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自检的方法
脾胃自检的方法
【脾胃自检的方法】
1、看口唇:脾胃健康的口唇是不干不湿,红润有光泽;
2、看舌头:脾胃有问题,肝火旺的舌头是胖大,有白苔和齿痕。
(舌两边主肝胆,舌中部前部主脾胃,舌后部主肝肾。)
3、看鼻子:鼻尖红是胃火旺。鼻头发青是肝郁的表现。酒糟鼻是肺胃热盛。鼻翼两侧发红是胃火盛。
4、看眼睛:眼睑下垂是脾胃虚弱和中气虚的表现。内眼角发黑也可能是脾胃不好的表现。
【脾胃不好的“三大主症”】
1、脾胃虚弱(脾胃功能下降)
表现:
1)舌淡苔白;
2)申请倦态,懒散无力;
3)食欲不振;
4)大便稀薄;
5)面色苍白萎黄。
禁:苦瓜和桃子是寒性食物,夏季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吃。
宜:多吃豆类、薏米等健脾利湿的食物。
2、脾胃虚寒
表现:
1)四肢不温、手脚冰凉;
2)经常腹痛、喜温喜按;
3)大便溏薄;
4)小便清长;
5)神疲乏力;
6)口吐清水;
7)舌大苔白。
禁:苦寒凉性的食物和药品。如西瓜、绿豆、胖大海等。
小儿厌食推拿处方 小儿厌食推拿管用吗
小儿厌食推拿有一定的好处。
厌食症多因喂养不当,或恣意投好,长期偏食,脾胃受伤所致,厌食症是许多脾胃疾病的常见症状,推拿对该病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具体有以下优势:
1.顺应脾胃自我调节之势,使脾胃得到休息,未增加脾胃负担。
2.明显的局部治疗优势。
3.直观的消积导滞。
4.客观的升清降浊。
脾胃肝自我养生康复法
“脾主运化”是指脾有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种功能。只有它运化水谷的能力旺盛,才能为全身提供充足的养分,使机体得以正常运转。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运输和排泄作用。脾的这两种运化功能是同时进行的,当我们吃进食物时,脾的运化功能将身体所需要的物质向上输送,水液通过肺的宣降功能滋养五脏。无用的东西,则通过汗液或者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脾主升清”是指脾把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有“脾以升为健”之说。现在人的生活水平好了,吃多了好东西,导致了营养过剩。脾这个后勤部长也懒散得不好好干活,它原本应该把精华向上面的心肺输送,现在却往下送。人体所需要的糖分是支持肌肉正常运转的基本物质,也都随着尿液流失掉了。所以我们中医认为,糖尿病的根源其实就是脾病。
“脾主统血”是指脾能够统摄血液不外溢。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能老实规矩地在脉管中流动,是因为有“气”对它进行约束,而这个气主要就是脾气。如果脾气虚弱,不能承担这个约束功能,血液的流动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来月经的时候血是往下流的,可如果脾的统血功能变弱,血就可能调转方向往上跑。对于几个月没来月经,或者是月经不调的女子,医生常常会问在此期间是否流过鼻血。流鼻血就是经血倒流的一个现象。
脾与人的肌肉弹性度有很大关系。人上了年纪,脾的功能开始衰落,人的皮肤开始松弛。老人们的眼皮之所以是耷拉的,也是这个原因。脾在志为思,如果一个人过度思虑,会变得特别消瘦。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心宽体胖”,人如果把心放宽了,不忧郁,皮肤就会红润,整个人也变得很有精神儿。
《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记载:“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这就是说,嘴唇的色泽能反映出脾脏是不是健康。如果嘴唇红润,说明脾的功能好,能使人体很好地消化吸收,血液里营养充足。当嘴唇的颜色偏白,就标志着脾的功能下降,人体的血气不足。而如果唇暗、唇紫,则表明有寒气进入了脾经。此外,脾经出现异常,还会出现舌根强直,食则呕吐,胃脘疼痛,腹内发胀,月经过时不止、崩漏等症状。
我曾经治过这样一位病人,她最近一段时期的月经量特别多,来势也猛,每次持续数日后,还是出血不止,近日小腹部还有绷紧感和空虚感。我诊断她是血崩,是脾经出了问题所导致的。我建议她艾灸隐白穴,将艾条的一头点燃,放于一侧隐白穴上约1.5 厘米处,灸20分钟左右,等此穴周围的皮肤转成红色后停止,接着再艾灸另外一侧。月经来时,每天可灸3~4次,等出血结束后,可再继续灸1~2天。通过治疗,即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小儿痰湿咳嗽怎么推拿
肺为贮痰之器,脾胃生痰之源。肺虚则痰不化,脾虚则湿不能运。由此可知,痰湿从脾胃自身,上渍于肺,故有咳嗽痰壅,色白清稀之候;痰湿内停,乃脾是健运,而发胸腕痞闷,纳呆厌食,神乏困倦之症;脉滑,舌苔白滑为痰湿内停之候。小儿痰湿咳嗽的推拿手法主要如下: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推拿处方:补脾经,肺经,运内八卦,摩膻中,推板门,摩肺俞,脾俞,丰隆。“侠白宣肺摩方”。
推拿方解:补脾经,运内八卦,摩肺俞,脾俞,揉板门,可健脾益气,化痰燥湿;摩肺俞,膻中,丰隆,推肺经,施“侠白宣肺摩方”,可化痰止咳。
肠胃疾病有哪些症状 其他症状
