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癌临发病原因
胆总管癌临发病原因
胆管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已发现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胆道慢性炎症、感染因素 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是胆管癌发生的基础,因为临床上发现与胆管癌有联系的疾病均可导致胆管慢性炎症。胆汁中某些物质(如胆汁酸的代谢产物)长期对胆道黏膜的刺激,导致上皮不典型增生。
2.胆管、胆囊结石 20%~57%的胆管癌患者伴有胆结石,因而认为结石的慢性刺激可能是致癌因素。
3.溃疡性结肠炎有报道,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胆管癌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10倍。伴溃疡性结肠炎的胆管癌患者发病年龄较一般者早20~30年,平均为40~45岁,常有长期的结肠炎病史,病人门静脉系统的慢性菌血症可能是诱发胆管癌和PSC的原因,病变多波及全结肠,溃疡性结肠炎致胆道癌可能与慢性门静脉菌血症有关。
4.胆管囊性畸形(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先天性胆管囊肿容易癌变已成为共识,先天性胆管囊肿病人胆管癌的发病率高达2.5%~28%,胆管囊性畸形者发生癌变较正常人早20~30年。尽管75%的胆管囊性畸形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出现症状,但就胆管癌的发生来说,有3/4的患者是成年期出现胆管囊性畸形症状者。关于胆管囊性畸形导致胆管癌变的机制,有人认为胰管汇入胆管的开口异常高时,会使胰液反流入胆管引起胆管上皮恶变。其他可能导致恶变的因素有胆汁淤滞、结石形成和囊腔内慢性炎症等。
5.肝吸虫(中华分支睾吸虫)感染 华支睾吸虫感染也被认为与胆管癌的发生有一定联系,虽然华支睾吸虫多寄生于肝内胆管,但也可寄生在肝外胆管,虫体本身及代谢产物对胆管黏膜上皮长期刺激,引起胆管黏膜增生,产生瘤样改变、癌变。
6.胆道手术史 胆管癌可发生在手术多年之后,可发生在不含结石的胆管,主要是慢性胆道感染导致上皮间变,常是在胆道内引流术后。
7.放射性二氧化钍 与钍有接触史的患者中,胆管癌的发病年龄较无钍接触史者早10年,其平均潜伏期为35年(接触钍后),且较多发生在肝内胆管树的末梢。
8.硬化性胆管炎恶变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病人患胆管癌的机会也高于一般人群,PSC亦与溃疡性结肠炎有关。
9.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国内部分胆管癌病人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二者之间是否有联系尚待进一步阐明。
10.K-ras基因突变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胆管癌K-ras基因12密码子突变率达77.4%,说明K-ras基因突变在胆管癌的发生中可能起比较重要的作用。
此外,可能与胰液反流、胆汁淤滞、结石形成、胆管良性肿瘤恶变、肝脏干细胞的肿瘤样分化有关。均可造成对胆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刺激,进而诱发胆管癌。
胆结石也可以引起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由胆结石引起者占1%~10%,胆石病患者约0.2%~1.5%并发此症;发病年龄13~88岁,多见于50~75岁;女性多发,男女比例为1:1.1~12。上述表现与胆石病的发病情况相吻合。
胆石落入肠道有两条途径:经胆肠内瘘和胆总管下端括约肌松弛开口,前者包括胆囊十二指肠瘘、胆总管十二指肠瘘、胆囊结肠瘘和胆囊胃瘘等,其中胆囊十二指肠内瘘是胆结石进入肠道的最主要途径。胆石是否能经胆总管下端括约肌松弛开口排出而梗阻肠道尚未明了,有人认为所谓的经乳头通道实际上是经其附近的内瘘。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十二指肠镜检和造影中发现胆总管十二指肠乳头旁瘘的发生率为0.5%~5.6%,占胆总管结石的14%左右。显然,各种类型的胆肠内瘘是造成胆石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内镜胆总管下端括约肌切开术和胆肠内引流术后胆道排石亦可引起肠梗阻。
落入肠道的胆石可随粪便排出或经口吐出,部分则由于其本身的体积和肠管的痉挛、狭窄、炎症、动力障碍、新生物以及肠内容物粘附导致结石增大等因素而嵌顿于肠道某部。一般认为,结石直径大于2.5cm时可阻塞肠道,但也有报道小于1.5cm者;梗阻于肠道的最大结石直径达10cm;肠内结石的数量可为单个或多个,后者占10%~40%,2~12枚不等。胆石可嵌顿于肠道的任何水平面上,但常常发生于窄小、蠕动力弱和有病变的部位,据统计依次为末段回肠54%~74%,空肠14%~27%,十二指肠1%~10%,乙状结肠1.1%~10%。
你知道胆管结石的形成原理是什么吗
胆管结石究竟什么时候形成的?
