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养老院老人心理问题有哪些

养老院老人心理问题有哪些

1、孤独

老年人离开了原先熟悉的社交圈、环境,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且敬老院多地处郊区,同外界联系较少,在进入养老院后偶会出现孤独。

2、恐惧

由于老人处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里,会对周围人不信任,特别是会对敬老院里的医务人员。担心工作人员照顾不好、与别人相处不好、自己自理能力下降等而产生恐惧。

3、抑郁

由于疾病、身体各脏器退行性病变、儿女工作忙、不理解、独具等各种原因,老人们多会产生抑郁心理,对周围漠不关心,喜欢独处,也不爱走动,长此以往对健康不利,必须采取措施使他们活动起来,唤起老年人的兴趣爱好。

4、精神萎靡

老年人经常表现出精神萎靡,记忆减退,注意力很难集中,反应迟钝等。因此,在敬老院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老人明明手里拿着东西却在到处找,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就忘得一干二净。

最时尚的养老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方式已从过去的居家养老、社区照料、机构养老等逐步向旅游养老、候鸟式养老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南“飞”过冬,北“漂”避暑,养老的同时还能旅游……如今,这种异地养老的新模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接受。

走近异地养老

相关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34亿,并以每年3.2%的速度急剧增长。养老——原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现在却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日前,在我国的老年人中,悄然兴起了“异地养老”热,有很多走在时代前端的老年人已经亲身体验了异地养老。与此同时,“异地养老”这种养老模式开始受到来自网络、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主要媒体的关注。

异地养老,就是指老年人离开现有住宅,到外地居住的一种养老方式。其实质是“移地”养老,包括旅游养老、度假养老、回原籍养老等许多方式。

闲暇为老年人特有,老年人希望通过旅游观光来丰富自己的休闲生活,提高健康水平。发展异地休闲养老服务,可以帮助家住北方的老年人冬天到南方小住旅游避寒,又可以帮助家住南方的老年人夏天到北方小住旅游避暑。因此,异地养老的方式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接受,成为最时尚的养老方式。

专家认为,异地养老在我国已具备了可行性:一是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许多老人产生了“趁身体还可以,到外面走走看看”的愿望;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老人自己或子女具备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和异地养老消费能力;三是各地养老机构的数量及规模、服务水平及设施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能够为老年人提供较好的异地养老服务。

异地养老有了定点单位

去年8月31日,民政部、中国老龄委、国家旅游局、中国社工协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为30家全国首批异地养老定点单位颁发了相关证书。第一批授牌的30家单位均分布在各大、中城市及旅游胜地,是经过单位申报、考察、评审而产生的,既有公办也有民营。定点异地养老接待单位的硬件设施、管理水平以及服务人员的素质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些养老院、福利院或老年公寓必须有一定规模,床位数在100张以上,具有一定接待条件,而且卫生条件要好,康复娱乐设施完备,服务质量高,具备一定的医疗条件。同时,养老机构要交通便利,附近要有医疗院所,便于紧急就诊。另外周边环境较好,要有观赏旅游景点。

异地养老形式多样

1、异地疗养型

指一些身体健康状况欠佳但可以远行的老年人,到环境优美、气候适宜地区的养老院或疗养院进行疗养的一种异地养老方式,如有哮喘病的老年人可以到气候始终温暖如春的云南去疗养。此种方式适合所有老年人尤其是体弱或有慢性病者,但往往费用较高。

2、候鸟式安居型

是指冬天到南方过冬,夏天到北方避暑的一种异地养老方式,适合所有老年人。因为过冷、过热都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常常是发生意外的诱因。异地生活对于一些季节性发作频繁的疾病(如哮喘)还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旅游观光型

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旅游观光的一种异地养老方式。不仅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美丽的风光,还能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适合身体健康及经济能力较好的老年人。