胃肠病的症状有很多,除了上述症状外,还有泛酸、打嗝、压迫感,胃酸、胃堵、胃寒、胃热、厌食、肠鸣等其他症状。胃肠病种类很多,常常由于症状不典型而被人们忽视。在以上提及的症状中,注意体会、自检,尽早发现胃肠疾病,以得到胃肠病及时治疗。
怎样自制调理脾胃的粥
具体做法是:将玉米面100克,先用凉水调成糊状,待水烧开后放入,然后将切成碎块的红薯一并放入,轻轻搅动以防止玉米面粘在锅底。熬粥时要用文火,中间可点几次冷水,玉米面红薯粥以不稀不稠为好。
另外,专家还推荐了几款粥,大家不妨试着做来尝尝:
山芋粥:山芋与粳米同煮,常食可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过度肥胖等症。
芝麻粥:捣碎芝麻与大米同煮,可治眩晕、记忆力衰退、须发早白等。
莲米粥:将莲米发涨后,在水中用刷子将表皮擦去,抽出莲心放清水煮烂,再与粳米同煮食用。此粥具有健脾止泻、益肾固涩、养心安神之功,适用于脾虚食少,腹虚带下、遗精尿频、心烦失眠、健忘多梦。
红枣糯米粥:山药、苡仁、荸荠、大枣、糯米同煮,放入适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气血、利湿止泻、生津止渴之功效。适用于病后体弱及贫血、营养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肠炎等患者食用。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脾胃对于人体的重要性,脾胃不好的话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麻烦,上文我们给大家推荐了几道能调理脾胃的粥。
慢性肠胃炎应该怎样治
(一)起居调养法
中医认为本病大多发于脾胃素虚者,脾胃既虚,正气较弱,故患者应注意保暖,避风寒,并保证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二)心理调养法
情绪与胃炎关系密切,发怒、紧张,可导致胃肌收缩、微小血管痉挛、胃自身保护修复机能减退、胃酸分泌亢进等变化。患者一定要思想达观、精神松弛、心情愉快。在临床上,由于精神因素加重或诱发慢性胃炎者屡见不鲜,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情志的舒畅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胃肠病自检
1.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且时轻时重。这往往提示可能患有 [1] 食管炎、食道憩室或 食管癌 早期。
2.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 嗳气 但不反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这种情况要考虑慢性 胃炎 ,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下垂 。
3.饭后上中腹痛,或有恶心、呕吐、积食感,病的时间可能已经很长;疼痛有规律,如受凉、生气、吃了刺激性食物后发作。这种情况可能是 胃溃疡 。
4.经常在饭后2小时左右出现 胃痛 ,甚至半夜疼醒,吃点东西可以缓解,常有反酸现象。秋冬季节容易发作,疼痛在上腹偏右,有节律。这类情况可能患有 十二指肠溃疡 或十二指 肠炎 症。
儿童开胃菜怎么做
小朋友胃口不好、挑食,上到餐桌千哄万哄才勉强吃下几口饭,这也许是当妈妈的最烦心的事了。除去饭菜不可口、不良饮食习惯等外部因素,宝宝脾胃虚弱也是一大主因。南方春天湿气重,中医认为湿困脾胃,自然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而此时正值仲春,肝气随万物生发而偏于亢盛,肝亢可伤脾,同样引起影响脾胃运化。因此要宝宝胃口好,祛湿健脾是春季的首要办法。
赤小豆花生糖水,赤小豆50克、花生50克、去核红枣6粒、麦芽20克、冰糖适量。各物洗净,赤小豆提前浸泡一小时,将所有材料放入煲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转小火煲一个半小时,下冰糖煮至溶即可,健脾开胃,祛湿消食。红枣大麦粥,去核红枣8~10枚,大麦适量,用温水浸泡后旺火熬煮食用。莲子粥,去芯莲子20克,粳米适量,用旺火熬煮,加少量糖即成。
如何关爱自己的脾胃
一、脾胃关系,弄清主次做好防治
脾与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二者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因此中医称脾和胃为“后天之本”。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指胃接受食物和盛纳食物,“腐熟”是指胃有初步消化食物之功能。经胃初步消化后的食物分为“清”、“浊”两部分。
其清者即津液,由脾吸收运化送至全身各处。故有“脾为胃行其津液”之说。其浊者,由胃下行至小肠,再行进一步消化。
脾脏主要的功能是消化吸收和运输我们每天所获得的能量。食物进入胃部,第一次消化都在送入到脾,再又脾脏进一步的消化吸收。
二、脾胃同治,抓住方法解决问题
脾主运化,当脾出现问题时,造成胃部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不能运输到身体各部,同时也不能反补营养给胃。
脾病造成机体主症有:胃胀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胃主受纳,当胃出现问题时,容易出现脘痛,呕吐,嗳气,呃逆等症状。
