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擦伤怎么处理 处理宝宝擦伤的几大必备用品
宝宝擦伤怎么处理 处理宝宝擦伤的几大必备用品
为了随时处理宝宝的意外伤害,每个家庭一定要准备好以下这些用品,首先是消毒用的生理食盐水,再来止血用的棉花棒、棉花球,还有包扎时使用的纱布及医疗用胶带,最后则是外伤药与消炎药膏,不过要注意的是,因为宝宝的皮肤还很稚嫩,所以最好以成分天然、无刺激性为第一选择。
宝宝1岁2个月护理重点
1、宝宝皮肤
宝宝皮肤擦伤。这个月大多宝宝可以到处走动,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如果是胳膊腿有些轻微擦伤,处理办法是用清水冲洗干净,用双氧水消毒,然后涂抹红药水即可。宝宝手部擦伤,涂紫药水,因为宝宝会把手放到嘴巴里,而红药水不能入口。
2、宝宝睡眠
1岁宝宝白天睡眠的时间越来越短,慢慢地上午不再睡了,只在午饭后睡上一觉。大部分宝宝已经能一觉到天亮,如果宝宝半夜醒来,不哭不闹就不用理会,如果哭闹就哄一哄,安静耐心地对待宝宝,不要训斥甚至打骂宝宝,这样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3、宝宝排便
如果宝宝很排斥排便训练,就把这件事情放一放。如果宝宝已经能控制尿便了,却又尿床、拉裤子了,妈妈不要训斥宝宝,而是平静地帮宝宝收拾干净,并和蔼地告诉宝宝应该怎么做。
4、宝宝安全
把危险的东西收起来。这个时候的宝宝更喜欢四处探索,自己没有危险意识。一定要确保宝宝生活环境的安全,把有危险的物品收起来或放到宝宝不可能拿到的地方。可以在柜子底层特别准备一两个抽屉专门给宝宝,在里面放一些宝宝的玩具等,并不定期更新,这样就能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了。
5、注意防晒
温馨灿烂的阳光可能正是侵害宝宝幼嫩肌肤的罪魁祸首,专家表示,阳光紫外线对于皮肤的伤害是会积累的,因此防晒习惯应该要从小做起。
6、消毒玩具
宝宝喜欢吧玩具放进嘴里又啃又咬,所以应该经常给玩具消毒。清洗、放在阳光下曝晒等都是消毒方法。
宝宝剪指甲出血的处理方法
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只要做好消毒工作一般很快可以恢复的。建议你使用碘伏做局部消毒处理就是抹一下就行。保持伤口清洁卫生,一般几天就会长好的。宝宝不会吸到手指的,不必带手套。保持局部清洁干爽就行。
宝宝手指头受伤出血了,如果是用的碘酒消的毒,应当时就用百分之75的酒精脱碘消毒,即用酒精将碘酒擦去。因为碘酒对宝宝的皮肤刺激大。可用碘伏消毒宝宝的皮肤,消毒后可不用脱碘,擦了碘伏后可以戴手套,防止宝宝吸吮手指而感染。
首先用双氧水冲洗伤口,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包扎,不要沾水,切记!两三天就好了,放心吧!自行处理就行,不用上医院,因为现在医院交叉感染太严重。
考虑是感染了,建议带孩子到医院处理一下开些外用洗剂以及药膏回来治疗缓解,特别是要注意护理,避免进水感染等,及时换药。另外饮食方面也要注意清淡。
宝宝皮肤擦伤后该怎么办
爱玩的孩子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那么孩子皮肤出现擦伤怎么办?
