让身心都安静下来。”

白领阶层为何易患强迫症

现代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高度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和过度的压力导致了具有强迫心理的人越来越多,这也是强迫症发病率不断上升的直接因素。目前,强迫症已经被列入严重影响都市人群生活质量的四大精神障碍之一,近几年,强迫症患者的职业和年龄都出现了明显变化,年轻的白领阶层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过分追求完美的结果。

夸大的责任感、过分自责都易形成强迫症。人在感到责任重大的时候,肯定会倍加慎重和小心,为了把失败率降到最低通常会实施多次的检查确认或者是重复某一动作,这就为强迫症状的出现埋下了祸根。而由于他的自我工作强迫,往往取得了某些成绩或受到外界的赏识,又让他认同并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强迫现象。

脑力劳动者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那些都市白领阶层,他们所处的工作环境具有压力大、竞争激烈、淘汰率高的特点。在这种环境下,内心脆弱、急躁、自制能力差或具有偏执性人格或完美主义人格的人很容易产生强迫心心理,从而诱发强迫症,其中具有完美主义人格的人最容易受到强迫症的侵犯!

强迫症的心理调适

强迫症最主要的特点是存在强迫与反强迫的内心冲突,正是这种冲突造成了人们内心持久而强烈的痛苦,并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其强迫主要表现为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强迫意向、强迫仪式动作等,强迫行为又分为强迫检查、强迫洗涤、强迫计数等。无论出现哪种形式的强迫,都会使人内心非常痛苦。

有人形象地用湖水来描述强迫症:正常人也会有心理波动,就像往湖中丢了一块石头,但一段时间后就能恢复平静。强迫症患者的心态却会不停动荡下去,比如觉得手很脏而不停洗手,难以自控。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强迫,如非要站在别人左边、走路必须踩格子、沙发歪了一定得摆正……英国球星贝克汉姆也披露自己患强迫症:他的衬衫必须按颜色挂好,冰箱里饮料的数目不成对就会扔掉一瓶保证对称。

临床上的强迫症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前者指脑海中反复出现某些想法,比如1加1为啥等于2而不是3,或者反复担心是否说错话,因而耗费大量精力,自己感觉很累。后者指重复出现一些动作,如觉得手脏而反复洗手、生怕门没锁好而反复检查等。

较轻的强迫行为是正常心理现象,如过于整洁,不能容忍书桌不整齐;仔细检查,不允许出现任何失误等。这些习惯可通过注意力转移或外界影响而中断,不伴有焦虑。但严重的强迫症患者会因无法摆脱症状而感到焦虑,或因影响他人而破坏人际关系。

是不是说只要有强迫思维或行为就是强迫症呢?要诊断强迫症,还要判断严重程度。比如总忍不住看手机的人,假如不影响工作和人际交往,没有强烈的痛苦感,就没问题;如果症状费时(每天1小时以上),或引起烦恼,损害社会功能,才构成强迫症。也不是所有构成诊断标准的患者都需要接受治疗,因为不少患者能够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或家人支持走出来。

一旦知道了强迫神经症产生的原因,人们就可以解决内心的痛苦。

一是提升认知能力,矫正错误认知。一位想控制洗手而没有控制住的人,如果认识到每天洗多少遍手与道德、法律、风俗等无关,无所谓每天洗多少遍手是对还是错,自然就没有了控制洗手的理由。由于认知改变了,人们就不会高度紧张了,也就不存在强迫与反强迫的矛盾冲突,内心的痛苦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二是改变人格特征中的追求完美,允许自己在不完美中生存。在离家前反复检查门窗、水电开关而又不允许花费大量时间是追求完美与患得患失的矛盾,要想解决问题,必须放弃完美,想检查就不要怕花费时间,怕花时间就不要去检查。只有这样,内心的矛盾冲突与痛苦才能消失。

三是在认知和个性矫正的前提下,可以“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即,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不给自己设条条框框,不和自己较劲,如想洗手就洗手,想检查就检查。

