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秋冬季高血压患者谨防脑卒中

​秋冬季高血压患者谨防脑卒中

秋冬季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脑卒中包括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脑血栓),其发病原因都与血压的骤然波动有关。因此,时值秋季,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规范服药,防患于未然。

大量调查表明,气温下降时,人的血压往往会升高。究其原因,是因为:

①机体为了保持体温恒定,减少散热,毛细血管会收缩,这会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②气温低,出汗少,使血容量增加;

③秋冷之后,食欲增强,人们往往进食过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这些食物会同时增加水分的摄入及保留,致血容量增加;

④天气寒冷,散热快,为了保持体温,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如果再有紧张、焦虚、急躁等应激情绪的存在,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秋冬之季,有高血压病史者,保持血压平稳,防止波动至关重要。

有关专家指出,保持血压平稳的关键是规范服药,避免情绪大起大落。有的病人根据一两次自测的血压结果,便自己随便调药,这是不妥当的。要知道,由于测血压时间与服药时间关系密切,一两次结果并不能真正反映血压状况。所以,高血压病人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压药物的调整。

目前,天气逐渐变冷,建议有高血压病的人,一定要按时复诊。伴有糖尿病的人,应注意控制血糖,保持低糖、低钠饮食。注意防寒保暖,尽量避免紧张、焦虑、急躁等应激情绪,以防脑卒中的发生。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心肌梗塞的病人应注意什么?

一、关注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

在我国,每13秒钟就有一个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掉;每22秒钟就有一位同胞因心脑血管疾病致残。死亡人数和死亡率继续呈上升趋势,死亡多发生在创造力最高、对社会和家庭贡献最大的年龄组,它的危害无年龄、身份、地域之分。心脏病是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其死亡率仍远远高于癌症。20%~30%的冠心病患者并无心绞痛,而以猝死为第一症状。目前,心脏病是全球女性第一杀手,超过三分之一妇女因心脏疾病或中风而去世。其死亡率仍远远高于癌症。

二、预防心血管病 攸关性命的极其重要事情

1、高血压 可能随时引爆脑卒中

只要是高血压患者,就存在可能发生脑卒中的危险。血压在夏季会自然降低,不少高血压病人因而忽视治疗,自测、服药都暂停,结果每当到秋冬季节气温一下降,高血压立即发作,严重的还会“引爆”脑卒中。平时必须积极主动预防。

每天早上醒来后,是一天中血压最高的时段;而每天傍晚五六点,也是一天中血压偏高的两个小高潮。在这两个时段中,高血压病人都需要格外当心。

脑中风患者可常吃6道菜

1、海带松

食疗用料:浸发海带250克,香油、白糖、精盐各适量。

食疗制法:海带洗净,煮透,沥干后切丝。锅中放油,烧至七成热,加入海带丝,煸炒至海带松脆捞出,加白糖、精盐拌匀。时时服食。

食疗功效:可预防和辅助治疗冠心病和脑中风等,但消瘦者不宜多食。

2、雪羹汤

食疗用料:荸荠30克,海蜇头30克。

食疗制法:荸荠洗净,去皮,切片。海蜇洗净,切碎。锅中加水,放荸荠和海蜇后烧开,续煮10分钟。温服,每日1次,连服2周~3周,或时时服食。

食疗功效:特别适合阴虚阳亢、痰热内盛伴眩晕、大便燥结的高血压患者预防脑卒中,但便溏、肢冷者不宜多服。

3、淡菜旱芹汤

食疗用料:淡菜10克,旱芹50克。

食疗制法:同煎汤。适当调味服食,每日1次,连服2~3周,或时时服食。

食疗功效:适合腰酸、眩晕、口渴、面赤,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高血压患者,但肢冷者不宜多食。

