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心病日常该如何预防
小儿先心病日常该如何预防
1、家庭装修造成的空气污染对心脏发育的影响不确切,但是肯定是不好的。它可能不会影响小孩的心脏发育,但可能会影响小孩其它方面的发育。我们在装修后感觉到的一些特殊气味及刺激,都是有毒性的气体造成的,这些有毒的气体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2、父母饮酒、抽烟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3、一些药物也是要避免的,比如一些抗菌素等。
4、有的胎儿发育不好,不健全的话,有时会有反应,比如有些妈妈流产等,这些原因一部分由于母体的不适应,一部分是由于胎儿本身发育的不正常。有的妈妈为了保胎,用一些药物,这些药物会对胎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5、产前诊断小儿先心病
通过结婚前的病情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先心病病人及其亲属,得知是否有该病史存在。通过生育指导及时发现妊娠异常、流产原因。定期进行妊娠检查,及时发现异常妊娠,值得提出的是先心病的高危人群。一旦妊娠即应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妊娠16-20周即可进行,这时可发现异常心脏畸形,如永存动脉干、大动脉转位、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一且发现应尽早进行流产、引产术,这对贯彻优生优育具有重大意义。当然,具体操作根据每个家庭实际情况而定。提高产科技术水平,减少早产、新生儿窒息等的发生,也可减少小儿先心病的发生。胎儿镜检查,直接观察胎儿形态,取血样、羊水进行染色体检查。特殊蛋白测定,代谢产物、酶活性检查等。
孕期前三月防小儿先心病的关键
孕期头三个月是胎儿心脏形成的关键时期,若此时感染流感、风疹、腮腺炎等病毒,接触x射线、同位素、放射性元素等放射性物质,或服用致畸药物,过度饮酒或缺乏某些营养素等,就有可能影响胎儿心脏发育,导致先心病。
救治:越早手术效果越好
其实,小儿先心病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治之症,先心病患儿都有机会通过手术恢复健康。安琪教授指出,“心脏外科发展到今天,已达到很高水准。几乎所有的先心病,只要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都能得到良好的手术治疗。”
“先心病总的治疗原则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绝大多数先心病患儿经及时、有效治疗都能痊愈,完全能和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和生活。”先心病手术量国内居首。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先心病发病率高于发达国家,我国每年有超过150000病人进行心脏手术。其中,先心病手术高居首位,占总体的60%~65%。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为0.7%,60%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紫绀性先心病中法洛氏四联症占50%以上。目前,先心病治疗的外科手术手段主要有早期手术、杂交手术、经右侧开胸小切口、体外循环不停跳手术、胸腔镜手术等。
据小儿心血管病专家介绍,要预防和减少先心病的发生几率,孕期的妇女,特别是妊娠三个月以内的孕妇生活状况至关重要。在此期间,孕妇要防止病毒和寄生虫感染,尤其是预防感冒等多种传染病发生;有合理饮食和运动锻炼,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妊娠期间的孕妇切忌乱服药。有些孕妇认为感冒或发烧是小病,便自己去药店买一些药服用,这样做会有一些潜在的危害影响腹中胎儿。高龄产妇妊娠也存在一些危险,因为有些遗传因素会影响胎儿的基因和染色体,从而增加新生儿患先心病的几率。
要最大限度减少先心病发生,安琪教授认为至少应做到以下6点:认真对待婚检,对有糖尿病、癫痫等疾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怀孕时间;女方怀孕前应适当增加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孕前及孕期,夫妻双方都应戒烟、戒酒;长期接触放射线或接受放射线治疗者,要在脱离放射线至少半年后再考虑妊娠;经常接触各种农药、化学药物的妇女应加强防护;不用或少用四环素、磺胺和激素等有可能致畸的药物,且不用含激素的化妆品;妊娠早期注意预防感冒、风疹等疾病;孕期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服用。
1944~1958年是先心病手术的起步阶段,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首任院长吴英恺院士于1944年做了第一例动脉导管未闭的结扎术,接着1945年在上海完成第一例Blalock分流手术,1958年苏鸿熙教授完成第一例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心外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985年,小儿先心病的研究由简单的疾病向复杂的病种过渡,由大儿向小儿和婴儿过渡。80年代,全国16个省市103个心脏病中心联合成立中国心血管技术协作培训中心,新技术、新知识的普及教育,把中国小儿心脏外科提升到了新台阶,1981年在北京召开的心血管外科国际研讨会上,与各国的交流、合作也促进了中国小儿心脏外科的发展。