4、休闲度假型

适合想到外地休闲度假的老年人,可选择环境比较幽静、安逸,适合休闲养老、修身养性的养老院入住。

5、探亲交友型

以探亲交友为目的,选择距离自己的亲属较近、老年活动较丰富、方便结交更多老年朋友的养老院入住进行养老的一种方式。

此外,异地养老按养老方式分,可分为异地集中养老(如入住各地的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和异地分散养老(住儿女家、亲戚家或自己租房子住等)。按居住的时间分,可分为异地短期养老和异地长期养老。总之,老年人在选择异地养老方式时,应综合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能力及爱好,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异地养老方式。

异地养老好处多

1、益于身体健康

从自然环境的角度看,“异地养老”是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健康需要的。在大城市,选择周边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的郊区或周边城镇建设“养老院”,可以使老年人摆脱嘈杂喧嚣的城市生活,享受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质、新鲜的食物、开阔的活动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中安享晚年生活,是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的;而南“飞”过冬,北“漂”避暑更是将一些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的环境因素在不知不觉中克服了。

2、丰富生活内容

老年人如果总待在家中看电视或报纸,生活显得很单调,而有些子女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鼓励父母进行异地养老,来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

3、结识新的朋友

都市中的老年人由于活动范围的限制,很难找到年龄相若、兴趣相似的好友,但当天南地北的老人都聚到同一个养老院时,在不断地了解接触后就有可能结识新的朋友,甚至成为莫逆之交。

4、社会效应

异地养老不仅对老年人个人有许多好处,对于整个社会也有良好的效应。专业人士分析认为,如果能让大多数北京市内的老年人到北京周边城市居住或回原籍居住,就会明显减轻本地域的人口压力。又能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住房压力,降低青年人就业成本。

异地养老也有不足

1、社会问题

离退休老年人异地养老目前仍存在很多困难,困扰他们安度晚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养老金领取问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异地养老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领取手续繁杂,有的地区养老金还不能异地领取。

②、医疗保险问题。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是离退休人员必须在单位所在地社保机构指定的定点医院看病,否则不能报销。这对于离退休老年人随子女在异地养老形成了很大的障碍。

③、其他福利。职工退休后,需要单位来办的事情很多,与原单位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这些都是离退休人员异地养老的阻力。

2、个人情感问题

“养老”不仅需要物质保障,还需要与家人的感情交流和精神慰藉。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异地养老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精神赡养义务的弱化。再者,那种集中式“养老院”的做法也不符合人们享受天伦之乐的自然天性和代际融合的社会和谐。居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们远离了正常社会环境,缺少了代际间交流和人文关怀,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将可能影响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3、安全问题

首先,老年人生病的风险相对较大,他们能否承受“移地”这一路途过程,这是老年人及其子女们普遍担忧的问题。其次,老年人到了异地,可能不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天气环境的变化,有的甚至可能因此引发疾病或发生意外。这些安全问题都可能在“异地养老”过程中发生。

长期住养老院老人易患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也是如今老人的一种多发症状。尤其是长期住养老院的老人更是高发人群,下面给大家就这点详细说说,让大家有更多的认识。

长期住养老院老人易患抑郁症

近期,研究表明,长期住在护理院、养老院等养护机构的老年人中,44%的人患有抑郁症症状,其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都不理想。研究显示,有抑郁症症状的老年人在医疗、社会活动、身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都面临严重问题。

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这些抑郁症调查,这些老年人都长期居住在护理机构或养老院,有专人照顾饮食起居。对老人的统计调查发现,这些老年人中已有26%的人被确诊患有抑郁症,另有18%的人有持续愤怒、泪眼汪汪、反复焦虑等抑郁症症状。

研究显示,有抑郁症症状的老年人在医疗、社会活动、身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都面临严重问题。例如,相比没有抑郁症症状的老年人,他们更有可能表现出行为过火、与家庭成员或工作人员发生冲突、退出兴趣活动、睡眠紊乱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减弱等问题。

长期住养老院的老人由于养老院的特殊环境等因素影响,在社会活动、身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都面临一些问题,这久而久之就会让老人形成老年抑郁症,所以家人也应当积极关心老人,让老人避免抑郁症的发生。

