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少维生素K出血,如何预防
新生儿缺少维生素K出血,如何预防
1.预防孕妇、乳母维生素K的缺乏
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症应从孕妇预防开始,分娩前数周即可口服维生素K 20mg,能预防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哺乳期母亲应多食含维生素K丰富食物,以提高乳汁中维生素K的含量,使婴儿从母乳中获得较多的维生素K。如各种深色绿叶蔬菜、菠菜、卷心菜、紫花、苜蓿、水果、黄豆、牛奶、动物肝脏、蛋黄、奶酪、鱼肉、海带、海藻及植物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
2.出生后常规补充维生素K
(1)生后常规肌注维生素K:自从1961年美国儿科学会营养委员会提出,所有新生儿应在出生后肌内注射维生素K1 0.5~1mg作为预防新生儿出血以来,维生素K1用来预防和根治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已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早产儿、低体重儿及难产儿均需在产后6h内肌注维生素K 1mg。我国多数医院也已把生后肌注维生素K作为常规,有效地预防了维生素K缺乏性自然出血症的发生。
(2)口服维生素K:荷兰Cornelissen EA等人实验证明,在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内,每周口服维生素K 1mg可有效纠正维生素K缺乏,且不会引起维生素K在体内的积聚。加拿大儿科协会建议足月产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6h内口服或肌注维生素K 1mg;我国林良明等于2002年报道,中国7省协作对19751例活产婴儿进行对照研究发现,采用给婴儿出生后口服维生素K1 2mg,以后每隔10天1次,服满3个月,共10次,对预防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有相当好的效果。
3.积极预防维生素K缺乏
因脂肪吸收不良而有迟发性出血性疾病危险性的新生儿,对有用广谱抗生素药物的孕妇及小儿,双胎、早产儿,患有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小儿均应预防性给予维生素K。需每天口服维生素K 1mg或每月肌注维生素K 1次,以预防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
新生儿维生素K1常规用法
用维生素K1表明这家医院还是很负责的.维生素K1主要是预防新生儿出血症.特别是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大多在脑部,一旦发生预后不良,医院每年都会见到2-3个这样的病号,原因就是出生时没有注射这一针.
建议每个小孩出生时都用.我熟人的孩子有的出生时没用,我就让他们用,用一次就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不用的话万一出现上述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维生素k1主要用于凝血酶原过低症,维生素k缺乏症,阻塞性黄疸,肝病出血,新生儿出血症等
维生素K可以参与体内凝血机制的完善,一旦缺乏,就容易导致小儿颅内出血. 一般建议 产 后 婴儿常规注射维生素K1可以预防新生儿出血症,
新生儿维生素K1常规用法,以上的内容就给很多家长全面介绍了新生儿维生素k1的常规用法,所以对于很多家长,再进行选择维生素k1的时候,一定要在征求医生的情况下,通过正常的进行用药,才能保障自己孩子的健康,不会对孩子造成身体的伤害。
新生儿紫癜的病因
自体原因(35%):
新生儿紫癜的自体原因是指发现机体由于吸收障碍或者机体发育不良导致的维生素K缺乏,由于先天性原因导致新生儿血液中血小板含量减少,容易发生渗血紫癜的症状。
疾病原因(25%):
其他疾病原因所致的新生儿继发性出血性。如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新生儿血小板合成障碍、新生儿重度肝功能损害、新生儿维生素K吸收障碍等。
发病机制
已知凝血因子Ⅱ,Ⅶ,Ⅸ,Ⅹ都在肝内合成,必须有维生素K的参与,故这些因子又称维生素K依赖因子,新生儿期肠内是无菌的,不能产生维生素K,仅能从食物中提取少量,加之肝功能尚未成熟,在出生都数天内,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显著低下,而呈现一过性的“生理性”下降,引起暂时性低凝血酶原血症,如果在出生后2~7天,凝血酶原活性下降到正常值的15%~20%以下时,就会发生出血,其中大部分表现为胃肠道出血。
什么人需要补充维生素K
1、吸收不良综合征、脂肪吸收不良或长期服用抗生素者:此类人群由于体质的问题,会影响人体对维生素K的吸收,所以必须多补充。
