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暑刮痧哪些部位图 中暑刮痧刮哪些部位

中暑刮痧哪些部位图 中暑刮痧刮哪些部位

刮痧部位:背部,肘部,腘窝部。

刮拭步骤:1.刮背部正中线督脉,从大椎起沿正中线往下一直刮到十七椎处,以皮肤出痧为度;2.刮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从大杼穴起往下一直刮至关元俞处,以皮肤出痧为度。3.刮两肘外侧曲池穴及膝窝正中委中穴,以皮肤出痧为度。

主穴:大椎,委中,曲池,尺泽。

配穴:兼有胸闷者,加膻中;头痛者,加印堂,太阳;昏迷者,加掐或针刺人中。

操作手法:使用泻法,重刮主穴,可随症刮拭配穴。

取凉水半碗,先用少许凉水沾湿局部肌肤,操作者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屈曲,先后在病人鼻梁上部,甲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和腰大肌处捏皮肤数次,直至皮肤出现红色或暗红色即可。

孕妇中暑能刮痧吗 孕妇中暑刮痧的部位有哪些

刮痧可选择以下部位:颈部(颈部正中线,颈两侧至肩)、背部(背部正中线,背部两侧)、上肢(肩、臂、肘窝)、下肢((腘窝处等)均由上往下刮。每个部位一般刮3~5分钟,以出痧(紫红色的痧痕)为度,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不可强求出痧。

中暑的刮痧方法

1、刮痧场所应荫凉而又非当风之处。

2、暴露待刮痧的皮肤,涂抹刮痧介质(万花油、活血剂等),刮板与皮肤成90度或45度角进行刮拭。

3、刮痧可选择以下部位:颈部(颈部正中线,颈两侧至肩)、背部(背部正中线,背部两侧)、胸部(胸部正中线,胸肋间隙)、上肢(肩、臂、肘窝)、下肢(腘窝处等)均由上往下刮,胸部由内往外刮。

4、每个部位一般刮3~5分钟,以出痧(紫红色的痧痕)为度,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不可强求出痧。刮拭完一部位,再刮另一部位。再次刮痧须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准。

5、出痧后最好喝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同时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

注意事项:年老、年幼、体质虚弱、孕妇、产妇、妇女月经期,刮痧时手法要轻,不宜大面积刮痧。局部有皮肤病或皮肤破损的,不宜刮痧。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不宜刮痧。

另外,按摩也可以缓解中暑

轻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或以银针针刺以上穴位,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中暑刮痧有用吗 刮痧的禁忌症

虽然中暑后可以刮痧,但并不是说所有中暑的人以及任何部位都适合刮痧: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者禁刮,防止因刮痧流血不止;

3、心脏病出现心理衰竭者,肾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中毒水肿者禁刮;

4、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动作要轻;

5、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易用刮痧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中暑后刮痧哪个部位

1.中暑后刮痧部位

大椎、胸夹脊、曲泽、内关、神阙、关元、劳宫、涌泉、中冲、十宣。

取穴方法:

(1)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1胸椎,约与肩平齐。

(2)胸夹脊:第1胸椎至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0.5寸。

(3)曲泽: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4)内关:腕横纹直上2寸,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也可取腕横纹直上三横指,两筋之间。

(5)劳宫: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6)中冲: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7)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

(8)神阙:肚脐正中凹陷处。关元:脐正中直下3寸。

(9)委中:人体腘横纹的中点。

(9)涌泉: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2.中暑后刮痧方法

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采用红花油。刮法采用直接刮法,手法采用泻法。先刮后颈部大椎、胸夹脊,上肢部曲泽、内关;点揉腹部神阙、关元,手部劳宫;刮下肢部委中;点揉足部涌泉。放痧穴:中冲、委中、十宣(位于两手十指尖端)。

具体操作方法:

(1)在颈部大椎、胸夹脊、曲泽、内关和委中处均匀涂抹红花油。

(2)以上各穴均用角刮法: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上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的刮拭,以局部刮出出血点为度。

(3)神阙、关元、劳宫和涌泉穴用拇指揉法,以局部酸胀为度。

(4)中冲、委中和十宣严格消毒后,用消毒好的小号三棱针进行点刺,以能放出5~7滴血为度。

注意:

如果患者出现神志不清状态,应先开窍醒神,然后再行刮治,术前要患者饮少量温水。

3.刮痧功效作用

有祛暑清窍的功效,适用于中暑,有头痛、头昏、胸闷、恶心、呕吐、口渴、发热不出汗、烦躁不安、全身疲乏、肢体自觉酸痛等症状者。重症病人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有肢体发冷、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全身冷汗,严重者可出现神志昏迷、腓肠肌痉挛及四肢抽搐等。