小儿先心病的预防应该怎么做
先心病的病因多是多发性的,所以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在现在大多数病因尚不明了的情况下,预防工作更是要及早开始,力求细致。有专家研究指出,先天性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自我保健意识不够,所以,预防小儿先心病应从孕前及孕期开始。
孕前保健很重要,想要宝宝的夫妇应该实施严格的预防措施:孕前合理膳食、禁烟限酒,远离有毒有害物质,适量补充叶酸;女性应在妊娠前适当增加营养,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抗病能力;长期接触放射线或接受放射线治疗者,要在脱离放射线半年后再妊娠;经常接触各种农药、化学药物的女性应加强防护措施;不用或少用四环素、磺胺和激素类药物,不用含激素的化妆品。
孕期按时进行产检,对胎儿是否患有遗传性疾病和先天缺陷及时做出诊断。
此外,建议糖尿病、癫痫等病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怀孕以及怀孕的时间。
早发现,早治疗
先心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紫绀型及非紫绀型。紫绀型即出生后婴儿口周及四周末梢出现青紫,尤以哭闹时明显;非紫绀型婴儿早期无症状,往往在查体时发现心脏杂音,经超声波检查后确诊。
为了尽早发现异常,年轻父母应注意以下情况:
如果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较轻,早产、临产时有过窒息,经抢救后发现面色青紫或有心脏杂音,应考虑有先心病的可能。
观察婴儿出生后皮肤是否持续紫绀;孩子是否反复出现神志不清的情况;是否经常感冒,呼吸道、支气管、肺部有无反复感染;喂奶是否困难;平时呼吸是否急促;是否发育迟缓、消瘦、多汗。
严重的先心病患儿在吃奶、进食、啼哭或排便时,常有发作性缺氧、呼吸困难、青紫加重,甚至出现抽风而失去知觉,严重的患儿可发生突然死亡,这种情况往往出现于出生后三四个月。
患儿稍稍长大一些后,学爬行及端坐的时间比正常孩子晚,独立站立的时间也短,睡眠时喜欢侧卧位,同时胳膊和腿都弯曲着,像一只“大虾”;等年龄再大一些的时候,在跑、跳或游戏时,体力明显不如同龄儿童;有的患儿活动一会感到疲劳后,喜欢下蹲片刻再起来活动,而活动一段时间后又得蹲下来休息,医学上称之为“蹲踞现象”,这种姿势可以增加肺活量,有利于减轻心脏负担,改善缺氧状况;有的青紫型先心病患儿出生时并无青紫,长大后才逐渐出现,同时手指和脚趾的末端增粗呈鼓槌状,称为“杵状指”。
不论是何种表现,一旦出现异常,都应该去医院接受详细检查,包括胸部X线摄片、心电图、超声波心动图等辅助检查,这样才能做出明确的诊断。一般情况下,患有严重先心病的小儿在婴儿期(1岁以内)就可表现出症状,如果到了3岁还未表现出什么症状,那么即使有先心病,也是轻微的。心脏手术既有危险也有很大的希望,至于是否做手术、何时做,请家长一定听从医生的建议。有条件的话应该到专业的心脏病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小儿先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随着现代化和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接触到各种有害物质机会越来越多。妊娠期接触这些物质不仅可影响孕妇的健康,也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发生各种出生缺陷,包括小儿先心病。这些化学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以及染料、油漆或印刷原料等化学剂污染。不仅仅是化学污染能造成孕妇胎儿病变,引发小儿先心病,由于怀孕期间妇女粗心大意并不知道自己怀孕,还服用安眠药、忧郁药等也会导致胎儿患上小儿先心病。
各种物理因素中,最为常见的是辐射,包括X射线、微波、无线电波、电视、雷达探测、手机和电脑等电磁辐射,民间普遍认为与妊娠致畸密切相关,但此类研究目前并不多。国外最新研究发现,小儿先心病与妊娠期太阳活动和宇宙射线相关。最近也有研究表明孕早期噪音环境是先心病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
母亲在怀孕早期应该尽量避免感染。国内外多项研究均表明孕早期感染TORCH(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I/II型)会增加胎儿发生小儿先心病的风险。而母亲在孕期最初3个月患发热性疾病,胎儿患小儿先心病的风险将增加2倍。目前一致认为小儿先心病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单独作用或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其中由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小儿先心病占总数的75-90%。妊娠早期尤其是妊娠前3个月是胎儿心血管发育的关键时期,孕妇在这一时期受到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胎儿心脏缺陷畸形,发生小儿先心病。
小儿先心病如何预防