2、新生儿:新生儿在出生后1~2周直至满月时,都要重复注射维生素K1,这样可有效预防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导致的脑出血。
3、婴儿:因婴儿肠道内还没有细菌可自行合成维生素K,所以建议从食物中摄取,每天可摄取少量维生素K2。
4、肝功能差的人:由于患肝病的人,其胆汁分泌也受到阻碍,对维生素K的吸收有一定的影响,故应多食用菠菜、花生油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
5、早产儿:为避免发生新生儿出血的情形,应每天注射0.5~1.0微克的维生素K,连续肌肉注射3天。
6、痔疮患者:维生素K可有效防止痔疮出血的情况。
7、经常流鼻血的人:维生素K可增强微血管壁的功能,并能促进血液正常凝固,能防止经常流鼻血的情况。
8、怀孕及哺乳期妇女:为让胎儿及新生儿能从母体中摄取充足的维生素K,在产前及产后适量进食绿叶蔬菜、水果,可有效提高胎儿及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建议在此阶段的妇女,对维生素K的摄取量增加至每天65~75微克。
9、长期服用抗生素者:由于抗生素会干扰人体对维生素K的代谢与利用,因此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必须在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或适量补充维生素K的补充品。
10、经血过多的女性:服用维生素K可减少经血量,能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的情形。
新生儿出血症的病因病理
新生儿出血症(hemorrhag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又称新生儿自然出血、新生儿低凝血酶原血症,是由于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显著缺失所引起的一种自限性出血性疾病。多于生后2~4天发病,以消化道出血最为常见。一般病情较轻,重者常可引起患儿死亡。近年本病由于广泛采用了维生素K作预防,已使发病率有了明显的降低。
病因病理
西医学对本病病因的认识近年有一定进展,认为本病的维生素K缺乏是由于以下几种因素引起:①维生素K的胎盘通透性差,胎儿要自行合成维生素K,由于胎儿肝功能不成熟,因此维生素K贮存较少,这在早产儿中更明显;②人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低,不足以补充新生儿需要;③维生素K产生需肠道细菌的帮助,其吸收也离不开胆汁的帮助,而新生儿肠道无细菌,胆汁分泌不足,致维生素K缺乏;④母亲产前使用过抗凝剂、抗癫痫药、抗结核药,这些药可发生与维生素K竞争性抑制作用,而新生儿本身用过抑制肠道菌群的抗生素或长期腹 泻、肝胆疾病等也可影响维生素K的合成与吸收。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脏气虚弱、先天禀赋不足或母染病患所致。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或禀赋不足,先天失养,致脾之统血功能失职,血不循经脉而溢出于脉外,则见出血发生。
维生素k缺乏的治疗方法
治疗
1、治疗相关基础疾病。
2、饮食治疗,多食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等绿色食品。
3、补充维生素k;出血较轻者,维生素k4口服,持续半个月以上,出血严重或有胆道疾病者应用维生素k1静脉滴注。
4、凝血因子补充,如出血严重,维生素k难以快速止血。可用冷沉淀物静脉滴注,亦可输注新鲜血浆、新鲜冰冻血浆。
饮食保健
维生素K缺乏病可以进食动物肝脏等食物,有缺乏维生素K出血等疾病可以考虑肌肉注射维生素K1等药物治疗, 注意休息,多吃水果和蔬菜。
预防护理
治疗引起维生素K缺乏的病因。肝病、阻塞性黄疸、长期腹泻、脂肪吸收不良患者每周注射维生素K,为预防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现多主张新生儿出生后口服维生素K 1~2mg,以后每周或10天口服1次,至3个月龄。
吃母乳的孩子应给维生素K吗
维生素K是脂溶性维生素,它参与人体凝血过程,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K,就等于缺乏凝血因子,容易出血,或出血难止。如果维生素K严重缺乏,婴儿会出现脐带残端渗血不止、皮肤出现淤斑等症状,最严重的会导致颅内出血,严重威胁生命。 人体自身不能制造维生素K,需摄入含维生素K的食物然后在肠道合成。新生儿肠道内没有帮助合成维生素K的细菌,再加上婴儿通常只吃母乳,母乳虽然营养丰富,但维生素K含量偏低。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容易缺乏维生素K。
