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婴儿中暑了怎么办

婴儿中暑了怎么办

1、迅速将孩子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其躺下休息,并解开他的衣扣,可用电风扇或者空调,但不要只吹孩子。

2、用冷毛巾敷头,帮助散热和降温。

3、让孩子喝一些含少量盐分的水,或自制的清凉饮品,如绿豆汤。

4、如果孩子发生昏迷,应立即送孩子去医院急诊。

宝宝中暑紧急处理

当小朋友有中暑的情况时,妈咪们应采取哪些紧急的处理呢请记得您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立即向医疗机构求援,然后尽快让孩子的温度降低:

1、 维持呼吸道的通畅。

2、 尽速移到阴凉处,除去衣物,以电扇及冷气降低环境温度。

3、 你可以把他包在冷毛巾或是布里,用海棉沾凉水替他擦拭、或放进凉水(非冷水)浴盆里。

4、 每隔10到15分钟给予一些不含咖啡因清凉饮料。但有呕吐或意识不清者勿给。

5、尽快地让孩子的体温降下来,但是要小心不要降的太低或是冻到他!等小朋友体温降到摄氏39度就停止,然后继续观察,看看他的体温是否自然的下降。假如他的体温再度上升,你再恢复前述降低体温的动作。记得要尽快向医院求援!

防婴儿中暑冬天也别大意

冬季“中暑”症状

这种严寒里婴儿发生的“中暑”,医学上称之为婴儿闷热综合症,多见于2-10个月的婴儿,有较典型的临床特点:

病情来势汹汹,好发于冬春的寒冷季节,都有厚衣和被褥闷热的病史;

发热初起时,即为高热,体温可以高达41℃-42℃,全身大汗淋漓如水洗;

大汗后则体温不升,哭声低弱,反应差,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可导致严重的大脑受损,若不及时抢救,甚至危及生命。

据有关资料统计,婴儿闷热综合症的死亡率为17%-30%,大约12%的病儿以后会发生脑性瘫痪、智力落后和癫痫等严重后遗症。

婴儿冬季“中暑”原因

在寒冷季节,为什么婴儿会中暑呢?这是因为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排汗和散热功能弱,而且反应能力较差,当他们被包裹得过暖时,不能挣扎和摆脱捂热的不利环境,当被窝内温度超过34℃时,婴儿会发生高热、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大量丢失,造成脱水、代谢性酸中毒、脑缺氧和脑水肿等一系列恶果。

寒冷冬季适度穿衣

隆冬时节,保暖对于婴幼儿来说尤为重要。但是,保暖要讲科学性,不宜过暖,因为后者的危害性有时会更大。

首先,婴幼儿衣物穿得过多,势必会限制其手足的活动,甚至影响到呼吸。宝宝出世后手足就会活动,是先天的一种了解环境、接触外界的能力,它们需要很快知道手和脚是用来干什么用的,如何才能指挥手脚的活动为自己提供方便,并通过与各种东西接触、感觉,加深对外界的了解和适应,这种能力和机会如果受到限制无疑对孩子的发育不利。

因此冬季孩子所穿的衣物要宽松,不能影响孩子手、足活动。聪明的父母亲还应当给孩子们提供更多手、足活动的机会,不断强化手—脑之间的联系。

在寒冷季节里,年轻的父母给宝宝增减衣服,原则上以小宝宝的面色正常,四肢温暖、不出汗为宜。如宝宝行为异常,或者脸上有汗,体温在37℃以上,就表明保暖过度,应该松开包裹或者减少衣服。如孩子手脚发冷、体温不足36℃,说明保暖不够,需要增加衣服和提高室温,但是穿多少适宜呢?一般情况下,比正常健康成人,幼儿多一件相当于毛衣厚度的衣服就够了,要注意腿部和足部的保暖,南方人尤其是广东人,给孩子上身穿很多衣服;而下面只穿两条单薄的裤子,这是不合理的。另外,鞋袜要宽松些,否则,有碍足部血液循环和保暖,会导致冻疮的发生。

