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如何预防心动过缓
心动过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如何预防心动过缓
1、保持良好生活的生活习惯。规律的饮食起居,不抽烟,酗酒。
2、积极防治原发病及时消除原发病因和诱因。
3、加强体育锻炼,但是不要勉强运动,适量运动最佳。
影响心率的因素
1、心动过速
成人安静时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一般不超过160次/分钟),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兴奋、激动、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后,或见于感染、发热、休克、贫血、缺氧、甲亢、心力衰竭等病理状态下,或见于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素等药物后。
2、心动过缓
成人安静时心率低于60次/分钟(一般在45次/分钟以上),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健康人和运动员;或见于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以及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过量。如果心率低于40次/分钟,应考虑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
3、正确看待窦性心动过缓
很多人都会有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对于多数人来说是正常的,不必过于担心。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60次/分钟的人,是否会出现此症状,与其心跳过缓的频率和引起心跳过缓的原因有关。
心率低于60说明什么
心率低于60就属于心率过缓了,正常人的心率是在60-100,心率过缓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例如长期锻炼的运动员,睡眠时,还有就是全身疾病,例如感冒,如果出现不舒服的现象就要及时治疗。
一、心率过缓的原因
1:生理性:正常人,特别是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员或强体力劳动者,可有窦性心动过缓。睡眠和害怕也会引起一时性心动过缓。再如一些手法压迫眼球,按压颈动脉窦,呕吐,血管抑制性晕厥等,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2:全身性疾病:流行性感冒、伤寒、甲状腺机能减退、白喉恢复期、阻塞性黄疸、颅内压增高、某些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垂体功能迟钝、高血钾、碱中毒、食道憩室、抑郁症、都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3:药物性:一些药物像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胍乙啶、吗啡、洋地黄、奎尼丁、异搏定、新斯的明、麻醉药等,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4:心脏血管性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侵及窦房结,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窦房结炎症,窦房结动脉的血栓、扩张、炎症,某些心肌病如淀粉样变性,法鲁氏四联症或大血管错位术后,微生物累及心脏,出血进入窦房结,家族性窦性心动过缓,累及心脏抑制中枢或加速中枢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均可导致心动过缓的发生。
二、心律过缓注意事项:
1. 对于没有心脏不舒服的人,脉搏在50~60次/分,这种窦性心率过缓多为生理性,即为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会影响健康,也不用治疗。
2. 对于心脏有不舒服的人,注意数平时平静时的脉搏数,再数心脏不舒服时的脉搏数,如果每次不舒服时脉搏数都比平时有减少,就说明你的不舒服是心率过缓引起,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你也可以先检查24小时心电图,看看心率最慢有多少。如果心脏的快慢与心脏不舒服没有关系,脉搏在50~60次/分,则说明不用治疗心率过缓,但需要做其它检查,来确诊你是不是有心脏病。
心动过缓病因
引起心动过缓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25%):
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的表现为有不适症状的心跳慢。病因多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或使用了有减慢心率作用的药物(如倍他乐克、异搏定、洋地黄类药物、利血平等)。
窦性停搏(30%):
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为心跳有较长时间的停搏。引起这种情况的病因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先天性房室传导组织、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停搏时间超过3秒是非常危险的,可引起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对于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尤其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或心跳停搏在3秒以上,或伴一过性眼黑、晕厥者应进行积极的治疗。
心动过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如何预防心动过速
1、注意预防诱发因素。抽烟、酗酒、劳累、精神紧张、暴饮暴食、感冒发烧等都有可能引发心动过速。
2、稳定情绪。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要过度紧张。
3、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保证睡眠,不要勉强运动或者运动过量。
关于老年人心动过缓的详细分析
病例
老人反复摔倒,原是心动过缓
李奶奶年近八旬,平时身体状况还算不错。可近几个月她在家多次摔倒,事后进行头颅CT等检查也没查出个究竟,家人只得作罢。不久前,她上街买菜时再次头晕,接着摔倒在地,把头都摔破了。家人赶忙将她送到医院就诊。
