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脊髓病变的常用方法有什么
诊断脊髓病变的常用方法有什么
专家表示,脊髓病变的治疗一定要及时,而要想及时治疗脊髓病变这种疾病,大家就要对诊断脊髓病变的方法有所了解。那么,诊断脊髓病变的常用方法有什么呢?下面听听专家的介绍。
一、SEP(体感诱发电位)——是测定躯体感觉系统(以脊髓后索为主)的传导功能的检测法。对判定脊髓病变程度有一定帮助。现在已有MEP(运动诱导电位)。
二、MRI(磁共振)检查——对判定脊髓病变状况极有价值。MRI可显示脊髓病变早期的水肿、出血,并可显示脊髓病变的各种病理变化,包括脊髓受压、脊髓横断、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脊髓萎缩或囊性变等。
三、颈静脉加压试验和脊髓造影——颈静脉加压试验,对判定脊髓受伤和受压有一定参考意义。脊髓造影对陈旧性外伤性椎管狭窄诊断有意义。
四、CT检查——有利于判定移位骨折块侵犯椎管的程度,有利于发现突入椎管的骨块或椎间盘。
五、X线检查——常规摄脊柱正侧位、必要时照斜位。阅片时测量椎体前部和后部的高度与上下邻椎相比较;测量椎弓根间距和椎体宽度;测量棘突间距及椎间盘间隙宽度并与上下邻近椎间隙相比较。测量正侧位上椎弓根高度。X片基本可确定骨折部位及类型。
脊髓病变的病因
1、先天发育异常因本病常并发其它先天性异常如颅底凹陷、小脑扁桃体下疝、脊椎裂、脊柱侧弯畸形等,以及常有家族发病的倾向,故认为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2、脑脊液动力异常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无统一的认识,临床工作中常见颅颈交界区的先天性畸形合并脊髓病变(以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最为常见),多见于颈段和上胸段脊髓内。一般认为小脑扁桃体下疝使该部位脑脊液循环不畅,导致脊髓受损。
3、血液循环异常由于供应脊髓的血液特循环异常,如脊前动脉受压或脊髓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脊髓内组织的缺血、坏死、液化,最后导致脊髓病变。总之,在不同情况下不是由单一的原因造成的,而是由多种致病因素所造成的一种综合征。
脊髓病变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运动功能横贯性损伤时在脊髓休克期消逝后损伤节段以下的运动功能完全消失,但肌张力逐渐增高,反射亢进。部分损伤者在脊髓休克期恢复后可逐步出现肌肉的自主活动,但相当于损害节段所管辖的肌群可表现为张力松弛、萎缩、腱反射消失等。临床上如能找到这种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体征,当有定位诊断的意义。
反射休克期消失以后瘫痪肢体的反射逐渐变得亢进,肌张力由弛缓转为痉挛。脊髓完全性损伤者最后可呈屈性截瘫,脊髓部分性损伤者则呈伸性截瘫。如刺激下肢皮肤,可引起不自主的屈曲及排尿,称为总体反射。
脊髓休克为脊髓受伤以后所表现的在损伤节段以下即发的完全性弛缓性瘫痪伴有各种反射、感觉、括约功能丧失的临床现象。在轻伤病例这一现象可于数小时或数日内恢复,不留后遗征。但在较重的损伤时,这一现象将持续很久,常需3~6周后才逐渐出现损伤节段以下的脊髓自主活动。在脊髓休克中常难以判断脊髓的损伤是功能性阻断还是解剖上的横断。但脊髓休克时间越长表示其损害越严重,预后亦越差。
感觉障碍在损伤平面以下各种感觉均丧失。需待脊髓休克恢复后,感觉才能逐渐出现。有时在脊髓休克期中肛门及会阴部可有部分感觉保留,表示脊髓病变是不完全性的。
膀胱功能在不同时期的脊髓病变中可出现不同类型的神经原性膀胱。在脊髓休克期中表现为无张力性膀胱,休克逐步恢复时,表现为反射性膀胱和间歇性尿失禁。当脊髓恢复到出现反射时刺激下肢皮肤即可产生不自主的反射性排尿。晚期则表现为挛缩性膀胱。当病人出现总体反射时,可表现为无抑制性膀胱。
脊髓病变康复训练
保持肢体功能位下肢髋关节保持伸直位,外侧放置枕头或沙袋以防髋外展、外旋。膝关节下可垫一毛巾卷,使膝微屈,踝关节处于90度中间位,可在足下与床架间放一软垫,防止足下垂。
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僵直,挛缩、畸形根据各关节功能做屈伸或旋转运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直至达到最大生理范围,每个关节活动3次~5次,每日2次~3次。
按摩患肢,预防肌萎缩对瘫痪肢体由近向远依次按摩,对弛缓性瘫痪手法宜重,时间宜短;对痉挛性瘫痪手法宜轻,时间宜长,每日2次~3次,每次约15min。