胆管结石分为原发性胆管结石和继发性胆管结石,原发性胆管结石系指在胆管内形成的结石,主要为胆色素结石或混合性结石。继发性胆管结石为胆囊结石排至胆总管者,主要为胆固醇结石。
胆管结石究竟什么时候形成的?
根据结石所在部位分为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多位于胆总管下端;肝内胆管结石可广泛分布于两叶肝内胆管,或局限于某叶胆管,其中以左外叶和右后叶多见。
肝内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发病原因与胆道的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及胆汁滞留有关感染导致结石形成的。首要因素感染的原因常见的是胆道寄生虫感染和复发性胆 管炎。在梗阻的远端胆管内压力升高胆管扩张胆流缓慢有利于结石的形成。此外,胆汁中的粘蛋白酸性粘多糖免疫球蛋白等大分子物质炎性渗出物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寄 生虫胆汁中的金属离子等均参与结石的形成。
肝外胆管结石:病理变化主要有:①胆管梗阻②继发感染发生后。③梗阻并感染引成肝细胞损害,甚至可发生肝细胞坏死及形成胆原性肝脓肿④胆石嵌顿于胆总管壶腹部时可引起胰腺的急性和(或)慢性炎症,称胆源性胰腺炎
胆管癌的早期治疗
①肝门部胆管、胆总管及胆囊切除、胆肠吻合。适用于未侵及肝实质之肝总管癌。
②肝方叶或加部分右前叶切除及肝门部胆管、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吻合。适用于肝总管癌或汇合部胆管癌。
③肝方叶或左半肝切除及肝门部胆管,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吻合。适用于左肝管及肝总管癌。
④肝方叶或右半肝切除及肝门部胆管、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吻合。适用于右肝管及肝总管癌。
⑤中、下部胆管癌少见,目前手术方式多为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早期胆管癌的治疗手术要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加以选择。术前、术中、术后是否辅以放化疗,要根据手术切除情况而定,若原位癌、较早期胆管癌手术即能彻底切除癌肿的,无需放化疗,适当辅以中医治疗,以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即可。
黄疸型肝炎原因有哪些
一、溶血性黄疸,凡能引起红细胞大量破坏而产生溶血的疾病,都能引起溶血性黄疸。如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及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蚕豆病)、异型输血后溶血、新生儿溶血、恶性疟疾、伯氨奎林等药物、蛇毒、毒蕈中毒、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都可引起黄疸型肝炎。
二、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系指胆红素的代谢有先天性的缺陷,发病多见于婴、幼儿和青年,常有家族史。如在婴幼儿时期未死亡而能存活下来者,其黄疸可反复出现,常在感冒或运动、感染、疲劳后诱发,但患者一般健康状况良好。这类黄疸临床上较少见,有时易误诊为肝胆疾病。
三、肝细胞性黄疸,各种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各型肝硬化、原发与继发性肝癌、败血症及钩端螺旋体病等,都可因肝细胞发生弥漫损害而引起黄疸。
四、阻塞性黄疸,引起肝外胆管阻塞的常见疾病,有胆总管结石、狭窄、炎性水肿、蛔虫、肿瘤及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引起胆管外压迫而导致胆总管阻塞的常见疾病或原因,有胰头癌、胰头增大的慢性胰腺炎、乏特壶腹癌、胆总管癌、肝癌以及肝门部或胆总管周围肿大的淋巴结(癌肿转移)等。
胆结石也可以引起肠梗阻
胆结石是最常见的胆道疾病,根据结石发生的部位一般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胆结石除过可以引起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以及胆道梗阻外,还可以引起肠梗阻,医学上称之为胆石性肠梗阻。胆石性肠梗阻是胆石病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有增多趋势,这可能与对该症的不断认识和胆石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等因素有关。由于该病表现特殊,临床上一旦遇到,常常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我们在此将该症作简单介绍。