维生素K缺乏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方法包括:
①乳母多吃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豆油、菠菜等绿叶蔬菜;
②正常新生儿出生6小时后肌肉注射维生素K1(5mg)一次,或口服维生素K1(25~50pg)120天;
③患有先天性肝胆疾病、慢性腹泻的小儿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K;
④对于在孕期曾服用影响维生素K代谢药物的孕母,在产前应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
新生儿出血性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孕母有血小板减少症或用药(如奎宁、奎尼丁、磺胺类等)可使出生小儿血小板减少而引起出血,免疫、感染等因素也可使血小板减少而发病。
小儿出生时多属正常,在出生后数小时或24小时左右可迅速出现广泛性出血点、瘀斑,也可以发生呕血、鼻出血、便血、脐渗血等,偶有严重的患儿发生颅内出血.血液化验血小板计数减少。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可发病于任何日龄,同时伴有各种感染症状。
由孕母用药引起的,一般在一周后可渐好转而恢复,其他原因引起的,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多数疗效较满意,对于重症患儿需输新鲜血及换血;如果感染引起的,需控制感染后才能决定其疗效如何。新生儿出血症正常新生儿出生不久,体内凝血酶原和其他一些凝血因子都开始下降,到出生2~3天时下降到最低程度,一部分婴儿下降得特别低的,便发生出血,约在生后7~10天,随着凝血酶原的浓度逐步上升,出血也逐渐停止,所以过去称本病为“新生儿自然出血症”。
由于缺少的凝血酶原和其他一些凝血因子的合成都需要维生素K,所以这病的根源是维生素K缺乏。发生维生素K缺乏的原因是:,①刚出生2~3天内进食少,而人奶中维生素K含量亦少。②正常成人肠道中细菌可以合成一部分维生素K,而新生儿出生前,肠道中无细菌,刚开奶时肠道中细菌少,所以合成维生素K量也少,早产儿更容易缺乏维生素K。
本病大都发生在出生后2-3天,很少在出生7~10天后。出血多在脐部和消化道,也可在鼻部成肾脏,严重的可发生颅内出血.出血量一般不多,消化道出血最为常见,大便中有少许血,出血量多时,大便可呈柏油样或吐出血液,面色苍白,甚至休克。
维生素与相应疾病
在多数情况下,缺乏维生素会引发严重问题。下表显示缺乏不同维生素对应的疾病:
缺少维生素A:夜盲症、干眼病
缺少维生素B1:脚气病
缺少维生素B2:嘴唇、舌头和皮肤问题
缺少维生素B3:糙皮病
缺少维生素B12:恶性贫血
缺少维生素C:坏血病
缺少维生素D:佝偻病
缺少维生素E:脂肪吸收障碍、贫血
缺少维生素K:血凝固功能差、内出血
富含新鲜、天然食物的膳食通常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所有维生素。食物的加工处理容易破坏维生素,因而许多加工食品都添加了人造维生素,称为“强化”食品。
缺少维生素会怎么样 缺乏维生素K会怎么样
维生素K有“抗出血维生素”之称,是肝脏中凝血酶和其他凝血因子合成所必须的,少了它,血液无法凝固,容易出现多种初学的不病症。维生素K可以由肠道内的细菌合成,因此成人缺少维生素K的现象较为少见,新生儿则不然,所以孕妇在产前适量服用维生素K,或在婴儿出生后立即注射一毫升的维生素K,可以防患于未然。
孕妇要补充什么营养 维生素K
在孕晚期,孕妇要多吃含维生素K丰富的食物,如菜花、白菜、菠菜、莴苣等,以预防产后新生儿因维生素K缺乏引起颅内、消化道出血等。预产期前一个月,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每天口服适量的维生素K。
维生素c小孩可以吃吗
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很少,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维生素C每日推荐量为:0-12个月婴幼儿每日40~50mg,1-3岁幼儿每日60mg。但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C,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小儿出生时有适宜的维生素C储备,脐血血浆维生素C含量比母血浆高2~4倍,故3个月以下婴儿缺少维生素C发病较少。但如孕母饮食缺乏维生素C,新生儿也可患坏血病。给宝宝适当地补充维生素C,增强抵抗力很重要。
脑出血偏瘫的原因