养老机构推出候鸟式养老

候鸟式养生,好潮

昨日上午11时,一架从海南飞往广州的飞机徐徐降落在白云机场。

机上有一批白发苍苍的老人,这批老人是广州首批体验“旅游养生”养老模式的“候鸟”,在海南“窝巢”一段时间后,他们重回广州。

“海南天气好,空气好,对老年人很有好处。”近来,广州一家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发觉有不少入住的老人动了迁居海南的念头,便尝试号召一批“老人”到海南休闲度假,很快得到上千名老人的响应,通过身体方面等综合因素筛选,首批38名老人于5月26日登上南去海南的飞机,并于昨日平安返穗。他们平均年龄超过74岁,当中最大年龄的是89岁的夏明,他还为此行作了一首七言诗抒发愉悦心情。

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这家养老机构已联盟海南、昆明、哈尔滨、南京四地的大型养老机构,长期提供这样经济、安全的新潮养老方式来满足老人的需求。老年人可以通过办入住手册,自由选择入住养老院的时间与地区。他们希望,今后老年人养老,不再是单一的锁定一间养老院房间度余生,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一年四季在全国各地巡回养老。

随友去度假,好玩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老年人怕影响儿女们的工作和生活,不愿“居家养老”。于是,其中不少人选择住进养老院,同时他们也梦想能四处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和海南明媚的阳光一样!”今年76岁的容伯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情。他退休前是老师,退了休无所事事,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在一处养老机构疗养了一段时间,每天有很多老人一起聊天、打牌及娱乐,不用猫在家里看电视,感觉精神好了很多。听到其他老人议论到椰树下、碧海边听着海浪声,欣赏夕阳红时,他羡慕不已。“现在上了年纪,有时间,有积蓄,应该好好享受人生。”经过反复了解,他觉得“旅游养生”这种方式最适合自己。在征得儿女的同意后,他报名“候鸟老人”体验了第一次“试飞”,也实现了自己有生之年坐一次飞机游海南的梦想。

谈起海南度假生活,老人们一脸幸福。70岁的尹伯最开心的是,此行与20年没有见面的老同事结伴同游同玩同乐。他们还相约等广州天气炎热起来,再结伴去北方城市避暑。

细算经济账,好抵

精明的徐姨算了一笔经济账,这次去海南白金海岸养生半个月,欣赏了海滨风光、参观了名胜景观,住的五星级宾馆,吃的是营养套餐,天天有保健医生跟踪。如果独自一人旅游的话,按同样的标准,再省至少也要花4000元以上。而和同住养老院的老人们结伴旅游,半个月旅程花费才2250元,相比同期养老院的入住费贵不了多少。

“花钱买开心,舒舒服服养养病,很划算!”徐姨说,这种新式的候鸟养老模式便于自己根据身体和经济状况选择入住养老院和外出旅行的时间,可谓划算又方便。

组织活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广州这家养老机构率先在全国推出“旅游养生”养老模式,很受新潮老人欢迎。他们说,其实“候鸟一族”早有先例,历代帝王冬天住暖阁,夏日则到山庄避暑。如今的“候鸟老人”,大都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好山好水好养老。

孤寡老人如何进养老院

孤寡老人如何进养老院?养老院是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那么,你知道孤寡老人如何进养老院吗?下面小编将为你详细介绍。

孤寡老人如何进养老院?

养老院一般指敬老院。敬老院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又称养老院。西方国家的养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机构主办,接收靠福利救济或低收入的老人。中国的敬老院是在农村实行“五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入住敬老院应符合以下条件

(1)无传染病、精神病,能适应集体生活的老人自愿且家属同意即可入住本养老院。

(2)有身份明确且具民事能力的经济担保人(指亲属、子女或单位负责人)。

(3)老人及担保人应熟悉服务合同、协议,履行其权利与义务。

(4)按规定缴纳相关费用。

2、入住敬老院流程

接待咨询引导参观确定入住意向进行入住前身体健康检查确定护理等级签订《养老服务合同》缴纳相关费用办理入住手续。

3、入院准备

(1)入住老年人需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近期免冠1寸照片2张、近期体检报告(二级甲等医院及以上),如有送养人(或费用支付人),送养人(或费用支付人)也应同时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2)医保卡及近期必需药品、生活必需品(洗刷用品、换洗衣物等)及相关辅助设施(轮椅、助行器等) (3)入住相关费用。