4、田七丹参汤

食疗用料:田七切片10克,研末3克。丹参10克,可加少量花旗参或高丽参,高血压或失眠者不须加。

食疗制法:加入瘦肉或鸡肉煲汤,每周2次~3次。

食疗功效:预防脑卒中。

5、山楂粥

食疗用料:山楂30克,粳米50克。

食疗制法:山楂煎汤取汁,与粳米煮粥,调味服食。每日1次,时时服食。

食疗功效:可预防脑卒中,尤适于眩晕、易怒以及心烦肝阳亢盛、口苦咽干、气滞血瘀等证型高脂血症患者,但胃酸过多者不宜多食。

6、玉米糊

食疗用料:玉米100克。

食疗制法:玉米洗净,晒干,研成细粉,置锅中,加水煮沸后煨成糊状,调味服食。每日1次,连吃数月或时时服食。

食疗功效:有预防脑卒中作用,尤适于口渴,舌苔黄腻属湿热内盛及腰酸、乏力属脾肾亏虚等证型的高脂血症、脂肪肝、血管硬化症等患者。

高血压患者多吃清蒸鱼

据了解,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一直存在从南到北逐渐增高的现象,这与北方人吃盐较多有关。治疗高血压除了药物外,限制食盐是行之有效的措施,高血压患者每日食盐用量应为2~3克,即不超过1平茶匙。

高血压患者应该适当多吃些鱼类和豆制品,因为鱼类蛋白、大豆蛋白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而且具有预防脑卒中发生的作用。鱼类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脂和改善凝血机制的作用,可减少血栓形成,清蒸鱼是最好的食谱。

健康帖士:甜菊可治高血压 高血压的茶疗与菜疗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方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 高血压病患者怎样体育锻炼

与此同时,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丰富的维生素对于维护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有好处。另外,喝点淡茶有利尿和降压作用,但高血压患者不宜喝浓茶,以免过于兴奋,影响正常休息。

冬季血压高患者的多事之秋

冬季,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个“坎儿”。研究表明,冬季人体的平均收缩压比夏季高12毫米汞柱,平均舒张压比夏季高6毫米汞柱,且气温每下降1℃,收缩压上升1.3毫米汞柱,舒张压上升0.6毫米汞柱。同时,冬季的血压波动也明显大于夏季。

血压波动性增大带来的最主要的危险就是并发症发病增多,尤其是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和急性左心衰等,会明显增多。每年冬季刮风降温时,各医院急诊室卒中患者人满为患,心肌梗死患者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在北方地区尤为明显。

在这种气候寒冷的隆冬季节,如果患者又处于疲劳、紧张、激动的状态,就会使血压更高,增加不良后果的发生风险。据报道,刚刚去世的歼-15总负责人罗阳便是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在冬季来临时,高血压患者要特别注意加强保健。

一要增加血压自测

在冬季,高血压患者应增加血压自测,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和药物种类。

二要注意防寒保暖

经常收听天气预报,密切关注气候变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预防感冒。鞋袜要保暖透气、吸湿性好,鞋底要防滑,脚暖则一身皆暖和舒畅。在寒潮过境的大风雨雪天尽量不要出门,以避免寒冷刺激。若必须出门办事,应采取可行的保护措施,戴好帽子、围巾、手套、口罩等。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和合适的温度、湿度,不管是采用暖气还是空调,均以室温18~26℃、湿度55%为宜。

三要注意健康饮食

多吃鱼类,少吃或不吃红肉。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而鱼类食物,特别是深海鱼类,则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是一种与动脉粥样硬化直接相关的脂肪成分,进食大量饱和脂肪酸后,会增加人体内胆固醇的合成,而不饱和脂肪酸则具有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的作用。降低食物中的总脂肪,减少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不仅有利于控制血脂水平,对血压也有明显的益处。因此,我们提倡高血压患者冬季多吃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鱼类,少食或不食红肉。像爱斯基摩人,虽也多经严酷的冬季洗礼,但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发生少,其多食海鱼的饮食习惯就功不可没。