1、孕前合理膳食、禁烟酒,远离有毒有害物质,适量补充叶酸,在妊娠前适当增加营养,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抗病能力。
2、长期接触放射线或接受放射线治疗者,要在脱离放射线半年后再妊娠,经常接触各种农药、化学药物的女性应加强防护措施。
3、不用或少用四环素、磺胺和激素类药物,不用含激素的化妆品。
4、孕期按时进行产检,对胎儿是否患有宝宝先天性心脏病和先天缺陷及时做出诊断。
5、患有糖尿病、癫痫等病的女性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怀孕以及怀孕的时间。
小儿先心病是有一定的发病率。预防主要在妊娠时期,孕妇孕前和孕中都是高敏感阶段,需要特别小心,接触不良刺激或药物都会对胎儿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小儿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先天畸形,与妊娠期缺乏叶酸、感染流感病毒等有关。
引起小儿先心病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小儿先心病的原因很多,可能和母亲怀孕期间的健康和营养状况有关,母亲在怀孕的最初3个月内患病毒感染,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感等,可能影响胎儿的心脏和大血管的发育,形成先天性心脏病或同时合并有其他方面的畸形。母亲怀孕期间患有内分泌疾病;接受放射线的照射或其他药物、毒物的作用,也可能引起胎儿心血管的畸形。另外,高原地区缺氧的环境、家族、遗传因素等,也可能是发生的原因。
引起小儿心脏发育畸形的根本原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但归纳起来肯定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一、胎儿心脏某部分发育到较低的阶段即停止,或由于发育的过程中发生了轴转的错误,如大血管易位。
二、小儿出生后,仍长期留存一部分胎儿期所需要的特殊心血管通路,如动脉导管未闭等。
三、母亲的疾病往往影响胎儿发育,母亲在妊娠最初3个月内被病毒感染,尤其是风疹病毒,则小儿易发生心脏畸形。
四、母亲在怀孕期间吃了某些药物,也可以导致胎儿心脏畸形。
五、某些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遗传因素。
小儿肾脏疾病该如何预防
小儿肾脏疾病的现状
据介绍,如今很多家长很忽视对孩子尿常规的检查。“比如大多数家长很关注孩子缺不缺钙,于是经常会给孩子查微量元素,但对孩子尿常规的检查却不怎么在意。”在很多人的意识中,肾病往往被认为是成人病,但事实上,幼儿和儿童不仅可能会患上肾炎、泌尿系感染和尿毒症等,有些肾病甚至比成人还多见,如肾病综合征、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紫癜性肾炎等。另外,一些儿童患有先天遗传性肾脏疾病,可危及生命。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肥胖相关性肾病、高血压肾病也变得很常见。
小儿肾脏疾病的误区
说到小儿肾脏疾病的发病诱因,每种类型的肾病发病机制各有不同,诱因也很复杂,很难说明白。但从临床上看,小儿肾脏疾病大多都有遗传背景,虽不能说跟遗传有直接关系,但家族中如有患肾病的人,其孩子患肾病的概率就会加大,而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等也是肾病的诱因。
此外,感冒也是小儿肾脏疾病的一大诱因,千万不能忽视。“比如肾炎就是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刺激自身机体的免疫系统后引发的肾脏炎症。”人体感染病毒或细菌后,刺激机体产生自身免疫反应,在自身免疫过程中,产生的炎症介质和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中,就表现为肾炎,感冒的次数多,得小儿肾脏疾病的概率就大。
小儿先心病有哪些较为明确的病因
目前,小儿先心病的病因尙未完全明确,但是有几点是比较明确的:
1、病毒的作用:在心脏胚胎发育早期,尤其是妈妈妊娠1个月内(这时是胎儿心脏发育的关键时候),如果妈妈有感冒或感染了病毒,肯定会影响胎儿的心脏发育。
2、药物的作用:在心脏胚胎发育早期,妈妈服用了某些药物,会影响胎儿的心脏发育。
3、基因的作用:小儿先心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目前还不是很确切。
小儿先心病并非绝对遗传,但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发病趋势。国外曾有报道,不同类型先心病的同胞再发风险率为2%-3%,子女再发风险率为5-10%,均较普通人高。不同于遗传因素,化学(药物、环境化学物质)、物理、生物和心理社会因素等各类环境因素,是可以通过人为避免而预防小儿先心病发生的。受精后3-8周是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最易受药物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致畸。受精8周后,即停经10周后,各器官已分化完成,孕妇用药引起畸胎的可能性有所降低。但是某些药物如乙醇和烟草,对胎儿的危害是贯穿整个妊娠阶段的。咖啡因可以通过胎盘,但目前尚无明确证据显示咖啡因与小儿先心病的发生有或无相关性。
小儿先心病能用超声心电图诊断吗