胆石性肠梗阻的发病情况与发病机制:
机械性肠梗阻由胆结石引起者占1%~10%,胆石病患者约0.2%~1.5%并发此症;发病年龄13~88岁,多见于50~75岁;女性多发,男女比例为1:1.1~12。上述表现与胆石病的发病情况相吻合。
胆石落入肠道有两条途径:经胆肠内瘘和胆总管下端括约肌松弛开口,前者包括胆囊十二指肠瘘、胆总管十二指肠瘘、胆囊结肠瘘和胆囊胃瘘等,其中胆囊十二指肠内瘘是胆结石进入肠道的最主要途径。胆石是否能经胆总管下端括约肌松弛开口排出而梗阻肠道尚未明了,有人认为所谓的经乳头通道实际上是经其附近的内瘘。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十二指肠镜检和造影中发现胆总管十二指肠乳头旁瘘的发生率为0.5%~5.6%,占胆总管结石的14%左右。显然,各种类型的胆肠内瘘是造成胆石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内镜胆总管下端括约肌切开术和胆肠内引流术后胆道排石亦可引起肠梗阻。
胆管癌的危险因素
已知的危险因素与慢性胆管炎症状态比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血吸虫感染或肝石症的有关。胆管癌已确定的危险因素有:麝猫后睾吸虫感染,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石症,异常的胆管—胰管畸形,胆总管囊肿,二氧化钍暴露,肝硬变,丙肝等。胆管癌可能危险因素有:华支睾吸虫感染,HIV感染,乙肝,胆—肠引流措 施,环境或职业毒素暴露,糖尿病等。
1、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在西方,PSC是非常常见的原因。据报道8-40%的胆管癌患有PSC。PSC患者一生中发生胆管癌的危险性为9%-23%。然而,发生胆管癌的危险性与 PSC的持续时间不相关。有人认为PSC患者胆管癌危险性增加,是由于上皮慢性炎症不断增生,并伴随着胆汁中内源性诱变剂产生而发生的。胆汁郁积进一步增加胆管癌的危险性。
2、肝吸虫感染
大量的实验和流行病学资料已表明:肝吸虫感染特别是麝猫后睾吸虫作为胆管癌一种病因已被确定。麝猫后睾吸虫感染在泰国、老挝、马来西亚北部存在地方性,这些地区胆管癌的发生率高。特别是泰国在世界范围内胆管癌的发生率最高(每10万人87),估计有7万人患有后睾吸虫病。另外地方性的致癌因素,比如用盐腌的鱼引起的人体亚硝酸复合物增加,被认为对麝猫后睾吸虫感染有协同作用。
3、纤维多囊肝(胆总管囊肿)
胆道系统先天性畸形包括Caroli’s病,先天性肝纤维化和胆总管囊肿(胆道囊状扩张)亦能引起胆管癌。但是幸运的是这些状况较少见。未治疗的胆总囊肿患者,胆管癌总的发生率为28%。其具体发生机制还不清楚,有可能与胆汁郁积,胰液反流引起的慢性炎症,胆酸的激活有关。胆管腺瘤和胆道乳头状瘤亦与胆管癌的发生有关。
胆管癌到底有多可怕呢
虽然胆管癌发病的总人数较肝癌少,胆管癌早期诊断较低,确诊时大多已进入中、晚期,手术根治率低,5年的生存率低,被称为癌王之王。
不常见但凶险异常
胆管癌是一类起源于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根据其解剖部位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肝内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
胆管癌并不常见,占各种癌的比例不到2%;然而发病在全球有增多趋势,胆管癌发病率在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5位,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之间,男性略多于女性。胆管癌中约2/3位于肝门部,肝门部胆管癌,包括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左右肝管的癌肿,1/4位于远端胆管,其余为肝内胆管细胞癌。胆管癌虽不常见,但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手术治疗是可治愈胆管癌的手段,但是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不高。
吃鱼生、嗜酒、肝炎或成诱因
胆管癌的发病原因和危险因素尚不明确。小编表示,一般认为与先天性胆道畸形(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aroli病、胰胆管汇合异常)、胆管结石、肝吸虫感染、病毒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致癌物、生活习惯及胆肠手术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