4、入院须知

(1)入住老年人或送养人应如实告知入住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因入住方未如实提供信息造成的一切损失均由入住方承担。

(2)入住老年人避免携带贵重物品及现金,如有遗失,责任自负。

(3)入住老年人或送养人应于每月25号-下月5号缴纳下月费用。

(4)入住老年人、家属及院外陪护人员(如有)须遵守本院各项规章制度。

(5)入住老年人因身体状况变化需要调整收费标准时,双方及时协商确定。

办理养老院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固定的服务场所、必备的生活设施及室外活动场地;

2、符合国家消防安全和卫生防疫标准,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和《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3、有与其服务内容和规模相适应的开办经费;

4、有完善的章程,机构的名称应符合登记机关的规定和要求;

5、有与开展服务相适应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医务人员应当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护理人员、工作人员应当符合有关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

6、有与开展服务相适应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医务人员应当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护理人员、工作人员应当符合有关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

7、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以孤儿、弃婴为服务对象的社会福利机构,必须与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共同举办。

敬老院入住的对象:

一般来讲,大多人都会对入住敬老院的概念很模糊,大家肯定都觉得只要是老人就行了,其实,这种说法完全是错误的。敬老院的对象都是自愿的进来的老人,强迫的都不会存在的。还有身体有病史的老人,敬老院也是不会收留的。毕竟,敬老院不是福利院。敬老院要做到敬爱老人爱护老人,它不仅要关心好老人们的日常生活,更要让老人们空闲时过的更好。

国内适合老年人养生的地方

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全村均为无障碍的环境设计,24小时安全保卫,进出村庄需刷卡。村内养生休闲生活多种多样,建有体育馆、健康俱乐部、游泳池、网球场等休闲场所,还设有宗教活动场所,健康服务内容包括设立社区医院,提供居民特约门诊、康复及照顾护理等医疗服务;定期健康检查、防疫注射与体能检测,建立个人健康资料库;规划居民个人健康计划,提供养生处方和配膳建议,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养生咨询;设立全天候监控中心,每户有紧急呼叫设施,确保高效率的紧急救护。

珠海市快乐寿星老年公寓:北靠天然大氧吧将军山脉,东望一水相隔的澳门,依山傍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公寓室外配套设施有球场、花园、文化长廊、开心农场、寿星果园、健身音乐广场。为老人提供一个室外负离子含量较高的优质生态休闲健身场所。公寓室内既按星级酒店装修,又增添了符合老人生活及活动特点的设计,每套房间配有独立的卫生洗浴设施,24小时提供热水,居室舒适、高雅,空调、彩电、电话、宽带网络、紧急呼叫系统等设施一应俱全。

北京市海淀区爱暮家国际养老院:位于北京的天然氧吧、养老圣地——香山脚下,是集养老、疗养、度假、活动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拥有普通间、花园房、家庭房、子女房等各类房间,一层房间都配有独立私家花园。内部设有医疗保健室,提供日常健康检查和健康咨询服务。养老院与周边数家专业医疗机构合作,开通急救绿色通道,为在院老人提供医疗服务的便利。

成都市再军爱心护理院:2000年在成都市龙泉驿区阳光新城创建,整个院区占地260多亩。至2006年,护理院有床位500多个,医护及工作人员近400名,在成都市中心及三环路内设了四个分支机构。是集娱乐、休闲、健身场、集体养老和医疗于一体的老年护理和医疗场所。

接种疫苗注意事项 谁最应该接种疫苗

6~35个月的婴幼儿;60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养老院、老年人护理机构、托幼机构工作人员;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出租车司机、民航、铁路、公交司乘人员,商业及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等;经常出差、出国人员;重要工作岗位人群等。

什么人更容易患有忧虑症

1.学生

如今,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以及不少家长“唯成绩论”,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以大学生为例,心理问题最集中爆发的时段是在入学之初。”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林勇强主任医师说,曾经有一位父亲送孩子入学报到,结果在坐火车回家的路上,竟然收到了孩子自杀的噩耗。“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不是大学时期引起的,而是中学时期的‘历史问题’所致。”林勇强说,“所以,目前我们对学生心理疾病根源的研究采取‘往前查’的做法,了解学生自出生开始的成长环境、学业压力对他们心理的影响."