增强肌力训练,促进功能恢复对胸腰段脊髓病变的病人,上肢以主动锻炼为主,提高上肢及躯干肌力,以带动下肢运动,教会病人床上翻身,并进行起坐训练,床与轮椅的转换、扶架站立,扶车行走、逐渐过渡到拄拐行走,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给予助力运动或抗阻力训练,并注意加强耐力训练。
护理脊髓病变的方法是大家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做好对脊髓病变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尽快的康复。在此基础上,大家要选择有效的措施来为患者进行治疗。神经组织修复疗法是目前临床上疗效较为显著的方法,该疗法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
副肿瘤性脊髓病的诊断
副肿瘤性脊髓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副肿瘤性脊髓病要做什么鉴别诊断?以下就是关于副肿瘤性脊髓病鉴别诊断的详细介绍:
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的抗体检查,未发现原发性肿瘤前易误诊。
临床遇到持续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难以解释时对本综合征的警惕性尤为重要。
系统检查未发现癌肿,需定期复查,脑脊液及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诊断,血清或CSF特异性自身抗体可确诊PNS和提示潜在的肿瘤性质。
注意与神经系统原发性疾病鉴别
脊髓病变的检查
1.触觉检查
用棉签轻触患者的皮肤或黏膜,让患者回答有无轻痒的感觉或数所触次数。检查四肢时,刺激的走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多种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后都有痛觉、温觉、触觉的丧失或减退。糖尿病性神经病、神经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雷诺病、脊髓空洞症等常出现感觉异常或感觉迟钝。
2.脊椎MRI检查
脊椎MRI检查对脊柱和脊髓疾病的诊断正确率明显比CT高,病源显示定位准确,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如果包括病理组织在内,在T1加权成像上亮度递减顺序为脂肪、骨髓、4~5日的陈旧出血、富含蛋白的液体(如坏死组织)、黏液、黑素、慢血流(如静脉血)、自由基、GDDTPA(MRI增强剂)。在T2加权成像上亮度递减的顺序是肿瘤、胶质化、水肿、l周陈旧出血、液体、椎间盘。在T1与T2加权成像上均呈暗(低)信号者为空气、快速血流(如动脉血)、钙、铁、数日内鲜血、韧带、肌腱及其他对磁敏感物质。
如何预防脊髓病变
一、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烟、酒。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营养、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为主,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维护患者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
二、预防脊髓病变要保持消化功能正常、合理膳食,脊髓病变患者保持消化功能正常,合理调配饮食结构是康复的基础。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饮食补充,提供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质。
三、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创伤防治本病的关键。对于手术治疗脊髓病变的患者应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还需注意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从被动锻炼开始逐步用主动锻炼代替促使肢体保持最佳状况,提高康复后的生活质量。
四、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