由此可见,脾胃病的症状基本都是同时出现的,这也是我们平常“胃痛医胃”难以解决问题的所在。
中医理论认为胃病属于脾胃病的范畴,在治疗胃病的同时也要解决脾病,真正的“脾胃同治”。
肠胃疾病自检方法
消化道疾病种类很多,常常由于症状不典型而被人们忽视。一些饭后不明显的症状中,注意体会、自检,尽早发现胃肠疾病,以得到及时治疗。
1.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且时轻时重。这往往提示可能患有食管炎、食道憩室或食管癌早期。
2.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反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这种情况要考虑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3.饭后上中腹痛,或有恶心、呕吐、积食感,病的时间可能已经很长;疼痛有规律,如受凉、生气、吃了刺激性食物后发作。这种情况可能是胃溃疡。
4.经常在饭后2小时左右出现胃痛,甚至半夜疼醒,吃点东西可以缓解,常有反酸现象。秋冬季节容易发作,疼痛在上腹偏右,有节律。这类情况可能患有十二指肠溃疡或十二指肠炎症。
5.饭后腹部胀痛,常有恶心、呕吐,偶可呕血,过去有胃病史近来加重,或过去无胃病近期才出现,且伴有贫血、消瘦、不思饮食,在脐上或心口处摸到硬块。这种情况应高度警惕,因为有可能是胃癌。
6.饮食不当或受凉后发生腹痛、腹泻,可伴有呕吐、畏寒发热。这种情况可能是急性胃肠炎、急性痢疾。
7.饭后立即腹泻,吃一顿泻一次,稍有受凉或饮食不当就发作。也有可能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腹泻时为水样,便秘时黏液较多,有时腹胀有便意而上厕所又无大便,数年不见消瘦。这种症状,以过敏性肠炎的可能性较大。
胃肠病的自我检测
1、进食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且时轻时重者,可能有食管炎、食管憩室或食管早期癌。
2、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返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中老年人要想到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3、饭后上中腹痛,或有恶心、呕吐、积食感。病史可以多年,常在秋季发作,疼痛可能有节律性,如受凉、生气,吃了刺激性食物可诱发,可能是胃溃疡。
4、常在饭后2小时开始胃痛,或半夜痛醒,吃点东西可以缓解,常有返酸现象。在秋冬易发,疼痛在上腹偏右,常有节律性,要想到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憩室。
5、饭后腹部胀痛,常有恶心、呕吐,偶可呕血,过去有胃病史近来加重,或过去无胃病史近期才发,且伴有贫血、消瘦、不思饮食、在脐上或心口处摸到硬块,则考虑为胃癌。
6、突然发作的上腹剧烈疼痛,可能有饮食不洁或受凉史,坐卧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上中腹有硬块但不能摸、可在1-2小时后自行缓解,可能是胃痉挛。肚子硬不能碰者可能是溃疡病急性穿孔。
7、行走或跑步时一侧肚子痛,被迫停下,常在放屁或揉腹后缓解,局部或有包块,不痛时包块消失,这可能是结肠痉挛或肝脾曲综合征。
8、吃东西不当心或受了凉后发生腹痛、腹泻,可伴有呕吐、畏寒发热,可能是急性肠胃炎、急性痢疾。
9、饭后立即腹泻,吃一顿泻一次、稍有受凉或吃东西不当心就发作,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腹泻为水样,便秘时粘液较多,有时腹胀有便意而上厕所又无大便,数年并未见消瘦,则慢性过敏性肠炎可能性大。
脾胃虚弱的检查有哪些
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脏白,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胃气虚主要表现在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对于脾胃气虚者可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对于脾阳虚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阴虚成药较少,可汤药调理。
脾胃虚弱临床表现:病程较长,泄泻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治以健脾益气,助运化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苡仁、焦山楂、焦神曲、陈皮、砂仁(后下)。水煎,日1剂,分3次服。如时见腹痛,加木香、香附;兼舌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大便清稀,小便色清,腹部隐隐作痛,加炮姜、肉豆蔻、益智仁;少气懒言,便泻不止,甚至脱肛,加黄芪、升麻、葛根;兼夹湿热,口苦舌黄,或大便夹粘冻,加黄连、马齿苋。
痰湿咳嗽的小儿推拿 小儿痰湿咳嗽证候分析
肺为贮痰之器,脾胃生痰之源。肺虚则痰不化,脾虚则湿不能运。由此可知,痰湿从脾胃自身,上渍于肺,故有咳嗽痰壅,色白清稀之候;痰湿内停,乃脾是健运,而发胸腕痞闷,纳呆厌食,神乏困倦之症;脉滑,舌苔白滑为痰湿内停之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