四是进行专业的精神动力学治疗。

五是对于某些自觉性较差或意志力薄弱而使用心理调整但疗效不显著的人,也可以使用某些药物来帮助解决问题。

如何治疗强迫性思维

消除紧张改善心理 强迫性思维的出现或加重多发生于有精神紧张因素存在或有心理压力,心理矛盾的状态。强迫性思维难以摆脱又加重心理矛盾,导致恶性循环,易出现焦虑情绪或心理上的痛苦。所以在人感受到心理压力加重的时候应特别注意心理卫生,尤其是原来就患有强迫症的人更要加强预防意识,这不仅是个人要注意的问题,家庭和社会,亲人和老师、同事也应予以重视,尤其对那些心理支持,指导和帮助他们作好心理调适,能阻遏或减轻强迫性症状的出现。

淡化恐惧 对自己的强迫性思维的症状适当谈化,顺其自然,不必介意。或忽视它,或淡化它的存在,不要因为强迫性思维的存在而带来心理矛盾,造成焦虑情绪,不要把强迫性思维的存在看成是多么严重的问题。不要怕它,强迫症是只纸老虎,你怕,它就会凶相毕露,你越怕它就越像只真老虎,你不怕它,它也就是一张纸而已,不怕谈化它就很自然地切断它造成的恶性循环。忽视它,它就失去市场,它就失去兴风作浪的本领。

转移注意 转移对强迫症的注意,实际上也是一种谈化,即是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工作、学习和业余兴趣上,尤其是当自己强迫性思维出现时,若能及时去注意别的事情,去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转移自己对强迫性思维的注意,也就能避免心理矛盾和痛苦。

个自我心理调适 大量临床资料提示,强迫症更好发于那些个性心理素质较差的个体。表现为意志不强,意识理智对自己的思维活动缺乏有效的控制,也表现为自己心理调适能力薄弱,不容易避免强迫性思维所带来的心理矛盾,无力摆脱强迫性思维及其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克服强迫症关键仍在自己。要磨炼自己的个性,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和心理调适能力,以期从根本上克服强迫症。

挖根究底 从根本上认识和领悟,力图对强迫症模式加以修正。在过去的经历中,深刻挖掘导致强迫症状的事件或原因,回忆重显当时的情境和体验,并联系现实重新加以认识尽力予以修正,如有可能可请心理大夫予以指导,实施精神分析与认识领悟治疗。以自由联想、释梦、催眠等心理学手段。重视过去的(或幼时的)经历,重新加以对待。 对待强迫性思维和其它神经症一样,治疗要有耐心、恒心,更要有决心。决心越大越能使自己保持意识清晰,越是能使自己保持理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强迫性思维失去其产生的最基本条件——心理挫折、矛盾和意识的混沌状态,即“意静态”,俗称第三心理状态。

心理压力过大有哪些常见表现

头痛:很多白领都患有偏头疼,其主要的根源就是由于压力过大过于紧张所导致,

失眠:过大的压力极有可能会引起失眠问题,并且随着压力的加重失眠也会随之加重。

好忘事:长期压力大会改变大脑神经细胞结构,损害记忆。

电脑狂暴症:在电脑发生故障后,会产生严重的焦躁不安的情绪,并将怒火发泄到电脑上的症状,在白领中大有人在。

抑郁症:由于工作上压力大,生活上压力大,造成失眠,抑郁症等精神类的疾病,抑郁症就是白领男人常常患有的一种精神疾病。

强迫症:过于追求完美、长期机械工作、压力过大令都市人强迫症发病率不断升高

感冒:压力也会导致你的免疫系统下降,外界的一些病毒以及病菌就很容易侵入体内,从而引发呼吸道疾病。

怎么样改善晚睡

年轻白领普遍有晚睡习惯

“白天上班紧张了一天,下班当然得好好放松,看看电影,玩玩游戏啦!”李波对记者说,尽管白天上班会感觉疲累,但一到晚上,好像又充满了活力。他感慨说:“我也想早点休息,但是感觉身体就像被上了定时钟一样,不到凌晨一两点,根本睡不着。”