如果宝宝擦破的伤口,仅仅是表皮受伤,所以伤势比较轻微,在家治疗就可以了。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碘油、酒精(红药水)涂抹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用干净消毒纱布包扎好。如果家里没有碘酒、酒精,可用干净的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
在抗菌软膏的选择上家长们要特别注意,宝宝的皮肤娇嫩,如果软膏的选择不当,容易对宝宝的皮肤造成伤害,很有可能留下疤痕,因此,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一定要选择安全,无刺激、不含激素的软膏,现在市面上有适合宝宝轻微擦伤后使用的软膏,如马应龙药业的龙珠软膏,具有消肿止痛,祛腐生肌的功能,安全不含激素,还可以使用在脸上,可以很好的呵护宝宝的肌肤。
如果擦伤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污物,或受伤部位肿胀、严重疼痛、周边机体组织破碎、血流不止,或受伤位置很重要(如脸部),建议还是带宝宝就医。对于大而深的伤口,更应及时带宝宝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专家观点
儿科专家崔玉涛认为,宝宝皮肤擦伤,若有出血,首先是压迫止血,然后是用流动水认真冲洗伤口,特别是伤口上粘有沙土时。在外不能用清水冲洗时,尽快回家用清水冲洗。冲洗越干净越易预防感染。千万不要认为用碘酒、酒精消过毒就能预防感染。冲洗后尽可能暴露擦伤局部,过厚包裹不利伤口修复。
产前包需准备哪些东西
预产期的最后几周,随时都有临盆的可能,尤其第一次怀孕的妈咪,可能较预产期提早1~2星期生产,建议准妈妈可以将生产所需用品放进同一个袋子里,如果宝宝提早报到或随时有状况,立刻拿了就走。
为了办理相关的手续,准妈妈到院生产时必须准备好各项证件,包括夫妻双方的身份证、健保卡、挂号证、孕妇健康手册,建议放入同一个束口袋内,以备紧急状况时能快速找到。
若是准备哺喂母乳的妈咪,哺乳内衣是必需品,多半采斜开口式设计,让妈咪在哺喂母乳时方便开启,妈咪可准备3~4套哺乳内衣以及多个溢乳垫,方便更换使用,至于哺乳睡衣的部分,医院通常会帮妈咪及宝宝准备入院穿的睡衣,如果妈咪不喜欢制式的睡衣,也可以自行准备3套更换,此外,为预防哺喂方法和宝宝吸吮位置不正确,而导致乳头摩擦、流血,建议可多准备乳头护理霜或羊脂膏,缓解妈咪的疼痛感。
哺乳用品中,除了哺乳内衣、溢乳垫为必备使用品,其他如吸乳器、哺乳枕等,并非每个妈咪都需要,可视个人需求购买。有些医院会建议母乳妈咪准备配方奶,黄资里护理长认为不需另外购买奶粉,容易造成浪费,若真的母乳不足,可请月子中心提供或临时再购买即可。
通常医院会为产妇准备产垫一包,约10片,住院期间其实准备一包产垫就足够,不需多买,当恶露减少后,妈咪若认为产垫会带来不适感,之后可换成生理裤、卫生棉取代。若怕恶露量太多的妈咪,可多准备一包产垫,或是生产后请陪产的家人至医院附近购买即可。
产后建议使用束腹带,对于剖腹产的妈咪来说,可固定伤口、减少疼痛感,自然产的妈妈,则可改善下坠感,通常医院、诊所会为剖腹产的妈咪准备束腹带,自然产的妈咪则需要自行准备。
容易出汗的妈咪,购买束腹带需要特别留意材质,建议在皮肤与束腹带之间包一层棉质吸汗布料,避免长出红疹、肿痒的困扰,自然产的妈咪可在准备下床走路前包覆即可,不需要长时间使用。
自然产产妇在生产时,多会经历会阴切开术,因此,会阴处有二度裂伤。为了加速会阴伤口的愈合,多会建议温水坐浴,一天约进行个2~3次,如厕后,要用生理冲洗器装温开水冲洗会阴处,并以冲洗的棉棒擦干伤口,小便后使用卫生纸以拍乾按压的方式轻拭,上完大号注意擦拭方向要由前往后擦,以免污染伤口导致感染。
黄资里护理长表示,宝宝从出生到出院前,医院都会提供所需的相关用品,妈咪主要是帮宝宝准备出院当天的一套衣物,包括了婴儿服、纸尿裤、包巾、手套、袜子、婴儿安全座椅等,以及回到太太会使用到的育儿产品。其实,新手爸妈可依照自己的状况和需要购买,并且多征询亲朋好友的使用心得,拟定采购清单,就不会购买太多不一定需要的物品,当然,如果有亲友可以提供使用过的「爱心牌」用品也很棒,既省钱实用又值得信赖,一举两得。
注意:基本上,大多医院都会帮妈妈准备基本的生产包,像是产褥垫1包、生理冲洗器及束腹带等,如果妈妈真的来不及,没有准备相关的入院生产用品,也可到院后再购买,可依照个人习惯、费用等因素需求选购物品。一般常见的准备用品包括了贴身衣物、外出服(会客或出院用)、产后卫生棉、免洗裤、看护垫、哺乳衣、溢乳垫、束腹带、个人盥洗用品等。
宝宝擦伤怎么处理 伤口处理完后需要送医吗
这时候需要视伤口的情况而定,如果只是比较轻微的擦伤,那么只需要家长自行处理即可,但如果伤口深度达1公分以上,且内部留有异物并有化脓现象,就必需寻求医疗协助,切勿继续拖延下去。
男宝宝清洗小屁屁的方法
洗前准备工作
对很多新妈妈来说,关于宝宝护理有很多疑问。特别是宝宝小屁屁的日常护理。宝宝小屁屁的日常护理是宝宝护理环节中很重要的一个护理环节。首先就让我们来看看宝宝小屁屁护理的洗前准备工作有哪些呢?
