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拔罐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拔罐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拔罐常用穴位有哪些

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 “长寿穴”。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内关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掌侧腕横纹上,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宁心安神,理气和胃,疏经活络等作用。常拔此穴,使心包经气血畅通,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作用。

合谷

合谷就是俗称“虎口”的部位。经常拔罐可使牙齿健康,也可以治疗牙痛、面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畅通,有利于排出毒物、废物,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

涌泉

涌泉穴是足少阴经第一个穴位,涌泉穴拔罐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之经气。肾气旺盛,人体精力充沛,则齿固发黑,耳聪目明,延缓衰老。

三阴交

三阴交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女人拔罐好还是刮痧好 拔罐和刮痧如何正确选择

刮痧通过在经络、穴位上刮痧,不仅对发烧、中暑、感冒等实证有较好的疗效,还能很好地缓解上火等热证。

刮痧有排毒去热的作用,对于上火,特别是实火,也就是有口干口臭,胸闷烦躁,易怒等症状时,刮痧症状很显著,刮痧只能用在有实证、热证的人群身上,老年人、小孩、体弱者不建议刮痧;孕妇禁止刮痧。

拔罐能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解毒等。因此,拔罐常用于治疗经络不通所致的月经不调、颈肩腰腿痛等症。同时,拔罐还有泻火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实证。

痛经拔罐拔哪个位置图 痛经拔罐常用穴位

先取俯卧位,在肝俞,肾俞,次髎穴采用留罐法, 留罐10-15分钟。

肝俞: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1穴。

次髎:在骶部,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左右各1穴。

肾俞: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1穴。

仰卧位,在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地机,太冲穴采用留罐法,留罐10-15分钟。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方1.5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方3寸。

中极: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方4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外侧约一横指处,左右各1穴。

地机: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左右各1穴。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左右各1穴。

太冲:在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左右各1穴。

中医拔罐养生常用穴位

一.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长寿穴”。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被大量现代研究所证实,足三里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内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循行从头到足,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不仅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治疗胃经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变,以及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二.涌泉

涌泉穴是足少阴经第一个穴位,位于人体最下部足掌心处,体内湿毒之邪容易蕴集于此,不易排出,日积月累,阻塞经气,或随经气传至体内其它部位,造成许多疾病。涌泉穴拔罐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之经气。肾气旺盛,人体精力充沛,则齿固发黑,耳聪目明,延缓衰老。

三.三阴交

三阴交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四.神阙

神阙即是人体肚脐,它是人体保健及治疗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取营养,所以被称之为“生命之根蒂”。它是人体神气出入之门户,归属于任脉,为经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经常在神阙穴拔罐可起到健脾强肾,和胃理气,行气利水,散结通滞,活血调经的作用

五.背俞穴

人体五脏六腑之背俞穴均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在此条线上拔罐,可畅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是保健拔罐疗法的常用穴位。医学发现在背俞穴上拔罐,可通过对脊神经根的治疗,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脚抽筋怎么办 大拇指按压膀胱经穴位

此外,按摩穴位也能使脚抽筋获得舒解。针灸也能治疗脚抽筋,主要常用穴位有委中、飞扬、跗扬、承山及三阴交,若是经常会发生脚抽筋,平常也可以用大拇指按压膀胱经这些穴位,以及脾经三阴交穴位,也能有所效用。

背部拔火罐的穴位有哪些

背俞穴

人体五脏六腑之背俞穴均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在此条线上拔罐,可畅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是保健拔罐疗法的常用穴位。医学发现在背俞穴上拔罐,可通过对脊神经根的治疗,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大椎

大椎属督脉,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突出正中处,低头时明显,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处。大椎位于人体背部极上,故为阳中之阳穴,具有统领一身阳气,联络一身阴气的作用。常拔此穴,具有调节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三阴交

三阴交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现在大家已经对拔火罐背部穴位有哪些有了自己的认识了吧,大家可以多研究些背部穴位,这样更有利于拔火罐的质量,另外健康的养生也是需要配合适当的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均衡的饮食的,相信好的生活习惯会大大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的,祝您健康。