2.官员

近几年来官员心理病问题日益凸显,仅今年,见诸媒体的官员自杀事件已经超过两位数。林勇强认为,现在社会对官员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他们的工作压力比普通人要大得多,导致“官心病”频发。“在问责制的压力下,官员干部焦虑和压抑情绪明显严重,社会应对官员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重视。”贾福军指出:“目前广东已经推行一些保健措施,如到机关单位进行心理讲座及培训,推出《干部保健手册》等,对干部心理进行积极干预。”广东省卫生厅疾控处副处长尹冬梅表示,目前广东专家学者已组成心理疾病干预联盟,对官员等特定人群精神疾病进行研究。

3.全职太太

不少职业女性在告别职场成为全职太太后,容易变得“脆弱”而成为“绝望主妇”.调查显示,存在心理问题的咨询者中,全职太太竟然占20%,成为咨询大军的骨干。陷入心理困境的全职太太有一些共同特征:一是社交圈变狭窄,甚至变成“宅妇”,无法从更多外界“支点”的评价中感知自己的变化和成长,因而慢慢失去自信。二是缺少职场竞争和兴趣爱好的培养等“外力刺激”,让她们不善于应对逆境。

4.老年人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抑郁症患者在不断增加。老人得心病的原因主要是出行不便、身体受到各种慢性疾病的折磨以及对衰老和死亡的畏惧,因身痛而生心病。此外,一些在养老院生活的长者缺乏子女的关心,也使得他们精神抑郁。和身体疾病相比,老人的心病难以被子女及时发现,因此发病时往往难以获得及时的救助和治疗。专家建议,在积极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要关注老人的心理疾病,避免造成恶性循环,同时子女要多陪陪老人,孙辈、宠物都能起到疗伤的作用。

相关推荐

老年人怎样防止心理老化

1、老年人怎样防止心理老化 1.1、正确认识衰老 老年人对衰老要有正确的认识,明确衰老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就像日升日落、花开花败一样,没有人能够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所以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衰老。 1.2、合理安排生活 退休后的第一个半年是老年人思想波动、情绪低落最明显的时期,这个时候,如果身体状况较好,又有一技之长的话,老人可以再就业;不想工作的老年人应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把生活安排得丰富一些。 1.3、家人应多给予关爱 如果夫妻一方出现了心理问题,另一方要尽可能地关心体贴,勿因为老伴的心理

教你如何护理老人心理问题

1、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有:自卑情绪 有强烈自卑心理老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体严重残疾,基本上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总觉得无地自容。另一类是自惭形秽,总觉得自己的形象不如人,家庭条件不如人,子女不如人等,比人低三分,自我封闭。 2、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有:抑郁情绪 随着老年人逐渐衰老,情绪变化日益明显,有的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抑郁大多由于老年人受到慢性疾病困扰及死亡的威胁而产生,有的老年人则因生活单调或失去配偶,家庭不和,内心空虚而产生。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相当高,并且因抑郁症患者发病时头脑清醒,自杀念头多能

老人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

1.心理孤独--造成老年人孤独的最普遍原因是:退休在家,离开了工作岗位和长期相处的同事,终日无所事事,孤寂凄凉之情油然而生。儿女分开居住,寡朋少友,缺少社交活动。丧偶或离婚,老来孑然一生。老年人最怕孤独。因为孤独使老人处于孤独无援的境地,很容易产生一种"被遗弃感"',继而使老人对自身存在的价值表示怀疑、抑郁、绝望。 2.心理空虚--这种问题多见于退休不久或对退休缺乏足够思想准备的老人。他们从长期紧张、有序的工作与生活状态突然转入到松散、无规律的生活状态,一时很难适应,可能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东碰碰、西