做心电图发现,李奶奶的心跳居然只有30余次每分钟,几乎刚达到正常水平的一半!最终她被确诊为心动过缓,而检查发现,罪魁祸首就是她的窦房结功能已明显减退。医生为李奶奶植入了一台人工心脏起搏器,心跳随后恢复正常,目前她已康复出院。
原因
体内“天然电池”衰退所致
窦性心律的频率会随年龄增长而减慢,因此老年人出现心动过缓是很常见的现象。心动过缓是指窦性心律慢于60次/分钟,可见于健康的成人,但最多见于老人和运动员,可在睡眠时发生。出现不适的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属于疾病高危人群,其中尤以有基础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的患者居多。
临床上,大多数老年人心动过缓是由于窦房结功能减退所引起。窦房结是我们心脏的‘天然电池’,是控制人体心脏跳动的总司令官,它的命令通过放电形式由心肌传导系统下达到整个心脏。当这个‘天然电池’不能稳定发出电刺激时,心脏就会出现心律失常,心跳减慢有时每分钟只有20~40次,甚至停跳。
此外,病理因素也可能带来心动过缓。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患者本身有冠心病或心肌病,从而引起的心脏起搏与传导系统缺血或退行性变,使窦房结功能减退,导致过缓心律。
老人出现心动过缓,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头晕、胸闷、乏力、昏厥,有极个别患者严重发病时或会导致突然死亡。
对于心动过缓既不能太过恐慌,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分人群分症状对待。老人心动过缓如果只是“稍慢”,处在40~60次/分钟,只要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存在,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症状,此种情况下不用太担心,一般不应认为是病理情况;如果心动过缓时的心率已经低于40次/分钟,则会出现心排血量降低的症状。此时很容易有头晕、胸闷等征兆反复出现,必须就医处理。“如有心动过缓,并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冠心病易患因素,则要求此类患者应做进一步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排除冠心病、心肌病的可能。”
治疗
自行服药需谨慎
问诊发现,李奶奶曾在治疗心动过缓时步入了这些患者最常见的误区:由于头晕,她以为是低血糖、血运不足,连续几个月在家坚持吃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但是,头晕症状始终未见好转,发展到严重时就会突然晕倒。
如果经常头晕,要警惕心动过缓的可能性,而一旦确诊为心动过缓,患者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自行买药服用,尤其要审慎对待减慢心率和心脏传导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这类药物的应用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剂量,避免过量和误用。否则轻则加重病情,重则可带来生命危险。虽然治疗心动过缓可采用药物治疗方法,但药物作用时间短,只限于紧急救护,而且具有副作用,疗效不稳定,不能长期进行。
对于心跳过缓明显的老年患者而言,目前被公认的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在其体内安装心脏起搏器。基于心跳过缓源头在于窦房结,即心脏的“天然电池”放电微弱或没电,所以应对措施可以是安装心脏起搏器,即增加一个人为“备用电池”在体内,它能替代心脏的起搏点发放电流,使心脏有节律地跳动起来。它的优点是使更多的心脏骤停患者、心衰患者得以挽救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并且没有副作用。
由此可得造成心动过缓的原因有很多,患者切记如果是正常原因导致的话,只要注意休息好了,对于由于疾病导致的也不要过于慌张,更不能随便吃药,而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治。
心动过缓的原因及治疗 什么是心动过缓
因为心脏正常的跳动速度就是窦性心律,所以一般称心动过缓为窦性心动过缓。健康成人的窦性心律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就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正常年轻人,尤其是运动员,也见于老年人。
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方法
1.对窦性心动过缓者均应注意寻找病因,大多数窦性心动过缓无重要的临床意义,不必治疗。
2.在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心率很慢可使心排血量明显下降而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症状明显,此时应使用阿托品(注射或口服),甚至可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1mg加入到5%葡萄糖液500ml中缓慢静滴,应根据心率快慢而调整剂量),以提高心率。亦可口服氨茶碱0.1g,3次/d。
3.对窦房结功能受损所致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心率很慢、症状明显,甚至有晕厥发生、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需要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突然出现窦性停搏。
4.对器质心脏病伴发窦性心动过缓又合并窦性停搏或较持久反复发作窦房阻滞而又不出现逸搏心律、发生过晕厥或阿-斯综合征、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心动过缓是什么原因 心动过缓如何治疗
造成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很多,窦性心动过缓需不需要治疗,以及如何治疗,需要根据患者自觉症状轻重判断。
1、窦性心动过缓本身一般不需处理,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如果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并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提高心率。
3、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并发的窦性心动过缓,此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