肩周炎常用穴位有哪些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现在年轻人发病率也很高,多因坐姿不当导致。

对肩周炎,关键在预防。肩髎、肩前、肩贞、阳陵泉、条口、肩痛穴这几个穴位,平日里可以多按摩它们,这能有效地预防肩周炎的发生。得了肩周炎,也可以用它们治疗。

中医把肩髎、肩前、肩贞称为“肩三针”,它们是治疗肩周炎必用的穴位。对这3个穴位进行艾灸或者按摩,能够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肩髎在肩部,肩关节外展时,肩峰后下方有一个凹陷,肩髎就在凹陷位置。肩前在肩关节前部,取穴的时候把手臂自然下垂,腋前皱襞头上1.5寸的地方就是。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取穴的时候正坐,自然垂肩,当上臂内收时,腋后纹头直上1寸处即是。

阳陵泉 在小腿上,取穴的时候端坐不动,用手摸腿,小腿上有一个突起,叫腓骨小头,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是阳陵泉。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胆经循行于肩部,经络所通,主治所及,刺激阳陵泉能够激活胆经气血,从而起到通经止痛的作用。这里用阳陵泉属于远端选穴。

肩痛穴 位于足三里下2寸,属于经外奇穴,是近年来发现的治疗肩周炎的经验穴。

条口 属于足阳明胃经,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条口能够治疗膝部酸痛、两足无力、脚气、转筋、肩凝症等,我们针灸大夫常用它治疗肩周炎。

以上几个穴位远近搭配,能够使筋脉疏通、气血调和,平日里可以自己在家分别艾灸它们5~10分钟,或者做简易按摩,病则治病,没病保健,效果很好。

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彻底的摆脱肩周炎,我们一定要积极的去配合医生的治疗,当然,我们也要了解肩周炎常用穴位有哪些?在平时一定要注意预防肩周炎的发生,好好的保护我们的骨骼,希望能够早日恢复健康!

拔罐常用这9个穴位

拔罐常用穴位

一、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 “长寿穴”。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被大量现代研究所证实,足三里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内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循行从头到足,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不仅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治疗胃经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变,以及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二、涌泉

涌泉穴是足少阴经第一个穴位,位于人体最下部足掌心处,体内湿毒之邪容易蕴集于此,不易排出,日积月累,阻塞经气,或随经气传至体内其它部位,造成许多疾病。涌泉穴拔罐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之经气。肾气旺盛,人体精力充沛,则齿固发黑,耳聪目明,延缓衰老。

三、三阴交

三阴交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四、神阙

神阙即是人体肚脐,它是人体保健及治疗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取营养,所以被称之为“生命之根蒂”。它是人体神气出入之门户,归属于任脉,为经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经常在神阙穴拔罐可起到健脾强肾,和胃理气,行气利水,散结通滞,活血调经的作用

五、背俞穴

人体五脏六腑之背俞穴均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在此条线上拔罐,可畅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是保健拔罐疗法的常用穴位。医学发现在背俞穴上拔罐,可通过对脊神经根的治疗,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六、百会

百会别名三阳五会,头为诸阳之会,拔此穴或常按摩对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功效。其提升作用显著,对脏器下垂有特效。本穴位拔罐时常需要理发,否则密封效果不好,影响疗效。

百会穴位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其作用是平肝熄风,清热开窍;升阳益气,醒脑宁神。

七、大椎

大椎属督脉,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突出正中处,低头时明显,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处。大椎位于人体背部极上,故为阳中之阳穴,具有统领一身阳气,联络一身阴气的作用。常拔此穴,具有调节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八、内关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掌侧腕横纹上,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宁心安神,理气和胃,疏经活络等作用。常拔此穴,使心包经气血畅通,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作用。又因手厥阴心包经历经上、中、下三焦,对肺脏、胃肠道疾病也有很好疗效。