更需提醒的是:“防受凉,穿要宁多勿少”是不科学的传统观念,这不仅引起小宝宝“中暑”,还会减弱婴儿的体温调节功能,不能更好地适应外界气温的改变,导致抵抗力下降,以至于常常感冒发烧。相反“若要小儿安,需有三分饥和寒”是正确的育儿经验,在日本,家长很注意培养孩子的抗寒能力,从小进行冷空气浴锻炼,即是严冬也不放弃,着衣服很少,这些孩子体格健壮,很少生病。

到了冬季,把丝巾蒙在宝宝脸上,是有害无益的。婴儿脑组织生长发育迅速,对缺氧特别敏感,一般成年人,脑组织的耗氧量约占全身耗氧量的25%左右,而小孩却占50%以上,婴幼儿则更多,丝巾虽然很薄,但很细密,透气性能差,若长时间用丝巾蒙着,巾内会形成供氧不足和二氧化碳滞留的小天地,显然不利于婴儿脑发育,有研究表明:出生后1-2年,提供充足的氧和营养,保障脑细胞的正常增殖和分化,对孩子一生的智力发育起关键性的影响。同时,由于丝巾吸湿性能差,孩子出汗、呼吸排出的水气不容易透过,时间长了,必然给宝宝细嫩皮肤带来不良刺激,引起孩子脸部红肿、瘙痒、荨麻疹块,甚至哮喘等过敏反应。

婴儿冬季“中暑”紧急应对措施

万一发生了“婴儿闷热综合症”,不要惊慌失措,应立刻掀开患儿的被子,将孩子抱到空气新鲜处,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同时不要忘记拨动医疗求救电话。病情较轻的,可更换患儿的湿衣服,擦干汗水,体温不高者,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感冒。体温过高者,要适当松解衣被,减少包裹,并用温水擦浴,头部冷敷,但禁止用退烧药,因为退烧药会使得患儿出汗更多,加重脱水,使得病情恶化。如果病情较重,有条件者应该立刻给予吸氧,呼吸停止者,应该立刻疏通呼吸道,及时口对口人工呼吸。急需送医院的,还需注意在途中不要把头部捂盖过严,以免再次发生缺氧窒息。

婴幼儿中暑怎么办呢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中暑了

同时合并下列现象时,需高度怀疑中暑的可能性:

1、虽然很热,但可能不会流汗。(这是中暑最典型的现象之一)

2、皮肤会发红、发热,而且干燥。

3、烦躁不安及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甚至进入抽搐或昏迷状态。

4、较大的小朋友会有头晕、恶心、失去方向感,而且昏昏沉沉的现象。

如何预防孩子中暑

幼儿中暑后家长应该采取紧急措施缓解小儿中暑的情况,而且还需要注意小儿中暑后的饮食禁忌,避免走进小儿中暑的饮食误区,加重小儿中暑的情况。这些都是幼儿中暑的事后处理,同时我们的家长还应该了解事前规避,也就是说学会如何预防幼儿中暑。

预防幼儿中暑可以从避免引起小儿中暑的主要原因来入手,也就是说只要爸妈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适当给宝宝增减衣物、给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以及让宝宝避免在热环境下活动时间过长,注意纳凉,就能有效预防小儿中暑。

其中预防中暑要合理饮水。预防中暑药鼓励孩子活动多时要鼓励他们多饮水,可以饮用少量淡盐水。如果宝宝不太爱喝水,爸爸妈妈不用过于着急,宝宝体内水分的来源是多方面的,除了直接饮水,夏季还可以尽量多给宝宝煲一点儿绿豆汤清凉解暑的汤,自然晾晾,让孩子随时饮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也含有大量的水分,含水量高的蔬菜和水果中(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等)水分占95%,也可以让孩子适当多吃一些含水丰富的青菜和水果。

