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蚶的形态特点
泥蚶的形态特点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列齿目,蚶科,蚶属。中国传统的养殖贝类。地方名:粒蚶、血蚶、血螺、瓦垄哈。贝壳极坚硬,卵圆形,两壳相等,相当膨胀。背部两端略呈钝角。壳顶突出,向内卷曲,位置偏于前方,两壳顶间的距离远。放射肋粗壮,有18~22条,助上具
明显的结节,呈瓦垄形。壳表白色,被褐色壳皮。壳内面灰白色。边级具有与壳面放射肋相应深沟。铰合部直,齿细密。前闭壳肌痕小,呈三角形,后闭壳肌痕大,四方形。中国沿海各地均有分布,8~10月份产卵期为生产旺季。此外,河北、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均进行人工养殖,产量颇丰。泥蚶肉味鲜美,可鲜食或酒渍,亦可制成干品,蚶肉含多量蛋白质和维生素(B12),蚶血鲜红,肉的边沿有一金丝似的色线。壳可入药,有消血块和化痰积的功效。因其价格便宜,堪称大众化的海鲜品。 泥蚶是出口品种,其英文名为Ark shell,日文名为ハイガイ。输往国别和地区:香港、澳门。出口口岸:浙江。泥蚶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生活在内湾潮间带的软泥滩中。世界泥蚶产量主要产自东南亚沿海国家。
壳宽2.5cm[1] ,贝壳极坚厚,卵圆形。两壳相等,极膨胀,尖端向内卷曲。韧带面宽、角质、有排列整齐的纵纹。壳表放射肋发达,肋上具颗粒状结节,故又名粒蚶。壳石灰白色,生长线明显。壳内面灰白色,无珍珠质层。铰合部直,具细而密的片状小齿。前闭壳肌痕呈三角形,后闭壳肌痕呈四方形。泥蚶血液中含有
泥蚶 血红素,呈红色,因而又称血蚶。
泥蚶
喜栖息在淡水注入的内湾及河口附近的软泥滩涂上,在中潮区和低潮区的交界处数量最多,埋居其中。无水管,仅以壳后缘在滩涂表面形成水孔与外界相通。适应的盐度范围10~28.8,水温0~35℃。泥蚶为滤食性贝类,以硅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雌雄异体,生殖季节一般在7~9月间。
泥蚶苗种生产技术
1、亲蚶的选择与催产
苗种生产的好坏与亲贝的质量、成熟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可在繁殖季节直接选用健康亲贝产卵,亦可进行泥蚶蓄养催熟。1.1亲蚶选择标准从自然海边滩涂或人工培育的泥蚶选择性成熟且健康的亲贝,要求1~2龄的泥蚶,壳长10~30mm,壳表完整,无损伤,肥满度高。 解剖观察,肠道粗、腮完整、性腺饱满,卵巢显示明显的桔黄色,精巢乳白色。
亲贝蓄养前期采用池底铺泥沙底播培养,后期采用单层浅水浮动式网箱蓄养。蓄养密度3~4kg/m?2(450个/m?2)。泥蚶蓄养以自然水温为主,并依靠室内暖气缓慢提高水温,比自然海区水温高4~5℃。?
投饵主要投喂底栖硅藻,每天4~6次。投饵由20万个/ml·d逐渐增至30万个/ml·d。温度23℃以上,底栖硅藻减少,停止投喂,主要投喂玉米淀粉、蛋黄。蛋黄需经250目筛绢磨碎过滤后投喂,玉米淀粉投喂量每天12次,每次(2~3)×10-6,蛋黄按2个/12m3。投喂扁藻、牟氏角毛藻较好。亲贝的培养用(硅藻+金藻)和(硅藻+金藻+扁藻)组合,则能加速性腺发育的时间。?
换水亲贝蓄养前期每天换水2次,每天换1/2水体;4~5d放干池水一次,开始除去死贝。后期换水4次,每天1/3水体。每天倒池一次。3~4d换网箱一次。?
肥满度及性腺检查前期每10d测一次肥满度,后期每3~4d测一次。每次随机取样20个,称重后放入70℃烘箱中烘24h,测量总重和肉干重。肥满度按下式求得:?肥满度=肉干重/总重量×100% 在肥满度达7%以上,解剖性腺能辨别雌雄,并通过解剖性腺成熟情况,决定产卵时间。?