脊髓病变不得不谈的饮食原则
1、脊髓病变的饮食应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经过合理的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调,尽可能提高患者的食欲,使患者饮食中的营养和能量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其次,脊髓病变患者不宜服用对病情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强的食品,如辣椒等,尤其是急性期的病人及阴虚火旺型病人最好忌用。
2、脊髓病变的患者饮食要遵医嘱给予饮食,饮食要以稀软开始到体内逐步适应后再增加其它饮食。应注意不要吃过多的油脂,要合理搭配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食物。
3、脊髓病变患者不宜服用对病情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强的食品,如辣椒等,尤其是急性期的病人及阴虚火旺型病人最好忌用。
4、每天都要有谷类、瘦肉、鱼、蛋、乳、各类蔬菜及豆制品,每种量不要过多。这样才能够补充体内所需的各种营养。手术后初期不能正常进食时,应该以静脉补液为主。脊髓病变手术后注意加强护理和饮食营养,以促进病人身体恢复。
5、脊髓病变患者需要摄取足量蛋白质,并可多摄取一些强化身体细胞抵抗自由基,如维他命A、C、E、矿物质硒等,以达到能同时控制体重及维持长期复健治疗所需之能量消耗。
6、脊髓病变患者多吃含植物纤维的食物。例如粗粮、蔬菜、水果、豆类以及其他粗糙食物,不容易被消化的植物纤维增加了食物残渣,刺激肠壁以促进肠管蠕动,促使粪便及时排出,避免潴留、干结而便秘,并因膳食纤维能缩短食物通过小肠时间,减少胆固醇在肠道内的吸收,对降低血胆固醇有益。
脊髓病变调理方法
护理脊髓病变用哪些方法?脊髓病变常常导致患者肢体瘫痪,行动不便,这给患者的心理也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因此,对该病大家要尽早的进行治疗。专家指出,护理脊髓病变的方法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这是患者治疗的重要的辅助疗法。
心理护理方法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康复疗效,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医德,处处关心体贴病人,深入细致地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鼓励患者,脊髓病变的运动更加活跃,试图继续努力培养一种爱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康复训练
保持肢体功能位下肢髋关节保持伸直位,外侧放置枕头或沙袋以防髋外展、外旋。膝关节下可垫一毛巾卷,使膝微屈,踝关节处于90度中间位,可在足下与床架间放一软垫,防止足下垂。
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僵直,挛缩、畸形根据各关节功能做屈伸或旋转运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直至达到最大生理范围,每个关节活动3次~5次,每日2次~3次。
按摩患肢,预防肌萎缩对瘫痪肢体由近向远依次按摩,对弛缓性瘫痪手法宜重,时间宜短;对痉挛性瘫痪手法宜轻,时间宜长,每日2次~3次,每次约15min。
增强肌力训练,促进功能恢复对胸腰段脊髓病变的病人,上肢以主动锻炼为主,提高上肢及躯干肌力,以带动下肢运动,教会病人床上翻身,并进行起坐训练,床与轮椅的转换、扶架站立,扶车行走、逐渐过渡到拄拐行走,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给予助力运动或抗阻力训练,并注意加强耐力训练。
护理脊髓病变的方法是大家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做好对脊髓病变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尽快的康复。在此基础上,大家要选择有效的措施来为患者进行治疗。神经组织修复疗法是目前临床上疗效较为显著的方法,该疗法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