小儿中暑吃什么药

藿香正气:能散热解暑、解毒辟秽。主治中暑、腹痛泄泻、痢疾等症。分为胶囊和口服剂两种,一天服用两次,儿童减半。

人丹:含有薄荷脑、桂皮、冰片、砂仁、泡姜、人造麝香等,具有开窍安神、清热祛暑、解毒辟秽之功效。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胀、恶心呕吐、腹痛泄泻等症。成人每次口含5-10粒,儿童适当减少。因感冒引起恶心等症时,不要服用人丹。

清凉油:头痛头晕时,取少量涂于印堂穴和太阳穴,能提神醒脑,给人以凉爽、舒适之感。蚊虫叮咬、皮肤瘙痒或有轻微的烧伤、烫伤时,取少量涂于患处,能活血消肿、镇痛止痒。注意外擦时要远离眼睛,一旦进入眼睛速用清水冲洗。

十滴水:适用于夏时中暑、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患者,成人每次取十滴水10-20滴滴入一杯白开水中,搅匀服下。烈日下劳作、旅行时,凡有烦热之感,均可口服十滴水,能消暑解热。儿童用1-2瓶倒入洗澡水中,可防治小儿生痱子。

风油精:能清暑解毒,利湿除烦,镇痛驱风。可治疗中暑引起的头昏头痛,夏天夜晚因贪凉引起的腹痛等。对头昏头痛可外涂少许于前额及两侧太阳穴。

六一散:主治夏日中暑、身热心烦、口渴、小便黄少或灼热。每次6-9克,泡水当茶饮。购买时要注意,此药为粉末状,不是胶囊。

小儿中暑

1、立即将宝宝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如果发现患儿的病情严重就应该立即送医治疗。

3、快降温,使宝宝的体温降至38度以下。具体做法是:用凉凉的湿毛巾冷敷宝宝头部,或给宝宝洗温水浴。

4、也可以掐宝宝的人中穴、内关穴以及合谷穴,或者身边有带针之类的物体,可先将其用火消毒,然后用针浅刺人中,并挤出血滴,这两种方法对于大汗虚脱的宝宝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5、在宝宝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意识清醒后,每隔10到15分钟给予一些不含咖啡因清凉饮料,但有呕吐或意识不清者勿给。也可让宝宝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小儿推拿用的什么粉 藿香汁

藿香有解暑化浊,理气和中的作用,蘸藿香汁进行推拿,可以缓解小儿中暑头痛,恶心,呕吐等病症。

如何预防幼儿中暑

即使新妈妈也知道,天热的时候应该给宝宝少穿一点,多洗澡,但宝宝还是经常长热痱,乃至患上脱水症,看来是度”掌握得不合适。妈妈应注意这样几点:

不要总以为宝宝太小,地抵抗力弱,舍不得”给穿得太少生恐会伤风。其实,在炎热的时候,成人穿多少,小孩就应该穿多少,只要宝宝的小手和小脚摸上去不凉,就表明穿得比较适度。

宝宝的小肚皮比较薄,因此易着凉,引发拉肚子,妈妈最好给胸腹带上个小肚兜,尤其是睡觉时。

虽然要给宝宝穿得少一些,但小脚心一定要注意一下保温,因为宝宝的脚心于大人不一样,对于温度十分敏感。如果着了凉,就会神经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痉挛,诱发伤风感冒,甚至支气管炎。

宝宝衣物、被单和枕巾要勤洗勤换,只要被汗污染就应赶快换掉。

天热汗多时,每天至少应该洗4—6次澡,只是早晚洗澡可能并不够。因为过多的汗液若不及时清洗掉,尽管穿得再少,皮肤也会照样长热痱。

专家叮嘱:衣着要宽松、柔软、衣料以薄薄的全棉纱类为佳,即可使宝宝的皮肤免收刺激和过敏,又可因汗液容易被吸收而感到身上凉爽,千万不要给宝宝用易使皮肤受到刺激的化纤类物品。