亲蚶的催产一般采用阴干、流水刺激诱导产卵的催产方法。将达到要求的亲蚶洗净后放于通风阴凉处,阴干15h左右。或置于突然降温至10℃的冰箱中、刺激18h取出。取出用20×10-6高锰酸钾溶液洗10min,再用过滤海水冲洗干净,然后移入水深30~40cm的常温海水池中,采取微流水或充气刺激产卵。一般1~3h,就见亲蚶开始产卵。产卵开始则停止充气,让其大量排放。产卵时间以清晨5时开始,7-8时处理完毕为佳。?
2、采卵孵化
当亲蚶性腺复盖整个消化腺,卵粒、排放管清晰可见,肥满度达65%以上时,便面临着成熟排放。排放前时常取底样查卵,一旦发现少量卵,就将亲蚶肥育笼用小水泵冲洗干净,抬到新水池引导排放,一般0.5h内开始排放,短时间达到高峰,卵的密度控制在30~40粒/ml。排放结束后,将亲蚶移于新水池继续培养。卵池施加2×10-6青霉素和4×10-6EDTA二钠,加大充气量,使多余的精子和排放副产物形成泡沫捞出,直至孵化水清澈为止。然后小水花充气。受精卵在水温?26.2℃下经15h形成D形幼虫。孵化胚胎发育的最适合温度为25~31℃。
3、幼虫培养
幼虫选优观察和检查D型幼虫,D型幼虫正常大小90μm×65μm,直线绞合部平直,双壳完整无缺刻,面盘正常,纤毛粗而有力,用420目筛绢网箱收集D型幼虫移入育苗池培育。
D型幼虫D型幼虫最初靠自身卵黄营养,不需投饵,但发育24h后肠道形成,消化系统发育完善,应投喂饵料。由于D型幼虫是浮游被动性生活的,所以觅食也被动,因此选用等鞭金藻等小个体,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耐高温的浮游性藻类,作为开口饵料为佳。最好以金藻、扁藻、小球藻等混合投喂,使其营养更全面。饵料密度保持在5万~15万个/ml,幼苗生长快,变态时间短,成活率高。在培养D型幼虫的过程中换水每日2次,每次30%,定期施用抗生素以防疾病,保持水中EDTA 5×10-6浓度,培养水温保持在最适28~30℃,盐度保持在6.54‰~23.38‰。
壳顶幼虫壳顶幼虫期培养密度为5~6个/ml,在此时期投喂金藻和角毛藻,壳顶幼虫后期(160μm以上)增投扁藻。日投喂量根据幼虫肠胃和藻类供应情况适当调整,每日分2~3次投喂。水温26~30℃,盐度19‰~27‰,pH7.9~?8.312,DO大于4mg/L。每天换水2次,每次换水?30%~40%,壳顶幼虫期用200目网箱换水,每隔3~4d移池一次。?
4、幼虫变态附着和稚贝培育
幼虫培育经大约10d后,壳长达180~200μm时,出现眼点,开始由浮游逐步转为匍匐爬行,进入变态期。把附着基(海泥)用200目筛绢过滤,预先均匀泼撒于稚贝培育池中,待一夜沉淀后,排出上清液,重新加入新鲜海水,使池底形成3~5mm厚的软泥基质,然后将眼点幼虫移入进行附苗,此时眼点幼虫比例应达到50%~60%。?
贝培育密度前期以(200~300)×104颗/m?2为宜,根据附着稚贝生长逐渐疏苗培养,出苗前为50×10?4颗/m?2左右。?
洗苗稚贝培育一般4~6d洗苗移池一次,用不同网目筛绢网去除死壳。?
换水及投饵采取每天换水一次,每次70%以上,然后缓慢加水,到水位80cm左右,日投饵2次,以投扁藻为主,密度保持(2~10) ×10?4个/ml,或金藻与扁藻混合投喂,密度为金藻(1~10) ×10?4个/ml +扁藻(1~10)
×10?4个/ml,或金藻(2~10) ×10?4个/ml,角毛藻(1~8) ×10?4个/ml,视单胞藻供应情况调整投饵量,尽量混合投喂,有利于稚贝摄食生长。?