九、合谷

合谷就是俗称“虎口”的部位。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经从手出发,沿手臂外侧,一直到头面部。合谷有清泄阳明,祛风解毒,疏经通络,镇痛开窍之功用。经常拔罐可使牙齿健康,也可以治疗牙痛、面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畅通,有利于排出毒物、废物,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

哪些部位不能拔罐

1、头面部位

一般而言头面部位不建议进行拔罐,因为这样很可能会留下疤痕影响美观。皮肤浅薄不易吸拔,还有就是毛发较多的部位不做拔罐,而头顶就是这样的部位。

2、皱纹处、皮肤松弛等部位

皮肤若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时,火罐易脱落,起不到拔罐效果。因此,在皱纹处、皮肤松弛等部位不宜拔罐。

3、重要脏器体表部位

在拔罐的时候要注意避开身体重要脏器相对应的体表部位,因为在这些部位,热力可直达脏腑,可能会对脏腑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如心口、眼睛等位置。

4、肢体末端

在肢体末端,一些神经分布多,直接会很痛,有可能引起脏器的异常活动的穴位,这些部位不建议进行,如:隐白穴。

5、孕妇腰骶部

孕期妇女进行拔罐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妊娠期间,小腹部依旧腰骶部是禁止艾灸的,否则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孕妇本身是不建议拔火罐的。孕妇拔火罐可能引起先兆流产。尤其是腹部、腹股沟的位置,更加不能拔火罐。

6、其他禁忌部位

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自然也是不能拔罐的;还有,皮薄、肌少、大血管以及筋肉结聚处(如腋窝、颈动脉处、委中穴等)也不宜进行直接拔罐。

拔火罐有哪些常用的穴位

1、三阴交

三阴交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2、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 “长寿穴”。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被大量现代研究所证实,足三里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内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循行从头到足,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不仅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治疗胃经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变,以及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3、涌泉

涌泉穴是足少阴经第一个穴位,位于人体最下部足掌心处,体内湿毒之邪容易蕴集于此,不易排出,日积月累,阻塞经气,或随经气传至体内其它部位,造成许多疾病。涌泉穴拔罐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之经气。肾气旺盛,人体精力充沛,则齿固发黑,耳聪目明,延缓衰老。

4、内关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掌侧腕横纹上,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宁心安神,理气和胃,疏经活络等作用。常拔此穴,使心包经气血畅通,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作用。又因手厥阴心包经历经上、中、下三焦,对肺脏、胃肠道疾病也有很好疗效。

5、合谷

合谷就是俗称“虎口”的部位。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经从手出发,沿手臂外侧,一直到头面部。合谷有清泄阳明,祛风解毒,疏经通络,镇痛开窍之功用。经常拔罐可使牙齿健康,也可以治疗牙痛、面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畅通,有利于排出毒物、废物,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

6、神阙

神阙即是人体肚脐,它是人体保健及治疗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取营养,所以被称之为“生命之根蒂”。它是人体神气出入之门户,归属于任脉,为经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经常在神阙穴拔罐可起到健脾强肾,和胃理气,行气利水,散结通滞,活血调经的作用。

7、背俞穴

人体五脏六腑之背俞穴均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在此条线上拔罐,可畅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是保健拔罐疗法的常用穴位。医学发现在背俞穴上拔罐,可通过对脊神经根的治疗,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8、大椎

大椎属督脉,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突出正中处,低头时明显,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处。大椎位于人体背部极上,故为阳中之阳穴,具有统领一身阳气,联络一身阴气的作用。常拔此穴,具有调节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9、百会

百会别名三阳五会,头为诸阳之会,拔此穴或常按摩对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功效。其提升作用显著,对脏器下垂有特效。本穴位拔罐时常需要理发,否则密封效果不好,影响疗效。

百会穴位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其作用是平肝熄风,清热开窍;升阳益气,醒脑宁神。

拔火罐有哪些常用的穴位

1、百会

百会穴位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其作用是平肝熄风,清热开窍;升阳益气,醒脑宁神。本穴位拔罐时常需要理发,否则密封效果不好,影响疗效。