预防中暑要合理饮水

预防中暑药鼓励孩子活动多时要鼓励他们多饮水,可以饮用少量淡盐水

儿童中暑怎么办

1、保持儿童呼吸道通畅。将儿童转移到阴凉处,用电扇或空调降低环境温度,但风不要直接朝儿童身上吹。

2、有头晕、头痛的儿童,可涂些清凉油在印堂穴(两眉之间)和太阳穴上,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3、服用藿香正气液,每次半支,一日2次,可散热解暑,治疗中暑。每次5克六一散冲水服用,也可治夏日中暑。

4、在儿童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意识清醒后,每隔10到15分钟给予一些不含咖啡因清凉饮料,但有呕吐或意识不清者勿给。也可让儿童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5、立即送医治疗。

什么人容易中暑 婴幼儿

婴幼儿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还不够完善,尤其是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差,而且皮下脂肪较多,特别是有保温作用的棕色脂肪含量较高,对散热不利。从而容易引起中暑。

当心小宝宝秋老虎来了中暑

小儿中暑的突出表现是高热,一般中暑时体温往往达到38℃-39℃,严重的中暑甚至体温可达41℃以上。病初患儿出汗较多,继而因出汗太多可能引起丘脑下部和汗腺功能失调,皮肤反而无汗,干而灼热,面部潮红,无汗时患儿体温往往会进一步迅速升高。

同时伴有口渴,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有的患儿又出现惊厥和昏迷,严重时并发脑水肿、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和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对小儿中暑应注意预防,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直射,多饮水。在炎热季节要做好室内通风。

对体弱儿尤其要注意预防中暑。一旦发生中暑,要立即采取有力的降温措施,可采用物理降温,也可用药物降温,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让孩子尽快摆脱中暑。

小儿中暑和暑热症

1.中暑

凡有接触高温环境或有在烈日下曝晒病史的小儿,突起体温升高、大汗、脱水伴烦躁、嗜睡、肌肉抽动或意识障碍者,均应考虑中暑。体温升高是中暑的主要特征之一,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久,预后越差。体温达41℃是一个危险指标,常出现昏迷或抽搐,超高热若持续数小时不退,存活者可能遗留永久性脑损害;体温高达42℃时,易继发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体内丢失大量氯化钠还可出现阵发性肢体肌肉痉挛和抽搐;因高热、脱水、酸中毒、血液浓缩或黏稠度增加可诱发DIC,使病情突然恶化,甚至死亡。

2.暑热症

暑热症患儿多在盛夏时节发热,绝大多数病儿发生于周岁前后至2岁间,6个月以下和3岁以上少见。

(1)体温

在38~40℃之间,可为稽留型、弛张型或不规则热型,持续不退。天气越热,体温越高。发热期可长达1~3个月,待气候凉爽时自然下降。武汉儿科医生曾观察部分久热不退的病儿,移居庐山后体温即降至正常。

(2)多饮多尿

患儿虽有汗腺功能障碍,但肾功能正常,因此多尿、尿清而频繁,尿量虽不如尿崩症那样多,也可在一昼夜达20余次,不含蛋白质,尿比重常在1.008以下;由于组织间水分减少,使唾液分泌减少而引起口渴多饮,每天饮量可达3L以上。

(3)少汗或无汗

大多不出汗,仅有时在起病时头部稍有汗液。

预防婴儿冬中暑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小儿是“纯阳之体”,因此,自古有“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之说。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要让小儿挨饿受冻,而是提醒人们不能让孩子吃得太饱、穿得过暖,才能安康无恙。

父母给孩子不要“过度保暖”

“冬季中暑”是由于家长给孩子过度保暖或捂热过久而造成的。新生儿或婴儿的散热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的方式,因此,当他被捂得太久或过度保暖的时候,散热受到影响,自身的温度就会迅速升高,尤其是小婴儿又无法挣脱包裹的束缚。宝宝就会通过加速呼吸来排放热量。体温升高造成机体代谢加快,水分消耗增多,消耗的氧气同时增加。这种高热环境的持续,很可能引起体内环境失调、一系列代谢的紊乱,以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损害和衰竭;严重情况下,还会遗留后遗症。特别是出生150天以内的婴儿,产热量大,出汗散热缓慢,这种产热和散热的不协调,使婴儿容易在环境影响下出现高热。