光照强度、水温及盐度光照强度控制在300~500lx;控制水温27~32℃为佳。整个培育过程中,盐度保持一致,维持在6.54‰~23.38‰,可提高稚贝的成活率。
泥蚶的养殖
1.采集苗种泥蚶产卵期往往为6月下旬至8月底,可多次产卵,10月是采苗的适宜季节。通常在退潮后的滩面上,用刮板刮取0.5厘米厚泥层,装入网袋内,洗去软泥后过筛,将筛下的砂粒和蚶苗计数,播入越冬保苗池中培育。为提高附苗量,可在自然产苗区留足亲蚶,平整滩面,筑堤蓄水及蓄水投砂等改良滩质。
土池人工育苗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土池可设在泥砂质的中潮区,池子可大可小,主要工程为筑堤坝、建闸门和平整埕地等。育苗前,可进行清池肥水,做好亲蚶的选优工作。育苗时,先将亲蚶经阴干刺激后投放靠闸门口处。开闸增大进排水量,造成流水刺激,可获得精卵较好的排放效果。同时采取施肥、投饵、疏松滩面等措施,有利于幼体发育和变态附着。
2.越冬保苗自然蚶苗采集后,冬季即将来临,为避免冰冻和敌害危害,可在大潮能漫水的泥质高潮区建蓄水越冬池。越冬池以0.2亩~0.5亩,水深保持在20厘米~30厘米为宜,亩放5000万粒左右,越冬成活率达95%以上。
3.移种增殖泥蚶为广温、广盐性贝类,在水温0℃~30℃,盐度为15~30的海水中均能生活。但对底质要求较严格,喜生活于风平浪静,潮流通畅的内湾以及有适量淡水注入的泥多砂少、底质稳定的滩涂中。根据这些特点,在海区底质适宜的条件下或经过改良后的滩涂均可移殖放养。移殖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春季5月~6月,季秋9月~10月,播种在退潮后向滩面均匀撒播,亩播二龄蚶500千克左右。
4.蚶田蓄水养殖养蚶场选好后,根据地势可将滩面顺着潮流方向划成若干长方形或长条形蚶田,每块几亩至十几亩,蚶田之间挖小间隔,这是一种不蓄水的养殖方法。为缩短干露时间提高摄食率和生长率,一些地方采取蚶田筑堤蓄水养殖法,使退潮后仍能保持水深20厘米~30厘米,在亩放苗密度500千克左右情况下,增产幅度1.5倍~2倍。
5.高潮区蓄水越冬为防止二龄蚶苗冬春发生冻伤所造成的死亡,采取高潮区蓄水越冬法。管理期间应特别注意防止跑水。越冬时期亩放成蚶密度为3500千克~4000千克为宜。
泥蚶的形态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列齿目,蚶科,蚶属。中国传统的养殖贝类。地方名:粒蚶、血蚶、血螺、瓦垄哈。贝壳极坚硬,卵圆形,两壳相等,相当膨胀。背部两端略呈钝角。壳顶突出,向内卷曲,位置偏于前方,两壳顶间的距离远。放射肋粗壮,有18~22条,助上具明显的结节,呈瓦垄形。壳表白色,被褐色壳皮。壳内面灰白色。边级具有与壳面放射肋相应深沟。铰合部直,齿细密。前 闭壳肌痕小,呈三角形,后闭壳肌痕大,四方形。中国沿海各地均有分布,8~10月份产卵期为生产旺季。此外,河北、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均进行人工养殖,产量颇丰。泥蚶肉味鲜美,可鲜食或酒渍,亦可制成干品,蚶肉含多量蛋白质和维生素(B12),蚶血鲜红,肉的边沿有一金丝似的色线。壳可入药,有消血块和化痰积的功效。因其价格便宜,堪称大众化的海鲜品。 泥蚶是出口品种,其英文名为Ark shell,日文名为ハイガイ。输往国别和地区:香港、澳门。出口口岸:浙江。泥蚶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生活在内湾潮间带的软泥滩中。世界泥蚶产量主要产自东南亚沿海国家。