老人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1、离退休综合征:是指在离退休后出现的适应性障碍。这种应激因素对心理、心身方面的干扰,使一些老年人在一个时期内难以适应现实生活,并且出现一些偏离常态的行为,甚至由此而引起其它疾病的发生或发作,严重地影响了健康。主要表现为坐卧不安、行为重复、犹豫不决,不知所措;烦躁、敏感、失眠、心悸。绝大多数人在一年内能基本恢复,对性情急躁而较固执的老年人则所需时间较长。 2、衰弱综合征:由长期烦恼、焦虑;脑动脉硬化、脑损伤后遗症;离退休后,生活及居住环境太静,与周围人群交往少,信息不灵;各种疾病引起的脑缺氧等因素导致。常

家暴男人是有病吗

一般来说,家暴的男人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 研究发现,家暴的男人一般都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或者是其他心理问题心理是不健康的。而有的家暴男人心理甚至达到了变态的程度。必须及时干预,不能够拖延。

空巢老人心理问题

1、空巢老人一般孤独感强 社会化生活方式,子女不在身边以及年龄的增大等因素都会增强老人的孤独感。有些空巢老人一直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生活,每日除了进餐和睡觉外,别无他事,这种生活产生孤独感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于空巢老人的孤独感,需要社会、政府和个人共同努力,个人方面:多参加社区活动,丰富娱乐生活,可以和同社区的老人结成对子,互帮互助,互相照顾。政府方面:可以健全养老机制,在精神上,心理上给予更多支持。社会方面:可以动用社会力量,筹集社会资金,动员社会自愿者帮助老人。 2、空巢老人容易患抑郁症 抑

单身老人心理问题

1、自责 与老伴洒泪告别之后,总觉得对不起逝者,甚至认为对方死自己负有主要责任,于是精神恍惚,心理负担沉重,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在言行上还会出现一系列反常现象。 2、怀念 老伴逝世后,生者在剧烈的情感波涛稍稍平息之后,会进入一个深沉的回忆和思念阶段,在头脑中经常出现老伴的身影,时而感到失去他(她)之后,自己是多么的凄凉和孤寂。 3、黄昏心理 因丧偶、子女离家工作或自身疾病等,老年人心理会感觉生活失去意义,对未来丧失信心,对任何人或事都有一种消极,否定的灰色心理。 4、无价值感 对丧偶后的无所事事不能适应,认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 怀怀旧心理

老年人常喜欢回忆往事,并伴有感慨的心境。在回忆过程中想起髙兴的事情,心理就会得到满足;想到伤心的事情,就容易产生“日落西山”、“人生不堪回首”的凄凉感觉。

盘点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盘点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 由于退休后经济收入减少,社会地位下降,感到不再受人尊敬和重视,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可表现为发牢骚、埋怨,指责子女或过去的同事和下属,或是自暴自弃。 2、黄昏心理 因为丧偶、子女离家工作、自身年老体弱或罹患疾病,感到生活失去乐趣,对未来丧失信心,甚至对生活前景感到悲观等,对任何人和事都怀有一种消极,否定的灰色心理。 3、不安全心理 有些老年人对外界社会反感,有偏见,从而封闭自己,很少与人效,同时,也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变得惧怕外面的世界。 4、无价值感 对退休后的

老年人再婚有哪些好处

1.有利于减轻子女的精神负担。多数独身老人的子女已建立了小家庭,他们忙于自己的工作,忙于抚男育女,忙于家庭生活,担心对老年人照顾不到,如老年人再婚的要求和愿望得到满足,就可以减轻一部分子女挂念老人的精神负担。 2.有利于抚育下一代。家庭是子女成长的摇篮,目前我国的家庭多系双职工,夫妻早出晚归,对子女的抚育出现了不少问题,不利于下一代的成长。如果老年人再婚,不仅老夫老妻可以互相体贴照顾,而且他们精神愉快,身心健康,还可以分担抚育后辈的任务。 3.有利于减轻国家对孤老者的负担。我国目前还不能把老年人特别是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