4、少数情况下会出现反复晕厥或晕阙前兆者,这类患者如果药物提高心率不明显,需要植入临时的心脏起搏器。
5、如果患者的症状在积极治疗的情况下长期不能逆转,则可能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
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
(四)甲状腺功能减低
1.症状及体征:无力、便秘、体重增加、不耐冷、皮肤干厚、头发干燥稀少、脱发、面部、眶周水肿、指甲增厚易碎、颈部水肿、突眼。
2.诊断:甲状腺检查、ECG。
3.治疗:甲状腺素替代。
4.随访:每4~6周随访一次直至甲状腺功能正常,然后每6个月一次。
(五)心肌梗死
1.症状及体征:胸腹痛、呼吸困难、咳嗽、眩晕、恶心、呕吐、发汗、焦虑。
2.诊断:实验室检查(LDH,同工酶,肌钙蛋白T、D,影像学(血管造影、心电图)、心导管。
3.治疗:用药史(阿司匹林、硝酸盐、镇痛剂、溶栓药、抗凝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加压素)。
4.随访:随访心血管病专家,出院后每3~6周,然后每3个月一次。
心动过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造成心动过缓的原因
迷走神经刺激、人体代谢降低、黄疸、某些药物、电解质紊乱、消化性溃疡、家族遗传、心房或窦房结疾病都会造成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过慢饮食禁忌
专家提醒,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应选择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一些饮食禁忌不可不知,下列食物不符合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保健要求,具体介绍如下:
(1)窦性心动过缓饮食应禁忌喝酒。喝酒有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可能,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摈弃烟、酒等不良嗜好。
(2)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也不适合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吃,常见的有酱菜、腌制食品、奶油、肥肉、蛋黄、螃蟹、鱼子等。常吃这些食物,容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不利于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病情。
(3)此外,窦性心动过缓饮食禁忌还包括生冷、刺激性食物,如冷饮、凉菜、辣椒、花椒、蒜、芥末等.这些食物都可导致胃部负担加重,刺激迷走神经,增加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风险。
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与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有关。发现窦性心动过缓,在注意饮食禁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了解患者的最低心率,以及心动过缓是否由基础性疾病引起。
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每分钟心率不低于50次,未出现严重症状者,可暂不处理。如果心率过低,伴有严重症状,往往属于病理性心动过缓,应积极治疗原发病,进行药物治疗,必要时需植入心脏起搏器。
以上便是关于窦性心律过慢饮食相关知识的介绍。患有窦性心律过慢,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持饮食的规律性。若是症状不明显的话,无需采取治疗措施,只需要保证心情愉快即可。若是症状严重的话,需要及时就医,以便于能够早日康复。
心动过缓的原因是什么
不少人对心动过缓的原因都一知半解,如果心跳的速度太慢,难免会让大家感到担心。一般来说只要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小于60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只是每个人的情况严重程度不同,具体的诱发因素也存在区别,要想有效的防护和治疗,理应先搞清楚原因才可以,那么心动过缓的原因是什么?
若是发现自己心动过缓先不要担心,一般来说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可能是受到了外界环境或是药物的影响,也可能是疾病所致,对此还是需要全面分析的。具体如下:
1、生理性:这种情况多见于一些运动员或是体力劳动者,长期处于锻炼和劳累的状态,就会让心率有过缓的现象发生,不过休息过来之后就会恢复正常了,不会存在安全隐患。
2、药物性:很多药物也是导致心动过缓的原因,像洋地黄、利血平及吗啡等,长期大量摄入这些药物之后,就会导致心率缓慢,若是用药期间明显感觉身体不适就要减少药量或立刻停用了。
3、病理性:首选要考虑到的疾病就是心脏病,像心肌梗塞、心肌炎及心包炎等,当然还有一些全身性对疾病也要提高警惕,如甲状腺机能减退、高血钾及颅内压增高等,也是常见诱因。
心动过缓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心动过缓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的表现为有不适症状的心跳慢。病因多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或使用了有减慢心率作用的药物(如倍他乐克、异搏定、洋地黄类药物、利血平等)。
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为心跳有较长时间的停搏。引起这种情况的病因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先天性房室传导组织、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停搏时间超过3秒是非常危险的,可引起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对于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尤其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或心跳停搏在3秒以上,或伴一过性眼黑、晕厥者应进行积极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