2、大椎

大椎属督脉,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突出正中处,低头时明显,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处。大椎位于人体背部极上,故为阳中之阳穴,具有统领一身阳气,联络一身阴气的作用。常拔此穴,具有调节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3、背俞

人体五脏六腑之背俞穴均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在此条线上拔罐,可畅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是保健拔罐疗法的常用穴位。医学发现在背俞穴上拔罐,可通过对脊神经根的治疗,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4、合谷

合谷就是俗称“虎口”的部位。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经从手出发,沿手臂外侧,一直到头面部。合谷有清泄阳明,祛风解毒,疏经通络,镇痛开窍之功用。经常拔罐可使牙齿健康,也可以治疗牙痛、面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畅通,有利于排出毒物、废物,起到养颜、延缓衰老的作用。

5、足三里

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循行从头到足,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不仅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治疗胃经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变,以及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6、三阴交

三阴交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7、涌泉

涌泉穴是足少阴经第一个穴位,位于人体最下部足掌心处,体内湿毒之邪容易蕴集于此,不易排出,日积月累,阻塞经气,或随经气传至体内其它部位,造成许多疾病。涌泉穴拔罐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之经气。肾气旺盛,人体精力充沛,则齿固发黑,耳聪目明,延缓衰老。

8、内关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掌侧腕横纹上,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宁心安神,理气和胃,疏经活络等作用。常拔此穴,使心包经气血畅通,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作用。又因手厥阴心包经历经上、中、下三焦,对肺脏、胃肠道疾病也有很好疗效。

9、神阙

神阙即是人体肚脐,它是人体保健及治疗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取营养,所以被称之为“生命之根蒂”。它是人体神气出入之门户,归属于任脉,为经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经常在神阙穴拔罐可起到健脾强肾,和胃理气,行气利水,散结通滞,活血调经的作用。

相关推荐

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什么

治疗方法:治法一:取穴:病变局部。操作:采用留罐法,在病变局部以闪 火法或投火法广泛拔罐,每日1次,一般3 次可治愈。落枕采用闪罐法将罐吸拔于颈部疼痛部位,来 回走罐。治法二:取穴:大肠俞、血海、委中、阿 是穴。操作:采用留罐法,患者取坐位,用 闪火法将中等大小的火罐吸拔在穴位上, 留罐10 - 15分钟,每日1次。治法三:取穴:腰骶关节处、髂后上棘处(双侧)。操作:采用留罐法,患者取俯卧位, 用闪火法将火罐吸拔在所选部位,留罐 15 - 20分钟,每日1次,1- 3次即可治愈。治法四:取穴:健侧养老穴,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 三伏天艾灸哪个部位

三伏天可以艾灸的部位很多,比如大椎穴、风池穴、肺俞穴、膏肓穴、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等;但不同穴位对应的病情不一样,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 其中最常用穴位是大椎、风门、肺俞、定喘、膏肓穴等;时候配合足三里、曲池、尺泽、列缺等穴位进行。

拔罐常用的罐具

(1)兽角罐 兽角罐是以牲畜的角制成罐筒,多选用牛角、羊角制成,顶端磨成小孔,供排气用,为了不伤皮肤,底部角口磨平,使用时将兽角罐的罐口紧按在应拔皮肤上,用嘴吮吸其顶部的开口以形成负压,然后用半融的蜡或湿面团封闭。兽角罐是最古老的拔罐工具。目前,云南、贵州等地,仍人用兽角拔罐。 (2)玻璃罐 玻璃罐是用耐热玻璃烧制而成,形如笆斗,肚大口小,口边外翻,用于火力排气法。优点是质地清晰透明,便于拔罐时在罐外直接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出于可掌握出血量的多少,特别适用于刺络拔罐法。缺点是容易破碎、导热快。在医疗单位