超声心动图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新技术之一,由于它具有无创性、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尤其对小儿先心病的诊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手段。目前大约80%的小儿先心病仅依靠超声心动图检查,即可得出明确诊断。有的医院新生儿期的小儿先心病完全型大动脉错位,约90%仅依靠超声心动图检查即可设计小儿先心病手术治疗方案。
常用的超声心动图包括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B型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M型超声心动图是定点(某一线)地反映心脏内部结构及动态变化;二维超声心动图是通过超声断面观察心脏内部结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反映血流动力学的资料;实时二维彩色多普勒是以脉冲多普勒原理为基础,经彩色编码,将多普勒信号转为彩色信号,它可显示血流的部位、形态及分布。几个方面的结合大大地提高了对小儿先心病的诊断价值。新近兴起的食道超声心动图的检查,不仅弥补了经胸超声心动图的不足,而且对于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脏监护和手术效果评定均有重要作用,尤其对小儿先心病房间隔缺损的诊断及导管介入性放置关闭器更是至关重要的。
三维超声心动图是应用计算机将一系列的二维超声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能以立体形式显示心腔、心内结构等,可以直观地观察缺损的部位、大小、毗邻关系、及瓣膜形态、大血管畸形等,对复杂小儿先心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血管内超声目前多用于冠心病的冠状血管内超声,将来心腔内的超声必然对小儿先心病的诊断提供更新的资料。
胎儿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对胚胎发育至12~16周以后,即可经腹壁对胎儿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对家族中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或患病的孕妇应提倡进行胎儿心脏超声,以早期明确心脏畸形,有利于优生优育。当然要求操作者要有娴熟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及极强的责任心,以免错误地终止妊娠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怎么回事
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及二者相互作用有关。
1、内在因素: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特别是染色体异常或多基因突变;
2、外在因素:外在因素较重要的是孕早期宫内感染,如风疹病毒、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感染等;孕母接触大量放射线,患有代谢性疾病,服用药物(抗癌药、抗癫痫药等)以及酗酒、吸食毒品等也会导致胎儿患先心病。
如何预防小儿先心病?
通过上述表达,我们已经知道,小儿先心病除了遗传之外,便是孕期保健意识不够造成的,所以孕妇在孕前和孕期加强生活保健,便可预防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1、孕前合理膳食、禁烟酒,远离有毒有害物质,适量补充叶酸,在妊娠前适当增加营养,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抗病能力。
2、长期接触放射线或接受放射线治疗者,要在脱离放射线半年后再妊娠,经常接触各种农药、化学药物的女性应加强防护措施。
现在大家应该对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以及如何预防有了答案, 孕妇怀孕前期千万不要误吃避孕药,这都可增加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如果诊断出小儿心脏有问题,孕妇妈妈们也一定要注意情绪的控制,这会加重胎儿。
小儿先心病的预防方法
1、病毒感染:
现在孕妇一般年龄较大,加上工作忙碌,事业有压力,人本身的抵抗力弱,就容易造成感冒,这种病毒感染本身就会引起胎儿心脏畸形。孕妇因感冒等症状去医院检查,X光、透视等检查使胎儿无形中接触射线,也容易造成先天性畸形心脏病,而且现在的药物中有60%~70%可能导致胎儿心脏畸形。
2、饮食影响:
孕前合理膳食、禁烟酒,远离有毒有害物质,适量补充叶酸,在妊娠前适当增加营养,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抗病能力。很多孕妇怀孕时有早孕反应,胃口不好,就喜欢吃一些成品的食物(如罐头等),而这些食品中含有的防腐剂、色素等化学物质往往有致畸作用。而且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人工饲养的禽蛋等也含有大量激素,还有很多孕妇容易偏食,造成营养不均衡,这些都容易对胎儿心脏造成致畸作用。
3、外界环境:
长期接触放射线或接受放射线治疗者,要在脱离放射线半年后再妊娠,经常接触各种农药、化学药物的女性应加强防护措施。随着现在社会发展,我们生活的大气环境却污染愈来愈重,加上电脑、手机的普及,孕妇整天对着这些现代化的仪器,也容易造成胎儿心脏致畸,还有一些从事特殊工作,与化工产品、射线等经常打交道的,也容易造成胎儿心脏畸形。