慎饮咖啡。研究表明,初次喝咖啡可使血压上升11/5毫米汞柱,并持续3小时左右,还会使精神兴奋;经常喝咖啡的人虽然表现为精神兴奋,但血压不升高。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是否喝咖啡需因人而异。如果平时有常喝咖啡习惯,冬天仍然可以喝点咖啡来驱寒、提神,但最好避免喝很浓的咖啡,且不要加咖啡伴侣,因咖啡伴侣有升高血糖的风险。

每天喝适量白开水或淡茶水。茶叶中的茶多酚能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尼克酸可维持血管的正常通透性,有保护血管的作用,茶碱有扩张血管及利尿的作用,因此,饮茶有轻度的降压作用。但要注意的是,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对心血管均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因而高血压患者喝茶不宜浓。冬天可饮淡红茶。

要提醒高血压患者的是,即使不口渴也要坚持每天饮适量白开水或淡茶水,因为合理补充水分有利于稀释、清洁血液,保证血流通畅,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四要坚持适度运动

合理运动有利于血压控制和减少并发症。在冬季,高血压患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血压高低来掌握运动量,以自我感到舒适为度。

散步是最简便易行的运动,各类高血压患者均可采用。有研究表明,较长时间的步行后,舒张压可明显下降,症状也会随之改善。散步的时间一般为15~50分钟,每天一到两次,速度可依各人的身体状况而定,地点最好选择户外空气新鲜的地方。

慢跑和长跑的运动量比散步大,适用于血压已经得到控制的患者。高血压患者慢跑时的最高心率每分钟可达120~136次,长期坚持锻炼,可使血压平稳下降,脉搏平稳,消化功能增强,症状减轻。跑步的时间可逐渐增长,以15~30分钟为宜。速度要慢,不要快跑。若患有冠心病,则不宜长跑,以免发生意外。

喜欢球类运动的患者尽量选择“小球”,如乒乓球、羽毛球、台球、保龄球、高尔夫等,时间不要过长,运动量也不要过大。

太极拳对防治高血压有显著作用,有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动作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需要提醒的是,有晨练习惯的高血压患者,冬天的早晨出门锻炼要等到太阳升起来后,而且运动量要比夏天小。

五要提防情绪波动和过度疲劳

极度愤怒或紧张都可诱发心肌梗塞和脑卒中,因此,高血压病患者要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忧郁、悲伤、恐惧和受惊。还要谨防过度疲劳,因为疲劳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六要坚持药物治疗

冬季是脑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坚持有效降压的同时也要预防因服药不当而诱发脑中风。具体地说,高血压患者用药须做到“三要”“三不要”。一要遵医嘱,坚持规律用药;二要用药达标,将血压维持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三要关注和熟知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生便及时咨询医生。“三不要”是指如果采用的降压药物控制住了血压,不要随意更换;不要盲目相信“根治、偏方”等蛊惑性言词;不要因血压降下来了,就突然停药,以免出现血压反跳而发生高血压危象。

秋冬脑卒中高发

秋冬季如何防脑卒中

30-40岁患者不在少数

康复医学会脑卒中防治与康复分会会长、神经内科副主任洪华教授介绍,脑卒中又称为“脑血管意外”,中医称为“脑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约有700万脑卒中患者,每年有将近两百万的新发病例。“脑卒中发病率递增的原因跟整个社会的发展是相关的”,洪华表示,脑卒中发病人群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者为主,但由于吸烟饮酒、高盐高糖,暴饮暴食、肥胖、生活不规律、加班熬夜等不健康生活方式,脑卒中的患者日趋年轻化,30-40岁的患者不在少数。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人们常说的“三高”,即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都是导致脑卒中最大的危险因素。同时,洪华表示,曾有脑卒中病史的、缺乏运动、吸烟、肥胖或超重、房颤等都是常见的危险因素。这八大因素中有三个以上的,我们都把他定为发生脑卒中的高危人群。