严重可能影响智力

体温高于41.5℃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作用发生障碍,导致细胞缺氧,如体温达42℃~43℃持续数分钟以上,细胞会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尤以脑、肝、心等病变最为突出。由于脑缺氧,脑水肿可引起癫痫、四肢瘫痪、智能低下等严重的后遗症。

如何识别“冬季中暑”

具体症状可表现为:宝宝出现面红耳赤、满头大汗、衣被湿透,有脱水表现、口唇干燥、皮肤干燥,并伴有嘴唇青紫、眼窝下陷、呼吸急促、抽搐等;同时,有持续高热症状,体温一般在40℃以上,最高可达42℃以上;大量水样或血水样稀便、吐奶等;甚至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或呼吸不规则,口唇、指甲青紫,精神极差,哭声低弱,反应迟钝,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衰竭、休克。

孩子“冬季中暑”如何急救

一旦孩子发病,家长要立即除去捂热的因素。首先,把包裹宝宝的重重衣物或被子解开,让宝宝的身体脱离高温环境;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刚刚从一个高热的环境中出来,不仅浑身是汗,而且毛孔张开,这时也最容易受寒凉空气侵袭而感冒。所以,务必在去除过厚衣被的同时,在温暖的居室把孩子头上和身体上的汗擦干,换上干爽的内衣,避免感冒。如确定宝宝无汗和穿着适度,就把他移至空气新鲜和通风良好的地方,让他喝一些温水,并用一些他喜爱的食品或玩具让他保持心情愉快。

如果宝宝“烧”得特别厉害,父母可以采用给孩子洗澡的方式给孩子降温。让孩子洗温水澡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因为孩子往往很喜欢洗澡,家长也容易操作。但浴室的温度要有保证。如果没有条件洗澡,还可以考虑用温水擦浴的方式为孩子进行物理降温:把几块纱布和毛巾浸泡在34℃~37℃的温水中,微微拧干,把纱布放在宝宝的腋窝下和大腿根部,同时用毛巾轻轻地擦拭宝宝的胳膊、腿和手脚。纱布隔几分钟换一次。每次擦浴一般进行20~30分钟。

因为孩子多是小婴儿,所以不要因为怕宝宝“烧坏了”而擅自用退烧药。如果宝宝表现的症状比较严重,家长们在家稍做处理后,一定要立即送医院请医生进行及时处理。

预防“孩子冬季中暑” 多摸摸孩子后颈

俗话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孩子“冬季中暑”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完全可以提前预防。家长如果实在把握不了孩子需要的温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可以用手常摸摸孩子的后颈部,如果已经出汗了,那就是体温过高。

另外,预防“冬季中暑”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新生儿,他们的体温调节能力差,父母们不能觉得他们太过“娇弱”就拼命包裹。只要宝宝手脚和头部温温的,没有汗,就说明不冷。对于宝宝的衣着,孩子比成人多一件,这是总体原则。由于婴儿御寒能力比成人差,因此要注意保暖;

2、玩时比静时少一件。当宝宝精力旺盛、手舞足蹈时,可适当减少衣物,运动后再添;

3、室外比室内多一件。冬季宝宝的房间适宜的温度最好在20℃~25℃左右,注意室内要经常通风;

4、出门时不要用衣被包裹得太厚太紧,但最好给他们戴上帽子(因为头部是宝宝的主要散热部分)、手套。不要乘坐过于拥挤的公交车或地铁。自己家开车的,要注意车内的空气清新和流通;

5、夜晚睡觉时不要给宝宝穿得太多,也不要盖得太多,更要防止宝宝熟睡时头蒙在被子里;孩子不要与大人盖一个被,成年人的体温会使宝宝被窝的温度过高。

小儿中暑发热的特点是什么

小儿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中暑,中暑发热的特点是什么,对小儿中暑应该怎样处理,这是每一位妈妈应该掌握的卫生常识。