刮痧治疗中暑

刮痧治疗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症状的总称。

根据中暑的程度可分为三级:

先兆中暑指病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跳动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摄氏度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

在此三级中,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可应用刮痧的方法治疗。而对重症中暑,临场除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外,应急送医疗机构处理,不在刮痧治疗之列。

中暑在中医上亦称“发痧”,认为是由于病人体质虚弱,加之劳累过度,导致元气亏虚,暑热之邪乘虚而入所致。轻则暑热夹湿郁于肌表,重则暑热燔灼,蒙蔽心包而发病,且发病骤急。

通过刮痧能将暑湿之邪及时祛除,起到解表清暑、宁心开窍之功效。此法无论在临床还是在民间均有使用,且疗效颇佳。

刮痧的具体操作如下:

1)刮痧场所应荫凉而又非当风之处。

2)暴露待刮痧的皮肤,涂抹刮痧介质(万花油、活血剂等),刮板与皮肤成90度或45度角进行刮拭。

3)刮痧可选择以下部位:颈部(颈部正中线,颈两侧至肩)、背部(背部正中线,背部两侧)、胸部(胸部正中线,胸肋间隙)、上肢(肩、臂、肘窝)、下肢(腘窝处等)均由上往下刮,胸部由内往外刮(附图)。

4)每个部位一般刮3~5分钟,以出痧(紫红色的痧痕)为度,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不可强求出痧。刮拭完一部位,再刮另一部位。再次刮痧须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准。

5)刮痧出痧后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出痧后饮用一杯温开水(淡盐水为宜)。

刮痧的注意事项

1)夏季刮痧时,应回避空调风扇直接吹;

2)出痧后最好喝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同时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前,不宜在原处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中暑刮痧图解 没中暑刮痧会红吗

没中暑刮痧也可能会变红的。

刮痧后皮肤变红或者出现紫、黑斑或黑疱的现象,即为出痧,也称为痧象,是一种经络瘀毒反映在体表的临床综合征,许多疾病都可出现痧象,故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

也就是说即便没有中暑,只要身体处于不健康或者亚健康的状态,刮痧后都是可能会出痧变红的。

夏季户外中暑学会3处理方法

1、穴位按摩

轻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或以银针针刺以上穴位,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2、擦药

取食盐一握,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等八处,擦出许多红点,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

3、刮痧

除病人中暑症状外,可将右手中指弯曲,在病人胸部皮肤上划一下,如有明显的紫红色隆起的划痕,就说明有“痧”,使用刮痧方法就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用一枚一元的硬币或光滑的汤匙柄(用酒精消毒)做工具,有专门的刮痧板更好,蘸香油或花生油在清洁的后颈部两侧、脊柱两侧、两肘、头骨上下等处刮。

刮痧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手持刮痧板以30~45度角由上到下、由左到右顺着刮,用力均匀,每次刮5~6遍或皮肤出现紫红色刮痕为止。多数病人刮后就可以感到头脑清醒。但如病情较重或刮痧无效,则应及早找医生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中暑刮痧刮哪些部位 后背刮痧的正确方向

后背刮痧的正确方向应该是自上向下刮,先左后右刮。

刮痧时,一般原则上是先刮后颈部,次刮背部,再刮胸部,末刮四肢,此为一般的原则,而基本刮痧方向,依经络循行阴升阳降之原则。因此后背刮痧的正确方向应该是自上向下刮,先左后右刮。

中暑刮痧有用吗 中暑刮痧的主要穴位

中暑患者临床上行主要以壮热、烦渴、汗出、昏迷为主要特征,其刮痧的穴位主要有百会、风池、大椎、心俞、檀中、曲泽、曲池、委中、涌泉穴等。

相关阅读:中暑刮痧刮哪里

怎样刮痧调理热毒

一般民众常常使用刮痧来治疗轻度的中暑,刮痧其实类似按摩的作用,它是利用水牛角制成的刮痧板来刺激皮肤,使得皮下充血、毛细孔扩张,以便让体内暑热秽浊湿气由里出表,如此经络气血得以畅通,进而调节身体五脏六腑的功能。

刮痧前,刮板及所刮部位的皮肤要注意消毒,小儿或体瘦者,因为皮肤柔嫩需特别注意轻刮,或隔着薄衣来刮。

刮痧疗法的禁忌有,年老、久病体弱或过度疲劳者,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心血管疾患,糖尿病患者,皮肤有伤口者,皮肤容易过敏者,骨折处、局部组织肿胀处,饥饿或刚吃饱者均要慎刮、禁刮。

中暑可以刮痧吗

一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主要适应于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因此,中暑是可以刮痧的。