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发现,桂林大部分年轻白领都有着跟李波类似的经历,似乎晚睡已经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从事文字工作的小陈说:“公司经常要求写各种各样的材料,我只有到了深夜才有灵感。”尽管晚睡会影响到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但仍有不少人乐此不疲。“大不了周末就狂睡补觉嘛!”小陈如此调侃。

习惯性晚睡≠晚睡强迫症

针对这种现象,桂林市嘉鑫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张双玉表示,像李波这类人群,准确地说应该是习惯性晚睡。“晚睡族往往白天工作压力较大,晚上需要寻求各种途径来缓解心理疲惫。如果他们并没有为晚睡而感到痛苦或引发其他不安情绪,那晚睡强迫症的说法就不成立,睡眠强迫症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范畴里面并不是一个严谨的专业用语。张双玉说,心理学定义的强迫症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强迫行为或者强迫观念, 二是强迫行为或者强迫观念本人知道(即“我不该这么做,但还是要这么做,无法自控”),并为此产生非常焦虑和痛苦的负面情绪,如果第二个条件不成立的话,那只能证明此人有轻微的强迫行为。张双玉说:“事实上,平常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强迫行为,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张双玉建议,有晚睡习惯的人不必过于紧张,但要注意自我检查和调节,不要影响休息和身体健康。要循序渐进改变晚睡习惯,形成健康规律的作息。因职业需要被迫形成晚睡习惯的人,如文字工作者等,应该放松心情,合理安排时间,尝试改变“深夜才有灵感”的思维定势,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也可以逐渐改变深夜工作的习惯。

相关推荐

强迫症会遗传吗

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的一类神经症,其基本症状可以有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行为。过去大多数人认为本病源于精神因素和人格缺陷,近些年来发现遗传因素比较明显。强迫症的病因中包括有遗传因素。强迫症的遗传是指患者近亲中的同病患率高于一般居民。如患者父母中本症的患病率为5~7%。双生子调查结果也支持强迫症与遗传有关。 家系调查发现,患者的父母中有约5%~7%的人患有强迫症,远远较普通人群高。另外由于人格特征主要受遗传的影响,而人格特征又在强迫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故也提示强迫症与遗传有关。在临床上也观察到,

强迫症会遗传吗

一部分人很担心:如果在直系亲属中,有人患精神性强迫症,自己会不会受到遗传影响,医学上已经证实,精神性强迫症不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还存在生理方面的因素。那遗传在其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如果亲属中有人患有精神性强迫症,自己又该如何预防,强迫症会遗传吗? 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的一类神经症,其基本症状可以有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行为。过去大多数人认为本病源于精神因素和人格缺陷,近些年来发现遗传因素比较明显。强迫症的病因中包括有遗传因素。强迫症的遗传是指患者近亲中的同病患率高于一般居民。如患者父母中本症的

夹腿综合症调适方法

1.丰富孩子的生活,引导孩子多参加各类有趣的活动。丰富有趣的生活会在无意间冲淡重复夹腿动作的欲望。 2.孩子的生活要有规律。作息时间安排紧凑,睡前醒后不让孩子入一个人在被子里呆过长的时间。 3.睡前引导孩子心理放松。和孩子一起听听音乐,或在音乐中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入睡。 4.一般情况下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最好给予忽视。在前面几种措施的配合下,忽视的结果常常是孩子不知不觉中告别了那种习惯的动作行为。 5.只有在问题比较严重时,才有必要以孩子适宜接受的语言,和孩子谈谈这种行为对生殖器及其身