小儿中暑的突出表现是高热,一般中暑时体温往往达到38℃-39℃,严重的中暑甚至体温可达41℃以上。病初患儿出汗较多,继而因出汗太多可能引起丘脑下部和汗腺功能失调,皮肤反而无汗,干而灼热,面部潮红,无汗时患儿体温往往会进一步迅速升高。同时伴有口渴,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有的患儿又出现惊厥和昏迷,严重时并发脑水肿、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和重要脏器功能损害。

对小儿中暑应注意预防,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直射。在炎热季节要做好室内通风。对体弱儿尤其要注意预防中暑。一旦发生中暑,要立即采取有力的降温措施,可采用物理降温,也可用药物降温,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小儿中暑会有哪些特点

小儿中暑的突出表现是高热,一般中暑时体温往往达到38℃-39℃,严重的中暑甚至体温可达41℃以上。病初患儿出汗较多,继而因出汗太多可能引起丘脑下部和汗腺功能失调,皮肤反而无汗,干而灼热,面部潮红,无汗时患儿体温往往会进一步迅速升高。同时伴有口渴,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有的患儿又出现惊厥和昏迷,严重时并发脑水肿、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和重要脏器功能损害。

对小儿中暑应注意预防,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直射。在炎热季节要做好室内通风。对体弱儿尤其要注意预防中暑。一旦发生中暑,要立即采取有力的降温措施,可采用物理降温,也可用药物降温,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相关推荐

婴幼儿中暑症状有哪些呢

婴幼儿也会中暑!气温越来越高,带宝宝到户外活动,要避开烈日炎炎的晌午。 宝宝中暑常见表现:发热、大汗、脸红、烦躁、闹人、呕吐、拒食、精神差,爱睡觉。所以,夏季宝宝发热不都是感冒,结合其他中暑表现,要想到中暑的可能。 如果宝宝量肛温或耳温超过39甚至40度(不建议量腋温或口温,易低估实际温度),同时合并下列中暑的现象时,需高度怀疑中暑的可能性: 1、宝宝虽然很热,但可能不会流汗。(这是中暑最典型的现象之一) 2、宝宝皮肤会发红、发热,而且干燥。 3、宝宝烦躁不安及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甚至进

幼儿中暑的急救方法

1、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至阴凉处、通风处静卧,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服用防暑降温剂:仁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气散等。并补充含盐清凉饮料: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经以上处理即可恢复。 2、降低体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积极防治休克及肺水肿。 3、中暑发生循环衰竭者,医疗、护理的重点是纠正失水、失钠、血容量不足,以致脱水和循环衰竭。尽快建立静脉通路,补充等渗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纠正休克。注意输液速度不可过快,以防增加心脏负荷发生肺水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4、中暑出现痉挛者,除补充足量的液体外,

肠炎一直疼怎么缓解

"肠炎痛的厉害要怎么“”呢,腹痛也是肠炎的主要的一个临床症状,一般多表现为轻到中度的腹痛,左下腹或者下腹的阵痛,病情严重的时候可以累及全腹。常常有里急后重,通常腹泻之后肚子疼的这种情况还能够大大的缓解。我们可以配合热水袋热敷,部分患者在热敷以后可以减轻腹腔内痉挛性的疼痛。如果是热水袋不方便的话,我们还可以洗个热水澡,让热水流遍全身,让疼痛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如果是持续的剧烈的腹痛,那我们就可能是并发了中毒性的巨结肠或者是炎症波及了整个的腹膜,这个时候我们要及时的就医检查治疗。"

冬季宝宝也会“中暑” 慎用取暖小家电

冬季宝宝需警惕取暖小家电 有业内人士认为,电器只要通电就容易产生辐射,它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于成人来说基本不会构成伤害,但对于孕妇和婴儿来说,有一定的影响。还有,使用电暖器容易造成室内空气干燥,最好带一个加湿器给室内加湿。 冬季宝宝小心“中暑” 炎热的夏季会中暑,难道在寒冷的冬季也会发生中暑吗?事实确实如此,在冬季发生中暑婴儿还屡见不鲜。年轻的父母惟恐孩子着凉,在孩子身上裹着大衣、毯子,还要用上空调、热水袋或电热毯等等,加之冬季房间门窗关闭,室内空气不流通,这使得孩子如同生活在一个“人造夏季”里,体温会逐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中暑