壳宽2.5cm[1] ,贝壳极坚厚,卵圆形。两壳相等,极膨胀,尖端向内卷曲。韧带面宽、角质、有排列整齐的纵纹。壳表放射肋发达,肋上具颗粒状结节,故又名粒蚶。壳石灰白色,生长线明显。壳内面灰白色,无珍珠质层。铰合部直,具细而密的片状小齿。前闭壳肌痕呈三角形,后闭壳肌痕呈四方形。泥蚶血液中含有
泥蚶 血红素,呈红色,因而又称血蚶。
泥蚶
喜栖息在淡水注入的内湾及河口附近的软泥滩涂上,在中潮区和低潮区的交界处数量最多,埋居其中。无水管,仅以壳后缘在滩涂表面形成水孔与外界相通。适应的盐度范围10~28.8,水温0~35℃。泥蚶为滤食性贝类,以硅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雌雄异体,生殖季节一般在7~9月间。
泥胡菜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单生,很少簇生,通常纤细,被稀疏蛛丝毛,上部常分枝,少有不分枝的。[1]
基生叶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花期通常枯萎;中下部茎叶与基生叶同 形,长4-15厘米或更长,宽1.5-5厘米或更宽,全部叶大头羽状深裂或几全裂,侧裂片2-6对,通常4-6对,极少为1对,倒卵形、长椭圆形、匙形、倒披针形或披针形,向基部的侧裂片渐小,顶裂片大,长菱形、三角形或卵形,全部裂片边缘三角形锯齿或重锯齿,侧裂片边缘通常稀锯齿,最下部侧裂片通常无锯齿;有时全部茎叶不裂或下部茎叶不裂,边缘有锯齿或无锯齿。全部茎叶质地薄,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被厚或薄绒毛,基生叶及下部茎叶有长叶柄,叶柄长达8厘米,柄基扩大抱茎,上部茎叶的叶柄渐短,最上部茎叶无柄。[1]
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伞房花序,少有植株仅含一个头状花序而单生茎顶的。总苞宽钟状或半球形,直径1.5=3厘米。总苞片多层,覆瓦状排列,最外层长三角形,长2毫米,宽1.3毫米;外层及中层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毫米,宽1.4-1.5毫米;最内层线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7-10毫米,宽1.8毫米。全部苞片质地薄,草质,中外层苞片外面上方近顶端有直立的鸡冠状突起的附片,附片紫红色,内层苞片顶端长渐尖,上方染红色,但无鸡冠状突起的附片。小花紫色或红色,花冠长1.4厘米,檐部长3毫米,深5裂,花冠裂片线形,长2.5毫米,细管部为细丝状,长1.1厘米。瘦果小,楔状或偏斜楔形,长2.2毫米,深褐色,压扁,有13-16条粗细不等的突起的尖细肋,顶端斜截形,有膜质果缘,基底着生面平或稍见偏斜。冠毛异型,白色,两层,外层冠毛刚毛羽毛状,长1.3厘米,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内层冠毛刚毛极短,鳞片状,3-9个,着生一侧,宿存。花果期3-8月
辨别泥蚶的好坏
知名产区:
全国
生成过程
泥蚶是雌雄异体,本地1年就性成熟,在秋冬季产卵,分批产卵,每次间隔半个月。目前养殖的泥蚶大多数为人工育苗厂育出,工厂化育苗技术也较为全面。 泥蚶养殖可分为中间培育和成贝养殖两个部分,即从每公斤2-3万粒左右的稚贝培育到每公斤500-1000粒苗种和苗种再养成到商品贝(规格为每公斤60-160粒)。 1、场地选择: 要求底质20-30cm的软泥,一般每潮能干露1-3小时,表层有黄褐色的“油泥”但腐殖质不宜太多,海水比重在1.008-1.020为宜。 滩涂养蚶以筑坝蓄水养殖,筑土坝高50-100cm,把蚶田围起,土坝有一排水口,坝内四周为环沟,中间为蚶田,高度低于土坝20--30cm,蚶田每块面积以1亩为宜略正方形。