造成胎儿心脏畸形的原因有哪些
我国每年出生的婴儿约有7‰至11‰为先天性心血管异常,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不幸和深重的负担。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可致胎儿心脏发育畸形的高危因素有以下原因。
1、家族遗传
若母亲所生的第一胎患有先心病,第二胎患病的可能性为2%左右;若连续两胎皆为先心病者,再生的先心病儿可能增至10%。若母亲患有先心病,第二代患先病的危险性为10%。
2、病毒感染
妇女在怀孕最初3个月,特别是怀孕3周-8周,如遭到病毒感染,胎儿易发生心脏血管畸形。其中风疹病毒是引起胎儿先心病的主要罪魁祸首。
3、不良嗜好
孕妇如有吸烟或被吸烟等可使胎儿畸形或小儿先心病发生。婴儿先心病发病率,吸烟母亲所生婴儿是不吸烟母亲的二倍。
胎儿的身体是非常的脆弱的,而且胎儿在母体内生长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一些疾病的表现,因此,女性们在怀孕之后要积极的预防胎儿畸形,了解一些造成胎儿心脏畸形的原因,针对病因来进行疾病的预防最有效果。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危害
我国先心病发病率高达0.8%,按病情轻重不同先心病会不同程度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降低抵抗力,病情严重的孩子生命受到威胁。
我国仅仅只有2成先心病患者能够接受治疗,这些孩子不经治疗大约有一半会在3岁之内死亡,目前先心病是全世界新生儿出生缺陷中致死致畸第一位疾病。
一些复杂的先心病,如果不经过人为干预,大部分患儿活不到3岁其死亡率极高。在新生儿出生缺陷中,发病率最高的就是先天性心脏病。
怀孕头三月感染病菌是引起先心病主要原因谈原因取消强制婚检与先心病发病率上升无明确关系
要时时注意宝宝的身体健康
尽管广东是地贫大省,但是近几年来广东0—5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已达5.4‰,取代了地中海贫血发病率高居全省出生缺陷的首位。先心病发病率上升是否与取消强制婚检有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主任吴钟凯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表示,目前没有一项数据表明先心病发病率上升与强制婚检有关。事实上,妇女怀孕的头3个月是胎儿器官的形成期,孕妇要特别注意保健,他呼吁准妈妈们应该加强围孕期的检查。
谈预防怀孕头三月远离化学物品,慎防病毒感染
先心病的致病因素很复杂,引起胎儿心脏发育畸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明确的是女性在怀孕最初三个月如果遭遇病毒感染,胎儿发生心脏血管畸形的危险因素就会大大提高。风疹病毒是目前最为明确引起胎儿先心病的主要因素,因此,吴钟凯主任建议女性在怀孕最初三个月尽量避免病毒感染。专家指出,一般来说,在怀孕5-6个月的时候,经B超筛查胎儿的先心病。宝宝出生以后,根据病史、体征、胸部X线片和心电图检查,对常见的先心病一般可以作出诊断。
不经为干预半数先心病孩子活不到3岁
在健康人群眼里,先天性心脏病或许是“短命”的代名词。事实上确实如此,一些复杂的先心病,如果不经过人为干预,大部分患儿活不到3岁,其死亡率极高。在新生儿出生缺陷中,发病率最高的就是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影响新生儿期和儿童期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广东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先心病患病率大概为千分之六至八,广东又是人口大省,粗略统计下来,广东省每年出生的先心病患儿就有1万多人。
大多数先心病病情较轻,手术能根治
“先天性心脏病复杂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先心病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肺动脉瓣狭窄等,这四种几乎占了所有先心病的80%以上。”吴钟凯教授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指出,由于先心病患儿在胎儿时期心脏和大血管发育异常导致先天性血管系统畸形,与同龄孩子相比,他们身体虚弱,容易出现反复感冒。随着小儿心脏外科的飞速发展,不仅常见的先心病可以得到准确的诊断,而且大多数可以得到彻底根治。
拒绝矫枉过正,小儿先心病手术并非越早越好
“原则上小儿先心病及早手术治疗效果越好,”吴钟凯教授指出,小儿先心病并不是不治之症,大部分先心病患儿都能通过手术有效治疗和痊愈,能完全和正常人一样学习和生活。然而,目前在孩子是否及早手术的问题上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情况,一种是希望“等孩子大一些再做”,结果一拖拖到五六岁,孩子病情越来越严重,也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期。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家长认为手术越早越好,希望孩子一出生后就急着进行手术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