同时合并下列现象时,需高度怀疑中暑的可能性: 1、虽然很热,但可能不会流汗。(这是中暑最典型的现象之一) 2、皮肤会发红、发热,而且干燥。 3、烦躁不安及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甚至进入抽搐或昏迷状态。 4、较大的小朋友会有头晕、恶心、失去方向感,而且昏昏沉沉的现象。 小儿中暑的原因 1、保暖过度,尤其是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家长怕孩子受凉,一味地给孩子加衣保暖,导致幼儿体液减少,盐成分丢失,细胞脱水,容易发生中暑; 2、幼儿在炎热的环境中饮水量不足; 3、是幼儿在热环境下活动过多。

正确方法防治新生儿中暑

有人说:“月子孩,没伏天。”意思是说,即使是伏天,新生儿也得穿衣、戴帽、包严实。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稳定,当外界气温高、身体散热不好时,极易引起高热,出现呼吸急促、颜面潮红、多汗、哭闹等症状,如不及时纠正,还会出现无汗、嗜睡或不吃不哭,甚至脱水中暑而死亡。 因此,暑天对新生儿的护理要加倍重视。 首先,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阳光适宜,室温过高时要在地上洒些水,让孩子避开直吹风或过堂风。 其次,小儿的衣着要随着气温的升高或降低适当增减,必要时可给孩子在腋下试体温,每日3、4次。 室

大寒要干吗 大寒节气习俗

大寒节气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在大寒节气里,人们除了要顺应节气忙农作,还要为过年做准备,忙着赶年集, ,铁春联,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各种祭祀供品,腌制腊肉,腊肠,烹炸鸡鸭鱼肉等,同时还要祭祀先祖及各种神灵,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中暑怎么

在没有高温或是热辐射的环境条件下一般是不可能患中暑的。不过由于冬天室内温度高空气流通性差等问题也会引发“冬季中暑”。常见的有保暖过度,婴儿冬季中暑;空气流通差,洗澡中暑;饮料多喝也会中暑。 冬季中暑婴儿中最为常见,原因为家长给孩子过度保暖或捂热过久。婴儿主要通过皮肤蒸发的散热方式,一旦被捂得太久或过度保暖,宝宝的散热受到影响,自身温度就会迅速升高,婴儿一般会通过加速呼吸排放热量,而体温升高造成机体代谢过快,水分消耗增多,这种高热的持续环境,就可能导致体内环境失调与新陈代谢紊乱。 冬天中暑怎么 1、一般

三个法排除宫外孕的发生

法一:怀孕以及正确避孕,选择双方心情和身体状况俱佳的时机怀孕。如暂不考虑做母亲,就要做好避孕。良好的避孕从根本上杜绝了宫外孕的发生。 法二:及时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炎症是造成输卵管狭窄的罪魁祸首,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更是增加了炎症和子宫内膜进入输卵管的几率,进而导致输卵管粘连狭窄, 增加了宫外孕的可能性。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生殖系统疾病也都可能改变输卵管的形态和功能。及时治疗这些疾病都可以减少宫外孕的发生。 法三:尝试“体外受孕”如果曾经有过一次宫外孕,那么再次出现宫外孕的可能性足以摧毁女人做

新生儿中暑的症状有哪些

如果宝宝量肛温或耳温超过39甚至40度(不建议量腋温或口温,易低估实际温度),同时合并下列中暑的现象时,需高度怀疑中暑的可能性: 1、宝宝虽然很热,但可能不会流汗。(这是中暑最典型的现象之一) 2、宝宝皮肤会发红、发热,而且干燥。 3、宝宝烦躁不安及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甚至进入抽搐或昏迷状态。 4、较大的小朋友会有头晕、恶心、失去方向感,而且昏昏沉沉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