也可根据地形而宜,一般面积大,土坝挡水范围大且不易管理。 堤坝高矮应海区而定,基宽3m,上顶圆滑;缓冲沟宽0.5-1.0m,深0.2-0.3m,防止泥土堆积到塘面,造成蚶死亡;挡水坝修在水门内侧,一般高60cm,底宽150m,坝面宽60cm,防止潮水直冲塘面;水门是潮水进出的通道,其控制塘内水位,要用混凝土或石料构建,以免被水冲塌。 2、放养密度:每年在4、5、6月份播放苗种,中间培育,每亩放养10-15kg苗种(即500—1000颗/平方米),成贝养殖选用大规格(400-600颗/公斤)种苗每亩放养200--300公斤左右(即100—150颗/平方米)。 3、日常管理:做好防洪避淡工作:在雨季来到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蚶塘冲塌,引导洪水不往蚶田。在内湾河口塘地,海水严重变淡,要及时把泥蚶移至外海区,待雨季过后再搬回。 防暑、越冬:冬季水温低,应注意蓄水保温,经常检查堤坝,及时修复漏水,严寒期应增加蓄水深度。夏季烈日晒得蚶田积水,水温急剧上升,致使泥蚶灼伤死亡,因而要及时维修蚶田,疏通沟渠,及时换水以及加大蓄水深度防暑。 日常观察,以调水肥水、培养饵料生物为主。用复合肥每亩2公斤,晴天泼洒肥水,也可直接投喂有机碎屑(如小鱼虾糜),秋冬季起捕前可用豆浆泼洒投喂。 4、消除敌害:在养成期间应经常检查,蟹类、敌害鱼类、玉螺、短肌蛤等对泥蚶有害生物要及时清除。但这是要求说明一下,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希望不要用有机磷农药杀灭敌害生物而污染环境。可采用人工驱逐、捕捉,及一些常规药物(强氯精、二氧化氯、茶子饼)清除敌害生物。 5、病害防治:泥蚶是较好管理的经济贝类,但也有暴发性死亡,主要预防治措:改善塘底质环境为主,用生石灰20公斤/亩,或光合细菌,二氧化氯等药物。 6、起捕:养殖规格在每公斤100-200颗即可上市,泥蚶不潜入泥中,捕捞非常便利。
血蚶会不会长寄生虫
泥蚶的血液中富含血红素,故蚶肉呈鲜红色,有人为了品尝美味,就喜欢吃半生半熟的泥蚶,但这种吃法是很危险的。因为没有煮熟的泥蚶身上还带有传染性肝炎病毒,一旦食之,就有可能给人体传上肝炎。所以,千万不要食用半生半熟的泥蚶。
毛蚶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毛蚶是我们平时经常能吃到一种贝类,而且它的味道也是比较鲜美的,像我们平时经常能吃到酱爆毛蚶或者是毛蚶办菠菜,都是特别美味的,虽然我们经常能吃到美味的毛蚶,但是我们对它的营养价值并不是特别的了解,为了更好的进行食用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毛蚶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形态特征
常见的壳高 3厘米,壳长 4厘米,宽 3厘米。壳质坚厚,长卵圆形,通常两壳大小不等,右壳稍小。背侧两端略显棱角,腹缘前端圆,后端稍延长。壳顶突出,向内卷曲,位置偏向前方,两壳顶距离不很远。壳面有放射肋35条左右,肋上有方形小节结,状似瓦垄。生长纹在腹侧极明显。壳面白色,被有褐色绒毛状壳皮。壳内白色,壳缘具齿。铰合处很窄,呈直线形,齿细密。
食用方法
毛蛤拌菠菜
口味:味道鲜美,清爽可口
主要材料:毛蛤250克、菠菜250克、生姜1小块、大蒜4瓣
调味料:香油2小匙、香醋1小匙、精盐1小匙、味精1/2小匙
1、将毛蛤煮熟取肉,姜、蒜洗净后切末;
2、菠菜挑洗干净,焯水过凉,沥干水后切成段;
3、将毛蛤、菠菜、盐、醋、味精、香油、姜末、蒜末拌匀,装盘即可。
酱爆毛蚶
1、买回来的毛蚶入到盐水中泡两个小时,吐
毛蚶的各种图片
毛蚶的各种图片(4张)