一盆温水。在给宝宝清洗小屁屁之前,一盆温水是很有必要的。水的温度应跟体温接近。这样宝宝洗起来才会更舒服。在清洗之前,妈妈一定要把自己的手清洗干净。不要在水中添加任何东西,例如是消毒液之类的添加剂。宝宝的皮肤又相对娇嫩,清洗时不要太用力,力度大小适中就可以。清洗小屁屁日常护理没做好的话,很容易出现红屁股,这样会让宝宝觉得不舒服,也就会哭闹不止。
男宝宝这样洗
第一步:让宝宝平躺在床上,解开纸尿裤等几秒。男宝宝都会比较“坏”,常常喜欢在这个时候开始撒尿,所以妈妈们要在解开纸尿裤后仍将尿布的前半片停留在宝宝阴茎处几秒钟,等他尿完。而且这样也可以利用尿不湿的吸水性,兜住尿液,避免弄湿和污染床垫。
第二步:抓住他的两只小脚踝向上拉起。千万注意,不要太用力,要慢慢的向上拉起,避免拉伤宝宝。并且将一只手指夹在宝宝两踝之间,以免因两腿挤压得过紧而造成宝宝疼痛不适。并且将一只手指夹在宝宝两踝之间,以免因两腿挤压得过紧而造成宝宝疼痛不适。
用干净的纸尿裤内面擦去残余的粪便,将纸尿裤前后两片折叠,暂时垫在宝宝的小屁屁的下面。接着放下宝宝的两脚,用洁净的温湿毛巾擦洗屁屁。
最后一步::拿干净温湿的毛巾先擦洗小肚皮,直到脐部。再清洁大腿根部和外生殖器的皮肤褶皱,由里往外顺着擦拭。要注意不要太用力,避免擦伤宝宝的幼嫩的肌肤。
可以用湿巾给宝宝擦脸吗 给宝宝擦脸的注意事项
1.在给宝宝擦脸前,家长无比先清洁干净自己的双手,剪掉过长的手指甲,以免将细菌带入宝宝脸上,或指甲划伤宝宝皮肤。
2.在用湿巾给宝宝擦脸时,需避开眼睛和嘴唇等敏感部位,以防湿巾液体进入宝宝眼睛和嘴里,引起不必要的刺激。
3.在给宝宝擦脸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宝宝的皮肤是很娇嫩脆弱的,太用力会擦伤宝宝皮肤,并且宝宝的皮肤一般比较干净,也不需要过度的清洁。
宝宝外伤怎么处理 擦伤
擦伤是指孩子摔倒擦破的伤口,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碘油、酒精等涂抹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用干净消毒纱布包扎好。如果家里没有碘酒、酒精,可用干净的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如果擦伤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污物,或受伤部位肿胀、严重疼痛、周边机体组织破碎、血流不止,或受伤位置很重要,建议带孩子就医。
就要干干净净坚决不做脏宝宝
一、宝宝私处清洗
宝宝们的私处清洗要特别注意,总的来说要细心。一般来说,宝宝们的私处会因为经常撒尿和拉粑粑而红肿或粘有粑粑或尿液。爸妈们在清洗私处时,记得水温不能热,也不能太冷,太热会刺激宝宝的私处,而太冷,会使得宝宝们的私处受到伤害。爸妈们可以用一块柔软的面巾打湿然后拧干轻轻的擦拭,记得力度不要太大。擦洗宝宝们的私处后,记得要保持宝宝们的私处干净,还要给私处擦点爽身粉。
二、宝宝们的眼睛清洗
宝宝们拥有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闪闪发亮确实迷人。但是宝宝们的眼睛也很脆弱,眼中会分泌出一些污物,比如眼屎。那么爸妈们该怎么护理和清洗宝宝们眼中的这些东西呢?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白宝宝的眼睛需要精心护理,不要用脏的、硬的东西去擦拭宝宝的眼睛,更不要用手去擦宝宝的眼睛。爸妈可以用湿巾纸去轻轻擦拭宝宝的眼泪和眼屎。
三、宝宝们的耳朵
宝宝们的耳朵中或多或少会有耳屎,而耳屎在耳朵的深层处,想要够到可比较难哦。不要用棉签去探宝宝的耳朵,不然一不小心可能会伤到宝宝的耳膜。爸妈在清洗和护理宝宝的耳朵时,不要让水进入到宝宝的耳朵里,如果耳朵进水,宝宝们耳朵可能会不舒服。所以清洗宝宝耳朵要用软的轻柔的东西。