另外,气候本身也是一个诱因。可以明显看到,冬天发生脑卒中的病人比较多,而且北方的发生几率明显也比南方高很多。

许多病人患脑卒中后,会留下偏瘫、失语、麻木及手脚运动不灵活、反应迟钝、痴呆等后遗症。这不仅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身心痛苦,同时也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和压力。

深秋高血压患者要警惕脑卒中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导火索”

中风对大家来说不陌生,就是脑中风,临床叫脑卒中,临床表现为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塞、智力障碍等。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脑卒中存在着明显的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现象,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无论是哪一类脑卒中,高血压都扮演着“导火索”的角色。长期高血压的患者,脑部动脉硬化程度较高。做个形象的比喻,由于高血压患者血管像旧轮胎一样弹性变差、越来越薄,甚至个别地方产生“鼓包”(即微小的动脉瘤),一旦血压骤然升高,血管壁就破了,容易导致血管管壁破裂,形成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可使脑血管硬化的发展加速、加重,血管硬化造成的血管狭窄和硬化的血管壁上形成的斑块破裂引起的血栓则会造成血管的堵塞,从而引发缺血性卒中。

治疗高血压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舒张压每降低5 mmHg,脑卒中再发的风险会降低15%。老年人单独控制收缩压,可以将脑卒中发生率减少1/3。鉴于高血压在脑卒中发生中所处的地位如此重要,欧美国家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高血压综合防治。到上个世纪80~90年代,脑卒中的发生率就大大降低了,其中美国脑卒中死亡率下降了60%,男性发病率下降了30%,女性下降了18%。因此,首次脑卒中后的患者,不论既往有无高血压病史,均需密切监测血压水平。应积极控制高血压,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最好能将血压降至140/80 mmHg以下。

导致高血压前期的因素也是导致脑卒中的致病因素。如肥胖、活动少、高盐饮食、血脂异常等。所以,处于高血压前期的人积极减轻体重、多运动、减少钠的摄入量,降低血压水平。要想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基础,如暴饮暴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关键是要控制高血压。为此,高血压患者必须根据医生的嘱咐,坚持正确服药,以免发生脑卒中以及其他各种并发症。

尽早发现脑卒中前兆

有如下症状者,可能是脑卒中的前兆:突然舌头僵硬,语言发生障碍;突然发生面瘫,或者上下肢麻木无力,尤其是单侧出现类似情况;突然出现眩晕、耳鸣、呕吐,走路不稳等,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吸烟等高危因素者,一旦发现上述症状不能掉以轻心,应静卧在床,解开衣领,保持呼吸畅通;若发生呕吐现象,应采用侧卧姿势,以免呕吐物回流堵住气管而发生窒息情况。与此同时,应紧急拨打120急救电话,因为救治得越早对患者越有利,如果错过脑卒中救治黄金时间,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季节和气候会影响血压

血压的升高是遗传基因与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外界环境会导致人体发生一系列的神经体液方面的适应性调节。季节会影响血压的变动,老年人更是如此。

夏季血压会轻度降低,冬季血压明显升高,一般冬季血压要比夏季高1.6/0.8千帕(12.0/6.0毫米汞柱)。这主要是由于气温的影响,夏季皮肤血管扩张,冬季皮肤血管收缩,有证据表明气温每降低1℃,收缩压升高0.17千帕(1.3毫米汞醉柱),舒张压升高0.08千帕(0.6毫米汞柱)。

冬天温度下降,人体内的肾上腺素水平上升,体表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的散发,同时肾上腺素又能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这样就会导致血压的升高。夏天外界环境炎热,体表血管舒张,阻力下降,血流增加,同时也由于夏天出汗、血容量下降等原因使得血压发生下降。因此,有些高血压患者常会因寒冷刺激导致血压急剧上升而发生脑卒中。

高血压病人要如何度过冬天

秋季基本就开始降温,冬天温度更是下降的厉害,本是万物蛰伏之时,却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多事之秋,因为冬季比夏季更难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尤其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猝死高峰的月份。所以,隆冬季节即将来临,提醒高血压病人,一定要警惕病魔偷袭。