神经组织修复疗法,通过将神经因子输入患者体内,利用神经因子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的功能来修复体内受损的细胞,达到机体功能重建的目的。神经组织修复疗法对患者的身体不会带来不良的影响,疗效显著,无副作用,使其成为了治疗儿童脊髓病变的首选疗法。
脊髓病变的治疗
目前以中医针灸、西医手术及神经修复技术为主要方式。
中医针灸
上肢截瘫取大椎、肩俞、曲池、外关、颈5~7夹脊穴;下肢瘫痪取命门、环跳、秩边、足三里、阴陵泉、委中、腰1~5夹脊穴;小便不通取关元、气海、阴陵泉、三阴交。病初行泻法,不留针或少留针,每日1次。病久体弱者行平补平泻法,留针15~20分钟,隔日1次,14~20次为一疗程。
神经修复技术
神经修复技术是使细胞能向损伤处迁移,且存活和增殖,分化为神经元或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出现神经细胞轴突与髓鞘的再生,建立正确的和功能性的突触连接;并使残存脱髓鞘的神经纤维和新生的神经纤维形成新的髓鞘,保持神经纤维功能的完整性,恢复受损神经功能;再辅助以系统的康复锻炼,促进移植的神经细胞生长和修复作用,大大的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和改善后遗症的状况,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脊髓炎的检查项目
一、实验室诊断:
血液: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
脑脊液:脑脊液压力不高。脑脊液中可见白细胞。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一般无椎管梗阻现象。个别病例可因病变部位水肿明显而出现脊髓腔部分梗阻。
二、影象诊断:
⒈脊髓造影:常见脊髓弥漫性肿胀,或可为正常。主要用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与其他疾病鉴别。急性期检查可致病情加重。
⒉脊髓CT:常与脊髓造影结合应用。可见脊髓轻度增粗,密度不均匀等。
⒊脊髓MRI:可见脊髓肿胀,多有不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
三、血象诊断:
多无异常改变,急性期及合并感染者可见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压力大多正常,若脊髓肿胀明显造成不全梗阻则压力降低。蛋白定量常轻度增高,γ球蛋白增多。细胞数轻度增多或正常,分类以单核细胞为主。上述改变多见于急性期。
脊髓病变的症状
1、神经功能障碍:常较明显,由于病变波及侧角所致,常见上肢营养障碍,皮肤增厚,烧伤疤痕或顽固性溃疡,发绀发凉,多汗或少汗。关节部位的骨质萎缩、脱钙、被磨损破坏,但无痛感。
2、运动障碍: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当脊髓颈、胸段空洞波及前角时,出现手部鱼际肌、骨间肌以及前臂诸肌无力、萎缩和肌束震颤。手肌严重萎缩者可呈鹰爪手。随病变发展,可逐渐波及上臂、肩带及部分肋间肌,引起瘫痪。腰骶部的空洞则表现为下肢和足部的萎缩。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当病变压迫锥体束时,可出现损害平面以下一侧或双侧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体征。
3.感觉障碍后根损害:产生节段性感觉障碍(深、浅感觉均有障碍)后角损害:表现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即同侧痛温觉障碍,深感觉及部分触觉仍保留,是由于深感觉和部分触觉纤维不经后角而直接进人后索;如病变累及两侧常有明显束带感。白质前连合损害:损害两侧脊髓丘脑束的交叉纤维,表现为对称性节段性痛温觉丧失,而触觉因有未交叉的纤维在后索及前索中直接上升,故无明显障碍,称为感觉分离现象。脊髓丘脑束损害:引起传导束型感觉障碍,表现为对侧损害节段平面以下痛温觉减退或消失,深感觉保留。 后索损害:病变平面以下同侧深感觉及部分触觉减退或缺失,行走如踩棉花感(感觉性共济失调)见于脊髓痨。脊髓病变的症状介绍完了,脊髓病变的症状一旦出现就要及时的为患者选择正确的治疗措施。以免给身体造成伤害。
脊髓病变症状
一、脊髓病变的症状:
1、神经根性疼痛;为神经根或硬脊膜的刺激所致。部位较固定、常局限于一处并沿受累神经根分布区放射,性质如刀割针刺或烧灼样,常呈间歇性发作,在用力咳嗽或打喷嚏时加重或诱发。
2、感觉障碍;表现为受损脊髓平面以下的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麻木或蚁走感)。