肩周炎拔罐位置示意图 肩周炎拔罐治疗方法

病人取仰卧位。 用小火罐或小硅胶罐,小抽气罐吸拔头部腧穴以及面积较小的腧穴,背部及肌肉丰厚处腧穴可选用中等大小的罐具。 阳陵泉,中平穴,阴陵泉,条口,承山等腧穴可以采用煮药罐法,选用合适型号的玻璃火罐,另煎桃红四物汤药液,每罐内放置3-5毫升药液,对上述穴位进行拔罐,留罐10-15分钟后起罐。 急痛症可采用刺络拔罐法,对肩髃,肩贞,阿是,手三里,大杼等腧穴进行点刺出血后,再用闪火法拔罐。具体操作为,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后,用三棱针点刺穴位至微出血,或用梅花针重叩该区域,以全部渗出血珠为度,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

拔罐可以治疗阳痿吗

拔罐可以治疗阳痿吗? 想要知道拔罐是否可以真正效的治疗阳痿,那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拔罐的手法。拔罐其实就是以火罐为工具,然后利用燃烧所产生的蒸汽对火罐内部进行抽气,让这个空间和外部空间形成一个负压,这样作用于某一个穴道上,能够令局部位置出现淤血或者是充血的情况,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专家告诉我们,拔罐能够效的治疗阳痿,特别是对肾俞穴、志室穴、腰阳关穴以及中极穴、三阴交还足三里等位置选择不同的拔罐手法来进行拔罐,那么就能够效的治疗阳痿的情况,同时还可以提高男性的性能力。 拔罐的手法很多,对于一些

乳腺增生艾灸哪个部位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的主要方法哪些

按摩治疗:取治疗乳腺增生常用穴位,以按摩的手法来帮助散瘀化结,也可以结合艾灸,拔罐等方法同时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利用针灸之法,刺激穴位经络,以达到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的目的。 食疗法:通过药膳调理,达到疏肝理气,通畅气机的目的,这种疗法见效比较慢。

胆结石疼痛怎么缓解 穴位点按法

常用穴位:阳陵泉(膝盖弯曲成直角时,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丘墟穴(位于外脚踝的前下方的凹陷处);太冲穴(在足背部,用手指沿着足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可感到血管搏动处即为本穴);期门穴(位于胸部乳头直下两肋处,即第6肋与第7肋间隙中)。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尖点按穴位,力量可稍重一些,每个穴位按揉1-2分钟,穴位处出现酸胀感即可。

风湿性关节炎的拔罐方法

风湿性关节炎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面对这样的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我们什么比较好的方法来治疗呢?如果选择拔罐的方法能否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下拔罐的具体治疗方法吧。 药罐法 取疼痛所处的经络穴位、阿是穴。用直径4—10厘米的竹管,经药汁(透骨草、防风、川乌、草乌、荆芥、独活、羌活、寄生、艾叶、红花、牛膝、桂枝、川椒各100克,煮沸10—15分钟后取汁)煮沸3分钟后,在所选择的治疗部位拔罐。病情较重者,可用密排法。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针罐法 主穴取大椎,游走性疼痛在上肢者配

拔罐都需要准备什么

拔罐都需要准备什么 拔罐是当下最流行的保健方式,但在拔罐过程中都需要做什么准备呢?小编就来给你介绍--拔罐都需要准备什么. 拔罐都需要准备什么 拔罐都需要准备什么--选择体位 拔罐体位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正确的体位应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放松,充分暴露拔罐部位。通常采用的拔罐体位如下几种。 (1)仰卧位 适用于头面、前额、胸腹、上下肢前侧及手足部的穴位。 (2)俯卧位 适用于头颈、肩背、腰骶及上下肢后侧的穴位。 (3)侧卧位 适用于头侧、面侧、肩侧、胸侧、下肢外侧等,除与床接触的部位以外的所

拔罐拔哪里能减肥 拔罐减肥常用穴位

脾俞穴:散发脾胃之热。 三焦俞: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外。 中脘穴:聚集及传导水液和脂肪。 关元穴: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 血海:减肥,清血利湿。 足三里穴:通经活络,补中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