冬季血压难控制:高血压患者和心血管医生都有这种感觉,每当严寒来临,降压药好像都变成假的了,原来一片药物血压调整的很好,现在两片也控制不住了,原来只是感觉和经验,没有证据,而近年美国心脏学会的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让我们彻底了解了冬季高血压患者到底发生了什么。研究对44万多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为期5年的跟踪调查,患者遍布全美15个城市,北至寒冷的阿拉斯加,南至温暖的波多黎各。研究人员发现,无论地域、种族与性别,冬季血压控制正常者要比夏季低8%。

热胀冷缩、血管收缩:高血压是一种与气象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基于遗传因素的影响,患者交感神经的反应性比正常人明显升高,具体表现为:平时易紧张、激动,对环境改变不易适应。冬季到来,寒冷刺激会使患者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导致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此外,就血管本身来说,也遵从“热胀冷缩”的原理,夏季炎热血管扩张,冬季寒冷血管收缩。另外,由于冬季人们体重增加、饮食习惯改变和运动过少也可能引起血压增高,同时,冬季饮食中可能摄入更多的盐,也是促使血压升高的原因之一。

心肌梗死、脑卒中集中高发: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血压波动性增大,其主要危险是导致急性并发病,尤其是脑出血、脑梗塞及心肌梗死等增多。打个比方,就像橡皮水管,到了天冷的时候,橡胶就会变脆,如果水压增大,就容易裂开,我们的血管也是如此。每年冬季,尤其是气温骤降时,各医院急诊室里卒中病人便人满为患,心肌梗死病人也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在我们北方地区更明显。尤其是中老年人,血管本身的弹性本身比青年人要差,因此出现脑出血、心肌梗死等意外事件的几率就更高。

脑中风如何预防

1、首先要预防高血压。患有高血压病的人脑卒中发病机会可高于正常人的6倍,如合并糖尿病,危险性升高至8倍。还有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瘤等均与脑卒中密切相关,有这类危险因素的人,应注意控制血压在一个稳定、安全的范围内。同时可考虑用手术 或非手术方法治疗血管病变。

2、心脏疾病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原因。许多原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病人会突然中风。所以要积极治疗心脏的疾病,并请教医生是否可用一些抗凝治疗。如阿斯匹林等,部分研究表明,这样可以降低卒中的危险性。

3、此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酒、戒烟、减肥,养成从容的性格,适量运动,低脂饮食,这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相关推荐

如何避免患上脑卒中

心脏疾病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会导致供血不足或血栓形成,许多原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病人会突然中风,也与此有关。 脑血管意外(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是三大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最重要的是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所以,脑卒中病重在预防。一般认为,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及残废率均显著上升,因此,这部分人应该注意自己有否下列危险因素,如果这些因素相加,脑卒中机会更高。 首先要预防高血压。患有高血压病的人脑卒中发病机会可高于

高血压远期内有多大的风险

现今,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心肌梗死是导致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在引起上述疾患的致病因素中,高血压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为此,许多高血压患者都想知道自身病情的程度,近远期之内有多大的“风险”,以便及时采取正确、合理的防治措施。 专家分析,高血压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主要依据是:高血压分级、合并致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心血管和肾脏病变情况,以及治疗满意度。 高血压患者对病情评估的具体操作如下: 1.血压分极标准:1级(轻度高血压),血压在140~159毫米汞柱/90~99毫米汞柱之间;2级(中度高血压),血

如何避免患上缺血性脑卒中

一旦出现无痛、短暂、突如其来的面部及上下肢麻木无力、不能说话或不能理解言语、单眼视力丧失、突然失去平衡等情况,均为卒中的早期症状,应和严重胸痛以及突然严重头痛一样,按医学急症处理。患者或家属要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检查治疗。一般来说,发病后3小时为抢救黄金时间,治疗效果较好。 据介绍,吸烟、酗酒、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应被列为卒中的易发人群;高龄、男性、黄种族、黑种族、寒冷环境、有遗传家族史者,卒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也应视为易发人群。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戒烟限酒是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方法