强迫症的症状有哪些

1、强迫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患有此病的强迫症患者总是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扰,患者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通常患者自知力完好。这是较为常见的强迫症的症状。 2、强迫症的症状主要是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两个方面。强迫症患者的观念即某种联想,观念,回忆或疑虑等顽固地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3、强迫症的症状可能只是患者出现一些想要强迫自己做某些事情的冲动。例如有的强迫症患者自己知道自己锁了门,但是却还是想去确认一下。如果这个念头强迫症患者不当一回事,让它一闪而过就没事了,但是有的患者却因为这个念头一整天都

心理疾病怎么控制呢

抑郁症 抑郁症的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焦虑、忧郁等症状,治疗抑郁症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1.不要自责 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很简单,当知道自己患有抑郁症时,不要责怪自己,积极配合治疗,尽量放松自己心情,不要整天沉浸在自己消极的思想里。 2.参加活动 多参加户外活动,多和朋友交流,和家人倾诉,不要整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尽量进行一些家务劳动,或欣赏音乐,令自己身心得到放松,这样可有效帮助治疗抑郁症。 3.良好的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定时定量进餐,戒烟戒酒,要按时起床,多做一些可以令自己心情舒畅的事情,多锻炼身体。

强迫症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强迫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强迫症患病率大约为1%,1982年我国曾经做过一次12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强迫症的患病率为0.3‰。实际上,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实际的患病率。结合临床实践,估计国内的强迫症大约有500-1000万,患病率约为5‰~10‰。80%的强迫症在25岁以前发病,男性比女性多。 在谈强迫症之前,先谈一下强迫现象:几乎所有的人可能都经历过强迫现象:比如有时会有一首歌老在脑海里响起,或者出门后总在担心屋门

日常生活中哪些因素容易导致强迫症发病

1、遗传因素可会导致强迫症,有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的父母也患有强迫症的几率大约在5%~7%之间,相比普通人群几率高很多。通过研究可发现,强迫症产生的原因与遗传有关。另外父母的人格特征也可能遗传给孩子,而人格特征又在强迫症的发病中有一定作用,也能表明强迫症产生与遗传有关。 2、性格特征因素导致强迫症,追求完美、过度认真的人易患强迫症,1/3强迫症患者在发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型人格,而往往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强迫性人格特点。强迫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些特征多表现为做事刻板、主意细节、拘谨、犹豫、节俭、

强迫症病因有哪几种

强迫症的发病和年龄和性格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很多患有强迫症的人都是一些年轻人,青春期强迫症就是强迫症所有类型当中最常见的一种强迫症类型。强迫症病因和患者的自身性格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但是强迫症的发作还有其他原因,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强迫症病因。 强迫症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社会心理因素属于强迫症病因:诸如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责任加重,处境困难,担心意外,家庭不和或由于丧失亲人,受到突然的惊吓等等。有些正常人偶尔也有强迫观念但不持续,但可在社会因素影响下被强化而持续存在,从而形成强迫症。 二、性格特征

强迫症神经病注意什么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强迫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强迫症患病率大约为1%,1982年我国曾经做过一次12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强迫症的患病率为0.3‰。实际上,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实际的患病率。结合临床实践,估计国内的强迫症大约有500-1000万,患病率约为5‰~10‰。80%的强迫症在25岁以前发病,男性比女性多。 强迫症在临床工作中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从精神疾病的分类中看,强迫症是神经症的一种,属于轻的精神疾病,

强迫症的分类

其实强迫症不是简单的强迫症状,将他分为“原发性强迫症”和“继发性强迫症”及“原继发强迫症”三大类。 所谓原发性强迫症:其实是次原发,因为观念下面潜藏的仍然是恐惧,是恐惧引发了观念。比如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对立观念,强迫性意念等。 继发性强迫症:可以归为内隐的强迫行为之列,其目的也是为了解除原发的恐惧,比如强迫分析、回忆、怀疑、确认,以及其他在头脑中进行的仪式化、程序化的思维过程。强迫行为和动作的意义在于解除原发的恐惧,如果不实施强迫行为,就会产生焦虑,这就是所谓的心瘾。 原继发强迫症:就是原发性和继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