3、运动障碍;颈髓病变可出现四肢肌力减弱;胸腰段损害表现为下肢无力、肌张力增高及病理反射阳性等;腰?段病变表现为马尾神经受损体征、肌张力及腱反射低下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萎缩。
4、直肠和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括约肌功能损害,便秘、小便急促甚至大小便失禁。
二、脊髓病变发生的异常症状:
1、运动障碍:脊髓前角受压时可出现节段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症状,表现为由受损前角支配范围内的肢体或躯干肌肉萎缩、无力、肌肉纤颤。当皮质脊髓束受损时,引起受压平面以下肢体的痉挛性瘫痪一瘫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2、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病变水平以下皮肤干燥、汗液少,趾(指)甲粗糙,肢体水肿。腰骶髓以上的慢性压迫病变,早期排尿急迫不易控制;如为急剧受损的休克期,则自动排尿和排便功能丧失,以后过渡至大小便失禁。腰骶髓病变则表现为尿、便潴留。
3、反射异常:机体对感觉刺激所引起的非自主反应。
4、感觉障碍:感觉障碍的平面对病灶定位常有较大参考价值。
三、脊髓病变的临床症状表现
运动障碍。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当脊髓颈、胸段空洞波及前角时,出现手部鱼际肌、骨间肌以及前臂诸肌无力、萎缩和肌束震颤。手肌严重萎缩者可呈“鹰爪”手。随病变发展,可逐渐波及上臂、肩带及部分肋间肌,引起瘫痪。腰骶部的空洞则表现为下肢和足部的肌肉萎缩。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常较明显,由于病变波及侧角所致,常见上肢营养障碍,皮肤增厚,烧伤疤痕或顽固性溃疡,发绀发凉,多汗或少汗。下颈髓侧角损害可见霍纳征。约20%的病人骨关节损害,常为多发性,上肢多见,关节肿胀,关节部位的骨质萎缩、脱钙、被磨损破坏,但无痛感,这种神经原性关节病称为夏科关节。
神经根性疼痛。为神经根或硬脊膜的刺激所致。部位较固定、常局限于一处并沿受累神经根分布区放射,性质如刀割针刺或烧灼样,常呈间歇性发作,在用力咳嗽或打喷嚏时加重或诱发。
感觉障碍。表现为受损脊髓平面以下的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麻木或蚁走感)。
直肠和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括约肌功能损害,便秘、小便急促甚至大小便失禁。
脊髓休克症状
一、运动功能横贯性损伤时在脊髓休克期消逝后损伤节段以下的运动功能完全消失,但肌张力逐渐增高,反射亢进。部分损伤者在脊髓休克期恢复后可逐步出现肌肉的自主活动,但相当于损害节段所管辖的肌群可表现为张力松弛、萎缩、腱反射消失等。临床上如能找到这种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体征,当有定位诊断的意义。
二、脊髓休克为脊髓受伤以后所表现的在损伤节段以下即发的完全性弛缓性瘫痪伴有各种反射、感觉、括约功能丧失的临床现象。在轻伤病例这一现象可于数小时或数日内恢复,不留后遗征。但在较重的损伤时,这一现象将持续很久,常需3~6周后才逐渐出现损伤节段以下的脊髓自主活动。在脊髓休克中常难以判断脊髓的损伤是功能性阻断还是解剖上的横断。但脊髓休克时间越长表示其损害越严重,预后亦越差。
三、感觉障碍在损伤平面以下各种感觉均丧失。需待脊髓休克恢复后,感觉才能逐渐出现。有时在脊髓休克期中肛门及会阴部可有部分感觉保留,表示脊髓病变是不完全性的。
四、膀胱功能在不同时期的脊髓病变中可出现不同类型的神经原性膀胱。在脊髓休克期中表现为无张力性膀胱,休克逐步恢复时,表现为反射性膀胱和间歇性尿失禁。当脊髓恢复到出现反射时刺激下肢皮肤即可产生不自主的反射性排尿。晚期则表现为挛缩性膀胱。当病人出现总体反射时,可表现为无抑制性膀胱。
五、脊髓休克的产生并不是由于横切刺激本身引起的,因为第二次切断脊髓并不能使脊髓休克重新出现。所以,脊髓休克产生的原因乃是由于断离的脊髓节段失去高级中枢的调节性影响,特别是来自大脑皮层、前庭核和脑干网状结构的易化性影响。在正常情况下,这些部分通过其下行的纤维与脊髓神经元所构成的突触联系,使这些脊髓神经元保持一种阈下的兴奋状态,这可称为易化作用(facilitation)。由于横断脊髓,失去此种易化性影响,脊髓神经元兴奋性暂时地降低就表现为脊髓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