净泥沙,冲洗干净后捞出备用;
2、豆豉酱加适量清水调匀,姜切片、青红椒切片备用;
3、锅中油七成热时,放入姜片炒香,再放入稀释好的豆豉酱稍炒,放入青红椒片和毛蚶,再倒入少许料酒,炒至完全开口即可。一定要熟。[1]
毛蚶的营养价值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俗名瓦楞子、毛蛤等,我国近海海域均有分布,以辽宁、山东和河北省沿海产量最多,是渤海湾主要经济埋栖型贝类。毛蚶的营养与药用价值较高,有化痰、软坚、散瘀、消积等功效,可治痰积、胃痛、嘈杂、吐酸、症瘕、瘰疬、牙疳等病症。现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2]
扇面就是对毛蚶的营养价值有哪些的介绍,相信很多朋友对毛蚶有有了更多的认识了,其实平时能够多掌握些食物的营养价值是很有必要的,这样酒呢结合我们的身体状况有选择性的食物,像毛蚶虽然营养价值比较丰富,但是甲状腺患者尽量避免食用。
血蚶的简介
血蚶(xuè hān),学名“泥蚶”。海南人就称它为血蚶,广府人称它为“蛳蚶”,潮汕地区的人们则习惯单称为“蚶”。蚶属于软体动物的“瓣鳃类”,它的介壳形状,作心脏形,两壳质厚而隆起,左右同形,表面有垄沟,如瓦屋棱,约有三四十条,均由壳嘴而散射。肉柱紫赤色,多血,味极鲜美,嗜好之者,把它视作廉价的补品,下酒的佳肴。因其汁水如血色,故名;又往往因其壳色白如雪,常讹为「雪蚶」。银蚶当属毛蚶同类,唯体型大小有别,较一元硬币稍小。口感上,银蚶要比毛蚶更鲜、更嫩,也更难调理。银蚶是价格很高的经济作物,对水质的要求相当高,现在许多地方都是筑塘引水养殖,比毛蚶要乾净许多。银蚶个小壳薄,绝对不是小毛蚶,毛蚶壳上有毛,银蚶没有。
毛蚶的繁殖
毛蚶的生活环境:
生活在内湾浅海低潮线下至水深十多米的泥砂底中,尤喜于淡水流出的河口附近,以4-8米居多。
毛蚶幼贝脱离附着基转入潜居生活主要与水温及个体大小有关。当水温降到19℃时,体长≥4 5mm的幼贝80%开始脱离附着基,转入潜居生活时间是在当年的9月中旬~10月上旬;体长4 5mm基本不脱离附着基。同种规格的幼贝潜居后比在附着基上生长快36%。幼贝生长最适宜水温是20~26℃,20℃以下生长逐步减慢,到7℃时基本停止生长,停止摄食。
毛蚶怎么养:
毛蚶生活于浅海水深20米以内的泥砂底质中,以水深2~10米处较多;亦常分布于潮间带下区。埋居较浅,一般随个体增长而加深,深度为3~10厘米。栖息水域以有适量淡水流入的内湾较宜,盐度一般在21~28.8、水温变幅在0~32℃,是广温、广盐性种类。主要食物为硅藻和有机碎屑。
毛蚶的繁殖:
毛蚶雌雄异体,性比为1∶1。2龄贝性腺开始成熟。雌性生殖腺呈橘红色,雄性乳白色,成熟期时更为明显。
生殖腺包在消化腺(内脏团)的周围,性成熟时雌体性腺村(紫)红色,雄体黄白色,生殖孔开口在后闭壳肌的腹面,左右各1个。卵(卵径50-60微米)在海水中受精孵化。生活在渤海辽东湾的毛蚶多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产卵;繁殖期间有2-3次精卵排放高峰,每次间隔约半个月。壳长4厘米左右手个体一次排卵量可达200万-300万粒。产卵水温多在25-27℃间。幼虫在海水中浮游,以担轮幼虫期进入D形幼虫,在150微米时壳顶开始明显大于壳高,近长卵形;壳长达220微米以后出现“眼点”,即将进入附着变态生活。整个浮游期约需16-17天。幼虫结束浮游生活后,以足丝附着在砂粒、贝壳、海藻等固体物上。足丝呈带状,终生存在;脱落后有再生附着的能力。壳长达1.2-1.5厘米时,落入海底进入浅埋生活,约经2-2.5年长成成贝。
毛蚶的食用方式:
毛蚶拌菠菜
口味:味道鲜美,清爽可口
主要材料:毛蛤250克、菠菜250克、生姜1小块、大蒜4瓣