二 中暑刮痧的主要穴位 2 中暑患者临床上行主要以壮热、烦渴、汗出、昏迷为主要特征,其刮痧的穴位主要有百会、风池、大椎、心俞、檀中、曲泽、曲池、委中、涌泉穴等。 相关阅读:中暑刮痧刮哪里

三 刮痧方法

1、选取合适的刮痧板。用刮痧板以45°圆钝侧,平面朝下。

2、先在百会、风池、大椎穴附近轻轻刮试,至局部发红,再有百会刮至风池直至大椎。悲剧心俞有上向下、由内向外、左右反复刮试,刮试面尽量腊肠,用力均匀适中以皮肤潮红、不感疼痛维度。再每穴位反复10-20次(或每部位1-2分钟)。以刮至出现斑点或痧斑或病人疼痛为度。

3、胸部膻中穴主要由上向下,由左向右反复刮试。

4、上肢曲泽、曲池、下肢委中均有近端向远端刮试。

5、涌泉穴位于较低,应以点按为主,也可由远端向近端刮试可适当用力。

中暑的刮痧方法

中暑的症状

先兆中暑主要表现为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短时间休息可恢复;

轻度中暑除以上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成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经休息后,可恢复正常。

重度中暑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

首先,迅速将患者搬至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或者电扇扇风,并解开其衣领裤带,以利于患者呼吸和散热。用冷水或者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也可以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者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如果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以用大拇指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患者醒后,必须在凉爽通风处静卧休息。口服十滴水1~2支或藿香正气水1~2支,服药后2小时即可缓解。如6小时症状尚未完全消失,可重复使用,多数病人在24小时后可恢复正常。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如果在户外活动时发生中暑,缺乏急救工具可能延误救治,可以采取中医刮痧方法急救。

中暑在中医上亦称“发痧”,认为是由于病人体质虚弱,加之劳累过度,导致元气亏虚,暑热之邪乘虚而入所致。轻则暑热夹湿郁于肌表,重则暑热燔灼,蒙蔽心包而发病,且发病骤急。除病人中暑症状外,可将右手中指弯曲,在病人胸部皮肤上划一下,如有明显的紫红色隆起的划痕,就说明有“痧”。通过刮痧能将暑湿之邪及时祛除,起到解表清暑、宁心开窍之功效。此法无论在临床还是在民间均有使用,且疗效颇佳。

用一枚一元的硬币或光滑的汤匙柄(用酒精消毒)做工具,有专门的刮痧板更好,蘸香油或花生油在清洁的后颈部两侧、脊柱两侧、两肘、头骨上下等处刮。

刮痧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手持刮痧板以30~45度角由上到下、由左到右顺着刮,用力均匀,每次刮5~6遍或皮肤出现紫红色刮痕为止。

刮痧具体方法

1、刮痧场所应荫凉而又非当风之处。

2、暴露待刮痧的皮肤,涂抹刮痧介质(万花油、活血剂等),刮板与皮肤成90度或45度角进行刮拭。

3、刮痧可选择以下部位:颈部(颈部正中线,颈两侧至肩)、背部(背部正中线,背部两侧)、胸部(胸部正中线,胸肋间隙)、上肢(肩、臂、肘窝)、下肢(腘窝处等)均由上往下刮,胸部由内往外刮。

4、每个部位一般刮3~5分钟,以出痧(紫红色的痧痕)为度,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不可强求出痧。刮拭完一部位,再刮另一部位。再次刮痧须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准。

5、出痧后最好喝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同时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

注意事项:年老、年幼、体质虚弱、孕妇、产妇、妇女月经期,刮痧时手法要轻,不宜大面积刮痧。局部有皮肤病或皮肤破损的,不宜刮痧。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不宜刮痧。

另外,按摩也可以缓解中暑

轻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或以银针针刺以上穴位,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这些人不能刮痧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则会引起流产。

2、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否则会导致创口的感染和扩散。

3、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4、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刮痧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5、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刮痧,因为这会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6、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否则会引起虚脱。

相关推荐

有哪些好处

人体可以部位很多,常用的有第七颈椎上下左右四处,喉骨两旁,两臂弯,两腿弯,脊椎两旁,前胸肋骨间,后背肋骨间,两足内外踝后的足跟肌腱处,左右肋下肝脾区,以及两肩胛岗上和岗下等处。背部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的适应症 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先将准备部位擦净,用板的边缘蘸上油或按摩油,在确定部位进行要顺一个方向,不要来回,力量要均匀合适,不要忽轻忽重。如有痧症,连两臂弯十几