脑出血常见于中老年人,而且该病是一种严重性的疾病,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很大。有些婴儿也容易出现脑出血的情况,新生儿脑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脑出血是临床上一种严重的疾病。一般来说,此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多由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原因而引起。然而,有些婴儿特别是新生儿也可以发生脑出血,主要原因是因为维生素k缺乏而引起。
婴儿脑出血多发生在3个月以内,尤以1个月-2个月为发病高峰期,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缺乏维生素k造成的。当婴儿缺乏维生素k时,往往出现鱼身多个部位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最为多见。患儿常突然发病,表现为类声哭叫,前囟门隆起,双眼凝视或上翻,频繁呕吐,烦躁不安,肢体抽搐、昏迷等,如不及时抢救,患儿可失去生命,侥幸生存下来的,也会或多或少地留有一些后遗症,如瘫痪、智力低下、痴呆等,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婴儿缺乏维生素k的原因目前认为有以下几种:1、胎儿娩出后,其肠道内还未建立正常的菌群,而这些细菌可分解肠道内容物产生维生素k;2、母亲怀孕时不恰当地使用了一些抗生素,而有些抗生素能够抑制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结果使维生素k合成减少,婴儿从母体不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k;3、婴儿患有消化道疾病,如腹泻、吸收不良等,导致维生素k不能及时吸收利用而致体内维生素k不足;4、母乳中含有的维生素k较少,而婴儿又没有及时地添加辅食,则易使婴儿缺乏维生素k。而维生素k是人体凝血因子合成所必需的,当人体缺乏维生素k时,肝脏无法合成产生足够的凝血因子,导致血液凝固性降低,凝血机制发生障碍容易引起出血。
了解到新生儿脑出血的原因就是由于维生素K的缺乏,所以为了预防该病的发生,女性在孕期应当注意饮食结构,多吃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哪些 维生素K
人体对于维生素K的需要量非常少,但是维生素K对促进骨骼生长和血液正常凝固具有重要的作用,维生素K可以增进糖类的吸收利用,减少生理期出血,预防内出血及痔疮,还可预防骨质疏松。
食物来源:鱼肝油,蛋黄,奶酪,海藻,藕,菠菜,包菜,莴苣,西兰花,豌豆,大豆油等。
维生素k缺乏症
维生素K缺乏症
维生素K缺乏症是一种获得性、复合性出血性疾病,存在引起维生素K缺乏的基础疾病,出血倾向、上述凝血因子缺乏或减少为特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病因
1、摄入不足:如长期进食过少或不能进食、长期低脂饮食、胆道疾病、肠瘘、广泛小肠切除、慢性腹泻等所致的吸收不良综合征、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内源性合成减少。
2、肝脏疾病:重症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及晚期肝癌等,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引起维生素k摄取、吸收、代谢及利用障碍,肝脏不能合成正常量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
3、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如香豆素类等。
4、新生儿出血症:出生后2~7日的新生儿,可因体内维生素k储存消耗,摄入不足及内生不能等,导致维生素k缺乏引起出血。
临床表现
除原发病的症状、体征外、主要表现为出血,皮肤粘膜出血如皮肤紫癜、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内脏出血如呕血、黑粪、血尿及月经过多等。外伤或手术后伤口出血。新生儿出血症:出血多见于出生后2~3天,常表现为脐带出血、胃肠道出血等。维生素K缺乏症的出血一般较轻,罕有肌肉、关节及其他深部组织出血发生。
检查
1、筛选试验:PT延长、APTT延长。
2、确诊试验:FⅩ,FⅨ、FⅦ及凝血酶原抗原及活性降低。
诊断
维生素K缺乏症的诊断参考标准:
(1)存在引起维生素k缺乏的基础疾病。
(2)临床有皮肤、粘膜及内脏轻、中度出血。
(3)PT、APTT延长,FⅩ,FⅨ、FⅦ及凝血酶原抗原及活性降低。
(4)维生素k治疗有效。
治疗
1、治疗相关基础疾病。
2、饮食治疗,多食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等绿色食品。
3、补充维生素k;出血较轻者,维生素k4口服,持续半个月以上,出血严重或有胆道疾病者应用维生素k1静脉滴注。
4、凝血因子补充,如出血严重,维生素k难以快速止血。可用冷沉淀物静脉滴注,亦可输注新鲜血浆、新鲜冰冻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