四、清洗宝宝的嘴巴
宝宝们还太小,或者根本就没长牙齿,这个时候,爸妈们觉得给宝宝刷牙可能觉得没有必要。其实,宝宝们清洗嘴巴那是必须的。宝宝们经常乱咬东西,把手也放进嘴巴里,这样宝宝们的嘴巴里可能就有很多细菌了。所以宝宝们的空腔是需要护理的。爸妈们可以把自己的手洗干净,然后在手指上缠上干净的布,然后在宝宝嘴巴里探索,清洗,当然不要太用力。
宝宝便后护理不当小心尿布皮疹
首先,洗净双手,备一盆温度比手背温度略高(约38℃~40℃)的清水,2~3条毛巾,干净尿片,护臀霜等。
然后,打开包被,盖住宝宝上半身。解开裤子,松开的尿片可垫在宝宝臀下,以免弄脏床单。不可提前放干净尿片,避免擦拭时弄湿尿片。用温水擦拭宝宝外阴及臀部。此时应注意:女婴在擦拭时应从前向后,防止肛门内的细菌进入阴道、尿道,特别是小阴唇皱褶处。男婴需注意清洁大腿根部、阴茎部及睾丸的皮肤皱褶,由内向外擦拭。擦拭时及时更换毛巾,一定要洗净臀部及外阴皮肤上的便渍,再取出脏尿片,换上干净尿片。
最后,给宝宝穿好衣裤,整理衣裤无皱褶,让宝宝舒适,必要时打好包被,再处理、归类其他物品。
宝宝擦伤后伤口会不会化脓
如果伤口一直潮湿不干,特别是当宝宝是在水沟或者不干净的地方擦伤,细菌会侵入皮肤,可能会引起伤口化脓,如果伤口出现化脓,要带他去外科就诊。
宝宝擦伤怎么处理
如果宝宝的伤口出血,则要先使用棉花球按压5至10分钟,直到止住血液,要注意的是,由于宝宝的皮肤还很脆弱,再加上耐痛能力较差,所以在进行止血工作时一定要控制好力度的大小。
完成止血工作后,以生理食盐水轻轻倒在伤口上,并用棉花球擦去多余的食盐水,以去除灰尘、砂砾等污染物。
为了重建皮肉组织,在清洁完伤口之后,家长可用优碘或外伤药抹在棉花棒上,以画圆方式,由内而外擦拭伤口,重复约3到4次即可。
最后一项工作,就是帮宝宝进行包扎,纵使伤口不深,也要稍微简单包扎一下,以保持伤口完整及避免再受伤。
夏季宝宝几种常见外伤处理法
1、擦伤
擦伤是指宝宝摔倒擦破的伤口,仅仅是表皮受伤,所以伤势比较轻微,在家治疗就可以了。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碘油、酒精(红药水)涂抹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用干净消毒纱布包扎好。如果家里没有碘酒、酒精,可用干净的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
如果擦伤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污物,或受伤部位肿胀、严重疼痛、周边机体组织破碎、血流不止,或受伤位置很重要(如脸部),建议还是带宝宝就医。对于大而深的伤口,更应及时带宝宝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2、裂伤
原则上24小时之内缝合就可以了,不过,如果是脸部受伤,就要及早缝合。还有,严重的裂伤拖的时间越久,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可能导致病情迟延或者残留伤疤,所以应及时就医。
3、刺伤
如果被钉子、针、玻璃等锐利的物品刺伤,一般会有少量血流出,因为伤口窄、深、细菌不易被排出,所以容易引发炎症。假如被刺伤,无论伤口多小,都有患上破伤风的危险,所以务必要及时就医。
在紧急处理刺伤伤口时,需要挤压伤口,这时会有血流出,同时细菌也会被排出。所以,处理刺伤伤口时要把手洗干净,并使用消过毒的器具。如果匆忙用手处理刺伤伤口,反而可能导致细菌入侵、产生炎症。
有可能的话,要先找出是何种异物导致刺伤。假如是玻璃碎片,则可能伤害宝宝的肌肉或血管,因此,一定不要在家自行处理,而应赶紧去医院。因为一旦处理不当,会导致流血更多甚至损害内脏、血管。如果被刀具或铜铁制品刺伤,应到医院注射破伤风针。