狂瘦胳膊的减肥法

目前很多减肥方法都是全身性的,但是每个人肥胖的部位不同,想要有针对性的瘦身就变成一件很难完成的任务,但是中医专家却告诉我们,减肥就可以针对某一部位进行减肥,下面就介绍给大家胳膊减肥的方法。 胳膊减肥 1.病人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并用温水洗净局部。 2.用边缘光滑的汤匙(或调羹、铜币等)蘸上麻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或清水均可),在需要部位单向重复地。 3.顺序一般是由上而下,或由身体中间向两侧,或每次都由内向外,不得来回动。每次每处大约需20下左右,皮肤出现深

夏季容易中暑试试拔罐

夏季中暑怎么办? 一、 夏季容易中暑试试拔罐 除病人中暑症状外,可将右手中指弯曲,在病人胸部皮肤上划一下,如有明显的紫红色隆起的划痕,就说明有'痧',使用方法就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用一枚一元的硬币或光滑的汤匙柄(用酒精消毒)做工具,有专门的板更好,蘸香油或花生油在清洁的后颈部两侧、脊柱两侧、两肘、头骨上下等处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手持板以30~45度角由上到下、由左到右顺着,用力均匀,每次5~6遍或皮肤出现紫红色痕为止。多数病人后就可以感到头脑清醒。但如病情较重或无效

孕妇能

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那么孕妇能吗?孕妇的腹部、腰骶部是不能进行的,不过有医生建议妊娠高血压的孕妇可以,但是小编觉得如果不是此种特殊情况最好不要,以免出现特殊意外。

怀孕了中暑能不能

一、从理论上来说,孕妇中暑是可以的。 在中医上也称为“发痧”、“抓痧”,认为是因为病人体质虚弱、加之劳累过度,导致元气亏虚,暑热之邪趁虚而入导致。而通过能够将暑湿之邪及时祛除,起到解表清暑、宁心开窍等功效。此法在临床或是民间均有使用,且疗效不错,理论上也是使用与孕妇的。 二、但是,不建议孕妇中暑后采取法。 1、孕妇中暑了,首先绝对不是首选。中暑是因为过热导致机体调节温度障碍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甚至神经系统受损所致,关键在于降温补充水电解质。孕妇中暑要特别注意补水电解质,防止循环血量受到

中风部位

督脉(哑门、天柱穴至腰俞)、两侧膀胱经(胸1~骶4)、肩髃、曲池、手三里、阳池、合谷、环跳、阳陵泉、悬钟、髀关、伏兔、足三里、解溪、太冲、十宣、委中。 取穴方法: 肩髃: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 曲池:肘横纹上,尺泽与肱骨外上颗连线中点。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阳池: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十宣:位于十个手指尖端的正中,左右手共十个穴。 合谷: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凹陷中。 环跳: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最凸

暑夏细节要注意

我们中医养生的方法有非常多种,我们既可以采用气功来起到养生的功效,也可以采用泡脚来养生,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推拿按摩以及针灸等中医的方法来起到很好的养生功效呢,我们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里面有一种方法就是了,有非常大的好处,但是也有很多禁忌需要我们注意。 夏季是我们最容易出现中暑的季节,在夏季很多人都喜欢采用的方法来治疗中暑以及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的作用,但是有很多细节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夏季人体阳气升发,正是治病祛寒的好时机,不少医院和中医诊所都打出“冬病夏治”的特色服务来招揽生意。疗法

你知道什么是

原理 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部位 人体可以部位很多,常用的有第七颈椎上下左右四处,喉骨两旁,两臂弯,两腿弯,脊椎两旁,前胸肋骨间,后背肋骨间,两足内外踝后的足跟肌腱处,左右肋下肝脾区,以及两肩胛岗上和岗下等处。背部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的工具 的工具多用有由水牛角制成的专门的板,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

中暑哪些部位就出痧是湿气重吗

就出痧并不意味着湿气重,而是体内存在瘀堵毒素的体现。 “痧”是经络气血中的“瘀秽”,俗称痧毒。它阻碍气血的运行、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交换、引发组织器官的病变,“痧”是形成诸多疾病和加速人体衰老的有害毒素,也可以说从微循环中分离出来的瘀血及病理产物称为痧。如果是身体健康的人,一般不会出现痧,仅表现为皮肤潮红、局部发热、身体轻松,而容易出痧说明身体存在痧毒。

中暑疗法

(一)症状 本证在临床上分轻重两型,表现各不相同。轻证表现为头昏头痛,心烦胸闷,口渴多饮,面红为阳暑;若见精神疲惫,肢体困倦,胸闷不畅,为阴暑。而重证则见壮热无汗.肌肤灼热,面红目赤,口唇干燥,神志昏迷,手足痉挛或抽搐。 (二)治法 (1)选穴风府、哑门、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穴位、合谷、内关。 放痧穴:大椎。 (2)定位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 哑门: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O.5寸,第一颈椎脊突下。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问,当第二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