老年人患高血压有什么危害

1、与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冠心病、一过性脑缺血、脑梗塞、肾动脉狭窄、周围血管病。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高于成年人(20.4%)。收缩压升高10~12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升高5~6毫米汞柱,脑卒中的危险就增加35%~40%,冠心病增加20%~25%。 2、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 老年人动脉硬化及其扩张能力降低,往往产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而舒张压不变或下降,由此导致脉压增大,这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特征。脉压增大意味着大动脉弹性降低,是反映动脉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比收缩压或舒张压更能

冬交替高血压老人应当心脑出血

人体健康与外界气候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气温越低,脑出血发病率就越高。冬季节气温低,并且温度变化较大,寒冷能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致使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从而引起小动脉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容易使脑的中小动脉血管破裂出血。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内压力长期较大,血管壁弹性逐渐减弱、变硬、变脆,寒冷刺激更容易使原本脆弱的脑血管破裂,而引起脑出血。所以,在冬季节,特别是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要提高警惕,谨防脑出血的发生。 对于脑出血患者,多数有高血压病史,中老年人多见,在早晚温差大的冬之交,或血

老年人高血压的危害大

致残致死率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致死致残率明显高于成年人。老年患者病死率为13%,而成年6。9%。从死因来看,西方国家是心衰占首位,脑卒中次之。我国则以脑卒中最多,其次是心衰和肾衰。我国每年脑卒中有75%以上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老年人动脉硬化及其扩张能力降低,往往产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而舒张压不变或下降,由此导致脉压增大,这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特征。脉压增大意味着大动脉弹性降低,是反映动脉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比收缩压或舒张压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关于卒中的三个六,一定要知道! 6项原则保平安

寒冷的季节,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难免有些贪暖,此时应时时警惕脑卒中可能正在背后虎视眈眈。要阻止悲剧的发生,应重点防控好危险因素,尤其是遵守以下六项基本原则。 1.控制好三高指标。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要尽量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或过度疲劳,应坚持按时服药、定期门诊检查,以达到控制好指标的目的。 2.适度锻炼。运动能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不要因为天气寒冷就停止运动。上了年纪的人更要注意,锻炼时要注意保暖,做到劳逸结合,以散步、打太极拳等项

高血压能吃腊鱼吗

腊鱼是一些地区比较喜欢制作的食物,因为腊鱼的味道是很香的,而且腊鱼有助于食物的保存,所以对于腊鱼这种东西,高血压患者应该要知道是否适合你们的食用,才不会影响到你们的身体健康。 吃一些是没有问题,但是腊肉尽可能少吃。因为腊肉类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是造成高血压的原因之一。血压在夏季会自然降低,不少高血压病人因而忽视治疗,自测、服药都暂停,结果每当到冬季节气温一下降,高血压立即发作,严重的还会“引爆”脑卒中。平时必须积极主动预防。 为保持新鲜的口感,腊肉在加工和腌制的过程中都放入了大量的盐。高血压患者要限制

高脂血应该注意什么 注意换季

冬季的防寒保暖尤为工作重要,骤然寒冷的天气会造成病情的加剧,冬季节要小心天气变化。在夏季,炎热更是对患者不利,这时更应注意避暑降温。急剧的气温变化,不仅容易加重高脂血症并发的高血压,严重者还容易危及生命,诱发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预防方法是什么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一般都是出现中老年人身上,也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这种疾病最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预防,而且现在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大家应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疾病出现在自己的身上,那么缺血性脑卒中预防方法是什么呢? 高血压。患有高血压病的人脑卒中发病机会可高于正常人的6倍,如合并糖尿病,危险性升高至8倍。还有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瘤等均与脑卒中密切相关,有这类危险因素的人,应注意控制血压在一个稳定、安全的范围内。同时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考虑用手术或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