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锥蝽虫咬了怎么办 锥蝽虫在我国正悬赏找虫找人
被锥蝽虫咬了怎么办 锥蝽虫在我国正悬赏找虫找人
2018年7月5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广州疾控i健康)发文,呼吁广州居民一起“找虫、找人”,找到锥蝽(英文triatomine,读音zhuīchūn),找到潜在的美洲锥虫病患者。文章还说到:当地疾控部门将以每只8元的悬赏金,向捕虫者提供奖励。
可见相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锥蝽以及锥蝽叮咬所致的锥虫病相关重视。
怎么除去锥蝽 捉虫研究
目前广东正在悬赏捉虫,以8元一只的锥蝽虫价格收购,若是你发现了锥蝽虫,可以用手机先拍照留图,然后用矿泉水瓶或其他容器装好锥蝽虫,记录捉虫的时间和地点,带好附近的疾控中心领赏,交给相关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对锥蝽虫进行研究,找到彻底消灭锥蝽虫的办法以及控制锥蝽虫所咬引发锥虫病的风险。
锥蝽是什么虫 怎么找到锥蝽虫领赏金
据2018年7月5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刊登了一篇题为《我们需要你帮忙,找虫! 找人!》的文章,呼吁当地民众捕捉一种名为锥蝽的虫子。届时,当地疾控部门将以每只8元的悬赏金,向捕虫者提供奖励。
下面我们就来教大家如何找到锥蝽虫并顺利领赏金:
1、随手准备一个放大镜;
2、到锥蝽喜欢藏身的墙壁或木质物件缝隙等地寻找,比如:旧木屋、花盆旁以及在农家乐的木堆旁,在夜间会外出活动。晚上,在有林地或田野的畜舍、鸡窝等处,也易于发现它们的踪影。
3、发现后先用手机拍照,然后用矿泉水瓶或其他带盖容器将虫子装好,然后用手机备注好抓虫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4、联系所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如若确定为锥蝽,疾控部门将提供每只8元的奖励金和健康咨询服务。
被锥蝽咬了怎么办 第1步:判断是否真的被锥蝽所咬
锥蝽在国内被称之为“木虱王”,但很多人其实并不认识这个虫,而夏季正是虫子多发的时候,患者如果被什么虫子咬了,首先不要惊慌,要根据症状判断是不是真的被锥蝽所咬还是说被其他虫子咬了。
1、看症状
被锥蝽咬后,它们所咬的伤口并无疼痛感,即使它们的体形很大,一次性吸得血很多。但却可能会感染上美洲锥虫病,这种病的发病症状有:急性期有发热、颜面水肿、淋巴结炎、贫血等。慢性期常有心肌炎、心力衰竭、巨食管炎、巨结肠及肺、脑栓塞,猝死等发生,但这种病的隐匿期极强,可能20—30年才发病。
2、看虫子外观
锥蝽的外观头部狭长似锥,通常成虫体长25mm左右,椭圆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侧缘有红或黄斑。
3、看咬的部位
锥蝽的幼虫和成虫均吸食人血,它们专门叮咬人的面部,喜欢寻找皮肤较薄的区域下口,如唇部、眼睑等,一般咬的部位以脸部居多,不过同时也会叮咬其他部位,比较少见。
大家可根据以上3点进行初步分析判断,仅供参考,具体是否感染病症,还需就医诊断。
如何判断是不是锥蝽虫病 看是否有疼痛感
由于锥蝽虫在叮咬时会分泌一种麻醉成分,因此多数人被锥蝽虫咬后,都没有疼痛感,但会引起局部结节性炎症肿胀,一般不破溃,除非由于瘙痒而继发感染。
但中国的吸血红带锥蝽据说咬了会有剧烈疼痛感,不过这个红带锥蝽并不携带锥虫病,因此可根据叮咬部位是否疼痛来初步判断是不是锥蝽虫病。
锥蝽虫病怎么检查 看地区
目前受锥蝽虫病感染的流行地区在美洲,主要分布于南美和中美,故又称美洲锥虫病,若患者在美洲被锥蝽虫所咬,则多半是锥蝽虫病,而在非流行地区的中国被锥蝽虫所咬,则不大可能会感染上锥蝽虫病。
如何判断是不是锥蝽虫病 看叮咬虫子
锥蝽虫病主要是由锥蝽虫叮咬感染,主要虫种为:骚扰蝽、长红锥蝽、大锥蝽、泥色锥蝽,可由病人描述被叮咬虫子的外观来检查判断。
锥蝽虫的外观:头部狭长似锥,通常成虫体长25mm左右,椭圆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侧缘有红或黄斑进行初步判断。
备注:在中国发现的红带锥蝽暂无发现有携带锥虫病原,不在传播媒介虫一类。
如何消灭锥蝽虫 穿着防虫
锥蝽虫喜欢寻找皮肤较薄的区域叮咬,如:唇部、眼脸等,因此喜欢户外旅行或需要到丛林山间工作的人群,要做好穿着防虫的准备,如穿好长衣长袖,带好防虫衣帽等,锥蝽虫尤其喜欢晚上出来活动,对于在户外睡觉的人群,更要搭好帐篷避免被锥蝽虫叮咬,回到居住的地方时,脱下衣帽,并用杀虫剂杀虫。
锥蝽分布在我国什么地区 辟谣:广东锥蝽可感染致病
网传广东锥蝽带有病原体,咬了人可感染致病,这次的捉虫事件是为了控制疾病传播。
1、我国的锥蝽暂未发现染病患者
目前在广东顺德发现的锥蝽为红带锥蝽,与能够感染锥虫病的美洲锥蝽不是同一种类的,能够感染美洲锥虫病的锥蝽虫有骚扰蝽、长红锥蝽、大锥蝽、泥色锥蝽等,但是暂未发现我国的红带锥蝽携带有锥虫病原,能够感染人致病,因此上述说法纯属谣言,民众误轻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2、捉虫是为了了解病媒
由于锥蝽虫是导致锥虫病的主要媒介,因此广州市疾控中心,希望通过大众一起找虫,来了解锥蝽在我国的分布情况,为全球预防锥虫病提供依据,而找相关的感染人,则是为了帮助患病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避免此病危害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