调味料:香油2小匙、香醋1小匙、精盐1小匙、味精1/2小匙
1、将毛蛤煮熟取肉,姜、蒜洗净后切末;
2、菠菜挑洗干净,焯水过凉,沥干水后切成段;
3、将毛蛤、菠菜、盐、醋、味精、香油、姜末、蒜末拌匀,装盘即可。
酱爆毛蚶
1、买回来的毛蚶入到盐水中泡两个小时,吐净泥沙,冲洗干净后捞出备用;
2、豆豉酱加适量清水调匀,姜切片、青红椒切片备用;
3、锅中油七成热时,放入姜片炒香,再放入稀释好的豆豉酱稍炒,放入青红椒片和毛蚶,再倒入少许料酒,炒至完全开口即可。一定要熟。
茴香的形态特点
多年生草本,作一、二年生栽培。全株具特殊香辛味,表面有白粉。叶羽状分裂,裂片线形。夏季开黄色花,复伞形花序。果椭圆形,黄绿色。性喜温暖,适于砂壤土生长;忌在粘土及过湿之地栽种。春秋均可播种或春季分株繁殖。原产地中海地区,我国各地普遍栽培,适应性较强。
我国北方主要春秋两季栽培。(露地栽培)春播:3月下~4月上旬,5月中、下旬收获。秋播:7~8月份,九月份收获。果实为双悬果,呈圆柱形,有的稍弯曲,两端略尖,长4~8mm,直径1.5~2.5mm。表面黄绿或淡黄色,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梗。果梗呈长椭圆形,面有纵棱5条,
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5边形,背面的4边约等长。有特异茴香气,味微甜、辛。
草本,高0.4-2米。茎直立,光滑,灰绿色或苍白色,多分枝。较下部的茎生叶柄长5-15厘米,中部或上部的叶柄部分或全部成鞘状,叶鞘边缘膜质;叶片轮廓为阔三角形,长4-30厘米,宽5-40厘米,4-5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线形,长1-6厘米,宽约1毫米。
复伞形花序顶生与侧生,花序梗长2-25厘米;伞辐6-29,不等长,长1.5-10厘米;小伞形花序有花14-39;花柄纤细,不等长;无萼齿;花瓣黄色,倒卵形或近倒卵圆形,长约1毫米,先端有内折的小舌片,中脉1条;花丝略长于花瓣,花药卵圆形,淡黄色;花柱基圆锥形,花柱极短,向外叉开或者贴伏在花柱基上。
果实长圆形,长4-6毫米,宽1.5-2.2毫米,主棱5条,尖锐;每个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近平直或微凹。花期5-6月,果期7-9月。
泥鳅形态特征
我们在餐桌上经常吃到泥鳅,那么对于泥鳅到底长什么样子,大家知道吗?其实,泥鳅有须5对,最长口须后伸到达或稍超过眼后缘。无眼下刺。鳞小,埋于皮下。尾柄上皮褶棱低,与尾鳍相连。尾柄长大于尾柄高。尾鳍圆形。肛门靠近臀鳍。
泥鳅体较小而细长,前端呈亚圆筒形!腹部圆,后端侧扁。体高与体长之比为 1.7:8。
泥鳅头部较尖,吻部向前突出,倾斜角度大,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口小,亚下位,呈马蹄形。唇软,有细皱纹和小突起。眼小,覆盖皮膜,上侧位视觉不发达。鳃裂止于胸鳍基部。
泥鳅的体表黏液丰富。体背及体侧2/3以上部位呈灰黑色,布有黑色斑点,体侧下半部灰白色或浅黄色。栖息在不同环境中的泥鳅体色略有不同。
现在城市发展越来越快,我们很多小孩子只知道在课本上看到一些生物,现实生活中很少看到。关于泥鳅有时候都会认识错误。其实泥鳅背鳍无硬刺,不分支鳍条为3根,分支鳍条为8根,共11根。背鳍与腹鳍相对,但起点在腹鳍之前,约在前鳃盖骨的后缘和尾鳍基部的中点。胸鳍距腹鳍较远,腹鳍短小,起点位于背鳍基部中后方,腹鳍不达臀鳍。尾鳍呈圆形。胸鳍、腹鳍和臀鳍为灰白色,尾鳍和背鳍具有黑色小斑点,尾鳍基部上方有显著的黑色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